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典籍》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人来说,熟练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理论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整理了一份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本文将介绍题库的概述和内容,并附上一些示例题目和答案。

2. 题库概述本题库收集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各个方面。

每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题目示例3.1 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道家经典? 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2.以下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论语》的?A. 仁者爱人 B. 政治原则 C. 道德经典 D. 人生哲学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括了众多关于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的论述,因此可以称之为人生哲学。

3.2 判断题判断题需要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1.孟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部。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大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3 简答题简答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

1.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诲。

《论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重要内容。

其中,孔子对仁、礼、智、信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4. 结论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的整理为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一、单选题(共25题,50分)1、()的“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2.0)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2、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2.0)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3、最早发现茶并且利用茶的国家是:()(2.0)A、日本B、韩国C、中国D、印度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2.0)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5、宗法制度的核心是()(2.0)A、嫡长子继承制B、封邦建国制C、宗庙祭祀制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2.0)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7、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2.0)A、周易B、中庸C、大学D、论语8、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2.0)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2.0)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0、孟子的儒学思想主张不包括()(2.0)A、施仁政于民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C、提出“三纲五常”D、主张人性本善11、“主席”、“列席”、“席位”三个词出自:()(2.0)A、服饰B、饮食C、婚俗D、节日风俗1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2.0)A、孔子B、王夫之C、孟子D、墨子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2.0)A、孟子B、老子C、荀子D、孔子14、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2.0)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15、认为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这里的“格物”指的是()(2.0)A、客观存在的事物B、普遍存在的原理C、对各种知识的体会D、先天的“理”16、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17、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2.0)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8、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及答案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B 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B 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文学艺术②汉字③史学典籍④科学技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C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A. 开放性B. 多样性C. 包容性D. 区域性A 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A. 统一的汉字B. 相同的服饰C. 共同的信仰D. 共有的道德规范D 5、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是A.《史记》B.《战国策》C.《资治通鉴》D.《春秋》C 6、中华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A. 科学技术B. 园林艺术C. 文学艺术D. 天文历法B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A. 多样性、复杂性B. 实用性、整体性C. 开放性、多样性D. 多样性、实用性D 8、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的是A. 灵渠B. 大运河C. 万里长城D. 都江堰A 9、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语言等诸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处华东的是A. 吴越文化B. 中原文化C. 荆楚文化D. 滇黔文化B 10、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属于藏族民族文学的是A. 《荷马史诗》B. 《格萨尔王传》C. 《江格尔》D. 《玛纳斯》著名作家王蒙指出: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

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据此回答11--12题。

C 11、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

中华文化精髓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文化精髓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文化精髓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文化中“仁”的概念最早由哪位思想家提出?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礼”在中华文化中主要体现为:A. 礼仪B. 礼貌C. 礼节D. 礼法答案:D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4. 中华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主张:A. 极端主义B. 平衡和谐C. 个人主义D. 集体主义答案:B5.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中的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佛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6. 以下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答案:C7. 古代“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是:A. 围棋B. 象棋C. 国际象棋D. 跳棋答案:A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9. 中华文化中的“孝”主要体现在:A. 尊敬长辈B. 爱护晚辈C. 服务社会D. 忠诚国家答案:A10.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的诗歌主要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歌、赋、颂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华文化中的“礼义廉耻”被称为______。

答案:四维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

答案:乾卦3. 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4.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

答案:孔子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______思想。

答案:超脱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出自______的《增广贤文》。

答案:周兴嗣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形容______的成语。

中华文化知识100题(含答案)

中华文化知识100题(含答案)

中国文化知识100题100个文化常识,带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让你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充实你的知识库,扩展你的视野。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答案详解:(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答案详解:(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详解:(C)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详解:(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答案详解:(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答案详解:(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中华文化典籍》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典籍》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典籍》练习题库一.填空1.孔子名,字仲尼,时期国人。

