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曾国藩论文1500字

合集下载

近代史论文关于曾国藩

近代史论文关于曾国藩

近代史论文关于曾国藩篇一《立体的曾国藩》【摘要】在我眼中立体的曾国藩是这样一个人:正直又不乏圆通、清廉却也有挣扎、笨拙却又精明。

正直、清廉是正人君子的题中之义,但是圆通、挣扎、笨拙、精明则给他增添人性的质感。

郭嵩焘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

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对曾国藩的“成功”最好的阐释。

在那样一个无望的时代,昏庸的统治,肮脏的官场,黑暗的社会,曾国藩还在奋发图强,期冀重振清廷,只是最后他也只能哀叹“天命”不可违。

曾国藩一生就是一本教科书,他给我们树立起为人处世的榜样,他的思想,他的品质值得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曾国藩;为人;处事本书的目录分为三大块,讲述了曾国藩传奇的一生。

首先是曾国藩的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一生坎坷不断的曾国藩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由一个血气方刚、黑白分明的人被迫放下身段,与自己痛恨的“软熟和同”之人把臂周旋。

其次是曾国藩的左侧面: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

一生追求成为圣人的曾国藩面对清政府的昏暗与腐败,在世俗的冲击下他保持着“既清又浊”的为官生涯,他不能阻止他人靠做官发财,但是他在这个黑暗的王朝中要求自己“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分钱寄家用”。

最后是曾国藩的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这一部分讲述了曾国藩从不信风水到信风水再到信天命。

一生的坎坷经历,跌宕起伏使得他对人生,对命运有了深入的思考。

“天命”之说在曾国藩的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曾国藩晚年的心境常常陷入灰心落寞之中。

这既有个人家庭因素,也有对国家前途的悲观,在垂暮之年,他猛然发现用尽一生精力换来的“同治中兴”不过是一片虚假繁荣。

一、和曾国藩学做人一君子慎独在修身方面,曾国藩一生始终践行着五个字。

首先要“诚”:为人表里如一,坦坦荡荡,待人真诚。

二要“敬”:内心充满敬畏不存邪念,不害人。

三是“恒”:生活工作读书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

四是“谨”:说话做事讲求严谨、求实,不说大话、空话、假话。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功勋卓著成就非凡作文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功勋卓著成就非凡作文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功勋卓著成就非凡作文第一篇:《曾国藩的那些事儿》说起曾国藩,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是晚清的一位大官儿,但其实这老爷子的故事多了去了。

他小时候也不是什么神童,相反还因为背书慢被小偷笑话过。

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伙子,后来成了朝廷里的顶梁柱。

曾国藩这个人啊,特别能吃苦耐劳,干起活来就跟不知疲倦似的。

他年轻时在京城当个小官,每天除了处理公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读书,提升自己。

那时候的他,就像现在我们说的那种“拼命三郎”,啥都难不倒他。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闹得风生水起,清朝政府焦头烂额之际,曾国藩临危受命组建湘军,硬生生把局势给扭转了回来。

这段经历要是拍成电影,绝对比现在的武侠片精彩得多。

而且他还不是那种只会打仗的人,治理地方也有一套,比如提倡节俭、整顿吏治等措施,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了点。

最让人佩服的是,即便身居高位,曾国藩依旧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

据说他家门前挂了个牌子,上书“求阙斋”三个字,意思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仍旧十分宝贵。

总之吧,曾国藩这辈子干了不少大事儿,但他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份坚持到底的决心以及始终如一的品格。

这样的人物,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能发光发热,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第二篇:《曾国藩:从平凡到非凡》咱们聊聊曾国藩,这位历史上的牛人,起初不过是个普通的湖南农村孩子,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故事,就像是励志小说里的情节,充满了奋斗与坚持。

曾国藩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

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为了能够继续上学,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挣学费。

这份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让他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一步步走向了仕途。

进入官场后,曾国藩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自我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他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

