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通用版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模板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模板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在采矿作业过程中对采面顶板的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以确保矿井安全、提高生产效益,并确保员工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二、定义1.采面:指矿井中的工作面,即煤矿开采中正面进行开掘的区域。
2.顶板:指采面上方的岩石层,是支撑煤层和保证采面安全的紧要因素之一、3.动态监测:指对采面顶板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以获得有关顶板状态和活动情况的信息。
4.分析:指对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以确定顶板的稳定性和风险程度。
5.处理:指针对采面顶板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预警、报警和应急措施。
三、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流程1.动态监测1.1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设备的安装与维护–采面顶板动态监测设备应安装在具有代表性的采面上,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并依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定期检验和维护采面顶板动态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数据的收集与记录–监测设备应能够实时、连续地手记采面顶板的相关数据,在不干扰采矿作业的前提下进行。
–手记的数据包含但不限于顶板位移、变形、应力等信息,应准确记录并进行有效管理。
–每日、每周、每月等周期性的监测数据应进行汇总和统计,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报表。
2.分析与处理2.1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依据数据趋势,推断顶板的稳定性和风险程度。
–依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订立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调整采矿作业计划。
–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准确、可靠,并进行有效地记录和报告。
2.2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数据与采矿作业的关联分析–将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数据与采矿作业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确定采矿工艺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对于与采矿作业紧密相关的监测数据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采矿作业的安全进行。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采煤过程中顶板的稳定性,有效地防备和处理采煤工作面产生的顶板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行,订立本《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工作。
3. 管理标准3.1 顶板动态监测1.在开采初期,顶板动态监测应进行全面检测,包含传统地表测点、钢支架上测点以及无线传感器等,并建立监测数据库。
2.采用多种监测手段,包含地面实测、遥感技术、遥测、摄像监测等。
监测频率应依据顶板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突出、断层、煤柱变形、煤壁变薄等区域要加强监测频率。
3.监测结果应及时上传至监测数据库,并建立特地的监测报告、档案,定期进行研究和分析。
3.2 顶板动态分析1.依据顶板监测数据,以及开采工艺和地质条件,采取专业的地质猜测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顶板变形和破坏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2.顶板动态分析应结合地质、矿山压力和采煤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采取的防备和处理措施。
3.3 顶板动态处理1.依据顶板动态分析的结果,订立相应的防备和处理方案。
方案应包含工作面支护、降低矿山应力、采用合理的开采工艺等措施。
2.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包含定向钻孔、预抽排水、喷射灌浆、支护料子的选择和使用等,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加固和支护。
3.就顶板处理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处理方案。
如发现存在问题的区域,应立刻采取挽救措施。
3.4 应急预案1.依据实际情况订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类顶板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本领。
4. 考核标准4.1 监测工作考核1.监测工作应依照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
2.监测数据应定时上传至监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报告和档案。
4.2 动态分析考核1.动态分析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得出准确合理的分析结果。
2.分析报告应具备完整的分析过程和结论,且能够供应针对性的处理建议。
三矿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三矿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为加强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动态管理,多管齐下好矿压观测、顶板动态和支护质量精确度统计分析工作,搞好顶板管理,降低和解除安全风险因素,特提出本管理制度。
一、顶板动态管理工作小组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顶板动态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成员:生产部部长、主管采煤部长、业务主管,防冲办主任、业务主管,安管部主管炼铁部长、业务主管,调度中心副主任,综采队队长、书记副队长、技术副队长、技术员、验收员。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大批量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检查员署长任办公室主任,组织落实顶板动态管理制度和日常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对工作面的矿压监测和两道的顶板离层、围岩观测及在线应力观测的过程管控。
对收集的此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处理措施。
