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d007d5ba0d4a7302763a64.png)
不稳定试井基本原理
• 通常说的不稳定试井指的就是测压力恢复 曲线试井 • 最常用的试井模型是无穷大地层一口井生 产的模型
P
2
Ct P
K t
• 极坐标形式
1 p p (r ) r r r t
• • • • • • •
K C t
Ct C f Ce
• 压力恢复试井施工方便,能获得油藏和井 底的许多参数,是不稳定试井中用途最广 的一种方法。本方法要求关井测井底流压 前要有一段稳产时间,理论上要求关井前 的产量一直不变。从某一时刻起将井的产 量突然降到零,则井底压力会逐渐回升。 回升的快慢与油层的性质和井筒条件有关。
• 关井后井底压力表达式为:
压力变化
试井解释:从井底压力资料分析 “相关参数” 井底压力是用深井压力计在井底测量的
流体流动过程
远处油层→近处油层→通过井壁→井底→ 井筒(复杂)→井口→地面管线→油库
井底压力受上下游两个流动段的影响
井底压力主要受地层中压力变化的影响
地层中的变化是上游,起主导作用。
所以通常要解释井底压力资料,都是寻找井底压力和地 层中压力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渗流方程的解。
续流段的解释有利于更好地解释地层段 纯井筒解释并无太重大意义,如能准确掌握续 流才是有意义的
注水井井筒和地层联合作用
提纲
一.试井含义 二.试井解释的基本渗流力学原理 三.试井用地层模型的基本类型 四.试井用井模型基本类型 五.几个基本解
六.常规不稳定试井解释方法
基本假设
• 油层是均质(K)、等厚(H)、等孔隙度 • 流体粘度是常数,牛顿流体 • 岩石及流体都弱可压缩的(气田除外) • 油层中单相流体流动,遵守达西定律 • 裂缝性油层和非牛顿流体有专门研究 • 多相流没广泛用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9b7223de80d4d8d15a4fe8.png)
8)半球面流、球面流 油藏由于存在气顶或者底水,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只打开油层顶 部或者底部,油层中的流体类似于从半球体的四面方向流向油层顶部的打开部位, 此时的流动称为“半球形流动”。 如果只在油层中某一部位打开,油层流体从射孔孔眼的上下、左右、前后四面 八方流向孔眼,此时的流动称为“球形流动”。 厚油层局部打开时可以在“早期段”出现“半球形”或者“球形”流动。
哪些数据点呈现直线关系
20世纪50年代至今,都在使用这种半对数分析法,被称为“常规试 井解释方法”。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出井底流动压力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 的对数lgt关系曲线,或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的关 系曲线就得到一条“压力降落曲线”。根据该曲线的斜率m就能计算出流 动系数、流度、渗透率和表皮。
8
三、试 井 分 析 方 法
简化地质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分离变量 积分变换等
数学模型求解
不同坐标系
寻找直线规律、拟合点 求取参数
直线段的斜率和截距 K、S、d
9
稳定试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多用于气田
试 井 解 释 方 法 常规解释方法---半对数法
不稳定试井
现代图版拟合分析法
10
1、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 寻找数据间的直线关系
二、试井解释经常使用的概念
1)无因次量:其值与计量单位无关如2%等,试井中常用无因次量pD,tD等。
2)井筒储集效应、井筒储集系数 油井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为0,井底产量并不为0,原油仍然从地层流入井筒中,直 至井筒中压力与井筒周围压力达到平衡,这种滞后的惯性现象称为井筒储集效应。 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物理意义是,要使井底压力升高 1MPa,必须从地层中流进井筒原油体积。纯井筒储集阶段的压力变化与测试层的性质 无关,不反应任何地层特性。
试井分析方法评价压裂效果应用
![试井分析方法评价压裂效果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5b0560a417866fb84a8e8e.png)
试井分析方法评价压裂效果应用摘要:压裂是目前低渗透油藏投产和措施改造的重要技术手段。
正确地评价压裂效果是勘探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工作,过去往往以产量变化来评价压裂效果,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产量提高,还有没有潜力再提高或为什么压裂无效果,则缺少定量的评价。
利用试井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试井资料计算出来的裂缝半长、裂缝传导系数、无因次裂缝传导系数、表皮系数等参数,再结合压力曲线形态特点就可以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
这也是目前评价压裂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压裂压力恢复试井导流能力1. 试井评价方法概述通过对压裂前后不同时期试井曲线特征及解释结果的分析,可以对压裂效果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矿场实践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对压裂的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控:①压裂前压力恢复试井优选压裂井段;②压裂后压力恢复试井评价压裂效果;③压恢试井验证压裂设计模型;④压裂后不同时期压力恢复试井评价压裂液和支撑剂的性能;⑤压裂后干扰试井确定主裂缝的方向。
2. 压裂见效井压力恢复试井曲线分析一般认为,压裂见效有以下几种情况:形成较长的高导流能力的裂缝;形成较长的低导流能力的裂缝;形成短裂缝;虽未形成有效裂缝,但改善了井底附近污染。
