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的影响

合集下载

音乐的发展与商业

音乐的发展与商业

浅谈音乐的商业化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或许我们已经渐渐失去了仅仅品味歌曲本身的权利。

但是,音乐作为承载情感的载体,从来都不曾消失。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逐渐与商业接轨,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生活被“物”重重包围,眼花缭乱的商品扰乱了我们的视线,操纵着我们的思维,音乐也是如此。

人们对于音乐的态度也渐渐从发掘音乐本身的内涵转向了通过音乐渠道来谋取利益。

那么究竟音乐的商业化对于音乐本身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的需求有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音乐商业化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快乐女声》,《星光大道》等选秀节目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巅峰。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市场化的表现。

音乐更趋向于平民化,大众化,越来越多不同阶层的人士能够加入到音乐文化的交流中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音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同时能够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有最近几年来网络歌曲的异军突起。

从《老鼠爱大米》到《两只蝴蝶》,网络歌曲的流行速度和传唱速度可谓叹为观止,可能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在公共场所通过他人的手机铃声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

而这种网络歌曲的特点多为轻松,通俗,幽默,因而非常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也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歌曲和选秀节目等商业化音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而音乐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于中国市场的发展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决定了音乐如果作为一种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形式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在这种忙碌的社会体制下,并不会有太多的人将音乐单单作为一种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手段。

相反,如果将音乐作为一种谋生甚至于扩大利益的手段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其优点是,通过这些商业化音乐的制作人与宣传者,人们能够在一定的渠道,用一定的手段,接受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不仅仅是音乐人群的扩大化,也是音乐广度的扩大化。

在实际意义上,我们很难找到没有经过包装的音乐,即便是所说的原生态音乐,在没有经过包装之前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毕竟不是那么多人喜欢看土著居民一边敲着鼓一边进行着日常的劳动生活。

音乐产业中的困难与创新发展方向

音乐产业中的困难与创新发展方向

音乐产业中的困难与创新发展方向一、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情感表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音乐产业面临了许多困难。

本文将探讨音乐产业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在这个变革时代中创新发展的方向。

二、音乐产业面临的困难1. 数字化带来的版权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音乐数字化消费逐渐替代了传统CD销售模式。

然而,这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侵权盗版问题。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盗版音频资源,使得艺术家无法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应有收入。

同时,版权保护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2. 录制技术的普及导致市场饱和音乐录制技术的普及降低了门槛,使得越来越多人能够自行进行音频录制和制作。

这使得市场竞争激烈,艺术家和制作人需要更多的创新来突出自己。

然而,品质的乏味化也导致了音乐市场的饱和。

3. 商业化导致艺术性丧失音乐产业商业化趋势明显,商业力量对音乐的制作、推广和销售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种商业利益导向常常牺牲了音乐的艺术性和原创性。

许多歌手不得不适应流行趋势以迎合市场需求,而音乐的多样性受到了限制。

三、创新发展方向1. 经营模式的转变音乐产业需要转变经营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建立包括版权保护在内的数字音乐分发平台,为艺术家提供公平收入分配机制。

此外,通过与电影、广告、游戏等行业合作,将音乐融入其他领域中去开拓收入来源。

2. 提升用户体验在数字化时代,用户体验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音乐公司可以通过打造优质专属内容和个性化推荐来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习惯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音乐推荐服务。

3. 融合科技与音乐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音乐产业提供了大量创新机会。

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区块链技术则可用于更加透明和安全地管理版权。

通过与科技的融合,音乐产业可以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4. 加强音乐教育加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未来音乐人才至关重要。

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和利润性

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和利润性

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和利润性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化和利润性成为了各个领域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而艺术和文化活动也不例外。

在商业化和利润性越来越强的现代社会中,艺术和文化活动必须面对如何实现商业化和利润化的挑战,否则难以生存和发展。

首先,商业化和利润性是一个双刃剑,既有可能推动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发展,也有可能对艺术和文化活动造成损害。

如何平衡商业化和艺术性、文化性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大的问题。

商业化和利润性的出现,可以使艺术和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可以为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从而发挥他们更大的创作活力。

艺术和文化活动在市场上的经济效益很好地支撑了艺术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带动了众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但同时,商业化和利润性的出现也有可能对文化艺术产生损害。

商业化把文化艺术视作商品,从而开启了纯文化市场,使文化活动成为各类商人和文化创意企业的目标消费品。

艺术品的价值得到了商业化的传播和推广,但它所表达的文化真谛、人文精神陷入发展困境。

文化艺术的盲目商业化已经到了让人不堪的地步。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商业化和利润性对于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

1、电影作为文化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形式,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活动。

电影作为商业活动,创作的初衷就是面向市场,从而获取利润。

随着票房收入的不断攀升,电影开始更加侧重于商业利益,注重影片顺应观众需求的程度,而不是强调影片的艺术价值。

建立在盈利的羽翼上,电影行业也面临着近代数码文化时代下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逐渐追求更多的自我精神满足。

2、音乐作为文化艺术领域中最为直接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的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

