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脱模机构
模具的脱模机构
模具的脱模机构胶件脱模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脱模质量好坏将最后决定胶件的质量;当模具打开时,胶件须留在具有脱模机构的半模(常在动模)上,利用脱模机构脱出胶件。
脱模设计原则:(1)为使胶件不致因脱模产生变形,推力布置尽量均匀,并尽量靠近胶料收缩包紧的型芯,或者难于脱模的部位,如胶件细长柱位,采用司筒脱模。
(2)推力点应作用在胶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避免作用在薄胶位,作用面也应尽可能大一些,如突缘、(筋)骨位、壳体壁缘等位置,筒形胶件多采用推板脱模。
(3)避免脱模痕迹影响胶件外观,脱模位置应设在胶件隐蔽面(内部)或非外观表明;对透明胶件尤其须注意脱模顶出位置及脱模形式的选择。
(4)避免因真空吸附而使胶件产生顶白、变形,可采用复合脱模或用透气钢排气,如顶杆与推板或顶杆与顶块脱模,顶杆适当加大配合间隙排气,必要时还可设置进气阀。
(5)脱模机构应运作可靠、灵活,且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性,如摆杆、斜顶脱模,应提高滑碰面强度、耐磨性,滑动面开设润滑槽;也可渗氮处理提高表面硬度及耐磨性。
(6)模具回针长度应在合模后,与前模板接触或低于0.1mm,如图8.1.1所示。
(7)弹簧复位常用于顶针板回位;由于弹簧复位不可靠,不可用作可靠的先复位。
1 顶针、扁顶针脱模胶件脱模常用方式有顶针、司筒、扁顶针、推板脱模;由于司筒、扁顶价格较高(比顶针贵8~9倍),推板脱模多用在筒型薄壳胶件,因此,脱模使用最多的是顶针。
当胶件周围无法布置顶针,如周围多为深骨位,骨深/15mm时,可采用扁顶针脱模。
顶针、扁顶针表面硬度在HRC55以上,表面粗糙度Ra1.6以下。
顶针、扁顶针脱模机构如图8.1.1所示,设置要点如下:(1)顶针直径 d£Ø2.5mm时,选用有托顶针,提高顶针强度。
(2)扁顶针、有托顶针 K/H。
(3)顶位面是斜面,顶针固定端须加定位销;为防止顶出滑动,斜面可加工多个R小槽,如图8.1.2所示。
弹簧式双脱模机构工作原理
弹簧式双脱模机构工作原理
弹簧式双脱模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模具脱模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弹簧压缩:当模具完工后,工作台或滑块与上模凹模面接触时,压紧弹簧开始被压缩。
2. 解除锁定:当压缩弹簧达到一定程度时,解除锁定装置开始起作用,将固定脱模杆与模板之间的锁定螺母松开,使脱模杆可以自由移动。
3. 上模下移:随着固定脱模杆的松动,受到压缩的弹簧开始推动工作台或滑块向下移动,这样上模就可以顺利脱离下模。
4. 下模升起:当上模下移至一定位置时,固定脱模杆的锁定螺母重新锁定,此时弹簧的力量被锁定在机构内,不再推动工作台或滑块,而是开始推动下模升起。
5. 下模脱离:随着下模升起,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扩大,使得模具可以顺利脱离下模,完成整个脱模过程。
总结:弹簧式双脱模机构利用弹性势能将模具脱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模下移和下模升起,通过调节弹簧的压缩程度和解除锁定的时机,可以实现脱模的精确控制。
4.9 脱模机构设计
(4) 推杆的固定与配合形式
1)推杆的固定形式
a.常用形式 b.采用垫块或垫圈代 替固定板上的沉孔 c.螺钉顶紧推杆 d.推杆固定端无推板 时使用 e.螺钉紧固,用于粗 大推杆 f. 铆钉的形式,用于 直径小的推杆
2)圆形横截面推杆的配合形式
推杆端面应和塑件成型表面在同一平面或高出0.05~0.1mm 推杆与推杆孔有一段配合长度为推杆直径3~5倍的间隙配 合 (H8/f8或H9/f9),其余部分为扩孔。 扩孔直径比推杆大0.5mm。
(1)利用推杆拉断点浇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2)利用拉料杆拉断点浇口凝料
(3)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凝料
(4)利用定模推板拉断点浇口凝料
3.潜伏式浇口凝料的脱出结构
其脱模装置必须分别设置塑件和流道凝料的推出机构, 在推出过程中,浇口被拉断,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各自脱 落。 (1)利用脱模板切断浇口凝料
(2)利用差动式推杆切断浇口凝料 (3)
3)摆块拉板式脱模机构 利用活动摆块推动型腔板完成一次脱模,由推杆完成二 次脱模。
4)滑块式
2. 双推板二次脱模机构
这种类型的脱模结构有两组推出装置,利用两组推板的 先后动作完成二次脱模。 1)八字摆杆式脱模机构
① 开模时,当注射机顶杆推动 一次推板时,连接推杆与脱 模板一起以同样速度移动, 使塑件和型腔一起运动而脱 离动模型芯,完成一次推出 动作。
3)定距导柱顺序脱模结构 4)尼龙拉钩式顺序脱模结构
七、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1.普通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结构
