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5c737fa417866fb84a8e7e.png)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 念综述
1.什么是计算机 2.计算机的诞生 3.发展阶段 4.发展趋势 5.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7.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9.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通常,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中的个人电脑.
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 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 典型的时代特征.
单选:信息技术主要包扣: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视听 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A:电信技术 B:生物技术 C:通信技术 D:工程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 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 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 同的工作流程. 4.其核心思想是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单选: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以冯.诺伊曼提出的()设计 思想为理论基础.A:存储程序原理 B:布尔代数 C:超线程计数 D:二进制计数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念综述 3.信息表示
1.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1.信息的概念:所谓信息,通用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变换的方式;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示的 事物运动及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并实现世界事物的存在 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49b0f0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c.png)
核心内容: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按这一原理设计的计算机
1.2.1 计算机系统组成
1.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
输 入 设 备
输 出 设 备
存 储 器
运 算 器
控 制 器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各部分功能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运算器 作用:运算器是“信息加工厂”。 工作: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IEEE于1989年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
1.微型(个人)计算机(Pc机)面向个人和家庭 2.工作站(Work Station) 3.小型计算机:适用于中小型部门的工作 4.主机:适用于一个计算中心要求 5.大型计算机:用于大型计算机网络中 6.巨型计算机:称为超级计算机
1.2.5 计算机的分类
台式机
1.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3)语言处理程序
主要包括机器的测试、故障检测和诊断及各种开发调试工具软件等。 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
由0、1代码组成,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特点:占用空间小、执行速度快,不易学习和修改 不同类型机器的机器语言不同,通用性差。
二级汉字(3008个)
规定:一个汉字用双7位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为0
1.国标码
1.3.4 汉字编码
1.3.4 汉字编码
汉字内码 是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用的信息代码。
汉字内码的表示: 将国标码的双字节的最高位置“1”,以区别ASCII码
以汉字“啊”为例: 国标码为:00110000 00100001 机内码为:10110000 10100001
指令、程序和执行过程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fce9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7.png)
防范策略和技术手段
防范策略
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 全漏洞评估和演练等。
技术手段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01
02
03
隐私保护
如何平衡个人隐私和信息 共享之间的矛盾,确保个 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04
数字化生活与产业变革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数字化生活表现 智能手机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内容消费成为日常娱乐主要方式。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广泛应用。 数字化生活影响
提高生活便利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互联网发展历程和现状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01
回顾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如ARPANET、
NSFNET等。
互联网的现状和趋势
02
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包括移动互联网、物
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03
探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变革,以及带
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消费者体 验。
金融业科技应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
1 2 3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 于促进数据流动和应用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 量发展。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 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 融合。
将人类可读的命令和数据转 换为计算机可读的二进制代 码,是计算机的“耳目”。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eb06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9.png)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的定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相关知识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通信、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用于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 适应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处理和管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加就业竞争力:在现代社会,许多工作都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将增加就业竞争力。
4. 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培养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方法1. 学习课程:可以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等,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2. 自学教程: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优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进行自学。
这些教程通常结构清晰、内容详尽,适合初学者入门。
3. 实际操作:通过实践应用,例如编写代码、搭建网络等,提高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参与社区:加入计算机技术社区或论坛,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和解决方案。
四、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方式。
2.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通信和信息获取。
3. 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得以蓬勃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支付和交易。
4. 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技术为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帮助企业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5980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5.png)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聊聊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你知道不,计算机就像一个超级大脑,可以帮我们处理超多事情!比如说,就像你有个超级助手,能在瞬间算出复杂的数学问题,还能快速帮你找到想看的电影、想听的音乐。
这多厉害呀!
想想看,我们每天用手机、电脑来聊天、玩游戏、学习,这都是基于计算机的强大能力呀!就好比你在一个神奇的数字世界里尽情遨游。
你在网上和朋友聊天,那不就是通过计算机这个神奇的“魔法盒子”来传递信息嘛!
再来说说信息技术,那简直就是打开无数扇门的钥匙!就像你有了一张万能通行证。
比如说,现在的智能医疗,通过信息技术,医生能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这不就是在用科技的力量拯救生命吗!还有啊,远程教育,让你在家就能学到世界各地的知识,哇塞,这多牛呀!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就像给你的大脑装备上了最新的科技武器。
你得知道怎么操作这个家伙呀,要不然它可不听你的话哦!像电脑的各种硬件,那就是它的身体器官,得搞清楚它们都干啥的。
还有软件,那就是它的灵魂呀,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本事呢!
