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2、据表2-3数据,以H/ H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三乳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2、乳剂类型的鉴别(1)稀释法(2)染色镜检法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药剂学实验:栓剂的制备(含现象结论及讨论)

药剂学实验:栓剂的制备(含现象结论及讨论)

栓剂的制备(含现象结论及讨论)实验日期:202X年X月X日 T:24℃ RH:40%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

2.掌握置换值的测定及在栓剂制备中的应用。

3.了解各类栓剂基质的特点及使用情况。

二、实验原理栓剂的制备方法有热熔法、冷压法、搓捏法,按基质不同性质选择制备方法。

本次实验热熔法制栓剂的艺流程为:基质→熔化→加入药物粉末→注入模具→完全凝固→消削去溢出部分→脱模→质检→包装在栓剂处方设计及制备中,需预测药物的置换价,即主药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当基质和药物的密度未知时,用下式计算:式中:X %为药栓中药物的含量; G为含药栓的平均栓重;E为纯基质栓的平均栓重。

求出最换值,以下式算出每粒栓剂所需基质的理论用量(M):栓剂的质量评定包括如下内容:主药含量、外形、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硬度、变形温度及体外溶出度等。

三、仪路与材料仪器:栓剂模具、蒸发皿、研钵、水浴锅、冰浴、电炉、分析天平,融变时限检查仪等。

材料:吲哚美辛、半合成脂肪酸脂、甘油、明胶、硬脂酸、碳酸钠、聚山梨酯-80、冰片、乙醇、纯化水等。

四、实验内容(一)吲哚美辛栓的制备处方:吲哚美辛0.6 g 主药丙二醇硬脂酸脂适量非离子型乳化剂制成肛门栓12枚制法:(1)纯基质栓的制备:取丙二醇硬脂酸脂10 g置蒸发皿,加热融化,冷却,注入栓模,冷却削去溢出部分,脱模,擦去润滑剂后称量,每板栓剂平均重量(G)(2)吲哚美辛栓的制备:取吲哚美辛→过100目筛→称取丙二醇硬脂酸脂在水浴熔化→将吲哚美辛加入已熔化的基质中搅拌→注入栓模→冷却→去除多余基质→脱模→擦润滑剂→称量→得每枚药栓平均重量(M)(3)置换值(DV)=W/G-(M-W) ,W:每个栓剂平均含药重量(二)甘油栓的制备处方:甘油24.0 g 主药干燥碳酸钠0.6 g 与硬脂酸皂化为主药与基质硬脂酸 2.4 g 硬化剂纯化水 3.0 g 溶剂制成肛门栓9枚制法:取干燥碳酸钠与纯水置于蒸发皿内→搅拌溶解→加甘油后加热→缓缓分次加入硬脂酸细粉→搅拌待泡沸停止及溶液澄明→注入模具→冷却→削去溢出部分→脱模→擦干后称量五、实验数据分析表1-1 栓剂质量检查结果名称外观重量(g)平均重量(g)重量差异(%)吲哚美辛栓完整光滑,呈白色,表面亮度、色泽一致,无斑点和气泡2.2518 2.2601 -0.37% 2.1727 -3.89% 2.0989 -7.13% 2.4013 6.25% 2.3563 4.26% 2.3471 3.85% 2.2698 0.43% 2.1992 -2.69% 2.1980 -2.75% 2.2421 -0.80% 2.2594 -0.03% 2.3246 2.85%甘油栓完整光滑,呈透明状,表面亮度、色泽一致,无斑点和气泡2.1574 2.1956 -1.74% 2.2381 1.93% 2.1398 -2.54% 2.2672 3.26% 2.1780 -0.80% 2.1924 -0.15% 2.2052 0.44% 2.1849 -0.49% 2.1977 0.09%分析:本次制备栓剂粒重处于1.0~3.0 g,则重量差异限度为±7.5%;经检验,本次所制备栓剂重量差异符合要求。

《药剂学》 实验指导

《药剂学》 实验指导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药剂学》实验指导书药学系教研室2010年10月前言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应用及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药剂学重要的一环。

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使学生通过药剂学实验课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其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在内容的总体安排上,包括普通剂型的制备,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最后安排了综合训练的设计性实验,以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为了保证达到药剂学试验的预期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实验前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目的了解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验时要勤于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中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安全操作,杜绝浪费,保证制品质量。