二、工作要求1.总工程师负责顶板动态监测管理及冲击地压监测防治工作的技术管理,负责组织采掘面顶板简支梁支护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及顶板动态防治措施的方案确定,负责组织大能量事件的分析及防治安全措施的确定。
2.生产副矿长负责顶板多维度监测制度及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根据动态监测分析确定生产组织方式,3.安全副矿长负责顶板动态管理制度及防治快照措施的监督工作,严格排查和督促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
4.生产部部长、主管采煤防冲办和业务主管及部长负责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的落实和日常管理工作,根据追踪采集数据及时分析存在问题和安排整改措施,并定期检查工作面顶板动态管理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助安排综采队落实整改。
5.安全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动态和分析制度的贯彻执行,对存在的隐患要专门安排安检人员盯在现场督促整改。
6.队长是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人,技术副队长是顶板动态监测工作的主要,跟班队长是现场顶板动态监测的第一责任人。
7.技术员主要负责工作面两道的围岩变形观测和锚杆离层观测,协助技术副队长或进行矿压观测数据分队长的整理和报送工作,每周向生产部采煤组报送一次巷道围岩观测和锚杆离层观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一、采面顶板动态监测1.监测指标:(1)顶板位移;(2)顶板变形;(3)顶板应力。
2.监测手段:(1)传感器:采用变形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进行实时监测;(2)网格布置:根据采面的不同区域设置监测网格,确保覆盖全面;(3)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3.监测周期:二、采面顶板动态监测的分析1.数据分析:(1)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声、数据对齐等;(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
2.预警标准:建立采面顶板位移、变形、应力的预警标准,根据监测数据与预警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是否达到预警级别。
3.状态评估: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预警标准的评估结果,对采面顶板的状态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采面顶板动态监测的处理制度1.报警和应急反应: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标准时,应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并进行应急反应,包括暂停采矿和疏散人员等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预警级别划分: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采取加固措施、减少采矿量、增加支架等。
3.处理计划与跟踪:制定采面顶板动态监测的处理计划,确定具体的处理措施和时间节点,并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4.数据分析与总结:对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采面顶板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的异常变化,提前预防采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
顶板动态检测和分析制度
顶板动态检测和分析制度一、巷道支护施工质量管理1、巷道施工要求锚固一排合格一排,不合格不得施工下一排。
施工时,掘进头帮锚杆距顶板最近的两根紧跟掘进头,两帮锚杆近底板一根可滞后掘进头施工,滞后距离不得大于5米。
发现未支护完成就掘进下一排的,考核当班工长、司机、跟班队干每人200分。
2、巷道超挖超过250mm时,必须在其旁边补打单体锚杆。
超挖超过400 mm时,必须在其旁边补打单体锚索。
对超挖后未及时进行补打的,考核当班工长、跟班队干每人100分。
3、顶板钢带两端角锚杆与顶板成75°角布置,其它顶、帮锚杆与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偏差不超过+3o。
锚杆托板必须紧贴岩面。
锚杆外露(螺帽以外)长度以10~40mm为合格。
外露长度不合格的必须及时补打。
对未及时进行补打的,考核当班工长、跟班队干每人100分。
4、锚索施工紧跟掘进头,随掘随锚,锚固剂固化30分钟后进行涨拉,锚索应与岩层层面或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外露长度200±50mm。
对张拉预紧力达不到要求,锚索外露太长的都要及时进行补打,对未及时进行补打的,考核当班工长、跟班队干每人100分。
二、顶板管理及处理制度对于施工后的巷道,每班的跟班队干要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的必须及时汇报队组和工区,安排专人消除隐患。
1、发现巷道中有失效的顶锚杆、锚索和帮锚杆的,要汇报队组和工区,安排人员进行补打。
2、发现顶帮出现网包的,网包的体积较小的,本班处理。
要求放网包的碎矸,及时补打单体锚杆。
发现网包较大的,汇报队组,由队长安排专人进行处理。
要求放网包的碎矸,重新补网,打钢筋钢带和锚杆。
发现大网包时,汇报队组和工区,必须停止巷道掘进,撤出人员,由队长安排专人进行处理,跟班队干现场指挥。
要求放网包的碎矸,重新补网,打钢筋钢带、锚杆和加强锚索。
3、发现巷道出现裂隙的要打木楔,观察裂隙的变化。
并立即汇报队组、工区和地测部门。
由生产部牵头,工区和地测部到现场观察后确定处理方案。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目的和意义•监测内容及方法•数据分析•问题诊断与预警•保障措施目录01目的和意义保障采面顶板安全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要点一要点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采面顶板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优化采煤机的工作参数和采煤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安全生产管理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升级。
要点三保障职工生命安全通过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采面顶板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顶板事故对职工生命安全的威胁。
提高经济效益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02监测内容及方法03采面顶板的岩体强度监测顶板岩体的强度参数,如硬度、弹性和稳定性等,以评估采面顶板的可开采性。
监测内容01采面顶板的离层和下沉情况监测顶板不同深度范围内的离层和下沉量,以评估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2采面顶板的应力状态监测顶板不同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以评估采面顶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监测方法自动化监测利用传感器和监测仪器等自动化设备,对采面顶板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由计算机完成。
其他监测方法还可以采用声波探测、红外线探测等方法,对采面顶板进行监测。
