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1)](https://img.taocdn.com/s3/m/7925999dc1c708a1284a448b.png)
青藏铁路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1家):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 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 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 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 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青藏铁路承包公司:建设管理由青藏铁路公司承担在格 监尔理 木单 和位 拉( 萨1分1别家成)立:青乌藏鲁铁木路齐建监设理总公指司挥、部铁和一青院藏监铁理路公司、 甘建设肃总铁指科挥监部理拉公萨司指、挥甘部肃。陇总辉体监设理计公单司位,为北铁京道铁第城一监勘理公司、 北察京 设铁 计研 院,监其理中公拉司萨、河四特川大铁桥科、监拉理萨公站司房,分西别南由交铁大道监第理公司、 郑三州勘中察原设监计理院公和司中、国兰建州筑铁设道计学研院究监院理担公任司
冻土施工技术
片石通风路基 热棒
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投入逾亿元, 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 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 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水体系 等措施均获成功。青藏铁路已 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大的冻土研 究基地。
隔离板通风管路基
建设期间面临的主要健康安全问题:
✓高寒 ✓缺氧 ✓干燥 ✓风大 ✓辐射强 ✓地处鼠疫自然源 ✓压力容器多 ✓爆炸物品多 ✓高原高空作业 ✓生活供应受限。。。。。。
✓建设青藏铁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 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 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西藏人民的生 活水平
✓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 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青藏铁 路的通车,尤其推动尼泊尔落后的背部山区的经济发 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 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青藏铁路将帮助尼 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2a53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6.png)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全长1956公里。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中国在青藏高原上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1. 规划与初步研究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青藏铁路的规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在青藏高原上建设一条铁路的设想。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极端恶劣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这个计划一度被搁置。
在197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经过多次勘测和科学考察,确定了西宁至拉萨的线路走向,并进行了初步的工程设计。
2. 建设准备阶段(1990年代)1994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青藏铁路的建设方案。
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了勘测、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
1996年,青藏铁路公司成立,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争取国际贷款和技术支持,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
3. 建设阶段(2000年-2006年)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极高的地理海拔、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峻的自然环境,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
青藏铁路的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工程方法。
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条件,铁路线路采用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建设采暖工程、防风措施和植被恢复等。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标志着这项工程的圆满完成。
这条铁路的建成,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4. 运营阶段(2006年至今)自2006年7月1日开始,青藏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这条铁路的开通,使得西藏地区首次实现了铁路交通的连通,大大提高了西藏的交通运输能力。
随着运营的开展,青藏铁路逐渐完善了相关的设施和服务,提高了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同时,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和可靠,铁路部门还加强了对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866e40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0.png)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居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共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线路长度814千米,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修通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长度1142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海拔4 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青藏铁路的建设,可以说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地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b726f27647d27284a735103.png)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120541204崔彤彤一、青藏铁路工程概况1、青藏铁路概况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
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于2006年七月一日正式通车运行。
2、青藏铁路的线路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
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3、青藏铁路的环境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
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二、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1、制定以人为本的科学建设方针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们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要求,制定了“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建设方针。
2、在公益性建设项目中首次实行法人责任制青藏铁路是典型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由国家安排。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大型企业——青藏铁路公司。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8433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2007年正式运营
• 2007年6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 开通了拉萨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 列车
02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线路特点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地理位置
•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跨越了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极端气温可 达-40℃
可持续发展
• 青藏铁路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 •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青藏铁路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青藏铁路的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的筹建背景及历史
01 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开始规划修建青藏铁路 • 1958年,国务院同意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初步方案
02 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
02 环境保护技术