四、实验后做好仪器与环境的清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2010年10月目录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4-7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8-10实验三乳剂的制备…………………………………………………………11-14实验四安瓿剂的灌封及注射剂的质量检查………………………………15-17实验五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18-21实验六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22-27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试验……………………………………28-31实验八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32-35实验九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36-37实验十滴丸的制备…………………………………………………………38-40实验十一微囊的制备………………………………………………………41-44实验十二设计性实验…………………………………………………………45-46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药剂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药剂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药剂中的实验设计方法——by countrywolf2005前言:本文总结了药剂学处方工艺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以及星点设计。

本文着重于对各设计方法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而不是对设计方法基本知识、原理的解释。

特别介绍了用于各实验设计方法结果分析、数据处理的软件,以及提供软件或使用说明的下载(本人的网盘,有效期永久)。

内容:一.实验设计基本概念介绍:1.因素和水平q 因素:完成一项研究的条件q 水平:因素所处的不同状态2.交互作用:指两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依赖发生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效应。

若交互作用存在时,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大于或小于两因子或多因子单独作用的效应。

进一步来理解交互作用的概念。

首先,设有两个因素A 和B 它们各取两个水平21,A A 和21,B B 。

这时共有四种不同的水平组合,其试验结果列于图1。

当1B B =时,1A 变到2A 使Y 增加30-10=20;类似地,当2B B =时,1A 变到2A 使Y 也增加40-20=20。

这就是说A 对Y 的影响与B 取什么水平无关。

类似地,当B 从1B 变到2B 时,Y 增加20-10(或40-30=10),与A 取的水平无关。

这时,我们称A 和B 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判断和之间有没有交互作用,选用图2的作图方法更为直观。

当图中的两条线平行时(或接近平行时),判断A 和B 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图3和图4给出了一个有交互作用的例子,它们的含意和作图方法与图1和图2是一样的。

二.实验设计方法1.析因试验:又称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a.特点:是一种多因素的交叉分组试验,不仅可以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检验各因素之间有无交互作用。

优点:考察全面缺点:实验次数太多Eg:3×4析因设计的组合方式BAB1 B2 B3 B4A1A1 B1A1 B2A1 B3A1 B4A2A2 B1A2 B2A2 B3A2 B4A3A3 B1A3 B2A3 B3A3 B4b.结果分析2.正交试验法(正交设计)a. 正交试验表的介绍正交试验法这是目前最流行,效果相当好的方法。

中药学中药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中药学中药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实验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
实验数据的收集:准确、完整、及时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实验数据的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无效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数据的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解释: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实验结果: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和药效评价结果
实验结论:对中药化学成分和药效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改进:对实验方法、材料和步骤的改进建议
中药鉴定学实验设计案例
实验目的: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验材料:中药样品、显微镜、试剂等
实验步骤: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观察、结果分析等
实验结果:鉴定中药品种、质量、真伪等
实验设计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仪器、操作步骤等
实施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解决方法:遵循科学实验原则,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重复性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确保其质量、纯度和稳定性
解决方法: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法:详细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验设计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遵守伦理原则:尊重受试者,保护隐私,确保实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评估实验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主编:徐雄波主审:马宁副主编:唐靖张青松参编:王建芬王磊方敏肖志勇刘卫平吴柱魏丹丹邱玲玲冷一平高元峰长沙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目录药剂学实验须知 ................................................................................................. - 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 - 4 -实验二胶体溶液剂的制备 ............................................................................. - 10 -实验三混悬剂的制备 .................................................................................... - 15 -实验四乳剂的制备........................................................................................ - 21 -实验五散剂、胶囊剂的制备.......................................................................... - 27 -实验六颗粒剂的制备 .................................................................................... - 36 -实验七滴丸剂的制备 .................................................................................... - 41 -实验八注射剂的制备 .................................................................................... - 46 -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 - 54 -实验十滴眼液的制备 .................................................................................... - 61 -实验十一栓剂的制备 .................................................................................... - 66 -实验十二片剂的制备 .................................................................................... - 71 -实验十三片剂薄膜包衣及质量评价............................................................... - 78 -实验十四微型胶囊的制备 ............................................................................... - 81 -附录 ............................................................................................................... - 87 -药剂学实验须知一、实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实验4(片剂与溶出度)

药剂学实验4(片剂与溶出度)

实验12 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过程和技术。

2.了解单冲压片机的调试,能正确使用单冲压片机。

3.会分析片剂处方的组成和各种辅料在压片过程中的作用。

4.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指导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

辅料是指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是使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黏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疗效。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生理活性,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对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

但是,实际上完全惰性的辅料很少,辅料对片剂的性质甚至药效有时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辅料的选择。

片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通常片剂的制备包括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二种,前者根据制颗粒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湿法制粒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较为常用。

