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作者:张师伟何思啸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摘要]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实质政治内容是“屈民而伸君”与“屈君而伸天”。
在政治思想史上,天人感应的地位应该是一个糅合前人思想,为后人提供体系性政治思想框架的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他标志着封建王朝思想上的成熟,后世封建王朝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沿用这一思想体系,证明了其在封建王朝中的统治地位。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主干思想政治哲学一、董仲舒和他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一生经历的文景之治与汉武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是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
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
在这种思想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学术自由的大背景下。
董仲舒开始走上了学问之路。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
东南两面。
邻近齐鲁。
北靠燕代,西界三晋。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方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西汉文帝、景帝时,王朝还处于休养生息之中。
儒士虽然受到表面上的礼待。
但是不受重用。
故有“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等等说法。
董仲舒此时也韬光养晦,政治上一无建树,但他并没有消极适世,他一方面广招生徒,私相传授。
为汉朝培养了一批推行儒学的合格人才,并且潜心研究百家学说。
特别是深研汉初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
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兼容诸子百家的新儒学体系,以适应西汉社会大一统之局。
以求积极有为之效。
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窦太后亡故之后。
儒学才真正迎来了复苏的春天。
董仲舒也才应时而出,适时地喊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
略论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
略论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作者:杨立灵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9期摘要本文探讨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1 “天人合一”的内涵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的学说。
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
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人与天是相合的。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
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
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他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
即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
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与“改制”之说。
他认为统治者为政有过失,天就出现灾害,以表示谴责与警告。
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出现怪异来惊骇,若是还不知畏惧,于是大祸就临头了。
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
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
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
正是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
他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这种认识论达到了神秘的程度。
2 天人思想的政治实质和内容在现实政治中,董仲舒主张君权至上,拥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为巩固这一体制,保证汉家天下的长期延续,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
董仲舒“天人感应”
4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1)董仲舒把汉代的封建统治说成是“天道”、“天意”的体现,认为皇帝是按照天的旨意来推行其封建的政治的,即“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这样就给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以宗教神学的理论根据。
(2)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宇宙万物都是“天”有意创造,其变化体现天的意志;并且着重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歪曲以及对自然界现象随意比衬、解释来论证天有意志,把阴阳五行和自然季节的变化都说成是天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把本来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歪曲为神秘主义目的论。
(3)他通过肯定有意志的“天”,进一步论证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并提出了“人副天数”的命题。
他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和道德本质,天人是合一的,可以交感。
天创造人是要天来实现天的意志,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违反天意,天就震怒。
统治者若违反天意,天就会以灾异现象加以警告,如不觉悟,则后果更严重。
天通过“符瑞”和“遣吉”来警告统治者。
(4)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道和天一样,都是永恒不可改变的,虽有,但“道”是没有根本变化的,即“天不变,道亦不变”。
此外,为了把封建的统治秩序,说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还用“阳尊阴卑”的理论,把封建的伦常关系,绝对固定化起来。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天然感应,指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子思)。
