忆读书导学案

合集下载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忆读书的兴趣和重视。

2. 帮助学生理解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1. 讲解忆读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享一些成功的忆读书案例和经验。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过去的阅读经历,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

2. 让学生了解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他们通过忆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进行忆读书的练习。

第二章:忆读书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1. 教授学生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2. 帮助学生通过忆读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浏览、重点标记、回忆细节等。

2. 分享一些有效的忆读书策略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忆读书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对给定的文章进行忆读练习。

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忆读书方法和技巧,对所选择的书籍进行忆读练习。

第三章:忆读书的实践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忆读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忆读书的自我反思和评估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通过实践忆读书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享一些忆读书的实践案例和经验。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进行忆读书的实践练习,如对给定的文章进行忆读。

2.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忆读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作业:1. 让学生对自己的忆读书实践进行反思和评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第四章:忆读书的应用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将忆读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将忆读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如提高写作能力、扩展知识面等。

2. 分享一些不同类型书籍的推荐和阅读方法。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将忆读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经验和成果。

2. 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书籍进行阅读和评价,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一、《忆读书》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众:喜欢)“大家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我喜欢读科幻的。

”“我喜欢读侦破的。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

”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我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我上网查到,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个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一学生又补充一些: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等。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我们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学什么呢?生1:结合单元提示,学习本文应提取文章要点。

生2:我认为要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

师:那我们学习这课就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读完课文,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可以指导我读书。

”“我也同他一样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它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读书经验的总结,给我启迪。

”师:请同学们解释“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设想1、课文内容分析《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同学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

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同学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同学对于读书的兴趣。

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

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身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同学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身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同学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生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同学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2、要达到的课标要求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的目的是:①激发同学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同学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同学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3、教学方式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同学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可由与书相关的名人名言、俗语或谜语导入。

例如: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名言:1、书是传达知识的工具。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阅读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朗读文章,遇到生字生词可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约7分钟)活动目的:让同学了解文章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培养同学快速阅读的能力。

2、问题抢答。

(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褒扬)(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设计说明:此环节可以培养同学的团队精神,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同学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忆读书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忆读书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分享个人的阅读经历,引发学生对阅读的思考和感悟。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忆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

分享式教学: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悟。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应。

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心得体会。

第二章:忆读书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介绍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速读、深度阅读、笔记等。

探讨如何通过忆读书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效果。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思考成果。

第三章:忆读书的应用与拓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忆读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引导学生通过忆读书进行自我提升和拓展。

3.2 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将忆读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如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等。

介绍忆读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拓展,如学术研究、职场发展等。

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忆读书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和拓展。

案例式教学:分享成功的忆读书应用和拓展案例。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收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成果。

第四章:忆读书的心得与分享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于忆读书的心得和感悟。

培养学生分享和交流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忆读书的心得和感悟。

鼓励学生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

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如何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实践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表达情况和效果。

收集学生的演讲稿、作文等表达成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忆读书2、(出示多媒体:冰心的照片)3、冰心的资料交流小结: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

4、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回忆了她一生的读书体会。

三、学习课文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那我我就出题考考大家,小组抢答(出示课件)2、默读课文,看看冰心奶奶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板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交流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书上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一下)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得快乐);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长知识);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助写作),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学做人)。

3、要想读懂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还要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起感受她的思想,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11自然段,自由选择1—2个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小组交流小结:刚才我们重点分析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4、齐读第11自然段。

理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总结、概括的作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

(二)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

二、课时安排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新课: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

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

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快速阅读--思考活动1、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请学生到黑板写字、注音、释义。

悬念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消遣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2、请学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三)诵读活动1、男女生各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文,尽量做到生动。

2、男女生互相提问,指出对方朗读与理解中的失误与不足。

3、思考:冰心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什么时候读的?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四)交流活动1、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26忆读书 导学案(表格式).doc

26忆读书 导学案(表格式).doc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准正字词,多音字,用圈画法找出文章重点语句,尝试概括课文内容,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重点辨别:栩、浒、寇三个字的字音和字形;
刊:偏旁
辨析两个多音字。
预设:读书的不同阶段。
作者所读书目的名字
作者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者评价。
圈画法、列表法、归纳法、列时间轴。
7
互学交流
问题:
预设1:七岁读《三国演义》......不厌烦……
作者1980年后,还读了《封神榜》和一些现代的文艺作品。
预设: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了读书的经历。
预设: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回忆她的读书经历及感受,她一生都在读书。她一生读了很多书,并且都是经典文学作品。
作者分享了什么样的书是好书,教了我们很多读书的方法。
预设: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说说对“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的理解。
冰心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堪称“文学界的常青树”。代表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繁星·春水》《往事》。
1.读书经历:
追问:(1)作者按什么顺序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2)你能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作者读的书名吗?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时间轴,引导:一起来用列时间轴的方法总结作者的看书经历吧!
先让学生自己列出时间轴,再出示正确的,相机指导:通过刚才的整理,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2.梳理好书的标准:




重点

《忆读书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忆读书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忆读书》导学案一、导言《忆读书》是一篇由清代作家梁启超所作的散文,通过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本篇导学案将指挥学生深入解读这篇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二、课前预习1. 请阅读《忆读书》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他想要表达什么?-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些读书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有何影响?- 你认为读书对一个人有何重要性?你在读书中有何感悟和体会?三、教室进修1. 导入环节:通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你们平时是如何看待读书的?- 读书对你们有何意义?有何影响?2. 文本解读:逐段解析文章,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第一段: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珍视。

- 第二段:作者提到了自己在读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启发,强调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第三段:作者反思了自己读书的初衷,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和修养。

3. 深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要传达怎样的信息?-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读书如饮水,寡味而多饮,觉之可爱”,你认为这句话有何含义?- 你在读书中有何收获和感悟?你会如何看待读书的重要性?四、课后作业1. 思考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和体会。

2. 阅读题:选择一本书,阅读并撰写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和收获。

3. 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梁启超和他的作品的信息,扩展对作者和他的作品的认识。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忆读书》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读书的热爱,不息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七年级语文上《忆读书》导学案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忆读书》导学案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忆读书》导学案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感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2学会从课文中汲取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激发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生字词。

1.2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

2.教学难点:2.1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冰心及《忆读书》的背景。

1.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及读书感悟。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学生圈出生字词,自主查阅字典。

3.课堂讲解3.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确保学生掌握。

3.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4.合作探究4.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1.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精讲课文2.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2学生分享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感悟。

3.课堂活动3.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4.课后作业4.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4.2教师批改作业,反馈给学生。

第三课时1.课堂检测1.1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

2.拓展阅读2.1学生自主选择一本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2.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3.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忆读书一、教学目标1.了解《忆读书》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快乐;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背景,了解作者和作品;2.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快乐;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旨;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忆读书》。

2.让学生回忆过往读书的经历,谈谈自己读过的一本什么样的书,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3.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文理解1.教师介绍作者简介:《忆读书》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是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翻译家、文化评论家、革命家、民主斗士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呐喊》等作品而著称于世。

2.教师与学生共同读课文,学生跟读。

三、课文分析1.教师提问:作者在课文中叙述了哪些读书的经历?他读过哪些书?2.学生回答问题,并向教师请教,为什么有的书作者又读了多遍?四、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读书为什么让作者感到快乐?2.学生思考一番,回答问题。

五、拓展思维1.教师提问:读书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处?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朗读给家长听;2.写一篇作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七、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忆读书》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并且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解释为什么。

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帮助他们发现更多好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4、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文章的主要观点读书的好处培养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升华感情——提高能力”的教学方式,做到让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程序及教材处理师生活动设计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三、导读课文↓四、感知课文↓五、小结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问题设计如下: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2)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见文中批注)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见文中批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后明确: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出发点不一,分法也不一,只要理由充分,思路正确,教师应该予以肯定。