湿法制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

其一般工艺流程如下:三、实验内容(一)片剂成品的制备1.阿咖酚片的制备[处方] 每片用量(g)制100片乙酰水杨酸 0.230咖啡因 0.030对乙酰氨基酚 0.126淀粉 0.03g10%PVP乙醇溶液适量滑石粉 0.01g[制法]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取乙酰水杨酸、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加入10%PVP乙醇溶液拌和制成软材,将软材通过20-24目筛制湿颗粒,湿颗粒于60-700C烘干30分钟,得到干颗粒通过24-28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淀粉、滑石粉混合均匀,压片。

[附注](1)粘合剂用量要适当,使软材达到以手握之可成团,手指轻压又能分裂但不成粉状为度,即“团而不粘,裂而不散”。

湿颗粒以无长条、块状和细粉为宜。

(2)本品采用湿法制粒,但乙酰水杨酸易水解,所以采用PVP乙醇溶液,防止主药水解。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设计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设计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实验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设计旨在通过对制药工程实验的设置,以及实现目标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也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加深对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常用制药工艺基本操作实验2.药剂学基本操作实验3.质量控制技术基本操作实验三、实验要求1.学生应事先学习相关理论,并准备充足。

2.学生应严格遵循实验规程,注意实验安全。

3.学生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步骤1. 常用制药工艺基本操作实验烘干实验1.取适量豆粕,均匀地倒在石英坩埚中,将坩埚放入烤箱中进行烘干。

2.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称重,并记录下数据。

3.计算出样品重量的变化规律,绘制烘干曲线图。

2. 药剂学基本操作实验金银花冲剂实验1.取适量金银花干品,放在药剂杯中。

2.加入热水,冲泡5分钟。

3.过滤,取得滤液。

4.取小空瓶一只,放入细砂和活性炭,并灌入冲泡好的金银花液体。

5.测定液体的密度和pH值,并进行保存。

3. 质量控制技术基本操作实验压片机压片实验1.取得适量的药粉样品,进行筛分。

2.用压粉机进行制粉和压片。

3.测定压片后得到的饱和溶解度和均匀度。

五、实验设备1.烤箱2.石英坩埚3.药剂杯4.过滤器5.小空瓶6.细砂和活性炭7.压片机六、实验结果分析1.烘干曲线图的绘制。

2.金银花冲剂液体的密度和pH值测定。

3.压片机压片后得到的饱和溶解度和均匀度。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习者深入了解到了制药工程专业中与常用制药工艺、药剂学、质量控制技术相关的基本操作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验中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学生们对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的掌握。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思考题、作业: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与表观溶解度有何不同?如何求弱酸性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2.药物的真实分配系数与表观分配系数有何区别,能否求得真实分配系数?
3.测定药物的溶解度与分配系数时应当考虑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0)
2.通过液状石蜡微囊的制备,进一步理解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授课题目: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影响液体制剂质量的因素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方法有几种?
2.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3.软膏中药物释放试验中,半透膜选择有何要求?
4.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9)
(一)休止角的测定
(二)流出速度的测定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自制阿司匹林片、羟丙甲纤维素、防潮性欧巴代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助流剂的机制时什么?助流剂量过多会影响流动性的原因是什么?
3.硬脂酸镁是润滑剂,与助流剂的作用机制有什么不同?
2.熟悉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形状、颗粒大小、助流剂种类和含量)。

三个药剂学实验

三个药剂学实验

实验一糖浆剂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含糖量和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教学内容重点讲中药鼻渊糖浆的制备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简述糖浆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

三.实验内容(一)糖浆剂的制备鼻渊糖浆[处方] 苍耳子166.4g,辛夷31.2g,野菊花10.4g,金银花10.4g,茜草10.4g,加水至100ml。

[制法] 以上五味,取辛夷和野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苍耳子加水箭煮两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金银花加水于80℃温浸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静置;合并上述两种澄清药液和辛夷、野菊花的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另取茜草粉碎成粗粉,按渗漉法制备,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待有效成分完全渗出,收集渗漉液100ml,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60g和山梨酸0.2g,煮沸溶解,滤过,待冷,加入上述辛夷和野菊花挥发油,加水至100ml,搅匀,即得。

本品为深棕色的粘稠液体;具芳香气,味甜而苦。

相对密度应不少于1.30。

[功能与主治] 祛风宣肺,清热解毒,通窍止痛。

用于鼻塞鼻渊,通气不畅,流涕黄浊,嗅觉不灵,头痛,眉棱骨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二)含糖量的测定1.测定仪器手持糖量计,根据不同浓度的含糖溶液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这一原理设计而成。

