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幼儿园中班社会课《我不挖耳朵》教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课《我不挖耳朵》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卫生习惯。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卫生意识。
3.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礼貌待人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我不挖耳朵》2.玩具耳朵、手、水和肥皂等道具3.彩色卡片、粘贴纸、颜料4.活动道具和游戏器材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故事导入1.通过讲故事《我不挖耳朵》,让幼儿了解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犯的错误。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挖耳朵的原因,提醒幼儿要注意个人卫生。
3.观看故事书中的插图,让幼儿感受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第二步:活动游戏1.分组进行小组游戏,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相互提醒不要挖耳朵。
2.制作手工道具,比如耳朵形状的卡片,让幼儿在上面进行涂鸦,表达对不挖耳朵的态度。
3.进行异形卡片拼图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
第三步:角色扮演1.设置教室中的小角落,模拟医务室场景,让幼儿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通过“治疗”耳朵探讨卫生问题。
2.耳朵观察游戏,让幼儿用手持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了解耳朵卫生的重要性。
第四步:游戏评价1.回顾当天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课后延伸1.布置家庭任务:让幼儿在家监督家人遵守卫生习惯,比如不挖耳朵、勤洗手等。
2.观察记录: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的行为,发现不文明举止。
3.每周选出“文明之星”,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提升整体文明素质。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教案能否贯彻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幼儿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之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这个教学教案,《我不挖耳朵》这堂社会课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整体卫生素质。
希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积极参与并提升自我。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的身体,不随意触碰。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的身体。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图片素材:耳朵图片、挖耳朵工具图片。
2. 故事课件:小猫挖耳朵的故事。
3. 视频素材:挖耳朵的危害视频。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 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耳朵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耳朵的名称,并提问耳朵的作用。
2. 故事导入:讲述小猫挖耳朵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挖耳朵的行为是否正确。
(二)基本部分1. 观看视频:播放挖耳朵的危害视频,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伤害。
2.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观看视频后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险性。
3.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医生,用正确的工具为病人清理耳朵。
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挖耳朵方法。
(三)巩固部分1. 游戏环节:设置“耳朵保卫战”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 实践活动:让幼儿绘画“保护耳朵”的的宣传海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正确挖耳朵方法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2. 课后活动:开展“耳朵保护小卫士”主题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幼儿对挖耳朵的危害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部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较弱,教师应关注这部分幼儿,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改进1. 加深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理解: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伤害,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针对部分幼儿动手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挖耳朵方法。
我不挖耳朵中班安全教案
教案名称:我不挖耳朵中班安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材来源:《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育幼儿遇到耳朵不适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教学内容: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或实物引入耳朵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耳朵的了解和感受。
二、主题活动(10分钟)1. 讲解挖耳朵的危害:a. 挖耳朵可能导致耳道损伤,引发感染。
b. 挖耳朵可能使耳垢更深入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a. 不要随意挖耳朵,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b. 保持耳朵清洁,避免污水进入。
3. 遇到耳朵不适时的应对方法:a. 告诉家长或老师自己的不适感。
b.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正确处理耳朵不适的情境。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加深他们对挖耳朵危害的认识。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决心。
五、课后作业(家园共育)2. 家长关注幼儿的耳朵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耳朵不适问题。
3. 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本次活动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5分钟)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挖耳朵危害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拓展(5分钟)1. 邀请医生来园为幼儿讲解耳朵保健知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2.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耳鼻喉科,了解耳朵治疗和保护的相关设施。
八、教学资源(5分钟)1. 图片:耳朵结构图、挖耳朵的工具等。
2. 故事:关于挖耳朵导致耳朵受伤的案例。
3. 实物:耳朵模型、卫生工具等。
