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文化比较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关于中西方哲学的分析与对比摘要: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始的比较早,但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的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异性的方面进行阐释,得出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出发点所得出的伦理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起源、天、人、仁、义、利一.中西方哲学起源的不同1.1西方哲学的起源探索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是个海洋国家,其境内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但古希腊有许多肥沃的山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曲折而且有很多天然良港。

这个地理环境为手工业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手工业生产的兴起要求对加工对象及各种矿石等自然物的属性有较多的了解,由此逐渐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航海事业的需要导致了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产生,而这种活动又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并思索到更多的未知事物;商业往来则拓宽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并由于得失成败导致“审慎”与推理思维的发展。

这宏大开放的视角环境及其社会生产方式,促使人们不得不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并由具体困惑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形成了解茫茫宇宙及其本质的求知欲望,从而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

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直接源于古希腊神话。

那些被早期自然哲学阐述宇宙生成的思想在神话诗篇中早已出现。

神话通过想像把天空和大地、日、月、星系、河、海、火、土、水、气和金属进行神化,于是,混沌成了卡俄斯神,天变成乌兰诺斯天公,地成为该亚地母……,这种对诸神各自代表一种自然力量的想像,表明希腊人对宇宙结构种种自然性质的关注。

公元前8世纪时,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是一部以神话语言、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具有思辨色彩的早期哲学认识宇宙结构及其属性的范本。

古希腊神话的思维倾向是在人之外有一种巨大、普遍的本质和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事物变幻。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
p h ilo s o p h y b y o u rs e lv e s .
S o c ia l c o n d itio n s
• It w a s d iffic u lt fo r th o s e c o u n try to b e a u n ifie d c e n tra liz e d (中央集权制 )c o u n try • C ity -s ta te s y s te m a n d d e m o c ra c y ( 城邦制和民主制) c re a te d th e n e c e s s a ry s o c ia l e n v iro n m e n t .
代表人物
康德(( Hegel 1724 1770 —1804 — ) 1831)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 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 人,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 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 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 (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 (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 (1790年)。
隋唐佛学
禅宗 天台宗
隋唐佛教,承汉魏以来数百年发展之结果,五 花八门,演为宗派。且理解渐精,能融会印度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 之学说 ,~ 自立门户 ,如天台宗、禅宗,盖可谓 顗(531 597)。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 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 为纯粹之中国佛教也。 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 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智钑注有《法
T h e c o n d itio n o f d iffe re n c e s
• N a tu ra l c o n d itio n s • S o c ia l c o n d itio n s

中西方哲学对比 PPT

中西方哲学对比 PPT
The word “哲” in Chinese is clever and intelligent. In ancient China, a wise man called “哲人”. 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 聪明的,聪慧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有智慧的人被称为哲 人。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ctive and the individual , the Chinese philosoph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group and the moral, the western philosophy take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tility.在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方面, 中国哲学重视群体与道义,西方哲学重视个体与功利。
• In the aspect of dialectics, Chinese philosophy focuses on dialectical thinking, western philosophy focuses on logical thinking. 在辩证法方面,中国哲学侧 重于辩证思维,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
• In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harmony,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western philosophy emphasis on competition, "man can conquer nature".在哲学的应用方面,中国哲学 重视和谐,“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竞争,“人定胜天”。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
• In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harmony,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western philosophy emphasis on competition, "man can conquer nature".在哲学的应用方面,中国哲学 重视和谐,“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竞争,“人定胜天”。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Origin 起源
• In view of the world, Chinese philosophy focuses on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focuses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在世界观方面,中国 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
• In the aspect of dialectics, Chinese philosophy focuses on dialectical thinking, western philosophy focuses on logical thinking. 在辩证法方面,中国哲学侧 重于辩证思维,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
中国有广袤和肥沃的土地 , 以农耕文明为主要文明 , 而且当 时的中国文化是先进文化,其周边文化对其影响较小 , 中国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和完善的结构。中国哲学便表现成一种 封闭的自我发展的哲学,具有稳定性。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中西哲学比较

