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1、根据矿体宽度、采矿方法和矿岩稳固情况,合理确定和控制采幅、采高及采场允许暴露面积。

2、建立采场管理制度,采场应设专职撬毛工负责顶板管理工作。

班组长、安全员、撬毛工应经常检查顶板的稳固情况,及时处理顶板毛石,撬不下来的大块毛石,可用炸药崩掉或用木顶子临时支护。

3、充填法的采场控顶高度应根据矿岩稳固性和装运设备等条件确定。

人工分层充填法采场的控顶高度不大于2.5m.4、缓倾斜矿体的空场法采场,不允许破坏上盘围岩,以保护顶板稳固。

5、采场顶板在采矿过程中,要求成拱形,严禁采成锅底形。

采场项板不稳定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6、在采矿过程中,采场内的规则矿柱和矿壁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对比较松软的顶板,必须进行规则的临时支护。

对比较稳固的顶板,应根据顶板的变化情况,进行不规则的局部支护;顶柱两端必须加垫板并加楔子打紧打牢。

7、采场爆破后,必须从安全出口一端向另一端认真的撬净毛石,撬不下来的大块毛石,可用炸药崩掉或用木顶子临时支护,必要时打木垛。

8、采场顶板较松软时,凿岩炮孔布置应以平压孔为主,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从采场两端向中央平压。

9、回采过程中,如顶板和矿体形状发生特殊变化时,应暂停作业,待确定支护及回采方案后,再进行下步回采作业。

10、井巷工程施工中,应根据顶板岩石的稳固程度、岩石破碎程度,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如木顶支护、木棚支护、钢支护等,严重时应采取锚杆支护、喷锚网支护或钢筋砼支护等。

11、在不稳固的岩层中掘进井巷,应进行及时支护,中途停止掘进时,支护应及时跟至作业面。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二)____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网络安全日益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空间中,各种犯罪活动频频发生,诸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盗窃等各种违法行为层出不穷。

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分级管理制度,以规范各类网络主体的行为,提高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顶板管理制度 文库

顶板管理制度 文库

顶板管理制度文库一、顶板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

在煤矿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顶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以确保安全为首要目标,切实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2. 预防为主原则。

顶板管理制度要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顶板及支护设施的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经济效益和安全并重原则。

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仅要保障安全,还要注意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的有机结合。

4. 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原则。

顶板管理制度要根据科学的原理和技术规范,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 领导重视、员工参与原则。

顶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需要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且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其真正成为职工生产安全的自觉行为。

二、顶板管理制度的内容1. 顶板管理工作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岗位责任,落实到岗到位,形成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2. 顶板稳定性评价制度。

对矿井顶板进行定期的稳定性评价,确保矿井顶板的安全稳定。

3. 顶板支护设施检查制度。

建立对顶板支护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确保支护设施的完好和可靠。

4. 顶板监测制度。

建立对顶板的实时监测制度,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裂隙,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

5. 顶板管理记录制度。

建立并完善对顶板管理工作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保留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管理和事故快速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6. 顶板管理技术标准制度。

建立矿井顶板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7. 顶板管理培训制度。

定期组织顶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8. 顶板管理改进与创新制度。

鼓励和支持矿井顶板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措施,不断完善和推动顶板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1. 制定周密。

矿井顶板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职工的意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顶板安全是指保障地下矿工作面上空的顶板稳定,防止顶板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的一种安全管理工作。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规范,旨在确保矿井内顶板安全,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个关于顶板安全管理制度的____字的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确保矿井地下作业的安全,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顶板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井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井地下的顶板安全管理,包括作业、监测、检修、预防措施、救援等方面。

第二章组织体系第三条领导责任1. 矿井负责人对矿井的顶板安全管理负有第一责任,负责制定和完善顶板安全管理制度。

2. 矿井领导成员要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加强对顶板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第四条相关部门负责1. 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2. 职业卫生部门负责检查矿井的顶板安全环境,并提出改善意见。

第五条顶板安全管理机构1. 矿井应设立顶板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顶板安全管理工作。

