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59页PPT
2024年度冬病夏治三伏贴ppt课件
持续改进和优化建议
治疗方案个性化
加强患者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贴敷部位、药物配方、贴敷时间 等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向患者详细介绍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原理、 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认知 度和依从性。
跟踪随访
多学科协作
对患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了解治疗效果 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大椎穴
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 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 病、疟疾等。
膏肓穴
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 下,左右旁开四指宽处, 主治咳嗽、气喘等。
12
药物选择与搭配
辛温类药物
如白芥子、细辛等,可温肺散寒 、化痰止咳。
2024/3/23
补益类药物
如人参、黄芪等,可补气养血、扶 正固本。
活血类药物
如当归、川芎等,可活血化瘀、通 络止痛。
15
贴敷前准备工作
了解病情
贴敷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 行详细了解,确定是否适 合使用三伏贴。
2024/3/23
选择穴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进行贴敷,一般选择病痛 所在经络的穴位。
准备药物
准备好所需的三伏贴药物 ,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 方法。
16
正确贴敷方法及时间掌握
清洁皮肤
贴敷前应先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无破损。
症状改善程度
通过患者自我报告和医生观察,评估三伏贴治疗后患者症状的改善 程度,如疼痛减轻、发作频率降低等。
生理指标变化
监测患者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以客观评 估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改善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如睡眠、饮 食、精神状态的改善等。
冬病夏治三伏贴 ppt课件
PPT课件
适应症及穴位选择
小儿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消化不良、遗尿等。
选用关元、膏肓、气海、足三里、肾俞、肺 俞、天突等穴。
23
PPT课件
适应症及穴位选择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胀, 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可选中脘、下脘、天枢、神阙、足三里、气 海、脾俞、胃俞等穴。
9
PPT课件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从体质与治疗论冬病夏治 冬病病人在冬季由于寒气太过而致病,即使到
了夏至阳气至盛之时也未能消退,此时若补益阳气则 可以有效克制体内阴寒之气 。一 可采用辛温药 ,温 阳祛寒,以消除冬病的病根。二 采用“随而济之” 的补法,即在“夏至”以后 ,阳气渐去之时以温阳 之药随而济之,起到助阳的作用。如《素问 · 脉要精 微论》云:“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 固定贴敷药物。
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汽油或肥
皂等刺激性物质擦洗。
29
PPT课件
注意事项
贴敷药物当日尽量避免运动,减少出汗,注 意局部防水,若洗澡应进行淋浴,贴敷的局 部皮肤不要擦洗,以免导致破溃、感染、甚 至影响下次贴敷。
避免在温度过低房间久留,也不要让电扇或 空调直吹贴敷的穴位。
8
PPT课件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从四时气候论冬病夏治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即有记载,一年之中节
气更迭: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人体脏腑、 气血,随着节气变化,也会随之发生顺应改变,出现周期 性盛衰。夏天乃一年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又是一 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之达到顶峰,此为 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此时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 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可达到“冬 病夏治”。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一、前言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一项中医传统技术,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技术操作规范不规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安全性难以保证。
为了推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保障民众的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的中医师、护士、药师等医疗人员。
三、技术操作规范3.1 贴药前的准备3.1.1 常规检查在贴药前,应仔细问询患者有无过敏史、药物史等,认真查看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以及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了解患者自身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贴贴敷。
3.1.2 选择药材根据患者的病症及中医四诊,选用适当的贴膏方并提取药材制成膏状,通常采用水蜜丸研磨贴敷法制作贴膏。
药材应选用正规生产的、符合药典规范的材料,同时需要按照处方选用合适的材料,禁止使用禁药、毒药和有毒杂质的药材。
3.1.3 准备用具准备好需要用到的用具,包括手套、医用棉签、棉片、消毒纱布、消毒水等。
同时,还要准备好需要贴的敷料,如透气性好、无菌、柔软的棉质贴敷物等。
3.2 贴药技术要点3.2.1 准备贴敷物在开始贴药前,患者应该先暴露贴敷部位的皮肤,切记要保持皮肤干燥。
此外,应选择透气性、抗菌性好的贴敷物,贴敷部位应光洁平整。
3.2.2 贴敷穴位根据病情及中医四诊,选取合适的穴位贴敷。
穴位应选取具效的经穴、筋穴、肌肉穴、络穴等。
在位置选择和穴位标注上,应遵循中医学相关规范。
3.2.3 涂敷贴膏涂敷贴膏时应戴上手套以确保膏剂不被污染。
在准备好药品后,将适量药膏涂抹在贴敷物上,按照贴敷物尺寸和涂敷量的比例进行涂敷。
3.2.4 粘贴贴敷物将涂有药膏的贴敷物贴于相应穴位上,用手指顺着贴敷物逐渐将其与皮肤贴合。
贴敷物应尽量平整,部位不能有空隙,同时贴得不要太紧或过松,以免影响穴位的正常活动或外伤皮肤。
中医冬病夏治三伏贴中医治疗PPT课件
三伏贴具体操作—取穴
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定喘穴: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
三伏时间推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 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 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 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 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 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 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 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 在中伏”之说。
三伏贴注意事项
(6)患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疾患;或皮肤有破损;或对贴敷药物过敏者,不宜敷贴。 (7)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泡, 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
三伏贴注意事项
(8)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不宜贴敷。 (9)为了保证疗效,且避免引发感染,应尽量减少水 泡的发生。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时,应及时取下药 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如 有严重水泡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冬病夏治三伏贴[可修改版ppt]
冬病夏治三伏贴
穴位贴敷
1 冬病夏治理论源流及定义
2
三伏贴作用机理
3
三伏贴适应症
4
三伏贴禁忌症
5
三伏贴注意事项
何谓冬病、缘何夏治
01
02
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 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 此类疾病都有虚证、寒症的共同 特点,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从体质与治疗论冬病夏治 冬病病人在冬季由于寒气太过而致病,即使到 了夏至阳气至盛之时
也未能消退,此时若补益阳气则可以有效克制体内阴寒之气 。一 可采 用辛温药 ,温阳祛寒,以消除冬病的病根。二 采用“随而济之”的补法, 即在“夏至”以后 ,阳气渐去之时以温阳之药随而济之,起到助阳的作用。 如《素问 ·脉要精微论》云:“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
