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题型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题型解读
历史高级教师孙凯讲座稿
一、非选择题又称主观题。其中材料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材料题的主要特点如下:
料类型多材样,没有固定模式。按材料来源可分为:
(1)、文字材料:重要文件(献)、古籍、报刊、人物讲话等。
(2)、图表材料:地图、表格、漫画、人物图、书画等。(3)、数量不一致、有一则,有多则。
以学科所学知识为依据,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观点设问,完全脱离所学知识设问的很少。
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对材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和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历史阐释、文字表述、思维创新等能力。
二、解答材料题的通用工具(通性通法)——四步法
(审读,提炼,迁移,组织)
步骤口决: 阅读材料明主题,提炼信息找规律。
迁移知识挂已知,组织提纲审程序。
注意技巧:
1、四步不能分开,尤其是阅读、提炼、迁移三位一体.
2、紧扣教材,尤其是提炼、迁移两步是关键。
3、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习惯。
最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照抄照搬材料文字。
口诀解读:
第一、审读:阅读材料,明主题。
命题人在命制主观题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即文章的中心内容。考题中的所示材料都是在说明这个主题的主旨,然后依据核心问题,构思设问。因此,学生在解答材料题时,不要忙于作答案,必须先通过阅读材料,明确作者的命题或材料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迅速调动所学的知识,明确解题方向。一般情况下审读程序有几下几点:
先读设问,明确问什么?
只有带设问读材料,才能克服阅读的盲目性,从而减少阅读时间,准确抓住有效信息,剔除无效信息的干扰。
慎重阅读,尤其要注意容易忽略的题头、注释、出处等自己认为无足轻重的材料。这些地方实质上就是设问的突破口和题眼,就是对历史要素的指示。
先粗后细再精读。
精读即泛读。目的是了解材料的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历史要素(人、时、地、事、历、评)初步建立起材料与所学知识、设问之间的联系。
细读即抽读。要借助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句号)把材料层次化(尤其是信息量大,引用复杂的材料)、序号化,这样先把有效信息理出头绪来,接着总结各层次的含义,即段落大意,再进行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用推理的方式找出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每段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即主题。
精读即结合设问对关键语句重点阅读,强化理解。
【注意】:材料题的设问通常有两种问题:
一类是指令性很强的问题。要求总结,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观点、政策、原因等。这种指令性很强的问题一般出现在前几个设问中,是固定的问题。
另一类是指令不强的问题即开放性/探究性问题。标志语是“说明了什么”、“给你什么启示”、“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反映什么历史规律”、“你有什么看法”、“如果是你该怎样做”等设问。
综上所述,一言以弊之:弄清弄懂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是审读材料的关键。
提炼:提取并整理有效信息。
从这些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看,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全有效信息,必须掌握材料中历史有效信息的分布规律。以下是我集20年教研经验总结的口诀,请参考:
重要信息在头尾,省略符号左和右。
时空主题在出处,注释说明有要求。
人时地事和现象,提示解码和步聚。
④、提炼有效信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思维方法)
找出材料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每道材料都有一个中心。只有找出中心,才能围绕这个中心,选取调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只有找出这个中心,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设问与材料的关联点(路径),揣摩体会出题人的意图。材料题的典型特征是“史论结合”。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掌握、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中得来。材料题的设问一般是从材料出发的,不可能脱离材料而发问,否则设问就成了无源之问,无本之问,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时时想设问,处处想设问。
3、审读设问,必须明确设问类型和要求。
集多年的研究发现,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设问编码有以下几种:
是递进式设问。(经常型设问)
特点是:层层发问,由浅入深、逐步诱导。
围绕中心,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技巧)解码是:由量到质,运用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易到难所问所答,螺旋式上升。多角度思维,即明显性含义又分析隐性含义。
(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设问。
特点:一是归纳,对历史史实进行分类,抽取史实中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二是提炼升华具有普遍意义的发人深省的哲理和规律。
三是借助于知识整体建构、理论观点、史实性质或题目的线索来归纳分类。
四是:通过概要将历史的内容简约化,具体历史事物抽象化。列出内容提纲。
五是:进行评价论述:用二分法提出论点,用材料和所学知识提供论据,做到史论结合。六是技巧:划分法分析。长材料分段明段意,短材料分句明句意(含义),层层分析全部提取信息。
(三)表述成文型设问:
特点:着眼于“文字表达”,主要命题编码是:
提出要求,(指示作答方向);要求成文,(有时有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
注明事项(技巧):
①表述要成文。
②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③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有创新)。
④文字表达要简明准确。
第三、迁移。即挂钩所学知识,印证史料。依所给材料与所学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所给材料分成两类:
一类是材料源于教材、依托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
【分析技巧】回顾教材,把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印证。回答设问时,把材料论述的观点和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
另一类是材料虽源于教材,但打破和跳出了教材的束溥提供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境。使学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进行历史思维活动。这类材料是对教材的补充和拓展,但万变不离其宗。
【答题技巧】:“归一”为教材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
第四、组织答案:审列题纲、文笔流畅。
【技巧】:
1、按问作答。答题要有针对性,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分值小要简要,分值高要详细。
2、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有史有据,有论有证。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准确辩别所给材料观点的正误。因为所给材料多是原始材料,可能受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观点的影响。
4、认真书写,注意规范性和工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