音乐行业本身就是利润空间极大的行业,它与个人舞台表演及音乐制品的链接式二元形态,更深刻地揭示了音乐产业中的利益关系。

在音乐商业化的浪潮中,音乐艺术家往往为了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也使得许多音乐艺术家面临着创作难题。

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音乐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音乐行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思路。

二、市场垄断与版权问题1.市场垄断:音乐产业巨头垄断市场资源,导致小型音乐工作者难以生存。

这种情况使得大众只能接触到少数热门歌手及流行歌曲,限制了音乐市场的多样性和创新。

2.版权问题:盗版和未经授权的传播对艺术家和唱片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

目前版权保护手段不够完善,使得许多原创作品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

三、商业主导与商业化倾向1.商业主导:商业利益成为推动音乐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艺术家和作品进行过度商业化操作有时会牺牲艺术品质。

2.平庸化倾向:为了迎合商业趋势,许多音乐作品内容上缺乏创造性和深度,音乐产业逐渐偏离自身创作初衷。

四、发展思路1.推动版权保护: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并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为原创作品提供更好的保护。

适当降低数字音乐平台的服务费用,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正版音乐。

2.鼓励多样化和创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小型音乐工作者和独立唱片公司,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

建立更多的演出场地和展览空间,为新兴音乐人提供更多展示才艺的机会。

3.培养音乐教育:加强学校音乐教育,培养年轻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非营利性音乐组织的支持力度。

4.促进跨界合作:鼓励不同领域、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带来全新的艺术风格。

同时倡导艺术家们注重文化自觉,在创作过程中传递真实和独特的音乐思想。

5.培养良好的商业模式:音乐行业应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艺术家和唱片公司的经济实力。

同时,也要注重平衡商业利益与音乐艺术的关系,避免过度商业化倾向。

五、结论为了解决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革。

政府、产业页者和艺术家们应积极合作,在加强版权保护、鼓励多元创新、培养音乐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

现代音乐是否失去了其艺术性辩论辩题

现代音乐是否失去了其艺术性辩论辩题

现代音乐是否失去了其艺术性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现代音乐失去了其艺术性首先,现代音乐的商业化导致了其艺术性的丧失。

随着音乐市场的扩大和商业利益的追求,许多音乐人更加关注商业成功而非艺术创作。

他们追求流行和商业化的音乐风格,忽视了音乐的内涵和表达。

其次,现代音乐的创作方式也影响了其艺术性。

现代音乐创作往往依赖于电子设备和技术,使得音乐创作变得机械化和标准化。

许多音乐人使用电脑程序来生成音乐,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和个性化。

这种创作方式降低了音乐的艺术性,使其变得平庸和缺乏灵感。

此外,现代音乐的歌词内容也是其艺术性丧失的体现。

许多现代音乐的歌词充斥着低俗、庸俗和暴力的内容,缺乏深度和思想性。

与此相反,经典音乐的歌词往往富有诗意和哲理,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经典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我的语言,我的世界。

它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

”这句话表达了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力量。

然而,现代音乐由于商业化和创作方式的变化,已经失去了这种纯粹的艺术性。

反方辩手观点:现代音乐并未失去其艺术性首先,现代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证明了其艺术性。

现代音乐涵盖了各种风格和流派,从流行音乐到电子音乐,从摇滚乐到嘻哈音乐,每个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方式。

同时,现代音乐也不断创新,融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和技术,展现出新的艺术风貌。

其次,现代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和多样化。

现代音乐通过电子设备和技术的运用,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效和音乐效果。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具有冲击力,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感官。

现代音乐的表达方式不仅限于歌词,还包括音乐本身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现代音乐也能够反映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具有时代性的艺术性。

现代音乐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通过歌词和音乐风格等方面,表达了当代人的情感和思想。

它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成为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

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曾说过:“音乐是无国界的,它能够打破隔阂,传递爱与和平。

音乐节的商业化与文艺化

音乐节的商业化与文艺化

音乐节的商业化与文艺化音乐节是近年来普及且风靡全球的文化活动之一,它的商业化和文艺化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音乐节的商业化和文艺化之间,如何平衡利益和艺术价值,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商业化倾向带来的影响随着音乐节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以往追求艺术和文化价值的音乐节开始向商业化倾斜。

商业化倾向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商业赞助商的介入。

音乐节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顺利进行,许多音乐节为了筹款,会接受各种商业赞助。

这些赞助商往往会在音乐节现场进行广告宣传、销售产品和服务,这就可能会影响到音乐节本身的文艺价值。

2. 艺人商业演出。

许多音乐节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赞助商,选择邀请商业价值更高、知名度更广的艺人来表演。

这些艺人往往侧重于商业演出,而非真正的音乐艺术表演,这就会影响到音乐节的艺术价值。

3. 环节商业化。

许多音乐节为了吸引观众和赞助商,会增加各种环节,如强制售卖地摊、增加LED屏幕播放商业广告等。

这样的商业化环节也会影响到音乐节的艺术价值。

二、商业化与文艺化的平衡如何平衡商业化与文艺化,使得音乐节能够在商业利益和艺术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音乐节组织者和策划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确定音乐节的主题和定位。

