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学生作业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粗细变化的线(图例)
3、疏密变化的线
•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 行平行排列,线距大 的部分看起来空灵; 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 现出厚实感。 • 这样的构成,可以体 现出平面的纵深感, 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 调子,是较为常见的 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4、不规则的线
•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 种类非常的多,不同 的工具、不同的手法 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 线条。 • 表现物体质感、空间 感和体感的素描作品 就是用各种线条反复 琢磨、描绘出的。
4、偶然形的面
• 用自由喷洒、点滴、 火烧等方法来制作一 些预料不到的、偶然 间形成的面。 • 偶然形的面充满自然 的魅力,具有浪漫、 抒情、丰富、强烈、 奔放的特性。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1、面的轮廓特征
一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1、面的轮廓特征
一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2、面的虚实处理
一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3、面的大小和疏密变化
有机形:可以重复和再现的形
偶然形:每次产生的结果不一样
从视觉来分: 点、线、面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点的众多形态
浩瀚星空繁星点点
人类服饰和设计的重要元素
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装饰性斑点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 •
一 、点的众多形态
二、面的种类及其性格: 平面上的形,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直 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⑴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 正方形,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简 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是男性性格的象征。
⑵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 成的几何性质的面。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

平面构成特异作业

平面构成特异作业

平面构成特异作业篇一:平面构成考试作业ti(深大艺设2)《平面构成》期末考试内容:1. 题目:以点线面形式进行组合,形成“圆润/粗糙、拥挤/顺畅、自由/束缚、平静/激动、坚强/软弱”的视觉感受。

(利用现在平面构成表现形式-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空间、分割、肌理、对比)2. 要求:(1)选择上面提供的反义词中的其中两组,分别设计4幅画面(1张A3大小纸张上,划分四宫格);(2)含义表达准确,形式感强,运用无彩色表现;(3)尺寸:10×10cm 共4幅(在相关图片下面注明“词语”)其他要求:1 )在6月26日交《色彩平面构成》作业,逾期不交将视为缺考,《立体构成》在6月21日前收齐上交,含光盘。

2)班干部在收齐上交前,将两门作业均拍照成照片,注意拍照时将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拍下,分别各刻成2个光盘,并在每个光盘标注年级与课程考试名称卷面为A3卡纸/板纸,板式如下:篇二:《平面构成》教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平面构成15材料班陈丹蓉2020-02-27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 1 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 2 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 3 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篇三:平面构成学习心得在王老师为期四周的课程教授下,我对这次平面构成可做了一下总结:“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 它是探讨和研究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 形成规律以及应用等问题, 是二维空间的构成。

在现代社会中,“平面构成”已成为学习艺术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 是将现有自然形态中的点、线、面等抽象符号元素用艺术的审美法则,把它进行归纳和演义,在二维的平面内, 按照一定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重组,在设计构成的理念中达到新的理想形态。

该课程主要强调点、线、面单纯的艺术训练,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

强调形态元素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的同时,用图形设计的形式,给人们视觉美感,用形象符号元素的叠加,减少,造成严谨又无穷率动变化的构图,扩大了传统图案的表现手段和领域,极大丰富了现代图形艺术,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作业