对应的压力恢复试井曲线有其显著特点:①形成长裂缝,高导流能力的试井曲线,可以分析得到可靠的渗透率、表皮系数、裂缝半长、无因次导流系数等参数;②形成长裂缝,低导流能力的试井曲线,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参数需根据压裂前试井分析结果确定,可定性分析裂缝半长、无因次导流系数等参数;为了更好地准确评价压裂效果,建议在压裂前后都进行压力恢复试井;③形成短裂缝的试井曲线,可以分析得到可靠的渗透率、表皮系数、裂缝半长、无因次导流系数等参数;④压裂后近井地带污染得到改善的试井曲线,可分析得到可靠的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参数。
根据面22-2井压裂后压力恢复试井曲线显示:续流段过后出现1/4斜率直线段,显示出明显的双线性流特征,之后经过渡段出现拟径向流水平段,说明压裂形成了有限导流裂缝。
《试井分析方法》课件
![《试井分析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4d8b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f.png)
试井分析的目的
评估油、气、水井的产能
评估油气藏的储量和规模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了解油、气、水井 的产能,为后续的生产和开发提供依 据。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评估油气藏的储量 和规模,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确定储层参数
提供依据。
现场实施
01
02
03
04
安装测试设备
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层中安装 压力计、流量计等测试仪器。
进行测试操作
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操作,确保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监控测试过程
对测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 保测试安全顺利进行。
记录测试数据
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 据,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资料整理与解释
详细描述
压力瞬态试井分析是通过在地层中注入不同流速的流体,分析压力和流体的动态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更好 地了解地层的非均质性和流体的流动特性,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压力恢复试井分析
总结词
通过关闭油井,观察地层压力恢复情况,分析地层参数和储层性质的方法。
详细描述
压力恢复试井分析是通过关闭油井,观察地层压力恢复情况,分析地层参数和储层性质的方法。这种 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层的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同时,这种方法还 可以预测油井未来的产能和生产动态。
详细描述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试井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和预测地层 参数和流体性质,为油田开发提供更 加科学和可靠的决策依据。
通过试井分析,判断油藏 是均质、非均质、裂缝性 还是复合型,为后续开发 方案提供依据。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d007d5ba0d4a7302763a64.png)
提纲
一.试井含义 二.试井解释的基本渗流力学原理 三.试井用地层模型的基本类型 四.试井用井模型基本类型 五.几个基本解
六.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七.渗流特征和试井模型 八.基本典型曲线
不稳定试井用地层模型
无限砂岩储层模型: 均质储层模型,径向复合模型
有限砂岩储层模型:
圆型模型,一条无限长直线断层, 多条断层相交,两条断层平行
p | r r rw
1 = 2kh r q w
无限大地层中一口井定产量生产
1 qB r2 P(r, t ) Pi Ei ( ) 2 172.8Kh 14.4 t
2 1 rD PD (rD , tD ) Ei ( ) 2 4tD
压力分布: 无因次压力: 当
• 将测得的不同时刻的井底压力点到以pwf • 为纵坐标,lgt为横坐标的坐标纸上得到一 条直线。由于井筒容积的影响建立起地下 与地面相一致的产量需要一段时间,之后 半对数直线段才会出现。
压降曲线
压降试井的困难
• 保持产量稳定难 • 高渗厚油层可近似稳定 • 低渗油层就比较难
油井压力恢复试井
渗流力学方程
双孔模型不稳定流
Kf (Ct ) f Pf Pf qm 0 3.6 t Kf
2
Pm (Ct )m P m 2 z 3.6Km t
2
渗流力学方程
双渗模型
Kh 2 (Ct h)1 P K2 1 (P P 1 1 P 2) 0 3 . 6 t 1
地层中的压力向井底传递的过程是经过油层传递的。 因此,地层参数和地层形态不同,压力向井底传递的规 律就不同,由这个不同就可以解释地层参数,这就是试井 解释的基本原理。
2试井分析理论基础及方法
![2试井分析理论基础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4c2e80d0d233d4b14e69e4.png)
(3)叠加原理分析法;
地层中任何一点处的总压降等于油藏中每 一口井因生产或注水在该点产生的压力降 的总和。
(八)解释方法 2. 典型曲线分析法: (1)Ramey, Agarwal典型曲线分析法; (2)Earlougher典型曲线分析法; (3)Mickinley典型曲线分析法; (4)Gringarten典型曲线分析法; (5)Bourdet典型曲线分析法。
(七)流动阶段划分与识别 根据下图讲解。在双对数曲线上, 各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在各个不 同的流动阶段,均有各不相同的形状( 即进行双对数曲线诊断),而且,某一 流动阶段在某种坐标系下的独特的曲线 ,称为“特种识别曲线图(Specialized Plot)”,二者合在一起,就可判断不同 的情形和不同的流动阶段。
试井解释框图
数据有效性评价
解释模型识别
油藏参数计算
解释模型检验 不相符
相符否?