通常采用侧浇口、直接浇口及中心浇口类型的模具,其 浇注系统凝料一般与塑件连在一起。塑件脱出时,先用拉 料杆拉住冷料,使浇注系统凝料留在动模一侧,然后用推 杆或拉料杆推出,靠其自重而脱落。
第10讲 脱模机构设计 PPT
10.1 脱模机构概述 10.2 脱模力的计算 10.3 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 10.4 简单脱模机构 10.5 定模脱模机构 10.6 双脱模机构 10.7 顺序脱模机构 10.8 二次脱模机构 10.9 转动脱模机构 10.10 流道凝料的脱模机构
10.1 脱模机构概述
10.1.1 脱模机构的组成
10.2.1 影响脱模力的因素
F摩 ( F正F脱 si ) n
Fk 0 F摩 c o s F 脱 F正 s i n 0
F脱F正 1(ccooss ssii nn)
F 脱 F 正 ( c o s s i ) A n ( c p o s s i )
10.2.1 影响脱模力的因素
F 脱 F 正 ( c o s s i ) A n ( c p o s s i )
a. 推杆应设置在制品的内侧。 b. 如果必须设在其外表面时,可在推杆工作 端面加工一些装饰性标志。
大的地方。
推杆的位置 1-推杆(兼复位杆)2-塑件 3-推杆 4-型芯 5-盘形推杆
10.4.1 常见脱模机构的类型
1.推杆脱模机构
2)应设在塑件强度刚度 较大处。
推杆不宜设在塑件的薄壁
处,应尽可能设在塑件厚壁、
凸缘处及筋与筋或壁与筋的交点上,以免使塑件变形损坏。来自如必须设在薄壁处时,应
增大推杆截面积,以降低单位
10.1.3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2)塑件应滞留于动模。以便利用注射机推杆驱 动动模一侧的推出机构完成脱模动作。
3)保证良好的塑件外观。塑件的推出位置应尽 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
4)脱模机构应动作灵活可靠、制造维修更换方 便。
对于生产批量不大的制品,应尽量选择简单的 脱模机构,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说明推管脱模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轻松掌握推管脱模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
理
推管脱模机构是一种常用于塑料、橡胶、玻璃等领域的设备,主要用于将模具内的成型件推出或取出,从而完成整个成型过程。
以下是推管脱模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基本结构
1.主体部分:由机架、滑块、导柱等组成,支撑并引导推板和脱模板的运动。
2.推板:安装在主体上方,提供顶出力,将成型件顶出模具。
3.脱模板:安装在主体下方,用于接受成型件。
4.传动机构:通过电动机、减速器、连杆等传动装置,驱动推板和脱模板运动。
二、工作原理
当模具内的成型件形成后,推板开始向上移动,提供顶出力,将成型件顶出模具。
同时,脱模板开始向上移动,接受并保持成型件,完成脱模工作。
整个推板和脱模板的运动由传动机构驱动,使推板和脱模板可以快速且精确地完成推出和取出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推管脱模机构在工作时,需根据成型件的大小、重量、材质等条件,合理地选择推出力和脱模速度,以确保成型件顺
利地推出或取出。
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推管脱模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的介绍。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便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该设备,为其选择、使用和维护提供指导。
塑料模具设计 重点总结(高分子材料专业)2
塑料模具设计重点总结(高分子材料专业)2无流道浇注系统是指在注塑成形的过程中不产生流道凝料的浇注系统。
其原理是采用加热的办法或者绝热的办法,是整个生产周期中从主流道入口起到型腔浇口止的流道中的塑料一直保持熔融状态,因而在开模时,只需取出产品而不必取出浇注系统凝料。
采用绝热的办法的称为绝热流道模具,采用加热的办法的称为热流道模具,目前在应用上以后者为主。
绝热流道注塑模具绝热流道系统是将流道设计得相当粗大,以致流道中心部位的塑料在连续注塑时来不及凝固而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从而让塑料熔体能通过它顺利地进入型腔。
分类:1.单型腔的井坑式喷嘴:又名井式喷嘴,绝热主流道,是最简单的绝热式流道,适用于单型腔。
2.多型腔的绝热流道模具:又称为绝热分流道模具,浇口常见有主流道型浇口,针点浇口等热流道注塑模具热流道模具的优点:1.节省了普通浇注系统流道凝料的回收加工的费用。
2.缩短成形周期,省去脱浇注系统的时间,和有时为了冷却粗大的浇注系统所多耗费的时间。
3.能更有效完成地利用注塑机的注塑能力生产出较大的产品,节省了每次注塑时耗于浇注系统的料。
与三板式模相比由于无需脱浇注系统,所需的开模行程大大减小能生产高度更大的制品。
