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简述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简述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简述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亲情,友情,爱情……这些字眼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能理解它们呢?只因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更加鲜明,感人。

一、文学中的情感是美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诗歌,小说等很多都描写了我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光。

这种情感让我们产生对祖国的热爱。

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

就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概,而这种气概的形成又源于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因此,他才会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誓言。

正因为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用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以及伟大的报国情怀。

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情感就像太阳,温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勇敢面对困难。

《最后一课》里的韩麦尔先生虽然收入微薄,但仍愿意把自己的钱财和课本捐给祖国。

正是这份赤子之心,给了我们不断前进的力量。

《长歌行》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诗人借赞颂祖国,表达了一种胸怀天下的情怀,用尽全力想改变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再如《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与刘兰芝虽然被家庭所迫而分离,但双方仍保持着对彼此的忠贞。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分开的。

有些女性虽然没有离婚,但也因丈夫花心、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最终忍受不住压力而导致离婚。

因此,她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依靠,丧失了原有的幸福。

可见,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情感,就像火种,点燃了千千万万颗希望的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盏明灯,让他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

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

不过,任何一种情感,只有当它被文学作品描写出来时,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给人们带来启迪和鼓舞。

二、文学中的情感是正义的不过,任何一种情感,只有当它被文学作品描写出来时,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给人们带来启迪和鼓舞。

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情感与伟大情操也很值得赞扬,但由于作者缺乏对人民群众深切的同情与关怀,也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

中国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

1.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即本质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艺术概括:就是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即典型形象的方法。

要点有二:首先,是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其次,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体意图的指导,使之成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情感评价: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就是作家表明对笔下对象的情感态度。

其基本要求是高尚的品格与一定的功利取向,诚挚的情态与艺术的呈2.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何区别?艺术真实指艺术描写揭示出生活本质内蕴。

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内蕴的真实,又是假定的真实。

内蕴真实指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假定真实指它描绘的情景是虚构的、假定的。

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主观真实指它不象科学真实那样的客观,而是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诗艺真实指它是运用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能引起人的美感。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人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形式主义理论,他认为艺术作品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意味”。

我们认为文艺作品之所以有意味,乃是因为它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让人从中品味到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社会事物与自然现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久而久之,某种形式就成为某种内容与情感的固定的表现符号。

当人们再接触到这种符号形式时,就唤起相应的审美经验与心理结构,觉得有意味。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答案

第七章基本概念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

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

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1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11.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在文学中,情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1.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文学作品通常通过情感描绘和情感体
验,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

情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通过
情感的表达和体验,文学作品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读者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产生共鸣,进而
培养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和亲近感。

2.情感的反思和启示:文学作品通过情感的表达和刻画,可
以触发读者对情感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和情感冲突,能够激发读者的内心共鸣和情感反思,引导
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3.情感的美学价值:情感是文学作品中表达美的重要元素之
一。

作家通过情感的描绘和表达,使作品具有情感的丰富
性、真实性和独特性,从而赋予作品以美感和艺术性。


感可以唤起读者的审美享受和情感共振,使读者产生审美
愉悦和情感震撼。

4.情感的社会意义: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也具有社会意义
和价值。

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描绘,作品可以引发读者对社
会问题、伦理道德和人类关系的思考。

情感可以成为作品
中探索社会问题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媒介,激发读者对社会
的了解、关注和反思。

通过情感的描绘和表达,文学作品能够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人类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情感在文学中具有促进人类情感共通性、反思和启示、美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为读者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价值。

(完整)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打印版

(完整)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打印版

文学理论教程文学理论教程文学理论教程基本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或世界的摹仿。

文艺摹仿说起初是在人对动物行为的摹仿上来立论的。

如德谟克利特。

西方传统:柏拉图:宇宙间的三类事物:理式;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子、艺术等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

《诗学》:“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中国传统:《周易•系辞下》“观物取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荆浩: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

”叶燮:《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二、作者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1、中国传统“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2、西方传统★表现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文学表现要经过深思熟虑苏珊·朗格:“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艺术家将那些正常人看来混乱不整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

高考备考:文学作品情感评析

高考备考:文学作品情感评析

高考备考:文学作品情感评析文学作品情感评析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通过对文学作品情感的深入剖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提升文学素养,提高语文成绩。

