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葫芦岛市连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经营管理一套耕地管理的长效机制。
3.2 在工矿废弃地因地制宜的补充耕地古田县现有有矿山128个,采矿用地546.19公顷,约占全县10%的城镇工矿用地。
为推进敖江流域综合整治,改善流域水环境,福建省政府出台《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闽政〔2015〕26号),随着敖江流域矿山的全部关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为古田县“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难点。
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坚持科学规划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充分考虑到复垦项目区地理位置及土质等特点,量体裁衣,在水土条件良好的地方,按照“宜耕则耕”的原则,尽量将破坏的土地复耕利用,这样既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又实现矿山土地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
3.3 在食用菌循环经济中提高土壤等别在传统的食用菌产业中,菇农习惯将地面硬化,硬化后土地的土壤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复耕保证金又增加了菇农的负担,可以利用铺设生态砖等替代传统的硬化地面做法。
同时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引导,利用沙石地、坡地、荒地、废弃厂房等栽培,尽量少占耕地,并将食用菌下脚料、菌糠等还田培肥土地或加工成有机肥料,充分利用生产食用菌循环经济,既大大减少燃烧菌糠造成的大气和土地的污染,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又可大大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古田县耕地紧张、土壤贫瘠的现状,对提高土壤等别潜力和意义巨大。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古田县的农业产业较为发达,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古田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制度,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建设,妥善解决好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确保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得以贯彻落实,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调整种植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葫芦岛市连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徐 颖(葫芦岛市连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种植业结构调整不论在什么阶段,就要履行人们吃饱、吃好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F;?J锫摘要阐述了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4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的总体生产水平;三是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种植结构凋整中存在的3个问题,以及促进结掏调整稳步进行的4点建议关键词辽宁植I结构调整措施建广一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种植结构凋整原则,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2fR)O年辽宁省确定种植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经济作物快速发展为突破口,以园艺作物(水果,蔬菜等) 内涵挖潜为增长点,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上质量,创名牌.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调减粮食.发展蔬菜,稳定水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调整目标.按照这一总体工作目标,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突出名特优新,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姆一,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切实搞好全省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从1998年开始,省政府启动r”3655”水灌溉工程,总投资36亿元.用5年时问,新增33万hm~ 水浇地.项目区涉及10个市,个县(市j,120多个乡镇,重点发展”吨粮田,”双江田”,”双干田”和名特优新果园,渊减低质低效的玉米等大田作物.大力推广问套复种技术,提高作物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土地利用率出卒1999年项日区新增水浇地6.7万hm,吏施冬麦一IL移5673 hm”.新增经济6253hm,”双T-Hl”1万hm.种植蔬菜2万hm!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1广一系列调整措施,加强政簧日f导与扶持,确保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沈阳市制定_r’一带四区”调整规划,在4个近郊区建立观光农业,精品农业园,设施农业园和高新技术园地,逐步形成蔬菜,花卉,水稻,林果等布局清晰的农,lk主导产业.1999年市级投资24亿元.建成r一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龙头加工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大连市政府在全市通过实施农业精品工程,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确定以黄海大道经济副业为重点,落实精品工程项目110项,实施规模经营.市财政拿出3500万元,以奖代补.促进j二程肝展,实现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普兰店市政府对连片发展名特优新作物的农户给优惠政策,实行减免税制度,培养调整典型.发挥范带动作用:1999年市,乡两级政府在域于坦镇投资500万元,开发了667hm~优质桃生产基地,使之成为东北第一桃乡..海域市政府投资2(1(I万元,用于全市五大高新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典型引路,促进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二)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的总体生产水平200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99万hm!,改种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如何在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保征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种田效益,为l睡稿FI期:2~0042-15作者为尉主任单位地址:沈阿1邮政§鹕:110013 农信息探索一20OO_3“],农民增收开辟新的增长点,这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确保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为此辽宁省农业厅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实施”3655”工程为契机, 大力发展以小麦,蔬菜为前茬的间套复种,加快“吨粮田”,”双江田”,”双千田”建设步伐,全面推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全省大力推广普及粮粮,粮油,粮菜,粮果,菜菜等多种形式的高效栽培模式, 建立高新技术示范区,提高光,热,水等资源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1999年全省建立了12个粮, 棉,油,菜高新技术增效示范区,作物种植面积1万hra-”,示范区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534%,平均效益达48万元/hm,比对照增加1.5万元/hm,全省”吨粮田”,”双江田”面积分别达到3.8万hm2, 38.4万hm,分别比1999年增加O.5万hm,51万hm.全省间套复种面积达4o万hm,复种指数由1999年的108%提高到109%.全省各地根据本地区自然优势,分别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教经济作物,增加粮田效益.