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题目答案
徽州文化专题课后习题答案

徽州文化专题课后习题答案《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第一讲】徽州文化与徽州学(1)名词解释:① 徽州文化――指起于宋而至于清兼及过去与现在的以徽州本土和本土以外的徽州人所创造的以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区域性又有普遍性的典型文化。
② 徽州学――“徽学”与“徽州学”的内涵相互统一,它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徽州文书、文献和文物遗存,研究历史上的徽州人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和鲜明特征的徽州区域社会及历史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
(2)请简述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
答案要点:特点:①丰富性:遗存丰富、内容丰富、学科众多;②独特性: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传承了中原地区消失了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实态;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东南邹鲁”之称。
成因:① 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②程朱理学的勃兴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支柱”;③ 徽商经济的发展是徽州文化形成的“酵母”;④ 徽州教育的高度发达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温床”。
(3)徽州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学科性质: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全国性三个方面的特点;研究对象:徽州区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徽州文献和徽州文书研究更广阔范围内的历史文化。
(4)在你看来,徽州文化与徽州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要点:区别:①徽州文化与徽州学产生的时间不同,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徽州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逐步产生;②徽州文化与徽州学的概念内涵不同,徽州文化是徽州学的研究对象,而徽州学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③徽州文化与徽州学历史长短不同,前者年代久远,后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联系:① 徽州文化是徽州学形成的基石;②徽州学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发现与发扬了徽州文化的价值。
个人观点表达(略,要求观点表达合理,论述过程有条理)(5)论述题:在你看来,该如何界定徽州文化的价值与地位?答案要点:①徽州文化的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② 徽州文化的地位:可以作为安徽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标本和典型代表;徽州文化已引起国际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已进入比较文化的研究领域。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商文化阅读题及答案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商文化阅读题及答案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商文化阅读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商文化徐彬①从史学影响看,司马迁创立的史表是徽州家谱的主要渊源之一。
明清徽州地区普遍认为“谱为一家之史”。
自觉地将史法寓于谱法之中,修编了许多家谱以留传于世。
明清徽州家谱的基本面貌大约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②一是数量多、善本多。
现存馆藏明清徽州家谱约1300种左右,很多都是古籍善本。
出现这种情况,与徽州地区重视及时续修家谱和大量文人学士的参加密不可分,明代程敏政、汪道昆、清代戴震等名儒都积极参与其事。
③二是家谱种类繁多。
从名称上看,有族谱、宗谱、家谱、世谱、会宗统谱等,它们或为一门之谱,或为一族之谱,或是一村或是一县,内容虽有侧重,但皆以体现血缘与地缘关系为主旨,服务于界定宗族血缘与地缘界线。
如程敏政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是关于徽州地区范围内具有血缘联系的程氏宗谱,而汪道昆修《汪氏十六族谱》则是记唐模等十六族的汪氏宗谱。
④三是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明清徼州家谱基本由谱序、凡例、世系图表、墓图、祠图、像赞、村居图、谱传、进呈谱表、诰封褒章、族产文书、翰墨文章、家训、族规等部分组成,以世系为时间主线,通过对宗族生活各层面的记载,对明清徽州宗族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述,体现了“谱为一家之史”的主旨。
⑤在徽州特有的社会文化浸润下,徽州家谱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徽商文化特征。
比如宣扬商业理念,体现了重视商业的文化旨趣。
汪道昆在《太函集》表达出“良贾何负闳儒”的理念;明隆庆《许氏世谱》记许秩语:“丈夫非锐意经史,即寄情江湖间,各就所志。
”同族人许西皋也说:“人之处世,不必拘其常业,但随所当为者,士农工贾,勇往为先,若我则业贾者也。
”⑥不少家谱通过设立家传,还满足了徽商名垂家史的精神追求。
