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2.4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PPT课件(第3.1.2课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3章 直线与方程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授人: 时间:20XX.6.1
复习导入
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 之间所成的角α 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课堂练习
已知A(-6,0),B(3,6),P(0,3) Q(6,-6),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解 : kAB
60 3 (6)
2 3
kPQ
6 3 60
3 2
kAB • kPQ -1 BA PQ
课堂练习
已知A(5,-1),B(1,1),C(2,3)三点,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 : k AB
感谢你的凝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授人: 时间:20XX.6.1
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解:
k AB
1 0 20
1 2
kBC
2 (1) 42
3 2
kCD
1 2
k DA
3 2
kAB kCD , kBC kDA
AB ∥CD, BC∥DA
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y D
C
A
O
x
B
新知探究
当L1// L2时,有k1=k2。 L1⊥ 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 y
它们的斜率呢?
y
L1
L2
o
x
新知探究
结论1: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l1 和 l2 :
(1)l1 // l2 1 2; (2)l1 // l2 k1 k2 或 k1 , k2 都不存在 .
第3章 直线与方程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授人: 时间:20XX.6.1
复习导入
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 之间所成的角α 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课堂练习
已知A(-6,0),B(3,6),P(0,3) Q(6,-6),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解 : kAB
60 3 (6)
2 3
kPQ
6 3 60
3 2
kAB • kPQ -1 BA PQ
课堂练习
已知A(5,-1),B(1,1),C(2,3)三点,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 : k AB
感谢你的凝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授人: 时间:20XX.6.1
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解:
k AB
1 0 20
1 2
kBC
2 (1) 42
3 2
kCD
1 2
k DA
3 2
kAB kCD , kBC kDA
AB ∥CD, BC∥DA
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y D
C
A
O
x
B
新知探究
当L1// L2时,有k1=k2。 L1⊥ 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 y
它们的斜率呢?
y
L1
L2
o
x
新知探究
结论1: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l1 和 l2 :
(1)l1 // l2 1 2; (2)l1 // l2 k1 k2 或 k1 , k2 都不存在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一般式平行和垂直
(A1X+B1Y+C1)+λ(A2X+B2Y+C2)=0。
2.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By+C=0平行 的直线方程是:Ax+By+C1=0(C1≠C).
3.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By+C=0垂直 的直线方程是:Bx-Ay+C1=0.
例8:求过两直线x-2y+4=0和x+y2=0的交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 方程: (1)过点(2,-1); (2)和直线3x-4y+5=0垂直。
答: 位置关系
相交
公共点个数 1个
平行 0个
重合 无数个
§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平行
【问题1】你认为,不重合的两条 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与它们的斜率有何关系?
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斜率存在时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 两直线相交斜率不相等
斜率不存在时? 同时不存在
【问题2】由直线方程你能直接判 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吗?
2.5
B 120
h
O
C
x
(1)3x+2y-4=0 (2)4x+3y-6=0
例9:证明:无论m取何值,直线L: (m-1)x+(2m-1)y=m-5恒过一个定点, 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9,-4)
课堂练习
1.如果直线ax+y+1=0与直线x+y-2=0互相垂直,则a=.
2
2.如果两直线x+ysin-1=0和2xsin+y+1=0互相垂直,则=
课堂小结
1.填表
两直线方程 平行
垂直
适用范围
l1:y=k1x+b1 l2:y=k2x+b2
2.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By+C=0平行 的直线方程是:Ax+By+C1=0(C1≠C).
3.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By+C=0垂直 的直线方程是:Bx-Ay+C1=0.
例8:求过两直线x-2y+4=0和x+y2=0的交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 方程: (1)过点(2,-1); (2)和直线3x-4y+5=0垂直。
答: 位置关系
相交
公共点个数 1个
平行 0个
重合 无数个
§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平行
【问题1】你认为,不重合的两条 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与它们的斜率有何关系?
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斜率存在时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 两直线相交斜率不相等
斜率不存在时? 同时不存在
【问题2】由直线方程你能直接判 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吗?
2.5
B 120
h
O
C
x
(1)3x+2y-4=0 (2)4x+3y-6=0
例9:证明:无论m取何值,直线L: (m-1)x+(2m-1)y=m-5恒过一个定点, 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9,-4)
课堂练习
1.如果直线ax+y+1=0与直线x+y-2=0互相垂直,则a=.