人工监测通过人工观测和测量采面顶板的离层、下沉和应力情况,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对采面顶板进行常规监测,一般每天监测一次。
监测频率常规监测当采面顶板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增加监测频率,缩短监测周期。
特殊情况下的监测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开采的采面,应进行长期监测,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长期监测03数据分析按照监测规范采集采面顶板动态数据,包括顶板离层、下沉、位移等相关数据。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罗平坤泰矿业有限公司树冲煤矿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测、顶板动态监测、分析、解决制度树冲煤矿2023年1月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测、顶板动态监测、分析、解决制度为杜绝采、掘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面压架事故的发生, 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 搞好采、掘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 特制定本制度。
一、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 明确责任。
生产技术科设在矿压观测组。
在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科科长、分管副科长领导下, 组织完毕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任务, 把矿压观测列为现场顶板控制工作的重点。
充实观测人员, 根据顶板监测需要, 配备2名以上专职观测人员, 由矿压观测组统一管理, 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
其重要职责有:1.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
2.组织实行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 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行。
3、对特殊地点进行专项研究。
对采煤和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富水区、破碎带、大断面切眼、交叉点、沿空巷道, 编写专题观测方案, 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 对观测进行分析总结, 对特殊地点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防止措施, 严防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4、对U钢回采巷道的支护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矿压、安全监测仪器仪表, 严格按照国家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进行强检。
杜绝各类不合格品的使用。
5.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
二、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1.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 煤壁超前20m范围内支护完整, 巷高不小于1.8m, 有0.7m行人通道。
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加强端头及超前支护。
2.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解决制度3.采煤工区负责进行现场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工作,每班由验收员监测一次, 并在井下认真填写原始数据登记表。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矿山采面顶板的安全稳定,及时发现和处理采面顶板的动态变动,以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矿山员工,特别是与矿山开采、顶板掌控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管理标准(一)采面顶板动态监测1.采面顶板的动态监测应在开采开始前、开采过程中和开采结束后进行,对采面顶板进行全面、准确的动态观测和记录。
2.动态监测的内容包含:–顶板的下沉、裂缝、变形等情况;–自然裂隙、节理带、矿层间掩盖的条件。
3.监测方法:–借助专业监测仪器,定期进行顶板位移、变形、压力等数据的监测;–通过人工观测,记录自然裂隙、节理带、矿层间掩盖等情况。
4.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
(二)采面顶板动态分析与处理1.采面顶板动态分析:–依据采面顶板动态监测的记录和数据,进行顶板的动态分析;–推断顶板是否显现下沉、裂缝、变形等异常情况,确定其安全情形。
2.异常处理:–对显现异常情况的顶板,应立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及时除去风险;–处理措施包含使用支护料子、加固钢梁或其他适当措施。
3.紧急情况处理:–对于严重威逼矿山安全的紧急情况,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及时疏散人员、采取紧急救援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资产损失。
4.分析与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以及必需的调整和改进。
四、考核标准1.监测记录:–依照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采面顶板的动态监测,并如实记录;–监测记录应完整、准确,及时上报。
2.异常处理:–显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应及时、有效,确保安全。
3.应急预案:–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应依照矿山应急预案执行;–能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措施。
4.安全评估:–分析与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结果应合理、准确。