2. 顶板安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承担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

第三章顶板监测与预警第六条顶板监测1. 矿井应配备先进的顶板监测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 顶板监测设备应设置在关键部位,覆盖全矿井地下作业的范围。

第七条接收与分析1. 顶板监测数据应及时接收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2. 顶板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

第八条预警与应急1. 对于顶板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地下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 一旦发生顶板坍塌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第四章作业控制第九条作业前准备1. 地下作业前,应对顶板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2. 所有作业人员要接受相关培训,熟悉顶板安全操作规程。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条矿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____)和局【____】(64)号文中《顶板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对井巷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使之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健全顶板管理组织,明确职责:1、井下各单位必须成立顶板管理小组;2、顶板管理小组职责:①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顶板管理制度,划定各施工组队的顶板管理范围;②负责对本单位各巷道的检撬工作;③确定对危险巷道的维护,参与措施的制定及落实;④有权停止在不安全顶板条件下的各种作业,并及时汇报;⑤爆破作业后,要对爆破区域的顶板进行认真的检撬。

第三条顶板管理分级范围:1、掘进工作面____米以内归施工班组管理,班组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推广光面爆破喷锚支护的成巷工艺,并对顶板认真检撬;2、掘进工作面____米以外的顶板归顶板管理小组管理并负责检撬;3、采场顶板,由在该采场施工的组队负责检撬(包括中深孔施工的组队);4、其他作业地点,包括支护、维修等施工,使用班组负责本工作地点顶板的管理;5、井下其他单位,负责所在施工地的顶板管理,必须按规程要求对所施工巷道进行认真检撬,遇有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条巷道检查与顶板维护:1、施工组对所施工地点的顶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采区应对本单位施工场地顶板每天检查一次,对在矽卡岩、破碎带中施工和所使用的原支护巷道应随时检查,采区安全员和安全科的安检人员对巷道顶板应及时检查,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和处理意见,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2、所有井巷工程及采场设计,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护设计,设计必须经矿生产技术计划科、安全科、质检科、总工程师批准。

井巷工程施工中,遇断层、矿岩接触带等破碎地段必须进行支护,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遇有岩石不稳固地段时,采区要有专人负责对该地段的维护,并明确责任人,否则不准施工;3、在井巷掘进施工中,遇到岩质破碎,有淋水或采场大面积地压活动有危险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由矿有关部门和采区组织共同制定施工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4、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根据地质资料及原设计,认真编写《施工作业证》,施工中如有矽卡岩,作业证中要有专门说明,并要有可靠的维护措施,作业证经有关部门审批后,由施工技术人员认真交底,施工人员必须按施工要求施工,不得违反施工作业证中有关规定;5、采区地测技术人员应及时跟追掘进作业面开展地质素描及编录工作,并向地质测量科、采区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制度(5篇)

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制度(5篇)

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制度1、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的作业规程必须报矿有关科室和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

2、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工作面禁止采掘作业。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掘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摘柱。

采煤工作面遇到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4、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要求严格执行敲帮问顶、一炮三检,用好前探梁和防倒器、支架连锁。

对掘进巷道贯通要把好七关,作好防止透水、防有害气体超限、防通风系统混乱、防止放炮崩透着火、防崩坏设备、防贯通伤人、防止冒顶等工作。

当两个掘进工作面相距____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实行单工作面掘进。

4、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柱、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5、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

工作面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6、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沟、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

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7、采用分层垮落法开采时,必须向采空区注水或注浆。

注水或注浆的具体要求,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8、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顶板动态监测和顶板离层监测,并且有组织、领导、分析柳,构。

9、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前探梁。

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关于顶板管理制度

关于顶板管理制度

关于顶板管理制度一、顶板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煤矿是一个特殊的生产环境,有着较大的危险因素,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对矿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顶板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明确工作责任,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重视职工安全和健康。