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胜利之后没有迷失方向,反而更加注重培养人才、改善民生。

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院系:管理学院专业:公共管理学号:L01214001 姓名:王洁星期三上午三四两节课老师叫我们写一个关于近代史人物的评论,我的脑海中迅速出现了曾国藩的身影,最近看了曾国藩传记,内心很受震撼。

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曾公身上的浩然正气,看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

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毁誉参半。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曾国藩的评价是很高的。

我想曾国藩不愧为一代枭雄,人中豪杰,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书上介绍了曾国藩的身世,他是一个生在贫寒之家,却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奋斗登上了权利的巅峰,这正是我所渴望的,因此对曾国藩的经历内心充满了羡慕与敬佩,我想那是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才一步步完成的。

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发现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评价很高,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前一年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

”曾国藩极力推崇儒家文化,特别注重自我内心的修炼,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继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孔学的圣哲:建功树业,转移世运的伟大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

他平定太平天国,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他善于识拔人才,引用之能,更时时以转移社会风气建立廉能政治为己任。

曾国藩论文

曾国藩论文

多方面看曾国藩摘要:曾国藩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毁誉兼之,然而如果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他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本文从洋务运动、金田起义、“治人术”、道德教育观等多方面看曾国藩。

【关键词】曾国藩多方面评价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谥曰文正。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是一个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很平常的人,他一生对自己苛刻无比,在自己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他在这场战争中一直试图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晚清绚丽多彩的历史中抹下了重重的一笔,不灭的一笔,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曾国藩,让世人去评判,去议论。

他是那样出众,那样独特,他始终都在做着一个真正的自己,从不去刻意模仿别人,他只是他!也正是他,为晚清付出了一切。

所以,客观的说,没有他——曾国藩,也可能就没有洪秀全起义后的晚清了,是他带领湘军打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挽救了后来的晚清,他当之无愧为晚清第一人。

我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伟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曾国藩曾屡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曾多次面临险境,可他与别人不同,他顽强,他不屈,他拼搏。

他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凭着自己的毅力打败了洪秀全,剿灭了太平军。

他这种精神,怎么不值的我们去学习,去领悟呢?所以,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果把这种伟大的精神用在学习上,我相信,我们的学习一定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事实上,一位历史人物,他的活动总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军事方面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的造诣也是多方面的,有科学技术方面的,有伦理道德方面的,有文化艺术方面的。

因此,看一个人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曾国藩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范文一: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

然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

评价曾国藩,亦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

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

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

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

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

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

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

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代表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第四,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而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15篇)读曾国藩有感

(15篇)读曾国藩有感

(15篇)读曾国藩有感读曾国藩有感之一:坚持奋斗精神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奋斗和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曾国藩不仅是一位精通经世致用的智者,更是一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实干家。

他的奋斗精神启示了我,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气馁,永远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

他在求学时勤奋好学,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他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不畏劳苦。

在进入官场后,他也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努力为国家服务。

他的奋斗和拼搏精神成为了我生活中的榜样,激励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读曾国藩有感之二:追求儒学之道曾国藩是明末清初儒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通过勤学苦读,精通儒学经典,掌握了解释世界和指导社会治理的核心思想,成为一位儒者典范。

曾国藩深知儒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运用于官场实践,为国家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将儒学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真正成为一位有道德,有学识,有智慧的政治家。

曾国藩的追求儒学之道让我深受启发。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强调的仁爱、正直等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践行儒学精神,我相信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读曾国藩的故事,让我真正领悟到儒学的价值,也激励我努力追求儒学之道。

读曾国藩有感之三:积极面对困难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波折和困难。

然而,面对困境,曾国藩从不气馁,反而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曾国藩的乐观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他从不轻易放弃,总能找到方法克服困难。

在面对失败时,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

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让他在官场崎岖时能坚守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读曾国藩有感之四:勤奋与担当曾国藩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人,他不惧劳苦,勇于担当。