大连市重点推广了上茬覆膜土豆,下茬复种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种植模式.以薯稻复种为例,上茬土豆单产达30t/hm2,产值24000元,下茬水稻6O00kg/hm2,产值9600元,上下茬合计每hm产值33600元,每hm!产值较种一茬水稻增加24000元丹东市推广了粮果高效间套复种模式,即草莓玉米套种和草莓水稻复种模式. 草莓套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形式,玉米每hm2 收人9000元,草莓每hm收人15000元以上.草莓复种水稻二茬每hm2收人达37500元.鞍山市推广了菜菜高效复种栽培模式,将种一茬玉米的耕地改种双季蔬菜,即春天种上茬土豆,西甜瓜等作物,夏季种白菜,大葱,晚芸豆等作物.上茬土豆每hm产值22500元,下茬大葱每hm产值18000元,上下茬合计每hm产值40500 元,扣除成本,每hm’纯收人达2550t3元,较种一茬玉米增收近10倍t三)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受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因素影响,一个地区——农业信探索.2的种植品种结构在总体上相对趋于稳定.因此,种植结构在”量”上的调整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种结构调整应与市场需求接轨,政变只管种,不管卖,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引进推广优质新品种,替代高产低质,低价的老品种.培育地方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1999年全省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427个,其中粮食作物79个.重点开展了玉米,水稻,小麦,蔬菜,食用菌,瓜类等作物的”提质”工作,建立了一批鲜特优新品种生产基地,树品牌,抢市场,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全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6%以上,品种更新率达80%玉米良种更新更换667万hm,占播种面积的87%,水稻更新更换43万hm-’§85%,农业生产优质化进程明显加快.玉米品种调整:在广泛种植高产品种基础上,1999年重点发展了”三高”(高油,高赖氨酸,高淀粉)玉米,鲜食玉米等特用玉米生产,全省特用玉米生产面积近1,3余万hm.凌源市种植优质蛋白玉米”中单37l0”面积近2667hm,平均每hm产12t,所产玉米被饲料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收购,解决了玉米销售不畅的问题普兰店市种植鲜食糯玉米733tma~,除部分应季上市外,大部分经冷冻贮藏后,在生产淡季时上市,效益十分可观辽阳县种植667hm地膜青玉米,一年种两茬.上茬地膜玉米,下茬种秋白菜.每hm效益达900t30元.此外,葫芦岛市试种了角质玉米,黑玉米,高油玉米,面积达133hm-”.小麦品种调整:2000年全省扩大了优质品种辽春10号种植面积,面积达10万hm.占春小麦播种面积52%.由于面粉品质提高,市场销售看好,辽中,黑山,台安等县种的辽春10号小麦在播种前就与加工企业,粮库等部门签订了收购合同,解决了小麦卖难问题.水稻品种调整:重点推广了辽粳294,营8433等优质品种,减少了辽粳5,辽粳326等老品种的种植面积,优质品种率达60%.与此同时. 加强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出口.20o0年营口市开发绿色水稻面积8667hm2,与外商签定销售大米29万t的合同.蔬菜品种调整:近年来,辽宁省蔬菜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大,效益高.大宗蔬菜品种的结构与l990年相比,白菜面积占蔬菜播种面积的比例由228%下降到143%.降低85个百分点,萝,菜豆,大葱,韭菜等也均有所下降.黄瓜由8%增加到l19%,种植面积增长近50%.40余种特菜从无到有,生产规模达2万hm,占蔬菜总面积的5.3%各地在发展蔬菜生产上,注重规模开发,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全省各地涌现出],大批在省内外较有影响的品牌,如海城的黄瓜,岫岩的番茄,台安的茄子,北宁中安,沈阳新民的韭菜,黑山和北宁窟窿台尖椒,海城大棚马铃薯,铁岭,凌源的大葱,开原大蒜与元葱,海城,庄河的生姜,抚顺,庄河的食用菌,岫岩,西丰县山野菜等.这些质量优良的鲜细特菜相继打人国际场预计全省蔬菜出口量达35万t,创汇额将突破6000万美元.(四)围绕产业化发展,加强信息服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确保种植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保证:产与销售不脱节,辽宁省主要将以下工作敬为突破口:一抓市场建设,解决卖难问题.全省多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地区都建立了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的还在外地建立销售窗口,推销本地产品,促进商品流通.目前全省蔬菜主营市场140 个,兼营市场735个年交易量达499万t,交易额83亿元.水果主营市场15个,兼营市场380 个,年交易量89万t,交易额22亿元.二抓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目前全省拥有蔬菜加工企业64个,产业化龙头企业25 个,年加工能力149万t,其中蔬菜保鲜企业30 个,贮藏量5.2万t.大型水果加工企业31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年加工能力22.3万t.刨利税8670万元.三抓信息网络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提高种植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和超前性,减少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1999年省级网络中心向全省发布各类农业信息4o0余条,约24万字;重点加强了名特优新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行情等信息的网上宣传力度.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二,问题与建议总体看,2000年辽宁省种植结构调整步伐较大,调整效果显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少数地区对当地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认识模糊,观念滞后,在制订调整规划时,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 二是农产品品质和档次提高速度慢,高档名牌产品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和贮藏能力不足;三是信息不灵,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为此,今后全省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还应在政策信息引导,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培育名牌产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种植结构调整保驾护航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本地区近,远期调整规划;要积极扶持信息网络建设,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加强科技,市场,生产信息传播引导力度,克服调整中的盲目性;要加大对信息网络,科研,推广等领域资金投入,确保调整工作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二)努力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为种植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铺路架桥——农业信息探索一20O0-3种植结构调整目的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种田经济效益,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吸纳地产优质产品,经加工转化提高产品档次,实现多层次增值,解决初级农产品质次价低的问题,从而牵动种植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三)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名优产品,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种植结构调整滚动式发展要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结构,品种结构,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产品,同时注重规模,特色效应,品牌求规模,以规模促发展.