•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 • 如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等
0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 • 如高原铁路设计、铁路铺架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2006年全线贯通
•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 • 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铁路联系
•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筹建工作 • 1984年,青藏铁路正式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03 2001年实质性建设
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a9f8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2.png)
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
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
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
截止到2000年底,青藏铁路西格段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8724万吨,发送旅客3573万人,完成进藏物资运输达875万吨。
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远远不适应需求。
经过铁道部组织的精心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去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上万名建设者汇聚于此,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工程计划于2001年10月完工,工程设计为一级铁路。
扩能改造后,青藏铁路西格段年通过能力将大大提高。
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建成使用,为格拉段入藏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翔实的技术资料。
西格段于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预计2012年完工。
青藏铁路的修建与历史意义
![青藏铁路的修建与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763c4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f.png)
青藏铁路的修建与历史意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腾飞,交通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高铁建设如火如荼,成为了世界高铁建设的标杆。
其中,青藏铁路的建设更是让人瞩目。
青藏铁路,也称青藏高原铁路,连接了中国大陆的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是世界上拥有最高海拔的长途铁路线。
作为一个既具有经济和政治意义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中国自身,也对于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修建青藏铁路的背景十九世纪末,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在中国某些地区开辟对外交通供给了新的机会和需求,也给中国的西藏问题带来新的紧张。
中国的西藏行省制度加速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交流,也使得西藏与中国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和密切。
中国政府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采取了一系列对西藏、青海地区进行引援殖民的政策措施和民族政策,实行了有效的中国化行动。
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部分汉族族群迁移到上述地区,与当地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发展。
随着西藏问题的持续发酵,中国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逐渐加强,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进入西藏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成为援建和改善西藏地区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
而西藏在此期间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站点之一,因此,需要修建一条连接青海、西藏的大型交通线路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重要任务。
二、青藏铁路的修建与意义在中国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这条铁路线连接了中国的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对于中国这个多年来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的大国而言,这条拥有世界最高海拔和最长线路的铁路线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
青藏铁路的建设不仅为中国的其他省市提供了通行的铁路交通,也使得西藏自治区地区的贸易和经济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此外,青藏铁路的修建还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例如,火车的车速大大提高,货运和旅客运输方便,从而减少了陆路运输的车辆和油耗,降低了CO2排放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
青藏铁路故事
![青藏铁路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7f112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5.png)
青藏铁路故事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它连接了青海省的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是中国铁路“三纵四横”中的一条重要横向干线。
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壮举,更是一部承载着无数劳动者心血和汗水的壮丽史诗。
青藏铁路的修建,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强西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由于青藏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恶劣,施工条件极为艰苦,因此修建青藏铁路被誉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工程人员克服了诸多困难。
他们不畏艰险,攻克了海拔5200米以上的高寒无人区,克服了高原缺氧、冰雪覆盖等极端环境,创造了许多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一次”。
他们用血汗和智慧,铺就了一条条通向西藏的“铁丝路”,让西藏人民和游客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往来于内地。
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改变了青藏地区的交通运输格局,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铁路的通车,使得西藏的物资运输更加便捷,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青藏铁路的开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青藏铁路的建成,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沿途的雪山、草原、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让无数游客为之倾倒。
而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青藏高原号”列车更是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青藏铁路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奋斗、拼搏、创新的壮丽史诗。
它见证了一代代铁路人的艰苦付出和不懈努力,也承载了中国铁路事业的辉煌历程。
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连接了西藏与内地,也连接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一条承载着梦想和希望的铁路。
愿青藏铁路的故事,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单项式的意义
![单项式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ea55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2.png)
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阐
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旳系数和次数.
①x+1; ②1 ; ③πr2; ④- 3 现了加法运算;
② 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旳商; ③是,它旳系数是π,次数是2; ④是,它旳系数是- 3 ,次数是3.
2
2.下面各题旳判断是否正确.
(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 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解:它2小时行驶旳旅程是 100×2=200(千米) 3小时行驶旳旅程是 100×3=300(千米) t小时行驶旳旅程是 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具有字母旳式子中若出现乘号, 一般将乘号写作“•”或省略不写.如: 100×a能够写成100•a或100a.
xy2
-t2 -2vt/3
系数
2 -1.2
1
-1
-2
3
次数 2 1
32
2
(2)填空:
①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48%,则女生人
数是___4_8_%__x___,男生人数是__5_2__%__x___.
②一辆长途汽车从杨柳村出发,3小时后到达相距S
s
千米旳溪河镇,这辆长途汽车旳平均速度是___3_.
写在前面.
