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A、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中后期传入---20C初,出 现在大街小巷---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轮船(1865)、火车、汽车、电车(1906)、公共汽车 (1924)、飞机(20年代)
(女性获得教育权,开始走向社会) 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 见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房屋建筑——居室建筑的演进
传统住宅(北 中西合璧(上海 江南水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话:
时间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后 截止2003年
成就 传入 继续增加 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Biblioteka Baidu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 用户各占一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讯工具的变迁——电报、电话
A、电报:
时间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电报发展成就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原因: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国内政治变革
2、概况: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
男子:长袍马褂→西
——新中国成 装、中山装
立
女子:宽松肥大→旗
袍、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传 统与现代并存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 男子:绿军装、干部服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 独立自主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 2、西餐 :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3)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中西合璧(租界)→全欧式住宅(高级公寓、别墅式洋房)
(4)习俗风尚的变革
A、原因: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 (维新、辛亥、新文化、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B、表现: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京四合院) 的石库门)
传统民居
完全欧化(花 园、别墅)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 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 园”、“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①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A、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 公司广播台” (上海)。 B、国人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_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晚清铁路:淞沪铁路(19世纪70年代),唐 胥铁路(80年代),京张铁路。辛亥革命 前的铁路建设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 格局
• 新中国建立后,宝成、兰新铁路,加强内 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 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加快发展:磁悬浮铁 路,铁路提速,动车组等
后——十一届 女子:列宁装、连衣裙 命相关的服饰成为 巩固独立
三中全会
主流
十一届三中全 异彩纷呈 会至今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3、变化趋势:由保守、呆板、等级森严转向美观、方便、平民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淞铁路(18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
1902年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 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 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 更有力量,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 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 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 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 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 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另一方面也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 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 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__影___视___和___互___联___网___的____逐___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 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_活___方___式___带___来___的___巨___大_ 变化。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汉朝,官办) 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③传教士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A、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中后期传入---20C初,出 现在大街小巷---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轮船(1865)、火车、汽车、电车(1906)、公共汽车 (1924)、飞机(20年代)
(女性获得教育权,开始走向社会) 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 见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房屋建筑——居室建筑的演进
传统住宅(北 中西合璧(上海 江南水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话:
时间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后 截止2003年
成就 传入 继续增加 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Biblioteka Baidu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 用户各占一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讯工具的变迁——电报、电话
A、电报:
时间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电报发展成就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原因: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国内政治变革
2、概况: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
男子:长袍马褂→西
——新中国成 装、中山装
立
女子:宽松肥大→旗
袍、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传 统与现代并存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 男子:绿军装、干部服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 独立自主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 2、西餐 :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3)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中西合璧(租界)→全欧式住宅(高级公寓、别墅式洋房)
(4)习俗风尚的变革
A、原因: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 (维新、辛亥、新文化、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B、表现: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京四合院) 的石库门)
传统民居
完全欧化(花 园、别墅)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 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 园”、“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①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A、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 公司广播台” (上海)。 B、国人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_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晚清铁路:淞沪铁路(19世纪70年代),唐 胥铁路(80年代),京张铁路。辛亥革命 前的铁路建设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 格局
• 新中国建立后,宝成、兰新铁路,加强内 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 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加快发展:磁悬浮铁 路,铁路提速,动车组等
后——十一届 女子:列宁装、连衣裙 命相关的服饰成为 巩固独立
三中全会
主流
十一届三中全 异彩纷呈 会至今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3、变化趋势:由保守、呆板、等级森严转向美观、方便、平民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淞铁路(18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
1902年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 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 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 更有力量,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 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 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 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 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 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另一方面也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 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 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__影___视___和___互___联___网___的____逐___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 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_活___方___式___带___来___的___巨___大_ 变化。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汉朝,官办) 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③传教士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