结束
基本模型诊断图:
• • • • PPD图(一阶压力导数图) SLPD图(二阶压力导数图) 半对数图 (包括MDH图或霍纳图等) 双对数图 (压力与压力导数复合图),
直线不渗透边界
封闭系统
常见试井解释模型在 诊断图上的响应特征
值分析)
典型曲线分析原理:
kh PD p 3 1.842 10 qB tD 3.6kt 2 Ct rw
kh 3.6k lg PD lg p lg ; lg t D lg t lg 3 1.842 10 qB Ct rw2
曲线形状完全相同,只需上下左右平移,即可拟合好。
地层污染评价标准:均质油藏 S=0无污染,大于0有 污染,小于0增产措施有效;双重介质油藏 S=-3无污 染,大于-3有污染,小于-3增产措施有效无污染。
试精分析方法
![试精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7910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e.png)
试精分析方法《试井分析方法》内容简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试井的概念、分类&用途第二节试井的发展历史一、试井方法、试井分析理论的发展历史二、试井分析理论的发展方向:1.水驱油藏2.水驱气藏3.非牛顿流体 4.低渗透油气藏 5.异常高压气藏6. 凝析气藏7.复杂结构井8.数值试井9.井筒动力学对试井的影响。
第二章产能试井分析方法第一节油井产能试井分析方法:一、产能试井原理二、测试方法:1.工作制度; 2.测试程序:1)测地层压力2)工作制度顺序3)关井测压三、稳定试井曲线:1.指示曲线(p R-p wf)与q的关系曲线(直线型·曲线形·混合型·异常型)2.系统试井曲线: q、p wf、含水率f w 、含沙量S ct 、GOR与工作制度(油嘴)之间的关系3.流入动态关系曲线p wf与q之间的关系曲线,简称IPR曲线,对油井的生产动态预测四、产能试井分析方法:1.服从达西流动的分析方法2.服从非达西流动的分析方法:1) 二项式分析方法2)指数式分析方法3.产能试井分析步骤:1)整理试井质料2)确定产能方程3)作流入动态关系曲线4)确定合理工作制度五、应用实例:1-直线型指示曲线2-曲线形指示曲线第二节油气两相流产能试井分析方法一、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p R二、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p wf<=p b,p r>p b)三、应用实例:1-测试点流压全小于饱和压力2-部分测试点流压小于饱和压力第三节气井产能试井分析方法一、拟压力:1-拟压力定义2-拟压力的简化3-拟压力的计算二、气井产能试井分析方法:1-回压试井: 1)测试方法;2)测试资料分析方法:(1)二项式分析方法:1.二项式产能方程确定方法;2.二项式产能方程的用途:计算无阻流量,预测产能(拟压力方法|拟压力平方方法) 3.应用实例(2)指数式分析方法: 1.指数式产能方程确定方法;2.指数式产能方程的用途:(3)IPR曲线及其应用。
试井分析原理与方法
![试井分析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6740209e314332396893e9.png)
不稳定晚期是指压降漏斗传到边界的前一段时期,有时也称为 过渡期。
压降漏斗传到边界,经过一段时间后,地层各点的压力下降相 对稳定,任一点的下降速度相同,此时称为拟稳定期。
4.试井分析方法
(1)试井分析方法求得的地层参数代表井附近及较大范围 内的平均有效渗透率,代表性强,也就是说这些参数是在 流体流动条件下测得的,与井的产能直接相关。因此,只 有通过试井分析方法才能确定工艺条件变化(如油层堵塞 和改造措施)引起的渗透率变化及相应的产能变化;
(2)试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成本较取心低的多; (3)试井不受开发阶段的限制,开发初期、中期、晚期什么时候都可
70年代Ramey、 Agarwal 、Mckinly 、Earlougher等 人研究出了以典型曲线分析为主的早期试井分析方法后,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有了重要进展。
1979年Gringarten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双对数压力典 型曲线分析法,1983年Bourdet又提出了压力导数典型曲 线分析法,到此,Gringarten典型曲线与Bourdet压力导 数典型曲线组合成复合图版,成为了石油工业标准,这也 就标志着现代试井解释技术的诞生。
t2
➢ 在Δt2这段时间产出的原油一部分是由于油藏中 原油流入井筒的结果,而另一部分仍是由于井
t1
筒流体的弹性膨胀,这种现象称为井筒卸载效
应。
在压力恢复情形,关井虽然井口产量q1立即变为0,但油藏中仍有流体继 续流入井内,即井底产量q2不为0,而是在Δt2的短时间内逐渐由q2下降至 0(图1b),这种现象叫井筒续流效应。如井筒卸载现象一样,它也是 井筒流体的弹性或压缩性引起的。
试井分析报告
![试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b487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9.png)
试井分析报告1. 引言试井是一种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测量、分析井下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和压力信息,对油气藏进行评价和预测。
本报告旨在对进行的试井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试井目的和方法2.1 试井目的本次试井的目的是对待开发油气井的产能进行评估,并判断地层的物性特征以及油气藏的储量和流动性。