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先秦时期的天人感应比较零散,汉代以后天人感应的神学色彩愈发浓重。
只有汉代时期的天人感应经历了由建构到解构的过程。
因此,阐述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能够呈现一个动态的且清晰的发展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天人感应思想。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哲学的感应,在对象和内容上尽管偶尔涉及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但主要还是指天与人之间的感通与应和。
天人感应的观念起源很早,其痕迹散见于先秦的远古典籍中。
为方便介绍,本文暂把其分为春秋以前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 一) 春秋以前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书《诗经》、《尚书》、《周易》以及管仲的哲学思想中,现概括如下:1.《诗经》中有多处体现了人与“天”( 帝)之间的矛盾,如“瞻仰昊天、则不我惠”,“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浩浩昊天,不俊其德。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天( 帝) 似乎已被当做一种类似于人的、有性情的对象存在。
正是基于这一点,一方面,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对天的行为作出感情的判断。
另一方面,《诗经》中也有“克配上帝”、“顺帝之则”的原始感应意识。
在远古先民的观念中,天无疑是作为一个人格神而存在,并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事务。
因此,天是人们既崇拜又畏惧的对象。
尽管“天命靡常”,人无法正确的认知或确凿地把握天的意志,但还是应该尽心尽力地去“昭事上帝”,“克配上帝”。
因为有一个准人格化的天在监管你,所以,无论个人的行为,还是国家的政治都必须与上天相称合、相呼应,努力做到与上天相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顺帝之则”。
否则,上天就会通过异常的天文现象予以谴告、警戒。
远古先民认为,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发生与君主统治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
王行善政,人民安居乐业则不会出现日食月食现象。
如果君王无道,百姓民不聊生,那么上天一定会通过日食月食来警告君王,敦促他弃恶从善。
所以,人君国主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违反天的意志的行为要及时加以改正。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权威资料]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历代思想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天人学说的逻辑演进历程中,董仲舒在广泛吸收前人天人合一思想上,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新模式——“天人感应”说,丰富并完善了传统“天人合一”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西汉的大一统局面。
但其哲学立场是唯心主义的,对历史发展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审视董仲舒是汉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汉代的政治和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作为其天人观之基本内涵的天人感应论,是一个最有歧义的问题。
本文拟对此作一述评。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渊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殷周以来“上帝说”和“天命说”,二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是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
殷商时期“上帝说”和“天命说”非常盛行。
《诗经·商颂》曰:“帝立子生商。
”《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有商服天命。
”到了西周这种宗教神学思想发展成了“以德配天”的理论。
“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尚书·召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蔡仲之命》)这时的天人思想应该说是理性主义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人们观念中的上天是神灵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统一。
春秋时期的天人思想里增加了孔子所说的命运之天的意思。
《论语·颜渊》中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述尔》中有:“天生德于予”。
天命中有人们无法预知、不能把握的部分,对于此人们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有修养的君子能够体认天命,人只有“知天”、“则天”才能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简介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视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
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上为《大易识阶》米鸿宾的主要观点,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
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
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
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
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
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董仲舒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在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摘要:“天”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哲学重视“天”的传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
