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诸多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而且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迎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向以大农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耕地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和市场逐渐形成,商品交换也日益普遍。
2. 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礼仪观念逐渐淡化,而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理念,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法家的重法制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理念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的。
这一时期的历史不仅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教案
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5.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特点与社会变化
教学方法
1、提问法。
2、研讨探究法。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过程
方法与手段
新课教学45分钟
新课教学
44分钟
新课导入
展示《徙杆立信》(并找同学来讲解“徙木立信” 的故事), 通过南门立杆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他就在秦国开始了变法。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这要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说起。
(3)教师讲解公元前356 年,一代英主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实行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由于商鞅变法在推行过程中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 人虽死,但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在秦国继续推行,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诸子百家
(一)儒家
1.孔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仁政”和“德治”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伤害别人。
“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
重视礼,“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教学设计20电子商务(3+2)、20物流、20机电技、20授课班级术、20公路、20机电技术(自动化)机电技术(一体化)授课日期教具、资料2020.09.28第2课时-2020.10.04教材、PPT、板书课型课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关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新授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获得较大成就,感触感染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
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教学目标要求教材分析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导入课堂讲解教师教学、指导(主导)内容直接导入:西周后期,跟着周王室所把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地方上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
诸侯开始不听命于天子,维护周皇帝统治的国家制度崩坏,王室陵夷。
国家发展日益出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我们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
这节课,我们来一同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的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一、社会巨变1.讲述西周末年平王迁都的史实,学生理解周王权势下落的原因。
西周末年,镐京被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幽王被杀。
新王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因为新的都城洛邑在原来都城的东边,历史上就把从公元前770年开始的这一个新的时期称为东周时期。
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王直接管辖的地区缩小,财源、兵源的减少,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风与尊严。
诸侯的势力却越来越强大。
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开启了东周诸侯纷争的历史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社会变革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政治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使得各国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国家体制。
在这个时期,一些小国积极崛起,而一些大国逐渐衰落。
例如,齐国、秦国等在这个时期崛起为强国,而周朝逐渐衰弱。
政治的变革也导致了国家间的战争不断,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秩序。
二、经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还包括经济方面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逐渐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同时,商业活动的兴盛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货币逐渐出现,与物物交换的模式相比,交换方式更加灵活方便。
商业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三、思想文化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变革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时期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墨子、老子、荀子等。
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与观念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哲学理论,并对政治、社会关系、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观点。
这些思想文化变革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宗教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结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贵族、农民和奴隶三个阶层。
然而,随着诸侯国的割据、封建制度的瓦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贵族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特权地位,而士人阶层逐渐崛起。
这个新的社会结构中,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们参与了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道德伦理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也涉及到了道德伦理。
传统的封建道德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新的道德观念逐渐兴起。
例如,孔子强调仁义道德,提倡“仁者爱人”,这种新的伦理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与文化创新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与文化创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这个时期可以算是中国文化和思想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与文化创新是如何发生的呢?一、思想变革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变化引起的。
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各个诸侯国之间也在相互竞争,对立,这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 道家思想的兴起道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想,起源于鲁国的老子和晋国的荀子。
道家思想强调“道”和“自然”,认为一切都有其本来的规律和自然的节奏。
这种思想主张人类应该顺应自然,摒弃任何形式的权力和暴力,追求真理和自由。
老子和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后来的汉朝以后,他们的思想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2. 儒家思想的发展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传统礼仪和道德。
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建立的,而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除了强调礼仪和道德之外,还提出了“仁”的观念,即人之本性本善,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而这也成为后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
此外,儒家思想还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施政原则,要求君子必须遵循道德和法律,为人民办好事,而臣民也必须服从君主的命令和制度。
3. 兵家思想的提出兵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想,主要强调战争和战略。
兵家思想的提出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对抗。
兵家思想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竞争的手段,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胜负和战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孙子和吴起等。
他们的著作对于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化创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创新是由于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第2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转变与思想文化
第2节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转变与思想
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社会转变与思想文化
的发展对这一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
转变的核心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社会转变的核心特征
1. 封建制度的逐渐确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
确立的阶段。
贵族家族的力量得到加强,他们掌握着土地和政治权力,形成了封建统治的框架。
2. 国家的分封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的兴起和国家的
分封制度逐渐形成。
大量小国的分立和割据使得中国的政治形势复
杂多变。
3. 礼乐文化的兴盛:在这个时期,礼乐文化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音乐、舞蹈、礼仪等文化形式成为表达个人和社会身份的重要途径。
社会转变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 明礼强化封建秩序:礼乐文化的兴盛使得贵族家族更加强调
礼仪和尊卑之分。
这进一步巩固了封建秩序,造成社会等级的固化,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力。
2.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学派如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兴起。
他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为中国的
思想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3. 诸子百家的思想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进行了广泛
的思想交流和辩论。
这种交流促进了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创新,对
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转变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
历史变革的重要因素。
其中,贵族家族的强化和分封制度的形成,
以及礼乐文化的兴盛都对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ppt课件
新的耕作方式
犁耕
垄沟法
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
耕、司马耕字子牛,晋
国有力士名牛子耕.