五、责任与惩罚1.监测责任:–采面顶板动态监测由专职人员负责,确保监测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监测人员应依照规定要求,完成监测工作,如有失职情况,将依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惩罚。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将对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煤矿顶板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建立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1. 监测目的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的建立旨在对煤矿顶板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预警,及时发现顶板安全隐患,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内容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监测项目:顶板应力、顶板位移、采高、支护阻力等;(2)监测方法:物理监测、数值模拟、现场观察等;(3)监测频率:根据矿井生产情况、顶板状况等因素确定;(4)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应真实可靠,分析应科学合理,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3. 监测组织与管理(1)成立顶板监测机构,明确各级负责人,负责监测计划的制定、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工作;(2)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3)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4)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实施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1. 监测计划的实施(1)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2)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3)监测数据应进行整理、归档,建立监测数据库;(4)监测机构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预警意见,及时报告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1)监测数据应进行及时分析,判断顶板安全状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分析结果应报告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顶板安全隐患;(3)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监测计划,完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效果;(4)监测数据应作为煤矿企业顶板安全管理的重要资料,纳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档案。
三、监督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的执行1. 企业内部监督(1)煤矿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2)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定期对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3)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定期对监测机构的工作进行评价,对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煤矿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为了科学管理顶板,采用先进的仪器对顶板动态情况进行观测,定时对观测数据资料进行采集和分析,矿井采区设计、巷道布置、设备选型、采掘支护设计、顶板控制提供更为科学、准确合理的理论依据,优化采掘支护设计,保证支护质量,杜绝顶板事故,特制订以下分析处理制度。
一、井下顶板压力监测仪器的安设1. 掘进时所有的半煤、全煤锚杆支护巷道按规定每100m (±1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观测站,每50 m(±10m)安设一个锚杆、锚索压力观测表。
巷道交岔口安装一组顶板离层监测仪,切眼刷大时在切眼巷中按上口、下口、中部各安设一组顶板离层监测仪。
2. 综采工作面按10架/个安设采面压力连续记录仪。
二、顶板压力监测仪器及锚杆抗拉力监测数据的采集1. 正在掘进的半煤巷、全煤巷:安设时间在一月内的矿压观测站点,由施工单位采掘技术员每三天观测一次;安设时间在一月至半年的,由施工单位采掘技术员每五天观测一次;安设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由施工单位采掘技术员每七天观测一次。
所观测的数据在现场必须有记录。
2. 已掘完的半煤巷、煤巷:矿压工7天/次到现场收集整个巷道的矿压观测点数据。
3. 巷道来压较明显、变形较大或地质构造严重影响带的矿压观测站点,矿压工必须每天观测一次。
4.所有已刷大的切眼未安装支架前,矿压工必须每五天到现场收集一次矿压数据。
5.采煤工作面矿压数据由矿压工负责采集,一般为3~5天/次,不得超过5天。
6.锚杆支护巷道,每100m范围内由矿压工抽查不得小于3个点进行锚杆抗拉力测验。
三、顶板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施工单位在收集相关矿压资料后,进行初步分析,无异常变化的就将资料存档,于每月28日前汇总所有资料报生产技术科;若矿压变化情况异常或增大,则立即向生产技术科进行汇报,由生产技术科根据压力情况进行支护方式的调整。
2.生产技术科每月将施工单位上报的观测数据以及矿压工采集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形成矿压观测报告。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明确煤矿生产过程中对矿井顶板的检测和分析要求,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煤矿企业管理负责人应依照本制度要求,合理组织布置顶板的检测工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与判定,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矿井工作面的安全环境。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煤矿企业,包含地下矿井和露天矿井。
3. 检测频率与操作流程3.1 检测频率依据矿井工作面情况和顶板的稳定性,煤矿企业管理负责人应确定合理的顶板检测频率。
一般情况下,矿井工作面开采结束后,应进行顶板检测,之后每隔肯定时间进行定期检测。
3.2 操作流程 3.2.1 顶板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检测区域和范围;—订立认真的检测方案;—调配专业人员负责检测工作;—供应必需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3.2.2 顶板检测的具体步骤—专业人员依照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对顶板进行非破坏性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和观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3.2.3 顶板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判定—将检测数据和观测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推断顶板的稳定性;—依据判定结果,订立相应的安全措施。
3.2.4 安全措施的落实与跟踪—依据顶板检测结果,订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明确责任人;—落实安全措施,并进行跟踪和反馈;—监督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措施。
4. 检测数据与记录4.1 检测数据—检测数据应包含顶板的各项指标和参数,如裂隙长度、位移、应力等;—检测数据应依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检测记录—检测记录应包含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区域、检测工具、检测结果等信息;—检测记录应依照时间次序进行归档,并保存备份。