其结构如图24-1所示。

2.测定操作(1)当被测制剂含糖量低于50%,将旋钮转动,使目镜半圆视野中的分划尺公拨为0-50,若含糖浓度高于50%时,则应转动旋钮,使目镜半圆视野中的分划尺拨为50-80。

(2)掀开照明棱镜盖板,用绒布或搽镜纸将折光棱镜拭净。

注意勿划伤镜面,取待测含糖制剂1-2滴,置于折光棱镜面上,合上盖板,使含糖制剂均匀地分布于棱镜表面,将仪器的进光窗对向光源或光亮处,调节目镜视度圈,使视野内分划线清晰可见。

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

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

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让药学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药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背景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在学习药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目标(1)实验选题:根据学生已学的药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选定一个药学领域的研究课题,如药物合成、药效评价、药物制剂等。

(2)实验设计: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流程、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3)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5)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实验要求1. 学生要遵守实验守则,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保证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2. 学生要学习前沿的药学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实验项目,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4. 学生要善于总结和思考,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

五、实验评价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是否完整、清晰,是否能够准确地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实验守则,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4. 实验设计评价: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课题所涉及的问题。

5. 综合评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实验意义七、实验总结。

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

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

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背景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药学研究和企业实践中取得成功。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名称:药物稳定性研究2.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掌握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为合理设计药物储存条件提供实验依据。

3. 实验材料:选择两种常用的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准备好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实验条件。

4. 实验步骤:(1) 将药物分装至不同的容器中,并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下。

(2) 定期取出样品,进行稳定性测试,记录药物的变化情况。

(3)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四、实验要求1. 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药物性质的了解、实验条件的准备等。

2. 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学生需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4. 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解读和讨论,理清实验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药物稳定性的理解,还能提高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实验评价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将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也会评价学生的实验讨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是药学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相信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未来的实践中受益匪浅,为药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剂学实验:设计性实验

药剂学实验:设计性实验

总结
药物制剂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设计 方案
合理性 时间
原则: 简单 有效
可行性
仪器
设计 方案
制剂
日程安排
✓ 2016年 11月27日 提交电子版实验方案 ✓ 2016年 12月 2日 返回修改意见 ✓ 2016年 12月 8日 修改、提交正式电子版 ✓ 2016年 12月 22日 完成实验 ✓ 2016年 12月26日 交电子版实验报告 ✓ 2016年 12月26日 进行设计性实验报告评选,每个
DSC,要做多少个样品?(具体要做哪些样品在后面
方案中详写)
Page 1
实验方案
• 立项依据 药物性质(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与剂型
特点的关联
• 具体实验方案(详写,包括具体操作方法、仪器的参
数设定等)
实验设计要求
• 处方前研究(Pre-formulation)-略 方法学验证
确保辅料不会对药物的含量测定产生影响
实验设计要求
• 处方筛选(单因素、正交、星点等) 单因素试验法:仅改变其中一种因素, 其他所有因素不变
• 对照组设置 对照组可以是原料药、原料和辅料的物 理混合物、普通制剂等
设计性实验要求
• 注意事项
✓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 时间的合理安排 ✓ 仪器的使用 粒径分析仪等贵重仪器一定要在
老师或助教的指导下使用!
药剂学实验
设计性实验
药物制剂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
• 安全 • 有效 • 可控 • 稳定 • 顺应
药物制剂设计的基础思路
疾病的性质 临床用药需要 药物性质(理化和生物学) 药物剂量
给药途径 剂型
处方工 质量 包装 艺研究 研究
设计性实验助教分组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2011)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2011)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一般制备方法。

二、实验指导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量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的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类。

软膏剂主要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如抗感染、消毒、止痒、止痛和麻醉等。

这些作用要求混合在基质中的药物须以适当的速度和足够的量释放至表皮或经表皮渗入表皮下组织,一般并不期望产生全身性作用。

不同类型软膏剂基质的作用特点:(1)油脂性基质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

此类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

由于水合作用能引起角质层的肿胀疏松,减低组织的致密性,形成孔隙,增加了药物在角质层的扩散系数,故油脂性基质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但多数情况下,烃类基质中药物释放最差。

(2)乳剂型基质不阻止皮肤表面分泌物的分泌和水分蒸发,故其引起的水合作用较油脂性基质弱。

但由于乳剂型基质中加有表面活性剂,一般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穿透,故此类基质特别是型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透皮吸收是三类基质中最快的。

由于基质中水分的存在,使其增强了润滑性,易于涂布。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类基质制备软膏。

值得注意的是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在应用于分泌物较高的皮肤病、如湿疹时,其吸收的分泌物可重新透入皮肤(反向吸收)而使炎症恶化,故需正确选择适应证。

