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原卷版)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
2.平面镜成虚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子中会出现一个正立蜡烛的像,但将光屏放在平面镜后蜡烛像的位置时,光屏上却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是。
3.平面镜成像作图:(1)根据平面镜(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图(对称法)。
4.凸面镜特点: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平行光射到凸面镜上,反射后成为。
5.凹面镜特点: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反射后会聚到。
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1.分析论证(1)未点燃的蜡烛可以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的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2)蜡烛和它的像的连线与镜面,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2.实验中注意事项(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又能,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3)实验应选用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难以确定像的;(4)实验中,玻璃板要立在水平桌面上。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
3.考向点拨(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选择做为平面镜。
(2)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是为了准确确定。
(3)对实验中的两只蜡烛要求是完全。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练习一、实验题1.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实验时测量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的目的______。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若蜡烛B在桌面上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细心的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相距很近的像,这是由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在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形成的两个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应选用较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此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转换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理想模型法(2)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从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序号);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4)若玻璃板向前倾斜60°角,如图所示,将蜡烛A以2c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烛A的速度为___________cm/s。
重点实验0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卷版+解析)
重点实验05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实验装置:3.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5.实验中尽量选择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6.实验中应选择茶色玻璃板.因为透明玻璃板透光性较强,反光性较弱,而这个实验对透光性有要求,对反光性也有要求,所以应选用透光性不如透明玻璃板而反光性强于透明玻璃板的茶色玻璃板.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11. :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12.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蜡烛A的像是否与蜡烛A的大小相同,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则蜡烛B也会产生一个像,会对实验产生干扰;并且如果玻璃板两侧蜡烛都点燃的话,就没有黑暗和明亮的对比,不利于观察蜡烛A的像的准确位置.13.实验中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交流与反思】14. 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①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①玻璃板太厚;15. 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16.(1)将桌面上的白纸换成方格纸的好处是方便比较蜡烛A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2)观察像的时候,眼睛的位置应与蜡烛A同侧.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且只有当光进入人眼时,人眼才能看到像.(3)实验中,测得的蜡烛A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则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①玻璃板太厚.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1.“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能透光, 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 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 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 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 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cm, 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A. 为了便于观察, 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 蜡烛A的像会变大C. 移去蜡烛B, 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 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 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至某一位置时, B与A的像恰好重合, 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用光屏替换蜡烛B, 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 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像.(2)“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点应用之一, 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选填序号).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 让他挥动右手, 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4.小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 小丽移动蜡烛B, 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确定了的位置。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 她(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 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精选
平面镜成像实验(cgy)(11·陕西)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像。
答案:虚(11·贺州)17.(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像与物大小(11·长春)1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
答案:无关变短(11·宁德真题)2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所示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关系。
当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答案:大小靠近(11·南平)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图中的B应选用__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
(2)蜡烛A在B中所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答案:(1)薄玻璃板(2)虚(11·聊城)12.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实验07 探究 平面镜成像规律(解析版)
实验07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2.【实验器材】(1)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量角器、支架等。
(2)主要器材作用:A、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两支完全相同蜡烛A、B: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确定像的位置。
C、刻度尺:测量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D、光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
E、白纸:确定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
3.【实验装置图】4.【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验步骤】(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观察到未点燃蜡烛的烛芯上好像也有了烛焰)。
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
(5)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6. 【实验表格】7.【实验结论】(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物大小相同。
(3)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如何放置玻璃板?把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放在纸上。
2、如何才能看到蜡烛A的像?人在点燃蜡烛侧透过玻璃板看去。
3、如何探究像的实虚?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上有无像。
4、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完全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像与物完全重合。
(等效法)5、在白纸上描出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后,接着应该怎么办?连接对应的像点、物点,测出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看连线和镜面是否垂直。
6、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
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专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形成两个像。
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5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解析版)