(四)要坚持调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搞好种植结构调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避免短期的趋利行为,又要防止为实现长远目标而不顾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蛮干行为,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近,农业部门对各地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摸底分析,指出调整种植结构不能单纯的减面积,而是调整的是城乡结构,劳动力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结构,结构是多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要调出新的产业和体制,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调出体系,质量标准化体系,信息体系,中介机构,调出创新,调出效益.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升产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做到能种好什么就种什么.2要解决好种植结构调整的保障和出路问题,尽快建立和发展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要加快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解决好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配套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问题.4要强化信息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突出品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优质化建设.5.积极探索农技服务新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6.实行优质优价,适当提高对优质适销粮的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7.对种植结构调整采取一些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鱼农业信息撵幕一曲吣-3本刊鳊辑部馋艳洁)。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1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
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中青班学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路子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们西张庄镇与全市其他乡镇一样,通过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长迅速。
特别是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07元,增长23%。
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认真进行思考和研究,走出一条符合自己镇情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西张庄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镇产业结构和群众收入现状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镇产业状况如下:1、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还占有主导地位,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近几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较好变化,农业比重逐年下降,非农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意愿。
但通过进一步考察我镇内部结构得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耕种,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生活改善缓慢。
镇内年轻人外出务工率高,留守家里的人员多数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导致镇内部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我镇产业结构现状。
我镇共有4.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38189人,占总人口的92%。
产业结构构成:一产业占6.4%;二产业占69.6%;三产业占24%。
而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又比较脆弱,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多数农民仍旧靠土里刨食求温饱,很难尽快富裕起来,严重制约着我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各类产业的比重和布局,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速,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问题,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意义1.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品水平和附加值,推动经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2. 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3. 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4. 解决就业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劳动力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解决就业问题。
5. 促进区域发展均衡:通过跨地区和跨行业的优化配置,推动区域发展的均衡和协调,避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措施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3.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产业的融合和互动,推动农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农村闲置资源利用、现代农业、农村工业等方向发展。
6. 优化土地和人力资源配置: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问题1. 发展速度不均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传统产业发展较慢。
2. 结构不平衡:各类产业之间的比重不合理,制造业比重过大,服务业比重过小,农业比重持续下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一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计划,本人作周庄镇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涉及周庄镇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自然环境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
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
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
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与大多数乡镇相同,周庄镇建国前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路。
建国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
镇与村、村与村通过规划,已形成交通网。
贯穿全境的宝李路经多次修整并有县乡公路升级为升级公路,更名南石线S329。
过境平临高速长9.4公里,并设有上下口。
“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各自然村的联系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
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
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一)抓实传统产业。
坚定不移地抓好粮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副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
豫麦、郑麦、周麦等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以高产、稳产、抗病旱、穗粒大的特点使亩产达500多公斤;玉米新品种使得亩产在700公斤左右;2003年政府出资引进9408红薯新品种并在全镇推广种植,亩产超过4000公斤。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一)产业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
