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下册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 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面向的对象是五年级下册的学生,是数学常见的应用题目类型——“相遇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在初步了解“相遇”的概念后,需要能够灵活使用“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等公式,进行方程求解。
本次教学将重点针对这类问题展开讲解,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相遇”概念,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2.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求解;3.通过练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质量。
三、教学重点1.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2.数学思维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了解“相遇”概念(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向学生介绍“相遇”概念,并引导学生想出日常生活中的相遇场景。
2.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60分钟)2.1 学习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公式通过通过多组具体的数据示例,让学生了解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2 掌握列方程的方法通过多组相关问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列方程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演练。
2.3 实践演练围绕“相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方程列式演练,并进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关键要点。
3. 数学思维训练(2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寻找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并解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 解答学生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3. 实际应用水平评估通过学生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测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学并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教师需要及时反思课程内容和效果,以便更好地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适当调整。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课程教案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概念,并能够正确画出示意图。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相遇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数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引发学生对相遇问题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画出示意图。
3. 讲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演示如何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列方程。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并提供练习题进行巩固。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相遇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相遇问题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解决更复杂的相遇问题。
3.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预测学生在学习下一节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相遇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对相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相遇路程=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
3. 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数量关系及方程解答方法。
2.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及方程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相遇问题,直观地展示问题解决过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引发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示意图及数量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相遇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答。
4. 方法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相遇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9. 课堂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练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相遇问题定义、示意图、数量关系和方程解答方法的课件。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不同难度的相遇问题练习题。
3. 分组标签:为了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准备小组标签。
4. 教学笔和板书: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关键信息和解题步骤。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与导入:通过简短的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
2. 实例演示: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具体的相遇问题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问题情景。
3. 问题提出: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用方程来解决这个相遇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2. 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列出方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遇问题。
3. 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相遇问题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吗?如何解决这类问题?2. 讲授(15分钟)- 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如速度、时间、路程等。
- 介绍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如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
3. 演示(10分钟)- 通过演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遇问题。
-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列出方程。
4.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提问:你们学会了如何解决相遇问题吗?还有哪些疑问?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遇问题习题。
2. 思考: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其他实际问题?七、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2. 板书内容:-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实例演示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相遇问题,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P79例5,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理解相向而行、相遇的含义,掌握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3、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4、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0.8小时行驶走多少千米?指名口头回答,老师板书。
说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板书)。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1.出示教材第79页例5: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林每分钟骑250米,小云每分钟骑200米,两人何时相遇?1).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如相向而行、相遇等)2).我们是否可以用手比划一下行走情景?再读题,边读边比划。
3). 小组合作学习:前后4人为一组,合作完成用画图的方法怎样把题目中的信息表示出来?合作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再合作画图。
4).学生汇报,小组成员补充。
5)教师完善板演: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小林家小云家4.5千米米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数量关系式: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5).质疑:现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骑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引导学生汇报:都不能求出,因为他们行驶的时间不知道。
再思考:他们两个行驶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后会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所以相遇时行驶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可以把他们行驶的时间都设为x分。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提高列方程、解方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其数量关系。
2. 列方程表示相遇问题。
3. 解方程求解相遇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相遇问题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及数量关系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如:两人从相距一定的距离出发,相向而行,问他们何时相遇?以具体例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示范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相遇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4. 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及列方程、解方程的能力。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相遇问题的模型解决?2. 引导学生探索:相遇问题中,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同,如何列方程解决?九、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及数量关系:10分钟3. 示范列方程解相遇问题:15分钟4. 学生练习:1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6. 布置作业:5分钟十、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相遇问题的生活场景及解题过程的演示。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4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11-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4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2.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3. 相遇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两个小孩从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的故事,引出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如相遇点、相遇时间等。
(2)讲解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如设定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