实验5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基础考点梳理1.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 实验装置图3. 实验器材:透明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或方格纸)、笔(1)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利用玻璃的透光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选择较薄玻璃板的目的:避免出现重影,方便找到像的位置(3)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5)光屏的作用:检验是否能承接到像(6)白纸的作用:便于记录像、物、平面镜的位置,从而确定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关系及像、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4.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①用较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①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用未点燃的蜡烛等效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5. 实验环境: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的目的:使实验现象更明显6. 实验过程(1)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的原因:若玻璃板倾斜一定角度,物体的像会上升到水平桌面的上方或下降到水平桌面的下方,不能使蜡烛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完全重合,如下图所示(2)代替像的蜡烛不能点燃的原因:若点燃,将会再产生一个像,不利于观察蜡烛像的准确位置(3)平面镜成虚像的判断:用光屏在像的位置承接不到点燃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4)实验中应该在物的同侧位置透过玻璃板观察像的原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5)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7. 实验结论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虚像.8. 实验评价(1)测得的像距和物距不相等的原因:①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①玻璃板太厚;①测量误差;①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没有完全重合(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像与物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9. 实验改进(1)选择透光性差一点的玻璃板(如茶色玻璃)的原因:使像更清晰(2)用LED灯代替蜡烛的原因:①亮度大,成像稳定且明显;①可避免蜡烛因燃烧变短而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关系;①更环保(3)用方格纸比白纸更好的原因:能更方便、更准确地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典型例题赏析实验结论:(1)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总述: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带底座的玻璃板(薄厚不同的两块玻璃板)、白纸、两支蜡烛A和B、笔、光屏,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小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完全相同。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15.把手指头按在平面镜的厚玻璃上,若手指尖与它的像的距离 是6mm,则平面镜玻璃的厚度为( C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则 ( D ) A.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
N O2
即∠2+∠3+∠1+∠4=180°
即∠AO1O2+∠O1O2B=180°, 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 即AO1∥O2B且反向.
4.平面镜MN前有一个点光源S,图中 S’ 已给出从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
线SO和SO’,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反射
光线并根据反射光线确定点光源S在
平面镜里的像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3.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 ) A.10点45分 B.1点15分 C.7点15分 D.7点45分
12.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 像是 虚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 的大小是 不_变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 的像.为确定像的位置.此时需拿一支未_点__燃_(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 _乙___(选填 “甲”或“乙”)完全重合.
4.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___不__变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必考实验探究题36平面镜成像或凸透镜成像规律(原卷版+解析)
必考实验探究题36 平面镜成像或凸透镜成像规律题型分析:本考题主要考察平面镜成像或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学光的反射规律,即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同时用正向和反向的方法各证明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问题,需要能够从光路图的分析角度掌握其原由,在通过一定方法记住其规律及相对应的一些应用。
光学内容与高中光学联系紧密,因此也成为必考题。
近几年常见于杭州中考的第31或32题,在全省各地也几乎是必考题。
一、实验探究题1.(2020·绍兴)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________厘米刻度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
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________。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①蜡烛下移一段距离①透镜下移一段距离(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2.(2019·绍兴)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①_______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3.(2018·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学生版)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题型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题型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7)【题型4 实像与虚像】 (9)【题型5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0)【题型6 凸面镜和凹面镜】 (11)【题型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2023•凤凰县三模)人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人到其像的距离是()A.1m B.2m C.3m D.4m2.(2023•宜兴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A.蜡烛B应该比蜡烛A小B.若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会变大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3.(2022秋•溧水区期末)如图所示为2022年11月8日夜晚看到夜空中的“血月”奇观,“血月”慢慢升起,其在平静的湖面所成的像()A.始终不变B.越来越小C.越来越大D.先变大后变小4.(2023•兴宁区校级四模)一位身高1.6m的市民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的像到玻璃门的距离是m。
当她向后远离玻璃门时,她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2022秋•竞秀区期末)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向镜面靠近0.4m,则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平面镜相距m。
6.(2023•吉州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只鸟沿着水面水平飞行,以鸟为参照物,则它在水中的像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当鸟展翅高飞时,水中“鸟”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7.(2023•吉安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并选用薄玻璃板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能接受到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8.(2023•姑苏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是小苏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火柴和刻度尺。
专题07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需要学通的基础知识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 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光屏承接。
【解答】(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B1与A1、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2)平面镜成像 原理是:光的反射,蜡烛A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达到人的眼睛内,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由蜡烛A的像发出的,故在C一定能看见蜡烛A的像。
(3)过O点做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再过 点做法线,光线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答案】 (1)等于 (2)同一平面内 (3) 可逆 (4)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和实验探究