中西哲学比较

中西哲学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关于理性和情感的比较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与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相似,一个是孕育古希腊时期思想萌芽的人物,另一个是传道于春秋战国时期,故两人均被称为中西方思想的鼻祖。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都不是超世俗的,而是着眼于人的生活和人伦道德,寻求人生的最高准则。

下面就谈谈苏格拉底与孔子关于理性和情感方面的不同的观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又提出孝为仁之本。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虽然是出于孔子的学生,但是也就更能体现孔子的思想核心“仁”。

孔子很重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认为这是最基本的。

但孔子的仁爱并不只停留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上面。

孔子还提出“泛爱众”,“泛爱众”的前提是要爱自己的亲人,在此基础上再去爱其他人。

这就是“爱有差等”,孔子肯定它,是因为人一生下来遇到的首先是自己的家人,在家人的关爱下,产生了对家人爱的情感,孔子在血缘关系下发现了人的道德情感,又在此基础上学会了对他人的爱,对生命的关怀。

因此,孔子认为情感才是人的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但是苏格拉底的想法却恰恰与孔子相反。

他强调理性知识才是人的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

提出了只有懂得善的知识,才能够行善,理性的知识才是至善。

苏格拉底把智慧和知识引进了道德领域,认为知识的真伪与否是判断是非和善恶的标准。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之所以为美德,是因为对于事物的本性和善的认识,要获得美德和要行善就必须关于美德和善的知识。

苏格拉底通过“美德即知识”将人的道德本性直接建立在人的人的认知之本性的基础上,明确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作用。

在普罗太戈拉篇中,苏格拉底和普罗太戈拉关于美德和知识进行了讨论。

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道德观。

一种不是知识主导人的行为,而是快乐、害怕、痛苦等主导人的道德观,另一个知识主导人的行为。

苏格拉底彻底否认前一种道德观。

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4)哲学说到底是人本身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 西方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的看法,然后是对人生的看 法。(苏格拉底除外)但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 向中国古代哲学倾斜。
中国:首先是对人生的看法,然后是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2、哲学的最高命题
(1)传统哲学认为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究 竟思维第一性还是存在第一性的问题。 (2)辜正坤认为幸福观,人生观是哲学的最高命 题。即,什么样的生活最值得人去过。
把快乐的香水喷洒在别人身上时,总有几滴溅到自己。
快乐有一点像感冒——传染得很快。
二、中西哲学源流性质比较
(一)西方哲学与科学同源
西方哲学与智性科学(智性科学是指一种比量性的科学,数理性 的科学,工具性的科学,以外部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同源。强调 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与征服,试图找到自造自然的答案。 表现:西方的大哲学家除了苏格拉底之外几乎同时是科学家 (古希腊的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阿那萨科拉斯) 笛卡尔:哲学家,几何学家,光学,解剖学,光学 斯宾诺莎:神学家,哲学家,光学家
3、实证主义
主张不再讨论心物关系问题,以“实证知识”和“实证事 实”来取代物质和精神的问题。 (三)作者在心物问题上的观点
心物一体论(气功)
五、中西哲学中的真理观
(一)中国人的真理观 1、真理只有一个,道路只有一条。 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作者认为真理是一元的,同时又是多元的。 4、实践的结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宋明理学创始人邵雍自称安乐先生,乐见善人, 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为快乐人。 (4)禅宗的《六祖坛经》,有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 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 念离境即菩提。” 凡夫就是佛,烦恼即菩提。你的前一个念头愚昧而不觉 悟,你就是凡夫,你的后一个念头觉悟了,你就是佛; 你的前一个念头执著于尘世的假象,就是烦恼,你的后 一个念头离开了尘世的假象,就是菩提。 (5)康有为也是主乐派哲学

哲学思考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对比

哲学思考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对比

哲学思考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对比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生活意义和智慧的学科,展示了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本文将以东西方哲学思想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方式和哲学观念。

一、哲学的定义和目的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哲学被视为一种学术体系,具有思辨性和揭示性的特点。

东方哲学更注重实践和对人类生活的指导作用,目的在于寻找人生的真谛和智慧。

相对而言,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和逻辑的思考方式,目的在于通过推理和分析来获得知识和真理。

