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药
清热药方及泻下药方的组成及使用技巧
一、定义: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方),叫做清热药 (方)。
二、应用:里热证。
三、药分类:
1膏与知母
2、清热解毒药:银花、连翘。公英、白头翁。 解毒银花与连翘
3、清热凉血药:生地、丹皮。
凉血生地与丹皮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燥湿三黄芩连柏
5、清热解暑药:荷叶、青蒿。
除烦止渴
收敛生肌:疮疡溃破久不收口
气分实热证 肺热喘咳证
知母
清热力稍逊,善清虚热 滋阴润燥:热病后期,阴虚低 热
2、 清热解毒药
凡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 清热解毒药。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如痈疽 疔疮,瘟毒发斑,丹毒,喉痹,热毒血痢 的病证。
清热解毒透表 银花:凉血止痢:各种热毒痢。
风热感冒 咽喉肿痛
③治疗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加桂枝,名白虎加桂 枝汤。
④身重胸闷,汗多,舌红苔白腻加苍术,名白虎加 苍术汤。
⑤斑疹高热不退加元参犀角,名化斑汤。
⑥现代多用本方治疗肺炎、乙脑、流脑、流行性出 血热、产后发热、麻疹合并肺炎、牙龈肿痛等见 上述症状者。
2、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
方解
功效 主治
龙胆草
黄芩、栀子 木通、车前 子、泽泻 生地、当归
6、清热明目药:草决明、谷精草。
7、清虚热药:银胡、地骨皮。
分类 1、清气分热 2、清营凉血
3、清热解毒
4、清热解暑 5、清脏腑热 6、养阴清热
四、方分类
适用于
代表方
气分证
白虎汤
营分证
清营汤
血分证
犀角地黄汤
温毒、热毒、丹毒、 五味消毒饮 疔毒等证
暑热证
清暑益气汤
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及使用注意
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及使用注意【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清热药的定义与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二、清热药的使用注意1.根据病情选择药物2.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注意药物的副作用4.饮食调理与增强身体抗病能力正文(篇1)清热药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物,它具有药性寒凉,以清泻里热为主要作用的特点。
清热药主要适用于治疗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清热药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清热泻火药:这类药物主要功能是清气分热,常用于治疗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这类药物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常用于治疗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
3.清热凉血药:这类药物主要功能是清解营分、血分热邪,常用于治疗吐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
4.清热解毒药:这类药物主要功能是清解热毒,常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等热毒炽盛的病症。
5.清虚热药:这类药物主要功能是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
在使用清热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病症,选择合适的清热药。
例如,气分实热证患者可选用清热泻火药,湿热病证患者可选用清热燥湿药等。
2.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清热药,不要自己盲目用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
3.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清热药大多药性寒凉,长期服用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腹泻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清热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遵医嘱合理用药。
4.饮食调理与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在使用清热药治疗的同时,患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目录(篇2)一、清热药的定义与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二、清热药的使用注意1.药物性质与适用病症2.选择合适的清热药3.服药期间的饮食与生活方式正文(篇2)清热药是一种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药物类型,主要用于治疗里热证。
中药“清热凉血药”——紫草
中药“清热凉血药”——紫草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主产于新疆、内蒙古。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本品气特异,味微苦、涩。
以质松软、色紫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寒。
归心、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熬或用植物油浸泡。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滑利,有轻泻作用,故脾虚便溏者忌服。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紫草咸寒,能通九窍,利水消膨,痘疹最要。
三、临床应用1.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本品咸寒,入肝经血分,既能凉血活血,又善解毒透疹。