二、顶板管理制度的内容1. 顶板管理的基本要求2. 顶板质量的检测要求3. 顶板支护的规定和标准4. 顶板管理的责任人和责任制度5. 顶板事故的处理办法6. 顶板事故的报告和记录三、顶板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制定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对煤矿生产中顶板特性和事故机理的研究,同时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顶板管理制度。

2. 顶板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法规定,要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服从事故预防和职工安全的需要,同时注重制度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充分考虑煤矿实际情况。

3. 顶板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清楚规定顶板管理的标准和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制度,同时要有相应的检测和监控手段,以确保顶板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1. 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全面、细致、严谨,各管理环节需要做到科学规范,操作程序要合理规范。

2. 对于顶板管理制度,煤矿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管理和培训,加强职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所有顶板作业人员都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操作。

3. 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还需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顶板管理制度的落实。

五、顶板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改进1. 顶板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改进是保障顶板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部门,健全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顶板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定期开展对顶板管理制度的专项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及时纠正。

3. 不断改进完善顶板管理制度,根据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和完善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工作面顶板管理,保障矿工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作面顶板是指采煤工作面顶部的岩层,包括煤层、顶板岩层和下伏岩层。

工作面顶板管理是指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第三条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总要求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防范”,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第二章工作面顶板管理责任第四条本矿的矿长/矿业公司负责人是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工作面顶板管理负主要责任。

他必须确保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五条本矿的生产部门负责人是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对工作面顶板管理负直接责任。

他必须组织实施工作面顶板的检测、维护和治理,及时报告工作面顶板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条本矿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执行情况,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章工作面顶板管理流程第七条工作面顶板管理主要包括顶板检测、顶板维护和顶板治理三个方面。

第八条工作面顶板的检测应根据矿山规模和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测计划。

检测的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第九条工作面顶板的维护包括支护措施的完善和巡视巡检工作的落实。

支护措施的完善应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支护手段,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

巡视巡检工作应每日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工作面顶板的治理是指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置,包括加固、补强等措施。

治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四章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措施第十一条工作面顶板管理应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工作面顶板检测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检测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工作面顶板巡视巡检时,巡检人员应注意安全,遇有危险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巡检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3篇)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3篇)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公司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二、职能界定1、技术部负责巷道支护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顶板岩性分析工作。

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单位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工作,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2、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3、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范围内的顶板巡查、管理工作。

三、一般规定1、技术部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可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施工单位要及时制定预防顶板事故方案及相关措施,安全监察部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全监察部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4、各采掘队队长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者。

跟班班长、安监员负责本班顶板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态扩大;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本单位负责人汇报,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5、各采掘工作面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备用料,以备应急之用。

6、对主要回风巷道支护情况的检查必须两人以上,并且事先联系好通风部门,由瓦检员陪同。

四、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巷道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巷道开窝、切眼刷大、巷修、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4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4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井所有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顶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煤矿安全规定,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包括顶板支护、预警监测、预控预警、喷射锚杆预支护和顶板下沉治理等内容。

第五条顶板管理工作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实行全员参与、层层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七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二章顶板支护管理第八条顶板支护是采煤工作面控制顶板下沉和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关键工作。

第九条顶板支护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禁私自变更和减少支护装置的数量。

第十条顶板支护应确保支护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护设备。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二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做好记录,包括支护装置的安装情况、检查维护情况和更换情况等。

第十三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提高支护工作水平。

第十四条顶板支护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三章预警监测管理第十五条预警监测是对顶板下沉、位移和破坏的监测工作,目的是提前预警,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应设置合理的预警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预警设备和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八条预警监测数据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九条预警监测数据异常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矿井安全。

第四章预控预警管理第二十条预控预警是在顶板下沉和破坏前,通过工作面支护调整来控制顶板运动和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一条采煤工作面支护要根据顶板运动的预警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制度(4篇)

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制度(4篇)

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矿井顶板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和工人的安全,提高矿井生产效益,根据《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顶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目标要求:确保矿井顶板安全稳定,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顶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条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生产是生产的首要要求,矿井工作人员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心强,严守矿井顶板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条预防为主原则:做好顶板安全管理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注重事前的综合治理和隐患排查,做到事故隐患发现、立即处理和及时整改。

