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析、简答题与论述题(附答案)

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简答题:1、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答: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答: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育。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简答题: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方面?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学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简答题: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答: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论述题:“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试论述此观点的合理性。
答:认为人事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人士在环境和教育同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
比如,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
首先,他把教育看做改革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夸美纽斯在《论天赋才能的培养》中,多方面地对比了有教养的民族和没有教养的民族之间的差别,以说明教育对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增进人类幸福和加强国家实力的作用。
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心理学概述》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心理学概述》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论述题】有些教师说,他们没学过教育心理学,但一样教了几十年的书;还有的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对实际教育教学的作用和功能。
在回答论述题时一般分为三步: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对题中所持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
其次要说明原因,为什么这样的表述正确或错误,正确或错误在什么地方。
再次,还应该说明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在于:(1) 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一样能够很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与他们长时间的反复积累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而题中的说法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很多教师虽然没有学习过教育心理学,但他们在多年的教学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自己总结的心得其实都是教育心理学的通俗观点,在这些心得的指导下,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教学问题,体现的正是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产生和应用,是一个反哺的过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题中提到的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拥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
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
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但这也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实践形成理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所有的教师都在自己的实践中一点点总结经验,将会造成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吸取先前教师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2) 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教师编制考试论述题集锦

教师编制考试论述题集锦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2.试述教育学的研究价值从宏观角度看,其研究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微观:(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3.课堂提问的要求(1)合理设计问题(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6.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教师的知识素养(3)教师的能力素养(4)职业心理素养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8.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应对教师专业化形成系统的保障:(1)加强教师教育(2)制订法律法规(3)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教师个人需要为实现专业化应作出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2)恒于研究(3)勤于反思(4)勇于实践9.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0.为什么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3)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11.试述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招教考试常考论述题简答题

论述题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教师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2、试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答: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和注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学校教育提高了人们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首先,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所以能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
其次,学校教育使个性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
再次,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会更明显、更富有成效。
3、论述班主任应如何培养班集体。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传递文化B. 培养人才C. 社会化D. 个体发展答案:B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方法D. 教育环境答案:B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之间通常处于()。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提高教学质量D. 完成教学任务答案:B5.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品格D. 促进全面发展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公正无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遵守教育法规,维护教育秩序;以及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 请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和验证想法;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创新。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此外,它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教学。
然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库的练习,考生可以对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和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准备考试。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论述题集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论述题集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各地教育部门选拔优秀教师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涉及广泛,其中的重点论述题更是考生备考的难点。
本文将为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教师招聘考试重点论述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1. 请阐述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2. 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谈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4. 怎样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教育评价体系?二、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1. 请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谈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 融合课程设计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其全面发展?4. 解释“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1. 请从启发式教学的角度谈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效果?3.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对教师的重要性及方法。
4. 解释社会性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四、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1. 请谈一下学生成长教育的意义及其实施方法。
2. 如何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3. 以问题解决为主导的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4.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五、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1. 请谈一下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责任。
2. 如何正确对待教育法律法规并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中?3.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4. 解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六、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1.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之中?2. 解释教育评价的概念和目的,并介绍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3. 教育研究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
4. 解释教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并讨论其可行性。
以上仅为一部分教师招聘考试重点论述题,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要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总汇教育局内部资料

教育局备考论述题总汇(内含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一、教育学部分●20世纪后期的教育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试述教育功能的演变历程。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2、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3、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观;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反思能力;4、教师应拥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健康,其中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格。
●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试述教师的六个主要职业角色。
、1、学者和学习者角色;2、知识传授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试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哪些价值。
1、培养合作精神;2、提高研究能力;3、加强课程理论素养。
●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第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第二,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第三,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2、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并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并不相同。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范本模板】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37。
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8.答案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39.答案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0。
答案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1.答案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42。
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2.答案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39.答案要点:(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库及答案(教育局统一招考)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库及答案(教育局统一招考)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库及答案(教育局统一招考)论述1.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3.1)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
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⑴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⑵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1)1、学习动机的培养⑴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⑵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激发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⑷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 学习策略的分类(8.1)学习策略的分类┍复述策略┍认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计划策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时间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5.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必会论述题和分析题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必会论述题和分析题(十二)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符合什么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你认为如何才能贯彻好此原则?2.请论述如何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初中时,接受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慢,以致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
老师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一次在班上公然宣称,假如你们当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出息,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
结果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诗人臧克家,1930年参加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时,数学得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
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
最终,成为了一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4.小强和小刚是东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天,小强和小刚在课间休息时玩跷跷板,小强推了小刚一把,致使小刚从跷跷板上掉到水泥地面摔伤,共花去医药费1000元。
请问:在这起事故中,谁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5.教师节前夕,许老师收到了毕业多年的学生小雪的来信:许老师,您还记得毕业前的那次主题班会吗?班会上您送给我们每人一张三年前刚入学时的照片,并在照片的背面写上了您的赠言,送给即将走进考场的我们。
我端详着照片中有些稚嫩的自己,翻看背面您的赠言:“相信自己,成功就在下一步的坚持中!”心中涌动着一阵暖流,这句话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激励我实现了梦想。
我不会忘记,您陪我走过情绪低沉的时光。
突如其来的重病使我一度那么消沉与无助,是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等我身体恢复后,您又利用休息时间不知疲倦地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版全