对近现代史 曾国藩 认识

对近现代史 曾国藩 认识

我对曾国藩的认识曾国藩,对于他,大多是从书本上知晓,并且可以体会到他对我们当今现代的影响。

曾国藩对中国近代文化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近代外交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其中有对曾国藩的两层折服,一是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表露出青年毛泽东受杨昌济、康有为等人的影响,有一种反对暴力革命,提倡渐进改良的保守主义倾向。

一是毛泽东十分重视心力的作用,认为“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夫大本大源者,宇宙之真理”,掌握了大本大源,就可以成为传教之人。

中国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对立的一面,也还有相通之处。

处在这个文化转型时期的历史人物,多有通融两种文化的品格。

曾国藩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有的论者指出,曾国藩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带头人,是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的倡导者。

“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者是他;第一个造出轮船者是他;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是他;第一个提出‘官督商办’者是他”。

第一个上奏促成容闳实现派遣留学生计划的,也是他。

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

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

再者,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多借洋器之器,洋人之力,亦取得成效,并使得他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师夷之长的自信心。

有的论者同意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分析,但强调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对立之外还有同一的方面,正是同一性才能使两种对立的文化调和融汇,产生出具有中国历史和国情特色的中国近代文化。

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2)

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2)

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2)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篇二《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摘要:曾国藩在理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突破传统理学的束缚,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提倡汉宋交融,调和二者矛盾;二、“义理经世之学”;三、阐发礼学与理学的关系。

曾国藩的努力为理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汉学经世礼学湖南湘乡曾国藩(1811~1872年),字涤生。

他生活在中国清朝的中后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4个朝代。

当时正处于清朝从强盛逐渐衰落的拐角点,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帝国正面临着轰然倒塌的危险。

在这种艰难的岁月中,也不乏曾国藩这样的仁人志士。

“时势造英雄”,苦难中曾国藩不忘修身养性、以求上进。

他27岁中进士,之后,就如芝麻开花一样连连晋级,历任翰林院检讨、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又通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两江总督等职。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清皇帝给他的谥号为“曾文正公”。

曾国藩曾经被人推许为继孔子、朱熹之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在儒学诸多方面的学术趋向,他毕生研究和服膺的是理学,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理学名儒,有“一代儒宗”的美名。

曾国藩的理学突破了传统理学狭窄范围,开创了理学新篇章。

以下是关于曾国藩理学的特点的浅析。

一、提倡汉宋交融,调和二者矛盾汉学又称为朴学,指汉儒考据训诂的学问,是与宋学相对的儒学流派。

汉学以儒家经典作为说经者的对象,为经书中的名物、制度作注释,它与以星、理解经的宋学迥然不同。

清代中叶之后,汉学和宋学各铸壁垒,长期对峙并相互攻讦,“党同妒真,判若水火”。

曾国藩以理学为自己言行的依归和标准,但是却“不废汉学”,对于汉宋之争采取超然态度。

他反复指出:宋学在孔门为德行之科,汉学在孔门为文学之科。

“言道则宋师为大”“言艺则汉师为勤”,各有短长[1](P250)在平息汉学与宋学争论的基础上,曾国藩力图求得二者的融会贯通。

比如他对“实事求是”的阐释:关于“实事求是”,较早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说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我眼中的曾国藩作文

我眼中的曾国藩作文

我眼中的曾国藩作文我眼中的曾国藩作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我眼中的曾国藩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曾国藩,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了吧?而我们对他又有多少的了解?他很笨,笨到背了一夜的书也没背下来最后把贼给气跑了。

他很清廉,在清朝末期,他依然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官,而他更是一个趣味十足的人,今天我就要说说我眼中的一个不同的曾国藩。