——樊树志《国史概要》
犁耕
新的生产关系
封
新型地主
建
关
系
的
自耕农
萌
芽
商鞅变法
邹忌变法 公仲连变法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士阶层的形成
私学兴起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 还剩148国,战国初仅余7大国与十 几个小国了。
春秋五霸 晋
秦
楚
齐
宋 吴 越
战 国 七 雄
秦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春秋时期,郑 庄公祭祀坑遗 址。(位于今 河南新郑市)
一、社会大变革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
社会动荡,礼崩乐坏 内容: (经济领域)“三新”
(政治领域)各国都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实行内政改革
荀子
➢ 熔礼、法于一炉
➢其学生李斯、韩非子走向法家
韩非子
提倡“法治”为特色 主张实行君主集权 过于严苛残忍
《韩非子》
老子 庄子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治大国如烹小鲜”
朴素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思想领域) 诸子百家,竞相争鸣
二、百家争鸣 背景:社会转型期
“士”阶层活跃
内容:儒家、法家、道家影响最大
儒家:针对礼崩乐坏的现象,主张用伦理道 德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受统治者欢迎,但专制独断,严刑峻法也有消极 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变与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变与思想文化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在这个时期,
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思想和文化也经历了深刻的演变。
本文将
简要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变以及与之相伴的思想文化变化。
社会转变
1. 土地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国
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
2. 军事变革:战争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常态,各诸侯国纷争不断。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国家军事力量得到加强和转型。
3. 社会等级变化:在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社
会等级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的贵族阶层逐渐失去其特权地位,而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等社会群体逐渐崛起。
思想文化变化
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各
种学派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纷纷兴起,并相互竞争、交流、
争辩。
这种思想的多样性和辩论的激烈程度为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道德重建: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人们对道德价值观的重建
开始受到重视。
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
德关系和社会责任。
3. 文学荟萃: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
出现
了一大批重要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这些作品对
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变和思想文化变化相互交织,共同塑造
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
化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和思想文化的演变过程。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怎一个“变”字了得!
变法背景: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变法运动
变法目的: 富国强兵
变法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变革
变法结果:先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
二、诸子百家 思想大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怎一个“活”字了得!
周朝的核心价值观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 社会动荡
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 有的军事力量日益丧失
政治大动荡
政治大动荡
民族大融合
经济贫弱
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争雄 • 齐、楚、秦、燕、赵、魏、韩
卿• 大经几过个夫春大地秋诸近侯位左30上右0年着升的政纷局-争-,,社维大系会部周分阶王的室层小统诸流治侯的动国各被种兼制并度,已 贵经族完没全落崩,溃平。民崛起,社会阶层流动明显 表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鲁国“三桓执政”
第2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与思想文化
——社会大变革时期
一、政治大动荡 二、经济大发展 三、思想大繁荣
社会巨变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各国变法
诸子百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科技成就
天文成就 水利工程 医学成就
一、社会巨变
春秋战国政治——大动荡
怎一个“乱”字了得!