2.“六经”是指《诗经》、《易经》、《》、《礼经》、《春秋》、《》,其中《》失传,故后世又称为“五经”。

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和。

4.孟子是中期的儒家代表。

5.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学生,因而后人将儒家这一分支称为学派。

6.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论。

7.孟子治理国家的最高理想是。

8.孟子说:“,,,此之谓大丈夫。

9.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名为《》和《》,合称为《》,又因他被人尊称为老子,这部书也就有了《老子》一名。

10.老庄的哲学是以和为核心。

11.《》是我国第一部文告体的史料汇编。

1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它由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13.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体的史家绝作。

1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15.司马迁的父亲名,任西汉之职,其主要著作有《》。

16.《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这部书尤为著名的注解者是。

17.《周易》是上古的结晶,后来成为经典之一。

18.《论语》的注本中流传最广的是《》,三国时魏国注。

近代译注最为准确的是的《》。

19.将血缘关系与政治纽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分庞大而又系统化的政权制度,我们称之为。

20.孟子是期学派的代表。

21.《四书集注》的作者是时期的。

22.《孟子》一书现存篇卷。

23.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其哲学理论基础是论。

24.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是“”,是一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这比孔子、曾参的自省具有更大的人格力量。

25.《庄子》一书现存篇,分为、、三部分。

现存最早的注解者是。

26.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它由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的修改和润色。

27.《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家。

28.“史记五体”包括“本纪”、、、、列传。

29.《世说新语》记录的清谈方式有三种,一人主讲式,,。

30、《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阴爻用“”符号表示。

31、《周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0卦,下篇卦,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对卦和卦爻辞进行解释和宣讲的文字,后世称之为。

中国古代典籍藏书考试模板

中国古代典籍藏书考试模板

中国古代典籍藏书考试(100分)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典籍里的中国》1、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是()。

【单选题】(3分)A.《春秋》B.《尚书》C.《史记》D.《吕氏春秋》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尚书》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

它不仅是研究虞、夏、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一些专门学科或学说的源头性典籍。

2、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是()。

【单选题】(3分)A.《诗经》B.《尚书》C.《春秋》D.《资治通鉴》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春秋》又被称为《春秋经》。

目前现存的《春秋》,是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

从二百四十四年开始记载,一直到哀公十四年停止,一共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一共记载了十二位,全书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字。

《春秋》是按照年,月,日,依次按照顺序记载的,用春秋代表四时,开创了编年体的首例。

3、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是()。

【单选题】(3分)A.《史记》B.《汉书》C.《左传纪事本末》D.《通鉴纪事本末》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

克服了编年体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和纪传体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的缺点。

南宋袁枢首次使用此体例,将《资治通鉴》改编为239个专题的《通鉴纪事本末》。

4、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

【单选题】(3分)A.《易经》C.《山海经》D.《搜神记》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中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5、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单选题】(3分)A.《尔雅》B.《辞源》C.《康熙字典》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编撰,是我国最早的字典,6、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训练100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训练100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训练100题及答案解析(1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歌《咏柳》中的名句,请问这首诗的作者是A. 王维 B. 贺知章 C. 李白 D. 韩愈答案解析考点B《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语言文字运用(1分)成语“凿壁偷光”说的是谁的故事A. 欧阳修B. 李清照C. 匡衡D. 刘禹锡答案解析考点C凿壁借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语言文字运用(1分)《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哪位著名僧人A. 玄奘B. 鉴真C. 皎然D. 灵澈答案解析考点A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后东渡日本,成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

皎然,唐朝诗僧,俗姓谢,湖州长城卞山人,据说是谢灵运的十世孙。

灵澈,本姓杨氏,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修行于云门寺,刘长卿有诗歌《送灵澈上人》。

语言文字运用(1分)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屈原B. 司马相如C. 王勃D. 纳兰性德 C“初唐四杰”是唐代初年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语言文字运用 (1分)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 罗 贯中B. 曹 雪芹C. 吴 承恩D. 蒲松龄D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而且两人都是明代小说家。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

