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复习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

育复习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试时间:12月28上午9:00

分值分布:1、单项选择10分;2、名词解释:3个12分

3、辨析:3个24分

4、简答:3个24分

5、论述2个30分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了解部分:

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青春期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全面分析了环境及教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归纳了五个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时序系统。

微观系统是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地等;

中间系统是各微观系统之间,微观系统和外层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

外层系统则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加但却对个体有影响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邻居、传媒、社会福利制度等;

宏观系统是社会中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即个体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

时序系统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五中生态系统同时存在,宏观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

掌握部分: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种从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特征。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当某一种心理活动在发展变化之中儿又未表现出质变时,它就正处在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这种心理变化在未达到新质变之前进行的孕育新质变的量变过程,被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心理变化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要依次经过不同的时期,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有的特性,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

序。比如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儿童动作的发展严格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儿童先会辨认上下,后会辨认前后。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

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均存在差异,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个体心理发展在

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成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心里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与其他阶段相比,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从青春期开始,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生物性过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认知过渡);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社会性过渡)。

生物性过渡:个体一生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是从受精卵开始到一岁左右;二是在10-20岁的青少年期。青少年时期要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体形与面部特征成人化,第二性征的出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等。经过这一系列的生理身

体的变化,青少年在生理上基本完成了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社会性过渡: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青少年阶段也是个体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转折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不再把他们看做是儿童,而是开始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换言之,这一时期个体的社会定义发生了变化。第二章青少年生理生长与教育

了解部分

身心发展的前提与物质基础

青少年的生理变化受到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完善是个体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理解部分

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形象等方面的具体影响(两方面)

1、身体形象是影响青少年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青春期身体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迫

使青少年十分注重自己的身体形象。

2、青少年对自己体重的感知和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反应有重要影响。女孩更在意自己的体重,体

重较重的女孩可能会有比较消极的自我评价。

第三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

了解部分

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阶段理论(P28)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

2、前运算阶段(6、7-11岁):此阶段儿童思维比感觉运动阶段更加符号化、象征化。前运算阶

段又包括符号功能亚阶段与直觉思维亚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是一种和真实的、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

与前运算阶段相比,此阶段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但需要事物和直观形象支持,不能进行纯符号运算。具有以下特点,去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推断事实。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此阶段的出现,个体开始形成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其思维具有以

下特征,假设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反思能力、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维果次基最近发展区(P31)

维果次基提出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维果次基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过程有四个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3)形成以符号或词语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维果次基认为儿童通过与成人交往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上形成各种高级心理机能。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认知、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

图式: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而所谓图式正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掌握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