九、教学建议(5分钟)1. 定期开展耳朵保健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耳朵保护意识。
2. 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幼儿的耳朵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耳朵不适问题。
十、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要反思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了解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不挖耳朵》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不挖耳朵》1.1 设计缘起:1.1.1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但幼儿常常会用手挖耳朵,这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
1.1.2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1.3 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知识点讲解2.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1.1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分别负责收集声音、传导声音和解析声音。
2.1.2 耳屎(耳垢)能防止细菌侵入,保护耳朵不受感染。
2.1.3 过度挖耳朵可能导致耳道感染、损伤听力。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分享:3.1.1 讲述一个幼儿因为挖耳朵而导致耳朵感染的故事。
3.1.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
3.1.3 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挖耳朵,保持耳朵卫生。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幼儿能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4.1.2 幼儿知道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4.1.3 幼儿学会保护耳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2 技能目标:4.2.1 幼儿能通过故事分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2.2 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用手挖耳朵。
4.2.3 幼儿能够关注自身健康,主动保持耳朵卫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幼儿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5.1.2 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
5.1.3 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2 教学重点:5.2.1 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有所了解。
5.2.2 通过故事分享,让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
5.2.3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耳朵模型:用于展示耳朵的结构。
6.1.2 PPT:展示故事内容和耳朵相关图片。
6.1.3 耳勺:用于展示挖耳朵的工具。
6.2 学具:6.2.1 画纸: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耳朵。
6.2.2 彩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6.2.3 故事书:用于阅读故事。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邀请幼儿讨论:你们知道耳朵有什么作用吗?7.1.2 展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解剖结构和保护耳朵的重要性;2.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感性认识“不挖耳朵”的重要性;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觉性,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板书、相关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1.开始活动: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不挖耳朵》,并让幼儿们看一看自己的耳朵,询问幼儿们耳朵的作用。
2.小组讨论:教师让幼儿自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耳朵的作用,了解耳道的结构和重要性。
3.耳朵保护常识:教师向幼儿普及耳朵保护的基本常识,让幼儿明确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4.情境模拟:教师利用具体情境,让幼儿感性认识“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教师采取趣味化的方式,通过举例讲解正确使用棉签、耳勺、指甲刀等工具清理耳垢的方法,让幼儿知晓耳朵日常保护的正确方法。
–教师通过童谣、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挖耳朵危害性”和“不挖耳朵”的好处。
5.感性体验: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或其他情境下,模拟不挖耳朵的场景,感性体验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6.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情境的模拟和感性体验引导,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让幼儿明确“不挖耳朵”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觉性。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活动以“我不挖耳朵”为主题,通过讲解耳朵的基本解剖结构和保护耳朵的重要性,情境模拟,感性体验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不挖耳朵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紧凑合理,操作性强,形式多样化,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
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关注幼儿的认知和理解过程,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挖耳朵》
一、教案基本信息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挖耳朵》教学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培养幼儿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不要随意挖耳朵,以免造成伤害。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挖耳朵,并建立起正确的耳朵清洁习惯。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游戏法等,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耳朵的结构图、挖耳朵的危害等图片。
2. 教学视频:关于耳朵清洁的正确方法。
3. 耳朵模型:用于直观展示耳朵内部结构。
4.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平时是如何清洁耳朵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知识学习:a. 讲解耳朵的结构,让幼儿了解耳朵内部的基本组成。
b. 展示挖耳朵的危害,让幼儿知道随意挖耳朵可能带来的损伤。