第六条综合防控原则: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工作要形成多部门、多层级、多人员的联合防控机制,形成工作链条完整、责任到位、协同作战的操作模式。

第七条管理与技术并重原则: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工作要同时注重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增强矿井工人的安全操作能力。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八条矿井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负责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由矿井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会代表组成。

第九条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领导、协调和推动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组织实施顶板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和监督矿井顶板安全工作计划和方案。

第十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矿井顶板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具体的操作和管理工作,包括矿井顶板的检测、监测、预警和处置等。

第十一条监测与预警部门是矿井顶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矿井顶板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井顶板的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生产部门负责矿井顶板安全管理和生产操作的协调与配合,做好顶板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工人的安全。

第四章顶板管理措施第十三条制定矿井顶板管理计划:每个矿井应制定具体的顶板管理计划,明确目标、方法和措施,分析和评估顶板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顶板管理制度(5篇)

顶板管理制度(5篇)

顶板管理制度1、矿井必须成立以矿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付矿长为付组长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并收有班长和有经验的熟练工人、安全员、瓦检员为成员。

2、矿井必须每周对全矿井进行一次全面的预板检查发现异常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矿井每旬必须指派三人对全矿所有巷道进行一次全面的敲邦问顶发现有问题的打好支护,问题严重的立即报告矿长,制定措施,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4、各采掘作业点有数量足够的支护材料和备用支柱。

5、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之间距离不大于《作业规程》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临时支护跟拢碛头。

6、采掘时地质构造带、回采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巷道维修必须制订专项措施,并成立领板管理小组。

7、对采掘工作面支护密度不得小于《作业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控项距不得大于作业规程规定。

顶板管理制度(2)是指一种用于确保煤矿采矿顶板的安全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顶板是指地下煤矿开采中顶板与煤层之间的岩层,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顶板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顶板监测:通过安装顶板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顶板的变形和位移,及时掌握顶板的稳定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顶板事故。

2. 顶板支护:根据顶板的岩性和变形情况,采取适当的顶板支护措施,如使用钢架、锚杆等,加固和稳定顶板。

3. 顶板控制:通过减小采煤工作面的高度、加强支护措施等措施,控制采煤工作面上方顶板的压力和变形,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4. 防止顶板事故的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顶板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矿工的人身安全。

5. 顶板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顶板管理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顶板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顶板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煤矿采矿过程中顶板的稳定,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工的安全保障水平,保障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顶板管理制度(3)是指对煤矿顶板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煤矿顶板是指矿井地面以上的岩层或覆岩,包括矿井进口、邮井、回风巷等区域的顶部。

顶板管理制度 文库

顶板管理制度  文库

顶板管理制度文库一、顶板管理的背景和意义煤矿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领域,由于其地下作业场所的特殊性和较大的危险性,矿井顶板的稳定性对于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保证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顶板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矿井深部顶板的工作而制定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 顶板的力学性质和特点:顶板是指煤矿工作面上方的煤岩层,其力学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顶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对于煤矿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顶板的定期检查和评价:煤矿生产中,定期检查顶板的稳定性和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定期检查和评价工作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

根据检查和评价的结果,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确保煤矿工作面的顶板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

3. 顶板支护和加固工作:在煤矿工作面上,顶板支护和加固工作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要对顶板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和加固,选用适当的支护和加固材料,以确保矿井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4. 顶板管理责任的划分和落实:煤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责任应该划分清晰,并由相关责任人落实到位。

要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责任制度,将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下达,促使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 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为了确保煤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按照规定进行,必须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和检查工作要力求客观、公正,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的情况必须严肃处理。

三、顶板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1. 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规定:顶板管理规定是煤矿生产中的规范性文件,对于煤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有着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规定,确保规定的要求得到落实。

2. 加强顶板管理的技术支持:为了提高煤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水平,必须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装备,提高煤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技术水平。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3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3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1、坚持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开展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班评估工作。