作业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1-56图2-164-226; 2)基本形渐变构成(电脑绘图)和形象渐变构成(手绘制 作),可二选其一提交作业; 3)采用多种形式组合,按照统一编号的原则设计画面,避 免形态的凌乱,强调表现形式的美感; 4)注意构成的创造性和创意的灵活性; 5)画面的内容丰富,重点放在画面视觉效果、形式美感和 意境表现上; 6)电脑绘图要充分运用电脑的机能和优势,手绘制作做工 要求细致; 7)电脑制作为20cm*20cm,用JPEG格式保存并提交电子文 档;手绘制作在20cm*20cm白卡纸上,装裱粘贴在黑卡纸 上。
作业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训练
1、重复构成训练
1)制作参考教材P35-43图2-6-113; 2)完成2.5cm大小的单体重复构成(亦可选择近似基 本形); 3)基本形要求简洁大方,可按并列、正反、横竖交 换、单元重复、单元间空格、局部群化、错位排列等 排列方式进行排列; 5)注意画面的安排和图形的美感,重点放在画面视 觉效果、形式美感和意境表现上; 6)做工要求细致; 7)制作在20cm*20cm白卡纸上,装裱粘贴在黑卡纸 上。
作业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训练
4、空间构成训练
1)制作参考教材P65-71图3-71-129; 2)体面空间构成(电脑绘图)和线面构成(手绘制作),可二 选其一提交作业; 3)注意体面空间的立体型的交叉组合变化、投影效果、面的连 接等形式表现空间效果; 4)注意线面空间的线条疏密、方向、曲直、角度的不同排列, 结合图形的叠置、倾斜、弯曲等形式表现画面的空间效果 5)画面的内容的安排和图形的美感,重点放在画面视觉效果、 形式美感和意境表现上; 6)电脑绘图要充分运用电脑的机能和优势,手绘制作做工要求 细致; 7)电脑制作为20cm*20cm,用JPEG格式保存并提交电子文档;手 绘制作在20cm*20cm白卡纸上,装裱粘贴在黑卡纸上。

平面构成作业2篇

平面构成作业2篇

平面构成作业平面构成作业第一篇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不同元素的安排和组合,以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平面构成包括了线条、形状、空间、色彩、纹理等视觉元素,以及对称、重复、比例、平衡等构图原则。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和原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平面设计作品。

在平面构成的过程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直线给人一种稳定和秩序的感觉,曲线则给人一种柔和和流动的感觉,斜线则给人一种动感和紧张的感觉。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线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形状也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形状可以分为几何形状和非几何形状。

几何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矩形等,而非几何形状则包括自由形状和抽象形状。

不同的形状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圆形给人一种柔和和和谐的感觉,三角形则给人一种稳定和动感的感觉,矩形则给人一种秩序和安定的感觉。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形状,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平面设计作品。

空间也是平面构成中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

空间包括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

三维空间是指在平面上通过透视和阴影等手法创造出立体感,使平面具有深度和空间感。

二维空间则是指平面上元素的排列和组合,通过大小、位置和分布等因素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关系。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空间技巧,可以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色彩也是平面构成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知。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可以代表冷静和安宁,黄色可以代表快乐和活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色彩,可以传达出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纹理是指平面上物体表面的细节和质感。

不同的纹理可以给人不同的触感和感受。

平面设计作品中加入纹理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质感丰富。

通过巧妙地运用纹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平面效果。

除了上述视觉元素,平面构成还需要遵循一些构图原则,如对称、重复、比例和平衡。

平面构成点线面作业太湖石

平面构成点线面作业太湖石

平面构成点线面作业太湖石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太湖石画法【绘画步骤】01.根据从左至右的作画原则,用铅笔绘制出画面左边太湖石大概的外形轮廓。

