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2018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新课程标准引发了许多热议。
它旨在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良好的教育,为新的学术领域准备好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求。
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长期投资也推动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以确保未来的世代受到更好的教育。
2018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遵循着“紧扣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
它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思考,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初中到高中,教材将深入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以更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这些学科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
在实施新标准时,除了更新教材,还有一些更关键的改变需要实施。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在课堂中的表现,推出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
除了传统教学模式,还将推出活动式教学模式,赋予学生更多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分析、解决问题方面有更多的机会。
此外,新的教育评价也是改革的重要环节。
新的评价系统将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掌握将不再作为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最后,新的标准也将推出一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科技实践知识和技能,加深学生对此领域的理解,并锻炼学生在科技应用中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018年新课程标准旨在加强中国教育改革,更充分体现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及应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将为中国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更多机会,从而为建设朝气蓬勃的美好社会提供重要的支持。
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1. 引言语文是中小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开展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将详细介绍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和改革意义。
2. 课程目标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批判性的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具备继续升学和参加社会工作的能力”。
这一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社会交往非常重要。
终身学习能力则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关键能力。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的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最后,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具备继续升学和参加社会工作的能力。
这是为了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升学或就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 主要特点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相对于以往的版本,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主要的改进和创新。
3.1 强调语文的实用性与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语文教育相比,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语文不再是纯粹的学术科目,而是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注重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和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2 推崇多元文化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国际视野。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18年新课标1英语
18年新课标1英语18年新课标1英语课程标准,即2018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对普通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指导。
以下是对这一课程标准的概述:课程性质:新课标1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同时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1. 语言知识:掌握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
2. 语言技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英语。
3. 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
4. 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 思维品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1.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学习、语法知识、句型结构等。
2. 语言技能:包括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计划、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方法等。
4. 文化意识: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跨文化交际技巧等。
5. 思维品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教学建议:1. 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使用中学习英语。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5. 加强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评价方式: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进行。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进行评价。
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
2. 教辅:包括词汇手册、语法练习册、听力材料等。
3. 网络资源: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等。
课程实施:1.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3.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课标实施的监督和指导。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修订版)整理版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人教版 )一、数与代数〔一〕数与式1、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拟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 的含义〔这里的 a 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XX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X围。
(5〕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那么,会用它们进展有关的简单四那么运算。
3、代数式(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展运算。
4、整式与分式(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
(2〕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型和去括号的法那么,能进展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展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 3〕能推导乘法公式: a b a b22, a b222, 了解a b a2ab b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展简单计算。
(5〕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根本性质进展约分和通分;能进展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二〕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8引言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科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小学教育提供指导,确保教师教学的一致性,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8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意义。
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和发展科学技能的重要时期。
科学课程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问题解决等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对自然界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科学课程标准旨在统一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校不同年级的学习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内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8包含多个方面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培养。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概述:1. 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物体的性质、天气现象、植物和动物等的分类以及简单的生态知识等。
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跨年级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确保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2. 实践能力科学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学生将学习设计和常见实验的执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
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来寻找答案。