音乐节要有自己的独特定位,而不是纯粹为了商业利益而宣传营销。

通过确定主题和定位,可以吸引真正关心音乐艺术的观众和艺人,增加音乐节的艺术价值。

2. 拒绝一切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为。

音乐节组织者需要拒绝所有不利于音乐节艺术价值的商业合作,如允许售卖大量地摊、在主舞台旁边加设商业广告等。

3. 坚持选取高艺术价值的表演者。

音乐节应该坚持选取艺术价值更高的表演者,而不是为了赚钱而选择低艺术价值的商业演出。

艺人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才是音乐节最重要的核心。

4. 加强与观众和社会的互动。

音乐节应该加强与观众和社会的互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音乐节中来,增加音乐节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力。

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音乐行业的问题与具体表现一、介绍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音乐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娱乐,但音乐行业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音乐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具体表现。

二、商业化导致创意匮乏1. 公司主导制作流程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型唱片公司在音乐制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往往削弱了艺术家对创作过程的控制权,使他们难以自由发挥创意。

大量企业干预限制了新人艺术家的涌现,并导致了许多音乐作品缺乏原创性和个性化。

2. 商业利益至上在商业驱动下,唱片公司更注重市场收益而非艺术品质。

他们倾向于寻找能够迅速取得商业成功的曲目和艺人,而忽略那些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的潜力股。

这种商业化导致了音乐创作的趋同性,缺乏多样性和艺术性。

三、不平衡的收益分配1. 低收入艺人困境尽管音乐行业规模庞大,但只有极少数顶级艺人才能获得巨额回报。

相反,大部分音乐人收入微薄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计。

这是因为唱片公司通常通过复杂的合同安排抽取大量利润。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音乐分享变得更容易,鼓励了非法下载和盗版现象,从而削弱了艺人的应得收入。

2. 社交平台算法偏好如今,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走红成为许多音乐人推广自己作品的重要途径。

然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算法通常倾向选择已经热门或流行的音乐作品,使他们更加曝光在用户面前。

这使得新兴艺术家难以被广泛发现和提升知名度。

四、创作环境与创新力不足1. 盗版侵权问题数字化时代带来了音乐作品的便利分享,但也给音乐创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盗版风险。

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上传和分享音乐作品,这使得作者很难保护他们的版权,并获得公正回报。

严重的盗版问题削弱了音乐家对投入时间和创新力的动力。

2. 缺少长期发展机制由于商业模式偏好追求短期内的利润,音乐行业往往忽视长期发展规划。

唱片公司更倾向于签下一夜成名的明星而非为新人艺术家提供持续支持与培养计划。

艺术商业化的利弊

艺术商业化的利弊

艺术商业化的利弊摘要:杰姆逊曾经提出.“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商业化背景下的传媒推动了大众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商业化成为了当今的争论主体,这在根本上也是由于大众艺术的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必然的探讨。

关键字:艺术商业化利弊关系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它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作为社会意识的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是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艺术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经济基础决定艺术,艺术反映经济基础,中间隔着许多环节,往往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直接和简单。

既然艺术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的商业化是必然的趋势,那么下面我们来说说艺术商业化到底有哪些好处和弊端。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艺术商业化的好处是不少的。

经商的人常常说,商业是一门艺术,可是在商品经济社会模式下,我们可以说,艺术同样也是一门商业。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

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说,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从活动结果的层面来说,艺术就是艺术品;艺术商业化是指艺术与商业运行手段相结合,商业涉及到的是供与求的关系,这便牵涉到了大多数人的“口味”,或者说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否能够迎合这个市场的问题。

艺术的目的是要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并使大众与其产生共鸣。

邓肯曾经说过:“把艺术给人民,人民需要它。

浅议文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

浅议文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

浅议文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商业化对音乐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商业化使得音乐产业能够更加规范和健康地运行。

在商业化的背景下,音乐人才和创作的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创作成果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

商业化也为音乐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使得音乐创作和演出的条件得到了改善。

商业化的推动也使得音乐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商业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商业化的压力使得音乐创作市场不断趋同和商业化。

许多音乐公司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更加倾向于推出商业成功概率高的作品,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的音乐创作。

这导致了市场上大量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削弱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商业化也导致音乐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优秀的音乐人才由于商业利益的制约而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

商业化也使得音乐消费模式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音乐唱片市场不断萎缩,音乐作品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得以传播和消费。

虽然这为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音乐作品容易被盗版和非法分享,对音乐人才的创作积极性和生活保障构成了威胁。

数字化的传播模式也导致音乐作品的价值被低估,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限制了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

应该加强音乐的版权保护工作,打击盗版和非法分享行为。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盗版和非法分享的打击力度,加强版权的立法和执法。

音乐产业也应该加大对音乐作品版权的保护力度,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减少盗版和非法分享的可能性。

音乐产业应该鼓励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音乐创作。

音乐公司和平台应该更加注重发掘和支持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音乐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应该鼓励音乐人才进行多样化的音乐创作,推动音乐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音乐产业应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