2
2.如果两直线x+ysin-1=0和2xsin+y+1=0互相垂直,则=
课堂小结
1.填表
两直线方程 平行
垂直
适用范围
l1:y=k1x+b1 l2:y=k2x+b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PPT课件(第3.1.2课时) (1)
求证:AB⊥BC。 S
证明:过A点作AD⊥SB于D点.
∵平面SAB ⊥ 平面SBC,
∴
AD⊥平面SBC,
D
∴ AD⊥BC. A
又∵ SA ⊥ 平面ABC, ∴SA ⊥ BC. AD∩SA=A∴BC ⊥ 平面SAB.∴BC ⊥AB.
C B
新知探究
练习1: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折痕,使△ADC和△ABC折成相垂直的两个面,求
在γ内过A点作直线 b⊥m,
n
a n
a
l
al 同理 b l l .
a bA
l α
β
an γ mb A
新知探究
结论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如图:
l α
β γ
判断线面垂直的两种方法: ①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②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新知探究
证明:(1)取DE中点N,连接MN,AN. 在△EDC中,M,N分别为EC,ED的中点,
1 所以MN//CD,且MN= 12 CD. 由已知AB//CD,AB= 2 CD, 所以MN//AB,且MN=AB, 所以四边形ABMN为平行 四边形.所以BM//AN.
又因为AN 平面ADEF,且BM 平面ADEF,
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D
D 折成
A
C
O
A
C
O
B
B
新知探究
2.如图,平面AED ⊥平面ABCD,△AE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 (1)求证:EA⊥CD
2 (2)若AD=1,AB= ,求E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E
D
M A
C B
新知探究
证明:过A点作AD⊥SB于D点.
∵平面SAB ⊥ 平面SBC,
∴
AD⊥平面SBC,
D
∴ AD⊥BC. A
又∵ SA ⊥ 平面ABC, ∴SA ⊥ BC. AD∩SA=A∴BC ⊥ 平面SAB.∴BC ⊥AB.
C B
新知探究
练习1: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折痕,使△ADC和△ABC折成相垂直的两个面,求
在γ内过A点作直线 b⊥m,
n
a n
a
l
al 同理 b l l .
a bA
l α
β
an γ mb A
新知探究
结论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如图:
l α
β γ
判断线面垂直的两种方法: ①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②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新知探究
证明:(1)取DE中点N,连接MN,AN. 在△EDC中,M,N分别为EC,ED的中点,
1 所以MN//CD,且MN= 12 CD. 由已知AB//CD,AB= 2 CD, 所以MN//AB,且MN=AB, 所以四边形ABMN为平行 四边形.所以BM//AN.
又因为AN 平面ADEF,且BM 平面ADEF,
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D
D 折成
A
C
O
A
C
O
B
B
新知探究
2.如图,平面AED ⊥平面ABCD,△AE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 (1)求证:EA⊥CD
2 (2)若AD=1,AB= ,求E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E
D
M A
C B
新知探究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课件
1.与平行、垂 直有关命题 的判断. 2.直线与平面 垂直的判定 与性质. 3.平面与平面 垂直的判定 与性质
1.逻辑推理. 2.直观想象
目录
01 知 识 逐 点 夯 实 重点准 逐点清 结论要牢记
02 考 点 Biblioteka 类 突 破 理解透 规律明 变化究其本
03 课 时 检 测
课前自修 课堂讲练
01
①若 α∥β,则 m⊥l;②若 α⊥β,则 m∥l;③若 m⊥l,则 α⊥
β;④若 m∥l,则 α⊥β.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对于①,若 α∥β,m⊥α,l⊂β,则 m⊥l,故①是真命题, 排除 B;对于④,若 m∥l,m⊥α,则 l⊥α,又因为 l⊂β,所以 α⊥β.故④是真命题,故选 A.
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
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
线线垂直 性质定理 线面垂直 性质定理 面面垂直.
[提速度]
1.已知 m 和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 和 β 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 m⊥β 的是
()
A.α⊥β 且 m⊂α
B.m⊥n 且 n∥β
C.m∥n 且 n⊥β
D.m⊥n 且 α∥β
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内这两条直线必
须是相交的,①③中给定的平面内的两直线一定相交,能保证
直线与平面垂直.而②中梯形的两边可能是上、下底边,它们
互相平行,④中正六边形的两边可能是互相平行的两边,不满
足定理条件.