c. 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4. 实践操作:a.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b. 老师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学习的感受,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观察家人是否有不正确的耳朵清洁习惯,并进行纠正。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互动环节、实践操作等方面,评价幼儿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课后,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耳朵保护小卫士”活动,让幼儿自制耳朵保护小标志,贴在家人和自己的耳朵上,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耳朵的保护。
2. 组织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耳朵保护知识,并在班级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耳朵结构、挖耳朵危害和正确清洁方法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教案名称:我不挖耳朵适用年龄:3—4岁幼儿教学目标:1.能够认得到挖耳朵的行为是不卫生的,不符合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要求。
2.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知道耳垢对于听力的影响。
3.学会保持个人卫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1.认得耳朵:引导幼儿认得本身的耳朵,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2.不挖耳朵的危害:介绍不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可能产生的危害,例如感染、损伤等。
3.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介绍如何正确地清洁耳朵,例如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外耳道,不使用棉签等。
4.形象创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耳朵卫生的紧要性。
5.游戏互动:设计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把握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
教学准备:1.幻灯片、海报、故事书等教学辅佑襄助材料。
2.干净的毛巾和湿巾。
3.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的话题,询问幼儿们以往是否听过安全教育,有哪些内容,是否能够正确地遵守教育内容。
2.认得耳朵:呈现图画,让幼儿感知本身的耳朵,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3.不挖耳朵的危害: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告知幼儿挖耳朵的危害,让他们深刻认得到挖耳朵是不卫生的,特别不安全的行为。
4.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介绍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帮忙幼儿了解如何正确清洁耳朵,避开挖耳朵的危害。
5.形象创设:让幼儿通过动画、故事、漫画等方式切身感受耳朵的紧要性,进一步激发保持卫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6.游戏互动:设计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把握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
例如:玩“打耳朵”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怎样正确的清理耳朵。
7.总结:回顾本次安全教育课的内容,让幼儿整理出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加强记忆和理解。
带着幼儿认真体验,加深学习印象。
反思:1. 教案引导多用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起幼儿的爱好,还能突显出教学目标,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耳朵谜语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从活动效果来看,教学难度适宜,教学准备充分,视频资料、课件的运用有效帮助幼儿对动物耳朵功能的认识,引导幼儿不断探索耳朵的秘密。
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56字。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一、教学目标1. 观察儿童的个人习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自己受伤。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资源。
2. 绳子或者带子。
3. 模型或图片展示耳朵的结构。
4. PPT或图片展示有关耳朵保护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导:向儿童们展示一张儿童挖耳朵的图片,引导他们说出这个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并且告诉他们关于耳朵保护的重要性。
2. 音乐活动:播放一首关于耳朵的儿歌《小兔子乖乖》或其他相关的歌曲,引导儿童跟着节奏做简单的动作,比如拍手、摇头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讲故事:讲述一个小狐狸因为挖耳朵导致耳朵受伤的故事,让儿童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 知识普及:使用PPT或者图片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儿童了解耳朵的基本知识。
5. 游戏活动:将儿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其他小组成员用绳子或者带子绑在代表的身上,代表模拟耳朵,其他小组成员要保护好这个“耳朵”,不让它受伤。
游戏结束后,引导儿童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6. 制作手工:提供纸和颜料,让每个儿童制作一个耳朵的模型,引导他们用纸塞住模型的耳朵,表示保护耳朵。
同时,辅助教师向家长发放卡片,上面印着“我不挖耳朵”的口号,鼓励家长和儿童一起保护耳朵。
7. 总结导入:通过观察儿童制作的手工和卡片,引导儿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耳朵”,以及他们对耳朵保护的认识。
2. 通过创作和展示手工作品,评估儿童对于耳朵保护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通过情境引导和音乐活动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导了他们对于耳朵保护的思考和认识。
2. 游戏活动和手工制作有助于巩固儿童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来深化对耳朵保护的理解。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3篇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精选3篇(一)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孩子正确的耳朵卫生习惯;3.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4. 培养孩子的听觉感知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画有耳朵结构和耳朵形象图的课件或图片;2. 一个大耳朵模型;3. 一段关于耳朵卫生的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引入耳朵主题,师生一起唱一首与耳朵相关的儿歌(如《我爱我的耳朵》)。
然后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耳朵是干什么的吗?Step 2:探究耳朵(10分钟)展示耳朵结构和耳朵形象图,让孩子们观察并指出耳朵的不同部分。
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孩子们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Step 3:播放视频(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耳朵卫生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耳朵卫生的重要性,并学习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Step 4:讨论耳朵卫生(10分钟)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挖耳朵,以及挖耳朵可能造成的危害。
