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供给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11be3871f242336c1eb95e9d.png)
l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பைடு நூலகம்
基本规律; l 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 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p 第一,技术水平不变;
p 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 p 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 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p 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先投入和 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
• 3、垄断性与供方主导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 4、即时性
• 生产与服务的同时性
• 5、外部性 • 6、卫生服务供给具有一定的福利 性
• 公共产品 :非抗争性
非排他性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
•
• • •
1、服务价格 2、卫生服务成本
渠道 医疗服务收入 销售药品的加成收入 财政拨款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规模报酬问题表现为三个不同类型曲线
l
a.规模收益递增 l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 扩大规模。
l b.规模收益不变 l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
Q
a
素扩大规模。
b
c
O L、K
p c.规模收益递减
p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
素扩大规模。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 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
第三节 生产函数与供给模型
• 一、生产函数
• 2、生产函数的概念
• 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所能生产的产
品或所能提供服务的最大产量之间的 关系,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与 产出之间的量的关系。
l 生产函数的表示: l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 着一定依存关系。 l Q = f(L、K、N、E)--- 生产函数公式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概念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6074d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5.png)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概念卫生服务供给弹性是指卫生服务的提供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的能力。
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卫生服务供给方根据需求变动情况的不同程度而产生不同的弹性。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果卫生服务供给方具有较高的弹性,则可以根据需求变动灵活调整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反,如果卫生服务供给方的弹性较低,则可能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及时得到必要的医疗保健,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生活。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供给方的资源和能力是决定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重要因素。
例如,如果卫生资源充足,医护人员的数量足够,设备齐全,那么供给方就更容易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弹性。
其次,卫生服务政策和管理体制也会影响供给弹性。
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政策和管理措施,鼓励和支持卫生服务供给方提高服务质量和数量,并灵活调整服务结构和方式时,供给方的弹性就会增强。
另外,卫生服务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供给弹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需求方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较为稳定,供给方容易预测需求,根据需求情况进行服务调整,供给弹性就会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提升需要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供给方应加强资源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设施和人员配置,加大对卫生服务相关领域的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其次,政府应加强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提高卫生服务整体供给水平和质量水平。
同时,需求方也需要加强自身对健康的管理和预防,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以减少对卫生服务的过度需求和压力。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提升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提升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幸福感。
因此,我们需要在卫生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卫生服务供给弹性,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7a449f58453610661ed9f4d8.png)
36
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一、等产量线 ● 定义:表示两种
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 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 产量的一条曲线。
K
Q2
Q1
4
·a
3
b
2
●
●c
1
O
12 3
L
37
● 特点: 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
量线。同一条等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 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 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 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2)Es=1:供给弹性系数等于1,表示等1弹性, 即单位弹性,反映出供给量变化率等于价格的变 化率。
(3)Es<1:供给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弹性不足 或缺乏弹性,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
(4)Es=∞:供给弹性无穷大,表示完全弹性或 无限弹性,说明价格变化导致供给量的无限变化。
与急救医疗服务比较,一般性医疗服务的 供给弹性相对大;与特殊需要医疗服务比 较,基本卫生服务的供给弹性也相对较大
16
17
假定每提供一次某项卫生监测的价格从 300元上升到330元,监测中心将可能从每 年监测数量1000次增加到1150次。如何计 算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18
价格变动百分比=(330-300)/300×100% =10%
(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2)a+β=1,表示规模收益不变
(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3)a+β<1,表示规模收益递减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第三章 卫生服务供给
![第三章 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2eb32ed684254b35eefd34c1.png)
供给:假设医院和医生都是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 院和医生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了供给总量的最 大化; 需求: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卫生服务产品大多数缺乏弹性,普遍在0.2-0.7之间,即需 求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 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 (一)供给(supply)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 平上对某种产品愿意并能够出售的产品数量。
生产者必须有生产和出售的愿望 生 产 者 必 须 有 供 应 能 力
如果让一家卫生院 开展颅脑肿瘤切除 术,结果会怎样?