哎呀,朋友,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真的太重要了!它们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啦,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和便利呀!我们可得好好了解它们,利用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咋样,是不是觉得超有意思,迫不及待想去探索这个神奇的领域啦?。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024新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024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5d0c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8.png)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 术实现办公自动化, 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商务
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 活动,包括网上购物 、网上支付等。
远程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 程教学,打破地域限 制,使更多人接受优 质教育。
社交媒体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 人们可以跨越地域和 时区进行交流和互动 。
智能家居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指令,包括键盘、鼠标、 扫描仪等。键盘是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于输入字符和 命令;鼠标用于在屏幕上选择对象和执行命令;扫描仪用于 将纸质文档转换为数字图像。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包括显示 器、打印机等。显示器是计算机主要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 显示图像和文字信息;打印机用于将计算机中的文档或图像 打印到纸上。
。
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 机的灵魂。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 编译程序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 、游戏软件等。
计算机结构
冯·诺依曼结构是计算机的经典结构 ,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 输入输出设备五大部件。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01
02
03
存储程序原理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 在内存中,按照程序规定 的顺序执行操作。
信息法规的定义:信息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关于 信息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用于规范和管理信息 行为和维护信息安全。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不盗用他人的作品或信 息。
倡导诚信、公正和负责任的信息行为,维护良好的信息 秩序和网络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更新快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3c29aab307e87100f69608.png)
一、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信息安全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边缘性综合学科。
1.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
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的定义: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2.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属性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属性为: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
这五个属性定义如下:可用性(Availability):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资源和服务。
可用性是指无论何时,只要用户需要,信息系统必须是可用的,也就是说信息系统不能拒绝服务。
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向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和通信服务,而用户的通信要求是随机的,多方面的(话音、数据、文字和图像等),有时还要求时效性。
网络必须随时满足用户通信的要求。
攻击者通常采用占用资源的手段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可以使用访问控制机制,阻止非授权用户进入网络,从而保证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增强可用性还包括如何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战争、地震等)造成的系统失效。
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是网络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网络不可靠,事故不断,也就谈不上网络的安全。
目前,对于网络可靠性的研究基本上偏重于硬件可靠性方面。
研制高可靠性元器件设备,采取合理的冗余备份措施仍是最基本的可靠性对策,然而,有许多故障和事故,则与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和环境可靠性有关。
完整性(Integrity):信息不能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的特性。
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实体或进程,并且能够判别出实体或进程是否已被篡改。
即信息的内容不能为未授权的第三方修改。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18张PPT)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0f3e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f.png)
自动化领域
包括自动控制、机器人、智能 制造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 动化程度。
人工智能领域
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 然语言处理等,模拟人类智能 进行信息处理和应用。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 输入输出设备等,提供计 算、存储和通信等功能。
如何适应未来社会数字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据。
03
网络通信与互联网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网络通信原理及类型
网络通信原理
基于TCP/IP协议栈,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的过程。包括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
网络通信类型
根据传输介质和通信方式的不同,网络通信可分为有线通信和 无线通信两大类。有线通信包括以太网、光纤等,无线通信包 括Wi-Fi、蓝牙、4G/5G等。
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 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迎 来了信息时代。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卫 星通信等,实现了信息的远距 离快速传输。
光电领域
包括光纤通信、光电传感、光 电显示等,利用光的特性进行 信息处理和传输。
计算机领域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 等方面,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
互联网发展历程
从ARPANET的诞生到万维网的出现,再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经历了 多个发展阶段,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互联网现状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交、购物、娱乐、教育、 医疗等各个领域。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 场景也在不断扩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fcc3490114791711cc7917ec.png)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一、计算机的概念是一种能迅速而高速的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二、什么是信息1、信息:广义上说,信息就是消息.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2、信息的特征: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特征.3、什么是信息处理:获取信息并对它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数据并发布出去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三、计算机的诞辰与发展1、诞生:1946年,美国为计算弹道轨迹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2、发展:(4个阶段)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第一代 1946——1958 真空电子管科学计算、军事研究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数据处理、事物处理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第四代 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1、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2、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3、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4、辅助工程:CAD、CAM、CAT、CAI等五、计算机分类:1、按规模分:巨、中、小、微2、按用途分:专用机、通用机六、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单位为位(BIT)2、主频: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