4.选择题
①下列各式中单项式旳个数是( B)
3 , x+1, -2, - b , 0.72xy,
a
3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②单项式-x2yz2旳系数、次数分别是( C)
A. 0, 2 B. 0, 4 C. -1, 5 D.1,4
5.(1)填表:
单项式 2a2 -1.2h
(4) 0.9a,它旳系数是0.9,次数是1
青藏铁路的知识和意义
![青藏铁路的知识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0cdf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9.png)
青藏铁路的知识和意义摘要:1.青藏铁路的基本知识2.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3.青藏铁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4.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5.青藏铁路对人民生活的改善6.青藏铁路的未来发展正文:青藏铁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连接了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拉萨和内地省份。
它的建设不仅在我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青藏铁路的基本知识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
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最高海拔达到了5072米。
这条铁路采用了世界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保证了在高寒、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二、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1.政治意义:青藏铁路的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展示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实力。
同时,它也为巩固我国边疆地区的主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2.经济意义: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为西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3.社会意义: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改善了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生态意义: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确保了沿线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青藏铁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青藏铁路的通车,为西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例如,西藏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农副产品等可以通过铁路便捷地运输到内地,进一步拓宽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交流渠道。
四、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
通过采取绕避生态敏感区、实施生态恢复、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措施,确保了沿线生态环境的安全。
此外,铁路还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五、青藏铁路对人民生活的改善青藏铁路的通车,使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物资供应更加丰富,物价水平逐步降低,就医、就学条件得到改善。
同时,铁路的开通也为西藏的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了当地就业。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089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1.png)
202X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了解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掌握魏源的《海国图志》;掌握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的科技成就; 通过对魏源等四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找出他们共有的优秀品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并学习四位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通过魏源的主张与什么运动相关联、举例说明“物竞天择”等例子培养同学们联系相关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人﹄字形路轨
﹃﹄
如图所示,京张铁路从图的右下角向左上角通过1、3之间的高山。 经过此路段的早期列车都有前后两个车头,首先北行列车从1进入2,也就是青龙桥站,然后车头变车尾,车尾变车头,倒着驶入3。
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至28‰,隧道也由原测的1800米缩短为1091米,而且工程费用还可节省10万两白银,施工的强度和难度也相对降低了。
4.(2010•广东中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 思想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哪一部书的观点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温故知新
简要概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曾作出哪些尝试,经历了哪些变化?
科学技术
魏 源
侯德榜
严 复
詹天佑
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魏 源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思想主张
鸦片战争时期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精选17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9b300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1.png)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精选17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篇1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提示: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2、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提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3、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①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②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⑵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提示:“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