本文将从高考备考的角度,详细讲解文学作品情感评析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解文学作品情感的含义文学作品情感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情感倾向和情感内涵。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所表现的情感,二是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二、文学作品情感评析的方法1. 感受作品情感感受作品情感是文学作品情感评析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作品,深入体会作品中的情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倾向。

2. 分析作品情感分析作品情感是文学作品情感评析的关键。

学生需要从作品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入手,揭示作品中的情感内涵,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3. 评价作品情感评价作品情感是文学作品情感评析的核心。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标准,对作品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判断作品的情感价值。

三、文学作品情感评析的技巧1. 注重情感的细节描写作品中情感的细节描写是揭示作品情感内涵的重要手段。

学生需要关注作品中的情感细节,通过分析情感细节,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

2.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作品的情感基调是作品情感的整体色彩。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作品,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理解作品的情感风格。

3. 理解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是作品情感的动态表现。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品的情感发展,感受作品的情感魅力。

四、高考备考策略1. 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学生需要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加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 加强情感分析和评价能力的训练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情感分析和评价能力,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作品中的情感。

3. 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情感学生需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情感,理解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语文学作品情感评析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

古代文学的情感表达与意义寓意

古代文学的情感表达与意义寓意

古代文学的情感表达与意义寓意在古代文学中,情感表达和意义寓意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作者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观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情感共鸣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的情感表达与意义寓意,并通过举例分析来展示其重要性。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可以是由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和生活观察所激发而来。

作者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出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界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述寂静的夜晚和寂寞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除了个人情感表达外,古代文学作品还通过比喻、象征和寓意的手法传达出丰富的意义。

作者通过隐喻和比喻的运用,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而具体的言辞,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的《七步诗》中,通过一个简洁而富有意味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宝贵。

这样的意义寓意使作品不仅仅是故事本身的叙述,更是对人生哲理和价值观的思考。

情感表达和意义寓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作品内部,也体现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中。

作者用心思考、铺陈和表达情感和意义,读者则通过阅读作品,领悟其中的情感和寓意,从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这种互动使古代文学的作品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寓意也受到了时代和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情感和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也不尽相同。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则以多元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意义寓意闻名于世。

通过对于爱恨情仇的细腻描绘和对封建社会阶级固化的讽刺,该作品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这种唯美而又现实的情感表达和意义寓意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总结而言,古代文学的情感表达与意义寓意是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丰富的意义寓意,古代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传递深刻的思想和观念,也为读者提供了情感共鸣和启示。

情感评价

情感评价

1、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他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需要与态度,以及上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2、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一)情感评价与善的价值追求,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

1、高尚品格:所谓高尚品格,是指情感的态度方式给社会生活作出的“裁判”,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拒斥。

2、功力的取向: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情感评价带有助益社会人生的功利性。

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评价所隐含的功利性质,是文学审美价值创造的必然要求。

(二)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作为现实方式,情感评价在文学作品里是个立体结构:诚挚的内在情态与外在的艺术呈示。

1、诚挚的情态:所谓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

2、艺术的呈示: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方式,其情与境的融合,让读者从中获取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教益,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享受。

3、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一)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管住认得全棉发展,生存状态极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造的永恒主题,是其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

(二)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意义探索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意义探索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意义探索古代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和意义的探索。

无论是诗词、散文还是小说,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字的艺术表达,传递给读者深远的意义。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是多样而丰富的。

在古代,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往往比较含蓄,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传达内心的感受。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以描写戍楼的鼓声和边秋的寥寥几声雁鸣,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不安。

通过这些细腻而含蓄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往往与作者的经历和生活背景息息相关。

例如,明代小说《红楼梦》中的情感表达深受作者曹雪芹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变迁的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起伏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作品之中,使作品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探索也是不可忽视的。

古代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生、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思考,来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这种意义的探索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思考,更是对人类智慧和追求的探索。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意义探索是相辅相成的。

情感的表达是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描写和情节的展开来实现的,而意义的探索则是通过对作品中思想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呈现来实现的。

这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内涵。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意义探索不仅仅是对个人内心的抒发,更是对社会和人类智慧的反思。

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意义的探索,古代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名词解释
1、 灵感: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以至达到寝食俱忘的程度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果。
2、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文学创造归根到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都有社会生活的根源,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所谓整体的生活,是指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上反映的生活就具有这种整体性。所以说,文学给人们提供的是生活的全部丰富性。
(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
文学在反映生活时,一般总是努力去发现那些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而对那些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丑的事物总是摒弃的,但这不等于说文学不能反映丑的生活。对美的崇拜与对丑的描绘并不矛盾,关键在于通过艺术处理能否使之具有审丑价值。
(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9、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他们的基本特征确是相同的。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艺术形象包括三方面内容: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

