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串行通信实验报告整理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引言: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传输,相比并行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少的硬件成本。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串行通信系统,了解串行通信的原理和应用,并探究不同参数对传输效果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了解串行通信的原理和基本概念;2. 掌握串行通信的实验搭建方法;3. 分析不同参数对串行通信传输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以二进制形式传输,每一位的传输时间相等。
常见的串行通信方式有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同步串行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同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帧格式发送,接收端通过时钟信号进行同步,按照相同的帧格式接收数据。
异步串行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不同步,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标识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发送端在每个数据帧前加上一个起始位,接收端通过检测起始位来判断数据的开始。
三、实验步骤1. 搭建串行通信系统:将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通过串口线进行数据传输。
2.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3. 编写发送端程序:通过编程语言编写发送端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
4. 编写接收端程序:通过编程语言编写接收端程序,实现数据的接收和显示。
5. 调试和测试:进行通信测试,观察数据的传输效果,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设置不同的串行通信参数进行测试,观察数据的传输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较低的波特率下,数据传输速度较慢,但传输稳定性较高;而在较高的波特率下,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但传输稳定性较差。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不同数据位和停止位对传输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增加数据位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精度,但也会增加传输的时间和成本。
增加停止位可以增加数据的传输稳定性,但也会降低传输速度。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行通信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搭建了串行通信系统。
串行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 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通信协议。
2. 掌握串行通信硬件设备的连接与配置。
3. 熟悉串行通信软件编程,实现数据传输。
4. 通过实验验证串行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 实验地点电子实验室#### 实验设备1. 两台PC机2. 串行通信模块(如USB转串口模块)3. 串行通信软件(如PuTTY)4. 串行通信协议转换器(如RS-232转RS-485模块)5. 数据线、电源线等辅助连接线#### 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按位顺序组成字符或字节。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在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设备复杂度上具有优势。
本实验采用RS-232协议进行串行通信。
#### 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 将两台PC机通过串行通信模块连接,确保通信模块与PC机的串口正确对应。
- 如果需要,使用RS-232转RS-485模块实现串行通信协议的转换。
2. 软件配置:- 在PC机上安装并运行串行通信软件,如PuTTY。
-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确保两台PC机的串行通信参数一致。
3. 编程实现:- 在PC机上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使用C语言或Python等编程语言,调用串行通信库函数进行编程。
4. 实验验证:- 在一台PC机上发送数据,另一台PC机上接收数据。
- 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发送的数据一致,验证串行通信的稳定性。
####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连接:- 成功连接了两台PC机,并使用串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2. 软件配置:- 串行通信软件成功运行,并设置好通信参数。
3. 编程实现:- 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 实验验证:- 发送数据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一致,验证了串行通信的稳定性。
####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两台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实验七串行口通讯实验报告
实验七串行口通讯实验报告一、引言串行口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串行口可以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本实验通过使用Arduino开发板,以及利用串行口通讯实现从计算机向Arduino开发板发送指令,控制LED 灯的亮灭。
二、实验目的1.了解串行口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Arduino上位机通讯程序的编写及与硬件的串行口通讯方法;3.通过串行口通讯实现计算机对Arduino开发板的远程控制。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1. Arduino Uno板;2.计算机;B数据线;4.杜邦线;5.LED灯。
四、实验原理当计算机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时,可以通过串行口通讯实现双方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口通讯使用两根信号线:一根发送线(TX),用于发送数据;一根接收线(RX),用于接收数据。
通讯的双方都必须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需要双向数据传输,即双向通讯。
五、实验步骤1. 连接Arduino开发板和计算机,使用USB数据线将两者连接;2. 打开Arduino IDE开发环境,编写以下代码并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c++int ledPin = 13;void setuSerial.begin(9600);pinMode(ledPin, OUTPUT);void looif (Serial.available( > 0) { // 如果串行口接收到数据digitalWrite(ledPin, HIGH);digitalWrite(ledPin, LOW);}}```3. 打开串行监视器(Serial Monitor),设置波特率为9600,并选择“无”作为换行符;4.在串行监视器中输入“1”,回车,LED灯将点亮;5.在串行监视器中输入“0”,回车,LED灯将熄灭;6.关闭串行监视器。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在本实验中,通过串行口通讯实现了从计算机向Arduino开发板发送指令,控制LED灯的亮灭。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串行通讯的常用协议和流程。
3.实现串行通讯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4.掌握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实验器材:1.PC机一台。