教师的分法供学生参考。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第一章:忆读书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忆读书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到忆读书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忆读书习惯1.2 教学内容忆读书的定义和意义忆读书的好处和作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引发学生对忆读书的思考,提问:“你们听说过忆读书吗?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1.3.2 讲解讲解忆读书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忆读书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忆读书的好处和作用,如提高记忆力、增强思维能力等教授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制定读书计划等1.3.3 实践让学生尝试忆读书,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边读边思考、做笔记等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忆读书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忆读书的习惯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鼓励学生坚持忆读书第二章:忆读书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学习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2 教学内容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阅读理解和记忆的策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2.3.2 讲解讲解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等介绍阅读理解和记忆的策略,如划重点、做笔记等探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观点2.3.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理解和记忆的策略,如划重点、做笔记等鼓励学生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和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第三章:忆读书的实践与应用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3.2 教学内容忆读书的实践与应用阅读兴趣的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3.3.2 讲解讲解忆读书的实践与应用,如如何将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实际阅读中探讨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参与读书讨论等介绍如何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如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提出创新性问题等3.3.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忆读书的实践与应用强调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第四章:忆读书与个人成长4.1 教学目标了解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认识到忆读书对提高思维能力和扩展知识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2 教学内容忆读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忆读书对思维能力和知识面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提问:“你们觉得忆读书对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呢?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哪些能力呢?”4.3.2 讲解讲解忆读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探讨忆第六章:忆读书与个人成长6.1 教学目标了解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认识到忆读书对提高思维能力和扩展知识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2 教学内容忆读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忆读书对思维能力和知识面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提问:“你们觉得忆读书对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呢?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哪些能力呢?”6.3.2 讲解讲解忆读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探讨忆读书对思维能力和知识面的影响,如提高批判性思维、扩展知识面等教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督等6.3.3 实践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如边读边思考、做笔记等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忆读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强调忆读书对提高思维能力和扩展知识面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第七章:忆读书与语文学习7.1 教学目标了解忆读书对语文学习的影响认识到忆读书对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7.2 教学内容忆读书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忆读书对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力的影响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提问:“你们觉得忆读书对语文学习有什么帮助呢?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吗?”7.3.2 讲解讲解忆读书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忆读书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探讨忆读书对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力的影响,如提高阅读理解力、扩展知识面等教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如参与读书讨论、写读后感等7.3.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语文学习引导学生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书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力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忆读书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强调忆读书对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第八章:忆读书与心理健康8.1 教学目标了解忆读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识到忆读书对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8.2 教学内容忆读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忆读书对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提问:“你们觉得忆读书对心理健康有什么帮助呢?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吗?”8.3.2 讲解讲解忆读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忆读书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探讨忆读书对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如舒缓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等教授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8.3.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如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帮助,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忆读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强调忆读书对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的作用鼓励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第九章:忆读书案例分享与讨论9.1 教学目标学习忆读书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9.2 教学内容忆读书的实践案例分享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的激发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重点和难点解析1. 忆读书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忆读书的概念,认识到忆读书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忆读书第二课时导学案

忆读书第二课时导学案

忆读书第二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作者读书的感悟,体会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2、学习作者通过比较、举例等方法阐述观点的写作技巧。

3、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读书经历,交流读书体会,学会选择好书并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读书感悟,感受读书的益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读书的意义,并形成正确的读书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冰心奶奶的读书世界,了解了她读书的经历。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冰心奶奶的脚步,深入体会读书的乐趣和意义。

(二)回顾旧知1、提问: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她小时候读了哪些书?2、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回答问题。

(三)深入研读1、作者读书的感受是怎样的?(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读书感受的语句,如“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作者是如何阐述“读书好”这一观点的?(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作者列举的事例和运用的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列举自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书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引用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充分说明了读书的好处。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1)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段落,找出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于好书的标准,如情节精彩、人物生动、语言优美等。

(四)拓展延伸1、交流读书体会(1)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印象深刻的一本书,谈谈读书的收获和感受。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交流。

2、推荐好书(1)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认为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

(2)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经典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总结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作者的读书方法,如博览群书、读有所选、读书有恒等。

《忆读书导学案》

《忆读书导学案》

《忆读书》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忆读书》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导学内容:
一、导入
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

2. 引入《忆读书》这篇文章,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和主题。

二、阅读理解
1. 让学生阅读《忆读书》这篇文章,理解作者对于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 分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读书对于作者的影响和意义。

3.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周密”这句话,你如何理解?你认为读书、讨论和写作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什么?
三、写作训练
1. 让学生以《忆读书》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对于阅读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于读书的态度和看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描述。

3.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文章结构和逻辑性,保持文字流畅和连贯。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怀疑和问题,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探讨。

2. 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和资源,帮助他们拓宽阅读范围,提高阅读兴趣。

五、总结反思
1. 对于本节课的进修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乐趣?
导学案评判: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忆读书》这篇文章,培养对于阅读的热爱和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增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

忆读书的导学案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读书经历。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忆读书》是著名作家冰心所写,回忆了她的读书经历和对读书的认识。

课文主要围绕冰心的读书经历、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重要性展开。

2.2 生字词生字词:忆、读书、兴趣、观点、态度、分享、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审美、情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读书经历。

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学生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学生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读书经历。