徽州家谱中记载了大量徽商的传记和行状,甚至还出现了为女性商人立传的情况,如《竦塘黄氏宗谱》记载了吴盛“泉布出入,不假簿记,筹算心计之,虽久,锱铢不爽”。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03)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03)1.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
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
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多种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族文化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传统。
D.徽州文化是从不同文化层而发展,并以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全国各地。
2.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
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美丽的眼神,不够标致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
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不昂贵、无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根据这段文字,对“漂亮”和“美丽”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漂亮和美丽是两个不同的审美标准B.漂亮的人可能不美丽,美丽的人也未必漂亮C.漂不漂亮是生来注定的,但一颗美丽的灵魂需要后天的塑造D.美丽比漂亮更加重要3.固然,任何决策都难以十全十美。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决策失误,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就要让决策本身过得硬、经得起推敲。
那些造成巨大浪费的项目工程,其决策过程乱象丛生:要么是一些领导干部拍脑袋蛮干,长官意志强行推动;要么是民意缺乏、科学论证不足;要么是急功近利匆匆上马,不顾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 )。
A.决策应该经过科学论证、有理有据B.任何决策都会不可避免存在缺陷C.许多项目的决策过程乱象丛生,缺乏科学指导D.民意是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4.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公务员,这是众多普通基层公务员的愿望和梦想。
徽州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及答案

徽州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及答案徽州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及答案徽州文化的魅力说起徽州,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徽商。
其实,徽州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方面,这就是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
翻开徽州的历史篇章不难发现,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历程,徽州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
首先是文化融合的作用。
从秦汉至隋唐,徽州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文化融合与转型时代,即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进而中原文化确立统治地位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一是由于朝廷设官治理,促进了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二是东汉以后发生了北方人为避战乱而多次南迁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迁徽士民之中有众多的世家大族,他们聚族而居,严格维系原有的宗族组织不变,又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这就原封不动地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徽州,使之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
其次是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区位而言,徽州地处皖南,北靠长江,南联赣粤,下通苏杭,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不遥远。
这对于经济文化发展来说是一种有利条件。
总之,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
其基本精神,诸如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等等。
这些文化因素对徽州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它使徽州人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其后的徽州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异军突起。
说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实至名归。
其辉煌成就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诸如:新安理学,堪称典范。
徽州本是程朱阙里,素称东南邹鲁,朱熹思想对徽州影响至深。
至清代前期,徽州又成为朴学的发祥之地。
从朱熹到戴震,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既是宋代以后徽州思想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同时它也代表了该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流。