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和实验探究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11•青海)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2、(2008•宁波)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3、(2007•鸡西)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站在水池边能看到水中的游鱼,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C、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有些商贩用沾有猪油的抹布擦茄子,使茄子看起来更光亮,是利用了镜面反射【】4、(2005•济宁)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漫反射D、镜面反射【】5、(2010•湘潭)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6、(2010•三明)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雨后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D、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7、(2010•泉州)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8、(2009•厦门)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王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造成“亮地”的原因是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9、(2011•盐城)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0、(2011•柳州)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A、0mB、0.5mC、0.8mD、1m【】11、(2011•淮安)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A、虚像、距离变小B、虚像、距离变大C、实像、距离不变D、实像、距离变小【】12、(2011•成都)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13、(2010•株洲)“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和“你”成双B、“我”和“你的影子”成双C、“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D、“我”和湖面折射的“我的影子”成双【】14、(2010•武汉)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15、(2010•湖北)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m/s向S靠近【】16、(2009•西城区)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A B C D【】17、(2009•十堰)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不是竖直安装的,主要是为了美观B、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马路拐角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二、填空题(共4小题)18、(2011•达州)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_________m/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2011•福州)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20、(2010•镇江)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2010•潜江)如图所示,小红为了看清平面镜中视力表下面几排字母的像,她向平面镜走去.在她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所看到字母的像将_________,她与字母的像的距离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2小题)22、(2011•宁波)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________(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23、(2011•连云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_(填序号).(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11•青海)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解析版)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通过图像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相等”成“不相等”;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
说明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
2.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3.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题1 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 1m/s的速度垂直走近平面镜,则像以()的速度靠近人。
A. 0.5m/s B. 1m/s C. 2m/s D.无法确定
分析:在本题中,像是研究对象,人是参照物。
因为人以 1m/s的速度垂直走近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也相对于镜面以 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因此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就是 2m/s。
答案:C。
例题2 正常人的眼睛观察 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 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
为cm。
答案: 12.5cm
例题3 池中水的深度是 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 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水中的月
是像(填实或虚)。
答:3.8× 105km;虚。
例题4 汽车后视镜是,而汽车头灯是利
用来反射光的。
平面镜可以改变,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答案:凸面镜;凹面镜;光路;潜望。
例题5 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C。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平面镜成像1.(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2)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所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
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
(大小、不能、虚像、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像与物大小)2.(5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3)用手电筒照亮跳棋.3.(5分)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答:。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答:。
理由是:。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4.(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 在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平面镜成像(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0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观察到的像,下图中作图正确的是()A。
B.C。
D。
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即沿平面镜所在直线折叠,物体和像会完全重合;且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像应该用虚线.故正确答案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2.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
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作图方法:作出任意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3。
如图所示,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则下列步骤合理的排序是( )①连接S与O,作出入射光线②连接,与平面镜的交点记为O③做关于平面镜MN的对称点S④连接O与P,作出反射光线A.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作图方法: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根据这个特点作出发光点S;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因此连接,得到OP即为反射光线;连接SO,为入射光线.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4。
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答案:B解题思路:如下图,眼睛观察到a、b的像重合,其实质是两个物体的像、及人眼在一条直线上。
故人眼应该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5.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题
本实验旨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镜面反射的规律,掌握成像公式和图像的性质。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块平面镜和一盏小灯。
2. 将平面镜竖立在桌子上,用小灯照射到平面镜上,调整灯的位置,使得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
3. 观察镜面内侧的图像,记录下镜面内侧的物体、物体位置和图像的位置。
4. 移动灯的位置,使得光线斜射入平面镜。
观察图像的变化,记录下物体位置和图像的位置。
5. 将灯光向另一侧移动,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图像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图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像是正立的。
图像的性质:虚实性、直立倒立性、放大缩小性、位置性。
成像公式:1/f=1/di+1/do。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图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像是正立的。
同时,图像的性质包括虚实性、直立倒立性、放大缩小性、位置性。
根据成像公式,我
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与图像的位置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2•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
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
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
(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 关系;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
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填“能”或“不
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像.
(4) 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
“平面镜”或“平板玻璃”);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
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
⑹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⑺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应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采用透明玻
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________
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
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_______ .
(10)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1) 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都无法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_______________ 的(选填“ A ”或“ 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13)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14) 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