这是在曾国藩12岁的时候发生的一件趣事。

有一天放学,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回家,他们一边走一边玩,天不黑他不回家。

而这条路上有一个土地公公庙,他们几个便跑进庙里去玩。

曾国藩当时很调皮,一不小心推了一下土地公公像,而这一推却将这个神像给推倒了。

几个小伙伴在旁边幸灾乐祸,跑到曾国藩的家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父亲。

在当时的人们非常迷信,所以他父亲感到非常生气,跑到庙里把曾国藩好好地教训了一顿,这时的曾国藩也非常生气,但他不生他父亲的气,认为教训他是应该的,也不生小朋友的气,因为小朋友跑回家告诉他父亲太快了,来不及生气,所以他生土地公公的气,心想一个大神仙跟他一个小屁孩较什么劲。

等事情过了两天,大家也忘了这事。

曾国藩早晨上学时又去了一趟土地庙,这时他手里拿了一根小木棒。

其实这时他玩游戏时放在两脚之间当马骑的小木棒,他感觉自己骑了匹马来,他把小木棒搭在土地公公的肩上,木棒的一头还系着一条绳子,他把这条绳子放在了土地公公公的手中,退后几步,对土地公公说:“拜托你帮我看好我的马,如果丢了就拿你是问。

”说完便转身走出了土地庙,这样连着一个月,“马”也没丢,曾国藩的气也就消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免不了有些不顺意、困难的时候,而在这时候,我只要一想起曾国藩的趣,就会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我眼中的曾国藩,一个虽然很笨却趣味十足的曾国藩。

曾国藩作文5篇

曾国藩作文5篇

曾国藩作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策划方案、汇报材料、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ing material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曾国藩作文5篇在写作文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通过写作文可以记录我们的成长和变化,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曾国藩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浅谈近代史人物曾国藩的论文

浅谈近代史人物曾国藩的论文

浅谈近代史人物曾国藩的论文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是封建官场的楷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近代史人物曾国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近代史人物曾国藩的论文篇一《试论曾国藩的票盐制思想》摘要: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对两淮盐务进行了整顿。

他在淮北停止饷盐,裁减厘卡,大力推行票盐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其做法可谓是秉承了陶澍的票盐思想。

对淮南盐务的整顿则体现了其“寓纲法于票盐”的思想,希图借助殷商的“辘轳转运”来规复淮南引地,从而增加课厘收入。

关键词:曾国藩;票盐制;思想一有清一代,实行的盐法的主要是纲盐制,即清政府每年根据盐的产量、销售量的多少,确定发售引数,订为“纲册”,每年一纲,招商认引,额满为止,商人按照所请引数缴纳正杂课额。

在这种纲盐体制下,引商都有专门的引地,“引商有专卖域,谓之引地,当始认时费不赀,故承为世业,谓之引窝。

后或售与承运者,买单谓之窝单,价谓之窝价。

”[1]清政府为保障财政收入,采取“恤商裕课”的政策,保护大盐商的利益,授予盐商世袭垄断的特权。

在纲盐体制下,与盐政有关的所有人都“视盐务为利薮”,官商勾结,互相依托,牟取私利,导致盐价日昂,私盐泛滥。

嘉道年间,纲盐制日益败坏,道光十二年,两江总督陶澍遂在淮北废引改票,试行票盐制。

陶澍的票盐法,将淮北畅岸仍归商运,其余无盐济售的滞岸则仿照山东、浙江票引兼行之法,由运司刷印三联票,一留为票根,一存分司,一给民贩行运,于海州所属之中正、板浦、临兴三场设局收税,听任小民投行购买运往销售,在各场的要隘之地设立税局给以照票,上面注明民贩姓名、籍贯、运盐引数、往销州县、并按路程远近立限到岸,凡无票及越境者仍以私论。

陶澍在其《淮北票盐试行有效请将湖运各畅岸推广办理酌定章程折子》中说:“查票盐自试行以来,海属积滞之盐贩运一空,穷苦场民藉资苏活,即游手闲民亦得以转移执事,是以上年海州灾务极重,而地方尚称安帖,实得票盐之济。