语言文字运用(1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端午节习俗的一项是A. 赛 龙舟B. 吃 粽子C. 喝雄黄酒D. 登高望远D登高望远属于重阳节的习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相关的描写。

语言文字运用(1分)“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古代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A. 秦 始皇B. 唐 太宗C. 武 则天D. 乾隆帝B由于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的政策,厉行节约,休养生 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核心著作。

2.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司马迁编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

3. 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4.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奇幻冒险故事。

5.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和荣宁两府的兴衰历程。

二、填空题:1.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答案:诗经2. 《______》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答案:道德经3. 《______》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由孙武所著,被誉为“兵学圣典”。

答案:孙子兵法4. 《______》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农书,由贾思勰所著,详细记录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

答案:齐民要术5. 《______》是明朝时期的一部小说,以讽刺和揭露官场腐败为主题,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儒林外史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四书五经”?()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资治通鉴答案:D2. 下列哪一位作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欧阳修C. 苏轼D. 曹雪芹答案:D3.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答案:D4.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司马迁编撰的?()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BCD5.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答案:ABC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书五经”?()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E. 周易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辛弃疾E. 李清照答案:ABC3.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A. 孙子兵法B. 六韬C. 三十六计D. 吕氏春秋E. 史记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E. 草木春秋答案:A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书?()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E. 难经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庄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其中“四书”指的是: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春秋、大学、中庸、孟子D. 易经、春秋、大学、中庸答案:B2. 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骆宾王D. 李白答案:D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来源于: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状元答案:D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所著?A. 《国语》B. 《左传》C. 《史记》D. 《春秋》答案:C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文化理念?A. 儒家的仁爱思想B. 道家的无为思想C. 墨家的兼爱思想D. 法家的法治思想答案:A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孔子12. 中国传统戏曲中,扮演性格刚烈、有失忠厚的男性角色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净1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金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元好问14. “滴水穿石,非力也,而________也。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文史典籍一、选择类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传,指儒家经典和史书中的传记,与韩愈《师说》中“经传”意思相同。

B.登进士第,指考中进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的称谓。

C.翰林学士,是官职名,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文书,侍奉皇帝出巡,充任顾问。

D.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所着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右衽。

2.下列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B.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鸿门宴》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

其中“本纪”记述的是历代帝王的言行政绩。

D.根据我国古代室内宴席的座次礼仪,《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反映人物地位由尊到卑的顺序是: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社稷,社,谷神;稷,土神。

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也指国家的代称。

C.执事,指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呼对方,以表示尊敬对方,在文中可译为“您”。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古时少年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家国情怀的核心内涵()A.在家尽孝、为国尽忠B.进退有序C.修身齐家D.有远大抱负2.在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阶梯中,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A.创新B.修身C.明志D.齐家3.“国”字最早见于商代,本义是指()A.国家B.疆域、地域C.国都D.都邑4.《说文》指出:“木下曰本”,本指的是()A.本质B.根本C.树根D.纸张5.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睦的民族,历来讲求()A.天下一家B.公平正义C.互助共赢D.立己达人6.()是“天下观”的基本目标A.和平B.发展C.共赢D.合作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文化的概括?()A.意B.志C.行D.仁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之道--意”的含义?()A.仁爱B.正义C.意念D.恭敬9.中国人把()作为自身品格养成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个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A.“志”B.“礼”C.“乐”D.“教”10.行,最早见于()A.金文B.甲骨文C.大篆D.隶书1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处世文化的重要核心?()A.敬B.容D.谦1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敬人?()A.尊重长辈B.诚信正直C.对自身的尊重、关爱和成长D.尊师重道13.()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前提。

A.“和”B.“礼”C.“志”D.“信”14.“容”之道不包括?()A.宽容B.简单C.忍让D.包容1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王亥作为中华商业的始祖,他的功绩主要表现()A.为商立心B.为商立名C.为商立德D.为商立命1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商道文化中具体的义利观分类?()A.重义轻利B.见利思义C.重利轻义D.义以生利17.(),春秋末年楚国人。

