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合集下载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以及现代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一种综合能源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报告就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现状研究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吸收式冷热联供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等多种能源技术,通过协同综合利用,实现一个系统内热、冷、电的同时供应。

近年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已有不少经典案例。

如美国纽约大学生活系统中心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了供暖、制冷及生活照明等多种功能;上海新天地项目中,采用了地源热泵及吸收式制冷系统,节约了60%的能耗。

同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在应用方面,国内外均有规范和标准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节能和环保效果进行了评价。

在技术方面,各种相关能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其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应用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2、综合利用。

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技术的协同配合,实现了对能源的更加充分和综合利用,使能源更为高效和经济。

3、运行稳定。

该系统具备自动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供、需的平衡调节,运行稳定可靠。

因此,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会是未来城市建筑节能环保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尤其在如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公共建筑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作者:白运通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4期摘要:“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仅凭热电联进行生产,由于热负荷一般会受到季节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根本不能完全实现热电联供,那么这就会大大降低电厂供能的热效应与热经济性。

以热电厂的供热为主要能源物质,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集中化的制冷,从而能够很快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得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此热经济性非常之高。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分析耗能1、引言所谓“冷热电”三联供,主要指的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它主要是将电联产及热电分产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进行紧密地结合,最终促使热电厂在生产以及供应热能实现三联供。

实行冷热电三联供基本上可以增加供热机组夏季的热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发电所需的煤炭消耗量。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制冷二者相比,单位制冷的能耗非常之高,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冷热电三联供热的经济学的因素非常之多,热电厂实行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程度的高低,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对冷热电三联供节能效果的研究十分之多,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之中,绝大多数供电厂考虑到最多的因素还是经济方面的消耗等。

而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当前很多文献报道对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问题进行的报道非常之多,但是这方面的完备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欠缺的。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能耗分析对冷热电三联供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对该系统的能耗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探究。

三联供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经济性分析一览表

三联供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经济性分析一览表
三联供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与常规技术特点、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性分析一览表
项目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
溴化锂吸收式直燃机组
水冷机组+燃油(气)锅炉
水冷机组+电热锅炉
空气源热泵三联供机组
占地面积
机房占地面积小,但地埋管占地面积需求较大
机房占地建筑面积较大,冷却塔占用屋顶面积,储油设备需要占地面积
需冷冻站和锅炉房,冷却塔,占用屋顶面积。储油设备需占地面积
61.05
61.05
51.15
制热14.22
31.86
29.3
66.42
1.5
燃油或燃气:能源利用系数为80%
夏季电能利用系数为3.5-3.8;冬季燃油或燃气80%
夏季电能利用系数为3.5-3.8;冬季燃油或燃气90%
电能:夏季利用率为3.5-4(综合能效比可达到5.8),冬季利用率为3-3.5
人员管理
2人∕日
3人∕日
3人∕日
3人∕日
实现无人值守或1人∕日
环境指标
无污染
有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水霉菌污染(冷却塔),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有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水霉菌污染(冷却塔),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无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水霉菌污染(冷却塔),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无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
运行安全方面
没有危险,安全监控智能化,需一套人员即可管理
需冷冻站,锅炉房,冷却塔,占用屋顶面积,需较大电负荷
占地面积小,配置灵活,检修方便.
设备寿命
20-25年
7-10年
冷水机组20年,燃油锅炉7-10年
冷水机组20年,电锅炉15年
10-15年
年均维修维护成本(元)不含人工费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经济性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经济性分析

