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教学设计
欣赏书法步骤幼儿园教案
![欣赏书法步骤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473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3.png)
欣赏书法步骤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了解书法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书法的艺术价值;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帮助幼儿学会欣赏书法作品,领略其中的美妙和文化内涵;
•提升幼儿的写字水平和书法素养。
教学准备
•书法作品或图片;
•各式书法用具,如毛笔、宣纸、墨汁等;
•幼儿学习的文具,如铅笔、水彩笔等;
•讲解PPT或黑板、白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展示书法作品并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幼儿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图片、简短的讲解或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加强对书法与生活的关系的描述,引导幼儿认识到书法的艺术价值。
三、欣赏书法作品
展示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让幼儿先自由欣赏,并借助PPT或黑板等讲解,向幼儿介绍书法的类别和特点,促进幼儿了解不同书法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然后,请幼儿手持铅笔,透过观察、模仿等方式进行学习,并符合年龄和能力推动书法水平的提高。
四、书法家的故事
介绍一些著名的书法家,让幼儿通过了解书法家的故事,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书法艺术家的根据、勤奋和爱好等,增强幼儿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总结
在这次课堂中,幼儿学习到了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了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透过欣赏和模仿的形式,学会了欣赏书法作品和书法的写法。
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让幼儿对书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和书法素养。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名碑名帖欣赏 兰亭序》教学设计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名碑名帖欣赏 兰亭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4ab84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9.png)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名碑名帖欣赏兰亭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了解其书法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 让学生感受王羲之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的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帮助学生理解《兰亭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兰亭序》中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
引导学生将欣赏的感受转化为对自身书法学习的启发。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兰亭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兰亭序》的临摹字帖或印刷品,供学生近距离观察。
3. 相关的书法知识资料,如书法术语解释、王羲之的生平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展示一些优美的书法作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书法艺术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书法作品的魅力所在。
(二)介绍《兰亭序》及作者(10 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画像和生平简介,介绍他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2. 讲述《兰亭序》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情境。
(三)整体欣赏《兰亭序》(10 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兰亭序》的全幅作品,让学生对其整体风貌有初步的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布局、行气,感受其流畅自然的韵味。
(四)分析书法艺术特点(15 分钟)1. 放大展示作品中的部分单字,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如粗细、长短、曲直等,体会其变化之美。
2. 分析字的结构,如重心的稳定、比例的协调、疏密的对比等,感受结构之妙。
3. 讲解作品中的章法,包括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以及落款、印章的布局。
(五)体会文化内涵(10 分钟)1. 介绍《兰亭序》所反映的当时文人的雅集文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2. 引导学生思考书法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书法作品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初中语文《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初中语文《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6fe0aafaaea998fcc220eaa.png)
《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认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常见书体,了解其特点。
2、能认读简单的书法作品,对书法作品作简单的赏析。
3、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认识几种常见书体及其特点,并作简单赏析。
【复习难点】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过程】【任务一】——课下复习,理书体知识自主复习,阅读印发的复习资料,了解各种书体及其特点,了解代表性的书法家及作品。
梳理概括信息,课下完成表格。
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重点】书体特点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任务二】——结合作品,析书体特点一、以“家”为例,区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主要书体,通过比较整体上把握各书体特点。
二、赏析作品,进一步认识各种书体及其特点。
1、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2、楷书——重点区分欧颜柳体(1)整体:(2)细节:点:三点水:横:竖:3、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4、草书——张旭、怀素等【任务三】——实战演练,赏大家风采1、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
右图是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
请你从下面左侧四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你的选择是()A .B .C.D.2、《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ABCD3、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A. 浑厚圆润B. 潇洒飘逸C. 端庄雄健D. 纤细柔美【任务四】——师生齐心,忆课堂内容(板书设计)【任务五】——评测练习,促内化吸收(课下作业)《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课后反思在写下课后反思之前,我想先说一说为什么我要选择这节课。
初中学生书法欣赏课教案
![初中学生书法欣赏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dab1b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c.png)
初中学生书法欣赏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书法欣赏的方法和技巧3. 欣赏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4. 学生实践:临摹书法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演变。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书法吗?书法有哪些种类?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
2. 举例分析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引导学生欣赏书法的美。