他被后人尊称为“商圣”A.孔子C.孟子D.老子二、判断题1.在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阶梯中,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2.“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其本质就在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一、选择题1. 先秦时代, 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 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 射B. 御C. 礼D. 武2.经魏晋多名士, 有著名的竹林七贤,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A. 阮籍 B. 嵇康 C. 刘伶 D. 向秀3.“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李清照4. “豆蔻”是指(A)岁A. 十三B. 十五C. 十八D. 二十5.友谊的深浅, 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 莫逆之交B. 金兰之交C. 刎颈之交D. 点头之交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7.“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 孟子B. 韩非子C. 荀子D. 老子8.魏晋时期, 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 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A. 嵇康B. 曹植C. 山涛D. 阮瑀9.“茕茕子立, 形影相吊”出自(C)A. 《出师表》B. 《答司马谏议书》C. 《陈情表》D. 《报刘一丈书》10. 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A. 周易B. 尚书C. 史记D. 尔雅1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 慧思B. 慧能C. 神秀D. 玄奘12. 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方今天下, 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 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A.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 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 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13. 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 汉元帝B. 汉武帝C. 汉高祖D. 汉明帝14. 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 诗佛B. 诗仙C. 诗圣D. 诗鬼15.“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A. 白居易B. 柳宗元C. 周敦颐D. 刘禹锡16.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A. 秦国B. 楚国C. 魏国D. 赵国17. 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B )A. 诸葛亮B. 蔺相如C. 曹操D. 越王勾践18. 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A. 彖传B. 穀梁传C. 象传D. 文言传19. 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A. 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 大学、孝经、论语、孟子20.“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0.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 )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11.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A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D70岁12.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13.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15.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圭表B漏刻C日影D漏壶16.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17.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 )A《汉宫秋月》B《白石道人歌曲》C《白鸟朝凤》D《葬花吟》18.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19.《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A吴B贾C王D史20.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 )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22.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23.“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24.王维擅长的诗体是(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25.“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D《三国志》2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27.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A山 B医 C命 D坤28.“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 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 D孔子关羽29.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A纪念屈原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范蠡 D纪念秋瑾30.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A浴兰节 B女儿节 C地腊 D中天节31.下列乐器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是( )A号钟 B编钟 C绕梁 D焦尾32.下列哪个乐曲不是十大古代名曲之一( )A《高山流水》B《阳春映雪》C《梅花三弄》D《汉宫秋月》33.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 )A《牡丹亭》 B《紫钗记》 C《金瓶梅》 D《邯郸梦》34.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恒景 B后羿 C王维 D张衡35. 我国十大名花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桂花、水仙及( )A荷花 B芍药 C报春36.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 )A左传 B旧唐书 C清史稿 D明史37.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A4月5-6号 B5月5-6号 C5月7-8号 D4月7-8号38.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A山南水北 B山北水南 C山南水南 D山北水北3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4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A分析思维 B感性思维 C知性思维 D理性思维41.“六礼”和“六艺”分别是指?42.简单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1.中国的“国”,最早出现的时代是?周朝2.初义“中国”的引申义.诸夏列邦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3.古代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支那”的意义是:文物之国4.“中华”一词,最早出现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5.“中华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晚清6.“文化”一词的含义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7.“文化”获得现代义,开始于哪个国家:日本8.“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哪一地区?近代欧洲9.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几个层面:物质、精神、制度、行为10.中国文化史上属于东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的是:明末至今11.从体质人类学考察,黄种人属于:蒙古人12.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人来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出现13.龙山文化又称什么文化?黑陶文化14.中国原产的作物是:包括谷物蔬菜油料纤维果木在内的诸多农业品种(P36)15.对“龙”的崇拜属于什么崇拜?图腾崇拜16.上古时期的中国人由几部分构成?华夏、东夷、XXX。