治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者,常配伍赤芍、蝉蜕、甘草等药,如紫草快斑汤(《张氏医通》);若配伍牛蒡子、薄荷、山豆根等药,可治麻疹不透,疹色紫暗,兼咽喉肿痛者。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本品甘寒能清热解毒,咸寒能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消肿。
治痈肿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同用;若配伍当归、白芷、血竭等药,可治疮疡久溃不敛,如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治湿疹,可配伍黄连、黄柏、苦参等药。
若治烧烫伤,可将本品用植物油浸泡,滤取油液,外涂患处,或配黄柏、大黄等药,麻油熬膏外搽。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紫草素(紫草醌)、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二甲基戊烯酰早素甲基内烯酰紫草素、B,B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及阿卡宁、甲基阿卡宁、乙酰阿卡宁基烯酰阿卡宁等萘醌类化合物及软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脂肪酸。
2.药理作用紫草水煎液、醇、油溶液及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其萘醌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紫草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副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亦有抑制作用;紫草提取物对特异性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对烧烫伤、创伤有愈合作用。
此外,本品还具有抗肿瘤、保肝、止血、抗生育等作用。
五、紫草茸本品为紫胶虫科昆虫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物。
吃什么中药清热凉血最有效
吃什么中药清热凉血最有效以下是清热凉血的中药清热凉血的中药——栀子栀子主要功效1、热病心烦。
本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可用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2、湿热黄疸。
本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3、血淋涩痛。
本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4、血热吐衄。
本品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本品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5、目赤肿痛。
本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6、火毒疮疡。
本品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普济方》)。
7、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8、清热凉血。
本品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是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食品。
9、化痰止咳。
本品花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
10、宽肠通便,防癌栀子花含有纤维素,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的排泄,预防痔疮的发作和直肠癌瘤的发生。
清热凉血的中药——板蓝根板蓝根主要功效1、板蓝根治流行性感冒:板蓝根50克,羌活25克。
煎汤,一日二次分服,连服二至三日。
(《江苏验方草药选编》)2、板蓝根治流脑:板蓝根、大青叶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12、凉血解毒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黄芩《本经》1、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
别名:枯芩、子芩、条芩。
处方用名:黄芩、子芩、条芩、枯芩、酒芩。
药用部分:根。
2、性味:苦、寒。
归经:入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3、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4、主治与应用:1).本品长于清热燥湿,主要用于湿热泻痢、湿温、黄疸、热淋等证。
2).能清泻上焦实火,尤以清肺热见长。
用于肺热咳嗽,单用枯芩有效,亦可与桑白皮、地骨皮等配伍,以清肺止咳。
若热盛火炽,迫血妄行而引起的出血证,可单用黄芩炭煎服,清热而又止血;亦可与生地、白茅根等合用。
3).亦能清热解毒,常与银花、连翘同用,以治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
如银黄口服液。
4).还有清热安胎作用,常与白术、当归同用,如当归散,以治胎热不安。
5、用量:3-15克。
清热泻火解毒宜生用,清上焦热可酒炒,止血多烧炭用。
禁忌:肺寒咳嗽、胎寒欲坠,无湿热者忌用。
6、参考资料:1).本品含黄芩甙、黄芩素等。
黄芩甙水解产生贝加因及葡萄糖醛酸,贝加因有显著抗菌作用,利尿作用。
葡萄糖醛酸有解毒作用。
2).体外实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抗菌作用,并能抑制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
3).动物实验: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利尿、解热及镇静作用,并能抑制肠管蠕动,降低血管渗透性。
4).临床可用于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肠炎、肺炎、菌痢、尿路感染、皮肤各种炎症,以及高血压等病。
黄连《本经》1、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
别名:鸡爪黄连、雅连、古勇连。
处方用名:黄连、川连、五连、雅连。
药用部分:根茎。
2、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脾、胃、胆、大肠经。
