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B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试卷Array考核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核类型:考试形式:闭卷
学生院系:各院系班级:试卷: B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按序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对应填入表格)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资本主义社会
B、大同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6、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
充分说明了:()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7、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政治实践
8、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
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9、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社会实践 D.必要地物质手段和条件
10、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B.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
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C.可知论的认识路线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
D.能动革命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14、在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正确的说法是()
A.多数人的意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统治者的意志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以往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在我们分析某个人时,既要看到其缺点,又要看到其主要的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
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16、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 是不可靠的
C. 没有客观依据
D. 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直线式的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18、发展的实质是 (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9、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0、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21、“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2、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2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24、阶级()
A.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2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26、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 这个“总和”是指 ( )
A. 社会中现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总和
C. 一定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总和
2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8、“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9、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0、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二、判断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先判断正误,再作分析)
1、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2、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