3.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哪一幅作品?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展示更多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和理由。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发放书法作品临摹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临摹实践。
2. 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完成临摹作品,互相展示和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书法欣赏能力。
3. 推荐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或兴趣小组,进一步拓展书法艺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书法欣赏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在临摹实践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书法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使他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幼儿园书法之美:中班书法欣赏教案推荐
![幼儿园书法之美:中班书法欣赏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dfec2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a.png)
【幼儿园书法之美:中班书法欣赏教案推荐】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书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细胞,更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
特别是在中班阶段,幼儿正处于对事物有特别敏感的阶段,因此中班书法欣赏教案尤为重要。
二、浅谈书法之美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幼儿园,我们要通过书法教育,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幼儿园的书法教育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让中班幼儿欣赏书法之美:1. 字体的初步认识在中班阶段,孩子们一般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汉字书写,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让他们了解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让他们对字体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书法艺术作品的观赏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让幼儿们接触到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从中感受到书法之美,培养他们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
3. 书法欣赏教案的推荐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设计一些书法欣赏教案,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欣赏书法之美,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三、中班书法欣赏教案推荐1. 《夜深沉》- 欧阳询行书作品这是一篇多媒体课堂教案设计,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幼儿们在欣赏欧阳询行书作品的了解欧阳询的生平和他的书法作品特点,让幼儿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增加了解书法艺术和欣赏的知识。
2. 《燕子坞》- 王羲之草书作品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一些与幼儿芳龄相适宜的书法作品欣赏活动,比如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呈现王羲之的草书作品《燕子坞》,并设计相应的让幼儿们感受书法之美的活动内容。
3. 《勤奋好学》- 孩童用毛笔书法作品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毛笔书法作品,让中班幼儿亲自体验用毛笔书写,感受书法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了解。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中班阶段的书法欣赏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设计一些新颖有趣、富有互动性的书法欣赏教案。
通过这些书法欣赏教案,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们对书法的了解和兴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
书法欣赏教案初中
![书法欣赏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ceb94e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c.png)
书法欣赏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从书法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2. 书法的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3. 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和分析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书法作品中深入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书法艺术,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教学新课: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艺术魅力。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经典书法作品,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创作,让学生将所学的书法技法和审美理念应用到实际作品中。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
2. 示范法:展示经典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法的美感。
3.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书法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学生进行书法创作的表现。
4.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书法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14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14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9d46b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3.png)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学习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从笔画、结构、布局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2. 教学难点:理解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
2.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在黑板上示范。
3. 准备一些简单的书法工具,如毛笔、墨汁、纸张等,供学生练习使用。
4. 邀请一位有经验的书法家或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1. 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欣赏书法作品:我会展示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尝试理解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技巧。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欣赏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书法作品,以及他们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对作品的喜好。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审美观,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4. 课堂互动:学生将有机会向教师提问,讨论他们对于书法作品的看法和疑问。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实践练习:学生将有机会尝试书写一些简单的字帖,以提高他们的书法技能。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法的技巧和美感。