3、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
4、主治与应用:1).本品为清热燥湿要药,凡属湿热诸证,均可应用。
其中,尤以肠胃湿热壅滞之泄泻,痢疾、疗效最佳。
古方多单用,病情较复杂者,常需随证配伍,例如,湿热方盛,腹痛里急者配木香;痢疾热甚者配黄芩,如葛根芩连汤。
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
【用量用法】 用量用法】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 满便溏者慎用。 ●干地黄与鲜地黄鉴别 鲜地黄 苦重于甘,其气大寒,清热凉血作用 较为突出,多用于急性热病,热入营血证。 干地黄 甘重于苦,益阴凉血功效较佳。多用 于慢性阴虚内热的病证。
【药理作用】 1.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作用更明显,主要 作用于心肌 2.止血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3.对血糖的影响:对地黄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较多,但 至今还没有肯定的结论。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生地黄、北沙参.女贞子各 20g,山药15g,山萸肉、丹皮、麦冬、白芍各10g。 每日1剂,经前1周开始服,每个周期服4~6剂,服 3个月经周期。加减法:气虚加党参、黄芪各20g; 血热加黄芩、栀子各10g;夹瘀加丹参、赤芍各10g; 出血量多加地榆炭20g。治疗60例,总有效率93%。
【用量用法】 凉血生用,活血酒炒,止血炒炭用。 用量用法】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 临床报道】 【临床报道】 1、盆腔肿块(卵巢囊肿): ):桂枝、丹皮、青皮、 、盆腔肿块(卵巢囊肿): 小茴香、川楝子、昆布、海藻、桃仁各10克,茯苓、 赤芍各15克,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 10 10例均有效。 2、痛风高尿酸血症:土茯苓、银花藤、滑石、薏 、痛风高尿酸血症: 苡仁各30克,泽泻、苍术各15克,半夏、丹皮各10 克。辨证加减,水煎服,30日为1疗程。治疗31例 中29例有效。 3.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丹参,泽泻,萆薢,公英各15g,丹皮,青 慢性前列腺炎 皮,王不留行各9g,黄柏,赤芍,川山甲,泽兰叶各10g,桃 仁,乌药各7g,败酱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1月为1个 疗程。治136例中125例有效。
中药饮片名称
杏林堂药房中药饮片名称解表药1、辛热解表药麻黃、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香薷、生姜、2、辛凉解表药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升麻、柴胡、豆豉、浮萍、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夏枯草、2、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龙胆草、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紫花在丁、蒲公英、鱼腥草、红藤、败酱草、山豆根、射干、白头翁、马齿苋、秦皮、4、清热凉血药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药、紫草、青黛、5、清退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紫胡、胡黄连、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高良姜、小茴香、丁香、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2、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3、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祛湿药1、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2、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木通、滑石、萹蓄、瞿麦、海金砂、石苇、萆薢、地胅子、冬瓜子、茵陈、金钱草、3、祛风湿药独活、秦艽、威灵仙、防己、桑枝、木瓜、豨莶草、桑寄生、狗脊五加皮、臭梧桐、海风籐、络石籐、白花蛇、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旋覆花、白前、2、消化热痰药桔梗、贝母、瓜蒌、前胡、竹茹、竹黄、海蛤壳、昆布、礞石、胖大海、3、止咳平喘药杏仁、百部、紫苑、款冬花、苏子、葶苈子、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洋金花、白果理气药橘皮、化橘红、青皮、枳实、木香、香附、乌药、佛手、香橼、沉香、薤白、川楝子、九香虫、荔枝核、刀豆、理血药1、活血祛瘀药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牛膝、益母草、泽兰、王不留行、五灵脂、荆三棱、乳香、郁金、延胡索、姜黄、穿山甲、2、止血药仙鹤草、白及、棕榈炭、藕节炭、蒲黄、大蓟、槐花、地榆、侧柏叶、白茅根、茜草、参三七、血余炭、花蕊石、艾叶、灶心土、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扁豆、甘草、大枣、饴糖、2、补血药熟地黄、党归、何首乌、白芍、阿胶、龙眼肉、3、补阴药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黄精、百合、石斛、枸杞子、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鳖甲、4、补阳药鹿茸、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杜仲、续断、补骨脂、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冬虫夏草、紫河车、蛤蚧、胡桃肉、消导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安神药1、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小麦、、灵芝2、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平肝息风药羚羊角、牛黄、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牡蛎、僵蚕、蚯蚓、全蝎、蜈蚣、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收涩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浮小麦、糯稻根、诃子、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罂粟壳、莲子、芡实、山茱萸、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乌贼骨、石榴皮、驱虫药使君子、槟榔、苦楝皮、南瓜子、雷丸、榧子、贯仲、。