4.浇注系统粗大且保持最佳的熔融状态,因此充模流动阻力减少,有效补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制品质量。
同时由于不需在新料中大量掺入回收的浇口料,也有益于提高制品质量。
热流道模具的缺点:1.开机时要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稳定操作,因此开机时废品较多。
2.需要操作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
3.模具结构复杂,成本高,需要增添外接温控仪等辅助设备。
4.易出现熔体泄露、加热元件故障等较敏感问题,需精心维护,否则产生热降解等不良现象。
具有以下性质的塑料,适宜采用热流道模具:1.加工温度的范围宽,熔体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塑料。
2.对压力敏感,不加压力时不流延,但施以很小压力即容易流动的塑料熔体。
3.热变形温度较高。
制品在高温下而能快速固化,并能快速脱出的塑件。
塑料模具课件_脱模机构
3.模内旋转的脱模方式
(1)螺纹塑件的止转形式
模具设自动脱螺纹机构时塑件外形有止转结构,通常为花纹。
常用模内旋转脱螺纹机构主要有手动脱螺纹和机动脱螺 纹两种。
(2) 手动脱螺纹机构
(3) 机动脱螺纹机构
原理:利用开模时的直线运动,通过齿轮齿条的运动,使 螺纹型芯作回转运动而脱离塑件。 图为,锥齿轮脱螺纹型 芯结构,它用于侧浇口多 型腔模,螺纹型芯只要作 回转运动就可脱出塑件。
p—因塑件收缩对型芯产生的单位正压力(12~20MPa) A—塑件包紧型芯的侧面积(mm2)
F脱= pA(f·cosα-sinα)
总脱模力等于F总=F脱+F大气(大气压力影响:引气、不引气) 以上对脱模力的计算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 计算脱模力是为了校核设备的顶出力是否足够,以及校核推出 元件的刚度强度及可靠性。
为减少脱模过程中推件板与型芯之间的摩擦,两者之间留有0.2~ 0.25mm的间隙,并采用锥面配合,以防止推件板 偏斜溢料,锥面 的斜度约取3~5˚左右,图 (b)。
引气装置: 对于大型深腔薄壁容器,推板脱模时 塑件部易形成真空, 使脱模困难,甚至还会使塑件变形或损坏,应在凸模上附设引 气装置,如图(推件板引气)。(推件板不引气)
加粗,增加刚性。
顶盘式推杆:锥面推杆,推出面积较大,适合于深筒形塑件 推出。
b)
c)
d)
2.推杆的固定及配合
(1)推杆的固定
2.推杆的配合
推杆固定板上的孔为d+1mm;推杆台阶部分的直径为
d+5mm;推杆固定板上的台阶孔为d+6mm。推杆与固定 板配合长度为S(一般采用H8/f8配合)
S 可取12~15mm;当d>5mm时, S=(2~3)d (d为推杆直径),配合部分表面Ra=0.8μm。 推杆与塑料接触并与孔经常摩擦,因此多采用热处理后硬度 高的材料制作。推杆材料常用T8A、T10A等碳素工具钢 (50 ~ 54HRC自制推杆)或65Mn (46 ~ 50HRC市场上的 推杆标准件)
第六节 塑件脱模机构设计
简单脱模机构:在动模一边施加一次
推出力,就可实现塑件脱模的机构
双脱模机构
顺序脱模机构 二次脱模机构
浇注系统脱模机构
带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二、脱模力的计算
脱模力的组成
包紧力产生摩擦力 塑件与金属的粘附力 机构运动产生的摩擦阻力 克服大气压力(特指盲孔的筒、壳类零件) 注:脱模力不为恒定值 开模瞬间克服阻力最大——初始脱模力 以后脱模所需力——相继脱模力
推管推出动作模拟
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长度为推出距离s+3~5mm 为保护型芯和型腔,推管不易与成型表面接触 推管配合公称外径宜小于型腔内径 推管配合公称内径宜大于型芯内径 注:当凹模设在定模边,不存在内径与推管摩擦
2.顶管脱模机构
(2)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型芯固定板上
特点:型芯长度缩短, 但推出行程包含在动模 板内,动模厚度增加。
推杆推出机构形式
推杆推出机构形式
三、简单脱模机构
1、顶杆脱模机构
设计要点:
(2)顶杆直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顶出时 的冲击力。顶杆直径一般取2.5~12mm,对3 毫米以下的顶杆建议采用阶梯式结构, 即顶杆下部加粗以增加强度;
顶杆的其他固定形式:
(3)顶杆装配后不应有轴向窜动,其端 面应与型芯齐平。
2)球头拉料杆
2)球头拉料杆
4.5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菌头拉料杆
4.5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圆锥形拉料杆
圆锥 头形
复式圆 锥头形
没有储存冷料的作用,依靠塑料的包紧力将主流道 凝料拉住。 用于推板脱模机构上
4.5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圆锥形拉料杆
平头锥形 拉料杆
3)带推杆推出的拉料穴
塑件脱模机构设计PPT演示课件
拉料杆头部 应淬火到
HRC50以上.
29
利用凝料推板脱出针点浇口凝料
塑料成型模具
顶销3的作用是 确保首先从A面 分型,把浇注系 统凝料从流道 中脱出.