太湖石的形状奇特竣削,表面许多的道孔,在绘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表现其特征。

02.用铅笔继续添加画面右边的太湖石,注意与左边的太湖石的大小、形状要有一定的区别。

03.用铅笔刻画石头的细节,在石头的表面绘制形状、大小不一的窝孔形状。

04.继续从左至右绘制,用铅笔绘制右边的石头细节。

05.用铅笔进一步刻画石头旁边配景植物的外形轮廓,表现出植物大体的形态特征即可。

06.用勾线笔在铅笔稿的基础上绘制左边石头的外形结构线,用起伏的不规则的线条表现石头的特征。

07.继续用勾线笔勾出画面右侧的石头,注意线条的流畅与肯定。

08.用勾线笔勾出前景与远景石头大体的外形线,确定画面中虚—实—虚的构图原理。

09.仔细刻画画面中阔叶植物叶子的外形轮廓线,注意曲线的流动性。

10.进一步刻画左边不同植物的外形轮廓线,注意线条之间前后的穿插关系。

11.继续刻画右边画面地上的石块与远景植物外形轮廓,注意表现地面石块时,体块之间的转折关系。

12.用勾线笔刻画右边植物的外形轮廓,表现出植物大体的形态特征。

13.完成画面大体的构图形式,用橡皮擦去铅笔线,保持画面的整洁。

14.绘制石头的细节结构,用排列的线条绘制窝孔的暗部,确定画面大体的明暗关系,画出石头的空间立体感。

15.进一步刻画石头的灰部,绘制明暗关系的过渡面,表现画面黑白灰之间的关系,增强石头的厚重感。

16.同理绘制画面右边的石块,注意线条的排列方向要大体统一,保持画面的整体性。

17.进一步刻画右边石头的细节,增强画面的空间立体感。

18.继续刻画画面后面的石头,画面大体的明暗关系即可,前后要有虚实关系的对比。

19.继续给地面的石头添加暗部颜色,增强画面的空间层次。

20.仔细刻画植物的细节结构,整体调整画面,完成绘制。

平面构成学生作业(大盘点上)

平面构成学生作业(大盘点上)
形态
创造力
机理
视觉感
965 211 建筑/城规平面构成 学生作业模板
色彩
趣味性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 产物。
是探讨二度空间的视觉 文法。
机理上的跳跃, 平淡里的出奇, 生活的游戏再点,线之间游动。
平面构成与建筑美感 组成的形式史多样化的。 包括建筑的比例、尺度、 空间、韵律、统一、 变化、对比以及张力。
调和对比、比例、节奏 韵律和变化统一。
对称与均衡 对称的形态
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 均匀、协调、
、协调、整齐、典雅、庄重、
完美的朴素美感, 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色彩、情感、 颜色的跳跃。 情感的寄托。
规律的排序, 简单的重合, 藏着世界上最大的奥妙
对称与均衡 对称的形态
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 均匀、协调、整齐、典 雅、庄重、完美的朴素 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 惯。
节奏与韵律 韵律与节奏
更富有浪漫色彩。节奏 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 轻重缓急的变化
对比与统一 对比与统一 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则
对称均衡、单纯齐一、
重复构成重复,就是相 同的物体再次或多次出 现,即反复再现,反复 能使印象加深。
设计中情感的特征主要
来源于点、线、面的综 合运用,

考虑艺术感和美感,还要 充分考虑实用功能.
平面构成和应用的建筑 美感是由多种形式组成, 这其中包括建筑的比例、 尺度、空间、韵律、统 一、变化和对比以及张 力
比例、尺度、空间、韵律、 统一、变化和对比以及张力

生活中的点线面(平面构成作业)

生活中的点线面(平面构成作业)
张图为娱乐场所的 室内设计,运用常见的圆 点和多边形块状来表现店 内风格。 图一:统一的外形有一种 协调感,但又通过小块内 部的不同布置让空间变得 星形点图丰 图 同空成的瞬富二的的线透间起:大延,视有来统小时赋变了;一和摄予化生的排影点使命圆列,动得力点的点态平。,特运。面但殊动的不性, 富有动感。
后一张图为家居室内设计 中常用的装饰表达,通过 对块状大小、颜色和内部 结构的设计使空间不再单 调空洞。
常见的建筑结构对直线曲 线的运用很多,且极具多 变性
常见的建筑结构对直线曲 线的运用很多,且极具多 变性
常见的建筑结构对直线曲 线的运用很多,且极具多 变性
大块面积的运用 画面更加简约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构成基础作业一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平面构成基本要素包括、、。

2、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3、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决定的。

4、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的感觉。

5、是点移动的轨迹。

6、线的形态比较复杂,总体可分为、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7、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8、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法,可决定每个组成单位的距离和空间。

9、重复构成是相同的图形在画面中按出现或,是一种连续性的形象,画面统一,有规律、有节奏。

10、发射构成一般出现的效果是形成画面的或者是画面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点的类型是()。