以上均以标煤计) ,计算公式为 :
ΔCl =ΔCl ,d - Cl ,x - Cr ,d
(1)
3. 1 电力供冷与联产供冷用电煤耗差的计算
Δ
Cl
,d
=ηQnetl
CeΔ n (l - ε)
(2)
式中 Ql 为夏季 (或冬季 、全年) 各空调系统平均
冷负荷 ,kW ;ηnet为冷网效率 ; Ce 为电厂供电煤耗 ,
而分散式空调加地板辐射供暖的运行费用最高 。
与集中电制冷 、直燃机和分散空调相比 ,用户采用
三联 供 形 式 的 运 行 成 本 分 别 降 低 了 13. 3 % ,
24. 2 %和 84. 2 % 。所以冷热电联产系统要比集中
电制冷系统 、直燃机系统和户式分散空调系统的运
行费用降低很多 。引用例子中由于初投资引起的
运行费/ 万元
管理人员费用/ 万元
136. 3 6. 0
166. 24 4. 8
169. 6 4. 8
271. 3
4. 8
年运行成本/ 万元 182. 6
206. 9
184. 4
344. 3
3 该市电价为 0. 64 元/ (kWh) ,蒸汽价格为 99 元/ t ,天然气价格为 1. 60 元/ m3 。
kg/ (kWh) ;ε为电厂至用户间输变电线损率 ;Δn
为电力系统电耗率 ne 与联产供冷系统电耗率 nc 之差 ,Δ n = ne - nc =Δ nzj - Δ nfj ,其中Δ nzj = ne ,zj - nc ,zj ,为电力供冷主机电耗率 ne ,zj与联产供冷主 机电耗率 nc ,zj之差 ,Δ nfj = ne ,fj - nc ,fj ,为电力供冷 辅机电耗率 ne ,fj与联产供冷辅机电耗率 nc ,fj之差 。 据统计 ,2000 年全国 6 MW 及以上电厂供电煤耗 平均值 Ce = 0. 392 kg/ ( kWh) ,线损率平均值 ε=

联供经济性分析3

联供经济性分析3

热电厂余热制冷的经济性分析摘要:利用某热电厂的原有供热系统实现夏季区域供热、供冷的热电冷三联供,通过与分散式电压缩制冷的经济性比较分析,三联供收益在合理的煤价、热价时高于分散式电压缩制冷,采用三联供可以提高热电厂经济性。

关键词:热电冷联供背压经济性分析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of Heatand Power and Cooling of the Small Plant Abstract:The small thermoelectricity plant use it’s heat supply system to realize the region cool supply in summer,through analyzing economic change in cool supply and the divided electricity making cool, the year expenditure of the co-operation system of heat and power and cool is fewer than the electricity making cool and improve the small plant economy.Key word:co-operation of heat and power and cool backpressure economical efficiency analysis1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及日常生活能耗不断提高,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热电冷联供系统实现了能量的逐级利用,提高了一次能源利用率。

东北某热电厂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夏季运行时存在着以下问题:(1).热负荷短缺,热水管网仅提供工业用汽和用户的生活热水负荷,其所需热量远小于热网的供热能力。

(2).热电厂内部分供热机组因热负荷不足而停运,使机组及供热系统的大量设备闲置,运行效率低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摘要随着改善城市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加和加速清洁天然气能源开发的能源战略的实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而且推动三联供发展的支持政策也日益完善,这将使三联供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及日益优化调整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势在必行。

因此,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由于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冷、热、电等多种形式的能量,通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利用余热,具有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减少污染气体排放、能源供应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经济上有竞争力等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随着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被广泛应用,由于能量输出形式多样,因此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供能系统。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策略决定了系统的经济性,运行策略的选择必然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从而又会影响对系统配置方案的评价。

结合某数据中心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参考《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和《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标准》研究分析适用于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的运行管理方法,旨在提出燃气分布式能源站运营管理、电力性能、节能减排量以及系统最佳运营策略,指导项目更加稳定、安全运营。

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采集项目运营累计采集制冷季和采暖季的数据,为分析研究项目运营管理及提出最佳运营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一套适合于三联供项目的运行管理评价指标,既可以提高项目运行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又可预防系统运行过程发生事故,保证系统的安全和高效稳定运行,达到“安全、经济、高效、可靠”的运行目标。

研究项目的电能质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以指导项目设计和运营。

得到合理科学地计算项目的节能减排量的方法。

通过从电能质量、设备运行特性、节能减排量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等多角度进行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新建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运营过程有一个全面掌握,为今后推广和运营三联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的综合产能、用能分布式系统。