二、人的自我和世界观东方哲学强调个体的融入和谐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宇宙的和谐关系。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共通性。

而西方哲学更注重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由,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思维方式和方法东方哲学更趋向于启发式和直觉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看到问题的多重面向和多种解决途径。

中国哲学注重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注重道德和伦理的道路。

而西方哲学更多以逻辑推理和实证观察为基础,强调科学方法和实验的验证。

四、价值观与伦理东方哲学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德观念的培养和遵守,以及对他人和社区的尊重。

这反映在中国儒家的“仁爱”和佛教的“慈悲”思想中。

西方哲学更注重个体之间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五、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东方哲学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更趋向于循环和整体性,认为宇宙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回归过程。

西方哲学则更多地关注线性的时间观念和有限性,追求线性进步和个体历史的发展。

六、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东方哲学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和佛教,代表人物如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

西方哲学流派则涵盖了古希腊哲学、现象学、实用主义等,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尼采等。

总结起来,东西方哲学思想在定义、目的、人的自我和世界观、思维方式和方法、价值观和伦理,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这些差异也是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产物。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思想的来源和意义,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中西方文化比较 哲学

中西方文化比较 哲学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关于中西方价值观的对比论述,自19世纪以来就陆续有人论及。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认识不同,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而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

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本文试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寻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

一、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与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特点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

社会群体被看作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以社会群体作为产生文化价值的最终实体。

肯定社会群体的价值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一切价值和意义皆是由社会群体派生出来;相反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

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

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如果不把它纳入到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就得不到价值肯定。

个人不但不是独立的价值实体,也没有衡量、评价价值的独立地位。

整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它认为群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偶然的。

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脐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约束个性,培养群体人格,于是以天下为归依的“孝”,“忠”便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个人只能以“孝”、“忠”为坐标,在家族、血缘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中国人看重的是“别人会怎么看”。

中国人不重在讲个人,而重在讲人伦,人伦是人与人相配搭的关系。

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关系中来确定人的位置。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

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

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和前途的自由和权利。

”换句话说:“我的一切由个人负责。

”个人主义所强调的是,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个人是本位,或者说个人是始点、核心和目,,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一谈到哲学,你可能就会感到高深莫测;但是一谈到智慧,你就会很感兴趣。

殊不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学说。

人们常说,学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而又有智慧。

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也可能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了。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智慧。

事实上,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

二、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哲学追求“真、善、美”。

真就是真理,是就客观判断而言的。

善就是道德,是就价值判断而言的。

美就是境界,是就感观判断而言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说过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但真理也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比如西方哲学有真理,中国哲学也有真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性。

那哪个真理更真,他们之间有没有普遍性?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讲“仁”,他并不是仅对着鲁国的人讲,也不是只对中国人讲,他是看到了人性的根本,所以是面向全世界的。

中西哲学的特殊性则是由于文化传统和起源的不同,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只有历史必然性和道德的必然性。

三、哲学的分类按地域分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等;按广义和狭义分类。

广义的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认识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等;而狭义的哲学一般是专指过去哲学里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亦称第一哲学(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纯粹哲学。

四、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了哲学的特点。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

五、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哲学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哲学论题。

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本体论思维侧重于探究世界的最终构成成分,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和某种形而上学本体,即传统的客观理性;到了近代,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轴心主体性形而上学以主客、心物、思有二元对立为出发点,以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为特征,强调主体的理性能力,以人的认知为中心,为自然立法。