A.圆点B.方点C.三角点D.以上都是2、点的基本属性是()。

A.注目性B.连续性C.集中感D.稳定感3、下面不属于方点性格的是()。

A.坚实B.静止C.稳定D.随意4、下列不属于直线的是()。

A.垂直线B.曲线C.斜线D. 水平线5、面没有()。

A.长度B.宽度C.厚度D.形状6、骨格线不包括()。

A.直线B.弧线C.折线D.骨格点7、基本形在发射排列上表现出一种不断改变方向的旋绕排列方式的是()。

A.离心式发射B.旋转式发射C.向心式发射D.同心式发射8、()是一种假设的想象空间。

A.矛盾空间B.形象构成空间C.立体感D.透视感9、肌理是形象表面的一种纹理特征,俗称()。

A.光滑感B. 软硬感C.质感D.粗糙感10、对比要突出(),但不能失去统一。

A.对比关系B.主次C.画面D.构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平面构成2、虚点3、面:4、基本形: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时,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2、两个形象处在同一平面内,由于不同的距离关系会产生哪些情形?3、简述非作用性骨格的特点。

4、特异构成的类型?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构成基础作业二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把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统称为。

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作业一、引言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在一个平面上通过元素的排列、组合、分布等方式来表达一种特定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中,平面构成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艺术感,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达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感受。

本文将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和实际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面构成。

二、基本原则1. 对比对比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原则之一,通过将不同元素相互对比以产生视觉冲突,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对比可以通过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明暗等方面来实现。

例如,在设计海报时,可以使用大胆的对比色来吸引视线,或者在排版上使用不同字号的文字来突出重点。

2. 重复重复是保持设计统一性和连贯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设计中多次使用相似的元素或组织方式,可以创造出一种统一而有序的感觉。

重复可以是元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重复,也可以是排列、布局等方面的重复。

例如,在设计册页时,可以多次使用相同的版式、颜色、线条等元素,使整个设计具有一致性。

3. 接近接近是指将相似的元素或组织方式放在一起,以形成一种有序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通过接近可以表达一种整齐、稳定或安静的感觉。

接近可以是元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接近,也可以是排列、布局等方面的接近。

例如,在设计海报时,可以使用相似颜色的元素组成一个整体,使整个设计看起来和谐统一。

4. 空白空白是指设计中没有被填充、没有被使用的空间。

空白可以分为主动空白和被动空白。

主动空白是设计者有意为之的空白,通过合理运用可以起到分隔、强调和平衡的作用。

被动空白是指在布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空白,需要设计者进行合理的处理。

通过运用空白,可以使设计更加清晰、简洁和有层次感。

三、常用方法1. 格栅系统格栅系统是一种基于栅格布局的平面构成方法,通过将平面划分为均等的栅格,使元素在网格中对齐和分布。

格栅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持设计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使设计看起来更加整洁和有序。

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作业
肌理
3张
线,不仅仅是直线实线细线


3张
基本的面的组合,用形状、大小、位置组合
方向
3张
不同方向与形状的面组合,注意方向不仅限于平面坐标系
面的重叠
3张
面在空间中有了前后的层次关系,有很多种不同的重叠表现方法
肌理
3张
面不仅仅是纯色、方形
构成法则
对比与调和
4张
掌握画面的协调性与需要突出视觉的亮点
统一与变化
4张
统一为了协调,变化为了突出
对称
3张
平衡
3张
使不对称的画面重心不偏移画面中心太远
节奏与韵律
4张
如同音律一样变化图形
性格表现(各两张)
时尚
古典
优雅
狂野
可爱
肮脏
烦躁
十分欢快
淡淡喜悦
愤怒
忧愁
甜蜜温馨
雍容华贵
性感妩媚
硬朗阳刚
规矩死板
孤独
压抑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一集
平面构成
第一期选做50张左右,但以下5个大类的都要包括

点的焦点性
3张
在画面中通过各种方式突出视觉中心
点的聚集性
3张
类似或相同的点聚集起来所带来的整体效果,可以聚集成面,也可以聚集成线
线
线的分割
3张
用线分割画面,使分割出来的版式美观
方向
3张
不同方向与形状的线组合,注意方向不仅限于平面坐标系
群化
3张
许多线有规律地组合能带来许多特殊的效果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之欧阳美创编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之欧阳美创编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点的构成1-1 a-1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2-1a-1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23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 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45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6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7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8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910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 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