2.串行通讯扩展板一块。
3.经典串行通讯工具软件。
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信息逐位地按顺序进行传输的通讯方式。
串行通讯需要通过物理通道将数据逐位地传输给接收方。
常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有UART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协议、SPI(串行外设接口)协议和I2C(串行外设接口)协议等。
实验步骤:1.将串行通讯扩展板连接到PC机上的串行通讯端口。
2.在PC机上安装串行通讯工具软件,并打开软件。
3.配置串行通讯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4.在串行通讯工具软件中编写发送数据的程序,并发送数据。
5.在串行通讯工具软件中接收数据,并验证接收的数据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串行通讯扩展板和串行通讯工具软件实现了串行通讯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我们先配置了串行通讯的参数,在发送数据之前,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然后,在发送数据之后,我们使用串行通讯工具软件接收数据,并验证接收的数据是否正确。
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都是逐位地传输的,并且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需要保持一致。
如果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串行通讯参数配置错误或者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了错误。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串行通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了串行通讯的常用协议和流程,掌握了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完成了串行通讯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并验证了接收的数据是否正确。
实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串行通讯的参数配置可能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效果,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
另外,数据传输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和错误,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纠错措施来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们了解串行通讯的原理和应用有很大帮助,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实习报告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串行通信逐渐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串行通信可以将数据按照位的顺序进行传输,相比于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数量,减小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团队担任了一个串行通信电路设计的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和应用了许多通信电路相关的原理和技巧。
二、实习目标本次实习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串行通信电路。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数据的串行传输:将输入的并行数据通过串行通信电路进行有效传输;2. 数据同步:通过发送和接收方的同步信号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3. 错误检测和纠正:设计一定的机制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
三、设计过程1. 系统框图设计在开始具体的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首先根据实习要求和设计目标绘制了系统框图。
框图包括了串行通信电路的各个模块和信号的流动路径,为后续的具体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2. 发送端设计发送端是整个串行通信电路的起点,它接收并行输入数据,并转换为串行形式进行传输。
在发送端的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并行-串行转换:使用移位寄存器将并行输入数据转换为串行形式;- 缓冲控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引入缓冲区进行控制。
3. 接收端设计接收端是整个串行通信电路的终点,它接收串行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并行形式。
在接收端的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串行-并行转换:使用移位寄存器将串行输入数据转换为并行形式;- 错误检测和纠正:使用校验码等机制检测错误,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处理。
4. 同步信号设计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需要同步信号进行协调。
我们设计了一套同步机制,包括发送方同步信号和接收方同步信号的生成和传输,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和处理。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学习和应用了串行通信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团队合作和不断的尝试,我们成功完成了串行通信电路的设计。
串行通信 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引言:串行通信是一种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中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通过逐位传输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串行通信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串行通信的性能。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串行通信模块2. 电脑3. 串行通信线缆4. 示波器5. 逻辑分析仪三、实验步骤1. 连接串行通信模块和电脑,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2. 设置串行通信模块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 编写电脑端的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4. 使用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监测串行通信的信号波形,分析数据传输的过程和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串行通信连接,并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通过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的监测,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串行通信的信号波形和数据传输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串行通信相较于并行通信,虽然传输速率较慢,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数据逐位传输,串行通信可以更好地应对信号干扰和传输错误的情况。
