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以读促悟,学习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表现昔日圆明园建筑辉煌 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迁移运用;以悟促诵,诵读重点段落,积累 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句段的品读,学习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表现昔曰圆明 园建筑辉煌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迁移运用。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说毁灭,策应“辉煌”
(―)解说“毁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圆明园的毁灭。
3.归纳主旨。《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庸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二、学习《己亥杂诗》
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朗读时的情感。
2.讲解古诗。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答案)
诗句大意: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
(二)交流分享一联系表达悟“辉煌”
作者用一句话写尽了 2000 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的文物。接下来,让我们学着第三段的 样子来写写我们眼中的圆明园文物吧。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 阁……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 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矞(yù)矞皇皇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 地履(lǚ)其黄 纵有千古与国无疆美哉(重点指导生字“潜、渊、鳞”为前鼻音音,“惶”为后鼻音;“纵”为平舌音,“履”区别n、l发音)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课件出示答案)
诗句大意: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3.归纳主旨。
《已亥杂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朝野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指出必须依靠巨大力量才能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第三层,说明这力量的来源是人才,朝廷应该破格录用人才。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1.歌曲《少年,少年》,图片。
2.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入手,引出梁启超先生,再由“戊戌变法”过渡到课文。
二、介绍作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3.学习《示儿》
(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体会朗读时的感情。
(2)课件展示作者简介,诗歌背景介绍
(3)讲解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Biblioteka Baidu州同。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诗人在这里为什么感到悲伤?(诗人为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而感到无比悲痛。)
“西湖歌舞”在诗中指哪些醉生梦死的贵族统治者,他们在西湖边过着听歌看舞的荒淫生活。
几时休这里用了反问,即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对贵族统治者的谴责。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句大意: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这些人竟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做卞州了。
诗中的“游人”与我们所说的“游人”意思是不同的,它指那些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顾国家的达官贵人。这一句揭露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生、不思国政的丑态。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词三首》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2.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准确体会诗歌主旨。
3.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背诵课文。(重点)
二、学习生字
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
3.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重点字:祭 熏 恃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让学生朗读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思考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目睹了这些,你想说什么?(由学生谈话,惋惜中)自然过渡到了另一个情感层次:
五、联系实际生活。继续激发升华爱国情感,当二十年以后我们的国家,我们壮丽河山交到你们的手中时,你拿什么来保护与捍卫它?现在的你需要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2、感受价值。
重点通过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并通过板书:“上自……下至……”交流感受我国悠久而繁荣的文化历史。
这两处的感悟没有先后之分,完全根据学生的体会。同时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力求读的形式多样化,通过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痛惜毁灭,带来不可估量的震撼
出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加上“化为灰烬!”
15.小岛
教学目标
1. 会认“瞒、域、艇”等12个生字。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举世闻名、不可估量”等词句。
2.品读重点词句,学习概括4具体相结合表现昔日圆明园建筑辉煌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迀移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形成民族自豪感。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品读释疑
(一)感受文中的赞美之情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
2.指名回答,聚焦文字。
(2)品悟“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作者用这样富有韵味的文字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四、延伸学习,再赏“辉煌”
(一)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课后欣赏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明园》,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品读,揭示不可估量的损失。
(出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从课题直接抛出我要抓住的点“从毁灭而得出不可估量的损失”具体是这样设计:
出示课文第二段第一句话。你想像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的样子?学生自由谈论如何辉煌,如何美丽。不做评价。出示现实断壁残垣的图片。形成感情上的落差。自由谈体会。从课文中找形成这一情形的句子。引出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明白是“英法联军”给烧成这样的。
4.板书设计。
主张:九州生气恃风雷
已亥杂诗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现状:万马齐喑究可哀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3.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爪(zhuǎ zhǎo)
(3)理解词语
根据意思填文中的词语。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2)梳理课文思路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怎样疏通文意?(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
2.练习运用:
(1)写一句排比句。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推荐一人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1.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3)诵读全文
1.全体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整体感受。
2.说说,你从文中读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3.方法指导:结合原文体会感情
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音乐,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做法,拿出笔来写一写。
五、课堂小结
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4.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2.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体会诗歌思想感情。(难点)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堂评价表、导学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导入课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从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为了这个信念不惜牺牲一切。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的。
板书:古诗三首
1.品读第一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1)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2)这“责任”指的是什么?
