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判断:如何辨识行测中的“假言”.doc

合集下载

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分类及解题办法.doc

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分类及解题办法.doc

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分类及解题办法【真假话问题你掌握得怎么样?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分类及解题办法,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好好复习,祝你备考顺利!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分类及解题办法真假话问题在行测逻辑判断中是一种常见的经典题型,但是很多考生在碰见真假话问题的题目是总是不得其法,白白浪费宝贵时间后还是无奈放弃。

为什么这种看似很简单的题目做起来却总是很费劲?主要原因还是各位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局限了自己的思维,认为真假话问题的题目就是找矛盾去解决。

其实我们的真假话问题考察过程中形式多样,变化多端。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进入真假话问题,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分类一:矛盾关系的真假话问题这部分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常考,具体解题方法就是:1.找矛盾,矛盾双方必然一真一假;2.绕开矛盾判断其它命题的真假性;3.回归矛盾进行判断。

【例题再现】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第一块牌子和第三块牌子上的话为矛盾关系,必为一真假,由四块牌子中只有块牌子上写着真话可得其余两块牌子上的话均为假,则第-个草星中有猎枪,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第块和第=块牌子的真假情况不能确定。

故答案选D。

分类二:反对关系的真假话问题这部分题目具体解题方法就是:1.找上下反对关系;2.绕开反对关系判断其它命题的真假性;3.回归反对关系进行判断。

【例题再现】某商务宾馆前台的15名服务员,有如下三个判断1.有人会熟练地说英语2.有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3.新来的小刘不会熟练地说英语。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想快速回答好判断推理题,有些命题推理不得不知。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一、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形式是A→B,意思是有A必有B,但是没有A未必有B,其推理规则有下述几条:
(1) A→B,则非B能推出非A;(逆否命题)
(2) A→B,则A且非B不成立;(矛盾命题)
(3) A→B,则非A不一定推出B;
(4) A→B,则B不一定推出A。

当然,这里还要明确几点,什么是A,什么是B:
前→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

后→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

二、例题精选
【例题】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解析】B。

“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的否
定后件式,可以推出“是好汉,所以,到过长城。

”“如果……那么”关系属于充分条件,
只能由前项推出后项,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A、D两项属于无效形式,故选B。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
鉴!。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doc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doc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众多考生在初次面对行测必然性推理的题目时,会手足无措,毫无思绪。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必然性推理当中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求一个命题的矛盾,也就是要找它为假的情况。

比如有人说:“如果你考上公务员,那么我送你一辆车。

”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这个人说的是假话?很明显,当你考上了公务员,并且没有送你一辆车的时候,这句话为假话。

因此,当我们把假言命题写成p⇒q 的形式,那么它的矛盾命题就是p且非q。

【例1】小张是某公司的销售员工,公司经理对他说:“如果你争取到这个项目,公司就奖励你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给你项目提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该经理没有兑现承诺?A. 小张没有争取到这个项目,该经理没有给他项目提成,但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B. 小张没有争取到这个项目,该经理没有给他笔记本电脑也没给他项目提成C. 小张争取到了这个项目,该经理奖励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并且给他三天假期D. 小张争取到了这个项目,该经理没给他项目提成,但奖励了他一台台式电脑【解析】答案:D。

首先看到问法可知,要证明该经理说的话是假话,也就是求题干经理所说的话的矛盾命题。

由题干可知经理的意思是争取到项目⇒奖励一台笔记本电脑或给提成。

其矛盾命题为争取到了项目且没有奖励笔记本也没有给提成。

直接观察选项,符合要求的只有D。

故答案选D。

【例2】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是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者王处长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①B.②C.③D.④【解析】答案:A。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在学习行测的时候,大家对于一种题型非常头疼,那就是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是逻辑判断中常考的一类题型,而很多考生遇到这种问题,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毫无头绪。

其实,原因在于大家并不了解这钟题型的解题方法。

因此针对必然性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真假话问题做简单梳理,以便大家有章可循。

将真假话问题一共分为两部分:可以找到矛盾的、找不到矛盾的或找到矛盾仍无法做题的。

一、可以找到矛盾直接用矛盾解题的真假话问题如果在真假话问题中可以找到矛盾,并且可以利用矛盾直接解题的话,就使用真假话的做题步骤去做。

方法:一找-二绕-三返回(“一找”,即找矛盾,“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三回”,即回归到原矛盾关系中再作进一步的判断)例: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问题,分析可知,四块牌子分别对应着一句直言命题,共四句话,而且其中只有一句话为真。