教师通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4.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4.3 实践法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5.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5.3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5.4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 忆读书》两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 忆读书》两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6.忆读书(第1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会认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着”,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维能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

审美创造: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着”,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

【知识梳理】一、自主学习:1.我会读下面生字,并会注音舅()凯()浒()寇()栩()2.我会写本课生字二、词语理解: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容了解:作者按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四、拓展实践:我搜集了其它名人小时候有关读书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1.jiù jiu( )经常给我jiǎng shù( )诸葛亮的故事,我每次都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 )。

《忆读书》导学案

《忆读书》导学案
整体感知
(1)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2)你觉得冰心想通过《忆读书》告诉我们什么?
预习自测
1.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
书籍()浩瀚()领略()真谛()遨游()步履()气愤填胸()
2.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2)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说一说你自己好的读书方法,并写下来。
5.读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鲁迅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பைடு நூலகம்
找出这段话中的两个比喻,并写出各自比喻什么。
(1)
(2)
(3)这段话告诉我们:
当堂检测
1.听写生字词。
2.冰心少年时代读过的那些书你读过吗?请你写下你读过的书目和你的感悟。(感悟可以是一言半语。)
3.连线。
《三国演义》高举“精忠报国”大旗
《聊斋志异》桃园三结义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红楼梦》作者是蒲松龄
《西游记》刘姥姥进大观园
《封神榜》哪吒闹海
《堂吉诃德》画皮
《岳飞传》桑丘
4.课文第十二自然段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读书方法,那就是()。可以看出作者喜欢读(),不喜欢读()。
冰心少年时代都读了哪些书?是怎样读书的?(请你根据时间,所读书目,喜爱程度梳理成表格。)
探究点二:
从课文中找到“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两个词语,体会他们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提示:先找到词语,再把这一段认真读一读,认真体会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并写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六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1、忆读书
冰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三、了解冰心及其作品。

【学习重点】
一、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二、把握课文内容。

【难点】对课文涉及的文学作品的了解。

【课前自学】
一、自学指导
1、熟读课文,标注课文段落、生字词及精彩语句。

2、文体知识——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它是通过真实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对于记叙要素的交代,作者往往采用灵活方法,有时在不影响表达效果的情况下,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序、倒叙、插叙。

顺序即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倒叙即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的情节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3、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著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诗集有《繁星》《春水》。

翻译泰戈尔的《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二、课前练习
1、字词练习
笸箩
..()天罡.()地煞.()烦琐.()
怒发冲冠.( )消遣. ( )朦胧
..()堆砌.()
2、将下列补充完整。

人情故然无味不能自有所失有味义愤填
3、释词:
⑴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
⑶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的、无病而呻、自
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风花雪月:
【课堂练习】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所写的内容。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
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体现了哪一项中心内容?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4、本文重点写的是哪个内容?
小组讨论中心内容。

5、自由质疑
【当堂总结】
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你还有哪些收获?
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把握课文中心,弄清“读书好”与“多读书”“读好书”的关系。

二、课文总结。

三、拓展阅读。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中心,弄清“读书好”与“多读书”“读好书”的关系。

难点:“读书好”与“多读书”“读好书”的关系。

【课前自学】
一、自学指导
仔细阅读作者对挑选好书的看法,并思考我们应该读怎样的书。

二、课前练习
1. 《三国演义》是________体______篇小说,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水浒传》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

3.《红楼梦》是______代写的长篇小说。

这三部小说与______的______ 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4.《聊斋志异》是_____________小说,由________代________著
5.“柳州风骨”中的”柳州”指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 ,他的风格是__________;“长吉清才”中的“长吉”指唐代诗人_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才气。

6.《茶花女遗事》是_______国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作品。

读书好1、
2、能扩大知识面。

冰心读书体会3、
4、有助于提高人的
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读好书:要会
三、课前小测试
随意挑选课本中的生字词语解释测试。

【课堂练习】
1、在文中划出哪些话是写“多读书”的,从哪些方面来写多读书的?
2、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3、最后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

5、自由质疑
拓展延伸:
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吗?哪一句让你最感动?为什么?
附【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答:
【当堂总结】
巴金在谈到少年时代和哥哥共读冰心作品的感受时说:“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

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

……现在我不能说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给我加添过一点生活的勇气,可是甚至在今夜对着一盏油灯,听着窗外的淅沥的雨声,我还能想起我们兄弟从书上抬起头相对微笑的情景。

”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同学们,从冰心的读书体验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