(3)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遇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遇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解决相遇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这个部分是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正确设定未知数,建立数学模型,并解方程得出答案。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相遇问题通常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移动的物体,它们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点出发,以不同的速度向某个方向移动,最终在某个点相遇。
一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相遇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在一定时间后相遇的情况。它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数学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物体的运动规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我们需要计算它们何时何地会相遇。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运用简易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
4.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
5.课堂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同时,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合作态度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教学改进与拓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此外,还将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更多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图示。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4. 实际例子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熟练运用方程求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相遇问题情境。
3. 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4. 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及图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
2. 新课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中的变量。
3. 实例演示:给出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
4. 列方程解决:让学生尝试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遇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相遇问题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相遇问题定义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和练习题,评价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其他类似问题,如追及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
《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0页例1及第102页做一做。
主要讲述了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引导学生用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学会用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资料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以两个同学相遇的问题引入,让他们思考如何计算两人相遇时所行的总路程。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题干,分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相遇问题的解决步骤,以及方程的列法,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03页的练习题;2.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但在列方程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并通过更多的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我也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环节,我以两个同学相遇的问题作为实践情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关注和投入到学习中。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列方程解相遇问题人教版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79例5教学目标:1.知识: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能在线段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方法:以等量关系来思考问题的策略。
3.能力:提高学生建立相等关系式的能力,渗透模型思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答教学难点:确定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路小红和小明同时在这条路上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1)同桌相互讨论,准备把你们能认为会发生的情况到前面来走给大家看。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各种情况预设:①两人站在路的两端,相向而行最后相遇②两人站在路的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又相距一段距离③两人站在路的两端,背向而行④两人站在路的两端,同向而行(慢的在前,快的在后)⑤两人站在同一个地点,背向而行⑥两人站在同一个地点,同向而行……(3)学生每展示汇报一种情况,课件同时动画出示,并提问:如何求它们之间相距的路程?2.引人课题同学们真会动脑,两个人在同一条路上走,想出了这么多的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第一种情况,出示课题《相遇问题》。
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75米,经过4分钟相遇 ,甲、乙相距多少米?① 那两位同学愿意把题中的意思到前面来走给大家看?(同桌两位同学演示)师突出两人所行时间相同② 你能用手势把题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两个拳头分别表示小红与小明,桌子的长表示路程)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示③ 把刚才手势表示出来的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并解答出来。
④ 学生汇报交流,汇报要求结合线段图进行讲解预设(1)小红行的路程+小明行的路程=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65×4+75×4(2) 速度和×相遇时间=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65+75)×42.你会根据线段图改编上面的应用题吗?学生改编并出示:①小红和小明从相距560米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7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②小红和小明从相距56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多少米?我们先来解决第一题(1)你能用手势把题意表示出来吗?(2)把刚才手势表示出来的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3)这题与上题在叙述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红行的路程 小明行的路程小红 小明?米 ?米 小红小明65米 75米(4)既然它们描述的都是相同的事情,那它们是否具有相同的等量关系呢, 你准备怎样解这个问题?独立解决这个问题(5)学生结合线段图汇报预设:①小红行的路程+小明行的路程=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解:设X 分钟后两人相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相遇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一般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列出相遇问题的方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3.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教学案例及配套练习题3.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情境,如两个人从不同地点出发,相向而行,询问他们何时相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相遇问题。
2. 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特点和数量关系。
举例说明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具体的相遇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列出方程并求解。
4.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几个类似的相遇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自主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相遇问题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八、课后作业布置几道有一定难度的相遇问题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并完成。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特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相遇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
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一般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及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 教学难点: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及灵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3.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及答案。
3. 计时器。
4. 图形绘制工具。
5.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相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和示意图,解释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讲解每一步的思路和原因。
4.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相遇问题,并提供解答和反馈。
5. 应用: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相遇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七、练习与巩固:1. 布置一些相遇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供答案和解题思路,让学生自我检查和巩固。
3. 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八、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的变形,如变量的增加或减少。
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相遇问题,如多物体相遇。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
九、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总结解题步骤和思路。
2. 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强调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的和要求的五个章节如下:一、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通过回顾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二、新课讲解2.1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概念,学会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2 教学内容: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介绍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学会解决相遇问题。
三、课堂练习3.1 教学目的:巩固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3.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相遇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3.3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与应用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反思。
六、案例分析6.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实际生活中的相遇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