中国近代史浅析曾国藩的论文4000字

中国近代史浅析曾国藩的论文4000字

中国近代史浅析曾国藩的论文4000字曾国藩一生潜心于治学,博览经史子集,深究宋明理学,治学成就斐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浅析曾国藩的4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近代史浅析曾国藩的4000字论文篇一:《谈曾国藩的治学之道》摘要:曾国藩求学问业,“无学不窥,默究精要”,以经史为根,以宋学为宗,涉猎儒家的各个学派,以及老子、庄子、墨子之学等。

曾国藩有自己的为学之方,如虚心有识、主敬有志、博而有约、专精有恒等。

在经过了充满艰辛的治学之路后,曾国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他的治学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中国近代士大夫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曾国藩;治学之道;近代士大夫曾国藩一生潜心于治学,博览经史子集,深究宋明理学,治学成就斐然。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他的著有《经史百家杂钞》、《求阙斋文集》、《诗集》等。

曾国藩一生的学术成就来源于“治学”,他的治军为官之道也来源于“治学”。

曾国藩家书中有关治学的众多言论,反映出他严谨的治学思想与品格。

一、曾国藩的治学方法众所周知,不管是何人,如果想要在学问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那么就需要讲求方法。

曾国藩所创立的治学方法,即使到了现在,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曾国藩的治学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内容―“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

对此,他在给其子曾纪泽的书信中作了详尽的阐释:“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缺一不可。

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

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明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咪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间断一日。

既要求好,又要求快。

至于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

中国近代史人物论文 曾国藩

中国近代史人物论文 曾国藩

小论曾国藩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们不能不为毛泽东自豪;作为一个娄底人,我们听的最多却是曾国藩。

他雄韬伟略,夫近代之中国,内罹发捻之乱,外受夷狄之侵,此方危急之秋也。

一时豪杰并起,内乱迭生,天下趋于不治,黎民现乎不生,国藩之出也,剿灭洪逆,实安民之急需;倡行洋务,奠强国之根本,此皆垂世之勋功,历来世人称之。

然人多以为曾国藩好杀,遂以“曾剃头”谓之,亮不以为然也。

何也?盖曾国藩出诸书生,有异武将,不杀无以树威,不杀无以慑逆,且发逆{太平军]多不屈,不杀等乎聚敌也。

曾国藩善用人,其幕府人才济济,如左宗棠,胡林仪,彭玉嶙,塔其步等,皆一代将才,曾国藩遇之如子弟,用人不疑。

至于荡尽洪逆,拥精兵数十万,控江山近半壁,苟听谋士之言,则可南面称王,朝廷莫能制也。

曾国藩耻曹莽之为,拒其教言,将湘军尽数解散,乃成忠名处世炼猾,城府至深,喜怒不形于色,纷扰不累于怀,处,与发逆每战多北,数殆覆军,更朝臣构怨,军父猜测,此时也,曾国藩习老子之术,请心寡欲,自勉自励,使之无此坚志,何期后时之功?自律极严,不耽声色,不爱金钱,不逞奢华,行军起居唯麻衣竹器也,为当代官府罕见也,教子以慈,督弟以严,家法缕析,虽行军匆忙之间,尤弥而不废一生笃好学问,作文每日不辍,其文也称于时也本人对中国近代史的总体认识,都只是建立在中学的历史课本和相关的影视资料之上。

换句话说,只是总体地知道那是个这样的年代,大中华帝国就像一只垂死的肥猪,贪婪又残忍的帝国主义国家们就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秃鹫们抢着来瓜分这只基本没有反抗能力的肥猪。

所以说,那是个动荡的年代,于是,时势造英雄地,那时候出了很多的英雄与枭雄。

也因此,历史课本让我们知道了晚清“同治中兴”的制造者,曾国藩。

曾国藩,其名,如雷贯耳。

从书店里地摊上满摆着的他自己写的书籍、有关于他的书籍、甚至于某些人为求销量生拉硬套地为自己的书命名《曾国藩与XXX》。

不能不看出他对我们当今现代的影响。

其人。

没见过。

对其之了解,真只是略懂。

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

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

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曾国藩治学严禁,品格优良,读书做学问道理深刻,甚为后人称赞。