一般而言,遇到这类型题目,大家可以遵循“一找、二绕、三回”的解题步骤寻找真相。

“一找”,分析可知,题干第一句和第三句互为矛盾关系,那么两者必定一真一假;接下来“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因为只有一句真话,可知其余第二句和第四句都为假,那么实际的情况就是二号草屋中有猎枪,且四号草屋中没有草药,故选D。

行测逻辑判断,认准假言推理的规律

行测逻辑判断,认准假言推理的规律

⾏测逻辑判断,认准假⾔推理的规律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所考察的是考⽣条理、周密的思维意识和能⼒。

把基本的知识点牢记于⼼,不但可以在做题的时候有⼀个清晰的头脑,⽽且能够更有效的帮助⾃⼰进⾏判断、推理。

从历年国考的⾏测中看,逻辑判断题有很多题型在假⾔命题上进⾏了考察。

其实假⾔推理并不难,我们在初中数学⼏何的时候就已经学过,只是缺少对它更条理更细致的认识,所以在此,我们把假⾔推理做进⼀步的详解。

什么是假⾔推理?⾸先来看⼀道2005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柏拉图学院的门⼝竖着⼀块牌⼦“不懂⼏何者不得⼊内”。

这天,来了⼀群⼈,他们都是懂⼏何的⼈。

如果牌⼦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项是真的。

这⼀真的断定是()。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

B.他们⼀定不会被允许进⼊。

C.他们⼀定会被允许进⼊。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

答案:A假⾔推理:前提中有⼀个假⾔命题,并且根据假⾔命题前后件在⼀间的关系所进⾏的推理。

它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假⾔推理。

⼀、充分条件的假⾔推理充分条件的假⾔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个充分条件的假⾔命题,并且根据充分条件假⾔命题的前后件之间的关系所进⾏的推理。

对于充分条件的假⾔命题来说,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的假⾔推理有两条推理规则:1.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2.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式:如果天下⾬,那么地湿,天下⾬,所以,地湿。

否定后件式:如果天下⾬,那么地湿,地没有湿,所以,天没下⾬。

提⽰:充分条件假⾔命题句式:“如果……那么(就)……”、“有……就有……”、“倘若……就……”、“哪⾥有……哪⾥就有……”、“⼀旦……就”、“倘若……则”、“只要……就……”⼆、必要提案件的假⾔推理必要条件的假⾔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个必要条件的假⾔命题,并且根据必要条件假⾔命题的前后件之间的关系所进⾏的推理。

公务员行测考试真假话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考试真假话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考试真谎话题指导在行测逻辑判定中有一种常常考察的题型,题干给出几句话,说明其中有真有假,这种题型我们称之为真谎话的题目,考试进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根据题目不同的特点快速挑选相应方法解题就显得十分关键。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真谎话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考试真谎话题指导一、有标志词优先用矛盾在命题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标志词判定命题的情势,同时我们知道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存在一真一假的关系。

那我们在做题的进程中遇到句子表达中存在标志词,我们就可以在题目中优先肯定出矛盾的这一真一假。

例1:老王的四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有一人买彩票中了大奖。

有人问他们时,老大说“中大奖的多是老三也多是老四”;老二说“老四中了大奖”;老三说“我没有中大奖”;老四说“中大奖的肯定不是我”。

了解儿子的老王说“他们中有三位不会说谎话”。

若老王说得正确,则中大奖者为:A.老大B.老二C.老三D.老四【答案】D。

解析:老二的话“老四中了大奖”与老四的话“中大奖的肯定不是我”是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现已知四人只有一人说谎话,因此老大和老三的话都是对的,即“老三或者老四中大奖”和“老三没中大奖”为真,可以得到中大奖的是老四,D项正确。

总结:在这个题目中,我们看到题干句子表达判定某个人是否中奖,显现命题特点,那我们做题中第一找到题干中的一对矛盾,即二和四,第二步则绕开这个矛盾去肯定一和三的真假情形就可以解题,总结做题步骤为,环绕矛盾“一找二绕三回”。