同时,串行通信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适应不同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需求。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串行通信是一种可靠且稳定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串行通信参数,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行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数据传输场景。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串行通信的更多应用领域,并不断提高串行通信技术的性能和效率。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串行通信技术研究, 电子通信学报, 2008.[2] 李四, 串行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10.注:本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数电实验报告串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2. 掌握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熟悉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将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每位的持续时间远远大于数据信号的持续时间。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
串行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同步串行通信使用统一的时钟信号来同步发送和接收设备,而异步串行通信则使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同步。
三、实验器材1. 实验箱2. 串行通信模块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串行通信模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设备正确连接到实验箱上。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串行通信模块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3. 发送数据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要发送的数据信号,通过串行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4. 接收数据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分析其波形和参数。
5. 调试与优化根据观察到的波形和参数,对串行通信模块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送数据波形观察到发送的数据信号波形符合要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设置正确。
2. 接收数据波形观察到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波形与发送端一致,说明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
3. 调试与优化通过调整串行通信模块的参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2. 熟悉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了解了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七、实验心得1. 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工业控制、远程通信等。
2. 在设计和调试串行通信接口电路时,要充分考虑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3. 要熟练掌握串行通信模块的参数设置,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串行通讯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通信方式。
2. 掌握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方法。
3. 学会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用一条数据传输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讯相比,串行通讯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如下:1. 异步串行通讯:每个字符独立发送,字符间有时间间隔,不需要同步信号。
每个字符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2. 同步串行通讯:数据块作为一个整体发送,需要同步信号。
同步串行通讯分为两种方式:面向字符方式和面向比特方式。
三、实验设备1. 计算机:一台2. 串行通讯设备:串行数据线、串行接口卡、串口调试助手等3. 单片机实验平台:一台4. 数码管显示模块:一个四、实验内容1. 异步串行通讯实验(1)硬件连接:将计算机的串口与单片机实验平台的串行接口连接。
(2)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计算机接收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
(3)实验步骤:a.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b. 编写发送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
c. 编写接收程序,实现计算机接收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
2. 同步串行通讯实验(1)硬件连接:与异步串行通讯实验相同。
(2)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块,计算机接收数据块并显示在屏幕上。
(3)实验步骤:a.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b. 编写发送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块。
c. 编写接收程序,实现计算机接收数据块并显示在屏幕上。
3. 双机通讯实验(1)硬件连接:将两台单片机实验平台通过串行数据线连接。
(2)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两台单片机之间相互发送和接收数据。
(3)实验步骤:a.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设备通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协议。
2. 掌握单片机与PC之间的串行通信编程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含AT89S51单片机)2. PC机3. 串口通信线4. 示波器5. 数码管显示模块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串行传输数据的方式,数据按照位顺序逐位传输。
串行通信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方式。
本实验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即串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字符数据前都有一个起始位,字符数据后有一个或多个停止位,字符数据之间可以插入空闲位。
异步通信的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位数。
本实验中,单片机与PC之间的通信波特率为9600。
四、实验内容1. 单片机与PC之间的串行通信(1)编写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2)编写PC端串口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3)使用示波器观察单片机串行通信过程中的信号波形。
2. 双机通信实验(1)连接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2)编写两个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3)使用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步骤1. 编写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1)设置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在方式1,波特率为9600。