周王室 衰微
诸侯争霸
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兵家:孙武、孙膑
二、诸子百家
春秋晚期 道家创始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哲学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
哲学思辨: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变迁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演进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代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封制度的兴起:分封制度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大特点。
诸侯国在这个时期开始独立统治各自的封地,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2. 社会阶级的分化: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贵族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而农民、手工业者等底层人民的地位逐渐下降。
3. 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生产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
这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1. 儒家思想的兴起:孔子是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等美德,成为后世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石。
2. 道家思想的兴起: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反对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束缚,提倡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3.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家众多的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
诸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各执一词,形成了多样性的思想思潮。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这个时期的变革和创新为后世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著作
儒家 道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仁”和“礼” 《论语》
反对战争,主张 “仁政”
“道法自然”
《孟子》
《道德经》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兼爱、非攻 《墨子》
法治取代礼乐,《韩非子》 重视耕战
能力拓展
下列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根据上述三种 思想的看法,就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如何 解决问题给学校写的三份建议书。请你 根据本课所学,指出其中各属于哪家学派 思想。
都江堰灌溉区
扁鹊 (公元前407年——前310年)
姬姓,秦氏,名缓,
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
扁
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
鹊
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
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
的艺术高超,被认为是神
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
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
“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四诊法”:望、闻、问、切
“扁鹊过虢”
孔子主张
1、思想核心 (1)“仁”:爱人、仁政 (2)“礼”:约束自己,言行举止符
合社会规范。 2、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
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 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 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①强调班规的重要性,所以体现了法家 思想
②提出用仁慈的说教的方式来劝说同学, 体现的是儒家思想
③强调让学生自行改正,不横加干涉,体 现了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首先,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必须拟定校规,并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们严 格遵守。赏罚分明,尤其是违反校 规者,应重重地罚,狠狠地罚,才 能让大家一齐重视校规,遵守校规。
中职 中国历史 第2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名周,字子 休,蒙(今安徽蒙城)人。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等。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清静 无为”。 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 度);
二、诸子百家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二、诸子百家
2. 主要流派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作品: 《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 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 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 派别。
二、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学派的创立者和 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 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农家、小 说、医家"十二家也。" "百家"按照"百家姓"的"姓"以"子"为称呼为代表的思想家-----孔子、 孟子、老子、庄子。
孔子为什么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拥有那么大的影 响力?
为人处世: 换位思考,遵循社会道德 治理国家: 以民为本,以德治国,和平相处 教育教学: 因材施教,独立思考,教育公平
二、诸子百家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楚国 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哲学家。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 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称太上 老君。著有《道德经》。
中职历史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这时,人群里一个壮汉站了出来,说:“我来试试。” 说着,就扛起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刻让人赏了扛木头 的人五十金。这事传开后,老百姓都相信了商鞅,认为他能 说到做到。
春秋时期诸国争霸
东周的前半期,大权旁落,诸侯争相称霸,史称“春秋时期”;东 周的后半期,诸侯之间连年发生兼并战争,史称“战国时期”。
周王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但诸侯各自为政,不再听从周天 子的命令。
公元前7世纪前半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推 行改革。新税法的施行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稳定了社会秩序;实行 “国野分治”“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等,加强了国家治理和军事力 量。
商鞅知道此时时机已到,就颁布了新法令。从此,秦国 逐步强大起来。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内容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政 治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 济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七国混战
战国时期,大致可分为魏国独霸中原、魏齐争雄、秦齐互帝和秦国独霸四个时期。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阏与之战、长平之战
魏文侯当政期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在政治上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 罚分明;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魏国成为战国 初期的强国。进入魏国独霸中原时期。魏武侯逝世后,国家发生内乱。魏惠王继位后迁都大梁, 魏国国力开始衰退。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1. 引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演变对于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2. 社会变革2.1 土地权制的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
在此期间,土地逐渐成为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国家的土地收入也大幅增加。
这一变革使得土地成为社会上财富分配的核心。
2.2 封建体制的衰弱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封建制度逐渐衰弱。
贵族阶级的土地私有化导致了农民阶级的贫困,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同时,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的变革也加速了封建体制的解体。
2.3 商业经济的崛起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商业活动的兴起使得商品流通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为社会的流动性提供了可能。
商人阶级的崛起也对封建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冲击。
3. 思想文化3.1 诸子百家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是思想文化领域最重要的变革之一。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而且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人性主义的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性主义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思潮。