单位为字节(BYTE)。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4、外存容量:一般指软盘、硬盘、光盘。
七、什么是二进制数1、我们平时记数,使用的是“逢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制,有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
二进制数只用“0”和“1”这两个数字,“逢二进一”。
(二进制由低位向高位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计数)2、一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bit,它是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信息和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信息和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53d6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e.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的世界,首先需要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关键概念。
信息,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描述、表达或传递。
它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等。
想象一下,你在阅读一本书,书中的文字就是信息;你在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画面和声音也是信息。
信息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信息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
首先,信息具有普遍性。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信息都广泛存在。
其次,信息具有价值性。
有用的信息能够为我们带来收益,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例如,股票市场的行情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具有很高的价值。
再者,信息具有时效性。
某些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内才有意义,过时了可能就失去了作用。
比如天气预报,只有在临近预报的时间段内才对我们的出行安排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信息技术则是指用于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信息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层面,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应用,从网络通信到数据管理。
在硬件方面,计算机的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组件是实现信息技术的基础。
处理器就像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快速处理各种信息;内存则是临时存储正在处理的数据,以便快速访问;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信息。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它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了运行的环境。
各种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游戏等,则满足了我们不同的需求,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
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将信息迅速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无论是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网页还是进行视频通话,都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
数据管理技术也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的大量产生,如何有效地组织、存储和检索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专门用于处理数据的软件,它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纲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9f0056da26925c52cc5bf65.png)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纲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符号、动作、情景等载体所呈现的内容。
载体即媒体, 多种形式的媒体称为多媒体。
信息技术(IT):指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等相关的技术。
IT的全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二、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作ENIAC(埃尼阿克) 1946年2月美国2、依据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组成划分为四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3、依据计算机体积可划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又称个人计算机,PC机)4、计算机发展方向是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巨型化、微型化。
三、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数学家)3个计算机设计思想:1、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只识别0、1)3、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四:补充知识点:1、cpu ①组成如上图;②是计算机硬件、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是计算机运行速度最快的元件;④型号:如奔腾、赛扬2、内存①组成如上图;②运行速度仅次于CPU和高速缓存(cache),比外存的速度快;③RAM中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数据;④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全部丢失;⑤存储容量比外存小;⑥我们常说的内存容量是指RAM的容量3、外存①类别如上图;②硬盘速度高于其他外存;③外存速度比内存速度慢;④外存容量比内存大,通常以GB作为衡量单位;⑤外存里的信息断电后不丢失4. 存储容量单位①存储器容量:一个字节(Byte)为8个二进制数(bit)210=1024 ②1B=8bit 1KB=1024B= 210B 1MB=1024KB=210 KB 1GB=1024MB=210MB 1TB=1024GB=210GB5、显示器的显示屏幕一般是一个长方形,一台N英寸的显示器是指该显示器显示屏幕对角线长度6、操作系统①是系统软件的核心软件;②计算机硬件中最先安装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③计算机系统瘫痪需要重新做系统,是指重新安装操作系统;④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 、Windows(95\98\2000\xp) 、Unix 、Linux 、Os/2 、Vista五、计算机病毒是在计算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进行自身复制并对系统有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246fd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7.png)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各个方面。
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的物理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
内存是用来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的临时空间。
硬盘则负责长期存储数据。
显示器用来展示计算机的输出结果,而键盘则是输入指令和数据的工具。
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它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一个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