音乐公司和平台应该探索和创新音乐消费模式,开发更多有价值的音乐产品和服务,提高音乐的商业价值。

音乐表演专业在当今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音乐表演专业在当今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音乐表演专业在当今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当前市场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在当今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音乐表演专业涵盖了音乐理论知识、演奏技巧、舞台表演和艺术管理等多个方面,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为音乐产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结合目前的市场现状,分析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有能力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重要渠道之一。

由此可见,音乐表演专业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音乐的兴起,音乐表演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时代给音乐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线上音乐平台、音乐直播和音乐APP等。

这些创新使得音乐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的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表演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随着音乐节、演唱会和音乐比赛等活动的举办,音乐表演专业也受益于文化产业的崛起。

音乐节和演唱会成为了各种音乐流派争相展示的舞台,给音乐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和曝光机会。

此外,音乐比赛也成为了发掘和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参加音乐比赛是提高自己演技和赢得认可的重要途径。

同时,音乐表演专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音乐表演市场的竞争激烈,音乐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此外,音乐产业的商业化也给音乐人才带来了商业压力,需要不仅具备音乐才华,还要具备相关的商务能力和市场意识。

在未来,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音乐表演专业将继续受到市场的追捧。

另一方面,音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音乐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为音乐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同时,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也将进一步推动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

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投入将为音乐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音乐产业的商业化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音乐产业的商业化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音乐产业的商业化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展,音乐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个产业领域的商业化趋势向何处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一、商业化趋势随着音乐产业的商业化趋势逐渐加强,音乐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在数字化时代,音乐人的音乐作品比以往更容易被收听和分享,同时排名榜单和销售数字也更容易被得知。

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平台的垄断性愈发显现。

为了赢得消费者,各大唱片公司和音乐平台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付费会员权益,引导消费者支付更多的费用。

此外,音乐的推广也不再依赖传统媒体宣传而是由大数据、盲盒等营销手段。

例如,各个音乐平台推广争相上演各种大数据算法,通过用户的社交行为以及其他维度,来推荐相应的音乐。

再者,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兴起带来的是付费数字音乐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加入了Spotify、Apple Music等平台,以便能够便利地和更多的听众分享他们的作品。

音乐流媒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音乐下载和免费的试听体验,客观上也刺激了音乐市场的增长。

二、未来发展方向虽然音乐产业的商业化现状已经十分普遍,但在未来,音乐产业牵涉到的商业化方向还有很多。

其中,数字化的普及和AI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音乐行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1. 个性化推荐音乐兴趣群体的多样性将会在音乐消费领域大展身手。

作为音乐推荐方面的重要技术之一,AI技术正在有力地推动着音乐行业的发展。

将成千上万的音乐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通过AI的算法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推荐的个性化程度,让消费者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2. VR和AR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在未来的音乐产业中,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有望大幅度扩展。

未来音乐,用户不仅可以坐在观众席上欣赏演唱会,还可以像穿越时空一样,足不出户地参加音乐盛会。

这种融合虚拟与实际场景的方式,也为音乐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困难

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困难

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困难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美妙语言,它能够传递情感、启发思考,并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

然而,现实中音乐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教育体制的问题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音乐教育常常被忽视或者被排在次要的位置。

教育系统普遍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评估,对于艺术和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这导致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音乐教育资源和专业的音乐教师。

部分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也倾向于注重练习技巧和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师资力量不足和专业培养不完善音乐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他们对音乐知识和教学方法掌握不够全面。

另外,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育师资培养过程相对较短,很难满足专业音乐教师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音乐教育的水平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三、学生厌倦和缺乏兴趣的问题由于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许多学生在接触到某些乐器或音乐风格后会感到枯燥乏味和缺乏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常常只是被要求机械地练习乐曲和技巧,而缺乏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情感体验。

这使得学生对音乐教育逐渐失去了兴趣,进而对音乐本身也失去了热爱。

四、资源和设备不足音乐教育需要适当的设备和场地来支持教学活动,但是许多学校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音乐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这使得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五、社会认知和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变化,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价值观正在逐渐被重新塑造。

一方面,商业化的音乐产业和大众娱乐文化影响了年轻人对音乐的认知,使得他们更加倾向于追求商业化的流行音乐而不是传统的音乐艺术。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成功定义的偏向于理工科和商科,使得音乐教育的地位相对较低。

这些社会认知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得音乐教育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音乐流行趋势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流行趋势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流行趋势对音乐教育的影响现如今,音乐流行趋势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音乐教育面临着许多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音乐流行趋势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趋势来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1. 音乐流行趋势的多样性音乐流行趋势现如今是日新月异的,各种音乐风格迅速涌现。

从流行音乐到古典音乐,从摇滚乐到爵士乐,从电子音乐到民谣,各种风格的音乐都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流行起来。

这种多样性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流行趋势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线音乐平台、音乐节等渠道了解和欣赏各种音乐流派,从而培养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为了顺应这一趋势,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引导他们拓宽音乐视野。