系统安装于最终用户端附近,首先利用一次能源驱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各种余热利用设备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制冷、采暖、生活热水等。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其节能、削峰填谷、环保、电力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

标签: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发电效率节能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产生背景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直是政府的发展目标。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全面的考虑其经济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在这种大的形势下,节能减排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我国在能源方面发展的主要对象。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一直呼声不断,近年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极大的增加了国际市场天然气的供应,我国自俄罗斯进口来的天然气及自身天然气的发展,使整个能源机构发生了变化,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石化资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燃气热电冷联供技术恰逢其时。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又称燃气热电冷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供热(采暖和供热水)、制冷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并被称为“第二代能源系统”。

2 冷热电三联供的特点2.1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运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先发电,再利用余热,体现了由能量的高品位到低品位的科学用能,且使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2.2 冷热电三联供CCHP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0%~40%;而CCHP的能源利用率可达到80%~90%,且沒有输电损耗;2.3 降低碳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据专家估算,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CCHP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有利于环境保护;2.4 缓解电力短缺,平衡电力峰谷差:三联产系统采用自发电,可以避开电网用电高峰,并且大大提高了建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2.5 布置在用户侧,燃气三联供系统解决了热电厂冬夏季负荷不均造成的热经济性低的问题,降低了发电煤耗率,提高了经济效益;2.6 该系统布置在建筑物内或就近布置,减少了大型热电项目大电网、大热网在输送环节的能量损失;2.7 该系统能够实现建筑用能自发自用,能源使用随用随转化、调节方便,避免了大型热电项目水利失调、冷热不均带来的能量损失;2.8 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压缩式制冷机,避免了CFC类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和排泄,起到了环保的作用;3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常见的几种配置模式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来分,常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有两类,即燃气轮机式联供系统和内燃机式联供系统,系统的具体组成包括:燃气机组、发电机组及供电系统、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制冷机组及供冷系统,此外还有燃气机组的空气加压、预热、冷却水、烟气排放的辅助系统。

油气田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油气田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据 供 电 部 门 的 规 定 ,将 电 路 的 电 损 分 摊 到 每 个 用
户 ,将 造 成较 高 的电价 ,而油气 田地 区有 丰 富的天
济性 。以投 资 回收期 为评 价标 准 ,运 用双 因 素 分 析 法 对 系统 的 经 济 性 进 行 分 析 比 较 ,结
然气 资源 且价格 便 宜 ,非 常适 合使 用 以天然 气 为燃
集 之外 的所 有测井 数 据处理 集成 在一 个 软件之 中。
该 测试 程序 也 可 进 行 硬 件设 置 ,如 预置 深 度 , 设 置 光 码 盘 深 度 比例 系 数 ,调 换 深 度 系 统 上 提 或 下
放 的方 向等 。
软 件数 据处理 功 能有如 下特 点 :①具 有数 据交 换 功能 ,可把 系统 内的数据 格式 转换 成其 它 流行 的 测井数据 格式 ,也 可 以把其 它数据 格 式 的文 件 导人 到系统 中加 以处 理 ;② 支 持 多个 显 示 和打 印模 板 , 可 以实现快捷 的显示和打 印操作 ,适合 流程化生 产 。
3 2 硬 件 测 试 程 序 .
4 结 语
目前 ,L 2 0 OG 0 0系统 已经 在 项 目开 发 上 取 得
成 功应 用 ,并 开发 出便携 式生 产 测井地 面 系统 ,通
过 配接 大庆 测 井公 司生 产 的 S P 型高 精 度 单 探 头 N 碳 氧 比能谱 测井 仪器 ,系统 的可靠 性和 操作便 捷性 与 国 内同类 软件 相 比均具 有很 大优 势 ,在对外 测井 服务 中发 挥 了 良好 的作 用 。应 用 表 明 ,L OG2 0 00 系统 不 只在 程序设 计 上处 于 国内 同类 软件 的先 进水 平 ,而且 非 常适合 测井 小 队的生 产需 要 。