17.XXX和XXX属于什么集团的首领?XXX(XXX)18.中国历史上的小康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XXX传子之后19.具有“人文初祖”佳誉的人物是XXX20.三皇五帝时代属于什么期间?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21.青铜器中的酒器包孕?P52第二行22.青铜器中的乐器包括?P52第五行23.我国历史上三代文明一般指哪三代?夏商周24.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时间是:1996年25.金文是什么形式的文字?镌刻在铜器上的铭文26.“五礼”的是:吉礼、嘉礼、XXX、军礼、凶礼27.儒家人生涵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8.古代婚礼提亲的时候,礼物中一定要有什么?29.目前为止,我国出土最大型制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30.“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XXX(箭头)31.老子的学说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无为”P69与自然32.战国时期具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思想家是:XXX33.战国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的是:XXX34.在(西晋)XXX时期,XXX不准在盗墓时发现战国时竹简,包括《纪年》《师春》《易经》等重要典籍,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甚大,这批古书被称为“汲冢书”。

19春华师《中华文化典籍》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9春华师《中华文化典籍》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正确答案:ABC
老庄哲学具体地说包括()。
A.辩证法
物论
C.齐物论
D.相对论
正确答案:ACD
属于先秦史书的有()。
A.《尚书》
B.《春秋》
C.《左氏春秋》
D.《汉书》
正确答案:ABC
老庄哲学具体地说包括()。
A.辩证法
B.唯物论
C.齐物论
D.相对论
正确答案:ACD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六本教材,即《易》、《诗》、《书》、《春秋》、《礼》、《乐》,称为“六经”。
B.以志养气
C.知人论世
D.兴观群怨
正确答案:AC
先秦史家著述中成为儒家经典的有()。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正确答案:AB
下列不属于老庄哲学思想的是()。
A.有为
B.入世
C.虚静
D.无为
正确答案:AB
今存《孟子》七篇中包括()。
A.《梁惠王》
B.《公孙丑》
C.《滕文公》
D.《性善辨》
A.苏洵
B.苏轼
C.司马贞
D.司马光
正确答案:A
庄子名周,是( )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
A.春秋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战国末期
正确答案: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A.编年体
B.纪传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纪事本末体
正确答案:B
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论。
A.性恶
B.性善
C.善恶
D.唯物
正确答案:B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A.东汉赵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典籍》练习题库一.填空1.孔子名,字仲尼,时期国人。

2.“六经”是指《诗经》、《易经》、《》、《礼经》、《春秋》、《》,其中《》失传,故后世又称为“五经”。

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和。

4.孟子是中期的儒家代表。

5.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学生,因而后人将儒家这一分支称为学派。

6.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论。

7.孟子治理国家的最高理想是。

8.孟子说:“,,,此之谓大丈夫。

9.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名为《》和《》,合称为《》,又因他被人尊称为老子,这部书也就有了《老子》一名。

10.老庄的哲学是以和为核心。

11.《》是我国第一部文告体的史料汇编。

1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它由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13.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体的史家绝作。

1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15.司马迁的父亲名,任西汉之职,其主要著作有《》。

16.《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这部书尤为著名的注解者是。

17.《周易》是上古的结晶,后来成为经典之一。

18.《论语》的注本中流传最广的是《》,三国时魏国注。

近代译注最为准确的是的《》。

19.将血缘关系与政治纽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分庞大而又系统化的政权制度,我们称之为。

20.孟子是期学派的代表。

21.《四书集注》的作者是时期的。

22.《孟子》一书现存篇卷。

23.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其哲学理论基础是论。

24.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是“”,是一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这比孔子、曾参的自省具有更大的人格力量。

25.《庄子》一书现存篇,分为、、三部分。

现存最早的注解者是。

26.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它由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的修改和润色。