科学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批判思维,提高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4. 素养培养除了科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将学习科学方法的正确应用,提高对科学成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热爱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实施意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重要意义。
对学生而言,科学课程标准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标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一、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文件,旨在明确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2.培养学生的听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各类文本资料进行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的能力,以及写作文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爱好。
三、课程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的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通过各种听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或进行思考和讨论。
2.口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准确、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各类文本资料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进行问答和讨论。
4.写作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作短文、日记等。
5.文学欣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样化教学: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4.情景教学: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随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中国也不断发展出新的课程标准,以实现“全面办学、深化教育”的理想。
2018年,中国开发出一套新的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包括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一、教育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将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
二、培养方案。
新的课程标准将更加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表达能力及关键技能与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教育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将把作业、实验、讨论、报告等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主要教学方式。
四、教学管理。
新的课程标准将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对中国的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它将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不仅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对各地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遵循新的课程标准,正确处理好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以提高综合素质。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在充满希望和动力的课堂氛围中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也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
总之,2018年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将为我们的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但是也应该提醒大家,我们必须以更加务实和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不断完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的优秀人才。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术课程标准,将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的教育体系。
此次全面更新的新课程标准将重点放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健康及文化的生活习惯。
一、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使学生学习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其责任感和道德感,把中国传统美德带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育部还将提供一整套课程和教学材料,以尊重和推广中国传统价值和美德,以及把中国社会创新发展的传播和弘扬。
二、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育部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语文、英语、思想品德与职业技能等能力。
根据新的标准,教学不再以传统的文科和理科学习为主,而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步提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突出学生文化表达与沟通能力新课程标准还将重视学生的文化表达和沟通能力,并加强学生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不同文化领域的表达。
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表达能力,课程中开设的文化课程将集中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和时尚文化等,同时加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外语能力。
四、关注学生自我管理和健康习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所重视,要求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部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健康和文化的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弘扬中受益。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它贯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全面发展,强调学生文化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和健康习惯的养成。
改革后的课程标准将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对提高中国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近年来,中国教育系统面临着质量提升和发展的挑战,因此,中国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以指导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主要着眼于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新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
新的标准强调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主张将教育从普通的知识传播转变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习与教学的深入结合。
新的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能够触及未知的领域,更好地利用实践活动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新的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社会实践、审美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要求,努力让学生发展出复合素质。
为此,新的课程标准建议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中,增加实践性活动,如体育、公益活动、实验、访谈、讨论和表演,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技能和文化素养。
此外,新的课程标准还要求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的标准提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素养,不断深入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科学的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的素质。
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进行专业性培训,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最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新的标准要求学校要加大投入,建设具有现代特色的学习环境,如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资源等,以及其他活动设施。
此外,中国教育部还希望通过加强中国的教育宣传活动,提升中国的教育影响力,向全球发出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
总而言之,2018年新的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向。
新的标准旨在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优秀的学生,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受益终身,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当中,伴随而来的是一个新的课程标准,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知识和技能的新要求。
2018年新课程标准旨在加强个人发展、综合技能和素养培养,强化新一代学习者对知识、技能、思维和行为的深入理解,致力于培养出全面、系统、综合的建立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018年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包括:
首先,课程内容偏向于实践性的内容,突出实践与学习的关系,提倡经常的活动与游戏,以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其次,学校的资源有限,课程中需要系统性地并且涵盖全面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全面的知识。
再次,注重任务教学,让学生练习和实践。
老师和学生应多以研讨和分组活动为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真正的教育效果。
最后,强调尊重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面临的挑战和改变。
让学生渴望学习,看到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2018年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激发学生有创意的想法,并能用自己力量去实现。
2018年新课程标准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课程内容和实施范式,在这种新课程框架内,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实用的知识,以及