2.2 试井方法试井过程中采用了以下主要方法:•测井数据采集:使用测井工具对井下地层进行电测、压力测量等数据采集。
•压裂试井:通过向井中注入压裂液,破坏井壁周围的围岩,增强油气流动性。
•储层测试:利用人工架设的岩心轴测进行储层物性测试。
3. 试井数据分析3.1 电测数据分析通过电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地层的电阻率等信息,进而推断出地层的岩性、含水饱和度等参数。
经过对电测数据的处理,得出了以下结论:•地层1为砂岩,电阻率大约为10欧米/米,含水饱和度约为20%。
•地层2为页岩,电阻率较高,约为100欧米/米,非常不透水。
•地层3为砂岩,电阻率约为15欧米/米,含水饱和度约为15%。
3.2 压力数据分析通过对试井过程中的压力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油气层的压力状态以及地层的流体运动情况。
经过压力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井底静压力为250MPa,表示井底附近油气层的压力较高。
•地层1和地层3的渗透率较高,压力下降较快,表示油气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地层2的压力下降较慢,表明页岩非常不透水,不利于油气的产出。
4. 结果和讨论基于以上的试井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和讨论:•地层1和地层3为良好的储层,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流动性,是潜在的油气藏。
•地层2为不透水的页岩,不适合开采油气。
•地层井底的高压状态意味着潜在的较大产能,可以进行开发和生产利用。
然而,以上结果仅为试井数据分析的初步结论,我们仍需进一步采集数据、分析地层特征和评估储量,以更准确地判断油气开发潜力。
5. 结论通过本次试井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地层1和地层3是潜在的油气藏,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渗透率。
试井曲线分析应用课件
![试井曲线分析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91c6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05
试井曲线分析软件介绍
软件功能介绍
数据导入导出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方便用户导入和导出数 据。
数据分析
支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
曲线拟合
提供多种曲线拟合算法,满足不同类型数据 的拟合需求。
结果可视化
提供丰富的图表类型,方便用户对结果进行 可视化展示。
软件操作流程
数据导入
将数据导入软件中 。
目的
试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地层参数 、确定地层产能、评估油气藏类 型和特征,以及了解井筒和地层 之间的相互关系。
试井曲线的类型
01
02
03
压力曲线
压力曲线是试井过程中记 录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可以反映地层压力和 产能的变化。
流量曲线
流量曲线是试井过程中记 录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可以反映地层流体的 流动特性和产能。
评估油气藏类型
通过试井曲线分析,可以评估油气藏的类型和特征,如构 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为后续的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依 据。
提高采收率
通过试井曲线分析,可以了解油气藏的流动特性和生产潜 力,为制定合理的采收率提供依据,提高油气藏的经济效 益。
02
试井曲线分析方法
径向流分析
总结词
径向流分析是试井曲线分析中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于描述地层中流体流动的径 向分布。
环境监测
用于分析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评估环境质量状 况和预测未来变化趋势。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径向流分析基于地层中流体流动的径向分布模型,通过分析试井曲线数据,可 以确定地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等参数,进而评估地层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潜力。
线性流分析
总结词
试井分析
![试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f8136e58fafab069dc02e3.png)
1.试井一般来说,试井就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记录一口井压力或流量的变化,来估算井或油藏的特性,了解油藏的生产能力,或得到油藏管理方面的数据。
2压力恢复试井(不稳定试井)保持油井定产量生产很困难,但关井产量为零很容易。
通过地面或井下关井,然后监测井底压力的变化并通过分析压力响应可以估计油藏参数。
该方法通过一次测试可以提供油层静态和动态的参数,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试井方法。