郑州市某小区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配置方案及经济性分析_彭丹

郑州市某小区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配置方案及经济性分析_彭丹

发电利用 小时数 /h
全厂 热效率 /
%
系统 年天然气 耗气量 2)/Nm3
8 104.5伊104 13.94伊104 8 090.56伊104 2 986伊104 2 876伊104 0.142 77
39.7
7 568
74.7
1 995伊104
注:1)系统耗电量未计入循环水泵等的耗功; 2)内燃机的发电效率为 43.4%,机组热耗为 8 294.9 kJ/(kW·h),天然气低位热值暂按 33 690 kJ/Nm3 计。
10 708 5 354 10 708 10 708
11 024 5 512 10 652
0
年发电量 / (kW·h)
系统 耗电量 1)/ (kW·h)
系统 供电量 / (kW·h)
采暖期 供热量 / (kW·h)
制冷期 供冷量 / (kW·h)
发电气
供热
耗率 /
气耗率 /
(Nm3·(kW·h)-1) (Nm3·GJ-1)
方法:1) 确定机组全年每个月典型日典型时段的冷 虑燃机压气机耗功,进行联合循环机组特有的热电
热负荷,确定天然气的物性参数;2) 收集相应工程 所在地多年 12 月典型日气象资料,确定典型日气象 (气温、湿度、气压) 参数;3) 根据机组的运行时
分摊;7) 计算出分布式能源站全年热经济性指标和 热电分摊指标。
在保证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8%的前提下,假设工 程投资、气价、发电量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变动, 电价变化情况如表 7 所示。
从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看,对项目上网电价影 响程度由强到弱因素依次是天然气价格、电量、总
以此计算电厂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按照所测定的电 投资、热价,因此要加强对天然气价格控制。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分析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分析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分析摘要: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阶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种类、技术特点、各项节能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以及主要供能形式。

关键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评价指标;供能形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对环境负荷较小的天然气作为燃料,产生的高品位热能用于供电,低品位热能用于供热或者被吸收式热源设备利用来供冷,从而实现一能多用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

相比传统的集中式供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建立在用户侧的小型的、模块化的能源供给系统,避免了长距离能源输送的损失,为能源供应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一、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类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于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一般分为楼宇型和区域型两种。

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满足单独建筑物的能量需求(如医院、学校、宾馆、大型商场等公共设施)。

单独建筑物一天内的负荷变化较大,会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情况,而系统的运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负荷需求相匹配。

因此,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对设备的启停机及变工况运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系统集成方面,发电设备、热源设备、蓄能设备之间的优化设计以及与电网配合的优化运行模式也十分必要。

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应用于一定区域内的由多栋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

区域内建筑物用途具有多样性,各个建筑物对用能需求的时间段也不同,由于不同用途建筑物负荷之间的相互耦合,使得区域能源需求虽然比较大,但是供能曲线相对比较平稳,设备的变工况运行要求不高。

当规模较大时,一般采用高效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二、评价指标1.节能性节能率是反映三联供系统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三联供系统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天然气就近梯级利用的高效与传统大电网供电方式到用户端较低的供电效率相比较的优势。

具体指的是在满足对象区域冷热电负荷的情况下,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之后,和传统供能系统相比,一整年节约的一次能源消费量。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高效能系统,通过集成化的设计和运行,同时实现电力、热能和制冷能的高效利用。

这种系统在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因而备受关注。

在全球能源危机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多个方面探讨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技术方面:1.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成化设计:采用智能化系统控制,实现电力、热能和制冷能的互补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2)新型能源技术:如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被广泛应用于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进一步减少系统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节能环保技术:采用高效换热器、节能空调设备等技术手段,减少系统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智能化运维: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技术挑战:尽管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技术水平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1)系统集成难度高:不同能源的互补利用涉及到系统设计、运行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2)运维成本高:冷热电三联产系统需要专业团队进行运维管理,成本较高,这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一个挑战。