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十端说、人副天数说、祥瑞灾异说和受命改制说,其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即通过祥瑞灾异说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这一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大一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在中国传统天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天人感应人副天数谴告一“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一)天为大神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论证“天”为至上神,为万物之始。
首先,董仲舒将“天”与宇宙万物建立起血缘伦理关系,把“天”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
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即万事万物皆由“天”所生,没有例外。
那么,作为万物之杰的“人”自然也是“天”的子民,董仲舒说:“为人者天也。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这样,“天”与人的关系就被等同于父与子的关系,从而在伦理上获得了至上权力的合理依据。
其次,董仲舒巧妙地借助阴阳五行学说将”天”进一步神化,“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使得“天”与阴阳建立了必然的联系。
因此,“天”自然就成为“王者之所最尊”,“百神之大君也”。
这样一来,“天”理所当然地取得了统摄自然与社会的无上权威。
(二)人副天数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感应,首先就在于“天人同类”。
“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即人本身是“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称之为“人副天数”。
首先,人的形体结构就是“天”之模式的副本。
“人之身,首窾而员(圆),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天”有着相同的模式;“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指出人体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皆与“天数”相合,因此天人本为同类。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在目前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汉代哲学思想的研究仍属薄弱。
这种薄弱不仅表现在研究专著、论文数量上的偏少,更主要的在于其研究质量上的偏低。
就汉代哲学的研究质量言,一则是对汉代哲学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
汉承秦制,汉帝国在经济、政治上为中国封建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在思想文化上定儒学为一尊,从而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确定了指导思想;在哲学思想方面,汉武帝在“册问”贤良文学之士时明确提出了“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问题,董仲舒在回答皇帝之“册问”的“策对”中明确讲到了“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汉书·董仲舒传》的“天人之际”思想,就连司马迁那样的史学家也要通过“史”来“究天人之际”问题。
但迄今为止,对汉代哲学所明确提出的“天人之际”问题却重视和探讨不够,这使人感觉到,汉代的天人思想要么就是一些神学目的论的臆想,要么就是一些肤浅的经验直观,难见其中哲学理论的价值。
二则对汉代哲学思想的梳理、发掘上有人为地简单化和公式化倾向。
虽然现在的汉代哲学研究论著对陆贾、贾谊、董仲舒、刘向、刘歆、扬雄、桓谭、王充、王符、仲长统、张衡、《礼记》、《淮南子》、纬书、《太平经》、《黄帝内经》等等的其人、其书的哲学思想多有所发掘,但汉代哲学思想的总体框架仍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王充“元气自然”论的对立,似乎董仲舒讲的是一种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臆想,而与之对立并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则是王充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
在此种人为认定的汉代哲学思想体系中,已完全消除了“天人之际”这样真正的哲学问题,人为地将汉代哲学简单化和肤浅化了。
第三个方面则是对汉代哲学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比如说,董仲舒为什么要讲“天人感应”论?天与人究竟是如何相感相应的?这种感应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它反映和表现了当时怎样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水平?它有什么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哲学价值?王充为何要讲“元气自然”论?这种理论到底对人们认识、把握宇宙有何作用?王充一味地反对目的论,这种反对究竟有何价值?这些问题并没有深入探讨,仍囿于一般的就事论事。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一提起天人感应思想,马上便会想起董仲舒,因为他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从此,天人感应思想便成为二千年来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由董仲舒凭空创造的,而是该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
最早关于天人感应的记载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
《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诗经》中关于天人思想代表性的说法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大雅》)。
春秋时,子产治郑,《左传》认为是天降命于贤者,提出“善之代不善,天命也”(襄公29年)。
而万世师表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
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孔子又提出“知天命”“畏天命”,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中庸》中提出“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可见天人感应思想并非董仲舒凭空创造的,而是对前代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
大谈天人、古今,并寻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规律,是汉代的时代精神。
而将它发扬光大的便是董仲舒,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http://wWw.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