盲目跟风发展热门产业,导致产业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利益受损。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道路交通条件差、电力供应不足等。
这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
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和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资金短缺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许多农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五)产业链条短多数农业产业化项目只注重农产品的生产和初级加工,在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环节较为薄弱。
产业链条短,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六)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限。
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话语权和市场谈判能力,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民的收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培育专业大户、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
1、龙头企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
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4、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平上台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2、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
3、中介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
鹤庆县西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1.西邑镇基本情况西邑镇地处鹤庆县西南部的马耳山脚下,东连朵美乡,南接黄坪镇,西边靠近三营镇,北边和松桂镇相连。
西邑镇总面积为3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5.48hm2,常用耕地有1313.18hm2。
其中水田333.05hm2,现通过多年的水改旱,实际用于种植水稻的面积不到100hm2,水浇地(旱地)585.17hm2,人均占有常用耕地0.1hm2。
大丽公路、大丽铁路从我镇境内南北横穿而过,大丽公路过境23.6公里,大丽铁路过境21.6公里。
西邑镇海拔在1700—3842m之间,境内森林覆盖率36%,西片区山清水秀,泉流不断。
地方特产有松茸菌、香菌、牛肝菌、蜂蜜、白芸豆、黄皮梨、奇峰萝卜和大麦酒等。
2.农业结构调整在我镇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几年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做出了一定成绩,其在促进我镇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农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镇属于以工业为主的农业镇,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和养殖业,境内虽然有几家工业企业,但岗位有限,岗位条件要求高,只有少数村民进入企业打工,按照相关数据表明,2012年西邑镇农村经济收入为426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占比超过68%,西邑镇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农业结构的优化。
2.2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借助于近年来的工作,2012年西邑镇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占比分别是35%、65%。
西邑镇党委合理引入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各类经济作物,如芸豆100hm2,烤烟300hm2,白肋烟33.3hm2,蔬菜66.67hm2,药材100hm2,泡核桃166.67hm2,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种植户经济收入,确保其增收致富。
2.3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西邑镇村民的生活水平当前已经逐渐朝着小康迈进,农业结构调整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消费结构的转变;另一方面,因为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更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传统农业结构应当尽快予以调整。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大力调整优化武威区种植业结构,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现将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
统筹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与生态并进,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有序推进结构调整。
实施“改、控、增”调整,控制减少粮食作物面积,稳定粮食产量,适度减少籽粒玉米面积,稳定青贮玉米的面积,增加“冬牧70”饲草和露地蔬菜的示范推广面积。
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
(一)优化结构,扩大经作面积。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粮食比重略有下降,加快经作、饲草比重增幅。
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供港蔬菜。
(二)加快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抓好永久性蔬菜基地生产。
二是进一步提高水肥一体化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
三是建立统防统防示范生产基地1个,加大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四是加大有机肥应用面积,减少化肥使用量。
五是积极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园区2个,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用技术综合配套,提高种植效益。
六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打造富硒融合产业园1个。
二、发展现状。
武威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2万亩,主要以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3.47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3.83%,较上年粮食种植面积3.61万亩,减少0.14万亩,减幅3.88%。
2019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952.44万公斤,总产值4084.12万元。
受灌溉水及土地类别的影响,种植种类受到限制,复种面积小,多年来都是“一年一熟”种植模式。
2019年瓜菜种植面积6970亩左右,其中温室2300亩,大中拱棚770亩,露地蔬菜1300亩,供港菜2600亩,依托瓜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预计2020年面积有所增加。
2019年新建设施农业670亩,主要生产拱棚西瓜。
杭州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