而应用软件是为特定目的开发的程序,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等。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交换。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以及互联网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局域网通常用于连接办公室或家庭中的多台计算机,而广域网和互联网则可以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实现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一种用来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存储和检索大量的数据,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科学研究等。
五、信息安全与保护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篡改的能力。
信息安全涉及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以及其他安全控制措施。
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安全已成为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重要问题。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1-4小节)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1-4小节)](https://img.taocdn.com/s3/m/707ead340066f5335a8121c4.png)
第七章 热菜的配菜
《烹调技术》
第 7 页,共 15 页
授课主要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习活动 二次备课 教师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
(二)熟悉菜肴名称及制作特点 (三)既要精通刀工又要了解烹调的全过程 (四)要掌握菜肴的质量标准及净料标准 1、熟悉和掌握原料的出成率 2、确定菜肴的主配料质量、数量和成本 3、根据毛利幅度,来确定菜肴毛利率和售价 4、制定菜肴规格质量成本单——标准化菜谱 5、主配料分别放置 6、必须注意营养组成 7、必须有一定的审美感 8、必须推陈出新,研发新的菜肴品种 三、排菜 排菜是根据消费习惯,按照上菜顺序将配好的原料,排于厨 台之上,并将合乎菜肴的器皿放在适当位置的一项工作。帮助厨 师迅速而顺利地进行工作,以防出菜顺序颠倒,发生混乱。这个 岗位粤厨亦称之为“打荷”。 排菜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酒肴与饭肴 一般就餐情况大多先喝酒后吃饭,故应先出酒菜,接着排饭 看,最后端出汤类,不能颠倒顺序。 2、区别菜肴烹调时间的长短 为使出菜连贯,应先将烹调上需时较长的菜肴备妥,让厨师 先入锅烹调。而烹调时间较短的菜肴可稍为延后。 3、区别普通菜与紧急菜 普通菜是指平常提供的菜肴,紧急菜是因客人有急事,而须 赶时间所作的菜肴。为配合宾客赶时间,排菜者应优先照顾紧急 菜先上。如遇添菜或漏菜,也必须及早出菜。 4、区别调味的浓淡 味浓指顾客要求辣、酸、甜、咸等偏重,味淡指口味要求偏 淡。或者是顾客因本身病理原因而要求限制动物性油脂、盐或糖 等调味料的菜肴。排菜时应严加区分,以符合顾客的要求。 5、区别小吃、团体菜与桌菜 琐碎的小吃应考虑顾客的要求、饮食的习惯、烹调的快慢, 而妥善安排上菜的时间。 团体菜或单桌菜, 应照菜单, 依序出菜。 在决定烹调的顺序时,注意避免于同一时间出菜。要始终让客人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3篇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f82a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b.png)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成为了现代人工作、生活中的必备工具。
因此,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实际工作效率、降低日常生活的复杂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呢?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实体部分,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内存、硬盘、光驱、主板、CPU等组成部件。
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涉及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存储原理、CPU原理、电源原理等。
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计算机硬件的调试、组装、维护、升级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
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机制等。
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它使得不同计算机能够通过联网进行数据交流和资源共享。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互联网基础协议、网络传输媒介、网络安全等。
4. 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是指使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过程。
计算机程序是指按照特定的语言编写出来的一些指令、算法和逻辑,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
学习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包括编程语言、算法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
总之,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计算机基础知识二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1. 计算机组成结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高中计算机会考主要知识点
![高中计算机会考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87811e10a6f524ccbf8571.png)
8.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1)二进制的数码是:0,1
(2)十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
(3)十六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
9.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1)二进制的基数是:2
(2)十进制的基数是:10
(2)不随便打开别人发来的电子邮件附件;
(3)不主动下载不可靠站点的程序;
(4)在网站注册时不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5)用户密码避免使用自己名字的拼音、生日的数字、电话号码等,并经常更换。
69.恶意软件:介于病毒和正规软件之间的一种软件。这种软件采用特殊手段在用户上网时频繁弹出广告窗口,危及用户隐私,大量占用系统资源,严重干扰用户的日常工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恶意软件主要有:广告软件、间谍软件、浏览器劫持、行为记录软件、恶意共享软件。
(2)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3)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存储容量的单位分别为B、KB、MB、GB、TB五个等级。关系如下: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49.计算机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器ENIAC正式投入了运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4)、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2)、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2-现在)。发展趋势:"第五代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
(2)“24位位图”的一个像素需要24位二进制代码(24/8=3个字节)来表示。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最新整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294ff387c24028905fc373.png)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年代为1946年,名称为ENIAC。
✧三个阶段:✓近代计算机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机网络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A)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A)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计算机病毒(B)✧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点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以及攻击性。
✧计算机病毒(定义)能够自身复制自身,并以其他程序为宿主的可执行的代码。
(病毒是程序)✧计算机病毒的根本特征是传染性。