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汉武帝虽然不喜欢这个学说,因为它限制了君权,但是鉴于它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还是在形式上接受了它。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述评
董仲舒 的天人感应思 想来 源于先 秦哲学 的“ 天人 合一 ” 观, 先秦 的“ 天人合一” 观为董仲舒提供 了理论 依据 。他不但
继 承 了 关 于 “ 帝 ” “ 道 ” “ 命 ” 学 说 , 汲 取 了 已 有 上 、天 、天 等 且
的阴阳五行说和诸 子百 家学说 的有 关 内容 , 将其 熔于 一炉 , 建构了适应汉代政治 需要 的“ 人感应 ” 论。董 仲舒援 引 天 理 前人的阴 阳五行学 说作 为普遍 有效 的公 理 , 并将 之发 展 , 用 以解释宇宙构成 、 自然现 象 , 明人事 活动 。董 仲舒 所谓 的 阐 天人感应是 自然 的 内部 感应 , 即天通 过与人 的互 动 , 以祥瑞
系, 但恰恰是 中国古 代哲 学却一直以来把 对天人关 系的探究 作 为研 究的基本 问题 。对 天人关 系 的探讨 最早 可 以追溯 到
原 始社 会 , 点 在 于 原 始 社 会 的 图 腾 崇 拜 。那 时 , 类 对 天 起 人 人 关 系 的探 究 大 部 分 出 自对 自然 之 “ ” 代 表 的 未 知 世 界 天 所 的 无 知 和 敬 畏 , 而 形 成 了 对 “ ” 图 腾 崇 拜 。随 着 社 会 的 因 天 的
或 灾 异 的形 式 体 现 赏 善罚 恶性 能 , 此 类 警 告 对 人 而 言 并 不 但
表 现 出 “ ” 恶 意 , 而恰 恰 表 示 了 “ ” 人 的 仁 爱 之 心 。 天 的 反 天 对
发 展和人们认知能力 的提高 ,天 ” “ 字的内涵也不断丰 富。在
商代 , 天” “ 仅指客观事物 , 自然 之天 ; 了西周初期 , 天 ” 即 到 “
与人 , 故天之数毕 于十 , 于天 而终 于人。他认 为 天生 育 了 起 万物和人 , 人受命于 天。“ 天地之 精所 以生 物者 , 贵于 人 。 莫
总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总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天人感应思想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汉初年,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下面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进行详细总结。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集中在天地之间的关系上。
他认为天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和主宰,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指南。
董仲舒根据天体的运行、天象的变化以及人类的行为来探寻天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能够影响天地的运行,同时天地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行为。
董仲舒将人类分为两个层面:天意之人和物欲之人。
天意之人是指具有高尚道德伦理的人,他们能够察觉天地的变化,遵循天道的指引。
物欲之人则是那些被欲望和私欲驱使的人,他们追求个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天地的规律。
董仲舒认为,只有天意之人才能与天地相应,与天地保持和谐的关系。
他强调了人类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们才能回归到人性的本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对政治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承天法”的概念,认为国家的法治原则应该与天地之道保持一致,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他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认为只有具备高尚道德的统治者才能有效地统治国家。
董仲舒还关注了天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天地赋予人类特殊的地位和能力,人类应该尊重天地之道,善待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强调了个体修身的重要性,不仅对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中有着重要地位。
它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家提供了思考人性和社会道德的基础,并对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顺应天道,实现个体境界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仍然影响和指导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这个贴子最后由攀尧在2006/01/12 11:58am 第2 次编辑]董仲舒的思想体系1.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说。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天人感应说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天命论,又吸取了阴阳家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
董仲舒认为,只有人的结构与天地偶合:成人有骨366节,与一年之月数相副;栖内有五脏,与五行相副;外有四肢,与四季相副(《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如此等等,总之,人确乎与天数相似而“合二为一”。
既然“天人相副”“天人同类”,天和人有相同的气质和情感,他们之间就可以相互感应,这就是他“天人感应”神学理论的基础。
在宇宙观上,董仲舒提出“天人相与”的理论,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人格神,天按自己的面貌创造了人。
他认为人的形体都是按造天的形体构造的。
例如,天有日月,人有眼睛;天有山川河流,人有骨骼血管之类。
人的道德品行,喜怒哀乐,国家的庆、赏、刑、罚,无不同天有密切的关系。
董仲舒说:“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意思上说:人的德行使由天理变化而来的,人的好恶是由天的温暖、冷清气候变化而来的,人的喜怒感情是由天的寒暑变化而来的。
他说天有暖、暑、清、寒四种气候,与之相对应,人间有庆、赏、刑、罚四种政令。
董仲舒还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
他说:“<<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
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可以容服。
”(《春秋繁露•服制象》)其实天本无目的可言,在自然界只存在因果关系,并不存在目的关系。
天有目的之说,是董仲舒加给自然界的。
它便于统治者假借天的目的来推行自己的主张。