(二)卫生服务供给 (supply of health care)
医生数和设备 L+K
4 3
5
20
检查人数 Q
(2)α+β=1 表示规模收益不变,指卫生服务机构中 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加幅度等于投入量的 增加幅度。
L+K
4
3 2 5 10 15 Q
收益递减规律
(3)α+β<1 表示规模收益递减,即卫生服务机构 中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小于投入量 的增加幅度。也就是说,目前卫生服务机 构的规模已经过大,此时每单位投入的产 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反而减少。在这种 情况下不宜再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AP=MP, MP=0 MP>AP TP.AP.MP 都下降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
第一阶段:收益递增 MP>AP
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都可以提高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
第二阶段:收益不变
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fe826ec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c.png)
要使成本最小,应选择其投入为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当成本一定时, 要达到产量最大化,应选择使其能够实现最大产量的投入组合。
无论是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还是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表现 在图形上均为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相切的点,即最优要素(投入)组合。
第二节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二、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产量调整的伸缩性 时间因素 替代品
第三节 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理论
第三节 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理论
一、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 1. 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
又称生产因素,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劳动、土地和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在进行生产时, 劳动、土地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可以相互代替或不能相互代替, 这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生产方法。
除了经典的传统经济学中划分的三类要素外,又增加了一种生 产要素即企业家才能,发展为“生产的四要素”。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 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三节 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理论
一、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 2. 生产函数(product function)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Q = f ( X1,X2 )
此式表示,产量Q是这两种可变投入的函数,它随着可变投 入X1和X2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节 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理论
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一)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equal-product curve)
等产量线是从生产函数中得出的。假定产量既定,为Q0, 两种可变 投入的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c448cf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2.png)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化卫生服务供给 的策略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分析卫生服务供给 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以期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02
卫生服务供给现状
卫生服务供给总体情况
1 2
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协作
推动医联体、医共体等合作模式,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
加强药品供给保障
完善药品采购机制
实施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保障群众基 本用药需求。
加强药品储备管理
建立药品储备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期 间的药品供应。
打击假冒伪劣药品
加强药品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研究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化研究内容,从更 细分的领域和地区入手,对卫生服务供给进行全面、 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优化卫生服务供给提供更有针 对性的政策建议。同时,可以结合其他领域的研究成 果和方法,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和精确性。此外,还需要关注卫生服务供给的发展趋 势和未来挑战,提前预见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 险。
02
药品价格逐步合理
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和价格谈判等措施 ,药品价格逐步趋于合理,降低了居 民的医疗负担。
03
药品使用监管加强
加强了对药品使用的监管,保障了居 民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03
卫生服务供给问题分析
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卫生机构数量较少
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地区往往缺乏足够的卫生机构,导致居民就医不便,影响健 康水平。
卫生服务供给质量的问题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0d505d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d.png)
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对 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不同医 疗机构之间的医护人员素质存在差 异。
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浪费
由于供需不匹配、服务质量差异 等问题,可能导致卫生资源的浪 费,如设备闲置、人力资源过剩
等。
成本效益问题
卫生服务的成本效益在不同地区、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差异,资 源利用效率不高可能导致医疗费
卫生服务的供给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 如疾病的高发季节。
地域性
卫生服务的供给受地域限制,不同地 区的卫生资源分布不同。
差异性
不同医疗机构、医生的服务水平存在 差异。
影响因素
卫生资源
政策法规
包括人力资源(医生、护士等)、物力资 源(医疗设备)和财力资源(政府投入) 。
政府政策法规对卫生服务供给有直接影响 ,如医疗改革政策。
个性化健康管理
开展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为居民提供定制 化的健康监测、评估和干预措施。
促进医养结合
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 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
鼓励社会办医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满足多层次的 卫生服务需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绩效管理