3.表皮系数现象描述:由于钻井液的侵入、射开不完善、酸化、压裂等原因,在井筒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状区域,这个区域的渗透率与油层不同。
因此,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产生一个附加压力降,这种效应叫做表皮效应。
把这个附加压力降用无量纲形式表示得到无量纲附加压降,用它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称之为表皮系数:不考虑附加压力降的方程为:考虑附加压力降的方程为:令:则:SKhBqSKhB qPPBqKhSSS26.34510842.110842.133πμμμ=⨯=∆∆⨯=--wiwf rtKhBqPt rP2085.8ln6.345),(ηπμ-=22222)(085.8ln6.345)ln085.8(ln6.345)2085.8(ln6.345085.8ln6.345),(swiSwiwiswiwfertKhBqPertKhBqPSrtKhBqPPrtKhBqPt rP--=+-=+-=∆--=ηπμηπμηπμηπμswweerr-=2085.8ln6.345),(ewiwf rtKhBqPt rPηπμ-=4.有效半径:油井有效半径或折算半径5.井筒储存 现象:油井开井和关井时,由于原有具有压缩性等原因,地面和地下的产量并不相等。
PWBS —纯井筒储积阶段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
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的压缩原有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 物理意义:井筒压力变化1MPa ,井筒中原油的变化的体积为C 立方米▪ 它对测试的数据产生了干扰,是试井中的不利因素。
2.3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
![2.3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05e1a8b0717fd5370cdc00.png)
第三章 试井分析方法与应用试井是地层中流体流动试验,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测试地层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等资料,研究油气藏和油气井工程问题的一种间接试验方法。
试井一般分为产能试井和不稳定试井。
不稳定试井一般分压力恢复、压力降落、注入井压力降落和多井干扰与脉冲测试等类型。
不稳定试井可提供的资料有:油气藏的压力、温度资料;地层的渗透率;井的污染程度;地层非均质特性;和油气藏的边界、储量等。
产能试井一般分油井产能试井和气井产能试井。
油井产能试井主要有系统试井;气井产能试井有回压试井、等时试井和改进等时试井等。
产能试井主要确定油气井采油指数、无阻流量等产能资料。
第一节 试井分析基本原理一、 基本数学方程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服从质量和动量守恒原理。
假定岩石性质K 、流体粘度μ为常数,忽略重力影响和压力梯度平方项,则可得到均质地层中弱可压缩流体流动方程式:tpr p r r p ∂∂=∂∂+∂∂η6.31122 (2.3.1) 式中:tC Kφμη=(2.3.2)除上面所作的假设外,式(2.3.1)仅适用于各向同性、水平地层,且流动服从达西定律。
当地层为无限大,初始时地层压力处处相等(都为原始地层压力),将井筒视为线源时,那么初始条件和内外边界条件可写为:i t p p ==0(2.3.3) i r p p =∞→(2.3.4) Kh B q r p r r πμ∂∂8.1720=⎪⎭⎫⎝⎛→(2.3.5)以上方程组的解:⎥⎦⎤⎢⎣⎡⎪⎪⎭⎫ ⎝⎛---=t r E Kh B q p t r p i i ηπμ4.146.345),(2 (2.3.6)式中:⎰∞--=-xui du ue x E )( (2.3.7)将式(2.3.6)无因次化以后,可得到:)4(212DDD t r Ei p --=(2.3.8)以上公式中符号意义如下(第三章下同):B —— 体积系数;C t ——总压缩系数f w w o o t C S C S C C ++=,MPa -1; C o —— 油压缩系数,MPa -1;C w —— 水压缩系数,MPa -1; C f —— 岩石压缩系数,MPa -1; S o —— 含油饱和度; S w —— 含水饱和度; q —— 日产量,m 3/d ;h —— 产层有效厚度, m ; K —— 渗透率,μm 2;p —— 油藏中任一点的压力,MPa ; p i —— 初始压力,MPa ; p D —— 无因次压力; r —— 半径,m ;r w —— 井底半径,m ; r D —— 无因次半径,wD r rr =;t —— 时间,h ; t D —— 无因次时间; φ —— 孔隙度;μ —— 原油粘度,mPa·s ;η —— 导压系数,10-6m 2/s 。
【油藏工程】第三章 5 常规试井分析方法和现代试井分析方法
![【油藏工程】第三章 5 常规试井分析方法和现代试井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f58e46f90f76c661371ad0.png)
井底压力为:
pwf
(t)
p(rw ,t)
pi
qB 345.6kh
Ei
rw2
14.4t
当井底存在污染时,井底压力为:
? pwf
(t)
pi
qB 345.6kh
Ei
rw2
14.4t
2s
(3-4)
式中:s-污染系数;或称为表皮系数
补充:井底存在污染时,井底压力表达式
rs rw
无污染: P qB ln rs 2kh rw
油藏动态监测方法:应用动态资料(生产资料、 压力测试资料、示踪剂浓度产出曲线)分析、评价 油藏的动态和地层参数。
• 试井分析方法 • 示踪剂分析方法 • 生产测井分析方法 • 井间地震(四维地震) • 电位法