答案:AC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如图,α⊥β,α∩β=l,AB α,AB⊥l, BC β,DE β,BC⊥DE.
求证:AC⊥DE.
A
B
l
D
C
E
2.如图,平面AED ⊥平面ABCD,△AED 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
(1)求证:EA⊥CD
(2)若AD=1,AB= 2 ,
M A
C B
在α内作直线b ⊥l
α
β
b l
A
a
b
bl
l
b
又a
a // b
b
a //
a
已知平面 , ,直线a,且 , =AB,
a∥
, a⊥AB,试判断直线a与平面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α a
bB
β
A
解题反思
1、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给我们提供了一 种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2、面面垂直与线面垂直之间的相互转 化关系。
β
a l
A α
a
l
a
a l
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 面面相交
画图
面面垂直 α
a
一个平面和两个平行平面相交
l β
三个平面两两垂直
α
a
β
b
l
γ
思考
如图,已知平面、, , 过内一点P作的垂线a,试判断直线a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P
α β
例. , a , a ,判断a与位置关系
解:设 l
线面垂直的性质
•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 两条直线平行。
a
b
a
//
b
a
b
a
b
a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课件
二、导入新课
问题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1、平行 2、相交
y
o
垂直是相交的特例
l1
y
l2
o
x
y l1
x
o
l2
l1 x l2
探究(一):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思考1:若两条不同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
的位置关系如何?
反之成立吗?
y
l1
l2
α1 α2
O
x
思考2:若两条不同直线的斜率相等,这两条直线 的位置关系如何?反之成立吗?
§3.1.2 两直线的平行与
垂直的判定
一、复习
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 ( 90 ),则直线的
斜率为 k tan 。
已知直线上两点 A(x1, y1), B(x2, y2 ) 且 x1 x2,
则直线的斜率为
k
y2 x2
y1 x1
( x1
x2 )
.
2. 若直线过(-2,3)和(6,-5)两点, 则直线的斜率为 1 ,倾斜角为 135 .
3.直线l1过点(2m,1),(-3,m),直线l2过点(m,m), (1,-2),若l1与l2垂直,求实数m的值.
小结
结论1: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l1和l2 :
1l1 // l2 2 1
2l1 l2 k1 k2 ,或k1、k2都不存在
l1∥l2
k1=k2. 条件:不重合、都有斜率
结论2: 对于任意两条直线l1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名师课件
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1.理解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对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转化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学科素养
1.逻辑推理:探究归纳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变式训练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且∠DAB=60°,G为AD边
的中点,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求证:BG⊥平面PAD;(2)求证:AD⊥PB.
证明
(1)因为在菱形ABCD中,G为AD的中点, ∠DAB=60° ,所以BG⊥AD.
复习引入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说直
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 ⊥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
面垂直.
复习引入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
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
证明
(1)如图,取EC的中点F,连接DF.
因为EC⊥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EC⊥BC.
易知DF//BC,所以DF⊥EC.
在Rt△EFD和Rt△DBA中
因为EF= EC,EC=2BD,所以EF=BD.
又FD=BC=AB所以Rt△EFD≌Rt△DBA ,故DE=DA.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G⊥平面PAD.
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1.理解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对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转化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学科素养
1.逻辑推理:探究归纳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变式训练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且∠DAB=60°,G为AD边
的中点,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求证:BG⊥平面PAD;(2)求证:AD⊥PB.
证明
(1)因为在菱形ABCD中,G为AD的中点, ∠DAB=60° ,所以BG⊥AD.
复习引入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说直
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 ⊥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
面垂直.
复习引入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
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
证明
(1)如图,取EC的中点F,连接DF.
因为EC⊥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EC⊥BC.
易知DF//BC,所以DF⊥EC.
在Rt△EFD和Rt△DBA中
因为EF= EC,EC=2BD,所以EF=BD.