二、选项明确优先排除法解题中还存在一种真谎话,题干中没有能肯定命题情势的句子,但是选项明确,能够肯定题干中句子的真假情形,此时我们采取代入排除的方法快速解题。

例2:田径场上正在进行100米决赛,参加决赛的是1~6号六位选手,关于谁会得冠军,看台上的甲、乙、丙谈了自己的看法。

乙认为,冠军不是I号就是2号。

丙坚信,冠军绝不是3号。

甲则认为,4号、6号都不可能获得冠军。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各位小伙伴,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类让人头疼的题型,假言命题。

但这类题目只是看起来很难,实际上还是有巧解方法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准确的判断出哪项能由题干推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呢?关键点在于要找到假言命题中的推出关系,而推出关系我们可以借助联结词来确定。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常见的联结词,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总共分为两大类:1.前推后:如果……那么……,只要……就……,为了……一定……,凡是……都……,想要……必须…,就,则。

2.后推前: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

通过联结词我们可以快速判断题干的推出关系,接下来我们还需了解一下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这两种情况分别指当肯定了题干推出关系的前件则可以肯定其后件,否定了题干推出关系的后件则可以否定其前件。

如果选项的推理形式符合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即可判定可由题干推出。

接下来我们用一道例题来切实感受一下。

例题只有找准工作的短板,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下列哪项推不出来?A.如果找不准工作的短板,就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B.除非找准工作的短板,否则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C.只要找准了工作的短板,就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D.如果补齐了工作中的短板,就能找准工作中的短板【答案】C【解析】题干中联结词为:只有……才……,所以题干命题的推出关系为后推前:“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

A项为“不找准工作的短板⇒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满足否后推否前可以推出。

B、D 项均为“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满足肯前推肯后可以推出。

C项为“找准工作中的短板⇒补齐工作的短板”是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与推理规则不符。

故本题选C。

通过上述题目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针对不同题目我们要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遇到类似题目我们可以先利用联结词确定题干的推出关系,再结合推理规则准确判断。

希望大家了解技巧之后还是要多加练习,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因题制宜”行测真假话

“因题制宜”行测真假话

“因题制宜”行测真假话在行测考试中,真假话问题常常让考生感到困惑。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因题制宜,就能轻松应对,准确找出真相。

真假话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给定的情境中,存在若干个陈述,其中有的是真话,有的是假话,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推理来确定真实情况。

这类问题形式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则较为复杂,需要我们仔细辨析。

先来看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

假设 A 说:“今天是晴天。

”B 说:“今天不是晴天。

”且已知两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对比两人的话来判断。

因为 A 和 B 的话相互矛盾,必然一真一假。

又因为题目中明确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所以说真话的就在 A 和B 之中。

由此可以推断出,另一个没有提到的陈述一定是假话。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

有甲、乙、丙三人,甲说:“乙在说谎。

”乙说:“丙在说谎。

”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像前面那样直接通过简单的对比来判断。

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

先假设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乙说的就是假话,从而推出丙说的是真话,这就与假设中甲说的是真话产生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甲说的是假话。

按照这样的思路依次推理,就能逐步找出真话和假话。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运用找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来解决真假话问题。

比如,“所有的 S 都是P”和“有的 S 不是P”这两个陈述就是反对关系。

当存在两个这样的反对关系陈述时,如果已知只有一假,那么假话一定在这两个反对关系陈述中,其余陈述均为真。

此外,我们在解决真假话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限制。

有些题目会明确告诉我们有几句真话几句假话,有些则需要我们自己根据上下文去推断。

同时,要善于利用题目中给出的其他信息,比如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背景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解题的关键线索。

在实际的考试中,由于时间紧张,我们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慢慢思考和推理。

因此,平时的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真假话问题,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省考行测逻辑题技巧:到底是谁在说谎

省考行测逻辑题技巧:到底是谁在说谎

对于行测真假话问题中“有真有假” “半真半假”的问题怎么解决,大家需要牢记“有真有假找绕回,半真半假关联性”,梳理做题思路,锻炼推理能力。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继续来看第三类题目“永真永假”问题。

所谓永“真永假”,一般情况下是指题干中存在特殊身份或者设定,在某种情况 (或者身份)下永远说真话或者永远说假话。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道例题:【例 1】某地住着甲、乙两个部落,甲部落总是讲真话,乙部落总是讲假话。