(2)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3)编写数据接收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2. 编写PC端串口通信程序(1)打开串口,设置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校验位为无。
(2)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3)编写数据接收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3. 使用示波器观察单片机串行通信过程中的信号波形(1)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
(2)运行单片机程序,发送数据。
(3)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验证串行通信的可靠性。
4. 连接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1)将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的串行通信接口通过串口通信线连接。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串行通信系统,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串行通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Arduino开发板B数据线3.跳线若干4.电脑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通过连续的、位的形式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过一个数据线一位一位地传输,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的线路数量较少,适用于数据传输距离较远的场景。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Arduino开发板作为串行通信的发送和接收端,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与Arduino开发板进行数据交互。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Arduino开发板通过USB数据线连接至电脑,确保连接稳定。
2. 编写Arduino代码:使用Arduino IDE软件编写Arduino代码,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
代码示例://发送端void setuSerial.begin(9600); //设置串行通信波特率为9600void loo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 //待发送的消息Serial.println(message); //通过串行通信发送消息delay(2000); //延迟2秒//接收端void setuSerial.begin(9600); //设置串行通信波特率为9600void looif (Serial.available() { //如果串行通信接收到数据String message = Serial.readString(; //读取接收到的数据Serial.println("Received: " + message); //打印接收到的数据}3. 上传代码: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至Arduino开发板,使其开始工作。
4. 打开串行监视器:在Arduino IDE中点击“工具”菜单并选择“串行监视器”(或使用快捷键Ctrl+Shift+M)打开串行监视器。
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报告
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掌握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信息逐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串行通讯的优点是只需一对逻辑线路即可完成数据传输,可以减少硬件成本和物理排布空间。
而并行通讯需要多对逻辑线路,更加复杂。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两台计算机分别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
数据通过串行通讯线路逐位传输,接收端按照发送端发送的顺序恢复数据。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双机串行通讯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通过串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
2.在发送端,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即将数据逐位拆分成一个个比特,按照一定的传输格式进行编码。
3.将编码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速率逐位地通过串行线路发送到接收端。
4.在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传输格式,逐位地接收并解码数据。
5.接收端将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处理,恢复为原始数据。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硬件连接:使用串口线将两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连接起来。
2.软件设置: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串口的设置,确定串口的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一致。
3.发送端设计:编写发送端的程序,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并按照约定的传输格式进行编码。
4.接收端设计:编写接收端的程序,根据发送端的传输格式,逐位接收和解码数据,并进行恢复处理。
5.实验测试: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运行程序,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测试。
通过观察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一致来验证通讯是否成功。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发送端的数据能够成功传输到接收端,并且接收端能够正确解码和恢复数据,实现了双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四、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双机串行通讯的设计,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讯的设计和实现是可行的。
串行通讯具有硬件成本低、占用空间少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串行通信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串行通信的常用接口和协议;3. 学会使用串行通信进行数据传输;4. 熟悉串行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一根或多根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在传输速度和成本上具有优势,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远程通信等领域。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如下:1. 数据格式:串行通信中,数据以字节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字节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2. 通信方式:串行通信主要有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方式。
a.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使用统一的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同步。
b. 异步通信:通信双方使用不同的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保持同步。
3. 串行通信接口: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有RS-232、RS-485、USB等。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STC89C52;2. 串口通信模块:MAX232;3. 串口通信线;4. 电脑;5. 串口调试助手。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单片机开发板、串口通信模块和电脑通过串口通信线连接起来。