限位杆6、7决 定第一、二次 分型的距离。
凝料推板与定 模板间用锥面 配合。
30
利用凝料推板脱出针点浇口凝料
塑料成型模具
开模前,注射机喷咀先后退,浇口衬套在压缩弹簧的作 用下移动并与浇注系统凝料分离。再从A面分型,凝料从 主流道中脱出。分型距离由决定于限位杆。然后从B面分 型,拉断浇口。
22
塑料成型模具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自动坠落和与制品的自 动分离是整个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环节之一. 浇注系统凝料与制品的自动分离能提高效率缩 短后加工时间,减少人的体力劳动。 内容:
设计合理的浇口形式,比如:潜伏式浇口、针点浇 口等。 设计合理的浇口自动脱落方式。
23
普通浇注系统凝料 脱出和自动坠落
塑件脱模 机构设计
1
双脱模机构
塑料成型模具
有时由于制品形状的特殊性使制件会 留于定模一边,或者留于动、定模的 可能性都存在,这就必须在定模设计 脱模机构,或在两个半模都设顶出机 构即双脱模机构。
定模顶出机构
2
双脱模机构
塑料成型模具
下图在动定模都设有气动脱模机构。在开模时, 先开启定模进气阀,制品随型芯脱出,关闭定 模电磁阀;开模终止时,动模电磁阀开启,制 件从型芯脱出。
开模时,压块1通过 压棒推动滑块切断 主浇道中的细丝。
35
塑料成型模具
带螺纹塑料制品 脱模机构
36
带螺纹制品的脱落模
非旋转脱出螺纹
强制脱模 GIF 动画
第10讲-脱模机构设计-PPT
推杆的位置 1-推杆(兼复位杆)2-塑件 3-推杆 4-型芯 5-盘形推杆
10.4.1 常见脱模机构的类型
1.推杆脱模机构
2)应设在塑件强度刚度 较大处。
推杆不宜设在塑件的薄壁
处,应尽可能设在塑件厚壁、
凸缘处及筋与筋或壁与筋的交
点上,以免使塑件变形损坏。
如必须设在薄壁处时,应
增大推杆截面积,以降低单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2 脱模力的计算
概念
(1)定义:指将塑件从型芯上脱出时所需克服的阻力。 包括:
成型收缩的包紧力; 不带通孔的壳体类塑件的大气压力; 机构运动的摩擦力; 塑件对模具的粘附力;
10.2.1 影响脱模力的因素
(2)影响脱模力的因素
型芯成型部分的表面积及其形状. 收缩率及摩擦系数. 塑件壁厚和包紧型芯的数量. 型芯表面粗糙度. 成型工艺:P注、t冷.
对于生产批量很大的制品,为提高生产率,可 采用结构比较复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脱模机构。
10.1.3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5)推出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硬度。 6)合模时应正确复位。并保证不与其他模具零 件相干涉。 7)脱模行程应恰当。应保证推出零件运动的初 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恰当合理,以保证制品可靠脱模。
由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影响因素脱模力的大小主要有以下几点:
(l)主要与塑件包络型芯侧面积的大小有关。型芯的侧面积越大,所需的脱 模力也越大。 (2)与型芯的脱模斜度有关。脱模斜度越大,所需的脱模力越小。 (3)与型芯的表面粗糙度有关。表面粗糙度值越低,型芯表面越光洁,所需 的脱模力就越小。 (4)与塑件的结构有关。塑件厚度越大、形状越复杂,冷却凝固时所引起的 包紧力和收缩应力越大,则所需的脱模力越大。 (5)与注射工艺有关。 注射压力越大,则包紧型芯的力越大,所需脱模力越大; 脱模时模具温度越高,所需的脱模力越小; 塑件在模内停留时间越长,所需的脱模力越大。 (6)与成型塑件的塑料品种有关。不同的塑料品种,由于分子的结构不一样, 因而它们的脱模力也不一样。
说明推管脱模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说明推管脱模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推管脱模机构是一种常用于管材生产中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成型的管材从模具中推出,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本文将从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来介绍推管脱模机构。
一、基本结构
推管脱模机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推杆:推杆是推管脱模机构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成型的管材从模具中推出。
推杆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推杆导向机构:推杆导向机构是用来保证推杆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的。
通常采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来实现。
3. 推杆传动机构:推杆传动机构是用来驱动推杆运动的。
通常采用液压缸或气缸来实现。
4. 推杆保护机构:推杆保护机构是用来保护推杆不受外界损伤的。
通常采用防护罩或防护网来实现。
5. 推杆调节机构:推杆调节机构是用来调节推杆的行程和速度的。
通常采用液压阀或气控阀来实现。
二、工作原理
推管脱模机构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其基本流程如下:
1. 开始推杆运动:当管材成型完成后,推杆传动机构开始工作,驱动推杆向模具内部运动。
2. 推杆推出管材:推杆运动到一定位置后,开始推出成型的管材。
此时,管材被推出模具,进入下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3. 推杆返回原位:当管材被推出后,推杆开始返回原位。
此时,推杆传动机构停止工作,推杆导向机构和推杆调节机构开始工作,保证推杆的稳定性和精度。
推管脱模机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比较简单,但是在管材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题
一、填空题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和模具温度。