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其基本形式: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3文学活动:是人类一种高级特殊的精神活动。

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产生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2马克思文学理论:从人类学观点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产生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得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A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B坚持中国特色C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的确证;2文学活动的要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3文学活动的起源:巫术发生说(巫术意义的产生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宗教发生说(艺术当成一种宗教);游戏发生说(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劳动发生说:A劳动提供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B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C劳动构成了文学描述的主要内容D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发展的原因: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

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2、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名称。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他包括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4、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一种能动的意识形态评价行为,即站在一定的立场、根据一定的文学理论思想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并兼并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5、文学史:以历时方法,记载文学活动的过程,并对重要的现象作必要的阐释的一门学科。

6、移情:移情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提出的一种美学概念,认为主体在接触对象时,把自己的生命、情感移注到外在对象上去,是原本无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本无感情的东西有了人的感情、思想、感觉和意志,非人的东西因而人情化、人格化;在移情中,人的“自我”得到自由伸张的机会,进入“非自我”的外在对象中去活动,这样,人的“自我”就由有限到无限,由禁锢到自我解脱,获得充分自由,于是美感就产生了。

7、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活动应有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他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所阐述的文艺学思想的核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思想中所包涵的文学理论为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所论述的理论为补充的文学理论体系。

2、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途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成人的全面的发展。

3、本质力量对象化:人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1、体现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

文学价
值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
术价值。

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2、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延伸】著名作家殷谦在其杂文集《殷谦杂文全集》里对文学价值做过详细论述:
“作者的人格状况和人文素质是诠释文本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部作品反映了作者对
读者的态度以及作者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他能不能使读者体验到诗性的意味和纯正的美感,能不能以健康积极的趣味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他能不能以充满同情和悲悯的情怀
叙述具有人类性和社会性的经验内容,摆脱自恋和自我主义的倾向,使笔下的文字成为人
们真正的精神食粮;他能不能读者前行之路上提供温暖和光明,能不能以文化自觉客观地
发现社会残缺和病象;他能不能捍卫自己的理想以及内心的尊严与自由,能不能不沦为市
场的奴隶而用娱乐和虚假的方式来粉饰现实以及回避历史,能不能对他的读者说真话。


不能直面权力并勇于斗争;他能不能摆脱市侩对自己心灵的毁坏而以升华力来描写和叙述,能不能摆脱金钱和权力等异化性力量的消极影响,能不能以充分的教养和健全的人格来以
笔为旗,文以载道……真正的作家以及文学作品应该包含着这几个尺度,也就是为文的普
遍的价值准则。

”。

文学创造原则

文学创造原则

一、艺术真实

含义: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 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 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 西的认识与感悟。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一)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 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 识和感悟。
内蕴的真实


文学的精神价值的理想: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和文体升华三者之间保持 张力和平衡。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两个实体,活 在一起,如钱谷融所言
钱谷融
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 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 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 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 钱谷融教授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容轻形式
传统文论:“文以载道”,“言之有物”
西欧古典文论:“再现”说,“表现”说

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与法国的结构主义 英美“新批评”派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小结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 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
文本赏析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三、艺术概括

含义
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
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 理,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 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作用
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雷雨》
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 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 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 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 之内,冲突集中而强烈。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文艺心理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3、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

3、文学起源的劳动说4、文学艺术起源的巫术仪式说三、简答1、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2、简述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几种不同方式。

3、简述文学起源的几种学说,比较说明他们各自的合理性所在。

4、简述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一、填空1、提出“诗缘情”的是______________。

2、话语的五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双重性质是指它既是______________的,又是______________的。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课后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课后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艺术概括创造艺术真实,是文学作为认识活动的价值追求,文学同时还是审美活动,审美属于对客体世界的情感评价。

文学创造就是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的。

2.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情感则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然而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主体运用“内在的尺度”,就已经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而艺术形象都是认识与评价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真理揭示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在这里,认识不仅是情感形成的依凭,而且是饱含着情感的认识,情感不只是推动认识的动力,而且是渗透着认识的情感。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诉诸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