中药执业药师 清热药重点详解
清热药一、概念:以清解里热,主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药性大多寒凉,味多苦。
主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里热证,如外感热病高热、阴伤内热、温毒发斑、痈肿疮毒等。
二、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1.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之壮热、烦渴、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以及肺热、胃火、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等。
2.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肝胆湿热之胁肋胀痛、黄疸、口苦脾胃湿热之胃脘胀闷、纳呆、呕恶、口腻等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漏等膀胱湿热之尿急、尿频、尿痛、尿浊、尿少等黄芩、黄连、黄柏等3.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
温病热入营血:可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或见多种出血现象,舌质红绛。
内伤血热证:可见心烦,少寐,手足蜕皮,毛发脱落,月经先期量少,舌红少苔。
生地、玄参、丹皮、赤芍。
4.清热解毒药主治各种热毒证,内脏热毒如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等,外科热毒如疮痈、丹毒、痄腮等,其他如毒蛇咬伤、癌症等均有治疗作用。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
5.清虚热药主治阴虚内热之午后发热、骨蒸发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虚烦不寐、盗汗,舌红少苔,以及温病后期,热伤真阴之夜热早凉、神疲倦怠等。
也可用于小儿疳热等。
如青蒿、白薇等。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大寒清热,味辛透热,退热力强):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热咳嗽;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疮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知母清热泻火: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滋阴润燥:肺燥咳嗽;阴虚劳嗽。
肠燥便秘;胃热消渴。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骨蒸潮热。
【配伍】知母配黄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
5 种清热凉血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5种清热凉血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图片1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怀庆地黄分布区域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
它原产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道地产区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2清热凉血药玄参元参、浙玄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分布区域1、玄参: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南方各地均有栽培。
2、北玄参: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河南。
道地产区产于长江流域及陕西、福建等地,野生、家种均有。
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及北玄参的干燥根。
3清热凉血药牡丹皮牡丹根皮、丹皮、丹根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供观赏。
道地产区产于安徽、山东等地。
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4清热凉血药赤芍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分布区域1、芍药:分布于华北、东北、陕西及甘肃。
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2、川赤芍:分布于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道地产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5清热凉血药水牛角沙牛角分布区域全国各地道地产区主产于华南、华东地区。
牛科水牛属动物水牛的角,是中药犀角的代用品。
什么是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药是一类用于治疗血分热盛的药物,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适用于各种热入血分的疾病,如吐血、衄血、妇女崩漏、内热烦躁、舌质红绛等。
这类药物多属于寒凉性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血热,改善血热所致的各种症状。
清热凉血药主要适用于温热病、血热证等,如温热病邪热入营、症见高热神昏、舌质红绛者,可以用清热凉血药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热出血证,如鼻出血、尿血、便血等,也可以使用清热凉血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清热凉血药包括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等。