(3)政策环境不确定:目前我国对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政策支持力度有限,这也给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市场方面:1.市场需求: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效能源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等优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2.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等地区。

我国也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仍需要进一步扩大。

三、政策方面: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发展,包括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手段,以提高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保效能进行深入分析。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接着,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保原理、效果分析、环保效益评价、效能优势比较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通过全面的研究,将总结出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和效益,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本文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读者将更加深入了解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原理、效果分析、环保效益评价、效能优势比较、实际应用、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主要要探讨当前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传统供暖、供冷与供电方式存在的能源浪费和环境问题,以及引入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能耗的增长,传统的采暖、制冷和供电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深入研究和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保效能,对于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论文或研究的主题对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对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意义:传统供暖、供电、供冷系统存在能源浪费、污染排放等问题,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绿色能源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资源利用效率: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通过能源的联合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量,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浪费。

4. 技术创新意义: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其研究可以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助于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节能分析。

在背景介绍了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背景,研究意义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目的是评估系统的节能效果。

正文部分分析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原理和节能技术,进行了系统优化设计分析,并评估了节能效果和经济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节能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在节能方面的作用,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分析、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系统优化设计、节能效果评估、经济性分析、节能潜力、发展趋势、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集供热、供冷、供电为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传统的供热、供冷、供电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能源利用效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实现供暖、制冷和供电的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与传统的分别供热、供冷、供电系统相比,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不仅节约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成为当前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研究意义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集燃气供热、供冷和发电于一体的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

其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通过热电联产,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 资源利用效率: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燃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1. 引言1.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概述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集供热、供冷、供电为一体的新型节能系统,能够有效整合多种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该系统采用燃气作为主要能源,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同时生产热水、制冷和电力,实现多能联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势,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如酒店、办公楼、医院等。

通过综合利用余热和余电,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该系统还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且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能源紧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将成为未来建筑能源系统的主流选择,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 正文2.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高效制冷系统,主要由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和余热回收系统组成。

燃气锅炉会燃烧天然气或其他燃气,产生热水或蒸汽。

这些热水或蒸汽会通过管道输送到吸收式制冷机组中。

吸收式制冷机组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气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通过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制冷。

当燃气锅炉供应热水或蒸汽时,吸收剂吸收溶剂并蒸发,吸收式制冷机组产生低温冷却剂,用于制冷。

燃气发电机组也会利用燃气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来产生电力。

这样一来,系统不仅实现了供冷的功能,还实现了供暖和发电的功能,达到了能源的最大利用。

在制冷过程中,余热回收系统会将吸收式制冷机组产生的热量再次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节能效果。

通过这种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多重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2.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优势1. 综合利用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通过整合燃气、热能和电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天津西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与节能性分析

天津西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与节能性分析

津西站改建后整体效果见图 1 。
室内主要设计参数见表 2 。
表 2 天津西站站房室 内温湿度设计参数
2 站房 内外 温 湿 度 设计 参 数
2 1 室外主 要设计 参数 . 室外 主要 设计参 数见 表 1 。
房间名称 冬季采暖温度 夏季空调温度 相对湿度
2 1 5月 0 0年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天 津 西 站 冷 热 电 三 联 供 系 统 经 济 与 节 能 性 分 析
赵 奕
(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 中心 ,北京 10 3 ) 0 0 8
摘 要: 节能环保的更 高要求给暖通空调技 术带来了全新挑战 , 这就要求建设者必须大胆采用新技术、 新设 备及 新 工 艺。此文 以天 津西站 综合 交通枢 纽建设 为例 , 重点论 述 西站 冷热 电三联供 系统 原理 、 点 特
顶的采用 , 则增 加 了整个 站房 的通 透性 。古典 的拱 形 结构 与现代 工程 技 术 的完 美 结 合 , 使其 成 为 天 将 津 市 的重 要 标 志 性 建 筑 之 一 。天 津 西 站 改造 完 工
后, 国铁部 分总建 筑面 积约 l 5万 m , 日均 发送 旅 客 约 7万人 , 可容 纳 的 最 高聚 集 人 数 约 50 0人 。 天 0
结构 构造光芒 四射 的视 觉 艺术 效 果 , 意 天 津美 好 寓 的发展 前景 和光辉 未来 。而大 量玻璃 幕墙 和玻璃 屋
图 l 天 津 西 站 整 体 效 果
表 1 天津西站站房室外温湿度及风速设计参数 项 目内容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 夏 季 室外 平 均 风 速 m s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 相对湿度/ % 参数标准 3 . 34 2 . 69 26 . 7 8