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膻中 为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 连线的中点
第二组穴位:风门、膏肓、脾俞、天突。
风门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脾 俞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 突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体质。
夏治,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 天也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 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 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祛除体内陈寒, 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易发季节 不易被寒邪所伤。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
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从阴阳五行论冬病夏治 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夏至,阳气的盛复达到 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 气开始消退,到冬至,阴气的盛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 尽头。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 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
冬病夏治三伏敷贴ppt课件
穴位定位
颈痛: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阿是:局部痛处。 肘臂痛:
曲池:屈肘,肘横纹头,尺泽,与 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 下2寸。 臂臑: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阿是穴:局部痛处。
穴位定位
膝痛:
膝眼:屈膝,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足三里:膝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脊旁开1横指。 膝阳关:膝外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凹陷中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 血海:髌底内侧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鹤顶:髌底中点上方凹陷处。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冬病夏治三伏敷贴
敷贴疗法的定义
敷贴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指在人体的穴位或身体的 局部敷贴某种药物的治疗方法。 该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 为指导依据,应用中草药鲜药直接捣 碎外敷或干品研末,用水,酒,蜂蜜 ,姜汁等赋型剂调成糊膏状,或用药 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敷贴于皮肤, 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用来治 疗疾病。
六.三伏四法
冬病夏治新举措 1.三伏灸(隔姜艾灸)—温经开穴 2.三伏熨(中药热熨)—无药敷穴 3.三伏贴(穴位敷贴)—温药敷穴 4.三伏补(中药汤剂)—温脏固本
七.治疗时间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表示 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 一段时间,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 。 三伏特点: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初伏:夏至日始第3个“庚日”为入伏第一天。 二伏:夏至日始第4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 三伏:立秋日始第1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
三.作用机制
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与淋巴液循环, 促进炎症及代谢产物吸收,增强或调整免 疫功能。 加强组织代谢,增强细胞活力。 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 质,药物的药理性质,皮肤固有可透性。
中医冬病夏治三伏贴中医治疗PPT
中·医·养·生
柒 妇科疾病ຫໍສະໝຸດ •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八 其他人群
•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中医疗法-通经活络
三伏时间的推算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 “治”,乃治理管理的意思。
03
三伏时间的推算
三伏时间推算
•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应症
中·医·养·生
叁 消化系统疾病
•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 消化不良等。
肆 耳鼻喉科疾病
•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 消化不良等。
伍 儿科疾病
•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 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应症
陆 慢性皮肤病
•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02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应症
04 三伏贴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中医疗法-通经活络
三个概念的区分:治未病、冬病夏治、 三伏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 “治”,乃治理管理的意思。
01
三个概念的区分:治未病、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养·生
三个概念的区分:治未病、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理论基础—春夏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 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 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 藏,以养阴。
夏治
指夏季阳气升腾这些病情会有所缓解, 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 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 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202X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1)
• 经验选穴
多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选取(xuǎnqǔ)穴位。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
2.贴敷方法(fāngfǎ)及步骤
①选择体位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 (cǎiqǔ)适当体位,使药物 能敷贴稳妥。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页。
②贴敷局部皮肤(pí fū)的准备
• 贴敷穴位(xuéwèi)要按照常规消毒。
第四十页,共六十页。
局部(júbù)取穴 循经远取 经验选穴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
• 局部取穴(主要(zhǔyào))
可以根据疾病特点,采用疾病部位或者临近的穴 位,如哮喘取定喘、风门、肺俞、膻中等。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页。
• 循经远取
一般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穴位, 如贴敷足三里治疗(zhìliáo)慢性胃炎等。
• 贴敷时需要暴露身体,应准备两间诊疗室,男女分开, 以保护患者隐私。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
四、操作方法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
1.穴位 选择 (xuéwèi)
• 穴位选择(xuǎnzé)与针灸疗法基本一致。 •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不同病证、穴位的特性
,通过辨病辨证,合理选取相关穴位,组成处方进行 应用。 • 实际操作时,可单选,亦可合选,需要灵活掌握,力求 少而精。
去之。
• 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第八页,共六十页。
张璐•《张氏医通》
三伏贴 技术 操作规范 (jìshù)
第九页,共六十页。
一、指导 原则 (zhǐdǎo)
第十页,共六十页。
1.适应 范围 (shìyìng)
• “三伏贴”主要(zhǔyào)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 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 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