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2.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17.请把下列图片按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⑤②①
18.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②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
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25.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11.《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段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
C.良好的社会风气变成了混乱的D.富裕的生活变的贫穷了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
16.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9.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10.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2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县制
B.设立锦衣卫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行省制
22.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讲道:“只有改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在兼并战争中最终胜出。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12.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这种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时期B.尧舜禹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D.儒家思想的影响
1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在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B.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度
A.最终失败B.遭到反对C.违背民意D.深入贯彻
4.“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
A.封建制度B.社会的急剧变化
C.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D.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
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A.①
B.②
C.③
D.④
6.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C.所以轸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
1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揭示了西周分封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在特征是
A.由周王亲自实施
B.为了兼治天下
C.以血亲为纽带
D.奖励有功之臣
1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唆使秦惠文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后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但店主却不敢收留,并对他说,商君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为此,商鞅只得离开,后被杀。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秦国的变法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素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7.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8.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胡适()
24.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