徽州宗族最为典型,世家大族远肇汉唐,其风最为近古,而胜于他邑,实为宗族制度传承的标本。
徽州教育,极为发达,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普及程度之高无出其右,科举中第人数之多独占鳌头。
新安医学,名扬四海,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见于著录的名医近千人,医籍达七百余部。
徽州文化题目答案

徽州文化1徽州文化的内涵由主体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内容要素四个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2如果简单一点说的话,所谓徽州文化就是指宋代以来“一府七县”的徽州人所创造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的总称。
正确答案:×3徽州文化的主体要素是徽州人。
正确答案:√4徽州文化的内容要素是以物质、制度精神和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又有()的典型文化。
A、区域性、丰富性B、区域性、独特性C、区域性、普遍性D、独特性、普遍性正确答案:C5徽州文化的空间要素是徽州本土。
正确答案:×1徽州文化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2徽州文化的三大特点指的是丰富性、独特性、普遍性性。
正确答案:×3徽州地处偏僻山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最多时不超过百万。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A4徽州文化流派纷呈,独树一帜,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最高成就,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是宋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具有典型标本研究价值。
正确答案:√5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之称。
A、海滨邹鲁B、东南邹鲁C、岭海名邦D、文献名邦正确答案:B1在徽州文化形成之前,经历了江南越文化、山越文化和新安文化三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些文化特别是山越文化,虽然与后来的徽州文化有质的不同,但为后来的徽州文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铺垫和催生作用,它们无疑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正确答案:×2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原()改为徽州,从此进入徽州时代,徽州文化的时代随之到来。
A、宣州B、抚州C、歙州D、青州正确答案:C3徽州文化在进入元代以后,继续得到曲折发展。
正确答案:√4明代中叶以后,以乡族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在全国崛起,并在嘉靖和()之间得到繁盛发展。
A、万历B、隆庆C、泰昌D、天启正确答案:A5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徽州本土数十万份徽州文书的被发现,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被誉为“继汉晋简帛、甲骨文、敦煌文献、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华历史文化的第五大重要发现”。
2023年秋中央电大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安徽地区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江苏、安徽。
2、安庆3安徽合肥4、历史性独特性5、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6、延续性、多样性、开拓创新性7、老子庄子8、倡导新文化,颠覆旧文化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
老子旳思想集中体目前所著旳《老子》一书中。
《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旳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其基本范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旳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
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闽中等南方地区,他们同尊朱熹并形成众多旳流派,其中徽州旳朱门弟子以朱熹嫡传自誉,在发明、诠释朱子学方面独树一帜,被称为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元代得到深入旳发展,并于明初到达鼎盛。
新安理学一以贯之旳学说宗旨、一脉相承旳理学家群和鲜明旳学派特性,对12世纪后来旳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旳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围地区旳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旳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安徽旳三大文化圈是什么?各有哪些特点?答:安徽文化在其长期旳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旳不一样,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旳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旳区域文化带。
淮河文化圈旳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旳地理和人文环境条件,有其深厚旳底蕴和丰富旳内涵。
