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系功率因素表结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系功率因素表结构原理

功率因数表又称相位表,按测量机构可分为电动系、铁磁电动系和电磁系三类。根据测量相数又有单相和三相。现以电动系功率因数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A为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B1,B2为电压线圈与电源并联。其中电压线圈B2串接一只高电阻R2,B1串联一电感线圈。

图电动系功率因素表结构原理

在B2支路上为纯电阻电路,电流与电压同相位,B1支路上为纯电感电路(忽略R1的作用),电流滞后电压90°。当接通电压后,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强弱与电流成正比,此时两电压线圈B1,B2中电流,根据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将产生转动力矩M1、M2,由于电压线圈B1和B2绕向相反,作用在仪表测量机

构上的力矩一个为转动力矩,另一个为反作用力矩,当两者平衡时,即停留在一定位置上,只要使线圈和机械角度满足一定的关系就可使仪表的指针偏转角不随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只决定于负载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从而指示出电路中的功率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