建立医疗机构绩效评价机制,以结果为导向,提高医疗 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卫生服务贸易增加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卫 生服务贸易将更加频繁, 包括医疗旅游、跨境医疗 服务等。
卫生政策协调发展
各国将更加注重卫生政策 的协调发展,以应对全球 卫生挑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技术进步的影响
01
02
03
远程医疗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远 程医疗将更加普及,为患 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 务。
卫生服务供给范文
![卫生服务供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ab71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8.png)
卫生服务供给范文卫生服务供给是指医疗机构和相关卫生服务提供者向人群和个体提供保健、预防、医疗、康复、终生护理和支持服务的能力和行为。
卫生服务供给涉及各个层级的医疗机构,包括一级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地区医疗中心等。
这些机构提供多种服务,包括门诊就诊、住院治疗、手术、急诊救治等。
1.人力资源:卫生服务供给需要足够的医生、护士、药师等专业人员来提供医疗服务。
此外,还需要有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等来运作医疗机构。
2.物质设施:卫生服务供给需要具备适当的物质设施,包括医疗设备、药品、卫生器材等。
这些设施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适宜的质量标准,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服务网络:卫生服务供给需要建立完备的服务网络,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
服务网络应该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和高级医疗机构,并且应该具备对接和转诊机制,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4.财务支持:卫生服务供给需要足够的财务支持,包括政府的医疗卫生经费投入和个人的医疗费用支付。
这样才能够确保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尤其对于经济困难的人群。
在当前的卫生服务供给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源不均衡问题,即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导致人们无法获得合适的医疗服务。
其次是服务质量不高问题,一些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导致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下降。
此外,卫生服务供给还需要面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等挑战,这些都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负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改善卫生服务供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鼓励人们就近就医。
其次是推广信息技术在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费用报销,减轻经济负担。
最后是加强卫生服务供给的监管,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公众健康。
总之,卫生服务供给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人力资源、物质设施、服务网络和财务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经济学相关 03-卫生服务供给
![经济学相关 03-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07e072df561252d380eb6eba.png)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某种卫生服务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
的变化,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
如图6-2所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供给
曲线S上,随着某种卫生服务价格的变动,点A、B、C之间的位置移动,
图3-2 卫生服务供给量的变动
当某种卫生服务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
数量的变化,称为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整条供给曲线
如图6-3所示,假设某种卫生服务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由于某
种因素使原来的供给曲线S
0右移到S
1
,表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从S
,表示供给减少。
图3-3 卫生服务供给的变动
16
17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特点
⏹与一般的商品或服务比较,卫生服务从总体上是
医院质量与数量的权衡
24
26 28
在现实中,病人对医学知识缺乏,而医生出于自身经
济利益的需求,医生既是顾问又是服务提供者,因此可以
创造额外需求,即供方创造需求(supply creates demand
化的现象。
卫生服务供给分析
![卫生服务供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1c2510f12d2af90342e604.png)
卫生服务不可能标准化、规范化,独
立的第三方也很难通过有效的手段对
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没有
医生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有绝对把握。
(五)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某项事物涉及的不单是个人 利益,而是集体、社区、国家的整体利 益乃至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 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 业
卫生服务供给的数量和种类会因供给者
的目标不同而有所不同。
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研究开发高新技术治疗手段为目标
第二节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一、供给弹性定义 供给弹性 (supply elasticity):表示
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
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价格变化l%引起的供
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供给的变动是整个供 给曲线的变动。
P S2 S0 S 1
P0
0
Q2 Q0 Q1 Q
三、卫生服务供给特点
(一)专业技术性 (二)垄断性 (三)主导性 (四)不确定性 (五)公益性 (六)外部性 (七)高质量无误性 (八)即时性
(一)专业技术性
提供卫生服务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和水平,只有受过专门医学教育或培训
2、负外部经济效应:当卫生服务的提供 者所采取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影响, 使他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 以补偿。
(六)外部性
补贴、购买、直接举办
医疗服务供给 基本医疗服务
正效应 国民健康 综合国力 医疗保险、医疗救济 国家受益
政府承担责任 降低疾病风险
(七)高质量无误性 卫生服务的提供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健 康,任何低质量及不适宜的服务,都会 给人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及
卫生经济学: 卫生服务供给(1)
![卫生经济学: 卫生服务供给(1)](https://img.taocdn.com/s3/m/992d7f79f90f76c660371a87.png)
第一节 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与特点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三、卫生服务供给的表现 四、供给与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
㈠供给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 上对某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产品数量。