杭州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杭州市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农业发展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杭州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杭州市农业区域结构现状(一)农业产业布局杭州市农业形成了以粮油、蔬菜、茶叶、水果、水产、畜牧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其中,西湖龙井茶叶产区、萧山蔬菜产区、余杭水产养殖区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杭州市涌现出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推动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三)农业科技创新杭州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断加大,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三、杭州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一)土地资源约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杭州市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特色和优势品牌,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输。
(四)农业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五)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农业面源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四、杭州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合理规划农业用地,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最新-关于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研报告 精品
关于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研报告一、我县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我县农业发展历史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农业快速增长期(1978年—1984年);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业稳定增长期(1985年—1999年);三是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和效益农业推进期(1999年至今)。
我县农业经济占我县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8%,主要有水稻、小麦、番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主导特色产业。
201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04亿元,其中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分别占37.0%、17.0%、11.1%、9.9%、2.9%。
二、我县农业优劣势及机遇、挑战分析我县农业具有特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农业基础扎实等优势,同时存在农民素质不高、产品结构层次低、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投入力度小、农技队伍不健全问题。
面临机遇中央重视“三农”、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省市“百亿”交通工程启动等机遇,同时面临冲击、农产品绿色壁垒、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
三、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一)调整基本原则1、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坚持以林、山、水、区域品牌等特色资源为优势,以独特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带动,大力开发有资源优势,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2、农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向优质化、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要求。
3、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抓手,以开发绿色有机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深加工技术及设备为重点,以农资、良种、生产、加工、储运、包装、保鲜、营销等环节为切入点,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推进农产品品质、产业链、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加工转化程度,促进农产品市场的高端化和价值链的增值化。
4、农业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开放、优化、互动”原则,充分利用我县生态环境、山水文化、旅游风景区等独特资源优势,结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开发能带动农业发展的相关产业,完善农业生产现代服务业,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一、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我是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国民产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县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了一些探索性的路子,逐步确立了蚕桑、畜牧两项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一是全县桑园面积达7万亩,常年发种量XXX万张,畜牧业生猪饲养量达XX.X万头;二是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蚕桑、生猪产业目标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已形成,畜牧业也通过专业市场、中介组织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也雏形初现。
三是在结构调整中,农民来自粮食的收入趋于下降,畜牧业与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结构调整真正让农民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摸得着”中学本领,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收。
20XX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9XXX万元,按参考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XX.X%,比“十*五”末期达到XX.X亿元,净增加XX.X亿元,年均增长XX.X%,比“十*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XX.X%左右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45XXX万元,较上年增长XX.X%。
比“十*五”末期达到XX.X亿元,净增加XX.X亿元,年均增长XX.X%,比“十*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XX.X%左右高0.1个百分点。
二、我县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尚未破除一是安于现状不愿调。
一些人小农经济意识较强,习惯了“吃一点、卖一点、贮一点”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有些人满足“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缺乏高速调整的主动性。
二是怕担风险不敢调。
怕种不好,没有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经验,怕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担心普遍种植造成价格下跌。
三是按部就班不愿调。
面对滚滚而来的结构调整大潮,一些人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心思严重,一味求稳、求准、不愿接受一丁点风险,满足于微调、慢调,具体表现在品种选择上,只选择自己熟悉,会种、会养的品种,在调整进度上,看左右、随大流,没有一个时间表,调到几时算几时。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特色产业的种类、区域分布、发展模式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三、农业特色产业的种类和区域分布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农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土特产品、名特优农产品、农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