4.3 检测数据与记录的保管与管理—检测数据和记录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管;—检测数据和记录的管理应保证其机密性和安全性。
5. 设备与工具的维护与管理5.1 设备维护—煤矿企业管理负责人应确保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实现要求。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概述在煤矿生产中,顶板是煤矿安全的关键部位之一。
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顶板存在垮落、开裂、滑坡等风险,使得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煤矿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顶板检测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矿顶板问题,保障煤矿工人生命财产安全。
检测范围顶板检测是指利用人工、仪器、设备等手段对煤矿工作面上的顶板进行检测。
检测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检测目标顶板检测的目标是发现可能造成顶板垮落、开裂、滑坡等安全隐患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洞口:煤矿地下巷道有多个洞口,洞口周围的煤岩状况是顶板检测的重点之一。
•弯曲、断层、煤层倾角: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顶板稳定性,是顶板检测中难点。
•煤层节理、岩层结构:顶板检测需要关注煤层和岩层的结构,发现有助于触发顶板塌陷的因素。
•煤层和岩层的物理性质:顶板检测需要对煤层和岩层进行物理性质分析,比如密度、压力等。
检测方式顶板检测包括人工观察和机器检测两种方式。
人工观察人工观察是指煤矿工作人员利用肉眼对顶板进行检测。
具体方法包括:•走动巷道时注意观察顶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洞口、断层等煤岩构造异常地方进行详细观察记录。
•实时观察煤岩物理性质变化,比如岩面渗漏出的水流的变化情况。
机器检测机器检测是利用仪器和设备对煤矿顶板进行检测,可以对煤矿顶板状况进行更详细、更准确的分析。
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激光距离测量仪、雷达探测仪、X射线探测仪等。
检测频次煤矿顶板检测需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测频次取决于煤矿生产情况和顶板稳定性。
一般来说,常规的检测频率为每半年一次,对于复杂地质条件的煤矿,需要加强检测频率。
分析处理顶板检测需要对检测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行科学化处理,采取科学手段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预防危害的发生。
分析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处理顶板检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人工或电脑处理。
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里程碑,提炼出顶板威胁因素,同时排除偶然情况,确保顶板状况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范文[1]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范文1. 引言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对顶板的检测和分析,旨在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矿长、班组长、巡检员等直接或间接参与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工作的人员,并应按照规定执行。
3. 管理标准3.1 顶板检测3.1.1 检测频率根据煤矿开采情况和顶板稳定性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
通常情况下,煤矿应每周对顶板进行至少一次巡检,特殊情况下应及时增加巡检频率。
3.1.2 检测方法常用的顶板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地质雷达勘探、测量仪器及设备、无人机等。
根据煤矿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并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3.1.3 检测内容•检查顶板是否存在松散、龟裂、下垮、挂牛等问题;•检查是否有异物、大型岩石等对顶板稳定产生威胁的存在;•检查是否有水槽、挖槽等影响顶板稳定的情况。
3.2 顶板分析3.2.1 采集数据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采集顶板检测数据,对每次检测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包括地点、时间、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
3.2.2 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顶板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煤层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等因素,评估顶板稳定性,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
3.2.3 结果记录和汇报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汇报,包括风险评估、防控措施、整改计划等,并按规定报送给相关管理人员。
3.2.4 整改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的防控措施,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整改计划,确保顶板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考核标准4.1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检测频率是否符合要求;•检测方法是否恰当并能够准确采集数据;•检测内容是否全面且准确;•数据分析是否合理和准确;•结果记录和汇报是否详尽及时;•整改措施是否得以落实。
4.2 考核方法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本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考核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巡检;•考核人员对检测结果和分析报告进行核查;•考核人员对整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员工培训和考试。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提高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的监测分析处理水平,特定制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工作,旨在规范顶板的监测与分析,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二、管理标准1. 顶板动态监测机制1.1 企业应建立完满的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包含安装顶板变形监测仪器和实施人工观测。