2、所有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供货渠道,合格证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四排,最小控顶距三排,采用见四放一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初次放顶前的控顶范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4、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

5、新下井和修好后的单体,必须经过试压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损坏和不能使用的单体及时升井检修,所有入井的单体使用____个月后,都要升井试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单体初撑力必须≥90KN,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二次加压,泵站压力必须≥18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2~____%,系统完好,不漏液。

7、支柱全部编号管理,不缺梁少柱,工作面单体必须全支撑,严禁使用不合格支柱,支柱不漏液,不自动卸载,无外观缺损。

8、根据工作面顶板不同,矿、工区组织必要的矿压观测、地质预报,认真掌握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在来压前,加强工作面的支护。

9、工作面初次放顶和放收尾顶及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必要时做到有工区干部、安监员现场跟班指挥。

10、切实搞好工程质量,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柱距排距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100㎜。

11、不随意留煤顶开采,必须留煤顶,托伪顶开采时,必须有专门措施。

顶板和煤邦必须插严、背实。

12、炮后及时挂梁,悬壁梁到位,端面距≤300㎜,煤壁平直垂直顶底板,伞檐最大不超过250㎜,严禁敞棚作业。

13、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两道超前支护,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m范围打单排柱,其初撑力≥50KN。

14、工作面放顶前要做好修理,打好切断线,压力大时要用双排密集切顶,退路必须畅通。

15、放顶要放齐、放透,严禁提前摘柱,无空载和失效支柱,挡矸有效,放顶时出现压力增大时,应停止作业,进行修理,待压力稳定后,再进行作业。

顶板管理工作制度

顶板管理工作制度

顶板管理工作制度顶板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安排和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顶板管理工作制度是指对顶板管理进行规范,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一、顶板管理的基本原则1. 制度化原则:将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信息化原则: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对顶板管理工作的监控和控制。

3. 透明化原则:建立开放、透明的工作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使员工能够充分了解和参与管理工作。

4. 激励化原则: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公平化原则:建立公平的管理工作制度,保障员工权益,公平评价员工绩效。

二、顶板管理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1. 组织架构: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包括企业领导层、顶板管理部门、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2. 目标管理: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目标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3. 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为激励和奖励提供依据。

包括员工绩效考核、绩效奖励制度和绩效考核的频率。

4. 人才管理:建立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注重人才选拔、培训和流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5. 决策管理:建立决策流程和制度,明确决策权限和决策责任,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

6. 沟通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包括内部通讯、例会和员工座谈等,促进信息的畅通和共享。

7. 基础设施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和软件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8. 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应对,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9.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10. 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预防事故和事故的发生。

顶板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制度顶板是地下矿工作面上方的覆岩层,对矿工作面的安全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矿工作面的安全稳定,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顶板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顶板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实施步骤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顶板管理制度的定义顶板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矿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它包括对顶板的监测、预警、支护和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解决顶板问题。

二、顶板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障矿工作面的安全:顶板事故是矿工作面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其发生可能导致矿工伤亡和设备损坏。

通过建立顶板管理制度,可以提前发现和预警顶板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提高矿井生产效率:良好的顶板管理制度能够减少因顶板事故而导致的停产停工,保障矿井正常的生产运行。

合理的顶板支护技术和及时的顶板处理措施,可以保持矿工作面的稳定,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三、顶板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顶板监测和预警:通过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及时了解工作面的顶板状态,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处理。

监测设备可以包括测压仪、显微镜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掌握顶板的变形情况,预警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

2. 顶板支护和加固:根据不同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采用合适的顶板支护措施。

可以使用锚杆支护、钢拱架支护等方式,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3. 顶板处理和事故应对:当发现顶板问题时,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对于顶板松动和掉块等问题,可以进行顶片清理、顶板切割等操作,保障矿工作面的安全。

四、顶板管理制度的管理措施1. 岩层分类管理:根据地质条件和覆岩性质的不同,将矿区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区域,并进行管理。