2. 初始化单片机串口:设置单片机串口的工作方式、波特率、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3. 编写串口发送程序: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4. 编写串口接收程序: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5. 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进行测试: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相应的通信参数,发送和接收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2. 分析:a. 在初始化单片机串口时,设置了正确的波特率、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b. 在编写串口发送程序时,正确地实现了数据的串行发送。
c. 在编写串口接收程序时,正确地实现了数据的串行接收。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会了使用串行通信进行数据传输;3. 熟悉了串行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最新串口通信实验报告整理
{ m=5;
//KEY5 键按下
return(m); } } }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 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6;
// KEY6 键按下
return(m); } } } return(0); }
(3)在发送和接受过程中,用标识位TI和RI来检测发送和接受是否完成;
(4)在用电脑和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测试时,电脑的传世速率一定要和单片机的传输速 率相等,否则显示会出现错误。
指导老师签字: 日期:
的数码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 延时函数 ***/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 定义局部变量 ij
for(i=0;i<k;i++)
// 外层循环
if(scan_key())
// 如果有按键按下
{
SBUF=scan_key(); // 发送数据
while(!TI);
//
等待数据传送
TI=0; }
if(RI) {
RI=0;
//
清除数据传送标志
// 是否有数据到来
//
清除数据传送标志
temp=SBUF;
// 将接收到的数据暂存在 temp 中
}
P1=code0[temp]; // 数据传送到 P1 口输出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串行通讯实验报告一、引言串行通讯是一种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中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与并行通讯相比,串行通讯一次只传输一个比特位,但由于其简单性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深入了解串行通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方法;3. 学会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 一台计算机;2. 串行通讯设备:串行数据线、串行通讯接口等;3. 实验软件:串行通讯调试助手等。
四、实验步骤1. 连接串行通讯设备:将串行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的串行通讯接口上;2. 打开串行通讯调试助手软件,并设置串行通讯的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3. 编写发送数据的程序:使用编程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通过串行通讯接口发送数据;4. 编写接收数据的程序:编写另一个程序,通过串行通讯接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成功实现了串行通讯的数据传输。
通过串行通讯调试助手软件,可以观察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实验中,我们还尝试了不同的波特率和数据位设置,发现较高的波特率和较多的数据位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精度。
六、实验总结串行通讯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行通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讯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和数据位设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七、参考文献[1] 陈晓宏. 串行通讯原理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 张伟.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八、致谢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次实验的支持和帮助。
实验过程中,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间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
二、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个个位发送或接收的方式。
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发送或接收,可以减少通信所需的线路数目。
2. UART串口通信: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简称,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负责将数据转变为串行传输的硬件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通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单片机串口通信:单片机内部集成了UART串口通信接口,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5.双机串行通信:双机串行通信是通过串口将两台单片机进行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端,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端,负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实验器材:两台单片机、USB转TTL模块、杜邦线若干。
2. 实验软件: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配置发送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T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发送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发送中断。
(4)循环发送指定的数据。
2.配置接收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R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接收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接收中断。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2.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程序设计。
3. 通过实际操作,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验证通信协议的正确性。
4. 学习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AT89C51等)2. 串行通信模块(如MAX232、CH340等)3. 连接线(杜邦线、串行线等)4. 电脑(用于调试程序)5. 串口调试工具(如串口助手、PuTTY等)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一条线路上按位顺序传送,一次只能传送一位。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易于实现等优点。