(3)水溶性基质易溶于水,能与渗出液混合且易洗除,能耐高温不易霉败。

多数情况下此类基质中药物的释放也较快。

但由于其较强的吸水性且没有阻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故用于皮肤常有刺激感,且久用可引起皮肤脱水干燥感。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类基质制备软膏。

制备软膏剂的方法主要有研磨法、熔融法和乳化法,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选用适宜方法。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可通过测定软膏中药物穿过无屏障性能的半透膜(玻璃纸)到达接受介质(如水)的速度评定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

药剂学实验设计

药剂学实验设计

药剂学实验设计药剂学实验设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配制、制造、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科学学科。

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药物的制备方法、化学成分、药效、毒性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药剂学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设备和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了解药品的配制方法,掌握药品的化学成分以及了解硫酸铜的药效和毒性。

二、实验原理硫酸铜是一种广泛用于实验室中的一种化学试剂,其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催化剂、烟草干燥剂、木材防腐剂和蓝色染料等。

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的溶液具有很多特性,主要包括抗菌和消毒、干燥作用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硫酸铜、盐酸、滤纸、量筒、三角漏斗、氧化铁、匀称等。

2.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盐酸,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铁,使其溶解。

3. 将溶解的氧化铁加入三角漏斗中,并向其中加入15g的硫酸铜,然后缓慢地向其中加入盐酸。

4. 在加入盐酸的缓慢搅拌三角漏斗中的混合液,直至完全溶解。

5. 将溶液中的杂质过滤掉,并用盐酸将滤纸中的硫酸铜溶解。

6. 将溶解后的硫酸铜转移到玻璃瓶中,就完成了硫酸铜溶液的制备。

四、仪器设备1. 烧杯:用于加热试剂的容器。

2.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试剂。

3. 三角漏斗:用于过滤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工具。

4. 滤纸:用于过滤溶液中的杂质。

5. 匀称:用于称取一定质量的试剂。

五、注意事项1. 在制备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规程。

2. 在向三角漏斗中加入盐酸时,要缓慢加入,并持续搅拌混合液,以免溶液产生过热现象。

3. 在加入盐酸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好手套、护目镜等。

4. 在过滤溶液时,要将滤纸完全贴合漏斗,以防止杂质渗透。

5. 制备完成后的硫酸铜溶液应储存在明确的位置,并避免阳光直射。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2.熟悉影响液体制剂质量的因素及其稳定措施。
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难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基本内容:
(一)低份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方法有几种?
2.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3.软膏中药物释放试验中,半透膜选择有何要求?
4.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9)
思考题、作业: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于何种类型乳剂?
3.分析液体石蜡乳中各组分的作用。
4.干胶法与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4)
授课题目:
注射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讲授提纲:制备片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重点:1.片剂制备过程中黏合剂配制、软材制备、颗粒制备、压片操作。
2.片剂四用仪测定崩解时限和硬度,脆碎度测定仪测定脆碎度、厚度测定仪测定片剂厚度的方法。
3.溶出度仪测定溶出度的方法。
难点:1.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黏合剂配制、软材制备、颗粒制备、压片操作。

药剂学实验指导——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及制备

药剂学实验指导——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及制备

实验十五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及制备实验目的●掌握安瓿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掌握安瓿及容器、器具的处理方法与要求。

●理解安瓿注射剂灌封原理及方法。

●理解安瓿注射剂的漏气检查及澄明度检查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盐酸普鲁卡因、氯化钠、玻璃印油、注射用水。

器材安瓿、配液容器、垂熔玻璃滤器、微孔滤膜、微孔滤膜滤器、灌装器、伞棚安瓿检查灯。

实训指导安瓿注射剂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方法步骤(1)空安瓿处理将空安瓿用纯化水、新鲜注射用水先后分别冲洗3次,甩干或干燥灭菌后备用。

(2)安瓿封口练习采用拉丝封口方法。

(3)容器、用具处理①)配液容器的处理:将配液容器用洗涤剂或硫酸清洁液处理,用前用纯化水、新鲜注射用水洗净或干热灭菌;②垂熔滤器的处理:用1%~2%硝酸钠硫酸液中浸泡12~24h,再用热纯化水、新鲜注射用水抽洗至中性且澄明;③微孔滤膜的处理:用70℃左右的注射用水浸泡12h以上;④灌装器的处理:用硫酸清洁液或2%NaOH溶液冲洗,再用热纯化水、新鲜注射用水抽洗至中性且澄明。