丰富的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学习赋予新的意义,激发其学习热情。
新课程标准可以让教育更加有效、更具创新性,凸显学生素养和技能的强化,促进学生反思和思维的拓展,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取得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综合性建树。
新课程标准将有助于推动新一轮教育改革,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社会提供能力支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20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2018一、引言人类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的一种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起点。
为了统一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2018》,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二、课程结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2018》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目标和内容:1. 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标准强调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规范,包括正确运用语法、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技巧,以及有效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文学欣赏能力语文教育不仅仅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还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标准要求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素养也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标准强调学生需要具备获取、理解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信息检索和网络素养等。
4. 传统文化教育标准强调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2018》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师实施教学:1. 多元化教学标准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故事讲解、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2. 实践活动标准强调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组织写作练习、讨论会和语言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语文能力。
3. 创新思维训练标准鼓励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4. 合作学习标准推崇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合作写作和合作阅读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评价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2018》也提供了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的标准和方法:1. 考查方式标准鼓励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和实践活动等。
2018年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一、课程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学活动。
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五、六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级级别二级目标类别听目标描述●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但语调自然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目标类别说目标描述●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能恰当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小故事。
目标类别读目标描述●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目标类别写●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写句子时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目标类别玩、演视听●能按要求用英语做游戏●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单话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 首(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 首●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 分钟注:1)小学英语的话题范围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规定,即新课程标准,这一改革是为了积极应对国家教育发展形势变化,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促进人才培养,构建未来学习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强化学习质量和效果。
新课程标准由九个方面组成,分别是:一、核心素养,二、学习规律,三、教学改革,四、教育资源,五、考核体系,六、学生发展,七、课程评价,八、学习支持,九、学习自主管理。
首先,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作为新的课程发展的核心支柱,将“关注学生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出发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态度,表达自我,具备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素养等,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
其次,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规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有效。
强调开放式学习,以组织活动、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活动和讨论等各种形式,创设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实践有效性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以适应学生多样性、提高学习效果为目标,实施以探究为主体、以深入精准为原则、以问答探讨为方式的多元化教学,以学习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及以活动为主导的多学期课程。
此外,新的课程标准还注重考核体系的改革,通过课堂知识考核、作业考核、比赛考核、课外活动考核、实践学习考核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能力发展、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旨在推动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成果。
最后,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学习支持、学习自主管理以及课程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充分的课堂支持,提供有形、有效的课程评价,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新的课程标准旨在建构和实施一个全面、多元、开放的新形势下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深层次发展,构建新的学习体系。
2018版的初中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初中巩固兴趣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自主选择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方案,动手创新↓↓↓↓↓高中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造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国家发布了新的教育课程标准,旨在推动国家教育全面发展、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的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职业能力。
2018新课程标准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课程实施的通用性内容,以及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等。
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扩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灵活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参与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升学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学校全面实施七大学科的新课程,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
在新课程中,每一门学科都增加了新的主题,并强调了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习惯养成、实践学习、课后指导和辅导。
在理论知识部分,既要重点讲解核心知识,又要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对于技能训练,新课程标准主要强调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信息技能、分析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习惯养成,新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实践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大胆创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实践、调研活动、实验等学习活动,以拓宽视野、丰富经历,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潜能,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另外,课后指导和辅导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开展系统而有效的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有效性,以达到及时反馈、有效改进的效果。
通过2018新课程标准,鼓励学校改革、创新,把学生成长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期达到学生学习更好、发展更快的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最新修订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程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真正为学生终身的发展为宗旨。
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英语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根据教学目标的实施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