简答题-论述题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②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④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口诀】规(规模)速(速度)方(方法)内(内容)段(手段)结(结构)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口诀】两权一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口诀】目内方育6.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口诀】两传选新再创造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4)个别差异性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家竞争力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只关注成绩B.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C. 创造互动和探究的学习环境D.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二、填空题4.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教师如何通过课堂管理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7. 描述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影响。
四、论述题8. 论述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9. 分析当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案例:某班级学生小明在数学课上经常表现出不专注的行为,作为他的数学老师,你将如何通过教学策略来改善他的学习态度?六、教学设计题11. 设计一节关于“环境保护”的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参考答案:1. B2. C3. C4.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5. 诊断学习需求、指导教学改进、评定学习成绩、激励学生学习6. 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创造有序的课堂环境、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7. 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互动,促进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8. 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点2

二十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间接性规律)(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对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态度发挥作用3、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题的认识活动之中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二十四、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f、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g、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h、量力性原则二十五、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历史最悠久,使用最普遍1、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2、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缺点: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4、要求: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b、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c、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d、要组织学生听讲e、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二十六、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
1、优点:a、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教师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出一些补救措施来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
招教考试必考50道简答论述题

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2. 教育的现代特征3. 教育的基本规律、4.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5.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6. 教师劳动的特点7. 师的素养8. 现代学生观9. 师生关系的内容、特点10.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1. 教学的基本任务12. 现代教学观1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5. 我国目前的主要的教学原则都有哪些16. 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什么?17.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8.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19. 教学评价的原则20. 德育的意义及任务是什么21. 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22.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3. 德育原则都有什么24. 德育方法25.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26.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27.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28. 影响人个性与发展的因素。
29.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30.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31.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 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地方法。
33. 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4.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5. 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36.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3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8.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9.班主任的角色是什么?4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1.班级管理模式有哪些?42.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趋势。
4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45.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46.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
47.什么是课程?课程的具体表现的形态48.课程的基本要素,内容49.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简答}50.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素质教育的意义5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52.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53.课程评价的类型(了解)54. 简答: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55. 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56. 谈谈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有何意义?57.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主要内容58. 简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及答案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
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
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
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点1

两星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一)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二)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可能变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种要素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气主导作用的表现(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四)个体主观能动性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概念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一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二、教育目的的特点?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除此之外,教育目的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三、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处于第二个层次,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常考教师招聘简答和论述题总结

常考简答题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
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
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37.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8.答案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 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39.答案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0.答案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1.答案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2. 答案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39.答案要点:(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40.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40.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确回答出6个原则,给满分;少于6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个原则,扣1分。
41. 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1.答案要点:(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42.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42.答案要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2分)43. 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43.答案要点:(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
44. 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44.答案要点:人的注意可分为:(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分)45. 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45.答案要点: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1)建立关系(1分);(2)了解问题(1分); (3)分析诊断(1分);(4)帮助指导(1分);(5)结束咨询(1分)。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6•什么是需要?需要分为哪些种类?46.答案要点: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
(2分)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2分);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2分)。
需要种类部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3,共26分47. 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47. 答案要点:(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4分)(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
(4分)(3)联系实际。
(5分)48. 答案要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
(4分)影响因素: (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3)联想与原型启示;(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5)定势(心向)的作用;(6)个性因素。
四、简答题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 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1.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43. 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45. 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三39. 答案要点:(1 )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1.5分)(2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 1.5分)(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 1.5分)(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 1.5分)40. 答案要点: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41. 答案要点:(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5分)(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5分)(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1.5分)(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1.5分)42. 答案要点:(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分)(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分)(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分43. 答案要点:(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 答案要点:操作技能形成有:(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5. 答案要点: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
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
46. 答案要点: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 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 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47.答案要点:(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
(4分)(2 )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
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