一天,一个旅行者来到这里,碰到一个土著人 A。

旅行者就问他:你“是哪一个部落的人?”A 回答说:我“是甲部落的人。

”这时又过来一个土著人 B,旅行者就请 A 去问 B 属于哪一个部落。

A 问过 B 后,回来对旅行者说:“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

”根据这种情况,对 A、 B 所属的部落,旅行者所作出的正确的判断是下列的哪一项A.A 是甲部落的人, B 是乙部落的人B.A 是乙部落的人, B 是甲部落的人C.A 是甲部落的人, B 所属部落不明D.A 所属部落不明, B 是乙部落的人根据题干条件,明确说明“甲部落总是讲真话,乙部落总是讲假话”,即意味着有人永远说真话,有人永远说假话,符合“永真永假”问题,解题过程如下:【答案】 C。

中公解析:假设 A 是甲部落的人,由于甲部落永远讲真话,故 A 回答“我是甲部落的人”,假设 A 是乙部落的人,由于乙部落永远讲假话,故 A 回答不变,仍为“我是甲部落的人”。

同理,当 B 面临同样的问题“你是哪一个部落的人”时,回答也一定为我“是甲部落的人”,此时 A 转述 B 的话“B 说 B 是甲部落的人”这句话就一定为真,而B 的话无法判断真假,即 A 时甲部落的人,乙部落不明。

故答案选 C。

梳理解题过程,我们发现主要用到的是假设法,在永真永假问题中,假设法是解题的核心,也可以得到结论,在永真永假问题中,永远说真话的人和永远说假话的人,面临同一个问题的回答,答案是一致的,那么转述别人的话就可以判断其真假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逻辑判断:如何辨识行测中的“假言”
我为大家提供行测逻辑判断:如何辨识行测中的“假言”,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能熟练地做好逻辑判断题!
行测逻辑判断:如何辨识行测中的“假言”
公务员考试行测离不开逻辑题,逻辑题既是难点,也是得分点,很多考生的分数也是在这一部分被拉开。

今天,我就专门研究考试中出现的一类逻辑题——假言命题。

在假设的情况下,描述事物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称之为假言命题,这是最基本的概念。

但很多同学考试时候,并不能看出来题目的考点,所以研究假言命题出现时候,常见的一些关联词和标志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所在。

在这里,我们从关联词的角度将假言命题大致分为四类。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这类假言命题先描述的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其次描述。

比如“如果明天是个大晴天,我和全班同学计划去迪士尼玩”,其中“明天是个大晴天”是充分条件,“我和全班同学计划去迪士尼玩”是必要条件。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试中如何快速找出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

对此,我们归纳了这一类先描述充分条件的联结词,他们有:如果…那么/就,假如…则,倘若…则,一旦…就等等,有时候甚至就单单一个“就”字。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这类假言命题先描述的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其次描述。

比如“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心目中的大学”,其中“好好学习”是必要条件,“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是充分条件。

对这一类关联词语进行归纳,他们主要包含两个:只有…才,除非…否则不。

三、“除非…否则”关联词
大家可以将这个关联词单独当做特殊的个体加以记忆。

因为他不能直接将里面的支命题看做是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

比如“除非你答应嫁给我,否则我就去死”。

如果我们认为“答应嫁给我”是充分条件,“我就去死”是必要条件,那意味着“嫁给我,我就去死”,明显不符合说话人的逻辑,反之亦然。

所以正确的解释是,否定哪一个支命题,哪一个支命题就是充分条件,剩下的支命题则为必要条件。

若“你不答应嫁给我”是充分条件,那么“我就去死”则是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四、必要,必须,基础,前提等标志词
当出现以上标志词时,该怎么辨别呢?如“幸福是信仰的基础”,要明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我们得明确“基础”是什么意思。

“基础”意味着必须得有,就像盖一座房子,地基必须得打好,但是有了地基房子是否能一定盖起来,却不得而知。

所以,“基础”就是“必须,不得不,没有不行”的意思,那么,谁是基础,谁就是必要条件了,在这里,“幸福”当然是必要条件了。

至于其他的标志词“必要,必须,前提”等都是同样的作用。

我提醒各位考生,在考试时还是要依靠一些关联词和标志词去判断是否在考察假言命题,并且熟练掌握好辨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关键。