串行通信的常见协议有RS-232、RS-485、I2C、SPI等。
本实验采用RS-232协议,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的串行口(如RXD、TXD)与串行通信模块的RXD、TXD引脚相连,并通过杜邦线连接到电脑的串口。
2. 软件设计(1)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编写电脑端程序,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3. 程序调试(1)将单片机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
(2)在电脑端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
(3)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1)波特率设置不正确:波特率设置错误会导致数据无法正确接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波特率设置方法。
(2)串行口初始化错误:串行口初始化参数设置错误会导致通信中断。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初始化方法。
(3)数据接收错误:数据接收过程中,可能出现乱码现象。
通过检查程序代码,发现是数据接收缓冲区溢出导致的。
通过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解决了该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搭建串行通信系统,掌握串行通信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 一台个人电脑2. 两台串行通信设备3. USB转串口线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将数据按位顺序传输,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节省了传输线的数量。
串行通信一般采用帧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台串行通信设备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 将一台串行通信设备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转串口线上,使用USB接口将其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接口上。
2. 打开串行通信设备的电源,并将其与个人电脑连接好。
3. 在个人电脑上打开串行通信软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并建立通信连接。
4. 在串行通信软件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5. 在另一台串行通信设备上观察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串行通信系统,并进行了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输入的数据在接收端得到了正确的接收,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行通信较并行通信更经济和节省资源,因为它只需一根传输线,而并行通信需要多根。
2. 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但可以通过改变波特率提高传输速度。
3. 串行通信的稳定性较强,不容易出现数据冲突和传输错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搭建串行通信系统实际操作了一次串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实验目的得到了满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较慢,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同时,串行通信的配置稍显复杂,需要设置多个参数。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串行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中更好地应用和掌握串行通信技术。
串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接口。
2. 掌握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和数据传输过程。
3. 验证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实验器材:1. PC机一台2. 串口通信模块(如USB转串口模块)3. 短路板4. 连接线若干5. 相关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一条线路上按位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线路简单、传输速率较低等特点。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位一位地传输,每个数据位占用一个固定的位时间。
串行通信通常采用以下接口:RS-232、RS-485、RS-422等。
本实验采用USB转串口模块实现串行通信。
实验步骤:1. 将USB转串口模块插入PC机USB接口。
2. 在PC机上安装驱动程序,确保模块正常工作。
3. 使用短路板将USB转串口模块与PC机的串口连接。
4.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5. 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6. 运行程序,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实验内容:1. 发送数据(1)编写发送数据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2)在PC机上发送一段文本数据,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接收情况。
2. 接收数据(1)编写接收数据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2)在PC机上发送一段文本数据,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接收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送数据实验结果: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成功接收到了发送的文本数据,证明发送数据功能正常。
2. 接收数据实验结果: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成功接收到了发送的文本数据,证明接收数据功能正常。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验证了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 串口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数据无法正常传输。
2. 编程时,数据发送和接收函数编写不正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1. 仔细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设置串口参数。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串行通信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串行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串行通信的原理和过程,并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会使用串行通信进行数据传输;3. 理解串行通信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 串行通信设备:串行通信线、串行通信接口等;2. 个人电脑或终端设备;3. 实验软件或编程语言。
四、实验步骤1. 连接串行通信设备:将串行通信线连接到电脑或终端设备的串行通信接口上;2. 配置串行通信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串行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3. 编写发送程序:使用实验软件或编程语言编写发送程序,将待发送的数据转换为串行通信格式;4. 编写接收程序:同样使用实验软件或编程语言编写接收程序,接收并解析串行通信传输的数据;5. 运行程序:分别运行发送程序和接收程序,观察数据传输的过程和结果;6.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对串行通信的性能和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