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讨论7.1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7.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相遇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7.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八、知识巩固8.1 教学目的: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学生,主要涉及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2.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一、相遇问题的基础概念相遇问题是指在不同的速度下,两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时刻在同一位置相遇的问题。
相遇问题通常涉及到两个或多个人物之间的速度、位置、时间等因素。
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列方程是用代数符号表示问题中所涉及的未知量,并将其转化成方程组对未知数进行求解的方法。
在相遇问题中,可以通过列方程解决相遇的时间等问题。
列方程的步骤如下:1.确定未知量。
在相遇问题中,一般涉及到速度、时间和距离等未知量,需要将其转化成代数符号。
2.列出方程。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列出方程组。
3.解方程。
将方程组化简,得到未知量的解。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例题示范题目:甲、乙两人在同一条路上行驶,相向而行,相距120米时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慢6米/分钟,求两人的速度。
解答:1.确定未知量:甲的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两人的行驶时间为t。
2.列出方程:根据相遇时两人的距离和速度的关系,得到以下方程组:v1*t + v2*t = 120v1 = v2 - 63.解方程:将第二个方程代入第一个方程,化简得到:(v2-6)*t + v2*t = 1202v2t - 6t = 120v2t = 60 + 3t由于两人相向而行,总距离不变,根据公式 d = vt,可以得到:(v1 + v2)*t = 120(v2-6 + v2)*t = 1202v2t - 6t = 120v2t = 60 + 3t将 v2t = 60 + 3t 代入 2v2t - 6t = 120,解得 t = 20 分钟。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79页例5.教材分析:例5是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最后一节新课,在学习了一系列列方程解决问题,清楚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之上,安排的“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习了形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且我们在前四年的学习中也已经熟悉了解决问题的“阅读与理解”、“分析和解答”、“回顾与反思”的步骤,本单元前面学习了一系列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清楚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而且学生生活中有了相遇经验,加上我设计的动画演示,这节课理解相遇问题不是很困难。
学习目标: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能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感受用画线段图等方法可以更直观、清晰的分析数量关系。
3、经历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难点: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你能看图列方程吗?男生26人女生x人xxxxxQ二J T丁:T工~~*~~全班47人240指名回答。
2.请说说: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原来我们学习的这种行程问题,都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今天我们将要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复习看图列方程的这两线段图、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为后面新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合作探究课件展示例5:(一)阅读与理解,小组中互相交流。
1、问题:(1)、从上面图文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理解的关键词有哪些?(3)、你能画线段图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吗?2、小组代表发言。
你怎样理解“相向而行”“相遇”?请学生上台表演。
数学上把这类问题称“相遇问题”。
板书“相遇问题”。
展示学生的线段图,看他估计相遇的地方,你同意吗?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学生活动画线段图不仅清楚地直观数量关系,更需要估计在哪里相遇,建立探索的动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两个人或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相向而行,最终在某一点相遇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求解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对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相遇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如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相向而行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相遇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遇问题的情境和解决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遇问题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相遇问题的情境,如两个人从相距100米的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他们多少分钟后在某一点相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小朋友从同一时间从学校不同位置出发,相向而行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他们会在哪里相遇?何时相遇?
2.学生观察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遇问题的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相向而行、同时出发、相遇点、相遇时间。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类相遇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一)教学重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能够准确识别并分析相遇问题。
2.学会使用线段图、行程图等工具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建立相应的方程。
3.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对相遇问题类型的深入理解和准确识别,特别是对一些变式的处理。
2.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如何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示中提炼出抽象的数学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情境导入: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相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行程图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方法指导:教师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提高解题技巧。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中,两名运动员从不同起点同时起跑,经过一定时间后在终点相遇的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画图、列方程等方式,详细记录解题过程,并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4.创新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道相遇问题,要求问题具有创意,能够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
要求:学生在课后设计问题,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同学,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4.实践应用: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相遇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教材79页例题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的过程。
2、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一、创设情景
师:生活当中的数学无处不在,钟老师在教师里走一走,我就能
走出一个数学问题出来。
钟老师一分钟走60米,走了5分钟,一共走了走多少米?(300米)一分钟走60米在我们的数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名字叫什么(速度),走了5分钟就是(时间),一共走了多少就是我们求的(路程),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师:老师这么一走就走出了一个数量关系式,这是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点新的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二、新授
小黑板出示例题5
小林:小林每分钟骑250m。
小云每分钟骑200m。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00m。
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几分钟后相遇?
1、学生读题,学生边读边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知道了路程和每个人的速度,求相遇的时间)
在这里有几个关键的词我们要理解一下,相距,相向,相遇,同时。
相距就是小云家和小林家的距离,相向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相遇就是两个人碰到一起了。
同时就是同时出发。
2、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
师:在数学当中我们可以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我们可以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小林家和小云家的距离。
用箭头表示他们行走的方向,他们是在怎么行走的在哪里相遇了,哪个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把他们行走的过程演示出来。
他们在哪里相遇了,在靠近小云家的中间相遇了。
3、根据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
借助线段图我们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左边这一段距离是小林骑的路程,右边这一段距离是小云骑的路程,而他们两个人的路程合起来就是小云家和小林家的距离,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总路程。
现在同学们能根据这个线段图写出一个等量关系式吗?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小林骑的速度>相目遇时间+小云
骑的速度×≡遇时间=总路程小林和小云骑的速度我们知道,总路程也知道,只有时间
不知道,而时间就是我们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要求的未知量设为X,现在同学们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这
个问题吗,有哪个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吗。
4、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方法一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250x+200x=4500
450x^450=4500 ÷450
x=10
答:两人10分钟可以相遇.
方法二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250+200)x=4500
450x÷450=4500÷450
x=10
答:两人10分钟可以相遇.
疑问:方法二是什么意思,250加200是什么意思了,是一分钟他们走的总路程,他们一分钟走了多少米,一分钟走了450米,就是一
个450,2分钟就是2个450,X分钟就是X个450 ,也就是4500米C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了题意,然后根据线
段图和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找到了等量关系式,列出了方程。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板书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刚才解决问题方法再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两列火车从相距570 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 千米。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解:设经过x 小时两车相遇。
110x+80x=570
X=3
方法二:
(110+80)=570
X=3
哪位同学将你的解题过程分享一下。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2、引导总结:
a.学会了用线段图累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b学会了用两种方法来解决相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