他坚信“学以立志”,强调学为立身行事之本;努力向圣人学习,力求做人中豪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人物曾国藩论文篇一《论曾国藩的治学品格》[摘要]曾国藩治学严禁,品格优良,读书做学问道理深刻,甚为后人称赞。

他坚信“学以立志”,强调学为立身行事之本;努力向圣人学习,力求做人中豪杰。

曾国藩“博”、“专”结合,强调贵在坚持,学以致用,其严谨的治学理念和优秀的治学品格值得后人学习。

[关键词]治学品格学以立志学以致用曾国藩为官、治军,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曾间断。

他一生孜孜治学,经史子集,无不深谙博览;义理训诂,兼采并蓄;吟诗作联,游心词章。

他归依儒学,深究宋明理学,是新文化运动出现前的旧文化的一个突出代表。

曾国藩良好的治学品格,甚为后人称赞,彰显着时代价值。

曾国藩“学以立志”的治学理念立志、定心:志存高远,学为立身行事之本。

曾国藩的成就,可以从“学”字上找答案。

他认为,学习读书,首先要立志、定心。

不立志,无追求,必浑浑噩噩,芸芸庸庸,白掷光阴。

“譬诸草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

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也。

”他在日记中写道:“君子庄敬日强。

我日日安肆,日日衰尔,欲其强,得乎?……自去年(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后,心常中忡不自持,若有所失亡者,至今如故。

盖不能立时易放倒,故心无定向。

无定向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其根在志之不立耳。

”立一志,心有定向,目标终一,践履笃行。

曾国藩立志之大,立志之坚,其时无人于比。

他在诗文、家书中多次写道,立志可以成就自我,成就大事。

人如果能立志,圣贤豪杰所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如果人不能立志,即使整日与尧舜禹汤在一起,也受不了感染,学不了圣人,成就不了大事。

曾国藩认为,读书人就要“立大人之学”,就要立志为圣人、贤人。

曾国藩不仅自己读书立志,而且不断劝弟弟及晚辈读书立志。

中国近代史有关曾国藩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有关曾国藩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有关曾国藩的论文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修身、齐家、治军、为学、为官诸多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供思考与借鉴的东西。

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曾国藩的论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有关曾国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有关曾国藩的论文篇一《曾国藩成功之道探析》摘要: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曾国藩的成功基于这样一些因素:读书储识,坚强立志,修身定性,倔强行事,交贤纳才,开放纳新。

时至今日,这些品质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成功;读书中图分类号: B2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6)02-0064-04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创办湘军,挽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是清王朝文臣封武侯第一人;他倡办洋务,践行学习西方之先,有意无意地挣破束缚自身的社会罗网,成为同时代人中敢于直面西方文化的先行者。

虽然近代以来,曾国藩备受争论,但他的事功,仍然得到了诸多军政文化名人的推崇。

梁启超对曾国藩非常赞服:“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1]青年毛泽东曾经在致友人的信中感慨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2]。

从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出来,并封侯拜相,建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曾国藩是如何完成这一转变的呢?这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问题,本文不揣谫陋,略陈管见。

一、读书储识自曾国藩的祖父起,曾氏家族形成了“耕读”为本的家风,曾国藩从8岁起在父亲曾麟书“晨夕讲授,指画耳提”督教下有过一段扎实刻苦的读书生活。

这种读书经历对他影响很大,让他受益终身。

1836年,曾国藩在“恩科”会试落第后返家途中典卖衣服购买了一套《二十三史》,父亲曾麟书知悉后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

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第一篇:我眼中的曾国藩我眼中的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他的头顶着是如此之多的光环,以至于被许多人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也不多。

一个人集军事、政治、思想文化与一体,位极人臣,有副对联说得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就是对曾国藩的真实写照。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甚至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如此有分量的人物对曾国藩都作出的高度赞扬,不得不让人不被曾国藩的魅力所折服。