1.2 顶板变形监测仪器应每年进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3 人工观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每班至少进行一次,记录观测数据,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监测数据分析2.1 每次监测数据应进行及时分析,推断顶板变形规律和趋势。
2.2 分析结果应记录在案,并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2.3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启动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3. 顶板变形处理流程3.1 若顶板变形超出警戒值,责任人应立刻组织矿工进行撤离,并暂时停止相关的采煤作业。
3.2 在采取撤离措施后,责任人应立刻上报相关部门,并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必需的安全排查。
3.3 相关部门应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并订立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3.4 处理方案执行完毕后,应进行记录和总结,并及时向企业法务部门汇报。
4. 安全管理措施4.1 全部采煤作业人员应熟识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严格依照制度要求执行工作。
4.2 常常性进行职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顶板动态监测的认得和技能。
4.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手记的准确性。
4.4 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精度。
三、考核标准1. 监测数据准确性1.1 监测数据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1.2 监测数据是否定时上报。
1.3 监测数据是否及时进行分析,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1.4 监测数据是否及时进行处理,并向法务部门进行汇报。
2. 顶板变形处理及时性2.1 顶板变形超出警戒值后,采取相应的撤离措施是否及时。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制度
兴路煤矿顶板支护质量及动态监测分析制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2017 年8 月 1 日顶板支护质量及动态监测分析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顶板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稳产高产和安全生产,结合我矿顶板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1 条成立专门的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石建明副组长:汪禄生谢玉康邹新华成员:何纯益余三华丁梦江丁鹏金谭鸿毛峰邓东阳龚六保各采掘修作业点的副队长1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矿生产技术科,由何纯益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安排落实。
由丁鹏金和毛峰任专干,负责日常数据的观测采集。
2、检查和督促顶板管理计划、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对顶板管理工作作出决策和指令。
3、听取分管领导和总工程师及生产技术、安监部门关于顶板管理工作的汇报,对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提出主导性意见。
4、审批有关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项目和资金计划。
第2 条分管领导、对顶板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1、健全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管理机构,配齐人员,制定和落实岗位责任制。
2、安排和落实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计划及各项顶板管理措施,不断改进顶板管理工作。
3、组织对顶板隐患的排除和对顶板事故的分析处理,提出防止顶板事故的措施。
第3 条总工程师对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负技术责任:1、配齐技术力量,确定其岗位责任。
2、组织编制年度计划及技措资金计划。
3、组织制定措施,地质情况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安排编写相应的顶板支护措施。
4、组织矿压观测,及时分析观测资料,作为改进顶板支护的依据。
5、每月组织一次顶板隐患排查,提出处理意见。
6、组织开发和推广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第4 条分管安全的领导,对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1、按规定配齐人员,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考核。
2、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湘能矿业集团公司顶板会战方案》,对顶板支护及动态监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现场。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
1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
页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设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与处理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拟定制度如下:
1、采煤工作面务必进行顶板压力动态监测。
2、综采技术室自行抽调与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
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承担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持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
5、综采技术室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
2
某某单位(人)202X年X月X日
3。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煤矿顶板安全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煤矿顶板检测工作的管理,包括顶板监测、数据分析、预警预报等内容。
1.3 我公司应建立健全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加强顶板安全管理,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二、顶板监测2.1 矿井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置顶板监测点,确保监测点设置合理、可靠。
2.2 监测点应设置在顶板的关键部位,如顶板破碎带、裂缝发育区、采场边缘等。
2.3 监测点应采用具有可靠性的监测设备,如电阻应变片、声发射传感器、微震传感器等。