6. 总结与反馈:最后,我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我改进未来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与学生们交流,我对我的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从学生们那里收集到的反馈和建议:1. **课程内容**:学生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相当不错,但建议增加一些实践性的内容,例如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初中书法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2c77f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4.png)
【 - 小学作文】【篇一】初中书法教案设计八年级全册书法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八年级上册全册书法教学设计第一课认识行书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传统2、让学生明白学习书法的意义3、了解什么是行书及行书的特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行书与楷书有什么区别教学难点:行书与楷书的区别教学过程:一、介绍1、什么叫做书法?(1)“书法”这一名词在我国已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了,从广义上理解,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因为“书”所指的就是写字,而“法”可以理解为方法;而从狭义上说,书法特指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艺术。
(2)或许有的同学会问,书法既然是写字的方法,那么外国是不是也有书法艺术呢?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毛笔有很大的关系。
记得西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蔡邕说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
由此可见,汉字与毛笔的特殊性,是产生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因;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说法一时之间或许我们还很难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慢慢理解的。
(3)现在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书法是怎么会诞生的呢?其实书法是从实用中发展而来的。
我们知道在原始人的时候没有文字,他们记事很不方便,于是他们每当有事的时候都会在腰带上打上一个结,大事就打一个大结;小事就打一个小结,这件事做完之后就把结解开。
这就是最初的结绳记事说。
但这样还是不方便,传说是黄帝派他的一个史官仓颉创造文字,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记录所发生的或要去办的事,文字也就因此而诞生了。
文字的存在必须经过书写,于是书法也就诞生了。
二、学习书法的意义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早在周代,就把书法列入了“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后人更是注重书法的教育,文字是写给人们看的,具有一手好字,不仅能够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更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电脑早就可以代替人类的书写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舍易求繁呢?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转换为了纯艺术,它的实用功能已逐渐地减少,所以说,我们的书法课其实和美术、音乐等课程一样,均属于艺术类课程,在书法课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光是书写的技巧,更重要地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书法艺术的美感,体会其中的韵律,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观。
幼儿园中班书法欣赏教案: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
![幼儿园中班书法欣赏教案: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3dbc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f.png)
幼儿园中班书法欣赏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教育内容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书法艺术的培养。
在幼儿园中班阶段,书法欣赏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优美的字体书写意识,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中班书法欣赏教案展开讨论,探究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共享一份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教案设计。
一、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的重要性1.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根基,具有历史渊源和深厚内涵。
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和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2. 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教育中,书法艺术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书法艺术也是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二、书法欣赏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书法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2. 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2)书法作品欣赏与赏析;(3)模仿书法作品进行练习;(4)书法作品创作与表现;(5)书法艺术展示与交流。
3.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欣赏与赏析:选择经典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进行赏析,了解书法的魅力与韵味;(3)模仿与练习:让学生模仿书法作品进行练习,培养他们的书写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4)创作与表现: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书法作品,并进行表现与展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5)总结与展示: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共享。
书法欣赏课教学设计方案
![书法欣赏课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8be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 熟悉不同书体(如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的特点和风格。
- 掌握书法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 培养学生分析书法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创作书法作品的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 书法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书法的工具和材料- 书法的字体分类及特点2. 书法欣赏方法- 观察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结构- 分析书法作品的笔法、墨法和章法- 感受书法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达3. 书法作品欣赏- 介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分析不同书体的代表作,如《兰亭序》、《祭侄文稿》等- 比较不同书法家的风格特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书法作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书法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2. 课堂讲解- 讲解书法基础知识,包括书法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工具和材料等。
- 讲解书法欣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分析、感受的方法。
3. 作品欣赏- 展示不同书法家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 互动环节-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书法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书法,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作品展示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包括布局、结构、笔法、墨法等方面。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书法鉴赏课作文教案模板