对于易发生顶板问题的区域,应加大监测力度和支护措施,加强风险防控。

2. 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岗位责任和权限,落实到位,以确保顶板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同时,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对顶板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度。

顶板管理规章制度

顶板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顶板安全管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矿井的顶板管理。

第三条顶板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矿井顶板安全。

第二章顶板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由矿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五条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定和修订顶板管理规章制度;2. 组织开展顶板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3. 审批重大顶板隐患治理方案;4. 对顶板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5. 定期分析顶板安全形势,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顶板管理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编制和实施顶板管理计划;2. 组织开展顶板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各生产单位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4. 对顶板隐患进行排查治理;5. 负责顶板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三章顶板管理措施第七条顶板监测与预报1. 矿井应建立健全顶板监测预报系统,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2. 定期分析监测数据,预测顶板动态变化;3.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第八条顶板支护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顶板支护,确保支护质量;2. 定期检查支护状态,发现损坏及时修复;3. 对特殊地段或地质条件复杂区域,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第九条采掘作业管理1. 严格执行采掘作业规程,确保作业安全;2. 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3. 严禁违章作业,确保顶板安全。

第十条顶板事故处理1. 发生顶板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3. 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依法处理。

第四章奖惩第十一条对在顶板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对违反顶板管理规章制度,造成事故或隐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顶板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

顶板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

顶板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一、目的为确保公司顶板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顶板作业的部门及员工。

三、顶板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规范操作,科学管理。

3. 明确责任,奖罚分明。

四、顶板管理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顶板作业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

2. 安全部门负责监督顶板作业的安全执行情况。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奖罚制度的执行和记录。

五、顶板作业安全规程1.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2.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3. 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作业。

六、奖罚办法1. 奖励:- 对于在顶板管理中表现突出,有效预防事故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金。

- 对于提出改进顶板管理有效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

2. 惩罚:- 未遵守顶板作业安全规程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记过处分。

- 发生顶板事故的,根据事故责任和后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七、奖罚执行1. 奖罚决定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报管理层审批。

2. 奖罚结果应公开透明,确保全体员工知晓。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管理层审议通过后实施。

九、其他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顶板管理,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对于顶板管理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员工应及时上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采煤顶板管理规定(3篇)

采煤顶板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顶板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防止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煤矿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所有煤矿企业及其采煤作业。

第三条采煤顶板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顶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顶板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本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章顶板管理组织与职责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企业顶板管理的全面工作。

第六条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制定和修订顶板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二)组织编制顶板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三)组织制定顶板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四)组织进行顶板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安全隐患;(五)组织培训顶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六)组织研究和推广顶板管理先进技术。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顶板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顶板管理工作。

第八条顶板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制度;(二)编制顶板管理计划和统计报表;(三)组织顶板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四)组织顶板灾害事故的调查处理;(五)组织顶板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顶板管理监督机构,负责对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顶板管理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一)监督检查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二)对顶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三)对违反顶板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第三章顶板管理技术要求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制定顶板管理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顶板管理技术要求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顶板类型和结构分析;(二)顶板稳定性评价;(三)顶板支护设计;(四)顶板监测与预警;(五)顶板灾害防治措施。

顶板管理制度范本

顶板管理制度范本

顶板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总则为了规范顶板管理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稳定,保护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部分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煤矿的地下采煤作业中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部分顶板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分层负责。

3. 制度管理,落实责任,追究责任。

第四部分顶板管理的基本要求1. 顶板管理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确保顶板稳定。

2. 顶板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严格履行。

3. 顶板管理必须配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4. 顶板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传达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第五部分顶板管理的组织机构1. 领导责任: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确保相关措施的贯彻执行。

2. 顶板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顶板管理部门,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负责顶板管理工作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3. 顶板管理人员:确保每个工作岗位上都配备了具备专业知识的顶板管理人员,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煤矿顶板的特性和管理方法。

第六部分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1. 顶板稳定性评估每年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按时执行。