2.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塑后处理,常进行退火和调湿处理。
3.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两大类4.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5.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6.塑料注射模主要用来成型热塑性塑料件。
压缩成型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件7.排气是塑件成型的需要,引气是塑件脱模的需要8.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9.凹模其形式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10.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
11.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12.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即“三要素”是压力,时间和温度。
13.高聚物中大分子链的空间结构有线型、带支链型和体型三种形式14.塑料成型时有三种应力形式,塑化压力、注射压力15.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瓣合面16.压注成型又称压制成型,它是成型热固性塑料常用模塑方法之一17.压缩模塑前的准备工作是预压,预热和干燥18.按机头内熔体压力大小分类,挤出机头可分为低压机头和高压机头。
19.推出机构中导向装置的目的是防止推杆折断或发生运动卡滞现象,该导柱安装固定在支撑板上。
20.塑料的成型方法很多,主要有注塑成型、压缩成型、压注成型、挤出成型、中空成型、真空成型、压缩空气成型等。
2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它决定了塑料的基本性能。
其作用为胶粘各种添加剂,赋予塑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22.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增强塑料23.按塑料的应用范围分类: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24.按照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分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25.塑料的主要成份有:树脂、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润滑剂、稳定剂等26.塑料模按模塑方法分类,可分为压缩模、压注模、注射模、挤出机头;按模具在成型设备上的安装方式为移动式模具、固定式模具、半固定式模具;按型腔数目分为单型腔模具、多型腔模具27.同一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使塑件产生翘曲、缩孔、裂纹甚至开裂。
4.7脱模机构解析
脱模力一般公式:
其中:A—塑件包裹型芯的侧面积 p—塑件对型芯单位面积的包紧力,一般取8~12MPa μ—塑料对钢的摩擦系数,常取0.1 ~0.3,与塑料品种和型芯表 面粗糙度有关 α—脱模斜度
三. 简单脱模机构
通过一次推出动作将塑件脱卸出模具的机构称为一次推出脱模机构, 或称为简单脱模机构。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推杆机构、推板机构、 推管机构等。
对合螺纹型环成型时的脱出 齿轮齿条机动脱螺纹机构
2、按模具结构分
一次推出脱模(简单脱模)、二次推出脱模、动定模双向推出脱模、 顺序脱模、带螺纹塑件脱模等不同类型
对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塑件不变形损坏
机构推出中心与脱模力中心相重合,推出力分布均匀,作用点尽可 能靠近型芯防止塑件脱模后变形;推出力施于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 地方(如凸缘、加强筋等)。
留有0.2~025mm的间隙 锥面 配合
推件板常用材料为45钢,热处理要求28~32HRC
四. 二次脱模机构
作用:由于塑件的特殊形状或生产自动化的需要;为避 免一次脱模塑件受力过大。
单推板 摆块拉板式二级脱模机构
双推板
三角滑块式双推板二次脱模机构
螺纹的脱模
强制脱出:弹性较好或较柔软的塑件,用于精 度不高和小批量生产的塑件 模外脱出:活动螺纹镶块
4.7 脱模机构设计
模具中推出塑件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或顶出机构 一. 脱模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二. 脱模力的计算 三. 简单脱模机构 四. 二次脱模机构
一. 脱模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脱模机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推出部件,导向部件,复位部件 推出部件:推杆、拉料杆、推杆固定板,推板等 导向部件:导柱、导套 复位部件:复位杆
2)良好的塑件外观
塑料模具复习资料
一.名词知识点。
1.冷却时间:冷却时间通常指塑料熔体从充满模具型腔起,到可以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止的时间。
2.分型面:模具用以取出塑件和(或)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动定模的结合处)3.干涉现象是指在合模过程中侧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而导致活动侧型芯与推杆相碰撞,造成活动侧型芯或推杆损坏的事故。
4.(侧滑块必须停留在刚脱离斜导柱的位置上)4.塑料: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旨在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制成的合成材料。