中西古代哲学思想比较_图文

中西古代哲学思想比较_图文
37
❖由于出现在墨家学派、名家学派、 阴阳五行学派以及儒家的荀况学 派那里,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思 想因素事实上一直存在于古代的 中国之中,而理性的特殊一维即 伦理理性和政治理性则始终存在 于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和未断 绝过的法家学派那里。
38
❖ 进入到公元6世纪后,也就是在古典世 界衰微的时期,不仅科学甚至一般的理 论理性在西方也同样走向了衰微。人们 通常把这一古典文化在古代晚期的衰微 归结为蛮族的入侵,从而把它看成是一 个单纯偶然的事件。事实上,蛮族对古 典文化的破坏是极其轻微和外在的,相 反,是基督教的兴起并最终取得了在西 方世界的统治地位,才直接造成了科学 理性在西方世界趋于停滞和消失。
❖ 2.中国哲学诠释学研究的是哪些问题?它有 哪些特点与形态?
❖ 3.儒家思想是否一种“宗教”?假如说是,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有何特点?
❖ 4.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 5.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含义及其现代转
化。如此等等。这种研究方法不像一般的 中西哲学比较那样流于空泛。
19
❖逻辑思维是西方人哲学 的命脉。他们不但辩论, 而且从辩论中总结出普 遍而必然的规律,这就 是他们奉为圭臬的逻辑。
35
❖当人们指出理性萌芽于 古希腊、科学也萌芽于 古希腊时,不要忽略了 这种理性的萌芽形态也 一定程度上出现于中国 的先秦。
36
❖出现在墨家学派、名家学派、阴 阳五行学派以及儒家的荀况学派 那里,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 因素事实上一直存在于古代的中 国之中,而理性的特殊一维即伦 理理性和政治理性则始终存在于 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和未断绝 过的法家学派那里。
41
❖尽管科学精神萌 芽于古希腊,但 其根本的发展却 在近现代。
42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

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

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

[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

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

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

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

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

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

较严厉的思想钳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狭
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讨论、研究和辩论的空
间较小,多数思想家把传统思想当作政治行为、
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哲学整体
朝向伦理(政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春秋战
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
都无法超越传统,而是继承和诠释,这种态度
被强化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继承传统。
四、产生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条件 三、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西方 1、古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在陆路交通
不畅和不具备农耕条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经济要发展 必须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进而 才能够通过海上与其他地区交流,所以,古希腊在海上 贸易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2、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不 同的文明(例如对亚细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等当时先进文 明),学习和汲取它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并且对 之进行批判、改造和综合,从而形成具有古希腊特色的 哲学-科学文化。
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 使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脱离物质生产劳动,而 从事脑力劳动。
在古希腊,探讨政治和哲学在社会经济发展 后获得了物质前提,他们更关注于自然和现 象之后的原因,用理性而不是经验去探求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试图寻求在各种自然 现象后面的非神的、恒定的原因,试图用理 论来论证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逻辑 的严密,进而产生古希腊独特的哲学-科学思 维方式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可以从一下 几个方面来比较:
一、各自的定义 二、特点 三、起源 四、产生条件
一、定义
“哲学” (philosophy), 它源于希腊文, 原义为爱智慧(love of wisdom), 或是对智 慧的追求(strivefor wisdom)。 "智慧" 一词 意义十分广泛, 用现代的说话来说, 它泛 指一切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活动。罗 素把它总结为:“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学 问”。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共29页文档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共29页文档

END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西哲学比较剖析

中西哲学比较剖析
罗素.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现代性
• 个人主义的发明 • 宗教的式微
• 唯名论革命。(共相的破除)
第三十五页,共36页。
参考文献
•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存在与时间》导论部分。 • 牟宗三:《四因说演讲录》 • 陈世骧:《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 吕正惠:“物色伦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的开展”见氏著《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
故西 事方 的绘 再画 现还 。很
讲 究 描 述 , 画 面 大 都 是 现 实 事 件 的 浓 缩 , 是 复 杂
中国画所表现的,不是描绘对象在 某个时刻的客观状态,而是“神似” 的人物,花鸟与山水。实际上,这 些客观事物已经成为画家主观精神 的载体,身上已经融入了画家的个 性与情绪。所以,中国画的主体往 往都显现在画面上,背景和细节则 昼省去,画面留下许多空白。
个人或历史尽管经历了一个线性的时间, 但是结构却是稳定的。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宇宙论到人间世
• 道家的宇宙论导致一个冰冷的世界。 •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儒家则需要一个活泼的人间世。
• 这个人间世中的本体就是“感情本体的世界 观”。
• 西方以物为本体,中国以心为本体。 • 而糅合天地人三才的显象的唯有“境界”。
中国的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 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 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 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 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 神。
摘自-------《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