可以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Step 5:模拟操作(15分钟)拿出一个大耳朵模型,让孩子们模拟用棉签挖耳朵的行为,并观察模型上的变化。
然后指导孩子们正确地使用纸巾或耳勺清洁耳朵。
Step 6: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一个游戏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听声音猜物品。
可以将不同的物品放在不透明袋子里,然后让孩子们用耳朵听出袋子里的物品是什么。
Step 7:总结(5分钟)总结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耳朵卫生习惯,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Step 8: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和家长讨论经常保护耳朵的方法,并画一幅自己的耳朵卫生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了正确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操作和游戏活动,增加了孩子们的实践和参与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同时,通过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1.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遵守安全规则,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能够意识到挖耳朵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貌和规则,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2. 教学内容1.安全知识:挖耳朵的危害和避免挖耳朵的方法。
2.社交礼仪: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貌和规则。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在班级门口放置一个简单的标志牌——不挖耳朵,引导幼儿进入教室后自行找位坐下。
2. 学习安全知识1.询问幼儿谁知道挖耳朵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答案。
2.给幼儿讲解挖耳朵的危害,并举例引导幼儿能够理解挖耳朵的危害。
3.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看出正确的挖耳朵方法,并逐一引导让幼儿练习。
3. 学习社交礼仪1.引导幼儿回想在集体活动中有哪些表现得不够礼貌的行为。
2.引导幼儿学习社交礼仪:听讲、等待、礼让、感谢、自我介绍、请说话等基本礼仪。
3.在班级中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互相练习社交礼仪。
第二课时1. 复习1.询问幼儿是否掌握了不挖耳朵的方法。
2.让幼儿自己误区挖耳朵造成的危害。
2. 学习安全知识1.让幼儿将听课笔记中的挖耳朵危害写下来。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够避免挖耳朵的方法。
3. 学习社交礼仪1.引导幼儿回想自己的交往过程中有哪些表现令人愉悦的行为。
2.引导幼儿学习社交礼仪:微笑、互相问候、帮助、给予赞美等。
3.让幼儿进行伙伴互动活动,让他们结伴进行自我介绍。
4. 教学评估让幼儿为期一周进行自我评估,并给予他们奖励与激励。
5. 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了解了挖耳朵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让幼儿学习并掌握社交礼仪,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集体行为规范。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一、教案背景教案名称:我不挖耳朵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主题:安全教育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学习明白挖耳朵的危害性。
2.提高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意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故事书《我不挖耳朵》2.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相关画面3.卫生纸、镜子、棉签等道具四、教学内容1.引入利用故事《我不挖耳朵》引入话题。
讲述主人公正在挖耳朵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讲解危害使用图片或道具向幼儿展示挖耳朵的危害,如可能导致感染、伤害听力等。
3.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挖耳朵的正确和错误行为,让他们自己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
4.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展示正确的保护耳朵的做法。
5.总结教训教师总结本次讨论的重点,强调不挖耳朵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护耳方法。
五、教学活动1.故事讲解:教师通过讲故事带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互动讨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互动交流。
3.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正确行为。
4.游戏环节:设计相关游戏,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5.总结反思: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教训总结,让幼儿明白正确的行为规范。
六、评估与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互动情况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次教学内容,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激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七、家校合作在家长会或家长群中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教育目的,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共同练习正确卫生习惯,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
八、教案总结通过本次《我不挖耳朵》的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挖耳朵的危害,并掌握了正确的护耳方法。
通过情境模拟和互动讨论,培养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以上是本次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我不挖耳朵》的教案,希望幼儿们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名称:《我不挖耳朵》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案时长:1周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险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和安全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挖耳朵假发、说话计时器、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准备:教室清洁整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 资源准备:安全常识绘本、故事绘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天:1. 老师向幼儿介绍本周的主题《我不挖耳朵》,并告诉他们挖耳朵是不卫生、不安全的行为。
2. 教师使用挖耳朵假发,通过模仿挖耳朵的行为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3.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挖耳朵行为,询问幼儿还发现了哪些不文明举止。