冷热电三联供标准

冷热电三联供标准

冷热电三联供标准
冷热电三联供是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对其做功发电后,产生热水和高温废气并加以利用,以满足服务对象在相同时空条件下的冷、热、电需求。

该系统的标准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效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标准通常是指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IECC),即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的冷、热、电能总量与系统消耗的能源总量之比。

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能效标准,其中美国的IECC标准最高,欧洲的能效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2. 环保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因此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排放物的种类、浓度、处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

3. 安全性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安全监管机构制定并实施。

4. 可靠性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需要保证供电、供暖和制冷等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符合相关的可靠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5. 经济性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因此需要符合相关的经济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的规定。

综上所述,冷热电三联供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能效、环保、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和实施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标准,以实现系统的最佳性能和效益。

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与传统能源的经济性分析

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与传统能源的经济性分析

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与传统能源的经济性分析作者:黎兵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18期摘要:本文以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为研究点,介绍了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流程,分析了国内外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以某工业园区为例,通过与传统方案对比,具体计算和分析了采用联供系统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后根据作者实践经验,阐述了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传统能源;燃气三联供系统;经济性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1.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流程模式作为能源系统的常见形式,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也凭借其节能、环保、电力可靠的优良特性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

天然气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形式,并且在热电冷等能量的输出方面,极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天然气价格、建筑负荷波动等,此外,系统运行方式以及容量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性能。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能在产生电能的同时也能利用热能和冷能的能源系统,系统通过燃气轮机,达到对燃气合理利用的目的,即利用高品位的热能发电以及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取暖和制冷效果。

在该系统中,热、电、冷被逐级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厂污染物的排放,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燃气内燃机发电以满足用户基本电力需求,热水进入余热锅炉产生热水,在外界温度较高时,热水驱动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达到制冷目的,在严寒天气时,余热进入换热器供暖。

通常,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运行方式是以热定点,带动设备根据用户所需的热量运行,而若发电量比所需电量高时,则将剩余电量卖出,大电量不足时,则购买补充。

2.国内外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应用情况热电冷联供系统是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的前提下,结合供热、发电以及供冷过程为一体的多联供系统。

实践证明,热电冷联供系统作为第二代能源系统,具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的优势,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作者:周重道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09期摘要:相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下简称“CCHP系统”。

作为分布式能源的一种,是指以燃气作为一次能源用于发电,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进行制冷、供热,能同时向用户输出电、热、冷多种能量的能源供应系统。

因其有节能、经济、环保、安全可靠、平衡能源供应等诸多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推广使用,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燃气冷热电三联;节能性;经济性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1.1 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燃烧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同时回收系统排放出的废热向用户供热、供冷。

与常规的燃料燃烧直接供热制冷相比,由于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热电效率已经达到了96%。

本文以小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等设备构成的联供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1.2 制冷系统当量热力系数当量热力系数是指消耗单位一次能源热量能够产生多少冷量,即消耗1kJ燃料热能所能得到的制冷量。

制冷系统主要由制冷主机和溶液泵、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辅助设备组成。

冷热电联供的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不仅制冷机的能耗不同,系统中其他辅助设备的能耗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在分析冷热电联产制冷系统的节能性时应综合考虑,应计算制冷系统的当量热力系数而不仅是制冷机的。

根据上述分析,常规的电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能耗包括制冷机和系统内其他设备的耗电量。