要件:
• 1、生产者必须有生产和出售愿望; • 2、生产者必须有供应能力。
㈠产量调整的伸缩性
5、生产要素状况
生产要素越难改变,产量越难 改变
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㈡时间因素
时间越长,生产要素越可能发生变化
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㈢替代品
替代品数目越多,相似程度越大,弹性就越 大
TR=P*Q or TR=MR*Q
TC=AC*Q or TC=(AFC+AVC)*Q
短期:TR>TVC 即P>AVC 长期:TR>TC 即P>AC
2、生产成本变化
生产成本主要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技术 条件决定
技术条件不仅可改变生产成本,其本身 也是卫生服务供给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产品价格
供给法则
P
S1 S2
P1
O
Q1 Q2
Q
8、对提供者的支付方式
P133 不同的支付方式有不同的激励行为
9、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率与共付率
实际上是需求水平发生变化
10、卫生服务的提供能力与水平
提供能力:资源存量方面 提供水平:医疗质量方面
第二节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价格弹性 二、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种类 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讲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经济学
![第三讲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95accf8bd63186bcebbc5e.png)
第三讲卫生服务供给一、卫生服务供给的概述1.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供给(supply):某一特定时间里,在每一种可能的价格下,厂商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生产者必须有生产和出售的愿望;生产者必须有供应的能力)卫生服务供给(supply of health care):卫生服务提供者在某一价格和资源条件下,面对社会需求所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量。
(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2.卫生服务供给的分类(1)特需的卫生服务供给–急诊医疗、外科手术等医疗服务(2)一般性的卫生服务供给–针对一些并不威胁生命的急慢性疾病,以及一些使人不适的病症引起的卫生服务。
(3)预防保健和一些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服务–如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监测。
3.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1)同时性或及(即)时性(2)不确定性和变化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资格、控制权、相对缺乏)(5)高质量性与无误性(6)供给者的主导性(7)效益外在性(正、负)当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采取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卫生服务提供的正效益外在性。
当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采取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影响,使他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卫生服务提供的负效益外在性。
(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私人产品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抗争性,即如果某人使用了该产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使用,增加消费者就要增加产品数量;二是具有排他性,即只有按该商品价格支付了货币的人才能够使用这种产品,不付钱者则不能使用。
许多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如健康教育,疫区灭螺控制血吸虫病等,它们往往是一些最具成本效果的公共卫生和预防措施,但在市场机制下这些成本低效果好的卫生服务却没有人愿意提供,往往发生供给短缺。
4.卫生服务供给的表示卫生服务的产出是健康,但健康不易衡量,常用服务量指标代替。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eeafd38d02020740bf1e9b1f.png)
二、卫生服务供给曲线
(一)卫生服务供给函数 若把影响卫生服务供给量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 量作为因变量,则卫生服务供给函数为: QS=f(a,b,c,……,n)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卫生服务自身的价格与该 服务供给量的关系,则卫生服务供给函数为:
政府承担责任 降低疾病风险
医疗保险、医疗救济
7.高质量无误性
卫生服务的提供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其最终目 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健康,任何低质量及不 适宜的服务,都会给人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甚 至危及生命。
例如:我国5千万残疾人中,1/3为听力残疾,病因的 60-80%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不当。5000万 *1/3*0.7=1300万人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聋。
各地医院频现“疯狂支架”,源于其后的“暴利”驱使。 而很多医生也乐此不疲,而且会主动给病人推荐进口昂贵的支 架,因为每给病人上一根支架,医生就能得到非常诱人的回扣, 一般一个支架10%-15%的提成,放一个支架,医生至少能到 2000元。在利益的驱使下,医生会想尽办法多放支架。同款支 架不论长短,价格一样,因此有点病人明明放一根长的就可以, 医生会给他放两个短的,多赚一个支架的钱。而且特别在手术 过程中,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病情严重,这时病人在手术台 上,家属肯定会同意。专家坦言,不该上的支架被上了,能少 上的被多上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 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 会公益性事业 。
兼具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卫生服务的
需求,需要政府作为强大后盾为其提供政策及资金支 持,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 探索公益性的回归
第三章 卫生服务供给
![第三章 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cdb807e1aa00b52acfc7ca9b.png)
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三)产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性强(可替代数量与可替代程度), 供给弹性大;可替代性弱,供给弹性小。 可替代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四)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大,对价格反应强烈,如果在短期 内能够进行相应调整,则供给弹性大;需求 弹性小,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则供给弹 性小。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六)卫生服务供给的福利性 1.公立医疗卫生能够机构的公益性。 2.公共产品的短缺型。 非竞争性:多一人不增加成本,不降低其他 人的消费水平。共享消费的可能性。 非排他性:不能将物品据为己有,排斥别人 消费。这意味着很难这种消费收费。 3.”搭便车”现象
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高专业技术性 1.世界各国都对医疗卫生服务者有严格的学 历要求。全世界主流:8年制医学教育。 2.《执业医师法》:“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 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机构、人员、技术、 药品都有准入政策、准入门槛。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三)卫生服务的垄断性和供方主导性 1.垄断性:技术垄断、行业垄断、区域垄断 2.供方主导性:卫生服务供方的决策成为能否 合理选择卫生服务项目的关键。 3.结果:效率低、质量差;卫生资源配置与利 用的不合理。