4. 带领幼儿整理、讨论,告诉他们挖耳朵是容易引起耳朵受伤的行为,需要远离。
第二天:1. 老师重点向幼儿强调耳朵的重要性,通过图片卡片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到挖耳朵可能导致耳道感染和伤害耳朵的危险。
3. 带领幼儿一起做一次清洁耳朵的游戏,让幼儿体会到正确清洁耳朵的方式和重要性。
第三天:1. 老师和幼儿一起听一篇关于挖耳朵危害的故事。
2. 回顾故事,与幼儿一起总结故事中涉及的不良行为和正确行为。
3.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幼儿提出与挖耳朵相关的安全问题,并一起找出解决办法。
第四天:1. 组织幼儿参加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挖耳朵和不挖耳朵的角色,模仿他们之间的对话。
2. 教师扮演评委,鼓励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五天:1. 老师为幼儿讲述一位正直守规矩的小朋友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和安全的重要性。
2. 和幼儿一起设计一张海报,写上“我不挖耳朵,我是安全小能手”的口号。
第六天:1. 老师邀请家长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向家长介绍挖耳朵的危害,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和家长一起展示幼儿们的海报作品。
第七天:1. 回顾本周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
《我不挖耳朵》中班安全教案活动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我不挖耳朵》歌曲音频。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挖耳朵的经历,引导幼儿思考挖耳朵的习惯是否正确。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因为挖耳朵而导致耳朵受伤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3. 图片展示:展示挖耳朵可能导致的问题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挖耳朵的危害。
5. 歌曲学习:《我不挖耳朵》歌曲,让幼儿通过歌曲进一步巩固不挖耳朵的意识。
四、活动延伸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耳朵保健医生角色,让幼儿了解耳朵保健知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不挖耳朵意识的认识。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是否做到了不挖耳朵。
六、活动六:认识耳朵的结构1.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耳朵的重要作用,增强爱护耳朵的意识。
2. 活动准备:图片、耳朵模型、听力测试工具。
3. 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耳朵模型,引导幼儿关注耳朵的结构。
2) 讲解:讲解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让幼儿了解耳朵各部分的功能。
3) 听力测试:进行简单的听力测试,让幼儿感受耳朵的重要性。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耳朵,避免耳朵受伤。
七、活动七:耳朵受伤的处理方法1.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耳朵受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活动准备:图片、耳朵受伤的处理工具(如消毒棉、耳塞等)。
3. 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了解的耳朵受伤的情况。
2) 讲解:讲解耳朵受伤的处理方法,包括清洁、消毒、防止感染等。
3) 演示:演示耳朵受伤的处理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处理方法。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受伤时寻求帮助,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
八、活动八:保护耳朵的游戏1. 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巩固保护耳朵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3篇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精选3篇(一)活动名称: 我不挖耳朵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挖耳朵。
2. 提高幼儿对耳朵卫生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对耳朵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
活动材料:1. 绘本或图片展示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2. 纸板画或工艺材料制作一个大耳朵模型。
3. 幼儿医护角色扮演服装和相关道具。
活动准备:1. 准备绘本或图片展示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2. 制作一个大耳朵模型,用于讲解和示范。
3. 准备幼儿医护角色扮演服装和相关道具。
4. 准备幼儿洗手用具和洗手液。
活动步骤:1. 导入活动:与幼儿一起观看绘本或图片展示,介绍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引发幼儿对耳朵的兴趣。
2. 讨论:与幼儿一起讨论耳朵的重要性,以及挖耳朵的危害。
引导幼儿认识到挖耳朵可能导致耳朵感染和伤害。
3. 示范与讲解:使用大耳朵模型,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包括正确使用棉签和清洁耳垢。
同时强调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朵。
4. 角色扮演:引导幼儿进行医护角色扮演,其中一部分幼儿扮演医生/护士,另一部分幼儿扮演患者,模拟耳朵受伤的情景,并由医护人员指导幼儿正确清洁耳朵。
5. 给予奖励:对参与角色扮演并积极表现的幼儿给予口头表扬和小奖励,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 总结和小结: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不挖耳朵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7. 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朵的卫生,不挖耳朵,并与他们一起洗手,以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耳朵卫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检查幼儿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了不挖耳朵的习惯。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我是防震小能手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迅速地采取避险措施。
3.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学科领域:健康领域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持耳朵卫生。
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 挖耳朵的危害4. 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5. 情景剧表演:我不挖耳朵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耳朵的结构,引导幼儿认识耳朵,了解耳朵的功能。
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如损伤耳道、引起感染等。
让幼儿明白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
3. 情景剧表演:编排一部关于幼儿不要挖耳朵的情景剧,让幼儿通过观看表演,进一步了解挖耳朵的危害。
4. 讨论与交流:5. 实践活动:教授幼儿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如使用棉签轻轻清理外耳道,避免深入耳内。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幼儿确认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判断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