这些药物的药性多寒凉,可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对于治疗血热证有较好的疗效。
在使用清热凉血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和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药效冲突。
总之,清热凉血药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对于治疗各种血热证具有显著疗效。
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合理选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6、清热凉血药
概述
邪气都进入了血分,血热 主治:1、温热病热入营分和血分
(营分是血分的 初起阶段,血分是营分的进一步发展)
2、内科杂病的出血症
热在营分: 刚刚从气分来,还保留了很多气分的一 些特征,邪气刚刚伤及了血分,所以动血的症状不 是那么很明显,只是斑疹瘾现,出血不重。 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和清热泻火药 透营转气 热在血分:舌质深绛,出现了动血,斑疹显露,出 血非常明显。 凉血药+活血化瘀的药。
青蒿
【药性】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温热病的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低热 不退----青蒿鳖甲汤 普通的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就配伍补阴的药 外感暑热证 治疗疟疾---生用
青蒿鳖甲汤
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 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邪热内伏证,表现为夜热早 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 红少苔,脉数。肺结核、贫 血、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等证属阴虚火旺者,可用本 方加减治疗。
攻下药
苦寒药:清泄+清热 泻下通便----主治便秘 攻下积滞 -----祛除寒邪热积 现代医学的急腹症,主要是表现为胀、满、 痛、结
大黄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 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 血解毒,逐瘀通经
玄麦甘桔饮
玄参、麦冬、甘草、 桔梗。
清热滋阴,祛痰利 咽。用于阴虚火旺, 虚火上浮,口鼻干 燥,咽喉肿痛。临 床用于急性扁桃体 炎,急性咽喉炎, 急性喉炎及喉部脓 肿。
玄参饮
玄参酒《圣济总录》
玄参 汉防己 升麻 羚羊角(锉末) 沙 参 车前子 栀子(炒) 桑白皮 大黄(微 炒) 火麻仁 杏仁(去双仁、皮、尖, 汤浸,麸炒黄)各等分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3.有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及镇痛作 用。
赤芍与牡丹皮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共性: 1.清热凉血—血热吐衄,发斑发疹。 2.活血散瘀—血瘀证及痈疮肿毒。
异: 牡丹皮清热凉血作用较强,既善清血
分实热,又善清阴分虚热,而治无汗骨蒸。 赤芍清热凉血作用较弱,但活血祛瘀
3.解毒散结 (1)痈疮肿毒。 (2)瘰疬痰核。
(3)脱疽。 (4)咽喉肿痛。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反藜芦
现代研究 1、降压作用。 2、降血糖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咽炎:玄参、麦冬、草决 明各5~10g,加200ml开水,浸泡10 分钟后服,每日数次,1~2个月为1 疗程。
生地与玄参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2)血热妄行之出血。
2.养阴生津
本(1品) 热为病清伤热阴凉之血口,渴便秘。 养(2阴) 消生渴津症之。要药。 (3) 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
低热不退、骨蒸潮热盗汗。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作用: 3.对血糖的影响: 对地黄的降血糖作 用研究较多,但至今还没有肯定的结论.
之力较强,善于散瘀止痛,而治血瘀经闭 及其它瘀血证。
紫草
功效应用
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1)瘟热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 (2)麻疹不透。 (3)痈疽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水牛角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
2.解 毒
第四节清热凉血 药
适应证
(1)热入营分之身热夜甚,心烦不寐, 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
(2) 热入血分之发热、神昏、 发斑发疹,出血,舌红而绛。
生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 干燥块茎。为四大怀药之一。
中药学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处方用名 水牛角 性味归经 咸、寒。 功效应用 清热凉血--热入营血 解毒--痈肿疮疡、 咽喉肿痛 定惊--惊风、癫痫 用法用量 可煎服(先煎),可打末冲服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主入阴分,以退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
青蒿
类 别 植物
药 材 干燥地上部分
处方用名 青蒿
处方用名 牡丹皮、丹皮、粉丹皮 性味归经 苦、微寒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 --热入营血 2活血祛瘀--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 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赤芍