![书法鉴赏课作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4b96e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b.png)
书法鉴赏课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2.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3.激发学生对书法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4.通过书法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悉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准备相关书法作品和资料;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
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体裁的书法,让学生了解不同书体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示范。
教师示范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跟着模仿,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
4.练习。
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通过反复操练,提高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
5.鉴赏。
展示一些著名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6.创作。
组织学生进行书法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自己的书法作品。
7.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书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对书法创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书法欣赏感受书法艺术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书法欣赏感受书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544c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f.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书法欣赏感受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瑰宝之一。
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
通过欣赏和体验书法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和韵味,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下面,我将就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上的书法欣赏活动进行说课,介绍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3. 通过模仿练习,提高书写字体的规范性和美观度。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感受,以及通过模仿练习提高字体的规范性和美观度。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美和韵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书法作品展示、书写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纸张、钢笔、毛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或是一些经典的书法名句,创设情境。
例如,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或是米芾的《祭侄文稿》,引导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气韵和美感。
2. 学习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例如,讲解书法的起源、发展和分类等。
同时,通过具体的书法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风格。
3. 书法欣赏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洁明了、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进行欣赏。
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读作品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4. 模仿练习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字形或是常用的词句,让学生模仿书写。
例如,可以选择“学习”、“友谊”、“和平”等字词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字体的规范性和美观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对书法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一年级书法作品鉴赏教案
![一年级书法作品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762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b.png)
一年级书法作品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笔画和结构,提高他们的书法书写能力;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笔画和结构,提高他们的书法书写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书法作品图片、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教具;2. 教师准备书法作品的相关知识和介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学习书法基本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
3. 欣赏书法作品。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条、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4. 书法作品鉴赏。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一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并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条流畅度、结构稳健度、字体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
5. 书法作品创作。
教师让学生动手尝试书写一些简单的书法作品,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书法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提高书法书写能力。
6.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书法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
但是在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年级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书写技巧不够熟练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硬笔书法的欣赏教案
![硬笔书法的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17d4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6.png)
硬笔书法的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硬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2. 欣赏硬笔书法的优美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 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2. 欣赏硬笔书法的作品,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3. 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水平。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硬笔书法的相关资料、范文、教学课件等;2. 学生准备,纸、笔、硬笔书法的作品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硬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对硬笔书法产生兴趣;2. 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介绍硬笔书法的工具、材料、基本构造和基本技法;3. 欣赏硬笔书法的作品,展示硬笔书法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4. 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教授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布局等技法;5.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练习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写出自己的作品;6. 欣赏与评析,学生相互欣赏作品,老师点评,共同进步;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