曾国藩作为一个人生的成功者,在他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一、立坚卓之志。

但凡成功者无不有大志者。

曾国藩是个一生都在立志的人,不仅立大志,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志向。

曾国藩开始走向科举之路的时候,就立下了无数个志向,包括他后来点为翰林、平定了太平天国,直至做到两江总督,甚至直隶总督,不同阶段他都有自己的志向。

他曾给自己写过一个对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

”这个对子,强调的是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他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做,所以曾国藩自己也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

”也就是说,无论帝王将相,无论圣贤豪杰,各自都有各自的一种志向,只要你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就好了,莫问收获,只问耕耘。

中国近代史论文—我眼中的曾国藩

中国近代史论文—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111234108张战威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

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骨髓里,于是,我们有了同一种语言,用一种经历,同一种信仰。

历史的过程看似宏伟,却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而故事的中心永远是人。

是什么造就了“一代圣相”?而又是什么造就了以及如何造就我们自己?不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出色的人物但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两位风云人物对曾国藩有着重要的评价,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

他在军事方面知人善用有着别样的才能,就算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也是佩服曾国藩的才能。

他在学习方面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一名书生。

按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书呆子,他刻苦努力,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生。

他每日不拘何时,静坐时刻,正位凝命。

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这些都是曾国藩老先生的人生航标。

在处世方面他有着独特眼光。

总之曾国藩在为人方面有着谨慎的态度,在治学方面有着严谨的态度,在对世事的看法方面有着独特的眼光。

一、成长经历说起曾国藩没有人应该感到陌生,那个被骂“满清走狗”,被章炳麟说成是“誉之则为圣相,獻之则为元凶”的人,就是曾国藩。

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我很关心,而一个人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那曾国藩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世代务农的家庭,祖父是农民,爸爸却当了教书先生,曾国藩从小也就勤勤奋奋地读书了。

曾国藩20岁考的秀才,比他爸爸早23年考得,不愧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天资在此可以瞥见一二。

他喜欢读史,曾经用一年时间读完《二十三史》,之后进京在翰林院做事。

对于曾国藩的成长经历,老师必定比我有更多了解,故在此只是简略叙述一下。

我在看了他的成长经历后有所感悟的是:人成功确实需要天赋。

而天赋从何而来?一是打娘胎以来的智商、情商,二是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

论文:我看近代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

论文:我看近代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

论文:我看近代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我想了好久,才键入曾国藩这三个字。

毕竟我的修为有限,眼界更是不够开阔,不知道怎样才能中肯地评价这位被后人褒贬不一的历史传奇人物。

曾国藩(1810-1872)是位典型的颇受历史争议的历史人物,章太炎曾说:“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曾国藩正传》作者马东玉在文中提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是有阶级性的,历史学家是分属于不同阶级的。

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运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即使对同一个历史人物也会得出不同以致截然相反的论断。

评价曾国藩出现的大毁大誉,就是由于论者出于阶级的、政治的目的和人为的需要,对曾国藩进行任意改塑的结果。

” 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曾国藩自然是位功过兼有的人,孰对孰错,我们得以历史的眼光来全面看待一个人。

记得我最早接触到曾国藩的历史事件是在初中时学到太平天国中曾国藩靖港兵败欲投水自裁的一段。

那时候也就是对清政府怀着一种简单的“腐败”的负面印象,当然也就想拍手称快了。

可现在但就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看来,曾国藩可绝不是位简单代表清政府利益的钦差大臣的形象了。

现在我觉得,他绝对堪称一位血肉丰满,刚柔并济的才学之士。

我没法全面地看待曾国藩这位历史名人,因为我既没有足够的资料,也没有分析事物的足够透彻的洞察力与概括力,也就分别从一些不同的事件上来“断章取义”一下吧!曾国藩绝对可称一位饱学之士,他到28岁考中进士并进翰林院,他“主张兼取各家之长, 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他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

他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

从他的文才上看,他的仕途畅通一个重要起点就是他好学,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在发展到风建社会末期的晚清王朝中,理学堪称乱世之臣之宝典。

