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课件第3章汇总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 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 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
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
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 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 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 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 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 土 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 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 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 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 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 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2.地租曲线
概念: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 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 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 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三)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 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 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 圈模式。
1.住宅区 2.香蕉地 3.内侧耕地 4.咖啡种植地 5.外侧耕地 6.河谷耕地 A.雨季耕地 B.旱季耕地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
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 优越性。
(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 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 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 收益最大。
(二)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 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 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 的基础。
(二)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 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 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 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图3.8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 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 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 农业生产方式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 置原则。
图3.5 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二)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 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 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 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 构。
五Biblioteka Baidu理论与现实
(一)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 (二)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一)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
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 首 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 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 的影响。
图3.6 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图3.7 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 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 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 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 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 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 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2 下部)。
图3.2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1.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 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 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 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 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 的同心圆结构。
2.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 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 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图3.3 杜能孤立国的土地利用带(1826)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Inc,1983.416)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二)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三)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一)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 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 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图3.4 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
(二) 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图3.1 杜能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1983.416)
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 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 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 耕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