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为汉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董仲舒认为君权是神授的。
他说:“德侔(相等)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又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者:潘文杰来源:《青苹果·高二版》2016年第05期在学习中,对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很多学生一知半解。
下文拟从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内涵和评价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天人感应思想是我国一种很古老的思想,起源很早,《诗经》《尚书》《周易》等古籍中都有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天人感应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管仲、孔子、墨子、邹衍以及范蠡的哲学思想中,其中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影响甚巨。
到了汉代,随着天文、历法等的发展,天人感应成了人们宇宙观的基本概念,秦汉之际的天人感应观念成为时代的共识,人们运用天文气象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生活。
汉朝初年,《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为汉代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天人感应思想提供了实证依据。
《淮南子》对于天人相类的表述则更加明确,也更加系统,认为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内在的有机联系,此书代表了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但是,《黄帝内经》与《淮南子》只是停留在对天人感应学说的一个部分———天人相副的论述上,没有真正涉及天与人相感应的问题。
综上所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董仲舒作为我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集大成者,博采众长,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系统,最终将天人感应思想推向了成熟形态。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内涵董仲舒所谓“天人感应”,主要有如下双重含义:一种含义是:君主作为天子,是上天之子,承接天的旨意,代表上天统治和管理人间事务。
所谓“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因此,天人感应实为“天子”与“天”的感应。
另一种含义是:因为上天不会说话,所以上天的意志主要通过“祥瑞”或“灾异”的现象显现,这就是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
如果君主政治清明、社会太平,上天就会降下嘉禾、醴泉、甘露、麒麟、白鹿等祥瑞之物以资表扬,所谓“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研究
l 董 仲 舒 “ 人 感 应 ” 学 思 想研 究 回顾 天 哲
《 春秋 繁露 》 是研究 董仲 舒思想 的 主要 材料 。《 秋繁 露》 伪难 辨 , 版本 多而 杂 。从 宋 至建 国之 春 真 且 间, 学人 主要 致力 于《 秋繁 露》 春 文字 、 文义 的校 订补充 ,1 对董 仲舒 “ [j _ _ 天人 感应 ” 思想 的研 究 未形 成学
《 董学探微》 作为 8 年代后期出现的董仲舒思想研究专著 , 0 将董仲舒 的“ 天人感应 ” 置于宇宙论思想下 进行 分析 、 论述 , 出董仲舒 的宇 宙系统 的核心 是天 人感 应 , 人感 应 的 目的在 于政 治 的结 论 。这 一时 得 天 期, 肯定董 仲舒 “ 天人感 应 ” 想 的积 极意 义是其 思想 研究 的主 流 。 思
论、 五行论而加以论述 ; 田知久在《 池 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说》 一文 中, 董仲舒的天人相关论放在思想 将 史 的潮 流 中加 以论 述 , 出董仲 舒 “ 人思 想 ” 的“ ” 有 “ 格神 般 的 主 宰者 ” “ 得 天 中 天 具 人 和 自然 的存 在 ” 两
种性质 。
2 董仲舒 “ 天人感应” 哲学思想的 内容
术潮 流 。
建 国后 , 仲舒 的思想研 究开 始受 到学界关 注 。建 国后至 7 代末 , 董 仲舒 “ 董 0年 对 天人感 应 ” 想研 思 究 以侯外 庐 、 友兰 、 继愈 等为代 表 。他 们 主要 是在 各 自撰 写 的通 史 类 著作 中 , 及 到 董 仲舒 的“ 冯 任 涉 天
人感应” 思想 , 如侯外庐的《 中国思想通史》 冯友兰的《 、 中国哲学史新 编》 和任继愈的《 中国哲学史》 。 研究 内容 集 中于董仲舒 思想 的神 学和唯心 主义性 质 , 较少 肯定 董仲舒 思想 积极 的历史 作用 。 8 O年代后 , 以金 春峰 《 董 仲舒思 想 的特 点及其 历 史作 用 》 论 为标 志 , 仲舒 “ 人感 应 ” 想研 究进 董 天 思
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
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对于大众有普及影响的理论。
其涵义:天与人相通,天可以根据人的不同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
从总体上看,这种思想理论有神学色彩。
每个时代都在讲天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不同时代,讲天人感应,其内容、形式和思想内涵不一样。
一、天人关系的发展线索 1.上古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述异记》: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喜为晴,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神话夸父逐日《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后羿射日战风《淮南子·本经篇》: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2.天文与王权关系王权的基础《尧典》:“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圭表——立表测影最早的天文学是政治天文学。
铜钺中的天人关系甲十《汉书·百官志》:“北斗第一星不明,御史大夫非其人也;第二星不明,大司农非其人也:第三星不明,少府非其人也;第四星不明,光禄非其人也:第五星不明,鸿胪非其人也;第六星不明,廷尉非其人也:第七星不明,执金吾非其人也。
”三垣二十八宿《史记·秦始皇纪》“秦始皇筑咸阳宫。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名词解释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名词解释
董仲舒是中国西汉末年和早期东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被誉为“汉儒之宗”。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天地与人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董仲舒所谓的“天人感应”是指人与天地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共鸣的关系,人的思想行为与