行测判断推理:“半真半假”怎样看破真相
行测考试中有这样一种题型——“半真半假”题,出题形式往往是每个人说两句话,一半真一半假,让我们推出其中真实的信息。

当时给大家分别从关联性的两个角度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供大家参考,以求所花的解题时间比常规的代入排除法、假设法更少,节约考试时间。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要给大家介绍的依然是这一种题型,但是出题形式相对比较灵活,不是每个人说的话都有一半真一半假,而是从总量上来看,真话、假话各占一半,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可能就是“其中一个人两句都为真,另一个人两句都为假,还有一个人的两句话为一真一假”。

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三个人每个人说了两句话,即总共有六句话,其中三句为真,三句为
假,我们也可以视为“半真半假”的题目。

那么这种形式的题目应该如何来进行操作呢?其实本质上依然是找关联性比较强的条件信息优先关注,只是相对灵活,必要时可结合矛盾关系共同判断。

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例】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块矿石来,让甲、乙、丙三位学生辨认。

甲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

”乙说:“这不是铁,而是铜。

”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

”老师总结道:“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还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

”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为真?( )
A. 这块矿石是锡
B. 这块矿石是铜
C. 这块矿石是铅
D. 这块矿石是铁
解析:通过老师的话我们可以得知在6句话中总共是三真三假。

再观察这几句话我们会发现,乙、丙说的话都是围绕铁、铜来进行的,关联性较强,可以优先关注。

而在这两个人说的四句话中,乙说的第一句话“这不是铁”与丙说的第二句话“这是铁”互为矛盾,双方必有一真一假;同理,乙说的第二句话与丙说的第一句话也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总体上来看,乙、丙说的话已经出现了两真两假,而题干告诉我们总共就三真三假,所以甲说的话只能是一真一假,即甲就是那个“两个判断一对一错”的人,则乙、丙两人一个全对、一个全错。

那么,乙说的“这是铁”和丙说的“这是铜”一定有一句是是对的,也就是说这种矿石要么是铁,要么是铜,不可能是其他的东西,则甲说的第二句话“这不是铅”就一定为真。

而在前面我们已经判断出甲说的两句话必有一真一假,现在确定第二句一定为真,那么第一句“这不是铁”就一定为假,那么事实就是它的矛盾“这是铁”,故答案选D。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朴素逻辑里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解题的核心思路是不变的。

同学们也可以积累“半真半假”的另一种出题形式,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行测判断推理:明确反对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在行测类型的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结合具体题目的情况,可能会有不用的解题方法,比如找矛盾或者假设法都是可以解题的。

但是对于有些类型的真假话题目,以上的方法可能不是很合适的,那该如何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呢,我认为可以采取反对关系的知识点迅速解题。

反对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命题对当关系。

下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命题至少会有一个为真,可能会同时为真,上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命题至少会有一个为假,可能会同时为假。

在直言命题中,也存在这种反对关系,首先是所有是和所有非之间存在上反对关系,然后是有些是有些非之间存在下反对关系。

并且反对关系的题目,大部分都是结合直言命题进行出题,所以一定要把握核心考点,提高做题正确率。

【例题1】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解析】B。

在这道题目中,通过观察题目的特征,会发现题目中出现了直言命题的典型特征,所以这道题考察的是直言命题的知识点,并且甲交警说的话可以表示为所有是,乙交警说的话可以表示为所有非,那么这两句话就存在上反对的关系,上反对至少有一假,可能同假,在这道题目由于三个交警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可以确定唯一的一句假话一定存在于
甲和乙之间,通过这个可以进一步判定丙说的话一定是真话,所以就能明确这两个客运公司都不存在超载,所以选B。

【例题2】某公司新员工培训结束后,三个培训主管在讨论有多少学员不能通过培训考核,对话如下:
甲:有的学员是能通过考核的。

乙:有的学员是不能通过考核的。

丙:有一个学员不能通过考核。

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话是真的,则( )。

A.所有的学员都没有通过考核
B.有一个学员没有通过考核
C.所有的学员都通过了考核
D.只有一部分学员通过了考核
【解析】C。

通过观察会发现甲和乙说的话存在下反对关系,所以这两句话必然存在一句真话,可能同时为真,但是由于题目说只有一句真话,所以唯一的真话存在于甲和乙之间。

那么就可以推出丙说的话是假话,所以有一个学员不能通过考核为假,所以有一个学员通过了考核,所以还可以推出有些学员通过考核为真,所以有些学员不能通过考核为假。

最后可以结合矛盾关系特性,有些非为假,所有是为真,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