这些产业在不同地区发展情况不一,但总体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性,如土特产品在山西、湖南等地发展较为突出,农村旅游在江苏、浙江等地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单一主导、多元协同和农业产业园区等。
其中,单一主导模式是指某个特色产业在某个地区占据绝对的地位,如某地以葡萄种植为主导;多元协同模式则是指不同特色产业之间通过产业链衔接,形成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园区模式则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建设起集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五、政策支持和问题分析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据了解,国家和地方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
然而,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政策措施的执行不到位、品牌建设的不充分和市场开拓的难度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业品牌形象和鼓励企业创新等。
六、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农业特色产业应注重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和与城市经济的紧密结合。
品牌建设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城市经济的紧密结合可以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市场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
七、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基本情况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
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
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
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02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2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2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2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2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专家讨论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业从业人员,重点了解他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个别访谈和专家讨论则在针对性较强、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问题上进行,以便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农业产业结构问题(1)单一产业结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缺乏产业的多元化和差异化特色。
(2)规模过小:大量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效益低下。
(3)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
(4)销售困难:农产品销售困难,导致农民收入较低。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2)技术问题:农业技术更新缓慢,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
(3)市场问题: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市场风险较大。
四、解决途径和建议1.多元化发展2.技术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广高效节能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增加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
鼓励银行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和融资担保,帮助农民融资。
4.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收购和销售体系,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的发布,提高农民的市场嗅觉和销售能力。
五、总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通过多元化发展、技术升级、增加资金支持和健全市场体系,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
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4174-4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XX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XX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辣椒生产XX年全镇共种植辣椒XX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
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镇在XX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
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XX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
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浅水藕生产XX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XX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
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银川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水 产 业 的投 资 2 0 0 0年 为 】7 1,1刀 元 , 2 00 年 为 2 I 1 5 5万 7 、增 姗 8 . 01 万 元 , 增 长 4 % 耐 农 、 械 7: 世机 的 投 资 2 0 0年 为 5 万 元 2 0 0 27 0 1年 为 81 9 万 元 , 增 加 2 6 .6 g2 , 增 长 5 . % 对 农 村 公 益 事 业 投 资 2 0 年 为 55 : 00 16 万 元 , 2 0 年 为 10 . 万 元 , 7 32 01 9 i 增 加 1 8 万 元 , 增 长 7 8 通 过 分 析 说 3 .‰ 明 我 市 各 级 政 府 今 年 更 加 重 视 农 业 的基 础 地 位 , 力大 对 农 业的 投 资 .在 大 力 抓 [ 紧 粮 食 生 产 的 同 时 , 大 力 发 展 农 副 产 品
加工 业 、畜 牧业 、水产和 农机事 、 l 2 种 植 业 结 构 调 整 有 了较 犬 突 破 我 市 自 九 九 年 以 来 , 狠 抓 农 业 结 构 调 整 工 作 ,加 大 了 种植 结构 的调 整 力 度 ,扩 大 了 蔬 菜 、经 济 作 物 的 种 植 面 积 , 郊 区 、 贺兰 、永 宁 出现 了~批 集 中连片 的温棚 。 据 统 计 . 今 年 全 市 粮 食 作 物 播 种 面 积 为 l 5 1 万 亩 , 比 上 年 减 少 O 4 万 亩 , 调 1 . 减 0 46 蔬 菜 等 经 济 作 物 面 积 2 . .9 : 2 6万 亩 , 比上 年 增 加 3 5 . 4力 亩 .增 长 l . % 86 全 市 新增 蔬 菜 小 弓棚 车 二代 节 能温 棚 2 u 万 间 + 蔬 菜及 其 他 经 济 作 蜘面 积 占农作 物 总播 种 面积 的 比例 出上 年 舶 1% 加 3增 到 1 . % 例 如 : 郊 区 粮 食 作 物 与 蔬 菜 65。 经 济 作 物 的 比 重 由 原 来 的 7 3调 整 到 现 : 在 的 6 4 贺 兰 南 原 来 的 9 5 调 : . :0 5 整 到现 在 的 8 2 : ;永 宁 大 力 调 整 种 植 业 结 构 , 加 了 名 特 优 新 瓜 荣 、饲 草 饲 料 、 中药 材 、 食 用 苗 等 高 效 经 济 作 物 的 推 广 力 度 . 粮 、 菜 、 经 济 作 物 比 由 原 来 的 8 :1 . 1 7 8 3调 整 到 面 在 的 6 : 2 4 l: 1 5。 全 县 经 济 作 物 种 植 达 3 8 万 亩 . 瓜 . 类种 植达 { 3 ) 8亩 , 别 比 上 年增 长 ¨ % 1 分 5 和 1 1 5 ;贺 兰 县 四 十 里 店 的 张 亮 村 全 0.% 0 万 元 ,增长 1 倍 多:对 林 业 投资 2 0 村 9 %的 农 户 都 种 上 了 瓜 菜 . 瓜 菜 种 0 00 年 为 17 . 4万 元 , 20 2 11 0 1年 为 18 0 9 9万 植 面 积 占 全 村 耕 地 面 积 的 4 % 今 年 0