又FD=BC=AB所以Rt△EFD≌Rt△DBA ,故DE=DA.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G⊥平面PAD.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全册课件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a b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1. 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证: ∥ .
a
b
a' b'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1. 若∥,∥,求证: ∥ .
a
b
a'
b'
an bn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1. 若∥,∥,求证: ∥ .
a
b
2. 教材P.61练习.
a' b'
an bn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讲授新课
讨论:
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
与另一个平面有什么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当第三个平面和两个平行平面都相交,
两条交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a
b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定理: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课堂小结
1.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其它性质; 2. 转化思想.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内容,理清脉络;
2. 《习案》第十三课时.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2.2.4平面与平面 平行的性质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复习引入
1. 提问: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 符号语言?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符号语言?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复习引入
1. 提问: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 符号语言?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符号语言?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1. 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证: ∥ .
a
b
a' b'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1. 若∥,∥,求证: ∥ .
a
b
a'
b'
an bn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1. 若∥,∥,求证: ∥ .
a
b
2. 教材P.61练习.
a' b'
an bn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讲授新课
讨论:
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
与另一个平面有什么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当第三个平面和两个平行平面都相交,
两条交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a
b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定理: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课堂小结
1.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其它性质; 2. 转化思想.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内容,理清脉络;
2. 《习案》第十三课时.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2.2.4平面与平面 平行的性质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复习引入
1. 提问: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 符号语言?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符号语言?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十六分。
复习引入
1. 提问: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 符号语言?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符号语言?
高一数学必修二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答案:D
27
5.l1⊥l2,直线l1的倾斜角为45°,那么直线l2的倾斜角为( )
A.45°
B.135°
C.-45°
D.120°
解析:由l1⊥l2及k1=tan45°=1,知l2的斜率k2=-1,∴l2的倾斜角 为135°.
答案:B
28
6.满足以下条件的l1与l2,其中l1⊥l2的是( )
(1)l1的斜率为- 2 ,l2经过点A(1,1),B(0,- 1 ); (2)l1的倾斜角为43 5°,l2经过点P(-2,-1),Q(23,-5);
能力提升 9.A(1,5),B(-1,1),C(3,2),假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D 点的坐标.
33
解
:设 D x,y ,则 k AB
51 1 (1)
2, kCD
y2, x3
由 A B //C D 得 , y 2 2 ,即 y 2 x 4.① x3
又 k AD
y 5 ,kBC x 1
B ( 2 ,2 ),C (0 ,2 22 ),D (4 ,2 ),求 证 四 边 形 A B C D 为 矩 形 .
解: kAB
2 , kBC 2
2, kCD
2 , kAD 2
2.
kAB kCD, kBC kAD,AB//CD, BC//A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又kAB kBC
l1l2 k1k21
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 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 那么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 0°, 两直线互相垂直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2.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精品课件(58张ppt)
B
O
x 3.判断两条直线斜率是否存在;
4.判断斜率是否相等.
探究新知
例 已知A(2,3),B(–4,0),P(–3,1), Q(–1,2),试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y A
Q P
B
O
x
探究新知
例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 B(2,–1),C(4,2),D(2,3),试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y
BC
α
AO
A,B,C三点共线 ⇔kAB=kAC x ⇔kAB=kBC ⇔kAC=kBC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二章2. 1.2两 条直线 平行和 垂直的 判定-课 件(58 张PPT)
探究新知
例 已知A(2,3),B(–4,0),P(–3,1), Q(–1,2),试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设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直线l1, l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1,k1),b=(1,k2),于是
探究新知
设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直线l1, l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1,k1),b=(1,k2),于是
l1⊥l2 ⇔a⊥b ⇔a·b=0 ⇔1×1+k1k2=0 ⇔k1k2=–1.
探究新知
显然,当α1=α2=90o时,直线l1与直线l2的斜率不 存在,此时l1∥l2.