3. 引领音乐教育的创新音乐流行趋势不仅改变了音乐的风格,也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育以训练学生的演奏技巧为主,而现如今的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入音乐制作软件和数字音乐工具,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体验乐器演奏、录音和音频处理等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4. 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流行趋势吸引着大量的年轻听众,他们热衷于流行音乐并希望能够成为音乐人或艺术家。

这一趋势促使音乐教育注重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流行音乐制作课程、流行音乐演唱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5. 音乐教育与产业的结合音乐流行趋势使得音乐教育与音乐产业联系更加紧密。

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音乐教育应该与音乐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通过与音乐产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行业的运作模式。

浅议文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

浅议文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

浅议文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音乐商业化的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经济变革和文化变革。

经济变革是指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经济产出和分配,并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完全超越了计划经济时代。

文化变革是指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文化传播和交流更加快捷和广泛,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影响。

由此可见,音乐商业化背景的产生是经济变革和文化变革的双重推动结果。

二、音乐商业化对音乐产业的影响音乐商业化的出现对音乐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商业化的出现使得音乐进入了商业领域,音乐得到了商业化运作,商业机构开始介入音乐创作和宣传中,这也给音乐带来了更多的资本和发展机遇。

再者,商业化的出现促进了音乐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

音乐产业的商业运作要求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产业体系等条件。

商业化的出现,使得音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高。

从而提高了音乐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音乐产业现状目前,音乐产业已成为了全球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18年全球音乐产业报告,全球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970亿美元。

其中,数字音乐销售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数字音乐业务的出现,证明了音乐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数字音乐业务对于音乐产业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盈利点和新的业务模式。

目前,音乐产业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内容与多元化发展。

音乐产业逐渐实现了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包括音乐作品的风格多元化,音乐创作手法的多元化等。

同时在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文化传承和表达。

2、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音乐产业的盈利模式得以拓宽。

依靠不同的盈利模式,音乐产业发掘出任何可能的利润来源,从而增加收入。

3、音乐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音乐产业已经逐渐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从音乐作品到音乐衍生品,所有的生产加工链都得到了数字化,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

艺术品商业化及艺术价值的转变

艺术品商业化及艺术价值的转变

艺术品商业化及艺术价值的转变导言艺术从以前的纯粹献身于艺术的内在价值,到现在被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事件,已经逐渐转变了人们对艺术价值的看法。

当代艺术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涵盖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表达方式,并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商业市场。

本文将探讨当代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及其对艺术价值的影响。

艺术品商业化现象及特点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的不断扩大,艺术品的商业化也越来越普遍。

商业化艺术品是指那些被创作、买卖和展示出来的艺术品,通过销售和收藏的方式来赚钱。

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的,例如市场的需求、投资的价值以及自身的创作和表现方式等。

当代艺术品商业化具有以下特点:1.全球化:当代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艺术品的流动性和跨国交易增加了许多。

2.金融化: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并且艺术品价格随着市场需求不断上涨。

3.品牌化:许多当代艺术品牌经过长时间的打造和成功营销,成为了国际上的一些著名品牌。

4.多媒体:当代艺术品形式多样,包含了绘画、摄影、雕塑、音乐、电影、数字艺术等各种形式。

商业化对艺术价值的影响当代艺术品的商业化与市场化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品概念。

艺术家、收藏家、观众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商业化对艺术市场的推动使得艺术作品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增加了艺术品收藏价值和艺术家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另一方面,虚假和不受欢迎的作品也很可能因为喧闹的噪音效应而被推广和炒作,变得非常受欢迎。

这无疑对艺术的价值和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在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品价格的飞涨显然加剧了人们对艺术品的利益追求,这种关注经常会使一些艺术家的创造性、艺术灵感和独创性受到挑战。

另外,一些大型的现代艺术品牌成为了国内外的文化输出,但一些原有的文化特色被改变和消失了,花哨的灯光和支奇妙的多媒体效果使艺术品失去了传统价值,而变成了商业的展览和演出。

艺术品价值的转变商业化对艺术品价值的影响,使艺术品和商业市场和货币关联紧密。

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平衡研究

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平衡研究

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平衡研究摘要: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平衡一直是音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商业化使音乐更具市场竞争力,但可能降低其艺术性;艺术性强的音乐作品对于文化传承和内涵传达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商业化对音乐作品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建议,为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音乐作品;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平衡研究一、引言在当今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平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商业化的推动使音乐作品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但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可能会受到削弱。

相反,追求艺术性的音乐作品往往会对大众不易接受,商业价值也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成为了音乐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二、商业化对音乐作品的影响1.商业化带来的市场前景商业化使音乐作品更容易被推广和传播,进而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音乐作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同时也更容易被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这种大规模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音乐作品的曝光度,也有助于音乐市场的持续发展。

2.商业化降低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然而,商业化也可能会降低音乐作品的艺术性。

在商业化的逻辑下,音乐作品更多地被看作是商品,而非艺术品。

商业利益成为了许多音乐人创作音乐作品的主要动力,导致他们只追求商业成功,而忽略了音乐作品的品质和创意。

这种情况下,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往往会受到忽略和影响,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下降。

三、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之道1.提高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为了保持音乐作品的艺术性,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平衡。