在不同的串行通信参数设置下,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传输速率和数据可靠性。
较高的波特率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但也增加了传输错误的可能性。
而校验位的设置可以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串行通信被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串行通信被用于控制和监测各种设备,实现远程操作和数据采集。
此外,串行通信还被应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为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提供了便利。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行通信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操作方法。
我们了解到串行通信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并认识到了不同参数设置对串行通信性能的影响。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及简易三线式通讯的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学习串口通讯的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要求1.单机自发自收实验:实现自发自收。
编写相应程序,通过发光二极管观察收发状态。
2.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
其中一个实验台作为发送方,另一侧为接收方。
三、实验说明通讯双方的RXD、TXD信号本应经过电平转换后再行交叉连接,本实验中为减少连线可将电平转换电路略去,而将双方的RXD、TXD直接交叉连接。
也可以将本机的TXD接到RXD上。
连线方法:在第一个实验中将一台实验箱的RXD和TXD相连,用P1.0连接发光二极管。
波特率定为600,SMOD=0。
在第二个实验中,将两台实验箱的RXD和TXD交叉相连。
编写收发程序,一台实验箱作为发送方,另一台作为接收方,编写程序,从部数据存储器20H~3FH单元中共32个数据,采用方式1串行发送出去,波特率设为600。
通过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单元数值的变化。
四、程序甲方发送程序如下: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COM_INTORG 1000H MAIN: MOV SP,#53HMOV 78H,#20HMOV 77H,00HMOV 76H,20HMOV 75H,40HACALL TRANS HERE: SJMP HERE TRANS: MOV TMOD,#20HMOV TH1,#0F3HMOV TL1,#0F3HMOV PCON,#80HSETB TR1MOV SCON,#40HMOV IE,#00HCLR F0MOV SBUF,78HWAIT1: JNB TI,WAIT1CLR TIMOV SBUF,77H WAIT2: JNB TI,WAIT2CLR TIMOV SBUF,76H WAIT3: JNB TI,WAIT3CLR TIMOV SBUF,75H WAIT4: JNB TI,WAIT4CLR TIMOV IE,#90HMOV DPH,78HMOV DPL,77HMOVX A,DPTRMOV SBUF,A WAIT: JNB F0,WAITRETCOM_INT: CLR TIINC DPTRMOV A,DPHCJNE A,76H,END1MOV A,DPLCJNE A,75H,END1SETB F0CLR ESCLR EARETEND1: MOVX A,DPTRMOV SBUF,ARETIEND乙方发送程序如下: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COM_INTORG 1000H MAIN: MOV SP,#53HACALL RECEI HERE: SJMP HERE RECEI: MOV R0,#78HMOV TMOD,#20HMOV TH1,#0F3HMOV TL1,#0F3HMOV PCON,#80HSETB TR1MOV SCON,#50HMOV IE,#90HCLR F0CLR 7FHWAIT: JNB 7FH,WAITRETCOM_INT: PUSH DPLPUSH DPHPUSH AccCLR RIJB F0,R_DATAMOV A,SBUFMOV R0,ADEC R0CJNE R0,#74H,RETNSETB F0RETN: POP AccPOP DPHPOP DPLRETIR_DATA: MOV DPH,78HMOV DPL,77HMOV A,SBUFMOVX DPTR,AINC 77HMOV A,77HJNZ END2INC 78HEND2: MOV A,76HCJNE A,78H,RETNMOV A,75HCJNE A,77H,RETNCLR ESCLR EASETB 7FHSJMP RETNEND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OUTBIT equ 08002h ; 位控制口OUTSEG equ 08004h ; 段控制口IN equ 08001h ; 键盘读入口HasRcv equ 20h.0 ; 接收标志位LEDBuf equ 40h ; 显示缓冲RCVBuf equ 50H ; 接收缓冲ORG 0000HLJMP START; 串行口中断程序ORG 0023HJNB TI,S0_RCLR TINOPSJMP S0_RETS0_R: ; 接收数据CLR RIMOV RCVBUF,SBUF ; 保存数据SETB HasRcv ; 提示收到数据NOPS0_RET:RETILEDMAP: ; 八段管显示码db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07hdb 7fh, 6fh, 77h, 7ch, 39h, 5eh, 79h, 71hDelay: ; 延时子程序mov r7, #0DelayLoop:djnz r7, DelayLoopdjnz r6, DelayLoopretDisplayLED:mov r0, #LEDBufmov r1, #6 ; 共6个八段管mov r2, #00100000b ; 从左边开始显示Loop:mov dptr, #OUTBITmov a, #0movx dptr, a ; 关所有八段管mov a, r0mov dptr, #OUTSEGmovx dptr,amov dptr, #OUTBITmov a, r2movx dptr, a ; 显示一位八段管mov r6, #1call Delaymov a, r2 ; 显示下一位rr amov r2, ainc r0djnz r1, LoopretTestKey:mov dptr, #OUTBITmov a, #0movx dptr, a ; 输出线置为0mov dptr, #INmovx a, dptr ; 读入键状态cpl aanl a, #0fh ; 高四位不用retKeyTable: ; 键码定义db 16h, 15h, 14h, 0ffhdb 13h, 12h, 11h, 10hdb 0dh, 0ch, 0bh, 0ahdb 0eh, 03h, 06h, 09hdb 0fh, 02h, 05h, 08hdb 00h, 01h, 04h, 07hGetKey:mov dptr, #OUTBITmov P2, dphmov r0, #Low(IN)mov r1, #00100000bmov r2, #6KLoop:mov a, r1 ; 找出键所在列cpl amovx dptr, acpl arr amov r1, a ; 下一列movx a, r0cpl aanl a, #0fhjnz Goon1 ; 该列有键入djnz r2, KLoopmov r2, #0ffh ; 没有键按下, 返回0ffhsjmp ExitGoon1:mov r1, a ; 键值= 列X 4 + 行mov a, r2dec arl arl amov r2, a ; r2 = (r2-1)*4mov a, r1 ; r1中为读入的行值mov r1, #4LoopC:rrc a ; 移位找出所在行jc Exitinc r2 ; r2 = r2+ 行值djnz r1, LoopCExit:mov a, r2 ; 取出键码mov dptr, #KeyTablemovc a, a+dptrmov r2, aWaitRelease:mov dptr, #OUTBIT ; 等键释放clr amovx dptr, amov r6, #10call Delaycall TestKeyjnz WaitReleasemov a, r2retSTART:MOV SP, #60HMOV IE, #0 ; DISABLE ALL INTERRUPTMOV TMOD,#020H ; 定时器1工作于方式2 (8位重装)MOV TH1, #0F3H ; 波特率?2400BPS 12MHzMOV TL1, #0F3HANL PCON,#07FH ; SMOD 位清零orl PCON,#80hMOV SCON,#050H ; 串行口工作方式设置MOV LEDBuf, #0ffh ; 显示8.8.8.8.mov LEDBuf+1, #0ffhmov LEDBuf+2, #0ffhmov LEDBuf+3, #0ffhmov LEDBuf+4, #0SETB TR1SETB ESSETB EA;mov sbuf,a;jnb ti,$MLoop:jb HasRcv, RcvData ; 收到数据?call DisplayLED ; 显示call TestKey ; 有键入?jz MLoop ; 无键入, 继续显示call GetKey ; 读入键码anl a, #0fh ; 通讯口输出键码MOV SBUF,ALJMP MLoopRcvData:clr HasRcv ; 是mov a, RcvBuf ; 显示数据mov b,aanl a,#0fh ; 显示低位movc a, a+dptrmov LEDBuf+5, amov a,bswap a ; 显示高位anl a,#0fhmov dptr, #LEDMapmovc a, a+dptrmov LEDBuf+4, aljmp MLoopEND六、实验后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及简易三线式通讯的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学习串口通讯的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要求1.单机自发自收实验:实现自发自收。