3.流动性:塑料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流动的距离与注满型腔的能力。
4.收缩性:塑料制品脱模冷却后形体尺寸变小的性质。
5.收缩率:以制品收缩尺寸的单位长度百分比表示。
6.相容性:两种或几种不同品种的塑料熔融后能融合到一起而不产生分层、起层现象的性能。
7.吸湿性:塑料对水的吸附性能。
8.强吸湿性塑料:ABS、PC9.热敏性:热稳定性差的塑料高温或长时间高温中发生降解、变色的现象。
10.结晶性:成型后冷凝过程中,发生结晶现象的性质。
11.塑料模具:是指利用其本身特定腔体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立体形状塑料制品的工具。
12.注射成型:指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入高温的料筒内加热熔融塑化,使其成为粘流态熔体,然后在注射机柱塞或螺杆的高压推动下,以很大的流速通过喷嘴,注入模具型腔,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冷却定型后,开启模具便可从型腔中脱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塑料制件的成型方法。
13.造型:通过各种技术和艺术方法创造出来的、独具形态特征和艺术感染力的制品形态。
14.塑件工艺性设计包括:塑料材料选择、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嵌件结构等。
15.尺寸精度:塑件的尺寸精度是指所获得的塑件尺寸与产品图中尺寸的符合程度,即所获塑件尺寸的准确度。
16.脱模斜度:为了便于塑件脱模,防止脱模时擦伤塑件,必须在塑件内外表面脱模方向上留有足够的斜度α,在模具上称为脱模斜度。
二.塑料制品的工艺设计原则脱模斜度设计要点:塑件精度高,采用较小脱模斜度尺寸高的塑件,采用较小脱模斜度塑件形状复杂不易脱模,选用较大斜度增强塑料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收缩率大,斜度加大原则1:在满足要求情况下,尽量选低精度的等级。
第八章 顶出机构
1、组成
脱模机构主要有推出、复位、导向三部分
A、推出部分有:
顶杆、顶管、推料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料块、拉料杆、固定板、推板等。
B、复位部分有:
复位杆、复位弹簧等。
C、导向部分有:
脱模导柱、导套等
2、脱模机构的分类
按动力分:手动、机动、液压、气动
手动又分为:模内模外
按模具结构分:一次、二次、定模、双向、 浇注系统和螺纹脱模机构等。
按零件分:顶杆、顶管、推板、推块、多元等
3、机构设计原则
A、制品应尽量在动模一侧。
B、保证制品不因顶出而变形破损。
C、机构应尽量简单,运动可靠,制造容易。
D、顶出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硬度。
E、顶出脱模行程应恰当合理。
简单脱模机构是用顶杆、顶管、推板、顶块、及多元顶出一次顶出的脱模机构。
优点:设计制造简单,直观,运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价廉。
不能满足复杂制品的脱模
推管顶出
特点:制品受力均匀,没明显顶出痕迹
用途:环形件,用顶杆无法顶出的制品
一)点浇口的推出
分为单腔和多腔。(常用机构)
模内模外均难能用手动和机动脱模。
设计螺纹件时要注意:不论用何种机构脱模,都要必须用止转结构。
5.手动脱模机构特点:
设计、制造简单,模具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能机动化生产。
用于批量小、样件的生产用
自动脱模机构特点:
设计、制造复杂,模具体积庞大,模具制造精度极高,成本昂贵。
单腔有:活动浇口套、凹槽浇口套
塑件脱模机构
——成型141-1组
四、定模脱模机构
制品留在定模,需要在定模位置设置脱模机构
1 支架
2 动模垫板 3 成型镶片 4 动模 5 定距拉杆 6 推件板 7 定模板 8 定模底板 9 主流道
开模时,推件 板利用开模力 在定距拉杆拖 动下使塑件顺 利脱模。
10 导柱
五、顺序脱模机构
塑件对动模和定 模的附着力和包紧力 相差不多,或动定模 留模倾向难以判断时 采用顺序脱模机构。 开模时先使塑件脱 离定模,开模后制品 留在动模边,然后在 动模边推出制件。
当杠杆1外侧与挡块2相撞时,撬动内
侧头部以更快的速度顶动二级推板加
速前进,使推杆3的速度快于凹模速 度,塑件从凹模内推出。
课后习题(P268 4.7.4)
4.结构 类型? (1)塑件对动模和定模的附着力和包紧力相差不多,或由于塑件内外壁脱 模斜度不相等的原因造成动定模留模倾向难以判断时采用顺序脱模机构。
六、二级脱模机构
分类
适用范围 需全自动操作的模具。 薄壁深腔塑件或外形复
1.机械气动二级脱模 机构 2.弹簧二级脱模机构 3.凸轮推杆式二级脱 模机构 4.拉钩推杆式二级脱 模机构 5.楔块滑块式二级脱 模机构 6.杠杆增速二级脱 模机构 7.拉钩式二级脱模
机构
8.套筒球槽二级脱 模机构 9采用两级推杆标 准件
(2)二级脱模:a 需全自动操作的模具,一次顶出尚不能脱落,为避免人
工取件;b 薄壁深腔塑件或外形复杂的塑件,与模具接触面积大,脱模阻力
也很大,为避免破坏塑件,两次推出可分散脱模力,保证塑件形位精度。
(3)主要结构类型(见上)
5.楔块滑块式二级脱模机构
推板推动推件板连同中心推杆一起
简单脱模机构
简单脱模机构在注塑成型的每一个循环中,塑件必须从模具型腔中取出,最理想的情况是模具开启后,塑件由自身重力作用从型腔或型,芭上自动脱落。
事实上,由于塑件表面的微观凸凹、附着力和内应力的存在,必须设计取出塑件的脱模机构(或称为顶出机构),完成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与模具松动分离,并从模内取出的动作。
脱模机构由一系列推出零件和辅助零件组成.按推出脱模动作特点可分为一次推出脱模(简单脱模),二次推出脱模,动、定模双向推出脱模,带螺纹塑件脱模等。
按推出动作的动力源分类,可分为手动脱模、机动脱模、液压脱模和气压脱模等。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如下。
( 1 )机构运动准确、可靠、灵活,并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来克服脱模阻力。
( 2 )保证塑件不变形或不损坏。
机构推出重心与脱模力中心相重合,推出力分布均匀,作用面积尽可能大且作用点靠近型芯,可防止塑件脱模后变形;推出力作用在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如凸缘、加强筋等),可防止塑件在推出时造成损坏。
( 3 )保证塑件良好的外观。