类 别 植物 药材根
处方用名 赤芍 性味归经 苦、微寒。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热入营血 2散瘀止痛--血瘀经闭、肝郁胁痛、跌打损伤
青蒿与地骨皮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青蒿 地骨皮
清虚热, 退骨蒸
并能解暑,截疟 并能清泻肺热,止血,养阴
银柴胡
类别 植物 药材 干燥根
处方用名 银柴胡
性味归经 甘,微寒
功效应用
清虚热--阴虚发热 除疳热--疳积发热
柴胡与银柴胡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柴胡 银柴胡
退热
退少阳证寒热往来 清疳热要药,并退虚热
胡黄连
类别 植物 药材 干燥根茎
处方用名 胡黄连
性味归经 苦、寒
功效应用
退虚热--骨蒸潮热 除疳热--小儿疳热 清湿热--湿热泻痢
黄连与胡黄连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黄连 清热燥湿胡黄连Fra bibliotek不同点 长于泻实火 长于退虚热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凡能清热凉血,以治疗营血分热,称为清热凉 血药。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咸寒。
清热凉血药
2、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用本品以清热 凉血如地骨皮、侧柏叶、白茅根、大小蓟等,水 煎服。 此外,用于消渴证,崩漏等证。 用量:10-15g、入汤剂。 用量:10-15g、入汤剂。 地骨皮-偏于滋阴抑阳,清气分热 热,退有汗之骨蒸。 清退虚热 又可清泄肺热。 牡丹皮-长于凉血祛瘀,清血分热, 退无汗之骨蒸。又可活血 退无汗之骨蒸。 化瘀。 均主劳热、盗汗、吐血、衄血等证。
丹皮--偏于清热,既清血分 之实热,又退血分之 虚热,主阴虚发热, 虚热,主阴虚发热, 夜热早凉,退无汗之
清热凉血 骨蒸。
活
血
赤芍--长于活血止痛,既能活血 祛瘀,又能导瘀下行。 疮痈瘀血诸痛,目赤肿痛。
均主血热证,血瘀诸证。
水牛角 性能: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 性能: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 解毒定惊。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诸证 及疮痈肿毒等。
地骨皮《本经》上品 本经》
性能: 甘、寒、归肺、肝、肾经。 凉血除蒸,清泻肺热,止血。 归肺经能上清肺热而滋水之上源 清降之中 入肾经能下滋肾水以壮水之下源 兼有补性 邪热祛真阴复骨蒸自退,肺火除 热不灼津则喘咳自平。 入肝经走血分又有凉血止血之功 为除蒸退虚热的要药。故有诸功。
应用: 1、骨蒸潮热盗汗 阴虚火旺,阴津被伤, 2、肺热咳嗽喘息 火邪型金水不制火所致,取本品清热养阴 以上清肺金,下滋肾水,阴生火去。咳喘 骨蒸自愈。如地骨皮汤(骨皮、鳖甲、知 母、银胡、秦艽、贝母、当归)水煎服治 骨蒸。或泻白散(骨皮、桑皮、粳米、甘 草)治咳喘。
鲜生地--寒凉多汁,苦重于甘,偏凉血 泻火,治热盛血溢。 干生地——甘重于苦,长于滋阴降火 干生地——甘重于苦,长于滋阴降火 ,治 血虚有热,骨蒸劳热。 生地 焦生地——(砂仁、姜汁共炒)防止腻膈 焦生地——(砂仁、姜汁共炒)防止腻膈 伤胃,生痰助湿。 酒生地——清上焦头目之热邪,治赤目咽 酒生地——清上焦头目之热邪,治赤目咽 肿。 生地炭——偏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证。 生地炭——偏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证。 用量:9 15— 用量:9—15—30g ,入汤剂。
清热凉血中药应用
清热凉血中药应用发表时间:2010-12-07T14:51:24.3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丁岩[导读] 凉血苦甘咸,犀角地黄玄,赤芍牡丹紫,营血热邪燔丁岩 (黑龙江省巴彦县中医院 151800)【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321-02【摘要】目的凉血苦甘咸,犀角地黄玄,赤芍牡丹紫,营血热邪燔。
【注】清热凉血药,多具苦、甘、咸,寒之性味,共选五味,即生地黄、玄参、赤芍、牡丹皮、紫草等。
皆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主要用于血分热实证的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症见斑疹和各种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吐血、便血等)以及舌绛、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证。
这是本类药的共性。
热入于营分,往往伤阴耗液,本类药物中的生地黄、玄参等,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养阴增液。
因此,不仅血分热实证常用,热病伤阴亦常选用。
清热凉血药,一般适用于热在血分的病证,如果气血两燔者,可配合清热泻火药同用。
【关键词】清热凉血药凉血清热生地黄生地凉血温,养阴生液津,热迫血妄行,阴虚热伤阴。
【注】生地黄亦名干地黄。
性寒,味甘、苦。
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生地黄甘寒,能凉血祛热与养阴生津。
故常用治温热病之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红等证及发生斑疹、心烦躁扰等。
又多用治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而致发热、夜热早凉等。
生地黄能凉血止血。
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证,及血热毒盛,发疹发斑而斑疹色紫黑等。
生地黄之养阴生津,亦常用于慢性病的阴虚内热及阴虚所致的潮热,或热病伤阴之舌红口干、口渴多饮,以及消渴证烦渴多饮等。
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致的肠燥便秘。
【功效比较】生地与石膏、知母都能治热病烦渴。
生地专治阴分和血分之热;石膏知母专治气分之热。
用量用法:10-30克。
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使用注意: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谩?《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吐血衄血
? 2、用于血热妄行证
热入血
?
