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鸿门宴》看司马迁笔下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鸿门宴》看司马迁笔下的人物《鸿门宴》是新课标必修一第六课,它在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里面属于《项羽本记》的内容。也许当大家看到在《鸿门宴》中骄傲自大又不善用人,拙于应对又盲目轻敌,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的项羽是有几分痛恨,否则何来今日项王庙上的“鹿野沉舟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可是,大家是否注意了一个细节,自古成者王,败者寇,项羽最终是没有战胜刘邦,垓下之围了结性命,但为何司马迁偏偏把他放到了本纪里面?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不难,当看完了《史记》中每一个人物传记后的“太史公曰”,便知晓了答案。太史公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是有几分独爱的,这份独爱来源于他对人物自身人格的欣赏。有人说项羽是“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可是在司马迁看来项羽应该是虽败犹荣的英雄。虽然不那么知理,至少是知恩,知耻的,这恰恰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所以对项羽,司马迁是爱之,痛之。
当读着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会想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
赐公。”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过江东,把自己心爱的乌骓马给了救自己性命的船夫。这和在追兵四起,为了减负就把妻儿扔路上的刘邦作比,我们会有何感想?
同样在《鸿门宴》里有精彩表现的张良,司马迁也专门为他写了《留侯列传》。张良貌似小女子,却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是有识之士的后代,亦是将相之才,但却知恩知耻,气派在“孺子可教”;他往往受命于危难之际,但却只是打江山而不坐江山。
自古以来“以貌取人”是常有的事,但在张良这里却印证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话。太史公曰:“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也难怪太史公这么想,但凡读了《鸿门宴》的人,看见张良作为一谋臣那出色的表现,加之刘邦那一句“夫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我们想必也会联想他是多么高大雄伟,可他偏偏是个貌丑而多病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不在大家想象范围之内的人却有气派的内心,足以让太史公垂爱,足以征服世人。
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良的确是刘邦不可多得,而且利害相关的谋臣,言“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这个与张良的足智多谋有很大关系,但不全是。刘邦喜欢问“为之奈何”,每到关键时刻往往会征求张良的意见,但张良回答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恰到好处,从来不据理力争。而当刘邦对他的功劳进行大加赞赏的时候,他却愈发谦虚,如刘邦事成,命张良自己择取齐地三千户为封邑,
张良却说自己不敢当三千户。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懂得为人臣的分寸。也许张良抓住刘邦的心,不是感激,而是需要。因为感激可以是一时的,而需要却是永远的。
除了刘邦需要张良,而吕后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女权者,她也需要张良。汉高祖欲废太子,吕后恐,不知所为,就有人告诉吕后,张良善划计策,上信用之。但张良识得大体,不愿卷入家庭权力之争。而后因为劳苦功高,本来在仕途还可有更大作为,但张良却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也许他的这一气派的做法,不失为一种让人敬佩的做法,让我们领略到他超出常人的人格魅力。
同样,在新课标必修四里面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蔺相如顾大局包容忍让和廉颇知错能改率性为人又何尝不是一
种人格的欣赏?
由此而思,我们在《史记》选篇的教学中应注意太史公的良苦用心,要让大家体会到司马迁笔下人物闪光的人格。同时我也想到一个词:开卷有益。既然《史记》里有这么多宝藏,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去读课文选取以外的部分,让大家真正了解史记,了解《史记》中的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