由于淮河地区特殊旳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多种不一样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旳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旳特点。
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从远古到目前皖江地区发明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旳总和,其范围大体靠近于目前旳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都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
走进徽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走进徽州阅读练习及答案走进徽州阅读练习及答案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走进徽州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走进徽州》阅读材料①徽州山水秀丽,以拥有黄山、齐云山、新安江等景区而著称。
到过徽州的人,往往喜欢用李白“人行明镜里,鸟度屏风中”的语句来形容徽州的如画风景。
李白与徽州山水有着不解的情缘。
歙县城南练江畔的“碎月滩”、黄山圣泉峰下的“醉石”,传说中均系诗仙李白游历过的处所。
千余年来,徽州人景仰、讴歌着诗仙李白,并在太平桥头为之建立了太白楼,不胫而走的关于李白的传说,又为徽州山水注入了灵性与更为深厚隽永的韵味。
②徽州(前称新安郡、歙州)原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及已划入江西的婺源六县。
它是鼎盛于明代中叶至清代乾嘉时期,曾称雄于全国的著名商帮--徽商--的故乡。
③素具儒商特点的徽州商人,极为重视宗法血缘关系、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他们将辛勤赚得的钱财,大都送返家乡,精心营造出了众多的祠庙、牌坊、书院、亭阁或用以兴修水利、建桥铺路。
如今,呈现在游人面前的黟县西递与宏村古民居、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歙县的许国石坊及城郊的紫阳书院与棠樾村的牌坊群等建筑,或历经沧桑而仍显恢宏壮丽,或有所残缺而益形古朴雅致,附丽于其上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不仅昭示着古代匠人技艺的高超,也在以“形象”诉说着徽商昔日的辉煌、徽州先民对艺术美的不懈追求。
④如果往歙县城南紫阳山麓访古寻幽,很自然地会想起朱熹的父亲朱松年轻时曾在此刻苦攻读,也会联想到朱熹这位故里在徽州的大儒,常于文末署以“新安朱熹”“紫阳朱熹”的落款的故事,显示了他浓郁的故里情怀。
朱熹不仅以“理学”,而且也以文学名世。
眺望山下澄澈的练江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会立即浮现于我们的脑海中。
朱熹的《诗集传》,不仅为历代学者所重视,而且至今也还是读者打开《诗经》这座文学宝库的一把钥匙。
徽州文化百题知识大赛

“徽商银行”杯徽州文化百题知识大赛主办单位: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单位:徽商银行黄山分行1、改革开放之初,__同志亲临黄山视察,高瞻远瞩地发出了“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伟大号召,掀起了黄山开发、开放的历史新篇章。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2、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
徽是指__。
A、徽州B、徽州区C、徽州文化3、省委要求:把黄山市建设成为安徽旅游龙头,__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
A、华东B、中部C、东部4、我市已有两处胜地列入世界遗产,一处是黄山风景区,一处是__。
A、西递、宏村B、南屏、雄村C、呈坎、渔梁5、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成“一强三大”是__,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
A、旅游经济强市B、现代经济强市C、文化产业强市6、《天上徽州——徽州文化十大流派》一书是由__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的首部图文并茂反映徽州文化流派的大型图书。
A、中国文联出版社B、中国作家出版社C、黄山书社7、《徽州文化全书》是我省全面推介徽州文化的一套大型丛书,共有__本。
A、10B、20C、308、黄山市社科联主持编撰的《徽州五千村》全面介绍了古徽州代表性的古村落。
__年__月由黄山书社出版。
A、1999年B、2002年5月C、2004年9月9、黄山市是在原徽州地区行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今年是建市__周年。
A、10B、20C、3010、建置于秦的徽州最早行政区划是__2县,属于鄣郡。
A、黟、歙B、休阳、黎阳C、歙、休宁11、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威武中郎将贺齐率军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
西乡地置黎阳、休阳县,加黟、歙共六县建__。
A、新都郡B、新安郡C、新平郡12、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形成于__,当时的歙州辖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县,从此延续至清末达1142年。
徽州小学试卷答案

徽州小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徽州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安徽省B. 江苏省C. 浙江省D. 江西省正确答案:A2. 徽州文化中,以下哪个不是徽州三雕之一?A. 木雕B. 石雕C. 砖雕D. 玉雕正确答案:D3. 徽州的著名建筑特色是什么?A. 四合院B. 土楼C. 徽派建筑D. 吊脚楼正确答案:C4. 徽州的地理环境以什么为主?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沙漠正确答案:C5. 徽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6. 徽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_______的发源地之一。