(3)我们作者从哪些方面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联系在了一起?
2.品读第二自然段
还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密切?
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四、学习“会写字”
1.潜泻 试 胎履疆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描写精彩的句子,并积累:(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二)检査预习。
二、厘清篇章,聚焦“辉煌”
(一)厘清脉络:轻声、快速地读课文一遍,想一想课文写 、7些什么?
(二)关注中心,聚焦“辉煌”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三、研读文本,感悟“辉煌”
(一)自读自悟,联系词句感“辉煌”
提出自学要求: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默读课 文_、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儿我们读懂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 圈一圈词语,画一画句子,简单地写一写紕注^要是有不懂的, 还可以在边上打个小问号。,
4.板书设计:
心事 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儿 但悲不见九州同 收复失地
遗嘱 王师北定中原日 统一祖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课时《题临安邸》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学习《题临安邸》
1.让学生跟着课文范读录音朗读古诗,把古诗朗读得流利。
2.讲解古诗。
(1)让学生说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绘了什么画面。
这句诗从杭州的美好景致写起: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这一切是多么繁华美好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将来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
后两句意思是当祖国统一后,在祭祀祖先时,一定要记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九泉下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4)归纳主旨。《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三、读中感悟,找寻不可估量的美与价值。
读中思考,利用小组或同桌交流的方式找出文中描写昔日圆明园里存在的东西,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出示辉煌美丽的图片。在朗读中让学生交流、评价、理解,教师相机引导,从而在文章的内容中体会思想。
1、感受美。
归集到具体字词的感悟理解比如:
重读“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来体会殿堂的宏伟之美,亭台楼阁的小巧之美,
以读促悟,学习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表现昔日圆明园建筑辉煌 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迁移运用;以悟促诵,诵读重点段落,积累 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句段的品读,学习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表现昔曰圆明 园建筑辉煌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迁移运用。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说毁灭,策应“辉煌”
(―)解说“毁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圆明园的毁灭。
3.归纳主旨。《题临安邸》全诗刻画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昏庸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二、学习《己亥杂诗》
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朗读时的情感。
2.讲解古诗。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答案)
诗句大意: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
(二)交流分享一联系表达悟“辉煌”
作者用一句话写尽了 2000 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的文物。接下来,让我们学着第三段的 样子来写写我们眼中的圆明园文物吧。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 阁……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 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矞(yù)矞皇皇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 地履(lǚ)其黄 纵有千古与国无疆美哉(重点指导生字“潜、渊、鳞”为前鼻音音,“惶”为后鼻音;“纵”为平舌音,“履”区别n、l发音)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课件出示答案)
诗句大意: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3.归纳主旨。
《已亥杂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朝野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指出必须依靠巨大力量才能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第三层,说明这力量的来源是人才,朝廷应该破格录用人才。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1.歌曲《少年,少年》,图片。
2.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入手,引出梁启超先生,再由“戊戌变法”过渡到课文。
二、介绍作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3.学习《示儿》
(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体会朗读时的感情。
(2)课件展示作者简介,诗歌背景介绍
(3)讲解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Biblioteka Baidu州同。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诗人在这里为什么感到悲伤?(诗人为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而感到无比悲痛。)
“西湖歌舞”在诗中指哪些醉生梦死的贵族统治者,他们在西湖边过着听歌看舞的荒淫生活。
几时休这里用了反问,即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对贵族统治者的谴责。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句大意: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这些人竟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做卞州了。
诗中的“游人”与我们所说的“游人”意思是不同的,它指那些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顾国家的达官贵人。这一句揭露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生、不思国政的丑态。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词三首》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2.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准确体会诗歌主旨。
3.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背诵课文。(重点)
二、学习生字
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
3.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重点字:祭 熏 恃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让学生朗读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思考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目睹了这些,你想说什么?(由学生谈话,惋惜中)自然过渡到了另一个情感层次:
五、联系实际生活。继续激发升华爱国情感,当二十年以后我们的国家,我们壮丽河山交到你们的手中时,你拿什么来保护与捍卫它?现在的你需要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2、感受价值。
重点通过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并通过板书:“上自……下至……”交流感受我国悠久而繁荣的文化历史。
这两处的感悟没有先后之分,完全根据学生的体会。同时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力求读的形式多样化,通过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痛惜毁灭,带来不可估量的震撼
出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加上“化为灰烬!”