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4、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提示: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
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5、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提示:“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
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50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技术简介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8bd4177f242336c1eb95e9c.png)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技术简介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属典型高原冻土隧道,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低气压、低氧分压等客观因素给隧道修建带来许多困难,但是修建青藏铁路意义重大,这也是对我国修建铁路隧道技术的一次大考验,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把青藏铁路顺利竣工。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青藏铁路修建进行叙述。
1 工程概况昆仑山隧道全长1 686 m ,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600~4 700 m 的连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1. 5~2. 5 m ,下限60~120 m ,起讫里程DK976 + 250~DK977 + 936 。
隧道地处乱石沟多年冻土区,以古冰川、现代冰川作用及寒冻风化地貌形态为主,地表石海、石冰川、冰椎与冻胀丘、融冻泥流与滑坍发育。
该隧道洞身为三叠系板岩夹片岩,山坡为坡积角砾土、碎石土、洪积碎石土。
隧道所处地区气候特征是高海拔、高寒缺氧、低气压、低氧分压。
据现场观测,隧道进口的大气压只有海平面的57 %、氧分压只有海平面的54 %。
最高气温23. 7 ℃,最低气温- 37. 7 ℃,平均气温- 3. 6 ℃~- 5. 2 ℃,昆仑山隧道进口(4 642) 433 86温差可达30 ℃。
年平均降水量220. 9 mm ,年平均蒸发量1 469. 8 mm ,相对湿度为24. 5 %(现场观测) ,最大风速23. 0 m/ s。
2 工程难点2. 1 高原冻土昆仑山隧道所处地段多年冻土上限为1. 5~2. 5 m,下限为60~120 m。
为验证隧道结构设计、防排水措施、支护技术及隔热保温技术的合理性,以指导现场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支护和隔热保温层的施工以及动态调整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在昆仑山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7 个项目的科研攻关。
2. 2 高海拔、高寒、缺氧高寒、缺氧、低气压对人机效率的降低影响是严重的,根据相关资料,海拔高度为4 001~5 000 m 时气候对人机的影响见表2 。
2. 3 地质条件差昆仑山区属于雅合拉达合泽山旋回层,区内岩层挤压褶皱强烈。
青藏铁路50年历程解密
![青藏铁路50年历程解密](https://img.taocdn.com/s3/m/aef29bebe009581b6bd9ebb2.png)
青藏铁路50年历程解密2000年6月29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被誉为“青藏铁路第一桥”的北线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山口大桥上正式铺轨架梁。
然而,当我们走进高原的昨天,走进被冰雪覆盖的历史,才惊讶地发现,它的最初蓝图,产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年代……50年代,工程刚上马便停了新中国建立之初,铁路的总公里数很少,严重地阻碍了国家建设。
而西部地区,铁路里程更是少得可怜。
为改变这一局势,1953年,毛泽东亲点王震将军出任铁道兵司令员。
要他对此拿个5年、10年计划。
王震知道毛泽东心里牵挂的就是西藏和四川等地的交通问题。
王震向毛泽东表决心:“我们一定把铁路修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新疆青海甘肃的天山和昆仑山,一直修到喜玛拉雅山去!”1956年铁道部与铁道兵相关部门安排开展了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
并在半年以后向毛泽东作汇报:目前修进藏铁路,最大的困难是科技解决冻土问题、人的高原缺氧问题和经济能力问题。
毛泽东听后说:“我们目前修进藏铁路,是有一些困难。
但有困难不等于永远不修,50年代不行,60年代差不多吧?我想,再迟也不能超过70年代。
大家要有一个规划。
”那时,进藏铁路属于“军委工程”,中央命令有“青藏公路之父”之称的慕生忠将军任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局局长。
他在青藏公路的修建和保护工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高原经验。
然而,命令下达不久,他突然接到指令,要他只身前往青海格尔木机场,迎接飞往拉萨的一架专机,飞机带走了将军。
刚刚上马的青藏铁路,由于受到国家经济环境的影响,路基还没成型,工程便被迫下马。
5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向苏联专家征求意见。
苏联专家们断言:要让铁路横穿昆仑山和唐古拉山,至少要在一百年以后。
毛泽东表态:青藏铁路要修到拉萨1973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表态:“青藏铁路要修,要修到拉萨去,要修到中尼边境去。
”进藏铁路问题从此再次引起全国铁道战线的普遍关注。
同年11月9日,叶剑英批示:青藏、南疆两条铁路能否加大力量,提前完成。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6507ea8c83d049649b66581a.png)
青藏铁路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创举。
现在青藏铁路同样也成为中国又一伟大创举。
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从1956年铁道部设计院就开始对从兰州到拉萨2000余里线路进行全面的勘测设计。
1958年4月开始修建,1959年10月竣工通车,全长175公里,这是青藏高原有史以来第一条铁路,在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
到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青藏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可以想像人们去那里走一走都有缺氧的危险,而在这种环境下筑路的人,得克服多么大的困难呀!这些筑路叔叔真是即勇敢又伟大。
可见他们都有一颗无比高尚纯洁的心灵。
参加到这么危险又辛苦的筑路队伍中,太让人佩服和感动了。
建设青藏铁路不仅提现了工人们高尚的品质,更体现出国家要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决心。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开通了路,经济才会有发展。
为了修筑青藏铁路,截止到2006年3月25日国家投入巨资高达285亿元。
其中用于环保的投资达12亿元。
为此青藏铁路又被称为环保铁路,青藏铁路凝聚了全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们巨大的决心和无数筑路人无私的爱,这是中国建筑史上又一伟大创举。