正确答案:徽商7. 徽州的_______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正确答案:歙砚8. 徽州的_______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正确答案:徽剧9. 徽州的_______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正确答案:徽州刺绣10. 徽州的_______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正确答案:徽州古村落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徽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下游,黄山山脉的南麓。
自然环境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12. 徽州文化有哪些特点?徽州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包括徽商文化、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剧、徽州刺绣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徽州的徽派建筑有何特色?徽派建筑以白墙黑瓦、马头墙、飞檐翘角为特点,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论述题14. 论述徽州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
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商的兴起促进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剧、徽州刺绣等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也对其他地区的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作文题15. 以“我眼中的徽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30道徽派建筑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徽派建筑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以下哪个地区?(A)A. 安徽南部B. 江苏北部C. 浙江西部2. 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是(B)A. 高楼大厦B. 粉墙黛瓦C. 玻璃幕墙3. 徽派建筑中,马头墙的主要作用是(A)A. 防火B. 装饰C. 区分区域4. 以下哪项不是徽派建筑的常见装饰元素?(C)A. 砖雕B. 木雕C. 铁艺5. 徽派建筑的“天井”主要作用是(A)A. 采光通风B. 储存雨水C. 晾晒衣物6. 徽派建筑中,厅堂的主要功能是(A)A. 会客祭祀B. 居住休息C. 厨房餐厅7. 徽派建筑的屋脊通常装饰有(B)A. 花朵B. 鸟兽C. 几何图案8. 以下哪种建筑不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C)A. 宏村承志堂B. 西递敬爱堂C. 苏州园林9. 徽派建筑的“三雕”不包括(C)A. 砖雕B. 木雕C. 玉雕10. 徽派建筑的大门通常采用(A)A. 门楼式B. 平开门式C. 卷帘门式11. 徽派建筑中,“冬瓜梁”的主要作用是(A)A. 承重B. 装饰C. 区分房间12. 以下哪项不是徽派建筑的色彩特点?(C)A. 素雅B. 沉稳C. 鲜艳13. 徽派建筑的“美人靠”通常设置在(A)A. 阁楼回廊B. 厅堂内部C. 庭院角落14. 徽派建筑的“月梁”造型通常像(A)A. 月亮B. 扁担C. 拱门15.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徽派建筑常用的?(C)A. 青石B. 木材C. 钢材16. 徽派建筑的“门罩”主要由(A)组成A. 砖雕和石雕B. 木雕和铜雕C. 铁艺和塑料17. 徽派建筑中,“水榭”通常建在(A)A. 池塘边B. 山坡上C. 庭院中18. 以下哪项不是徽派建筑的结构特点?(C)A. 木构架B. 穿斗式C. 砖混结构19. 徽派建筑的“花窗”主要作用是(A)A. 装饰和通风B. 采光和观景C. 防盗和隔音20. 徽派建筑的“影壁”通常设置在(A)A. 大门内侧B. 大门外侧C. 庭院中间21. 以下哪种建筑风格与徽派建筑有相似之处?(A)A. 江南水乡建筑B. 岭南建筑C. 川西民居22. 徽派建筑的“阁楼”主要用于(A)A. 储物和居住B. 祭祀和会客C. 晾晒和观景23. 徽派建筑中,“牌坊”的主要作用是(A)A. 表彰和纪念B. 装饰和标志C. 分隔和阻挡24. 以下哪项不是徽派建筑的装饰题材?(C)A. 历史故事B. 神话传说C. 现代科技25. 徽派建筑的“屋脊兽”通常有(A)个A. 奇数B. 偶数C. 任意26.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徽派建筑庭院中常见的?(C)A. 竹子B. 梅花C. 仙人掌27. 徽派建筑的“堂屋”通常供奉着(A)A. 祖先牌位B. 财神像C. 观音像28. 以下哪项不是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体现?(C)A. 儒家思想B. 宗法观念C. 西方理念29. 徽派建筑的“抱鼓石”通常位于(A)A. 大门两侧B. 厅堂门口C. 庭院角落30. 以下哪种不是徽派建筑的传承方式?(C)A. 家族传承B. 师徒传承C. 学校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文化1徽州文化的内涵由主体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内容要素四个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2如果简单一点说的话,所谓徽州文化就是指宋代以来“一府七县”的徽州人所创造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的总称。
正确答案:×3徽州文化的主体要素是徽州人。
正确答案:√4徽州文化的内容要素是以物质、制度精神和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又有()的典型文化。