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坚持科学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三化”水平,经过抓起步、打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提升水平、加快发展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立产业、扩基地、强龙头、活市场、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立足资源、面向市场、优化机制、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推进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23家占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十分之一强,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61家,过十亿元的8家,过百亿元的1家。
实现销售收入894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
龙头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农民工就业岗位14万个。
中介组织1254家,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9家。
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1%,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创造的收入占年纯收入的72%。
主要经验做法1、抓龙头企业建设,培育辐射带动优势。
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活流通等功能。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农产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致力于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一是鼓励龙头企业集群式、规模化发展。
目前,全市建立了以55家企业为主体的肉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736家企业为主体的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以356家企业为主体的干鲜果加工产业集群,以388余家企业为主体的茶叶加工产业集群,以412家企业为主的草柳编制品出口产业集群,以1100家企业为主体的人造板材加工产业集,以789家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盛能乳业为龙头、40多个自动化挤奶站、46个奶牛养殖场为主体的乳制品加工产业集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为了积极学习县域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思路,探索和寻找适合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方法。
8月6日至8月14日,县委、政府组织25人的党政调查组走访了蒙自、开元、通海、易门、鲁西、罗平6个县。
作为农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它重点调整五个县的种植结构,重点关注蔬菜产业的发展政策、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以及市场情况。
他参观了蒙自农业科技示范园、万亩蒙自石榴园、通海蔬菜基地、蔬菜保鲜、蔬菜市场体系建设、通海县农业局蔬菜示范基地、易门县20亩蔬菜基地和蔬菜真空预冷保鲜体系建设、鲁西蓝田公司彩椒基地、罗平油葵、万寿菊、脱毒生姜基地和康保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听和看的方式:主要依靠农业产业化的基地、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品种试种。
听:主要是听地方党委、政府介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配套政策、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听农业部门介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情况以及如何引导农民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从大局出发,通过参加党委、政府组织的检查,我对其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
我进一步了解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其他地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激励农业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调整工作思路,关注结构调整中的“现实”,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我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力量”。
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是农业部门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首先,应该从经验中学习1.重新规划。
鉴于广东、广西夏季气候炎热,蔬菜种植困难,为了合理安排作物和播期,应进行时差处理,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
蒙自、易门、通海、罗平都实施了优化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
如罗平县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形成城镇、郊区、坝区、谷槽、低热谷槽、山区、半山区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带。
合理配置农民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立名优新品种开发、早冬蔬菜和水产养殖相结合的工业园区。
另外,他们的规划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
2.真正的奉献。
在农业产业化的结构调整和推进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渐进的关系、寻找特色市场与占领优质服务市场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为了确保易门县蔬菜产业的顺利发展,政府投资300万元为老板建了一个冷库出租,现在正考虑逐步将产权有偿转让给老板。
为了鼓励蔬菜种植户在通海县建造温室,政府实施了一项政策,对农民建造的每亩温室补贴3000元。
年销售1000吨、5000吨及以上的大户3.新机制。
产品生产出来后,总是通过营销环节进入市场。
如果机制不活跃,生产和销售之间就会有差距,市场就找不到。
通海县在这方面一直比较灵活。
它在该县建立了蔬菜协会,由科技人员、行政人员、老板和菜农组成利益共同体。
然后,它根据不同地区建立了几个专业协会(合作社)。
因此,生产管理——营销和其他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环节都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
相关行政部门只履行指导、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整个市场风险由协会自己承担。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4、科技实力雄厚。
科学技术是一个产业的重要支撑点。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实验示范不能脱离职能部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相关部门给予积极配合,农村农业人员都致力于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技术指导和相关咨询服务,以保证学习的使用。
应有效发挥技术专长。
第三是大胆引进新品种进行实验和示范。
例如,通海县每年将引进200-300个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
四是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创造空间(目前我县还没有高级职称人员)。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他们到一线学习,到一线指导,到一线解决问题,尽快推出一些新品种。
5.龙头。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领导者来推动,这在几个被调查的县有自己的优势。
蒙自县聚焦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吸引龙头企业(进入)→带动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易门县邀请龙头企业先行发展产业,带动产业规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领导的时候,有关部门(农业、科技、乡镇企业、招商局、地方党委、政府)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龙头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