所以,对于压缩式制冷系统,当量热力系数ξce计算式为:式中:Qc为制冷量,kW;Wce、W'ce分别为压缩式制冷机的耗电量及其他设备的耗电量,kW;ηe、ηn、ηm分别为全国平均发电效率、电网输送效率及电动机总效率。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能耗主要包括制冷系统消耗的热量和溶液泵、冷却水泵、冷水泵以及冷却风机等设备的耗电量。

浅谈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

浅谈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

浅谈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浅谈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摘要:分析了天然气三联供方式的主要技术特征、介绍了国外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应用情况的综合效率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经济分析0、引言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又称CCHP(CombinedCooling,Heating&Power),它主要是利用十分先进的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燃烧洁净的天然气进行发电,对发电做功后的余热进一步进行回收,用来制冷、供暖和供应生活热水。

这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能源利用方案,在欧美已有约二十年的发展时期,并方兴未艾,被确认是能源将来的发展方向。

冷热电三联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发电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发电部分以燃气内燃机、燃气轮机或微燃机为主,近年来还发展有外燃机和燃料电池。

余热回收部分包括余热锅炉和余热直燃机等。

小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燃气轮机或其他发电装置燃烧天然气做功,首先是将其中约35%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这部分自发电和市电同时向自身用户供电;其余大部分能量是在烟气余热和缸套水介质中,这些热量被余热系统回收用来产生所需冷和热。

系统可由高度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实现发电机组和余热回收系统的连锁运行,对不同的冷热电负荷情况下按不同的运行方式运行,同时还可接入楼栋控制系统;也可实现无人值守,通过电话线与远程控制站相连,实现远程控制。

1、国外应用情况介绍美国是全球发展新型能源系统的先锋,1978年开始提倡发展小型热电联产,目前除了继续坚持发展小型热电联产之外,正在走向高效利用能源的小型冷热电联产。

美国能源部已经提出了小型冷热电联供规划。

根据这项规划,2010年20%的新建商用、写字楼类建筑物使用小型冷热电联产;2020年50%新建商用、写字楼建筑采用小型冷热电联产。

三联供系统主要应用在医院、超级市场、办公大楼、机场、体育中心、酒店等场所。

目前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的燃烧动力装置以燃气轮机、燃气涡轮机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仅凭热电联进行生产,由于热负荷一般会受到季节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根本不能完全实现热电联供,那么这就会大大降低电厂供能的热效应与热经济性。

以热电厂的供热为主要能源物质,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集中化的制冷,从而能够很快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得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此热经济性非常之高。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分析耗能
1、引言
所谓“冷热电”三联供,主要指的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它主要是将电联产及热电分产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进行紧密地结合,最终促使热电厂在生产以及供应热能实现三联供。

实行冷热电三联供基本上可以增加供热机组夏季的热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发电所需的煤炭消耗量。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制冷二者相比,单位制冷的能耗非常之高,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冷热电三联供热的经济学的因素非常之多,热电厂实行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程度的高低,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对冷热电三联供节能效果的研究十分之多,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之中,绝大多数供电厂考虑到最多的因素还是经济方面的消耗等。

而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当前很多文献报道对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问题进行的报道非常之多,但是这方面的完备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欠缺的。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能耗分析
对冷热电三联供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对该系统的能耗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探究。

下面主要通过对如下方面的阐述来对该系统的能耗加以分析与研究。

2.1 等效燃料利用系数
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之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该系统可以将热转化为冷。

当三联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可以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二者的能耗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采用等效燃料利用系数来对二者的节能情况加以比较分析。

这里所提及的“等效燃料利用系数”,指的就是经过对比的上述两种制冷系统从燃料输入直至最终的等量输出的相对燃料消耗量的倒数。

由于溴化锂制冷系统所需的热量使热电厂增加煤耗量m1,同时增加了发电量,并人供电部门的电网,此发电量就相当于电网增加的电量采用供电系统的煤耗率,将此电量折算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节煤量m2,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对比压缩式制冷系统要少耗电,少耗的电折算成节煤量m3,如果m2+m3-m1>0,那么此三联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就比压缩式制冷系统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