A、区域性、丰富性B、区域性、独特性C、区域性、普遍性D、独特性、普遍性正确答案:C5徽州文化的空间要素是徽州本土。
正确答案:×1徽州文化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2徽州文化的三大特点指的是丰富性、独特性、普遍性性。
正确答案:×3徽州地处偏僻山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最多时不超过百万。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A4徽州文化流派纷呈,独树一帜,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最高成就,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是宋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具有典型标本研究价值。
正确答案:√5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之称。
A、海滨邹鲁B、东南邹鲁C、岭海名邦D、文献名邦正确答案:B1在徽州文化形成之前,经历了江南越文化、山越文化和新安文化三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些文化特别是山越文化,虽然与后来的徽州文化有质的不同,但为后来的徽州文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铺垫和催生作用,它们无疑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正确答案:×2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原()改为徽州,从此进入徽州时代,徽州文化的时代随之到来。
A、宣州B、抚州C、歙州D、青州正确答案:C3徽州文化在进入元代以后,继续得到曲折发展。
正确答案:√4明代中叶以后,以乡族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在全国崛起,并在嘉靖和()之间得到繁盛发展。
A、万历B、隆庆C、泰昌D、天启正确答案:A5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徽州本土数十万份徽州文书的被发现,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被誉为“继汉晋简帛、甲骨文、敦煌文献、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华历史文化的第五大重要发现”。
正确答案:√1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
正确答案:×2由于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状元仅清代本籍加上寄籍合计17人,仅次于()府,全国名列第二,创造了“一门九进士”、“父子尚书”、“同胞翰林”、“一镇四状元”、“一县十九状元”的科举佳话和奇迹。
A、重庆B、南阳C、广州D、苏州正确答案:D3徽州教育的发达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酵母”。
正确答案:×4程朱理学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支柱”。
正确答案:√5徽州号称“东南邹鲁”、“程朱阙里”。
()思想对徽州影响至深。
A、戴震B、朱熹C、王守仁D、胡适正确答案:B1徽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徽州各种专题研究为萌芽。
正确答案:√2徽学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徽州文书档案等大量徽州文献发现为契机。
正确答案:×3徽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对徽州文书档案和徽州文化的研究兴起而形成和兴起。
正确答案:√4徽州学和徽学是一个概念。
正确答案:√5关于徽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学术界曾先后提出过()种说法。
A、六B、五C、八D、七正确答案:D1上个世纪60年代徽州文书的大量发现,促成了徽学的形成。
正确答案:×2新安医学、徽菜、徽州方言的形成,同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资源有密切关联。
正确答案:√3徽州历史文书档案的大量发现是徽学形成的决定因素。
正确答案:√4徽州自然环境同徽州人审美观互相结合产生了徽州三雕艺术、文房四宝艺术和()。
A、徽派版画B、徽州方言C、徽菜D、新安医学正确答案:A5徽州文化和徽州学是同时产生的。
正确答案:×1徽州文化在学术价值上主要体现在资料价值、标本价值和认识价值三方面。
正确答案:√1安徽文化就是两淮文化和徽州文化。
正确答案:×1安徽的“徽”来自于徽州。
正确答案:√1徽州,古称新都、新安,北宋()时改为徽州。
A、徽宗B、真宗C、仁宗D、英宗正确答案:A2“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新安”指的是新安江。
正确答案:√3徽州曾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六县。
正确答案:√4古徽州所辖区域处于中国原始江南古陆地带的皖南丘陵山地,处在黄山南麓、()以北,境内名山列峙,秀水穿流。
A、九华山B、天目山C、天柱山D、齐云山正确答案:B5古徽州主要因有漳水、率水、横江、渐江、丰乐河、扬之水、富资水、练江、新安江整个水系下汇富春江钱塘江入(),又有婺江、阊江水系西注鄱阳湖入长江,故此属于“吴头楚尾”的“吴楚分源”之地。
A、黄海B、南海C、东海D、渤海正确答案:C1对徽州设立行政区划实行管辖,始于()。
A、秦代B、汉代C、西周D、商代正确答案:B()、歙二县的建立,是徽州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设置。
A、祁门B、婺源C、绩溪D、黟正确答案:D1回顾徽州人口迁徙的历史,中原士族向徽州地域的人口迁徙有三次高潮,其中第一次高潮出现在()A、唐B、宋C、两晋D、明正确答案:C1“徽州”的“徽”是宋徽宗用自己的号来命名的。
正确答案:×1程朱理学的体系真正在全国形成影响并树立权威地位,是在()。
A、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正确答案:C1简述徽州的名称由来正确答案:关于“徽州”名称的由来,传统的说法有三种。
一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大徽村而得名;一说取“徽”字美好的意思;更有一说甚至认为是宋徽宗用自己的号来命名。