●使用计算机的基本道德和法规(A)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不应该有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4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92年9月25日,我国开始执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A) P195-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无限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息载体的可变换性✧信息与相关概念1.信息与数据数据与信息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实、概念的一组文字、数字或符号。
2.信息与信号信息通过信号来传递。
信号是信息的携带者,但并不是信息本身。
3.信息与消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信息是能给人带来新知识的消息。
4.信息与知识信息是知识的“毛坯”,是现象与知识的中介。
信息经过科学的系统的加工,才能上升为知识,知识是同类信息的积聚,是系统化和优化了的信息。
●三大资源(三大要素)(A)✧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物质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
能量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的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主要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类技术。
例如从光盘制作到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中,就采用了 新材料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 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技术。
⑴ 数字化 ⑵ 网络化 ⑶ 高速化 ⑷ 智能化 ⑸ 个人化
① 信息存储技术。 ② 信息处理技术。 ③ 信息传输技术。 ④ 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主要 指的是信息技术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文化教 育、国防、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医疗卫生、文体 艺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工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已产生了工业机器人、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等 新技术,图书馆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已出现了网上采 访、自动标引、机读目录、电子阅览室等新应用。
3.信息的类型和特征
⑴ 信的特征
信息主要具有六大特征:
① 社会性:信息直接联系于社会应用。信息离不开社会。
② 传载性: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被称之为通信。信息在时间 上的传递被称之为存储。
③ 不灭性:信息并不因为被使用而消失。
④ 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 或不同时间可以共同享用。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
科学的信息概念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 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 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⑴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 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已知的、系统 化的信息。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非完整性,有 些信息还未被认知,未被系统化,因此它仍旧只是 信息,未转变为知识。可见,知识都是信息,而信 息不全是知识。
如通信、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遥感、遥测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信息检测技术; 多媒体技术;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技术;各种显示屏、 显示终端、多媒体投影机技术;智能家电技术;针对企业行 业的各种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针对家庭个人的各种教育软件 和游戏软件等信息服务技术,等等。
信息技术的功能是指信息技术有利于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发展的功用与效能。在信息社会中,信息 技术的功能或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且在不断丰富 和发展。
⑴ 辅人功能 ⑵ 开发功能 ⑶ 协同功能 ⑷ 增效功能 ⑸ 先导功能
⑴ 对科研的影响。 ⑵ 对经济的影响。 ⑶ 对管理的影响。 ⑷ 对教育的影响。 ⑸ 对文化的影响。 ⑹ 对思维的影响。 ⑺ 对生活的影响。 ⑻ 对政府的影响。
信息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 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⑴ 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 ⑵ 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 ⑶ 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指直接地具体地增强或延长人类信息 器官,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技术。
⑸ 娱乐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声像传 播方式,这些方式声像质量越来越高、表现手法越来越逼真, 使得可选择性、智能型的种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琳琅满目。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 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 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 的流通与积累为其特征的社会。
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 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比物质和能量 更为重要的资源。
“信息”的定义是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形成 的。
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 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 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 知识内容。
⑤ 时效性: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 一经生成,其反映的内容越新,它的价值越大;时间延长, 价值随之减小,一旦信息的内容被人们了解,价值就消失了。
⑥ 能动性: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 没有物质和能量就没有信息。
信息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① 按内容分: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 ② 按存在形式分:内储信息和外化信息。 ③ 按状态分: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④ 按外化结果分:记录信息和无记录信息。 ⑤ 按符号种类分: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 ⑥ 按信息流通方式分:可传的信息和不作传递的信息。 ⑦ 按信息论方法分:未知信息和冗余信息。 ⑧ 按价值观念分:有害信息和无害信息。
4. 信息的媒体
音频和视频是信息的动态形式,而将动态的形式变成静态, 就有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形式。音频、视频及相应的 文字、数据、图像、声音,这些信息的存在形式通称为信息 的媒体。
信息的各种媒体都有其具体的物化形式,这种物化形式称为 信息的载体。 文字和符号可用印刷的纸张记载; 声音可用磁带、唱片录制; 图像可用胶片、缩微胶片印制。 信息的载体随着人类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始人 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磁盘、磁带、光盘、激光唱盘等等。
⑴ 认知作用:教育过程是信息在教师和学生间传递的过程,或 者学习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信息)的过程。
⑵ 管理作用:大至国家,小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内部,管理 都需要信息。
⑶ 控制作用:主要是指生产、工业流程中的控制。
⑷ 交流作用:主要指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信件、 电话、传真、还是电子邮件,都是人与人之间消息、思想、观 点、感情的交流。
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 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 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共同发展以推进到信息社会 的过程。信息化的结果,必将极大地增强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能力。
信息化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 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以社会信 息化的发展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