试井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
试井的分类
按照测试目的,试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主要是用来测定油气
井产能的试井,称为产能试井;第二种主要是用来了解储层特性的
q-地面产量,m3/d;
B-体积系数, m3/(标m3) ;
μ-流体粘度,mP.s;
φ-地层孔隙度,小数;
Ct-综合压缩系数, Ct = Cr + CL ,MPa-1 ;rw-井半径,m;
Darcy单位制
名称 长度 面积 压力 粘度 时间 流量 渗透率
符号 L A P μ t q k
单位 cm cm2 atm cp s cm3/s D
所以有: P实 P理 Ps
即:
Pi
Pwf
(t)
qB 4kh
Ei
rw2
4t
2S
进行单位制转换,可得到(3-4)式
当 rw2 0.01 时,
14.4t
第一章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第一章常规试井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09dfc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1.png)
Kh
-2 -1
01
第11页,共73页。
2 Lg t
11
第一节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概念
二、叠加原理
试井问题的叠加原理
油藏中任一点的总压降,等于油藏中每一口井的生产 在该点所产生的压降的代数和。
各井都应在同一水动力学系统
12
第12页,共73页。
第一节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概念
1、多井系统的应用
3
第3页,共73页。
第一节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概念
不稳定试井的分类
不 稳 定 试 井
单 井 试 井
多 井 试 井
压 降 试 井恢 复 试 井探 边 测 试干 扰 试 井脉 冲 试 井
4
第4页,共73页。
第一节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概念
常规试井分析
针对不同的油藏地质模型,建立相应的数
2.12 11 3 0 qB
2.12 11 3 0 qB
P w f
Kh lg t[pi
Kh
(lg K C trw 20.907 0.876S)8]6
40
第40页,共73页。
第二节 常规试井分析方法(压降试井)
此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m2.121103qB
K h
流动 1h 的截距:
8 .0 8 5 4 K
纯井筒储集 q2=0 (开井情形)或 q2=q (关井情形)的 那一段时间的井筒储集,简写作PWBS (Pure Wellbore Storage)。
22
第22页,共73页。
第一节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概念
井筒储集常数
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 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释放井筒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 原油的能力,用C代表:
试井分析
![试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0be9612e3f5727a5e9626e.png)
1.试井一般来说,试井就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记录一口井压力或流量的变化,来估算井或油藏的特性,了解油藏的生产能力,或得到油藏管理方面的数据。
2压力恢复试井(不稳定试井)保持油井定产量生产很困难,但关井产量为零很容易。
通过地面或井下关井,然后监测井底压力的变化并通过分析压力响应可以估计油藏参数。
该方法通过一次测试可以提供油层静态和动态的参数,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试井方法。
3.表皮系数 现象描述:由于钻井液的侵入、射开不完善、酸化、压裂等原因,在井筒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状区域,这个区域的渗透率与油层不同。
因此,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产生一个附加压力降,这种效应叫做表皮效应。
把这个附加压力降用无量纲形式表示 得到无量纲附加压降,用它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称之为表皮系数:不考虑附加压力降的方程为:考虑附加压力降的方程为:令:则:4.有效半径:油井有效半径或折算半径5.井筒储存现象:油井开井和关井时,由于原有具有压缩性等原因,地面和地下的产量并不相等。
PWBS—纯井筒储积阶段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
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的压缩原有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物理意义:井筒压力变化1MPa,井筒中原油的变化的体积为C立方米它对测试的数据产生了干扰,是试井中的不利因素。
有条件的话进行井底关井。
6.叠加原理如果某一线形方程的定解条件也是线形的,并且它们都可以分解成为若干部分,即分解为若干个定解问题,而这几个定解问题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相应的线性组合,正好也是原来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那么这几个定解问题的解相应的线性组合就是原来的定解问题的解。