有了足够的学历资本,他便打通了官场之路。

在翰林院他苦攻理学,他六年后出来,再过六年便能升到二品内阁学士,中央六个部他便担任了五个部的副职,由此可见咸丰帝对他的器重。

浅谈曾国藩的为人初三作文

浅谈曾国藩的为人初三作文

浅谈曾国藩的为人初三作文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但同时他又编练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目的是为了挽救危亡的清朝,但大清朝救不了中国.作为一个父亲, 曾国藩影响比较大的,是对其子女们的教育.尽管曾家是侯门大族,但一百多年来,未出现过纨绔子弟.他为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如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出名的《曾国藩家书》,堪称中国古代家教范本。

作为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

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

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作为一个时代非常优秀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的一面,当被太平军打败之后,曾先后两次跳江自杀。

当他失败的时候,他也受到当朝人的嘲笑,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但他后来的成功都是在其前面失败的基础上累积起来的。

作为一个男人,他也好色,这一点在他的日记中都有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曾国藩
土木124班 08070312409 李德智
摘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

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於一师。

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

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

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於军礼庶几近之。

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

老儒宿学,群归依之。

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

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

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

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关键字:
生平事迹功过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清史稿·曾国藩传》纪录片《百家讲坛之曾国藩》
说实话,我对曾国藩的认识并不是很多,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提及这个历史人物,听到的是大家对他不同的看法,有说他是成功的,也有说他是个坏人,卖国贼之类的:直到后来上了历史课,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多,对曾国藩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才渐渐了解他的事迹,能正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在网上搜了不少节目讲诉曾国藩历史的,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在当政时所做的事,以使自己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人物。

历史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就我所看到的,是赞扬他的的居多,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化运动。

而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倡导者、最早的实践者正是曾国藩。

不仅如此,“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的人是他;还是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的人;
在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

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

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

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太平天国除了有上述功绩之外,也有它的过失。

仔细想想,我觉得他们对曾国藩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几件事情上:第一是对待罪犯方面,开就地正法之先河.第二是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方面,有人说他太过严酷,所以获名"刽子手";第三就是所谓的天津教案,其后遂得卖国贼之名.
细细想来,曾国藩所创造的就地正法.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就地正法当然是不对的,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古代,对罪犯的行刑也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

然后是对太平天国的俘虏问题,记得一次战役之后,曾国荃获得为数不少的太平天国
俘虏,他奏请曾国藩将这些俘虏收归到自己的队伍中,曾国藩明确指示,这些俘虏必须统统杀掉.后来曾国荃也是含着眼泪看着这些俘虏被一个个杀掉。

当时的人们在此之前一直评价曾国藩太过残忍,说曾国藩软弱有余,刚强不足.现在想来曾国藩不是软弱,是屈伸自如,关于曾国藩当时处死这些战俘的理由他没有在家书中提及太多,只是一直以恳求同时也是不容商议的语气要求曾国荃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我想曾国藩当时这样做是出于速战速决的考虑,战争的时间越长,人民的伤亡就越大,国家的消耗也就越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国藩应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后是天津教案,尽管我现在还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知道,戕害教堂育婴堂婴儿做药材严重违背天主教教义,其次所谓用婴儿做药材,所谓人血馒头,这些观念在当时的西方是不存在的,这些概念本是我们民族糟粕的显现,现在却拿自己的丑处去指责别人,我深感不齿。

这大概是曾国藩的被后人评好评坏的事迹,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曾国藩是属于褒大于贬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

曾国藩虽然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犯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是从他的整个一生来看,可以说是功大于过,太平天国在后期已经转化成为一个封建制的神权主义政权,曾国藩镇压了它,结束了两个封建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有利于中国的重新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客观上减轻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干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开展洋务运动问题。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他创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奏派幼童出国留学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生的事迹都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我看来,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曾国藩所做的一切已成为历史,或好或坏,那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看法,而在我眼里,我认为他是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