顶出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
同时,与塑件直接接触的脱模零件的配合间隙要保证不滋料,以避免在塑件上留下飞边痕迹。
( 4 )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以便借助注射机的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简化模具结构。
开模后塑件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通过一次推出动作将塑件脱卸出模具的机构称为一次推出脱模机构,或称为简单脱模机构。
它是最常用的一种脱模机构,有推杆脱模、推管脱模、推板脱模、多元件联合脱模和气动脱模等形式。
1 .推杆脱模机构推杆(顶杆)脱模机构具有制造简单、更换方便、顶出效果好等特点。
但因顶出面积一般较小,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而顶坏塑件或使塑件变形,不适于脱模斜度小和顶出阻力大的管形或箱形塑件。
1 ) 推杆脱模机构的组成推杆脱模机构由推出部件、导向部件和复位部件等组成。
① 推出部件。
如图4 一82 所示,推杆1 直接与塑件接触,开模后将塑件推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脱模机构在注塑成型的每一个循环中,塑件必须从模具型腔中取出,最理想的情况是模具开启后,塑件由自身重力作用从型腔或型,芭上自动脱落。
事实上,由于塑件表面的微观凸凹、附着力和内应力的存在,必须设计取出塑件的脱模机构(或称为顶出机构),完成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与模具松动分离,并从模内取出的动作。
脱模机构由一系列推出零件和辅助零件组成.按推出脱模动作特点可分为一次推出脱模(简单脱模),二次推出脱模,动、定模双向推出脱模,带螺纹塑件脱模等。
按推出动作的动力源分类,可分为手动脱模、机动脱模、液压脱模和气压脱模等。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如下。
( 1 )机构运动准确、可靠、灵活,并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来克服脱模阻力。
( 2 )保证塑件不变形或不损坏。
机构推出重心与脱模力中心相重合,推出力分布均匀,作用面积尽可能大且作用点靠近型芯,可防止塑件脱模后变形;推出力作用在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如凸缘、加强筋等),可防止塑件在推出时造成损坏。
( 3 )保证塑件良好的外观。
顶出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
同时,与塑件直接接触的脱模零件的配合间隙要保证不滋料,以避免在塑件上留下飞边痕迹。
( 4 )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以便借助注射机的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简化模具结构。
开模后塑件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通过一次推出动作将塑件脱卸出模具的机构称为一次推出脱模机构,或称为简单脱模机构。
它是最常用的一种脱模机构,有推杆脱模、推管脱模、推板脱模、多元件联合脱模和气动脱模等形式。
1 .推杆脱模机构推杆(顶杆)脱模机构具有制造简单、更换方便、顶出效果好等特点。
但因顶出面积一般较小,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而顶坏塑件或使塑件变形,不适于脱模斜度小和顶出阻力大的管形或箱形塑件。
1 ) 推杆脱模机构的组成推杆脱模机构由推出部件、导向部件和复位部件等组成。
① 推出部件。
如图4 一82 所示,推杆1 直接与塑件接触,开模后将塑件推出。
推杆固定板2 、推板5 的作用是固定推杆、传递注塑机液压缸推力的作用。
挡销8 的作用是调节推杆位置,便于清除杂物。
② 导向部件。
为使推出过程平稳,推出零件不致弯曲卡死,推出机构中设有导柱4 和导套3 ,起到完成推出导向作用。
③ 复位部件。
使完成推出任务的推出零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
图4 一82 中利用复位杆7 复位。
2 )推杆的设计( l )推杆的形式。
① 普通推杆(顶杆)。
普通推杆只起顶出塑件的作用,本身仅端面参与成型。
图4 一83 ( a )所示为单节式推杆(顶杆),配合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尺寸公差一样,适用于小型模具.图4 一83 ( b )所示为阶梯式推杆(顶杆),用于推杆直径较小和顶出距离较大的模具。
图4 一83 ( c )所示为插人式阶梯推杆,插人部分直径小,是顶杆的工作部分,长度是(4 ~ 6 ) d ,用优质钢材制造,插人时采用过渡配合,插人后用钎焊方法固定。
图4 一83 中的长度尺寸L 和N 需结合模具的尺寸选定。
② 成型推杆(顶杆)。
成型推杆除了顶出塑件外,还参与成型。
推杆可做成塑件某一部分的形状,或作为型芯,其截面形状如图4 一84 所示。
( 2 )推杆的位置。
推杆的位置应设在顶出阻力大的地方,当顶出力相同时,推杆要均匀布置,保证塑件顶出时受力均匀,不易变形。
推杆应在塑件的非主要表面上、非薄壁处,以免塑件变形,以及因产生顶出痕迹影响塑件外观。
在保证塑件质量和顺利脱模的情况下,推杆的数目不宜过多。
图4 一85 所示的壳或盖类塑件的侧面阻力最大,推杆要设在端面或靠近侧壁的部分,但注意不要和型芯(或嵌件)边缘的距离太近,以免影响凸模、凹模的强度。
图4 一86 所示为带有凸台和加强筋的塑件,推杆设在凸台或加强筋的底部。
( 3 )推杆的固定及配合。
推杆与推杆孔的配合一般为HS / f8 或H7 / e7 ,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 . = 0 . 8~0 . 4 μm 。
推杆在固定板中的形式如图4 一87 所示。
图4 一87 ( a )所不为一种常用的推杆固定形式,推杆直径可比固定孔的直径小0 . 5~ 1mm ,可用于各种形式的推杆。
图4 一87 ( b )所示是利用垫板或垫圈代替固定板上的沉孔,使之加工简便的结构。
图4 一87 ( c )中,推杆的高度可以调节.螺母起固定锁紧作用。
图4 一87 ( d )所示为利用螺丝顶紧推杆的结构,适于推杆直径较大及固定板较厚的情况。
图4 一87 ( e )所示为铆接的形式,适于直径小的推杆或推杆之间距离较近的情况。