人性主义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人的自由意志,主张追求个体的完美和人的均衡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3 阴阳五行思想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五行思想强调宇宙的和谐与平衡,认为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一思想影响了后世的自然哲学和医学理论。
4.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演变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土地权制的变革、封建体制的衰弱和商业经济的崛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诸子百家的兴起、人性主义和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也为中国的思想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2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与思想文化
第2章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与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变动与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本章将探讨这个时代的社会变动以及思想文化的重要特点。
一、社会变动1. 土地制度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传统上的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化程度增加,成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重要象征。
2. 分封制度的衰落:春秋战国时期,原本的分封制度逐渐失效,诸侯国相互争斗,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也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 商业经济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经济开始兴盛。
城市发展迅速,商业交流蓬勃发展,货币的使用逐渐普及,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思想文化1. 诸子百家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儒家、道家、墨家等。
他们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文化发展。
2.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进行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种思想交锋和多元化的学术思想氛围为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科技文化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冶铸、农业、医药等方面的科技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
例如,鲁班制作的木牛流马的发明,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总结起来,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和思想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社会变动体现在土地制度变革、分封制度的衰落以及商业经济的兴起;思想文化体现在诸子百家的兴起、百家争鸣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这些变革和进步为后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文化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变迁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大的变革。
一方面,诸侯国的崛起和争斗使国家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化。
通过战争和联盟,这些国家不断地进行着领土的扩张和争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另一方面,社会阶级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原先的贵族统治逐渐衰弱,社会上的地主和商人逐渐崛起,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与发展。
一方面,由于诸侯国的兴起,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多,不同地区的文化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思想流派。
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强调严苛的法制和强权统治。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墨子、荀子等,他们在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观点。
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这个时期的政治争斗和战争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为后世的儒家、法家等学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也为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个时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与思想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与思想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文化传承都发生了空前的变革,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不同的思想理念也相互碰撞,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一、社会制度的转型春秋时期是封建制度萌芽阶段,各大贵族争夺领土,逐渐形成分封制。
战国时期,大量封建国家竞争格局的出现,逐渐取代了分封制,各国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战争,在国家的境内和外部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格局。
同时,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得以确立,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商人阶级的出现也为社会制度的转型提供了条件。
二、思想变革1.儒家思想的兴起儒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儒家智慧的代表孔子为代表。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有德者富贵”的思想,被视为一种优秀的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强调了仁慈、礼仪、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并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道德标准的提高。
2.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和老子。
他们提出的“太极”“道”的观念成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部分。
他们强调要顺应当下而自由地生活,像自然界一样不拘束,强调了个人的自然状态和自由,对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墨家与法家的崛起墨家和法家同样是战国时期的中流砥柱,他们推崇权威、规矩、法度等强制性的制度和标准,注重权力、利益的分配和管理,加强国家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对未来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三、文化传承的变革1.国语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汉字标准化计划,进一步加快了语言的统一,对整个汉字文化及后来的汉字汉语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同时,由于当时各国都形成了不同的文字和文化体系,因此也产生了文字和文化同化及融合的历史进程。
2.书院的出现这个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阵地得以发展,先后出现在各个地域,成为宣扬思想和培养人才的场所。
国子监是当时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书院,它不仅是悼念祖先的场所,也是儒家教育和文化思想传承的重要地点。
第2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和郑国 渠。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名医扁鹊;传统医学 理论集大成之作《黄帝内经》开始编撰。
自我测评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
越王勾践宝剑,1965年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 现保存于湖北省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因剑身 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 金属而千年不锈。剑身 刻有“钺(yue)王鸠浅, 自乍用鐱(jian)”八字。 “鸠浅”是曾经卧薪尝胆 的越王勾践的名字。这 把剑是这位春秋霸主的 王者之剑
变法运动
• 战国时代,列国争雄,形成齐、燕、秦、 楚、韩、赵、魏七国并立的局面。为了竞 强争胜,各国制定整顿内部、向外发展的 策略,变法改制成为共识,例如魏国李悝 (kui)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其中最为 典型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 通过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商鞅变法,秦国 称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
• 秦国凭借变法后日益强盛,全力东进,蚕 食各国,秦王嬴政在此基础上平定六国, 建社会变化加剧,贵族大多缺 乏顺时应变的能力,国君为变革图强,不 得不裁抑宗室贵族,并打破出身限制,对 外求贤。因此,贵族日益没落,平民力量 不断崛起,阶层流动趋势明显。平民人才 的崛起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春秋战 国时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仁、礼
他认为礼乐必须以“仁”为核心,没有 仁爱作为道德基础,礼乐就是空虚的。
孟子:民贵君轻、保民而王 他倡导性善人政
道家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即回 归自然,清静无为。代表作 《道德经》 庄子:认为人们必须先忘却礼 乐,再忘却仁义,然后才能与 道渐成一体,才能超越现实世 界,实现精神世界的觉醒与自 由。代表作《庄子》