(4)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安瓿)的制备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0.5g氯化钠8.0g盐酸(0.1mol/L)q.s适宜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法] 取注射用水约800ml,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再加盐酸普鲁卡因使溶,用0.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4.0~4.5,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匀,滤过,灌封于安瓿中,流通蒸气100℃灭菌30min。

2.注意事项(1)盐酸普鲁卡因为酯类药物,极易水解。

保证本品稳定性的关键在于调节pH值,本品pH值应控制在3.5~5.0。

灭菌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2)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同时可增加药液稳定性。

(3)本品为局麻药,用于封闭疗法、浸润麻醉和传导麻醉。

3.质量检查(1)漏气检查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灭菌后,趁热浸入色水中,将有色的注射液检出。

(2)澄明度检查抽取检品,手持安瓿颈部使药液轻轻旋转,于伞棚安瓿检查灯边缘处、药品至人眼距离为20~25cm,用目检视,结果记入表15-1。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实验来探究药剂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并加强学生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药物的溶解性测试: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确定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此推测其适宜储存温度。

2. 药物质量分析:通过药物的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方法,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3. 药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通过制备常见的药剂,如溶液、胶囊、散剂等,并通过质量评价指标来评估药剂的质量。

三、实验内容1. 药物的溶解度测定:选择不同药物进行实验,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2. 药物质量定性分析:采用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药物进行质量定性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3. 药物质量定量分析:选择一种药物,采用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其含量或纯度。

4. 药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一种药剂,如溶液、胶囊、散剂等进行制备,并对制备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颗粒度、溶解度等指标的测定。

四、实验步骤1. 药物的溶解度测定1. 准备一系列不同温度的溶解试剂。

2. 将待测药物适量加入试剂中,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

3. 使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出溶液。

4. 使用荧光分析仪等仪器测定溶液中药物的浓度。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药物质量定性分析1. 利用物理性质测定方法,如颜色、溶解性、熔点等,对不同药物进行分类和定性分析。

2.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对不同药物进行化学性质的定性分析。

3. 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定性分析报告。

3. 药物质量定量分析1. 选择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法,根据待测药物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

2. 根据实验步骤,制备药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实验。

3. 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药物的浓度或纯度。

4.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

药剂学实验教程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教研室2006年2月前言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为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为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印证、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

通过典型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等实验内容,掌握和熟悉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原理和操作技求,从而为创制新剂型、新品种、新工艺奠定实践基础。

为达到药剂学实验的目的, 要求在实验时必须做到: 实验前, 应预习有关内容, 明确目的, 了解方法与相关仪器和设备, 做到心中有数。

实验过程中, 应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严谨的工作态度, 严密的工作方法和整洁、有序的工作习惯; 做到勤于思考,开拓创新, 正规操作,仔细观察, 如实记录, 培养实践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后,做好仪器、实验室清洁; 按要求,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本教材结合我校实际,在历年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药剂学实验教材, 由药剂学教研室组织修订、编写, 供药剂学实验教学用; 为提高外语水平,加强双语教学, 本次修编新增了三个英文实验。

本实验教材修编由尹宗宁副教授、博士承担实验一、二、四、七、十五,何勤副教授、博士承担实验三、十、十一、十二、十四, 黄园讲师承担实验五、六、八、九、十三; 完稿后由尹宗宁博士负责统稿, 教研室侯世详、张志荣、陆彬、王柄南教授对全稿进行了审修。