图4 一87 ( f )所示为用螺乍J 紧固的结构,适于粗大的推杆。
3 )导向装置在顶出塑件时,为了防止因塑件反推力不均导致推杆固定板扭曲倾斜而折断推杆或造成运动阻滞,特别是对于细长推杆或推杆数量较多的情况,常设置导向零件。
导柱一般不应少于2 个,大型模具需要4 个。
图4 一88 所示为导柱安装的3 种形式。
前两种形式的导柱除定位外,还能起到支撑柱的作用,以减少注塑成型时动模支承板的弯曲。
模具小,推杆少,塑件数量不多时,只有导柱即可;反之,模具还需要装配导套,以延长导向零件的寿命及保证使用的稳固可靠。
4 )复位装置脱模机构完成塑件顶出后,为进行下一个循环必须回复到初始位置。
目前,常用的复位形式主要有复位杆复位、弹簧复位等。
复位杆又称为回程杆或反顶杆。
复位杆必须装在推杆固定板上,且各个复位杆的长度必须一致,复位杆端面常低于模板平面0 . 02 ~0 . 05mm 。
复位杆一般设2~4 根,位置在模具型腔和浇注系统之外。
由于模具每闭合一次,复位杆端面都要和定模板发生一次碰撞,为避免变形,复位杆端面和与之相接触的定模板的相应位置应镶嵌淬火镶块。
若生产批量不大或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则将复位杆淬火即可,定模板可不淬火。
复位杆有时兼导柱的作用,可省去脱模机构的导向元件。
弹簧复位是脱模机构的简单复位方式。
弹簧在推板与动模板之间,顶出塑件时弹簧被压缩。
合模时,只要注塑机的顶杆一离开模具推板,弹簧的回力就将脱模机构复位。
弹簧有先复位作用。
图4 一89 ~图4 一91 所示为几种复位形式。
图4 一89 所示为复位杆的形式,在图4 一89 ( a ) 中,复位杆顶在淬过火的垫块上,而垫块是镶在未淬火的定模板上;图4 一89 ( b )所示为复位杆直接顶在定模板上。
在图4 一90 中推管兼作复位杆。
图4 一91 所示为弹簧复位形式,图4 一91 ( a )所示为弹簧套在定位杆上,图4 一91 ( b )所示为弹簧套在推杆上。
2 .推管脱模机构推管又称为空心推杆或顶管,特别适用于圆环形、回筒形等中心带孔的塑件脱模,其优点是推顶平稳可靠,整个周边推顶塑件,塑件受力均匀,无变形,无推出痕迹,同轴度高。
但对于薄壁深筒型塑件(壁厚小于1 . 5mm )和软性塑料(如聚乙烯、软聚抓乙烯等)塑件,因其易变形,不易单独采用推管推出,应同时采用其他推出元件(如推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推管顶出结构的常用方式如图4 一92 ( a )所示。
型芯用台肩固定在动模座板上,型芯较长,使模具闭合厚度加大,但结构可靠,多用于顶出距离不大的场合。
图4 一92 ( b )所示为型芯用键或销固定在动模板上的结构,推管中部开有长槽,槽在圆销以下的长度应大于顶出距离,这种结构型芯较短,模具结构紧凑,但紧固力小,要求推管和型芯及型腔的配合精度较高,适用于型芯直径较大的模具.图4 一92 ( c )所示为推管在型腔板内滑动的结构,可以缩短推管和型芯的长度,但型腔的厚度加大。
图4 一92 ( d )所示为扇形推管(三根扇形推杆的组合)的结构,结构具有图4 一92 ( c )所示形式的优点,但推管制造麻烦,强度较低,容易损坏。
推管尺寸可参考图4 一92 ( e )并结合模具的结构进行设计。
推管内径与型芯滑动配合,外径与模板滑动配合,小直径推杆取HS / f8 ,大直径取H7 / f6 配合。
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长度比顶出行程大3~5 mm ,推管与模板的配合长度一般等于(0 . 8 一2 ) D 。
推管的材料可为TS 、T10 钢等,淬火硬度为53 ~ 57HRC ;对于一般要求不高的模具,可用45 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35 HB 。
3 .推件板脱模机构推件板又称为脱模板、刮板,此种脱模机构适用于大筒形塑件、薄壁容器及各类罩壳形塑件。
推件板脱模的特点是顶出均匀,力量大,运动平稳,塑件不易变形,表面无顶出痕迹,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复位装置;但对于非圆形的塑件,其配合部分加工困难,并因增加推件板而使模具重量有所增加,对于大型深腔容器,尤其是采用软质塑料时,要在推件板附近设置引气装置,防止在脱模过程中形成真空。
推件板结构如图4 一93 所示,在图4 一93 ( a )、(b )中,推件板与推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以防止推件板在顶出过程中脱落;在图4 一93 ( c )、(d )、(e )中,推件板与推杆之间无固定连接,严格控制顶出距离,导柱就会有足够长度保证推件板不脱落。
其中,图4 一93 ( a )所示结构应用最广;图4 一93 ( b )推件板镶人动模板中,又称环状推件板,结构紧凑;图4 一93 (a )所示结构适用于两侧带有顶出杆的注塑机,模具结构可大大简化,但推件板要适当加大和增厚以增加刚性;图4 一93 ( d )所示为用定距螺钉的头部一端顶推件板,另一端和顶出板连接的结构,省去顶出固定板;图4 一93 ( e )中,推件板的导向借助于动、定模的导柱,为制造方便,推杆和推件板之间应留有0.5mm 的间隙,但当推件板和推杆同时使用时,此间隙不允许存在。
推件板与型芯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如H7 / f6 等,配合表面粗糙度R .为0 . 8 ~ 0 .4 μm 。
推件板用45 钢调质制成;对于要求较高的模具,用TS 等材料,经淬火硬度为53 ~ 55HRC 。
4 .推块脱模机构对于平板状带凸缘的蛆件.如用推板脱模会翻附模具,则可采用推块脱模结构。
这类塑件有时也用推杆脱模机构,但塑件容易变形,且表面有顶出痕迹。
推块是型腔的组成部分,应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推块与型腔、型芯之间应有良好的间隙配合,要求滑动灵活且不溢料。
推块所用的推杆与模板的配合精度要求不高。
推块脱模机构如图4 一94 所示。
图4 一94 ( a )中无复位杆,推块复位靠主流道中的熔体压力来实现;图4 一94 ( b )中复位杆安装在推块的台肩上,结构简单紧凑,但复位杆的孔离型腔很近,对型腔强度有一定影响;图4 一94 ( c )中复位杆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适用于推块尺寸不大且无台肩的情况。
推块与型腔间的配合为H7 / f6 等,配合表面粗糙度R .为0 . 8 ~0 . 4 μm。
推块材料用TS 等材料,经淬火硬度为53 ~55 HRC ,或45 钢调质硬度为235 H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