(二)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 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 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基本的形式为: Q=ALαKβ A为常数项,α、β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产出的弹性系 数。可利用α 和β的组合情况,来判断规模报酬情况: ①α+β>1, 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 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②α+β<1, 称为递减 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 得不偿失的。③α+β=1, 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 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 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4c68f0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a.png)
卫生服务供给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我国经历了从较为落后的状态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卫生领域的投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首先,医疗保健是卫生服务供给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主体,区域分级医疗服务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医疗体系。
各级医院除了提供传统的治疗服务外,还逐步发展了预防、康复和社区医疗服务等新型医疗模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获得医疗保健服务。
其次,预防保健是卫生服务供给中的重要环节。
我国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积极开展群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力度,提供免疫接种、常见疾病筛查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有效地降低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再次,公共卫生是卫生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卫生主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卫生状况和疾病防控,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保障公众的卫生安全。
政府加大了对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职业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卫生监测和风险评估,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确保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卫生服务供给还包括了环境卫生服务。
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是健康的基础,政府加大了城市环境卫生建设和农村卫生改善力度,提高了卫生设施的覆盖率和管理水平,加强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条件。
总之,卫生服务供给是保障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全面、更优质的卫生服务。
面对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卫生经济学第3章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经济学第3章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735aef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f.png)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1.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产品数量。
可以分为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两种。
(1)生产者必须有生产和出售的愿望(2)生产者必须有供应能力2.卫生服务供给:与供给的概念相似。
(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3.供给的目的:产量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4.卫生服务供给的目的:通过卫生服务的提供,承担起保护生产力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职能,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
5.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1)垄断性(2)不确定性(3)公益性(4)外部性(5)即时性(6)主导性(7)技术性6.卫生服务供给曲线:7.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1)生产者的目标(2) 生产成本的变化(3) 产品的价格① 税收和补贴② 其他相关物品的价格③ 价格预期④ 市场上的供给者的数目8. 分比卫生服务价格变化的百百分比卫生服务供给量变化的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9.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种类10.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1) 产品调整的伸缩性(2) 时间因素(3)替代品1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同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1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1)劳动(2)资源(3)资本:物质形态和货币形态13.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第一阶段:收益递增阶段第二阶段:收益递减阶段第三阶段:收益不变阶段1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固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总产品的增量(即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之后出现递减态势。
15.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特征:(1)假定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不适用于所有要素的数量都等比例增加的情况(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建立在假定技术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因此,他不能预测在技术上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总量会发生什么变化(3)在使用或分析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时要求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必须是能够改变的16.等产量线:(1)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为负值(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3)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递减17.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它表明生产者在既定成本下所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机构分类(二)
所有权形式 公立 私立:营利和非营利 我国将公立医疗机构和部分私立划分位非营利 性医疗机构,剩余的划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病人住院日的长短 短期医院 长期医院
医疗服务供给的目的
? 对于一般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来说,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 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最大的回报,通常是指获得最大的利润。
政府承担责任 降低疾病风险
医疗保险、医疗救济
卫生服务供给
? 章前案例:
便宜的“经典药”哪去了?