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相互影响。
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相和谐、共生。
其次,董仲舒将“天人感应”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
他提
出了“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重要思想,强调个体修养
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改变行为习惯,人
可以与天地之道相合,实现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天人感应的核心概念还包括“天地人”三者相合的思想。
董仲舒
认为,天地是宇宙的基本要素,人则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人应当遵循天地的运行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以实
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
此外,董仲舒还提出了“治天下”思想。
他认为,通过遵循天地
的规律,改正自身的错误,首先使自身和谐,以个人的榜样影响家庭、社会,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
君主的职责,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综上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个体修养与社会治理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
整体的一体性。
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修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才能实
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
这一思
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及后世的影响深远。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研究综述
论 的 实际应 用 ,本 文 的正 文 也将 由这 三 个部 分构 成 ,对 这 三个 部 分分 别 进行论 述 。 关 键词 :董 仲舒 ;天人 感 应 ; 阴阳
1 “ 天人感应 ”思 想的历史渊源 董仲舒 的 “ 天人感应 ”思想是董仲 舒在 前人对 天人关 系研究的基 础上发展 出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学者祁向文在 《 论董仲舒 天人 感应思想》一文 中就对董仲舒 “ 天人感应 ”的思想渊源进行 了十分详 细概括 。文 中指 出西汉 以前天人思想的发展主要分为史前时期、殷商 时期、西周初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五个阶段 。
( - ) 、史 前 时期
分别是天、地、阴、阳、水、火 、金、木 、土 、人 ,由此可见 “ 天” 有两种 ,一种是 包含十端 的 “ 十端 之天 ”,另一种是 作为十端之 一 的 “ 一端之天” 前者是人格神 之天,后者是 自然之天 。自然之天反 映着人格神 之天的意志和 目 韵 ,两者在道德上形成统一 ,这是董仲舒 “ 天”的哲学的神学 目的论。 ‘
董仲舒天人哲学思想及其人文价值分析
041[摘 要] 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董仲舒的天人哲学思想及其人文价值,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课题。
这一研究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度挖掘,也关系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这些思想应对人类面临的众多挑战。
基于此,对董仲舒天人哲学思想及其人文价值展开研究,分析董仲舒的生平与时代背景,阐述董仲舒天人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天人哲学思想的人文价值,旨在全面理解董仲舒的天人哲学思想。
[关 键 词] 董仲舒;天人哲学;人文价值董仲舒天人哲学思想及其人文价值分析陈 莹董仲舒天人哲学思想,作为汉代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人文价值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董仲舒的天人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成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对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董仲舒生平与时代背景董仲舒,西汉时期杰出的儒家学者,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和文化。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其一生的学术和政治活动,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学术追求和政治理想,也深深地植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04年,正值汉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董仲舒以其深厚的儒学素养和对时事的敏锐洞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试图通过儒家思想的复兴来解决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董仲舒的生平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人们理解其天人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在汉朝中期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大背景下,试图寻找一种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理论基础。
在当时,儒家思想与道家、法家等诸多学派争鸣,董仲舒能够在这样复杂的思想环境中,提出新的理论创见,显示其非凡的学术勇气和深邃的思想洞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摘要:“天”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哲学重视“天”的传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
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十端说、人副天数说、祥瑞灾异说和受命改制说,其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即通过祥瑞灾异说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这一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大一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在中国传统天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天人感应人副天数谴告