有机会我一定要坐上开往西部的火车,亲眼看一看青藏铁路,相信新中国以来建成的这条巨龙,会比万里长城更具魅力!我爱青藏铁路这条新的巨龙,它盘旋在中华大地上,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骄傲,我爱筑路的工人叔叔们,是他们用爱筑成了这条路,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果没有美好的社会主义,就更不可能会有这条举世无双的巨龙!。
新中国以来的建设成就,有关青藏铁路的历史短文
![新中国以来的建设成就,有关青藏铁路的历史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73e69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8.png)
新中国以来的建设成就,有关青藏铁路的历史短文《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其中新中国以来,青藏铁路就是一项不朽的成就。
1958年9月,在兰青铁路开工建设的同时,上万名铁路建设者开始了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建设。
但由于青藏高原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制约,1961年,青藏铁路建设被叫停。
1973年,毛主席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说:“青藏铁路修不通,我睡不着觉。
”此后,沉寂了13年的青藏铁路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
1974年,铁道兵挥师高原修建青藏铁路,用风枪、铁锹、榔头打响了这场艰苦的大会战。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青藏铁路西格段于1984年5月1日开通运营。
通车初期,青藏铁路的运营者克服种种困难,用高度的使命感和顽强的作风,确保了铁路安全畅通。
也正是在青藏铁路人的滋养灌溉下,“扎根高原的吃苦精神、立足本职的创业精神、协作有爱的团结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些老青藏线精神被孕育而出并发扬光大,为后来青藏铁路精神的铸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1年,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开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13万名建设者历时5年,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具有鲜明高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也孕育而生。
时至今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已15年。
截至今年6月月底,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运送货物6.9亿吨、旅客2.67亿人。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创造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速度最快、环境最恶劣等多项“世界第一”,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为西藏打开了一扇通向内陆和国际的大门,实现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千年祈盼,让世界为之赞叹。
飞驰在天路上的列车的文案
![飞驰在天路上的列车的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7c513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c.png)
飞驰在天路上的列车的文案我最近惊喜获悉,国家计划在今年6月下旬对青藏铁路格拉段进行电气化改造,总工期三年,项目估算总投资148.4亿元,其中西藏段72.06亿元。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有关千里风雪青藏线的故事。
2015年金秋的一个清晨,我所乘坐的“天路”列车风驰电掣般地在运行。
窗外,如大海一样望不到边的错那湖在眼前不断地向前延伸、延伸、再延伸。
北京至拉萨的火车在翻越了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后,正在通过铁路边长达几十公里的蔚蓝色“圣湖”。
许多旅客拿出手机、照相机兴奋地拍摄着,生怕错过每一个美景。
此情此景,让我联想起语文课本中的描述:“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
一条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这条长长的“铁龙”就是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横贯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茫茫的“世界屋脊”上。
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正如作词家屈塬笔下深情的歌词所写:“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1300多年前,吐蕃王朝领袖松赞干布统一雪域高原后,急需吸收先进文化和技术。
松赞干布多次派专使向唐朝求婚,最后获得成功。
“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当文成公主一行的车轮碾过青藏高原这片苍茫的冰冻大地之后,长长的车辙印从此再也没有消失。
从当年的羊肠小道到青藏公路及至青藏铁路的建成,西藏已不再遥远。
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到拉萨需要走两年的漫长路程,如今仅需两天就可抵达。
乘火车到西藏,实现了数代中国人的梦想,使游藏北、逛拉萨、看藏戏、登珠峰、观大峡谷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川藏铁路全线竣工时间或将提前5年
![川藏铁路全线竣工时间或将提前5年](https://img.taocdn.com/s3/m/7475742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7c.png)
川藏铁路全线竣工时间或将提前5年2016-10-17 11:28 四川在线_plth1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记者张超)记者从10月14日在成都举行的“川藏铁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学术会上获悉,这条“世界最难”铁路建设项目的最新进展:“雅安-康定-林芝段预计2018年开工,川藏铁路预计将于2025年全线竣工。
”这比原来预计的2030年全线竣工时间提前了5年。
川藏铁路是一条从四川盆地攀上“世界屋脊”的21世纪现代化“天路”。
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141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81%。
全线贯通后,川藏两地的距离将被大大拉近,交通时间将从目前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13个小时左右。
目前,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拉萨至林芝段已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新都桥)段也已于今年1月完成了可研修编。
“最近,康定(新都桥)至林芝段刚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预计雅安-康定(新都桥)-林芝段将于2018年开工,川藏铁路则将于2025年全线竣工。
”中铁二院负责川藏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副总工程师林世金说。
川藏铁路沿线穿越了以三江并流为代表的横断山区,途经五大地形区,存在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气候变化大、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等难题。