限于时间与编者水平,本教材尚存不足与错误之处,敬请师生批评指正。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2006年2月目录实验一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三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四滴丸剂的制备………………………………………………………实验五胶囊和颗粒剂的制备………………………………………………实验六乙酰水杨酸片的制备………………………………………………实验七 5%抗坏血酸注射液处方筛选………………………………………实验八 5%抗坏血酸注射液的制备…………………………………………实验九滴眼剂的制备………………………………………………………实验十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实验……………实验十一膜剂的制备………………………………………………………实验十二栓剂置换价的测定及制备………………………………………实验十三微丸的制备………………………………………………………实验十四脂质体的制备……………………………………………………实验十五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一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lution and Colloid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试验
试验号 1 2 3 A 80% 80% 80% 因 素 B 12倍 倍 12倍 倍 12倍 倍 C 1.5h 1.5h 1.5h 盐酸小檗碱 ) (mg/g) 28.76 30.59 30.92
课堂练习
对某混悬剂的处方进行筛选
考察指标? 考察指标?
• 颗粒沉降的速度; 颗粒沉降的速度;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药剂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前 言
例: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1.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 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
• 有效成分越多,而杂质及无效成分越少; 有效成分越多,而杂质及无效成分越少; • 而实际上,对于常规提取方法而言:有效成 而实际上,对于常规提取方法而言: 分的溶出,杂质性成分也必然溶出。 分的溶出,杂质性成分也必然溶出。
专业知识+试验设计方案+统计分析. 一个成功的试验设计=专业知识+试验设计方案+统计分析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1.析因实验(析因设计 Factorial design) 析因实验( 析因实验
是一种多因素的交叉分组试验, 特 点:是一种多因素的交叉分组试验,不仅可 以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更主要可检 以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 查各因素之间有无交互作用。 查各因素之间有无交互作用。 考察全面; 试验次数太多. 优 点:考察全面; 缺 点:试验次数太多 如:3×4析因设计的组合方式 × 析因设计的组合方式
正交试验设计
试验次数
L8(27)
正交表
因素数
·7因素,2水平,8 7因素, 水平, 次试验的正交设计
水平数
L18(2×37) ×
·1因素2水平,7因素3 1因素2水平, 因素3 水平,18次试验的混 水平,18次试验的混 合正交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
如:黄连乙醇回流提取
考察指标: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 考察指标: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 影响因素:乙醇浓度、用量及回流时间; 影响因素:乙醇浓度、用量及回流时间; 采用:采用L 采用:采用 9(34)正交设计 L9(34)正交设计表头 因 素 水 平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2.正交设计 正交设计
是目前比较好的筛选试验方法,分辨力为Ⅲ 是目前比较好的筛选试验方法,分辨力为Ⅲ级; 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均匀分散,整齐可比; 特点:均匀分散,整齐可比;
在这9个水平组合中, 因素各水平下包括了 因素各水平下包括了B、 因素的 因素的3 在这 个水平组合中,A因素各水平下包括了 、C因素的 个水平组合中 皆处于同等地位, 个水平,虽然搭配方式不同, 、 皆处于同等地位 个水平,虽然搭配方式不同,但B、C皆处于同等地位,当比 因素不同水平时, 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相互抵消 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相互抵消, 因素 较A因素不同水平时,B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相互抵消,C因素 因素不同水平时 不同水平的效应也相互抵消。所以A因素 因素3个水平间具有综合可 不同水平的效应也相互抵消。所以 因素 个水平间具有综合可 比性。同样, 、 因素 个水平间亦具有综合可比性。 因素3个水平间亦具有综合可比性 比性。同样,B、C因素 个水平间亦具有综合可比性。
表头 列号 1 2 3 4 5 6 7 8 9 Ⅰj Ⅱj Ⅲj Rj SSj A B C D 空白 乙醇浓度 乙醇用量 回流时间 60% 1h 8倍 倍 60% 1.5h 10倍 倍 60% 2h 12倍 倍 70% 70% 70% 80% 80% 80% 55.91 68.97 79.61 7.90 93.94 8倍 倍 10倍 倍 12倍 12倍 8倍 倍 10倍 倍 12倍 倍 65.26 68.50 70.73 1.83 5.04 1.5h 2h 1h 2h 1h 1.5h 66.47 71.68 66.34 1.78 6.19 70.13 65.82 68.54 1.44 3.17 影响程度A>C>B 影响程度 最佳工艺A 最佳工艺 3B3C2 评价指标 盐酸小檗碱( 盐酸小檗碱(mg/g) ) 17.76 19.14 19.01 23.32 23.15 22.50 24.18 26.21 29.22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4. 中心组合设计
缺 点:
• 1.试验次数相对多; 试验次数相对多; 试验次数相对多