y
l1
l2
O
x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二章2. 1.2两 条直线 平行和 垂直的 判定-课 件(58 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二章2. 1.2两 条直线 平行和 垂直的 判定-课 件(58 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二章2. 1.2两 条直线 平行和 垂直的 判定-课 件(58 张PPT)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PPT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运用 (高三复习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平面与平面 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转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自 主完成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相关证明,体会在立体几何中如何将 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推理思维能力和协 作交流、分析归纳能力。
2、练习
如图,三棱柱ABC-AB=6,D为AC的中点。
1求三棱锥C1 - BCD的体积; 2求证:平面BC1D 平面ACC1A1; 3求证:直线AB1 // 平面BC1D
三、巩固练习 1、课本中的相关题型。 2、相关的高考题。
四、总结
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相关判定定理和性质。 2、抛出问题线面角、面面角如何求解,为下一课时做铺
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准确的书写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 面 面垂直的证明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相关的知识 1、课本P124的知识梳理 2、分析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及考点内容,如 何运用。
二、例题分析讲解
例3 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E, F分别为BB1, AC的中点。
求证。:(1)
,
(2)
。
思路点拨:(1)要证线面平行,需线线平行。由E,F分 别
这可利用平行四边形来证明。再由线线平行证线面平 行时,需完整表达定理条件,尤其是线在面外这一条 件。
(2)要证面面垂直,需有线面垂直。由三棱柱性质易得底面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运用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平面与平面 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转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自 主完成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相关证明,体会在立体几何中如何将 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推理思维能力和协 作交流、分析归纳能力。
2、练习
如图,三棱柱ABC-AB=6,D为AC的中点。
1求三棱锥C1 - BCD的体积; 2求证:平面BC1D 平面ACC1A1; 3求证:直线AB1 // 平面BC1D
三、巩固练习 1、课本中的相关题型。 2、相关的高考题。
四、总结
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相关判定定理和性质。 2、抛出问题线面角、面面角如何求解,为下一课时做铺
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准确的书写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 面 面垂直的证明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相关的知识 1、课本P124的知识梳理 2、分析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及考点内容,如 何运用。
二、例题分析讲解
例3 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E, F分别为BB1, AC的中点。
求证。:(1)
,
(2)
。
思路点拨:(1)要证线面平行,需线线平行。由E,F分 别
这可利用平行四边形来证明。再由线线平行证线面平 行时,需完整表达定理条件,尤其是线在面外这一条 件。
(2)要证面面垂直,需有线面垂直。由三棱柱性质易得底面
高二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二同步课件:3.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课件
•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平行或相交
为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我们引入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又引入了直线的斜率.
y
.
O
x
能否通过斜率来 判断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
1.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重点)
2.会运用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难点)
两 直 线 l1 与 l2 有 何 位 置 关 系 ?
y l1 l2
解析:斜率均不存在的两条
1 2
直线平行或重合.
O
x
一、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设两条直线 l 1 与 l 2 的斜率分别为 k 1 ,k 2 ,
l1 l2k1=k2.
y
公式成立的条件:
①两直线不重合;
O
②两直线的斜率均存在.
l1
l2 x
特别地,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时,它们互相平行
或重合.
例1 已知A(2,3),B(-4,0),P(-3,1),Q(-1,2), 试判断直线BA与PQ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直线BA的斜率
kBA
=
3-0 = 2-(-4)
2021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1-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反思在空间中求线段长度的问题一般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解,如果已 知垂直关系较多,通常最终转化为线线垂直,即在直角三角形中求 线段长度.
-12-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4-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12
1.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剖析:(1)定理成立的条件有三个:
①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②直线在其中一个平面内; ③直线与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
(2)定理的实质是由面面垂直得线面垂直,故可用来证明线面垂直 .
(3)若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 直线必在第一个平面内.
-10-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交线l上取线段AB=4 cm,AC,BD分别 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AC⊥l,BD⊥l,AC=3 cm,BD=12 cm,求线段CD的 长.
解:∵AC⊥l,AC=3 cm,AB=4 cm, ∴BC=5 cm. ∵BD⊥l,α∩β=l,α⊥β,BD⊂β, ∴BD⊥α. 又BC⊂α,∴BD⊥BC.
-8-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变式训练1】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平面 PAB⊥平面PBC.求证:BC⊥AB.
-9-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反思在空间中求线段长度的问题一般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解,如果已 知垂直关系较多,通常最终转化为线线垂直,即在直角三角形中求 线段长度.
-12-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4-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12
1.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剖析:(1)定理成立的条件有三个:
①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②直线在其中一个平面内; ③直线与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
(2)定理的实质是由面面垂直得线面垂直,故可用来证明线面垂直 .
(3)若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 直线必在第一个平面内.
-10-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交线l上取线段AB=4 cm,AC,BD分别 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AC⊥l,BD⊥l,AC=3 cm,BD=12 cm,求线段CD的 长.
解:∵AC⊥l,AC=3 cm,AB=4 cm, ∴BC=5 cm. ∵BD⊥l,α∩β=l,α⊥β,BD⊂β, ∴BD⊥α. 又BC⊂α,∴BD⊥BC.
-8-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变式训练1】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平面 PAB⊥平面PBC.求证:BC⊥AB.
-9-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目标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
栏
目
证明:(1)如右图所示,取EC的中点F,连接DF,
链
∵EC⊥平面ABC,BC⊂平面ABC,
接
∴EC⊥BC,易知DF∥BC,
∴DF⊥EC.