27.《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家。

28.“史记五体”包括“本纪”、、、、列传。

29.《世说新语》记录的清谈方式有三种,一人主讲式,,。

30、《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阴爻用“”符号表示。

31、《周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0卦,下篇卦,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对卦和卦爻辞进行解释和宣讲的文字,后世称之为。

32、《四书》包括《》、《》、《》、《》。

33、孔子教学的四大方面是,,,。

34、“六经”是指《》、《尚书》、《》、《》、《》、《》六部经典著作,其中《》失传,故后人又有“五经”之说。

35、孟子是期的家学派代表,国人。

36、末年,《孟子》正是被列为经书。

37.《战国策》的最后编定者是,其主导思想属于家。

38、《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之祖。

39、《世说新语》是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作者是,是时期人氏。

40.《周易大传》又称《》。

41.孔子提出了、、的批评标准42.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和。

43.现寸最早的《史记》版本是(朝代)黄善夫家塾刻本,称为“”。

44.《史记》的思想体现为和的融合互补。

45.《周易注疏》的作者是代。

46.孔子人格理论和文艺思想的核心都是和。

47.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哲学上的论为出发点。

48.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和的双重自由。

49.孟子提出了“”和“”的批评方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1.《论语》的编纂者是。

A.孔子B,孔子弟子C,孟子D,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2.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是指之道。

A 礼义B 推恩C 忠恕D 仁爱3.孟子提出了和的文学批评方法,A.以意逆志B,以志养气C,知人论世D,兴观群怨4.《孟子》一书现存的最早注解者是。

A,东汉赵岐B,宋朱熹C,清焦循D,今杨伯峻5.庄子名周,是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

A,春秋末期B,战国初期C,战国中期D,战国晚期6.《庄子》一书今存篇。

A 52B 33C 7 D117.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除老、庄外,还有。

A 关尹B 杨朱C 许行D 列子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是的基本思想。

A 庄子B 杨朱C 老子D许行9.属于先秦史书的有。

A 《尚书》B 《春秋》C 《左氏春秋》D《汉书》10.《世说新语》是时期的文化代表作A 春秋B 战国C 曹魏D 南北朝11.孔子的主要思想是。

A,仁B,义C,礼D,纳仁入礼(或纳礼入仁)12.《孟子》的第一个注本是东汉赵岐的。

A,《孟子注疏》B《孟子正义》C《孟子集注》D《孟子章句》13.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庄子B,列子C,关尹D,许子14.老庄哲学具体地说包括。

A 辩证法B 唯物论C 齐物论D 相对论15.老庄关于“道”的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和。

A,虚静B,有为C,无为D,礼义16.首先发现《史记》写人叙事的“互见法”的是。

A,苏洵B,苏轼C,司马贞D,司马光1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A,编年体B,纪传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纪事本末体18.从文学的角度看,《史记》首创了这一体裁。

A,纪传体B,历史散文C,传记文学D,文献汇编19.《世说新语》一书产生于时期。

A,魏(三国)B,晋C,北魏D,南北朝20.《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刘勰B,刘义庆C,刘庆义D,刘孝标21、《周易大传》中分列于各卦之下的内容有。

A彖辞 B象辞 C系辞 D文言22、“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包括。

A《诗经》 B《书经》 C《易经》 D《乐经》23、西汉时期流传的《论语》有。

A《齐论语》 B《鲁论语》 C《古论语》 D《张侯论语》24.在人格上提出“舍生取义”的是。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25、《孟子》一书今存篇。

A 52B 33C 7 D1126、道家学派中“贵己”,追求“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是。

A 关尹B 杨朱C 许行D 列子27、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左传》B 《战国策》C 《史记》D 《汉书》28、《史记》和司马迁的思想主要是的互补和融洽。