因子数 试验次数 2 22 3 23 4 24 5 25-1或25 6 26-1或26
• 2.要求因素最好为连续变量(即可以带小数点) 要求因素最好为连续变量( 要求因素最好为连续变量 即可以带小数点) – 某些因素(如提取次数)就不适合试验 某些因素(如提取次数)就不适合试验.
• Ⅴ级分辨力的试验设计分析能力最好; 级分辨力的试验设计分析能力最好; • Ⅱ级以下分辨力的试验设计不能分析效应值 级以下分辨力的试验设计不能分析效应值.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试验设计法的选择
1.比较设计 比较设计
主效应只有1个 所考察的因素有若干, 主效应只有 个,所考察的因素有若干, 但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但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煎煮法、回流法、 如:煎煮法、回流法、超声法等对黄 连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 连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 效应和因素有若干,且效应和/或因素 效应和因素有若干,且效应和 或因素 2.筛选设计 筛选设计 间有交互作用。 间有交互作用。 煎煮法中,加水量、 如:煎煮法中,加水量、药材粉碎程 度、提取次数及时间等都影响有效成 分的浸出,有效成分越多, 分的浸出,有效成分越多,杂质可能 3.响应面设计 也越多。 响应面设计 也越多。 在筛选设计的基础上,对结果的更好表现。 在筛选设计的基础上,对结果的更好表现。 如在煎煮法中,通过筛选设计,可以得到1h煎煮的效果要 如在煎煮法中,通过筛选设计,可以得到 煎煮的效果要 煎煮好; 的效果是否更好? 比0.5h煎煮好;但往往涉及到 煎煮好 但往往涉及到45min的效果是否更好? 的效果是否更好
这时就要考虑: 这时就要考虑:有效成分与杂质性成分 的平衡问题。 的平衡问题。
前 言
例: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2.影响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因素有: 影响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因素有: 影响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因素有
• 提取的方法、溶剂、药材粉碎度、次数、时 提取的方法、溶剂、药材粉碎度、次数、 压力等等; 间、压力等等; • 各影响因素间有一定 “此消彼长”的关联。 此消彼长”的关联。
1 2 3 乙醇浓度 A (%) 60 70 80 乙醇倍量 B (倍) 倍 8 10 12 回流时间 C (h) 1 1.5 2 空白 D
L9(34)正交表头
No. 1 2 3 4 5 6 7 8 9 A 1 1 1 2 2 2 3 3 3 B 1 2 3 1 2 3 1 2 3 C 1 2 3 2 3 1 3 1 2 D 1 2 3 3 1 2 2 3 1 No. 1 2 3 4 5 6 7 8 9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5. 均匀设计
属于优化设计, 属于优化设计,分辨力为Ⅴ.
• 与中心组合设计类似,可通过二次回归,优 与中心组合设计类似,可通过二次回归, 化处方和工艺,预测结果; 化处方和工艺,预测结果; • 放弃正交设计的“整齐可比”特性,而是 放弃正交设计的“整齐可比”特性, 均匀分散” “均匀分散”,试验次数不随水平的增加而 剧增; 剧增; – 如:12因子,37水平的均匀设计 因子, 水平的均匀设计 因子 仅需要37次试验; 仅需要 次试验; 次试验 – 适合于药物合成、投药量等的设计。 适合于药物合成、投药量等的设计。
2.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
• 系指两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依赖发生作用而产 生的一种效应,如提取溶媒量与次数。 生的一种效应,如提取溶媒量与次数。
前 言
试验设计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 通过较少的试验次数、较短的试验周期、最 通过较少的试验次数、较短的试验周期、 经济简便的方案,考察各种影响因素、 经济简便的方案,考察各种影响因素、试验 条件、试验环境及相互作用,达到预期目的. 条件、试验环境及相互作用,达到预期目的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分辨力
所谓的试验设计就是用有限次的试验来分 所谓的试验设计就是用有限次的试验来分 试验设计就是用有限次的试验 主效应及交互作用。 析主效应及交互作用。 分辨力系指某种试验设计对主效应及交互 分辨力系指某种试验设计对主效应及交互 作用的分析能力和程度 分析能力和程度. 作用的分析能力和程度 分辨力一般分为五级( 分辨力一般分为五级(Ⅰ~Ⅴ)级.
粒子的大小
2r ( ρ1 − ρ 2 ) V= g 9η
2
颗粒与介质密度差
介质的黏度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总 结
“每一种试验设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每一种试验设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 试验设计应遵循 – “比较 →筛选 →优化”的过程; 比较→ 筛选 筛选→ 优化 的过程; 优化” – 试验设计需要“重复”; 试验设计需要“重复” – 试验结论需要“明确”。 试验结论需要“明确”
提取L 提取 9(34)试验表
浓度 60% 60% 60% 70% 70% 70% 80% 80% 80% 用量 8倍 倍 10倍 倍 12倍 倍 8倍 倍 10倍 倍 12倍 倍 8倍 倍 10倍 倍 12倍 倍 时间 1h 1.5h 2h 1.5h 2h 1h 2h 1h 1.5h 空白
提取L 提取 9(34)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2.正交设计 正交设计
3因素 水平有 个交互排列 因素3水平有 因素 水平有27个交互排列
正交试验只需要9次排列。 正交试验只需要 次排列。 次排列
药剂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3. Plackett-Burman设计 设计
简称P-B设计 设计 简称
• 属于多因素、2水平的筛选设计,分辨力为Ⅲ; 属于多因素、 水平的筛选设计 水平的筛选设计, • 试验次数 =因子数+1 试验次数N=因子数+ 是筛选设计中最经济的一种设计方案. 是筛选设计中最经济的一种设计方案 适合于从多因素中筛选主要影响的因素. 适合于从多因素中筛选主要影响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