2. 顶板支护采用科学的支护方案,根据不同工作面的特点,合理选择支护方式,确保支护效果。

3. 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顶板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对煤矿的顶板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4. 培训教育对每位从事顶板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七部分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导致事故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员,将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八部分结束语本制度经过公司相关部门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企业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凡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质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

二、顶板管理领导组织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矿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矿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通风科负责无人区巷道的支护、变形等情况的检查汇报。

5、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三、一般规定1、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雨季期间和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期间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安全科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全科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每季度要组织各业务科室至少进行一次井下作业地点可能导致顶板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对顶板管理存在严重隐患的地点,要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牌板;在未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允许人员通行或在附近区域作业。

4、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研究,制定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责成队组进行处理。

5、各采掘队队长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者。

跟班队干、工长、安监员负责本班顶板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本单位相关负责人汇报。

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6、各采掘工作面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支护器材,包括单体液压支柱、坑木、锚杆、锚索、钢带、垫片、工字钢、金属网等。

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铁锹、镐、大锤、撬棍、千斤顶等救援工具,并建立基础台帐,以备应急救援之用。

7、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8、对回风巷道支护质量的检查必须两人以上,并且事先联系好通风部门,由瓦检员陪同。

四、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一)临时支护管理1、掘开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工作面控顶距做出明确规定。

3、作业规程中必须对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数量和操作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巷道的施工管理及工程质量验收和考核由矿总工,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安全科组织检查实施。

每一条巷道施工完毕,必须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掘进队将设备拆除倒装。

对每一条巷道的施工情况及验收情况要有记录,并存档备案。

2、巷道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巷道开口、切巷刷大、整巷、扩巷、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3、“双锚”支护巷道,因地质构造、煤层松软等因素造成巷道规格超过规定,要对超宽、超高部分进行补强支护,并对高冒区用材料进行充填。

4、巷道压力大,煤层松软、顶板破碎时,应及时编制加强支护措施,所有支护必须紧跟迎头。

五、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顶板管理1、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1800㎜,顶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50N·m,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20N·m。

2、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100㎜,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30㎜。

3、锚杆的托板必须紧贴岩面,螺母到端头长度不小于10㎜,不大于50㎜,锚杆与围岩的角度不超过设计值的±15°。

4、必须使用锚杆钻机、风动扳手、电动扳手等机械工具安装锚杆。

5、锚杆锚固力每班必须检查,生产队组要留有详细记录;锚杆螺母必须使用气扳机或力矩扳手拧紧,保证力矩符合有关要求。

6、锚杆支护巷道,掘出后,顶板有效支护距煤头最大空顶距不超过400㎜,且临时支护的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临时支护的时间不得超过4h。

7、巷道交叉点优先选用锚索支护。

8、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使锚索锚固到稳定的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并满足锚固段长度不小于1m,自由段长度不小于3m,张拉端长度要保证张拉工艺要求的长度,一般不小于0.15m。

9、锚索外露长度一般不超过200㎜,如外露长度超过规定要求,影响巷道使用,由生产技术科组织切断,严禁队组私自剪切。

锚索切断器应由生产技术科统一管理,不允许施工队组配备切断器。

10、对锚索预紧力每班要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重新补打,预紧力低于设计值80%时,必须重新预紧。

11、锚索张拉预紧力规定:φ15.24㎜不小于120kN、φ17.8㎜不小于160kN。

所有锚杆的初锚力必须达到5t及以上。

12、锚索孔距误差不应超过200㎜,孔深误差不应大于200㎜,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度。

13、锚索各组件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托梁安设位置、方向符合设计要求,紧贴岩面。

托梁或托板必须紧贴岩面。

六、其它巷道顶板管理1、遇地质构造时,可采用可缩性拱形支架支护,并喷浆封闭。

2、金属支架间至少有三根拉杆和两根撑木,每根棚腿上方2/3处设置一根拉杆,每根棚梁中部设置一根拉杆,梯形支架每个梁腿接口处的梁端设置一根撑木,拱形支架每副卡缆处设置一根撑木。