1. 练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字、词、句;2. 欣赏硬笔书法的作品,体会其中的艺术魅力;3. 撰写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硬笔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提高了书写水平,培养了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硬笔书法名家来校指导,开展硬笔书法的专题讲座;2. 组织学生参加硬笔书法的比赛和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开设硬笔书法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的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心得。
硬笔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硬笔书法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书法欣赏课教学设计
![书法欣赏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e6d3d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c.png)
书法欣赏课教学设计书法欣赏课-----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万寿中学陆林首先,写行书一定要有比较好的正书基础,熟悉笔性,当你对结构、笔画、空白、造型都可以很好的掌握之后就有了条件了练行书时,首先是临帖:不要写,先看,把一个字看透,就从上面说的那几个方面看,看好了,就丢开字帖,一气合成注意:这里就关系的写行书最重要的东西了,就是连贯的气运,每个笔画一定要靠气运联系在一起,一个字才能很好的成为一个整体,不要停,不要填,还有就是笔触一定要”跳起来”行书字才显的活;不然回很死板,可以从两个对称的点开始练,用弹跳的笔触练,找到感觉后开始写另外,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空白气运这两点做好了,其他的东西比如如何造型、笔画的连接、都是比较灵活的,可以自己设计,单但毕竟写出来的一定还是字啊!不过练习时可以当作画来’画”主要是练习笔画之间的关系《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他按照《笔论》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入迷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的比较,确实有些变化一天,王羲之在读《笔论》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王旷看见儿子读得入迷的书竟是自己珍藏的《笔论》,很诧异地问道:“你能读懂这样高深的书吗?”王羲之答道:“书非读不能懂,孩儿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能受到教育的”父亲听后把《笔论》送给了王羲之,得到书后的他练得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竟然连头都没有抬起来看一下,专心致志地边看字帖边练字书童最后不得不去请他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时,只见羲之手里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笑着说:“羲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书法欣赏》教案时间:2012-12-28地点:校会议室美术组:马昭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能够结合书家的人格、精神等对书画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乃精神风貌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等五、教学过程:、导入引导提问:书法是什么?书法工具有哪些?中国书法的书体演变是什么?、讲授新课一、引入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1.什么是书法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二、介绍书法欣赏的有关内容1.书法欣赏的特点书法欣赏的再创造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可以说,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忽如“山崩海啸”,忽如光风明月这正象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我们以为文字内容就象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的内容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比如我们用“瘦金体”去写岳飞的“满江红”,如果连同“壮怀激烈”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书法欣赏的模糊性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看作是“一条钢筋”;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很难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是因为书法欣赏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或叫“朦胧感”只是道出大致的感觉而已书法欣赏的层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审美力的高下由于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那就必然带有欣赏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造成其差异性的原因有主要有三个:一是受政治立场影响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欣赏作品就是欣赏人格,如果一个人在政治上有亏大节,在道德品行上低下,那么他的书法作品技巧再高,格调再雅,也为人所不耻苏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如古人对赵孟兆之书法,他作为元代书坛盟主,练就一身笔墨工夫,虽然缺少变化和过于平整,也足以是一代大家而不少人认为他身为南宋宗胄,不应仕元,由此而大受批判说是“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二是受趣味爱好的影响有的人喜欢雄强质朴,有的人喜欢精巧别致,不一而足,“萝卜青菜,各有所好”而这势必影响对书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如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三是受流派观念影响一定历史时期的各书法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因此互相之间必然会出现互相竞争甚至互相争斗的局面往往对同派的书家和作品加以褒扬,对异派进行批评甚至抵毁如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由于有这种“门户之见”,就很难产生公允的评论2.书法欣赏的标准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的欣赏一样,有个相对的审美标准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书法艺术重在有神采,而要有神采,必须有“功”和“性”“功”,指功力、技巧,即指对一定的法度对笔画、结构、章法等的把握“性,指性情、风格,即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因此,功力、技巧、个性、风格是我们欣赏书法的基本标准具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点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因素,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线条美主要表现在:一是线条的力度不论何种书法作品,都必须以“力度”为基础没有笔力,形态再美,也毫无审美内涵只有笔力雄浑,才显示其美妙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是对笔力的称赞二是线条的节奏书法线条是书家情感和心理变化在纸上留下的轨迹线条的节奏像音乐音乐的节奏是通过音的长短、高低现出来的而线条的节奏则通过用笔的轻重快慢表现出来音乐可以“一唱三叹”,书法线条可以“一波三折”这正节奏上的起伏所以,书法被称为“无声之音”墨色也是线条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它使作品具有立体感黑白反差,虚实对比更增强艺术效果书法的艺术结构是指每个字点画之间的搭配组合点画的轻重粗细、方圆长短、部首大小高低,偏正宽窄,经过书家巧妙的组合可使字起伏隐显,阴阳向背皆有意态”简单的笔画可以产生出姿态万千,变个化无穷的结构造型如小篆的古朴、隶书的阿娜、楷书的端庄、行草的险劲等结构形式的多变,但离不开其中的规律,即平衡、对比、变化、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历史上的书法家,对汉字的艺术结构进行了十分丰富的创造,如颜体的端稳丰润、欧体字的险峻修长、柳体的刚健骨气等在遵循形式美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汉字形体的可塑性,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意趣,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学习书法一般是从笔画到结构到章法,而欣赏书法则正好相反因为章法给人以第一视觉效果有不少书法作品,笔画结字都不错,但组成篇后却毫无生气,艺术效果不好,原因是章法处理不当历来书家都重视章法“篇幅以章法为先”怎样处理章法?