这后一种说法,显然是缺乏基本历史常识,“徽宗”是皇帝死后才获得的谥号,怎么可能在他生前用来命名州名呢。
2简述徽州社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正确答案:明是徽州兴盛时期。
入明以后,徽州商人的活动愈来愈活跃。
到了明代中叶,公元1488年前后,徽州商业活动由零散的徽州籍商人,发展成为被称为“徽商”的徽州商帮。
徽商的兴盛为徽州地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徽州人在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方面的贡献,日益令世人瞩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清代徽州的经济文化,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起伏1从《新安名族志》的记载来看,徽州宗族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原。
正确答案:√2《新安名族志》记载,从汉至元,中原有()个姓氏家族相继迁入徽州。
A、91B、90C、92D、89正确答案:A3外来氏族迁入徽州最早的为方、汪、()三姓。
A、张B、胡C、王D、吴正确答案:D4外族迁徽,最初多分布在歙县西部、北部和休宁南部、东部,形成以州治为中心的半圆形区域,然后向四周扩展。
正确答案:√5鲍、柯、任、胡、孙、洪、曹、孔、冯9族来自山东。
正确答案:√1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并按照一定规范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1徽州先贤非常重视宗族伦理,()还撰修《家礼》等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礼缛节,用以维系与巩固宗族制度。
A、程颐B、朱熹C、戴震D、程灏正确答案:B1从现有记载来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宋代,以南宋为多。
正确答案:√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规制也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1从现有记载来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
A、元代B、明代C、宋代D、清代正确答案:C1迁徽氏族多以自己的始祖或迁祖为中心,集居繁衍,形成宗族,常以族姓命名居住地。
正确答案:√2徽州宗族制度下直系家庭和主干家庭同属一种家庭结构模式。
正确答案:√3核心家庭是同财共居亲属的最小组织,也是形成其他类型家庭的开端。
正确答案:√1徽州宗族的族规,主要形成于()中期。
A、南宋B、北宋C、明代D、元代正确答案:C2族规均由以族长为核心的房长、乡绅和文会统治者制定。
正确答案:√3徽州宗族中的族规家法更接近儒家中庸之道,比起明、清时期南方和北方严酷的族规家法也更中和、更规范、更文明。
正确答案:×4宗族间为了争雄,有意培养族众对所在宗族的自傲意识。
正确答案:√5徽州宗族注重恤族是宗族具有保障性职能的体现。
正确答案:√1近世宗族社会的建立以尊祖、敬宗、睦族为标志。
正确答案:√2“新安十五姓”之所以称为“大姓”,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显赫的始迁祖。
正确答案:√1晋代,新安郡土著居民仍有()户。
A、5000B、6000C、4000D、7000正确答案:A2北宋以后,自从徽州土著越文化完全被中原汉文化所同化,中原士族反客为主,成为徽州的主姓、大姓,徽州的土著居民也被中原士族所吸纳和消化,不显不彰,完全消失了。
正确答案:√1徽州宗族制度正确答案:徽州宗族制度是是一种世袭的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约束族众。
2徽州族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徽州宗族主要通过制定宗族社会行为规范来加强管理,这就是族规。
徽州地区族规家法,多从表彰善行、杜绝恶习、明确职守、重视名教四个方面,形成一个控制族人的法规体系,保障宗族社会稳定运行、发展。
其基本内容体现封建阶级本质的纲常伦理和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抚孤恤寡、遵守法纪、和睦邻里、禁止闲游、禁止迷信、禁止赌博、尊敬耆老、戒溺女婴、禁止偷盗、保护林木等传统精神文明的精华。
主要内容是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体现在忠义、孝顺、友悌、勤劳、节俭、礼貌等条规中,以维持家庭和睦相处以及家族生存发展。
族规明文禁止一些不良行为,规定族人对家族公共事物的义务和权利,以加强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确定有关祠堂、祖坟、祭祀、族田、修谱等与家族成员有关的各项事物,并告诫子孙要处理好家族与外族、地方、国家的关系。
3徽州宗族势力是如何渗透到徽州社会各个方面的?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正确答案:宗族具有社会化职能。
在聚族而居的徽州,儿童从小生活在亲属关系网中,他的知识和观念不仅来自于父亲,也来自族中其他长辈,每个长辈都有责任对他进行指导和教诲。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发达,商业兴盛,徽州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而教育机构大多是由宗族兴办的。
有的宗族还置有专供教育费用的学田。
年龄稍长之后,男孩就开始参加宗族内的一些礼仪和祭祀活动。
每个族中子弟都在宗族的日常生活、仪礼活动和学校教育中,掌握做人的规范,懂得各种礼节,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
传统社会中的官僚机器在县级以下比较薄弱,无法实施强有力的控制,社会治安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由宗族担当。
族长根据族规家法行使司法权。
许多族长是报请官府批准,具有准官僚的身份。
宗规家法不论是否报官批准,在宗族内都具有法律效力。
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徽州宗族对于徽州社会的积极影响①凝聚同宗势力,增强抗击自然与社会的能力;②加强社会伦理教化;③缓和了宗族内部的阶级矛盾;④激励族人发奋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