他们应该保持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不应该完全受商业因素的影响,要保持独立的音乐创作思路。

同时,音乐人也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音乐技术水平,丰富自己的音乐文化底蕴,从而提高音乐作品的艺术性。

2.强化音乐作品的商业化运作与此同时,为了提高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音乐人也应该注重音乐作品的商业化运作。

民族声乐发展之现状

民族声乐发展之现状

浅谈民族声乐发展之现状摘要:民族声乐作为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音乐形式,具有音色自然、甜美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等特点。

既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美的感动,又能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声乐迅速成长起来。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个性模糊等问题。

本文主要从民族声乐的特点和民族声乐存在的问题来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民族声乐问题继承发展一、发展民族声乐的必要性随着人类步入后工业社会,“全球化”已经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文化的全球化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而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文化工业”的出现已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得力于大众传播媒介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动。

在文化领域的核心原则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表现。

因此,民族声乐的发展应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现民族的音乐风格,是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声乐以其音色甜美和贴近生活而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民族声乐在此基础上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

因此,广大民族声乐工作人员还要为民族声乐发展的继续奋斗。

二、民族声乐的特点(一)演唱方法的科学性我国民族声乐十分重视呼吸对歌唱的作用,用气息把字送出,结合唇、齿、牙、舌的配合,咬字、吐字要清楚、准确而有弹性。

民族声乐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借鉴美声唱法,将其融合到民族声乐之中,使演唱者兼具宽广的音域,较强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民族声乐的艺术性民族声乐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歌曲一度创作的艺术性,演唱者也需要具备音乐修养、文化修养、生活积累与感悟等多方面的素养。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提高自身的艺术学鉴赏力;此外要学会体味和感悟日常生活,才能更好的表达声乐的内涵(三)民族声乐的民族性。

音乐产业中的商业化与创意追求

音乐产业中的商业化与创意追求

音乐产业中的商业化与创意追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音乐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产业,既面临着商业化的压力,又需要保持创意的追求。

商业化和创意追求之间的平衡,对于音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音乐产业中商业化与创意追求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商业化是指将音乐作为商品进行推广和销售的过程。

商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提高音乐作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然而,商业化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商业化可能导致音乐作品的同质化,迎合大众口味而缺乏创新。

另一方面,商业化过程中可能会削弱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使其受制于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

与商业化相对应的是创意追求。

创意追求是指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对于个人思想、情感和艺术表达的追求。

创意追求强调音乐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个人风格和独特的音乐语言来吸引听众。

然而,创意追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创意追求可能导致音乐作品的市场接受度较低,难以获得商业成功。

另一方面,创意追求可能使音乐人陷入艺术的小众化境地,难以与大众建立连接。

为了在音乐产业中实现商业化与创意追求的平衡,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音乐人应该保持对于创意的追求。

他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和风格,不盲目迎合市场需求。

只有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个人风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音乐人应该注重市场营销和商业策划。

商业化是音乐产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市场推广和销售,才能使音乐作品被更多人所认可和喜爱。

音乐人可以与专业的营销团队合作,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音乐作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此外,音乐产业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合作与创新。

音乐人、制作人、唱片公司等各方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

同时,应该鼓励创新,支持新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的出现,为音乐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音乐产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为音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音乐行业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版权保护措施

音乐行业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版权保护措施

音乐行业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版权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音乐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音乐产业正不断探索以数字化为特点的商业模式,并寻求更好的版权保护措施,以维护艺术家和音乐公司的利益。

本文将介绍音乐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版权保护措施,并探讨其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一、商业模式1.1 数字化音乐发行随着音乐数字化的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音乐发行成为音乐产业的主流商业模式。

通过在线音乐平台,听众可以方便地购买和收听音乐作品,而艺术家和音乐公司也可以通过数字化音乐发行获得更多的收入。

此外,数字化音乐发行还促进了全球音乐市场的拓展,使得音乐作品得以跨越国界的传播。

1.2 演唱会和巡回演出演唱会和巡回演出作为音乐产业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不仅可以为艺术家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也为粉丝提供了与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

艺术家通过举办演唱会和巡回演出,不仅能够直接与听众进行互动,还可以通过售卖周边产品等方式增加经济收益。

演唱会和巡回演出已经成为了音乐产业的核心利润来源之一。

1.3 品牌合作与代言由于音乐和品牌之间的巧妙结合,品牌合作与代言也成为了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之一。

艺术家通过代言品牌产品,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与此同时,艺术家也能够获得品牌方的慷慨资助。

品牌合作与代言通过互惠共赢的方式,使得艺术家和品牌都能够从中获益。

二、版权保护措施2.1 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是保护音乐作品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创作者可以通过向相关机构申请著作权来确保自己作品的合法地位。

一旦他人侵犯了音乐作品的著作权,创作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2.2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由于数字化音乐的传播方式使得音乐作品容易被复制和传播,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引入就成为了保护音乐作品版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包括数字水印和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等,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数字加密和授权管理,有效防止音乐作品被非法传播和使用。