3、金属支架拉杆形式为卡缆式,拉杆规格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8㎜的圆钢,支架拉杆、撑木必须齐全有效。

4、瓦斯专用巷道严禁使用可燃性支护材料。

5、开拓大巷必须喷浆封闭,喷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其中水平大巷的喷浆厚度不小于100㎜,采区准备巷的喷浆厚度不小于50㎜。

6、在掘进施工中实行平行作业时,巷道两帮最上面的一排帮锚杆要紧跟煤头,不得滞后,避免发生片帮事故。

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措施,加强支护,修改设计:(1)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2)喷射砼出现大量裂缝;(3)锚杆体、锚索发生被拉断现象;(4)锚杆、锚索托板被压坏;(5)巷道围岩发生较大变化。

8、刷大或维修整巷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巷道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独头巷道维修整巷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排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整巷地点以里。

9、锚喷巷道必须封闭严密,不得出现“掉跟”现象。

七、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一)回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和顺槽超前支护1、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必须保证规定的断面和高度,距工作面20m范围内必须有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巷道高度必须达到1.6m以上。

2、应经常检查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的支护情况,支护方式、支护密度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运输机机头部位必须采取加强支护措施,作业的方式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相邻采空区工作面或二次动压巷道靠采空区侧压力大且底软时,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必须达到100m以上,并要加大支护密度。

具体支护的距离、形式、密度、柱鞋的种类及规格和材质等,必须在作业规程或专项措施中明确规定。

(二)回柱放顶1、加强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退锚管理,特别是初采期间的退锚管理,确保落山顶板及时垮落。

2、凡顺槽采用锚杆、锚索(网)支护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配备和使用退锚机具进行退锚卸压。

如因锚索变形造成不能退锚时,必须将顶网剪开。

3、退锚必须在进回风巷前后密柱之间放顶步距内进行,严禁任何人员进入旧密柱以里空顶区进行退锚或从事其它活动。

退锚放顶工作不得与移转载机、推移机头机尾、拉移端头架平行作业。

4、退锚和顶锚杆卸压前,在所退锚索(锚杆)20~30cm处,至少支设一根单体柱。

5、每一回采工作面必须配备三台以上安全高效退锚机(进、回风巷各一台,备用一台),损坏的退锚机必须及时更换。

(三)初、末采顶板管理1、回采工作面初、末采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顶板控制方法,加强顶板管理。

初采期顶板垮落难度大的,要在切巷推进3m范围内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2、工作面初采时,端头要加强支护,必要时在落山支设木垛、密柱或戗棚。

使用单体柱必须完好,支设要迎山有力。

3、初采阶段超前支护不少于20m,其范围内不得有缺棚少柱现象,失效的支架要及时更换。

4、末采工作面若有失效支柱等不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更换和处理5、工作面初、末采若发生冒顶事故,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规定进行顶板维护,严禁人员在无支护的空间下违章作业。

(四)工作面顶板管理1、回采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进入煤帮作业时,必须采取护顶、护帮措施。

2、加强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乳化液泵站压力必须达到18MPa以上,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初撑力达到规定值,并有可靠的检测手段和记录。

单体液压支柱严禁在浮煤、浮矸上支设,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倒措施。

3、回采工作面伞檐不超规定,采高大于3.0m、片帮严重、倾角大于15°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片帮措施。

4、回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必须先停止生产,待顶板维护好后,方可恢复生产。

处理过程中必须明确负责人,队干、工长现场指挥,安监员现场监察,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确保退路畅通。

5、回采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过空巷等特殊情况时,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积极采取有效的主动支护形式,如煤体加固、打锚杆、锚索等,控制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根据构造区或空巷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对措施进行修改补充。

6、回采工作面因故停产前,必须使采面支护为最小控顶距。

端面距超规定时,要支设贴帮柱,停产期间安排专人巡回检查,发现顶板隐患及时处理。

8、回采工作面拆除、安装,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明确顶板控制方法,加强顶板管理。

9、回采工作面切巷断面刷大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