一是虚实恰当章法也叫“布白”,无论分行布列安排,还是落款铃印位置,做到实处不挤,虚处不空,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二是行畅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一气呵成做到一字管领数字,数字管领一行,一行管领数行,数行管领全篇“风格就是人”,风格就是在作品中体现的个性,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历史上光照千古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个性特出,风格鲜明的有的平和简静,有的跌宕洒脱,有的端庄,有砾雅逸,有的霸悍,有的敦厚,都能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意境,就是书者通过作品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对其形式必定作一番构思,这种构思就是设计布局、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并直到欣赏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张旭,怀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总结反思: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作业布置临摹一页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书法家的书帖作业《书法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介绍书法的VCD光碟等教学过程:一、讲述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1.什么是书法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一般来说有三方面因素:其一,汉字的表意性汉字从象形开始,是表意的“依类象形”,“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虽然经历了种种变迁,仍然保留其表意的特征汉字丰富的点画线条和复杂的形体结构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下可以产生无尽的变化正是汉字本身具有造形美因素,汉字才有可能成为一门艺术其二,汉字的书写工具——毛笔,汉字书写能成为一种绝妙的艺术,同它很有关系毛笔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由于用笔力度、速度和方向的不同,写出来的点画线条可以产生轻重缓急枯润浓淡藏露方圆种种变化作书者的情感起伏和心理波动,也能从笔下微妙的起承转合中表现出来,生动地记录在纸上可以说,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的书法艺术其三,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为汉字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材料和造形载体而最终使汉字书写成为艺术的则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书家把对自然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按照美的形式和规律,创造性地渗入汉字书写之中,汉字书写由此得出从写字的“技”升华为艺术之以及书者个性个化的情怀,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释家的“渐修”在书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看一块石碑、一帧法帖,透过那石花斑剥、墨色依稀的笔画,首先先感悟到的是中华文化历史的浑厚气息所以中华文化思想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值得注意的书法和写字是两个既有共同点又相区别的不同概念一个强调艺术,一个强调实用写字只有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境界之后才能成为书法3.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书法与中国画古有书画同源之说,这说明书法与中国画关系密切之深汉字来源于形象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以形象为基础,而造形之始就是根据物象成其物,它们本身就是一幅经过加工的抽象了的绘画作品虽然后来汉字在发展演变中日渐远离物象,但溯本追源,还是离不开形象书法和中国画都是用线条造形书法是线条造形艺术,是以点、横、撇、捺、提、折等线条进行规定的造形组合中国画同样离不开线条,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都要通过线条来塑造形象具有相同的审美观念二者都注重墨色的枯润浓淡,章法的虚实主次,讲究神采、气韵,把意境美的追求放在形态的表现上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把神放在首位同样他在论画时,也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强调也意境与神韵书法与国画在形式上也能都融合在一起我国的绘画在传统上讲究题款,而题款本身就是一幅书法作品,它除表明作者的身份以及作画时间外,更重要的在于书与画的交融,丰富作品内容,增添作品情趣,从而取得双剑合璧、相映成辉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每一幅中国画里都有书法的内容使用的工具材料也有很大的一致性,文房四宝是书法和国画的共用品因为以上原因,造就了历史上一代代书画兼长的大师,如苏轼、唐伯虎、郑板桥等人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书法与篆刻篆刻就是以篆书刻写的艺术篆刻与书法关系十分密切,也是线条造形的艺术所不同的是,一种是用毛笔写出来,一种是用刀刻出来但从刻这一过程来看,印稿无疑是书法作品此外,书法还与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有广泛的联系例如书法与文学的关系,书者如具备相当文学水平,语言表达水平,熟悉一定诗词歌赋,达到一定的境界,对其书法艺术的提高很帮助作品中的文字内容,有时能说明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化文学素养历史上一些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赤壁赋》等不但在书艺上是光辉典范,其文字在文学上也是不朽之作一件完美的书法作品应该语言新颖、内容健康、富有哲理和诗意,从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书法欣赏就是欣赏者接触书法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现代书法家沈默尹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吸引了几千年的无数华夏子孙,使不计其数的人为之孜孜终生,并且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征服了并不懂得中国文字的欧洲人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不懂得欣赏,最美的书法作品也没有意义要欣赏书法,必须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书法欣赏,不但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亨受,而且对学书者来说,还可以开扩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可以提高对书法作品的感从受能力,丰富内心世界,使人更富于想象,从而提高赏者的创造力1.书法欣赏的特点书法欣赏的再创造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
1.第一单元《赏书法之韵》教学设计
![1.第一单元《赏书法之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4e9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5.png)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耐心、专注、细致等良好品质,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
教材分析:
《书法篆刻》单元,在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对其文化传承意识的一次深刻唤醒。本单元内容设计巧妙,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书法与篆刻的魅力。
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历代书法与篆刻作品,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不同书体(如篆、隶、楷、行、草)及篆刻的独特美感,提升对中华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鉴赏能力。
2. 艺术表现:掌握书法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以及印章在材质、用途、镌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知道篆刻的刀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书法作品和篆刻作品,展现个人艺术风格和创造力。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如此高的地位,究竟美在哪里呢?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下,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找出《兰亭序》里共有多少个“之”字?作品中的字在笔画字形、间距上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练习:一起来试着临摹“之”字的笔法。