当代音乐创作中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平衡研究

当代音乐创作中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平衡研究

当代音乐创作中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平衡研究在当代音乐创作中,艺术性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艺术性代表了音乐作品的创造性、表现力和独特性,它关注的是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情感表达。

而商业化则是指音乐作品在市场中的销售能力和受众接受度,它强调的是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

面对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要求,音乐创作者如何在艺术性与商业化之间取得平衡呢?首先,在音乐创作中,艺术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传递情感、探索思想和表达个人独特性。

创作者应该具备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音乐语言,通过巧妙的编曲和旋律设计,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音乐作品中。

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为听众带来独特的感受,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然而,单纯追求艺术性并不意味着忽视商业化的因素。

商业化是音乐产业运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确保了音乐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触和欣赏。

商业化的成功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受众口味和流行趋势。

创作者应该了解目标受众的喜好和需求,结合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创作出更具商业价值的音乐作品。

商业化的成功并不意味着音乐作品的品质低下,相反,它要求创作者在保持艺术性的基础上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创作出能够赢得听众喜爱的音乐作品。

艺术性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创作者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流行音乐界的艺术家艾德·希兰(Ed Sheeran)。

他的音乐作品既有独特的创作风格,融合了流行、民谣和嘻哈等多种音乐元素,同时又能够迎合大众口味,成为了商业成功的代表。

艾德·希兰的音乐深受听众喜爱,不仅因为他的歌曲旋律动人、词曲精良,更因为他的歌词真实、情感饱满,这些元素都为他赢得了大量忠实的听众和商业成功。

在寻求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平衡时,音乐创作者还应该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合作可以为音乐作品带来更多样的创意和音乐元素,也能够拓宽音乐作品的受众群体。

与其他音乐人、词曲创作人、制作人等的合作,可以借鉴彼此的优点,共同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性和商业化价值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的影响摘要: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印象中的音乐原本并不是商品。

但目前,艺术商业化在当代中国现实音乐生活中的存在与流通、市场经济对国内音乐院校的渗透和影响,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商业化是一柄“双刃剑”,利与弊同时存在,如何存利去弊是一个时代课题。

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对音乐院校的影响入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力求对商业化影响下的我国社会音乐生活有一个更为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商业化;市场经济;影响;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商业化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由此导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逐渐渗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大专院校,音乐院校也概莫能外,由此引发了一种校园消费态势。

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迈进,音乐艺术与商业呈现出日益密切的联姻状态,揭示了音乐艺术与市场经济结合愈发紧密的现实。

音乐艺术商业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领域的新问题,尤其是它对音乐院校的影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管理体制上,都足以引起国内教育界、文化界的充分重视和关注。

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就艺术商业化潮流对音乐院校的影响进行一些初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一、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影响的时代动因所谓商业化是以生产某种产品为主,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市场现实行为。

商业化是相对艺术而言的,音乐艺术是非常有个性、可以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形式;不管是艺术还是商业,前提都是要符合最基本的大众审美需求。

商业化对音乐院校的渗透和影响,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1.从时代角度看,是经济体制转变下音乐院校办学需要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投资体制是单一的国家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商业企业甚至商业的概念都极少影响到音乐院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高校的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格局逐渐生成。

这种体制的资金供给、政策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变革的大环境,都使得我国高校包括音乐院校,不得不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在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交互作用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自寻生路,来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为提高办学的软、硬件水平,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音乐院校更是如此。

于是,通过各种形式拓宽筹集资金来改良学校设施的渠道,便成为许多音乐院校发展的选择,而与商界的合作就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市场经济意识影响音乐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广大师生的思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形势推动的。

2.从社会角度看,是音乐院校已经成为商家眼中潜力市场的必然结果。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音乐商品化的趋势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水般地向我们扑面而来,当演唱者与欣赏者以一种商品交换的形式发生着经济上的关系的时候;当许多人以歌唱或以歌唱有关的行当作为职业,并以各种手段和形式大赚其钱的时候,声乐演唱就超出了单纯的艺术交流、单纯的精神和情感沟通的范围,而逐步演变成为精神商品――一种金钱交换的巨大的文化产业。

以赢利为终极目标的商家和企业自然不会放过与音乐院校合作赚钱的机会。

特别是在音乐文化产业领域,相关企业需要不断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便能跟上市场的潮流,而音乐院校集中了大部分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最具有文化活力和影响力的大学生群体,直接或间接地赢得高校市场必将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市场和未来潜力市场。

所以,两者的联合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3.从个体角度看,是市场经济观念对音乐院校师生影响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商品意识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逐步在人们心中确立起来,并在商业化的进程中一步一步得到不断强化。

同时,文化产业的兴起,更直接加深了音乐院校教职员工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这些,都为市场经济进入音乐院校并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条件。

二、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影响的主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群众音乐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业蓬勃发展,普通家庭对子女培养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很多综合院校新增了音乐专业,音乐院校的自主扩招以及随之而来的音乐艺术考生的大批涌现。