此外还要吸引并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必要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创造新的模式,并乐在其中学习和使用英语,从且达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在实践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坚持求真、创新、探索、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
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语音入门,词汇集中,俩俩对话,语法运用,文章阅读”五种教学模式,运用“四位一体”复习法和分层次教学的课堂实施形式,优化了因材施教的操作模式,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使每个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坚持创新英语教学模式,也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与此同时,如再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作为语言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自主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形成性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以课程目标为本,依据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写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以“适当集中、知识系统呈现、单元整体教学”为出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当集中、重新编排。
在教学中提出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调控策略和交流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交流态度和交流过程中应有的技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在这笔者仅就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把握语音入门教学,打开英语学习成功之门。
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更是外语学习的第一步,跨不出这一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便是空中楼阁。
语音学习包括单音(48个音素)、单词重音、语句重音、节奏、音的连读、弱读、爆破及语调等。
对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国际音标是除字母外的首要任务。
然而,实际上存在这几个方面的情况:1.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散且学程长,不利于拼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从一开始便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受到挫伤,教学效果差。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将语音教学安排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历时3个学期,完成单音教学、读音规则和重音、连读、失爆等语流音变的教学。
)2.孤立、分散教字母、音标,忽视音素这一重要要素。
3、重单音教学轻语流教学。
4、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5、近两年泉州地区的中考没考语音。
这五个因素使一些初中学生都不大重视音素的学习,这就给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带来了麻烦,以致很多学生最终放弃英语的学习。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语音教学呢?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对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
抓住音素这一关键要素,突破拼读关。
具体操作是: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音标的教学,(通过26个字母的读音,可以学到30个音素,余下的 18个音素就容易多了)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对发音器官的认识和对英、汉两种语音特点的对比,找到他们间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把握好各个音的发音要领。
结合教师的发音示范和定期播放标准地道的磁带录音,引导学生反复模仿,不断操练。
如此一来,学生就不出现怕忘记单词发音,用汉字、土话作记号的尴尬,即使碰到生词,也可以自己拼读,也会为尝到学好音素的甜头而产生成功感。
实践证明:人人会发音,个个能辩音并非是可望不可及的神话。
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摘掉了发音不标准的帽子,走上轻松学英语的征程。
其次,在正常语流中训练语音。
具体操作是把单项音的训练融入到日常用语和对话材料中去,从而有效消除学生为训练语音而只练语音的枯燥感和厌倦感,增强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成就感。
在进行句子训练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突破口语的“三最法”,即:最清晰、最大声、最快捷。
一旦突破了语音关,学生们就能够开口说出规范流利的英语,就会进一步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为在以后的求学生涯中和通过英语获取所需信息和传递信息铺平道路。
也等于叩开了英语学习的成功之门。
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
在当前普遍重视听说读写言语实践能力培养的形势下,重视与加强并大胆改革入门阶段的语音教学势在必行。
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真正改变语音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
二、抓词汇集中教学,突破单词记忆难关。
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
真正掌握词义和词的用法,就应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才能达到。
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词汇量有了一个新的要求,词汇量由原来的700词增加到1600词。
掌握大量的词汇已经成为学好英语的关键,而学习记忆单词的的方法则是学习英语的重点。
1.教师可以把每一单元的生词集中一起教学,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通过课文语境来掌握每一单元的词汇。
2.教师也可利用母语的正迁移的作用,以熟知引出未各,从而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使词汇教学从单一的拼读模式中解放出来。
3.在学生的词汇量累积一定量的时,教师就可以读音规则为切入点,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
一节课能够记住40~60个单词,学生不但从中获行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还树立了英语不难学的心理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使用俩俩对话训练,养成敢说敢用英语的习惯以及和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拼读能力和一定量单词的基础上,增加语言实践是英语课改的关键,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言语技能是学习英语的首要任务。
因此,依据新教材“话题-结构-功能”的编写体例和课程标准中的语言交流项目,将各册的语言交流功能项目和基本句型,从学生生活实际的表达需要出发,编成微型对话,引导学生从情景中理解句子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操练,避免枯燥记忆单词的机械模仿,使单词教学语境化、句型教学情景化、课文教学趣味化。
通过俩俩对话,把学生推到语言实践的主体位置上,从而获得语感,养成了直接理解、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培养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
俩俩对话的操作可在上课后的3-5分钟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能、实践运用语言的机会。
在俩俩对话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保持积极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品格。
强化语法学习,自我发现、主动运用,构建语言知识网络。
语法教学的核心在于改革传统的语法分析教学,把讲语法转变为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语言知识后自己去发现、掌握、运用语法规律,然后再由教师梳理学生的认识结果,精要讲解,推导出结论。
这种在语言现象中隐含语法规则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发现法自己探索和总结规律,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种引发学生兴趣、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通过积极的知识探求去把握英语语法的应用规则。
强化语法学习,学生不仅得到了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语言知识网络,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这个网络的构建,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的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求同辨异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他们自我整理、概括、总结的创造思维能力。
语法集中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达到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突出语言知识整体输入,加大课文整体阅读,强化阅读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单词和语法进行适当集中和俩俩对话训练后,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词汇、句型、课文等内容是课文整体阅读。
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内容是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
根据不同对话谈论的话题、不同题材的课文内容、灵活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种课文整体阅读的基本程序是:一般先从整体上感知,即从视、听、说、入手,通过预习、听力、朗读、选择、判断等形式,完成表层信息的输入;第二步,局部探究。
在语篇情景的基础上,在文中理解单词、句子,思考文化背景,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最后再回到整体上理解深化,即通过课文问答、缩写、复述、完形填空等口、笔头操练形式,使学生完成深层信息的输入。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以语言材料整体性为依据,强调语篇整体性输入和输出,实现语篇听说读写一体化。
除以上所谈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外,如能再使用包天仁教授结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创建的“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法,并根据学生身心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承认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也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近期内的一项艰巨任务。
笔者认为如果每位实验老师都能有创新教学模式的欲望,经过平时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创新的灵感必将产生可行的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朱慕菊《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