总结:王羲之的《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的艺术感受。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天下第一”。
新义务教务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美术篆刻》
趣味书法鉴赏教案中班
![趣味书法鉴赏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0d8050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6.png)
趣味书法鉴赏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热情;2.通过书法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3.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基本字体,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4.通过书法鉴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书法鉴赏,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2.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基本字体,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进行深入的鉴赏和理解;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基本字体。
四、教学准备:1.准备书法作品集,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体裁的书法作品;2.准备书法教学用具,包括毛笔、墨汁、宣纸等;3.准备书法教学参考资料,包括书法教学视频、书法教学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并介绍书法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等。
2.学习书法基本笔画。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然后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3.书法作品鉴赏。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体裁的书法作品,然后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理解。
4.书法作品模仿。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模仿,通过模仿优秀的书法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书法写作水平。
5.课堂练习。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书法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书法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书法练习时间较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书法练习的时间安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书法的实践。
同时,还需要不断丰富书法鉴赏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初中书法鉴赏与书写教案
![初中书法鉴赏与书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1e0b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7.png)
教案名称:初中书法鉴赏与书写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通过书法练习,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3. 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书法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
二、书法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书法的艺术特点。
三、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教师介绍书法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书法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四、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
2. 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书法的基本知识(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书法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二、书法鉴赏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书法作品,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三、硬笔书法的书写练习(20分钟)1. 学生进行硬笔书法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书法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书法鉴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硬笔书法书写技巧的掌握。
古诗书法朗读欣赏教案
![古诗书法朗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435b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古诗书法朗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的特点、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等;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朗读古诗和书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法技能;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古诗的朗读和欣赏;2.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3.古诗书法的结合。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魅力。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诗和书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和书法的共同点和联系。
2.讲授(15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古诗的特点和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的格律、韵律和意境,以及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通过举例和图示,让学生了解古诗和书法的内在联系。
3.练习(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朗读练习,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读,并结合书法进行表演。
同时,学生可以在纸上练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书法技能。
4.展示(15分钟)。
每组学生进行古诗朗读和书法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朗读和书法技能。
5.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和书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读和书法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书法练习。
四、教学反思。
古诗书法朗读欣赏教案是一节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
通过古诗朗读和书法练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法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和书法,让他们在欣赏和练习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读和书法水平。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欣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能够结合书家的人格、精神等对书画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乃精神风貌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提问:书法是什么?书法工具有哪些?中国书法的书体演变是什么?(二)、讲授新课一、引入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