6、掌握“真实”一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旦规划出来,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实施。
不允许违反市场规律,随意偏离实际情况。
它被允许开发任何它想要的东西,这将导致混乱。
从通海县、蒙自县、罗平县、易门县的实施情况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选择主导产业后,要共同实施,使之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
形成了县领导亲自负责、乡(镇)领导负责、农业部门具体负责的良好氛围。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只听不做工作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第二,经验和收获此次考察,在看到国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后,与我国的现状相比,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寻找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的切入点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我们也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心中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虽然客观上我国存在一些困难,但主观上我们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有观望的思想。
敢想、敢冲、敢试、敢做的精神仍处于消沉状态。
通过这次调查,新思维、高s其次,领导重视,扎实工作,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
国外在抓农业、扶农业方面有想法、有行动。
他们在巩固原有产业、加强和优化现有产业以及创建延伸产业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们一直在努力争取实际结果。
他们用“真实”这个词写文章,努力工作,严格避免形式主义。
“一个行业、一个负责领导、一个工作组、一项配套政策、一个实施单位、一种评估方法”的行业方针已经落实。
第三,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每个行业在开始的时候都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科学的指导。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农民仍然受一些旧思想和旧思想的束缚。
市场经济意识薄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仍然很低。
因此,一旦开发项目确定,政府在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向市场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
首先,它给了农民一个“保证”。
通过一段时间的逐步引导,逐步推进,让群众主动树立参与意识,逐步走向市场化运作和发展。
第四,依靠科技和加大投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证。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渐进的关系、科学引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
这是结构调整的目标。
由于农民往往被“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和“手里有饭吃,心中无惧”的旧观念所束缚,从被调查的县市情况来看,每个行业在初期都会遇到一些阻力,并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但是,他们总是能够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示范的实施提供投入,让农民看到和看到真正的“外表”,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增加投入,帮助强者和优秀者。
第五,突出重点,巩固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立足点。
由于自然条件、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各地在选择产业时不要搞一刀切,突出重点,更不要跟风。
因此,它们在优化发展产业布局方面有自己的优先事项。
但是,它们一般遵循“围绕市场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创造市场”的原则。
此外,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中,我们都注意两个词,即“巩固”。
巩固原有产业、培育后续产业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
三.对未来工作的建议通过去现场看现场和听介绍,应该说,首先,思想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作为一个农业部门,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后工作的五点建议。
(a)实施计划以确保措施到位。
县委和政府已经拟定了《西畴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县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乡(镇)围绕大规划制定小规划,上下平衡,形成互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
坚决杜绝无计划、无措施、无所作为的现象。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工业结构调整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扩大。
(二)加强合作,确保工作到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部门、部门与乡(镇)、部门、乡(镇)与农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加强fa的思想指导(三)试验示范,确保技术到位。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种植品种,是获得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
作为农业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只有不断引进新技术,围绕市场需求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才能获得种植的有效价值。
加强对试验成功推广品种的技术指导。
在初始阶段,我们必须保证在农民面前推广的成功率,从而获得农民的信任,从而实现顺利推广和获得效益。
(四)加强规模,确保资金到位。
工业分散、无序、杂而小,这在我县仍然比较突出。
这超出了规模,很难显示出好处。
因此,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在规模上加大资金的整合力度。
一旦行业确定,资金必须集中用于投资。
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学习一些经验,也就是说,对双方都有帮助。
首先,政府应该给予农民一定的支持,因为当一个行业刚刚起步时,它必须总是承担一定的风险。
如果这些风险转移到农民身上,很容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因此,政府可以承担一些风险,赢得农民的信任,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二是支持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确保推广顺利进行。
(五)引进龙头,确保产销到位。
从其他地方的经验来看,有先发展产业吸引龙头企业的,也有先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产业的。
从我们县的情况来看,以产业吸引龙头企业更合适,因为每天都没有要求引进龙头企业,这对我们的结构调整非常不利。
半天之后,我们可能什么都没有,因此与其他地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做实事来吸引一些龙头企业。
此外,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让龙头企业,农民和营销家庭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使生产和营销不会分开,但也将促进结构调整的进程。
总之,这次调查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思想的调查。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新时代、新农业、新理念的要求,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