3. 通过家长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于耳朵卫生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资源1. 耳朵结构图片2. 实物耳朵模型3. 情景剧表演道具4. 棉签、消毒液等清洁用品五、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实物、情景剧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明白挖耳朵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拓展1. 开展“耳朵保护小卫士”活动,让幼儿自制荣誉证书,颁发给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同学。
2. 邀请家长参与“耳朵保护家庭计划”,共同关注幼儿的耳朵健康。
3.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五官科,让专业医生讲解耳朵健康知识。
七、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2. 教授幼儿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理解课程内容。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挖耳朵》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
3.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掌握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挖耳朵导致伤害。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耳朵安全的关注。
2.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实践操作:演示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让幼儿亲自操作,加深记忆。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故事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 耳朵模型:准备耳朵模型,便于幼儿直观地了解耳朵结构。
3. 清洁工具:准备耳勺、棉签等清洁工具,供幼儿实践操作。
4. 情景道具:准备相关道具,如镜子、玩具等,用于情景模拟。
五、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挖耳朵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耳朵安全。
2. 互动讨论:提问幼儿是否挖过耳朵,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讨论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3. 知识讲解: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
教授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4. 实践操作:演示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让幼儿亲自操作,加深记忆。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朵安全。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耳朵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耳朵安全的资料,增加对耳朵保护的认识。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耳朵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医生讲解耳朵保护的重要性。
3. 主题活动:开展“耳朵保护日”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耳朵安全的关注。
七、教学评价标准:1. 幼儿能说出挖耳朵的危害,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
通过本次课程,使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学会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知道挖耳朵的危害。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保护耳朵 的方法,如避免使用尖锐 物品挖耳朵、保持耳朵清 洁干燥等。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爱护自己身体的 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 《我不挖耳朵》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耳朵结构与功能概述 • 挖耳朵危害及原因分析 • 正确清洁和护理方法指导 • 互动环节: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背景
针对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挖耳朵行为,设计一堂健康优质课,帮 助幼儿了解耳朵的构造、功能和保护方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
适用对象
中班幼儿(4-5岁)。
课时安排
1课时(约30分钟)。
02
耳朵结构与功能概述
耳朵基本结构
外耳
包括耳廓和耳道,负责收 集声音并导向鼓膜。
中耳
由鼓膜、听小骨和咽鼓管 组成,起到传递声音和增 压作用。
内耳
包含耳蜗和半规管等结构 ,负责将声音转化为神经 信号并维持平衡。
听觉原理简介
。
注意用药安全
02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等,以免对听力
造成损害。
定期检查听力
03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
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
耳朵疼痛或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耳朵谜语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
第 2 页共 5 页
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
中班安全教案《蜡烛的燃烧》
目标: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准备: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过程:
1、燃烧蜡烛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
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
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
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
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
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第 3 页共 5 页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
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
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建议: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消防安全儿歌小朋友,不玩火,不让父母吃苦果。
不乱动用火和电,自我保护是关键。
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不乱走。
心不慌、意不乱,按照顺序慢疏散。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底地。
防火知识要牢记,人人夸我好宝宝。
消防安全儿歌小朋友请记住,别拿火烛玩游戏,小心火灾随时起。
火灾逃生要牢记,进入公共场所里,逃生方向看仔细。
万一火灾燃烧起,看到浓烟别着急,先拿湿巾捂口鼻,快快趴下向前移。
记住别回火场里。
第 4 页共 5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