与此相随发生的,是社会资本大量注入音乐高等教育。

比如过去音乐学院屈指可数,现在公办、民办发展到很多综合院校也在开办音乐学专业,数量是相当可观。

相对于其他综合高等院校,音乐院校和音乐相关的专业就成了高校中最具商业色彩和消费市场的地方。

也正是由于大众人群的积极热情的参与和支持,歌唱家、歌星的艺术实践活动和审美消费活动,才呈现出蒸蒸日上、丰富多彩的局面。

比如:• 购买本国的或欧美歌星磁带和光盘等歌曲音像制品和音乐印刷品。

• 歌唱着自己举办音乐会或参与演出,以赢得经济效益。

• 观摩中外歌剧、音乐剧、音乐会。

• 歌手签约制度(公司对歌手的商业包装、设计、而歌手通过演出和制作音乐为该公司赢得经济效益等。

)• 上述人员既是声乐文化的审美创造者又是消费者。

• 音乐出版:通过音像公司制作和发行VCD、DVD、MP3等音像制品,购买音像制品、印刷品、乐谱。

• 音乐作品的交易市场,比如原创歌曲交易会,或演唱者自己推销自己的演唱和作品。

比如,李春波的《小芳》…• 欣赏音乐茶座。

• 声乐产品的推销,首先锁定目标听众以专辑和单曲的形式进行分销和零售,或者组成演出队巡回演出。

• 报名参加广播、电视台举办的音乐娱乐节目、比赛。

• 参加各种群众艺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声乐培训班或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进修班。

• 通过互联网下载歌曲单纯进行欣赏。

• 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声乐作品,依靠点击率提高个人知名度或者获得经济效益,比如雪村等…• 音乐心理治疗。

• 激情群众歌舞广场(群众声乐文化活动)。

• 歌舞厅、家庭卡拉OK大家唱。

• 通过电脑网络传递自己演唱的歌曲或拍摄的DV作品等。

• 提供赞助,冠名协办。

• 校方提供场所和设施。

• 代言商业品牌。

• 举办商业节日。

三、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影响的利与弊商业化是一柄“双刃剑”,利与弊同时存在,商业化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特点是自由的经济、平等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它对音乐院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认真审视市场经济对音乐院校长远发展的影响。

1.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可以产生恰当的促进作用第一,艺术商业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增加高校经费来源、缓解办学经费不足。

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费不足是我们面临的“瓶颈”之一。

音乐院校与商界的密切合作,特别是民办音乐学院,既可以从研究成果的转让中直接创造经济利益,还可以从各种合作中获得商界的资助和赞助,从而增强了音乐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艺术商业化的影响,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企业可以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空间,使课堂静态知识转变为社会动态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而且,企业的发展也有它的文化魅力,通过感受企业成功之路本身就是很好的实践教育课,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挖掘学生特长,培养造就大批音乐专业人才、电脑音乐制作人、音乐文化人等。

第三,艺术商业化的影响,可以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参与性。

相对于企业而言,音乐院校多数情况下是远离社会实践的教研机构,而企业却有着直接进行社会实践的优势。

众多企业把对社会消费群体的研究、市场信息的收集等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可以相信,不少企业利用音乐院校进行各种商业宣传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对社会需求有所掌握的情况下进行的,企业在这里承担了社会需求代言人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育需要社会广泛参与的这一时代特征。

第四,艺术商业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通过勤工俭学、参与一些商业活动,不但可以缓解部分贫困学生经济紧张的局面,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对社会的认识,增强所学专业的实践性。

第五,艺术商业化的影响,将有利于文化产业的一切活动扩大变成商品及服务,通过市场进行产品交换,从而用经济手段支持音乐院校学科设置及创新活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产品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六,艺术商业化的影响,可以促进艺术市场的繁荣,刺激音乐院校的办学思想,调整音乐院校师生由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

能够从艺术中寻求经济,并由此改善音乐艺术创作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

特别是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得以继续传播的可行性。

2.过度的艺术商业化必然导致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中的艺术商业化对音乐院校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如果音乐院校对此缺乏有效控制,任其泛滥,市场经济就会影响学校的良性发展,甚至会导致危险的后果。

毕竟过度的艺术商业化,会以片面地、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并不是真正为了学校的发展,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第一,过度的艺术商业化严重消解弱化大学精神。

一位教育名家曾说过:市场是产生各种严重利害关系的源泉,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市场力量越强,学术职业感就会越弱。

如果大学里最优秀的教授都投身到有较高薪水的市场中去,商业化将会对大学的核心使命产生消极影响。

商业化与大学精神本身就是一对不和谐音符。

商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是与功利性密切相关的。

从经济学角度讲,企业的本能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我们不能否认商家进入校园带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但它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功利性与大学倡导的追求真理、爱心奉献、人文关怀的精神本质是格格不入的。

同时,商业本身固有的功利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兼顾社会目标,即商业、市场必然会同大学作为公共产品这种属性相矛盾。

另外,教师或者学生由“学术人”、“学习人”转变成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经济人”,必然使他们难以胜任各自的角色,导致角色错位。

第二,过度艺术商业化导致教育中的诸多“非正常”现象。

目前,很多音乐院校的管理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硬件设施等,已经深受商业主义的影响,甚至学校正常的教学还要为商业活动让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