林世金表示,为了攻克重重难关,各种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已经陆续制定出来。
为了克服地形的高差,设计者在这些路段规划了很多高桥和长隧道。
遇到地震断裂带和然乌湖这样的堰塞湖,也将采用长隧道进行绕行。
另外,为了保护青藏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了高填深挖,而是以修建矮桥的方式通过这些区域。
更重要的是,为保障安全,川藏铁路还配备了密度更大的灾害监控装置。
除了常规的风监测和雨监测,具备融雪功能的雪监测装置可以避免因冰川融化而造成的高处堤溃,与中国地震局合作设立的地震装置也已经成功提前预知过地震。
“这些监测装置可以及时通知运行列车,令其紧急停车或降速,提高安全性。
幼儿园文化之旅:青藏铁路历史文化探究
![幼儿园文化之旅:青藏铁路历史文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acc3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a.png)
幼儿园文化之旅:青藏铁路历史文化探究导语在青藏高原上,有一条连接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珍贵铁路,它是青藏铁路。
这条铁路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连接了藏地和内地的纽带,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究青藏铁路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悠久历史,感受其中蕴含的魅力与意义。
一、青藏铁路的诞生1. 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的交通历史自古以来,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一直被称为“天路”和“藏地”,其间交通一直十分不便。
而青藏铁路的建设,实现了青藏高原的交通状况从此改善,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筹建,到2006年全线开通运营,青藏铁路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建设过程。
无数建设者们为了这条铁路的建成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巨大牺牲,才有了如今连接了天空之路和青海玉则的雄伟铁路。
3. 青藏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青藏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更是中国铁路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不仅带来了当地的繁荣,也在国家交通体系中极具地位和作用。
二、青藏铁路的文化内涵1. 青藏文化的传承青藏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和宗教的重要发源地,而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开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铁路连接了内地与藏地,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2. 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青藏铁路穿行在青藏高原,这里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在铁路沿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贡嘎雪山、纳木错、布达拉宫等著名景点,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当地特有的藏式建筑和宗教氛围。
3. 青藏铁路对当地民生的影响青藏铁路的建成开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水平的提升。
铁路的建设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盛,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和物资交流,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青藏铁路作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连接了内地与藏地,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VIP专享】青藏铁路及沿线主要车站
![【VIP专享】青藏铁路及沿线主要车站](https://img.taocdn.com/s3/m/a8a717dfdd88d0d233d46a92.png)
青藏铁路及沿线主要车站、景点简介1.青藏铁路简介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建设青藏铁路对于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各族人民,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省会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简称西格段)814公里为单线,已于1984年投入运营。
2001年6月29日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
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青藏铁路格拉段设计为单线,年输送能力为客车8对,单向货流密度500万吨,计划建设工期为6年。
运营初期为内燃机车牵引,预留电气化条件。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冰锥、冻胀丘等不良冻土现象广为分布;沿线地质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断层分布密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2.玉珠峰车站简介玉珠峰车站位于昆仑山北麓玉珠峰脚下,西大滩南部2.5公里,北临青藏公路(109国道),全长1.4公里,设计中心里程DK946+550米,车站设计3股道,高程4159.28米,为三级会让站,于2001年10月1日完工,是青藏铁路沿线旅游的重要观光点。
玉珠峰北临断陷盆地西大滩,东接东大滩,西有张裂深谷。
从车站远眺,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银装素裹,巍峨挺拔,吸引着许多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
(缺环保内容)3.望昆车站简介望昆车站海拔4484米,位于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附近,车站中心里程为K958+362.11,车站设计4股道(曲线),8组道岔。
青藏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为基于GSM-R无线通信和卫星定位技术的ITCS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内容。
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
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大屏幕展示拉萨,师简介拉萨概况。
)
指名谈拉萨印象。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
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
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本文无情节、趣味性弱。
从拉萨入手破题,一是为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
二是为了学生了解拉萨概况,知道修建青藏铁路的目的。
)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