崩漏便血
? 分迫血妄行所致,用生地清热凉血。 如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丹皮、 赤芍)或四生丸(生地、侧柏、荷叶、 艾叶)水煎服。
口渴多饮
? 3、用于热病伤津内热消渴 用生地生 肠燥便秘
? 津养阴止渴之功而治之。如鲜生地汁、 黄连细粉冲服,治热病口渴。或益胃 汤(生地、麦冬、沙参、冰糖)亦可 用玉液汤玉泉散等方治口渴心烦或消 渴证。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治 肠燥便秘之证。
?
玄参--解毒降火力强,功善
?
宣毒散结主疮痈咽肿,
清热凉血
瘰疬、痰核等。
养阴生津 生地--滋阴生津效果好,又能
?
止血,主血热妄行之吐
?
血、衄血、崩漏、便血
?
等。
? 均主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热口干,斑疹隐 隐,神昏肠燥,消渴多饮诸证。
牡丹皮《本经》上品
牡丹皮
? 处方用名: 丹皮、粉丹皮、刮丹皮、凤丹皮、丹皮炭。 ? 性能: ? 苦、辛、香、微寒、归心、肝、肾经。 ?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退虚热,消痈。
? 应用:
身热口干
?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证斑疹隐隐
?
神昏谵语
?
肠燥便秘
? 用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而治之。 如清营汤、化斑汤。治热入心包之神 昏发斑。或增液汤(玄参、生地、麦 冬)治肠燥便秘。
?
咽喉肿痛
2、用于热毒聚结证 瘰疬痰核 用玄参清热
?
痈肿疮毒
? 解毒以散结聚,如玄参解毒汤(玄参、栀 子、黄芩、桔梗、甘草、荆芥、生地、葛 根)。玄麦甘桔汤治咽肿。消瘰丸(玄参、 牡蛎、大贝、夏枯草)治瘰疬痰核。玄参 化毒汤(玄参、二花、连翘、大贝)治疮 痈。大玄参汤治肺痈(玄参、桔梗、二花、 贝母、百合、白及)水煎服,一日一剂。
?
赤芍 《本经》中品
赤芍
? 性能:苦,微寒,归肝经,
?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功同丹皮,导瘀力 较强,以清、散、泻为主要功用。
? 生地 焦生地——(砂仁、姜汁共炒)防止腻膈
伤胃,生痰助湿。
?
酒生地 —— 清上焦头目之热邪,治赤目咽
肿。
?
生地炭 —— 偏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证。
? 用量:9—15—30g ,入汤剂。
? 使用注意:脾虚湿盛、腹满便溏者忌用。
总之,生地甘寒质滋润,苦寒清热,
能凉血滋阴,为常用的凉血养阴药,尤能 清解心、肝、血之邪热,兼入肾经而滋补 肾阴,故凡温热病邪入营血,热伤阴液及 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为主治。
?
经闭痛经
? 3、用于血瘀证 癥瘕积聚 用丹皮清热活血散瘀
?