15.小岛
教学目标
1. 会认“瞒、域、艇”等12个生字。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举世闻名、不可估量”等词句。
2.品读重点词句,学习概括4具体相结合表现昔日圆明园建筑辉煌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迀移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形成民族自豪感。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品读释疑
(一)感受文中的赞美之情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
2.指名回答,聚焦文字。
(2)品悟“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作者用这样富有韵味的文字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四、延伸学习,再赏“辉煌”
(一)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课后欣赏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明园》,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品读,揭示不可估量的损失。
(出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从课题直接抛出我要抓住的点“从毁灭而得出不可估量的损失”具体是这样设计:
出示课文第二段第一句话。你想像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的样子?学生自由谈论如何辉煌,如何美丽。不做评价。出示现实断壁残垣的图片。形成感情上的落差。自由谈体会。从课文中找形成这一情形的句子。引出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明白是“英法联军”给烧成这样的。
4.板书设计。
主张:九州生气恃风雷
已亥杂诗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现状:万马齐喑究可哀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10月1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3.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爪(zhuǎ zhǎo)
(3)理解词语
根据意思填文中的词语。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2)梳理课文思路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怎样疏通文意?(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
2.练习运用:
(1)写一句排比句。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推荐一人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1.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3)诵读全文
1.全体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整体感受。
2.说说,你从文中读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3.方法指导:结合原文体会感情
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音乐,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做法,拿出笔来写一写。
五、课堂小结
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4.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2.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体会诗歌思想感情。(难点)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堂评价表、导学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导入课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从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为了这个信念不惜牺牲一切。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的。
板书:古诗三首
1.品读第一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1)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2)这“责任”指的是什么?
(3)我们作者从哪些方面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联系在了一起?
2.品读第二自然段
还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密切?
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四、学习“会写字”
1.潜泻 试 胎履疆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描写精彩的句子,并积累:(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二)检査预习。
二、厘清篇章,聚焦“辉煌”
(一)厘清脉络:轻声、快速地读课文一遍,想一想课文写 、7些什么?
(二)关注中心,聚焦“辉煌”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三、研读文本,感悟“辉煌”
(一)自读自悟,联系词句感“辉煌”
提出自学要求: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默读课 文_、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儿我们读懂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 圈一圈词语,画一画句子,简单地写一写紕注^要是有不懂的, 还可以在边上打个小问号。,
4.板书设计:
心事 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儿 但悲不见九州同 收复失地
遗嘱 王师北定中原日 统一祖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课时《题临安邸》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学习《题临安邸》
1.让学生跟着课文范读录音朗读古诗,把古诗朗读得流利。
2.讲解古诗。
(1)让学生说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绘了什么画面。
这句诗从杭州的美好景致写起: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这一切是多么繁华美好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将来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
后两句意思是当祖国统一后,在祭祀祖先时,一定要记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九泉下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4)归纳主旨。《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三、读中感悟,找寻不可估量的美与价值。
读中思考,利用小组或同桌交流的方式找出文中描写昔日圆明园里存在的东西,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出示辉煌美丽的图片。在朗读中让学生交流、评价、理解,教师相机引导,从而在文章的内容中体会思想。
1、感受美。
归集到具体字词的感悟理解比如:
重读“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来体会殿堂的宏伟之美,亭台楼阁的小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