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欧阳修和北宋中期文学(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欧阳修和北宋中期文学
第一节北宋中期文学概况和诗文革新运动
一、北宋中期文学概况
北宋中期是从十一世纪50年代中期欧阳修入主文坛(约1054年)开始,经仁宗后期、英宗、神宗数朝至哲宗末年(1100)结束,约46年。北宋中期文学在前期准备过渡的基础上,掀起了诗文革新运动,实现了诗、文、词的全面繁盛,达到了北宋文学的高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北宋中期文学的代表人物都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和积极的参与者: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欧阳修和苏轼。
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中期欧阳修领导的以批判西昆派流弊,继承唐代古文运动传统为目的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既包括诗歌,也包括古文,而且以古文为主,因此又被称为宋代古文运动。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结果是古文完全打败了骈文,牢牢的占据了文坛。这种奇句单行,不讲声韵、对偶,被后人称之为文言文的古文,从宋代延续到元代、明代、清代,成了古代散文最主要的文体,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才被语体文所代替。它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影响十分深远。
三、苏舜钦、梅尧臣、
梅尧臣和苏舜钦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最重要的两位人物。两人最主要的创作成就是诗歌。
在艺术风格上,梅苏截然不同。梅诗以古淡著称,古淡中带有沉著之气和涵远隽永之美。苏舜钦以豪放见长,豪放中带有悲凉之风和粗犷阳刚之美。
四、曾巩、苏洵、苏辙
曾巩善于写杂记、序文、书启(下级写给上级的书信)等体裁,最
为士林称道。代表作有叙事的《墨池记》,说理的《战国策目录序》。
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他27岁始发愤苦读,47岁终于大器晚成。苏洵创作以散文著称、以议论见长。其代表作《权书》中的《六国论》,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苏辙,为苏轼之弟,兄弟俩同登进士榜。苏辙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可与父兄媲美,但风格各异。苏洵以“博辨宏伟”见长,苏轼以行云流水著称,苏辙则以汪洋淡泊、深醇温粹为主,即在平稳淡泊之中见出博大深广,在温和纯净中见出深厚甘醇。他的文章,奇崛不如其父,雄决不如其兄,但疏宕袅娜,自有风采。代表作有《黄州快哉亭记》、《武昌九曲亭记》等。
第二节欧阳修
一、生平和思想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曾自谓集古录一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鹤一双,故谓之六一)。47岁后任翰林学士,主盟文坛,领导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政治上比较开明,有较强的民本思想。其性格耿直而豁达,虽多次遭贬,仍能保持旷达爽朗的态度,对苏轼有较大的影响。
欧阳修是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除诗词文等创作外,他于金石考古(著有《集古录》)、史学(著有《新唐书》、《新五代史》)、文学评论(著有《六一诗话》)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
二、文学主张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基础。
1、在文道观上,他继承了“先道德而后文章”(即“道先文后”)的传统观念,强调道的主导作用。“文必与道俱”。同时,他又有发展前人的文道观:①发展了“道”的认识,把道物化为和社会政治、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百事”。②虽强调先道后文,却不重道轻文或重道废文。
2、注重文学的情感因素,强调“人情”在创作中的作用。在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穷而后工”说。
3、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主张写“三多”(多看、多做、多商量)的论文,提倡写“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文章。
三、欧阳修的散文
1、地位和内容
欧阳修是一个全才作家,其文、诗及词都对宋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开创性的影响,因而,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苏轼有言:“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这是很准确的评价。就文、诗、词相较,其散文的成就和地位最高。
欧文的题材、内容、形式非常广泛。就内容而言,以论道、论政、抒情之类为著;就形式而言,以记(记叙)、书(书信)、序(序跋)、论(论述)类成就最高。
2、艺术特色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是: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平易自然是欧阳修对宋初古文注重实用价值的继承,体现了宋代散文的共性特征;委婉曲折则是欧阳修对散文的美学发掘,表现了欧文的个性。
这一总特征还表现在语言上:一是如朱熹所评,多用平易寻常、清虚流畅的字句,不用奇字、重字、怪字、难字;二是善用虚字穿插呼应,读起来格外跌宕有味。三是句式整饬而富于变化,富有音乐美。
四、欧阳修的诗词
(一)诗
欧诗题材丰富,现实性强,涉及的社会范围、生活领域极为广泛。主要内容有:
1、反映人民生活、国家大事。
2、表现自己在仕宦中的各种遭遇,抒发自己坦荡的胸怀和旷达的精神。
3、反映当时经济生活、民风民俗及咏物之作。
在艺术上,欧诗既有似李白似唐人的一面,又有刻意学习韩愈的一面。前者主要表现在自由奔放,才情横溢,气魄雄伟上,后者则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议论化与散文化倾向上,而这对宋诗风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二)词
欧阳修在诗文方面都是革新派,而在词方面却是继承多于革新。欧词基本上和晏(殊)词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人们常“欧晏”并称。欧词在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小令为主,内容风格上仍是用婉约之笔写柔曼之情,受五代冯延巳的影响很深。
欧阳修对词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在内容上,注重神态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使格调更为高雅,表现了歌者之词向文人之词的转变。
在题材上,欧词也对传统有突破,增加了歌咏自然风光,抒发仕宦遭遇、人生感慨和豪迈性格等题材。
在风格上,除了传统的婉丽外,还增加了与其为人相似的深挚、自然、爽朗、豪放等不同色彩,只是还未形成风格流派而已。总之,欧词已在冯延巳、晏殊的基础上向深挚方面发展,在词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第三节王安石和司马光
一、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及文学主张
王安石不但是北宋最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也有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