7.导压系数它是表征地层和流体传导压力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表示弹性液体在弹性多孔介质中不稳定渗流时,压力变化传递快慢的一个参数,单位是cm2/s,导压系数用希腊字母c表示,它是地层有效渗透率K 除以流体粘度m与综合压缩系数Ct乘积mCt所得的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试井分析方法与应用试井是地层中流体流动试验,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测试地层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等资料,研究油气藏和油气井工程问题的一种间接试验方法。
试井一般分为产能试井和不稳定试井。
不稳定试井一般分压力恢复、压力降落、注入井压力降落和多井干扰与脉冲测试等类型。
不稳定试井可提供的资料有:油气藏的压力、温度资料;地层的渗透率;井的污染程度;地层非均质特性;和油气藏的边界、储量等。
产能试井一般分油井产能试井和气井产能试井。
油井产能试井主要有系统试井;气井产能试井有回压试井、等时试井和改进等时试井等。
产能试井主要确定油气井采油指数、无阻流量等产能资料。
第一节 试井分析基本原理一、 基本数学方程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服从质量和动量守恒原理。
假定岩石性质K 、流体粘度μ为常数,忽略重力影响和压力梯度平方项,则可得到均质地层中弱可压缩流体流动方程式:tpr p r r p ∂∂=∂∂+∂∂η6.31122 ( 式中:tC Kφμη=(除上面所作的假设外,式(,且流动服从达西定律。
当地层为无限大,初始时地层压力处处相等(都为原始地层压力),将井筒视为线源时,那么初始条件和内外边界条件可写为:i t p p ==0( i r p p =∞→( Kh B q r p r r πμ∂∂8.1720=⎪⎭⎫⎝⎛→(以上方程组的解:⎥⎦⎤⎢⎣⎡⎪⎪⎭⎫ ⎝⎛---=t r E Kh B q p t r p i i ηπμ4.146.345),(2 (式中:⎰∞--=-xui du ue x E )( (将式(,可得到:)4(212DDD t r Ei p --=(以上公式中符号意义如下(第三章下同):B —— 体积系数;C t ——总压缩系数f w w o o t C S C S C C ++=,MPa -1;C o —— 油压缩系数,MPa -1; C w —— 水压缩系数,MPa -1; C f —— 岩石压缩系数,MPa -1; S o —— 含油饱和度; S w —— 含水饱和度; q —— 日产量,m 3/d ;h —— 产层有效厚度, m ; K —— 渗透率,μm 2;p —— 油藏中任一点的压力,MPa ; p i —— 初始压力,MPa ; p D —— 无因次压力; r —— 半径,m ;r w —— 井底半径,m ; r D —— 无因次半径,w D r rr =;t —— 时间,h ; t D —— 无因次时间; φ —— 孔隙度;μ —— 原油粘度,mPa·s ; η —— 导压系数,10-6m 2/s 。
当01.042〈DD t r 时,则式( ⎥⎦⎤⎢⎣⎡+=809.0ln 212D DD r t p ( 二、 叠加原理1、 变产量矿场试井常常是在变产量或多个产量段条件下进行的,利用叠加原理可求得变产量条件下的压力反映表达式。
假定流动方程的解的一般形式为p D (r D =1,t D ),对于N 个流量的流动试井(图,容易得到压力反映的表达式:()()[]∑=---∆+-⨯=∆Ni i D D D i i t t p q q Kh B p 1)1(1310842.1 ( 式中:Δp —— 压力差,MPa ;Δt D —— 无因次时间差;p D —— 常产量时无因次压力反映。
图2.3.1 多产量段试井示意图图2.3.2 多井情况下叠加示意图2、多井和边界情况的考虑利用映象井的概念可计算任意形状的有界油藏的压力反映。
映象井的基本概念为:如果一口井距非流动边界的距离为r D ,则另一口以同样产量生产的映象井以相等的距离位于边界线的另一边。
考虑有界油藏中一口井,利用映象井概念,那么,油藏中任一点的压力反映可以表示如下:()()⎥⎦⎤⎢⎣⎡+=⨯=∆∑=-Ni D Di D D DD t r p t r p Kh Bq p 13,,110842.1μ (上式假定所有井的产量是相等的。
式中方括号中的第1项为无限大地层时实际井的反映,它可用对数近似方程来表示;第2项(即求和项)为映象井的影响,可用指数积分解来表示,实际应用中,只需考虑距离较近的映象井的影响。
那么,方程(()⎥⎥⎦⎤⎢⎢⎣⎡⎪⎪⎭⎫ ⎝⎛--++⨯=∆∑=-Ni D DiD t r Ei t Kh Bq p 1234)21(809.0ln 2110842.1μ (利用叠加方法还可对系统中的多口井的影响进行计算。
考虑图,其中井A 为测试井,井B 和井C 为作用井,它们分别以恒定产量q 1和q 2生产了时间t 1和t 2。
井A 中的压力反映可表示为:()()[]2221113,,10842.1D D D D D D t r p q t r p q KhBp +⨯=∆-μ ( 对于N 口井的多井系统,注入井产量为负值,生产井产量为正值,测试井的压力反映可表示为:()()⎥⎦⎤⎢⎣⎡+=⨯=∆∑-=-111113,)(,1)(10842.1N i Di Di D i D D D t r p Bq t r p Bq Kh p μ ( 第二节 均质油藏试井分析方法一、 解释模型与曲线特征地层的压力反映受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近井筒条件等地层和井筒参数影响,试井解释模型是在对地层物理性质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描述地层响应的一种数学关系,或称为试井解释数学模型。