一“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
(一)天为大神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论证“天”为至上神,为万物之始。
首先,董仲舒将“天”与宇宙万物建立起血缘伦理关系,把“天”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
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即万事万物皆由“天”所生,没有例外。
那么,作为万物之杰的“人”自然也是“天”的子民,董仲舒说:“为人者天也。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这样,“天”与人的关系就被等同于父与子的关系,从而在伦理上获得了至上权力的合理依据。
其次,董仲舒巧妙地借助阴阳五行学说将”天”进一步神化,“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使得“天”与阴阳建立了必然的联系。
因此,“天”自然就成为“王者之所最尊”,“百神之大君也”。
这样一来,“天”理所当然地取得了统摄自然与社会的无上权威。
(二)人副天数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感应,首先就在于“天人同类”。
“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即人本身是“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称之为“人副天数”。
首先,人的形体结构就是“天”之模式的副本。
“人之身,首窾而员(圆),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天”有着相同的模式;“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指出人体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皆与“天数”相合,因此天人本为同类。
其次,不仅人的生理构造是“天”之模式的复制品,就连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属性也与天相同。
董仲舒认为,人“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着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
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因而将人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与“天”相附和。
因此,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通过以上所述,董仲舒论证了“天人同类”,为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同类互感
董仲舒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用以解释自然现象的“同类相动”思维方法,并把它作为普遍的分析事物之间关系的方法。
董仲舒认为同类事物之间都能够发生感应,还认为事物之间的这种感应不是没有来由,而是有其内在根据的,“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也。
其动以声而无形,人不见其动之形,则谓之自鸣也。
又相动无形,则谓之自然,其实非自然也,有使之然者矣。
物固有实使之,其使之无形。
”宇宙中凡属于同类的事物都能彼此共鸣或激励,并能够影响同类的其他事物,即“同类互感”。
二“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
(一)天显祥瑞
首先,董仲舒认为帝王将兴,必有祥瑞之兆———“受命之符”。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
”伟大人物诞生之时都会伴有不同寻常的现象发生,即“受命之符”,这是君权天授的标志。
同时,董仲舒还认为如果君主治理有方,政治修明,便会感动上天,天就会降祥瑞以示嘉奖。
“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即如果人主政治清明,则阴阳和顺,便会风调雨顺,出现吉祥物象。
(二)天谴灾异
董仲舒还认为如果君主政治昏暗、荒淫无度,上天就会降下日食、月食、彗星、山崩、地震、蝗灾,以及瘟疫等灾异以示警告和惩罚。
一句“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已经把灾异产生的原因概括殆尽。
故此,每当有灾异出现,天子必须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以期获得上天的原谅与宽恕。
由此看出,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显祥瑞和天谴灾异是天人感应的两个基本观点,其落脚点在于论证君权神予与君权神夺。
三“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天人感应”说是董仲舒“天人”哲学的理论核心,“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它为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提出了理论依据。
董仲舒的天命思想既是西周以来天命思想的传承,又有其超越之处。
西周统治者提倡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被改造为“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也就是“君为臣纲”,这确立了
君主的独尊地位,以便为汉代的大一统专制政治创造条件,“屈君以伸天”则使具有独裁特权的君主有所畏惧,确立德治为本的思想,戒除残暴的独裁统治。
而董仲舒出于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突出了君臣、父子、夫妇三对主要的社会伦理关系中君臣父的尊贵地位,认为前者压倒后者,后者应无条件服从前者,这样臣子妇的人格价值被贬低,“臣有恶,君名美”。
董仲舒更进一步把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异同道德的善恶相统一,把道德之善赋予人君,把所有恶行托给人臣,通过贬低人臣的人格价值来维护君主的威严,这一方面抑制了君弱臣强的情况发生,以维护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三纲常”思想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日益发展为人性的枷锁,酿成许多愚忠愚孝及贞妇烈女的悲剧。
尽管董仲舒对祥瑞和灾异的认识并不科学,但这毕竟是当时最能为人所接受的解释,更何况它无论对于君主还是对于臣子民众都具有某种功利色彩的现实意义。
因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学说不仅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对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应该说,“天人感应”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积极的作用,但缺陷是囿于宗教神学体系内,其作用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0.
[3]马勇《旷世大儒——董仲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