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
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
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
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
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
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
二、介绍书法欣赏的有关内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1.书法欣赏的特点。
(1)书法欣赏的再创造。
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
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
可以说,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
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
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忽如“山崩海啸”,忽如光风明月。
这正象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
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
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我们以为文字内容就象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
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文字)的内容。
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
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
比如我们用“瘦金体”去写岳飞的“满江红”,如果连同“壮怀激烈”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
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2)书法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
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
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
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看作是“一条钢筋”;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
很难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是因为书法欣赏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或叫“朦胧感”。
只是道出大致的感觉而已。
书法欣赏的层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审美力的高下。
由于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那就必然带有欣赏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造成其差异性的原因有主要有三个:一是受政治立场影响。
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欣赏作品就是欣赏人格,如果一个人在政治上有亏大节,在道德品行上低下,那么他的书法作品技巧再高,格调再雅,也为人所不耻。
苏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如古人对赵孟兆之书法,他作为元代书坛盟主,练就一身笔墨工夫,虽然缺少变化和过于平整,也足以是一代大家。
而不少人认为他身为南宋宗胄,不应仕元,由此而大受批判。
说是“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李桢伯)。
二是受趣味爱好的影响。
有的人喜欢雄强质朴,有的人喜欢精巧别致,不一而足,“萝卜青菜,各有所好”。
而这势必影响对书家及其作品的评价。
如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三是受流派观念影响。
一定历史时期的各书法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因此互相之间必然会出现互相竞争甚至互相争斗的局面。
往往对同派的书家和作品加以褒扬,对异派进行批评甚至抵毁。
如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
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
“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
由于有这种“门户之见”,就很难产生公允的评论。
2. 书法欣赏的标准。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的欣赏一样,有个相对的审美标准。
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法艺术重在有神采,而要有神采,必须有“功”和“性”。
“功”,指功力、技巧,即指对一定的法度对笔画、结构、章法等的把握。
“性,指性情、风格,即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
因此,功力、技巧、个性、风格是我们欣赏书法的基本标准。
具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点画的线条美。
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
点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因素,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
线条美主要表现在:一是线条的力度。
不论何种书法作品,都必须以“力度”为基础。
没有笔力,形态再美,也毫无审美内涵。
只有笔力雄浑,才显示其美妙。
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是对笔力的称赞。
二是线条的节奏。
书法线条是书家情感和心理变化在纸上留下的轨迹。
线条的节奏像音乐。
音乐的节奏是通过音的长短、高低现出来的。
而线条的节奏则通过用笔的轻重快慢表现出来。
音乐可以“一唱三叹”,书法线条可以“一波三折”。
这正节奏上的起伏。
所以,书法被称为“无声之音”。
墨色也是线条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它使作品具有立体感。
黑白反差,虚实对比更增强艺术效果。
(2)结构的造型美。
书法的艺术结构是指每个字点画之间的搭配组合。
点画的轻重粗细、方圆长短、部首大小高低,偏正宽窄,经过书家巧妙的组合可使字起伏隐显,阴阳向背皆有意态”。
简单的笔画可以产生出姿态万千,变个化无穷的结构造型。
如小篆的古朴、隶书的阿娜、楷书的端庄、行草的险劲等。
结构形式的多变,但离不开其中的规律,即平衡、对比、变化、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
历史上的书法家,对汉字的艺术结构进行了十分丰富的创造,如颜体的端稳丰润、欧体字的险峻修长、柳体的刚健骨气等。
在遵循形式美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汉字形体的可塑性,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意趣,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3)章法的整体美。
学习书法一般是从笔画到结构到章法,而欣赏书法则正好相反。
因为章法给人以第一视觉效果。
有不少书法作品,笔画结字都不错,但组成篇后却毫无生气,艺术效果不好,原因是章法处理不当。
历来书家都重视章法。
“篇幅以章法为先。
”(蒋骥)怎样处理章法?一是虚实恰当。
章法也叫“布白”,无论分行布列安排,还是落款铃印位置,做到实处不挤,虚处不空,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二是行畅通。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一气呵成。
做到一字管领数字,数字管领一行,一行管领数行,数行管领全篇。
(4)风格的个性美。
“风格就是人”(马克思),风格就是在作品中体现的个性,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历史上光照千古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个性特出,风格鲜明的。
有的平和简静,有的跌宕洒脱,有的端庄,有砾雅逸,有的霸悍,有的敦厚,都能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
(5)构思的意境美。
意境,就是书者通过作品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对其形式必定作一番构思,这种构思就是设计布局。
(三)、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并直到欣赏。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
真迹无存,传世均为临摹本。
)被人们誉为“书圣”,张旭,怀素,唐代书法家。
(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
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柳公权(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而柳体较精瘦,有骨感美。
)(四)、总结反思: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五)、作业布置临摹一页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书法家的书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