跌打损伤
? 之功而治之。如桂枝茯苓丸(丹皮、桂枝、茯苓、 桃仁)或丹皮、桃仁、红花、刘寄奴、丹参等水 煎服治经闭痛经。或丹皮、红花等同用治伤痛。
? 4、用于肠痈及疮毒-- 用丹皮祛瘀清热 ,如大黄 牡丹汤(丹皮、大黄、桃仁、冬瓜仁、芒硝)治
肠痈,或丹皮、二花、连翘、公英、地丁等治疮 痈。
? 此外:还用于经前发热 ,五心烦热等。
生用--清热凉血, ? 丹皮 酒炒--活血,
炒炭--止血。 ? 用量用法:6--12克入汤剂。 ? 注意:月经过多、孕妇慎用。
总之:丹皮既然能入血清热化瘀,又善清 透阴分伏火,故热入营血之吐衄、斑疹或 阴虚内热、低烧不退及血瘀证均可使用。
特点:以清散为功。虽寒而不凝瘀, 虽辛而不过散,辛而能走,寒而 能守,走 守相济以治血分瘀热等证。
? 应用:
吐血衄血
? 1、用于血热妄行证
用牡丹皮以清
?
热病发斑
? 热凉血,如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丹皮、赤芍) 水煎服。
?
阴虚内热
? 2、用于阴虚证 骨蒸潮热 用牡丹皮以清退虚热 ,
?
夜热早凉
? 如青蒿鳖甲汤(丹皮、生地、青蒿、骨皮等)
?
头晕耳鸣
4、用于阴虚阳亢证 骨蒸夜热 用生地清热滋
?
目眩心悸
? 补心肝肾之阴液,如生地、牡蛎、麦冬、 知母、地骨皮等水煎服。
验方:治高热痉挛:鲜生地100g,韭菜少 许绞汁,温开水冲服。
?
?
鲜生地--寒凉多汁,苦重于甘,偏凉血
泻火,治热盛血溢。
?
干生地——甘重于苦,长于滋阴降火 ,治
血虚有热,骨蒸劳热。
特点:
? 1、性味甘、苦、咸、寒,多归心﹑肝经 (胃、肾)。入血分,有清营凉血,养阴 生津之功;用于热入营血和阴液不足之阴 虚发热和热性病后期,热伤津之液热早凉 等证。
? 2、温热病,热邪未入营血者,不宜过早使 用,性质滋腻,故湿热证、脾胃虚弱,大 便溏泻者忌用。
生地黄
药材鲜地黄
药材生地黄
? 处方用名:
? 生地、怀生地、酒生地、焦生地、生地炭。
性能: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苦寒清热而泻火甘寒多汁而阴,
以清降为功 归心肝入血分能清热泻火而凉血
?
入肾经能补真阴养血滋阴而燥,
? 故有诸功。
? 应用:
?
热入营血,身热发斑
? 1、用于温热病
热邪
?
热病后期,低热不退
? 内侵迫血外溢,伤阴所致,用生地清热凉血而养 阴。如清营汤(生地、犀角、丹参、玄参、连翘、 麦冬、竹叶卷心、黄连、银花)水煎服。治身热 发斑。或青蒿鳖甲汤(生地、青蒿、鳖甲、知母、 花粉、丹皮、骨皮等)水煎服。治热病后期。低 热不退。
第4节 清热凉血药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掌握清热凉血药的含义及性能特点。
? 2、掌握重点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青 蒿、地骨皮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 3、掌握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功用 的异同点。
? 4、熟悉赤芍、紫草、白薇、银柴胡的功效 特点。
含义:凡具有清热凉血作用,治疗营分、血 分实热证的药物,称清热凉血药。
? 歌诀:
?
生地心肝肾经 主产河南怀庆
?
清热养阴生津 又治血热妄行
※玄参《本经》中品
? 处方用名:黑玄参、浙玄参。 ? 性能: ? 甘、苦、咸、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苦寒清降归肺胃经走气分以泻
以凉润清降为用 火解毒。 以解毒散结为功 甘寒清润入肾经滋肾阴而生
水制火。 咸寒软坚则清热解毒而散结聚 , 故有诸功。以解毒滋阴散结为主要特点。
? 3 、用于阴虚发热,劳嗽咳血-用玄参以滋 阴降火,如百合固金汤(玄参、百合、贝 母、桔梗、甘草、生地、熟地等)
? 此外:治脱骨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如 四妙勇安汤(玄参、二花、当归、甘草) 水煎服。
? 用量用法:9-15-30g,大量60-120g 水汤剂。
? 生地与玄参均为甘寒之品,均可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但二者又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