第2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引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对于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社会变革1.封建制度的崩溃: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走向瓦解,诸侯国的崛起使得君主的权威减弱,世袭制度逐渐被取而代之。
2.社会阶层的流动: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社会阶层开始出现流动,晋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贵族阶层和士人阶层的关系紧张,贵族的衰落为士人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3.社会道德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权力的追求和私利的主张逐渐盛行。
思想文化1.易经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易经开始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强调阴阳相互转化的理念,对后来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儒家思想的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兴起,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重要的思想观念,并形成了儒家学说的重要基础。
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持续至今。
3.道家思想的发展:道家思想也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追求无为而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与启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今天的社会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社会变革告诉我们,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积极适应社会变革,以求得发展。
同时,社会变革也告诉我们,封建制度的束缚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勇于改革。
其次,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告诉我们,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人的修身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儒道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观念,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赢。
最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信仰和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基础。
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尊重并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好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20电子商务(3+2)、20物流、20机电技
术、20公路、20机电技术(自动化)、20
机电技术(一体化)
授课日期
2020.09.28
-
2020.10.04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具、资料教材、PPT、板书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
现的史实。
过程
与
方法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理
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
就,感受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
教材分析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
难点
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
远影响。
关键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早期
科技发展的水平。
板
书
设
计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课后
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会采取什么变法措施。
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秦国奖励耕织和军功,人们生产、战斗的激情、积极性会大增,秦国在诸侯争霸中的实力自然也就会增强。
这些获得土地、爵位的人,依然担心自己开垦的私田是否合法化。
那该如何解决这样农民、将士的后顾之忧呢?承认开垦私田的合法化。
如何强兵呢,如何激励将士们上场杀敌呢?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
若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他的改革增加了国家的财富积累,激起了农民生产热情和士兵的杀敌热情,促进了国富兵强,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旧奴隶主、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
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通过“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与否”的提问指导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掌握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该时代评价的方法。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命运,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其影响是否延续下去。
商鞅虽死,但是其变法内容却一直在秦国沿用,也帮助秦国进一步发展,为秦国的兼并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百家争鸣
1.知道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获得政治上的霸主地位,不断进行军事战争,而且战争愈演愈烈,到了战国时期军事上的战争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兼并性质。
乱世之中思想文化的火花不断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理解社会巨变与各个思想学派相继出现的因果关系。
理解何为“百家争鸣”(百为虚指)。
2.介绍孔子和其“仁”“礼”的思想主张。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
有人际关系就会有各种矛盾。
怎么调节呢?就要靠“仁”。
按孔子的话来说,他这一个“仁”字可以解决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爱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也就是理解、体贴、宽容他人。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他把“仁”置于至高位置。
另外,统治者采用两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一种是暴力形式的军队、刑法,另外一种就是礼仪教化,不同级别的贵族都有自己那一级别该做的事,谁都不要越级。
孔子说“克己复礼”也是“仁”。
礼也就是孔子的另一个思想主张。
那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较为全面地评价商鞅。
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了解儒家的主要思想。
孔子被称作“万世师表”,是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孔子开办了私学,打破了原来只能有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我们看一下孔子的讲学图。
观察他的学生,教育对象上有什么特点?有教无类,认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颜回家很贫穷;子贡家是平民;子路性格粗野等,孔子都收为自己的弟子。
他们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了《论语》,这也使得孔子的思想得到了传承。
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学说内涵。
介绍孔子作为老师的教育观。
3. 介绍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思想主张。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认为世界是有本源的,“道”就是世界的本源,回归自然,清静无为就能找到“道”。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
比如有高下、长短、前后、美丑等,对立的双方还可以相互转化,祸福相依,相互转化。
看问题的辩证法思想,在 2000 多年前难能可贵。
4.通过战国“稷下学宫”的讲述,学生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春秋末期思想领域活跃,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胜利,竞相招贤纳士。
再加上大量私学的开办,更多的人接受了教育。
所以不同观点的派别,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政,各派相互辩论相互发展,形成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填写表格形式掌握儒法道墨家的基本主张:儒家认为礼乐要以“仁爱”为道德基础;道家认为应该忘却礼乐,忘却仁义,这样才能超越现实;由于墨家的主要学徒是下层人民,所以墨家反对繁杂的礼乐,走简朴道路;法家重法轻礼,主张以法治国。
5.能力拓展:设置情境,学生结合现实情况加深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
历史兴趣小组根据上述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如何解决问题给学校写的三份建议书。
请你根据本课所学,指出其中各属于哪家学派思想。
①强调班规的重要性,所以体现了法家思想;
②提出用仁慈的说教的方式来劝说同学,体现的是儒家思想;
③强调让学生自行改正,不横加干涉,体现了道家思想。
三、科技成就
1.天文成就——《甘石星经》:作者及内容、地位古代,农业生产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受气候的影响。
古代人预测气候的方式很原始,是通过观测天象来“敬授民时”。
因此,战国中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通过测定恒星来观测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
他们的作品合集被称为《甘石星经》,里面记载有世界最早的恒星表。
2.水利成就——都江堰:主持修建者李冰父子、构造、功能、地位古人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比较有名的是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了解道家的主要思想。
了解百家争鸣现象的具体表现。
课堂拓展,巩固学生对各家思想的了解。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天文、水利、医学等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