编写相应程序,通过发光二极管观察收发状态。
2.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
其中一个实验台作为发送方,另一侧为接收方。
三、实验说明通讯双方的RXD、TXD信号本应经过电平转换后再行交叉连接,本实验中为减少连线可将电平转换电路略去,而将双方的RXD、TXD直接交叉连接。
也可以将本机的TXD接到RXD上。
连线方法:在第一个实验中将一台实验箱的RXD和TXD相连,用P1.0连接发光二极管。
波特率定为600,SMOD=0。
在第二个实验中,将两台实验箱的RXD和TXD交叉相连。
编写收发程序,一台实验箱作为发送方,另一台作为接收方,编写程序,从内部数据存储器20H~3FH单元中共32个数据,采用方式1串行发送出去,波特率设为600。
通过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单元内数值的变化。
四、程序甲方发送程序如下: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COM_INTORG 1000HMAIN: MOV SP,#53HMOV 78H,#20HMOV 77H,00HMOV 76H,20HMOV 75H,40HACALL TRANS HERE: SJMP HERE TRANS: MOV TMOD,#20H MOV TH1,#0F3HMOV TL1,#0F3HMOV PCON,#80HSETB TR1MOV SCON,#40HMOV IE,#00HCLR F0MOV SBUF,78HWAIT1: JNB TI,WAIT1CLR TIMOV SBUF,77HWAIT2: JNB TI,WAIT2CLR TIMOV SBUF,76HWAIT3: JNB TI,WAIT3CLR TIMOV SBUF,75H WAIT4: JNB TI,WAIT4CLR TIMOV IE,#90HMOV DPH,78HMOV DPL,77HMOVX A,@DPTRMOV SBUF,A WAIT: JNB F0,WAITRETCOM_INT: CLR TIINC DPTRMOV A,DPHCJNE A,76H,END1 MOV A,DPLCJNE A,75H,END1 SETB F0CLR ESCLR EARETEND1: MOVX A,@DPTR MOV SBUF,AEND乙方发送程序如下: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COM_INTORG 1000H MAIN: MOV SP,#53H ACALL RECEI HERE: SJMP HERE RECEI: MOV R0,#78H MOV TMOD,#20H MOV TH1,#0F3H MOV TL1,#0F3H MOV PCON,#80H SETB TR1MOV SCON,#50H MOV IE,#90HCLR F0CLR 7FH WAIT: JNB 7FH,WAITCOM_INT: PUSH DPLPUSH DPHPUSH AccCLR RIJB F0,R_DATAMOV A,SBUFMOV @R0,ADEC R0CJNE R0,#74H,RETN SETB F0RETN: POP AccPOP DPHPOP DPLRETIR_DATA: MOV DPH,78H MOV DPL,77HMOV A,SBUFMOVX @DPTR,AINC 77HMOV A,77HJNZ END2INC 78HEND2: MOV A,76HCJNE A,78H,RETNMOV A,75HCJNE A,77H,RETNCLR ESCLR EASETB 7FHSJMP RETNEND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OUTBIT equ 08002h ; 位控制口OUTSEG equ 08004h ; 段控制口IN equ 08001h ; 键盘读入口HasRcv equ 20h.0 ; 接收标志位LEDBuf equ 40h ; 显示缓冲RCVBuf equ 50H ; 接收缓冲ORG 0000HLJMP START; 串行口中断程序ORG 0023HJNB TI,S0_RCLR TINOPSJMP S0_RETS0_R: ; 接收数据CLR RIMOV RCVBUF,SBUF ; 保存数据SETB HasRcv ; 提示收到数据NOPS0_RET:RETILEDMAP: ; 八段管显示码db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07hdb 7fh, 6fh, 77h, 7ch, 39h, 5eh, 79h, 71hDelay: ; 延时子程序mov r7, #0DelayLoop:djnz r7, DelayLoopdjnz r6, DelayLoopretDisplayLED:mov r0, #LEDBufmov r1, #6 ; 共6个八段管mov r2, #00100000b ; 从左边开始显示Loop:mov dptr, #OUTBITmov a, #0movx @dptr, a ; 关所有八段管mov a, @r0mov dptr, #OUTSEGmovx @dptr,amov dptr, #OUTBITmov a, r2movx @dptr, a ; 显示一位八段管mov r6, #1call Delaymov a, r2 ; 显示下一位rr amov r2, ainc r0djnz r1, LoopretTestKey:mov dptr, #OUTBITmov a, #0movx @dptr, a ; 输出线置为0mov dptr, #INmovx a, @dptr ; 读入键状态cpl aanl a, #0fh ; 高四位不用retKeyTable: ; 键码定义db 16h, 15h, 14h, 0ffhdb 13h, 12h, 11h, 10hdb 0dh, 0ch, 0bh, 0ahdb 0eh, 03h, 06h, 09hdb 0fh, 02h, 05h, 08hdb 00h, 01h, 04h, 07hGetKey:mov dptr, #OUTBITmov P2, dphmov r0, #Low(IN)mov r1, #00100000bmov r2, #6KLoop:mov a, r1 ; 找出键所在列cpl amovx @dptr, acpl arr amov r1, a ; 下一列movx a, @r0cpl aanl a, #0fhjnz Goon1 ; 该列有键入djnz r2, KLoopmov r2, #0ffh ; 没有键按下, 返回0ffhsjmp ExitGoon1:mov r1, a ; 键值= 列X 4 + 行mov a, r2dec arl arl amov r2, a ; r2 = (r2-1)*4mov a, r1 ; r1中为读入的行值mov r1, #4LoopC:rrc a ; 移位找出所在行jc Exitinc r2 ; r2 = r2+ 行值djnz r1, LoopCExit:mov a, r2 ; 取出键码mov dptr, #KeyTablemovc a, @a+dptrmov r2, aWaitRelease:mov dptr, #OUTBIT ; 等键释放clr amovx @dptr, amov r6, #10call Delaycall TestKeyjnz WaitReleasemov a, r2retSTART:MOV SP, #60HMOV IE, #0 ; DISABLE ALL INTERRUPTMOV TMOD,#020H ; 定时器1工作于方式 2 (8位重装)MOV TH1, #0F3H ; 波特率?2400BPS @ 12MHzMOV TL1, #0F3HANL PCON,#07FH ; SMOD 位清零orl PCON,#80hMOV SCON,#050H ; 串行口工作方式设置MOV LEDBuf, #0ffh ; 显示8.8.8.8.mov LEDBuf+1, #0ffhmov LEDBuf+2, #0ffhmov LEDBuf+3, #0ffhmov LEDBuf+4, #0mov LEDBuf+5, #0SETB TR1SETB ESSETB EA;mov sbuf,a;jnb ti,$MLoop:jb HasRcv, RcvData ; 收到数据?call DisplayLED ; 显示call TestKey ; 有键入?jz MLoop ; 无键入, 继续显示call GetKey ; 读入键码anl a, #0fh ; 通讯口输出键码MOV SBUF,ALJMP MLoopRcvData:clr HasRcv ; 是mov a, RcvBuf ; 显示数据mov b,aanl a,#0fh ; 显示低位mov dptr, #LEDMapmovc a, @a+dptrmov LEDBuf+5, amov a,bswap a ; 显示高位anl a,#0fhmov dptr, #LEDMapmovc a, @a+dptrmov LEDBuf+4, aljmp MLoopEND六、实验后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