试井解释模型是对试井过程中地层压力动态反映的描述。
试井解释模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地层模型、内边界条件和外边界条件。
在导出模型时,一般作了以下假设: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为常数且不随压力变化;系统等温;重力影响忽略;介质被粘度不变、压缩系数很小且为常数的单相流体所充满;流体流动遵从达西定律且系统各处的压力梯度很小;系统为等厚、水平地层;井为常产量生产且生产前地层中各点压力相同。
均匀介质解释模型假定油藏中处处渗流力学性质相同。
对于均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目前广泛使用的是Gringarten 和Gringarten-Boudet 带有井筒储存和表皮系数井的组合图版,见图Gringarten-Boudet 组合图版为考虑了井筒储存和表皮系数影响的无限大均质地层中一口井的解释模型的解。
图版的横坐标为无因次时间,纵坐标为无因次压力及无因次压力导数,每条曲线的控制参数为组合参数C D e 2S。
在图版中,不同的C D e 2S 表示井筒及井筒周围地层的污染和改善情况。
一般来说,C D e 2S >103为污染井;5<C D e 2S ≤103为完善井;0.5<C D e 2S ≤5为酸化见效井;C D e 2S≤0.5为压裂见效井。
由图上任一组曲线可以看到(图,一条曲线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井筒储存效应控制段,压力曲线与压力导数曲线重合在一起,并呈斜率为1的直线。
这一段无因次压力与无因次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DDD C t p =(式中: C D —— 无因次井筒储集常数。
图2.3.3 Gringarten 均质油藏试井解释图版(引自文献6) 图2.3.4 Gringarten-Boudet 均质油藏试井解释图版第二段为由井筒储存控制流动向径向流动的过渡段,压力导数曲线逐渐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峰值的高低受C D e 2S 值控制。
当C D e 2S 越大时,峰值越高,出现的越晚。
反之,当C D e 2S变小时,峰值变低,当C D e 2S 小于103时,峰值基本消失。
利用峰值的高低和对应的时间,可估算C D e 2S值。
第三段为径向流动段,在这一段压力导数为一水平线,对应的无因次压力值为0.5,压力与压力导数曲线的垂向距离与C D e 2S 值的大小有关,在同一时间时,C D e 2S值越大,其距离也越大。
这一距离随无因次时间的增大而变大。
在径向流动段,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S r C KtKh qB t p w t wf 8686.09907.0lg 10121.2)(23φμμ (二、压降试井分析 1、样板曲线拟合分析Earlougher 利用对数函数性质对样板曲线拟合做了很好的描述,由无量无因次压力和时间的定义可得到:p p D ∆+=ln ln ln α ( t t D ln ln ln +=β(式中α和β为不同的系统组合参数。
方程(,如果使用相同刻度的坐标纸,那么ln p D 与ln t D 和p ∆ln 与t ∆ln 这两种曲线具有相同的形状。
移动水平和垂直坐标轴,亦即移动坐标原点可使两条曲线拟合在一起。
这就是样板曲线拟合的原理。
当取得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的最佳拟合时,可选择任意重合的一点作为拟合点,读出拟合点对应的坐标值:p DM 、t DM 、M p ∆、t M ,可计算压力拟合值和时间拟合值P M 、T M :M DMM p p P =(M DM M t tT ∆=(由于样板曲线一般描述了压力随时间的全部动态,因而包含了试井期间的各种流动状态和更多的系统性质的信息。
样板曲线拟合分析一般有以下步骤:1、数据处理,整理实测压力资料,做压差和压力导数曲线。
2、模型诊断,根据曲线形态选用解释图版。
若测试曲线表现为均质油藏特性,可选用均质图版进行分析。
3、确定不同的流动段,根据不同流动段的特征划分出井筒储存段和径向流动段。
4、进行样板曲线拟合,由式(2、特征曲线分析早期井筒储存段曲线分析:将划分出的井筒储存段,做直角坐标分析图,回归得到直线的斜率m ,见图mqBC 24=(21)式中: C —— 井筒储集常数,m 3/MPa ;m —— 井筒储存直线段斜率,MPa/h 。
图2.3.5 井筒储存分析图2.3.6 单对数曲线分析利用该图还可对关井时间进行校正(当确定了关井前的终流压时),也可对关井前的终流压值进行校正(当确定了关井时间时)。
中期径向流段曲线分析:当压降曲线出现径向流动段时,也就是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时,则可对测试数据进行单对数分析。
将测试段的数据,在单对数坐标纸上画出p wf (t)与t 的关系曲线。
根据模型诊断过程中确定的径向流动段,将对应的数据做直线回归,回归得到斜率m ,见图2.3.6,在直线段上或直线段的延长线上读取p wf (t=1h),然后由以下公式计算地层参数:mqB Kh310121.2-⨯=μ (mhqB h Kh K μμμ310121.2-⨯=⋅=(()⎥⎥⎦⎤⎢⎢⎣⎡-⎪⎪⎭⎫⎝⎛-=-=9077.0lg h 1151.12w t wf i r C K m t p p S φμ ( 式中: p wf —— 井底流动压力,MPa ;m —— 斜率,MPa/cycle ; p i —— 初始压力,MPa 。
3、终拟合及双对数拟合参数计算由单对数直线段的斜率和无因次压力的定义,可以得到单对数斜率与无因次压力和压差之间的关系:mp P D 151.1=∆ (上式左边为压力拟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