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29、属于“史记五体”的是。

A 本纪B 列传C 传D 志30、《世说新语》描写人物最为注重的是。

A 世间的真实人物B 作家虚构的历史人物C 人物的特定风度D 人物的历史评价31、孔子生活在。

A.西周末期B,春秋末期C,战国末期D,先秦末期32、.孔子教学有四大方面;A 仁、义、礼、智B 文、行、忠、信C 礼、义、道、德 C 《诗》、《书》、《易》、《春秋》33、在人格提出“杀身成仁”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34、《孟子》被正式列为儒家经典的时代是。

A先秦 B西汉中期 C唐代 D北宋末年35、在人格上提出“舍生取义”的是。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36、下列不属于先秦史书的有。

A 《尚书》B 《春秋》C 《左氏春秋》D《汉书》37、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 《左传》B 《战国策》C 《史记》D 《汉书》38、鲁迅先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的中肯评价。

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世说新语》39、今存《孟子》七篇中包括。

A《梁惠王》 B《公孙丑》 C《滕文公》 D《性善辨》40、先秦史家著述中成为儒家经典的有。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4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42.《周易》卦爻基本符号来源的说法有。

A结绳说 B日月说 C占具说 D生殖崇拜说43.《史记》“五体”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A十二本纪 B八书 C三十世家 D七十列传44.孟子生活的时代是。

A春秋末期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战国晚期45.《汉书》与《史记》体例的主要区别有。

A断代记史 B改书为志 C废去世家 D儒家正统46.老子的著述被称为。

A《道经》 B《老子》 C《道德经》 D《南华经》47.通常认为《庄子》中庄子本人所著的有。

A内篇7篇 B外篇15篇 C杂篇11篇 D全书33篇48.先秦两汉史家著述的体例有。

A文诰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D纪传体49.《史记》三家注是指。

A《集解》 B《正义》 C《索隐》 D《考证》50.关于《世说新语》的基本性质的说法有。

A志怪小说 B轶事小说 C清谈之书 D风流宝鉴三、下列语句是否正确,请在正确者后面的括号里打√:1.《论语》中“仁”的含义虽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含义是道德标准,是把事亲的亲情之爱,推而广之,推恩而爱人。

()2.《四书集注》是唐代经学的代表作。

()3.《世说新语》是一部谈玄的理论著作。

()4.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门人的学生,因而这一分支被称为“思孟学派”。

()5.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

()6.在文艺上,孔子追求的境界是真善美。

()7.《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为核心,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形式的史书。

()8.《世说新语》在虚构的基础上刻画出了一系列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9.老子把“道”界定为先天而产生的“物”,以寂寥、独行为基本形态,以产生天下万物为基本功能。

()10.孔子提出的“舍生取义”对后世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四.词语解释:1.宗法制2.王道3.“四德”4.“春秋三传”5.“史记五体”6、儒7、道7、经9.《尚书》10、.卮言11、“礼有五经”(即“五礼”)12、身13、“士”14、“三家注”15、三玄16、经17、礼入仁18、“万物齐同”19、“反诸求己”20、清谈21.兴观群怨说22.性善论23.重言24.《论六家要旨》25.五伦26.文质彬彬27.四德四端28.小国寡民29.知言30.魏晋风度五.简答题1、《史记》政治思想上的儒道互补的大体内容是什么?2.《世说新语》刘注的基本特色是什么?3、简述《史记》的史学价值4.《世说新语》描写人物的意义。

5、孔子提倡的“仁”主要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6、司马迁的人生价值取向怎样?7、孔子是怎样评述《韶》《武》这两支乐曲的?这说明了孔子什么样的文艺观点?孔子评价《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8、庄“道”的基本含义。

9.孟子的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观念有何联系?10.如何理解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11.孔子提倡的“仁”和“礼”有何联系?12.《世说新语》反映了何种时代背景?六、文句解读(指明出处并说明大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5.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6.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子曰‘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10.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七.论述题:1.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2.《世说新语》描写人物最注重什么?3、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4.《世说新语》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5、分述老、庄的理想社会。

6、如何观察和分析《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7、老、庄虚静、无为的哲学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