杭州周先生患了急性肠炎,在2006 年8月30日,即99种抗微生 物药品降价的第三天,买了一盒诺氟沙星胶囊(0.1g*24s ), 按照最新药品降价名单,该药最高售价为4.6 元,既便宜又管用 。后来他再次患病,想让医生开此药使用,医生说该药被停止 销售,给他开了一盒价格20多元的其他消炎药。
? 对卫生服务供给的专业技术质量有很高要求。
2.垄断性
?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 定点医疗机构
3.主导性
? 卫生服务的需求者缺乏足够的信息不能做出理性的选 择,具有被动性。
? 在卫生服务的利用选择上,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需求 者的代理人,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卫生服务提供者 的决策成为能否合理选择卫生服务项目的关键。
? 医疗服务的供给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可以有多种: 对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提供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是追求 利润的极大化,即医院或医生是为了最大利润而提供医疗 服务; 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提供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除了要达 到一定的经济收益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救死扶伤,以获得 社会效益。
测量医疗服务供给的指标:门 /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 床日数等
主要内容
?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 三、供给者的诱导需求
第一节 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与特点
? 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 ? (一)供给(supply)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 平上对某种产品愿意并能够出售的产品数量。
生产者必须有生产和出售的愿望
4.不确定性
? 卫生服务对象存在个体差异,疾病的表现各有 不同。
? 卫生服务不可能标准化、规范化,独立的第三 方也很难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卫生服务质量进行 监督和评价,没有医生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有绝 对把握。
5.公益性
? 公益性是指某项事物涉及的不单是个人利益,而是集 体、社区、国家的整体利益乃至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针对此问题,有记者对杭州几家大医院进行探访,各家医 院都不再出售诺氟沙星。某药业公司人士表示,降价之后这种 药太便宜了,医院没赚头都不卖了。为遏制药价虚高现象, 1997-2012 年间,国家发改委先后30次降低药品价格,但多数低 价药却在一夜之间“蒸发”,看病难、药价贵的呼声仍不断。
——人民网2012年9月
? 卫生机构 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妇幼保健机构 老年护理院
? 卫生人员 医生:专科医生vs 全科医生 护士 护工 卫生机构管理人员
卫生机构分类(一)
? 广义的卫生机构 预防保健机构 医疗机构
? 三级九等
? 专科医院vs综合性医院 妇幼保健机构 卫生研究和培训机构等等 ? 狭义的卫生机构:主要是指医疗机构
6.外部性
? 1、正外部经济效应:当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采取 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 不能从中得到报酬。
? 2、负外部经济效应:当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采取 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影响,使他人为此付出 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
外部性
补贴、购买、直接举办
医疗服务供给
基本医疗服务
正效应 国民健康 综合国力 国家受益
在正向变动关系。
P
S
P
S2 S0 S1
P1
P0
P0
P2
0
Q2Q0Q1 Q
0
Q2 Q0 Q1 Q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时,
假定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动,
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供给量的变动。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三、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1、信息缺乏 2、被动性 3、效益外在性 4、效果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 多元性
A
5
18
B
4
16
C
3
12
D
2
7
E
1
0
(三)供给曲线
? 如果供给函数为线性, ? 如果供给函数为非线性
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
,供给曲线是曲线。
P
S
P
S
0
Q
直线型:QS=c+d·P
0
Q
曲线型:QS=a·Pb
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变化
卫生服务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价
格的上升而上升,随价格的下降而下降,供给量与价格间存
生产者必须有供应能力
如果让一家卫生院 开展颅脑肿瘤切除 术,结果会怎样?
? (二)卫生服务供给 (supply of health care)
①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
②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 能力。
掌握提供卫生服务的技术 具有相应的辅助人员 具有提供卫生服务所需要的基本设施、条件
谁是卫生服务的提供者?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 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 会公益性事业 。
? 兼具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卫生服务的
需求,需要政府作为强大后盾为其提供政策及资金支 持,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 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 探索公益性的回归
供给的特点: 垄断性 主导性 技术性 外部性 公益性 即时性 高质量性
1.专业技术性
? 提供卫生服务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只 有受过专门医学教育或培训并获得行医资格的人, 才能提供某一类型的服务。
?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 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 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二、卫生服务供给曲线
? (一)卫生服务供给函数 若把影响卫生服务供给量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 量作为因变量,则卫生服务供给函数为: QS=f(a,b,c,……,n)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卫生服务自身的价格与该 服务供给量的关系,则卫生服务供给函数为:
QS=f(P)
(二)卫生服务供给表
P(价格) Q(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