在Rt△EFD和Rt△DBA中,
完整版ppt
12
∵EF=EC,EC=2BD,
FD=BC=AB,
∴Rt△EFD≌Rt△DBA,故DE=DA.
(2)取CA的中点N,连接MN、BN,
平面 BCE,
AF⊄平面 BCE,所以 AF∥平面 BCE.
栏 目
(2)解析:易得 DE⊥AF,AF⊥CD,
链 接
所以 AF⊥平面 CDE,又 AF∥MB
故 BM⊥平面 CDE,
所以 VABCDE=VB-ACD+VB-CDE
= 33+23× 23×2= 3.
完整版ppt
10
►跟踪训练
2.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 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 中点,求证:
同时AC⊂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PBD.
栏
目
(3)由(1)知PD⊥BC,
链
接
又BC⊥DC.∴BC⊥平面PDC,
∴BC⊥PC.
∴∠PCD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
在Rt△PDC中,PD=DC=a,∴∠PCD=45°.
∴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
完整版ppt
7
►跟踪训练
1.如右下图所示,在棱长均为2的斜三棱柱 ABCDEF中,已知BF⊥AE,BF∩CE=O, AB=AE,连接AO,求证:AO⊥平面FEBC.
目 链
45°.
接
证明:(1)∵PD=a,DC=a,PC= 2a, ∴PC2=PD2+DC2,∴PD⊥DC. 同理可证 PD⊥AD,又 AD∩DC=D, ∴PD⊥平面 ABCD.
完整版ppt
6
(2)由(1)知PD⊥平面ABCD,
∴PD⊥AC,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又BD∩PD=D,∴AC⊥平面PDB.
面ACD,DE⊥平面ACD,△ACD是正三角形,且AD
=DE=2,AB=1,F是CD的中点.
栏
(1)求证:AF∥平面BCE;
目 链
(2)求多面体ABCDE的体积.
接
完整版ppt
9
(1)证明:如图,取 CE 的中点 M,连接 FM,BM,则有 FM 21DE
AB,所以四边形 AFMB 是平行四边形,故 AF∥MB,又 BM⊂
(1)DE=DA;
(2)平面BDM⊥平面ECA;
栏 目
(3)平面DEA⊥平面ECA.
链 接
完整版ppt
11
分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EC⊥平面ABC,正三角形ABC;
(2)BD∥CE且CE=CA=2BD.
解答本题可先由线∥线,线⊥面的性质,再由M
是EA的中点得线⊥线,线⊥面,进而证得面⊥
2.4 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
完整版ppt
1
完整版ppt
栏 目 链 接
2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 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完整版ppt
3
栏
典例
精整版ppt
4
题型一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综合问 题 例1 如右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 为a的正方形,侧棱PD=a,PA=PC=a,求证:
∴平面DEA⊥平面ECA.
栏 目
点评:本题涉及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 链
其中证明BN⊥平面ECA是关键.
接
完整版ppt
14
证明:∵BCFE是菱形,∴BF⊥EC,
又∵BF⊥AE,且AE∩EC=E,
栏
目
∴BF⊥平面AEC,而AO⊂平面SEC,
链
接
∴BF⊥AO,
∵AE=AB,AB=AC,∴AE=AC.
∴AO⊥EC,且BF∩CE=O,
∴AO⊥平面BCFE.
完整版ppt
8
题型二 线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
例2 如右图所示,已知多面体ABCDE中,AB⊥平
则MN∥EC,且MN=EC.
栏
∵EC∥BD,∴MN∥BD,∴点N在平面BDM 内.
目 链 接
∵EC⊥平面ABC,∴EC⊥BN,又CA⊥BN,
∴BN⊥平面ECA.
∵BN在平面MNBD内,
∴平面MNBD⊥平面ECA,
即平面BDM⊥平面ECA.
完整版ppt
13
(3)∵DM∥BN,BN⊥平面CAE,
∴DM⊥平面ECA,又DM⊂平面DEA,
(1)PD⊥平面ABCD;
栏
(2)平面PAC⊥平面PBD;
目 链
(3)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
接
完整版ppt
5
分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ABCD 是正方形,边长为 a;
②PD=a,PA=PC= 2a.
解答本题第(1)(2)问可先根据需证问题寻找相关元素,再由判定 栏
定理进行判定.第(3)问可先找出二面的平面角,再证明平面角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