2.4 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5 监测数据应实时传输至地面监测中心,并进行数据存储、备份。
三、数据分析3.1 矿井应设立专业的顶板数据分析团队,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2 数据分析团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解读。
3.3 数据分析团队应根据监测数据,绘制顶板变形、应力分布等曲线图,分析顶板安全状况。
3.4 数据分析团队应结合矿井生产情况,对顶板安全状况进行预测、预警。
3.5 数据分析团队应定期向矿井领导汇报顶板数据分析结果,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四、预警预报4.1 矿井应建立顶板预警预报制度,对顶板安全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预警。
4.2 预警预报应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等因素,综合判断顶板安全风险。
4.3 预警预报应包括预警级别、预警区域、预警时间等内容,并进行公告。
4.4 矿井应根据预警预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支护、减少生产强度等,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4.5 矿井应对预警预报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不断优化预警预报模型。
五、安全管理5.1 矿井应建立健全顶板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5.2 矿井应加强顶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顶板是矿山中承载地表和浅层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矿山的生产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顶板动态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监测设备和技术1、监测设备顶板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变计、应变片、倾斜仪等。
其中,位移传感器是对顶板位移进行监测的主要设备,通过精确测量顶板的变形来判断顶板的稳定性。
应变计主要用于测量顶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弯曲变形,而应变片则可用于监测顶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变形。
倾斜仪主要用于测量顶板的倾斜和旋转角度,以判断顶板的变形情况。
2、监测技术目前,常用的顶板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全站仪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全站仪对采矿区域内的固定点位进行定位,并测量其位置、高程和坐标变化,以判断顶板的变形情况。
(2)雷达测距技术:该技术可通过雷达测距仪对顶板进行直接距离测量,从而快速、准确地了解顶板的变形情况。
(3)GPS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固定点位进行测量和定位,以判断顶板的稳定性,并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1、数据收集和处理顶板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于顶板监测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提取、数据聚集等过程,以有效地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2、数据分析和挖掘对于顶板监测数据,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数据分析和挖掘过程中,可以应用数学、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实现对矿山生产的预测、诊断和优化。
三、处理制度制定为了实现顶板监测的有效管理和运营,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处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处理制度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顶板监测的周期和范围。
2、确定顶板监测的指标和标准。
3、制定顶板监测的方案和程序。
4、设立顶板监测的责任人和职责。
5、建立顶板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机制。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
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背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倒塌是常见的事故。
若没有一个完善的顶板检测分析制度,将无法及时发现和预防顶板倒塌事故的发生。
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以加强对顶板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煤矿企业可能发生的顶板倒塌,预防和减少顶板倒塌事故的发生。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为煤矿企业提供了解和了解该制度的最佳方式,并促进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和执行。
内容制定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定期检测、顶板评价和预警措施等。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是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顶板的变化情况,发现顶板的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具体操作包括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对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并及时汇总、分析检测数据,将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发现问题。
顶板评价针对定期检测所得出的数据,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可靠的顶板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顶板、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以保证顶板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警措施在检测和评价顶板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合适的预警措施,设置预警线和预警指标,当顶板状态变化,达到预警水平或达到事故临界值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将预警分析整合到企业的安全经验库管理系统中,为今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结论煤矿顶板检测分析制度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制定和实施一个完善的顶板检测分析制度对于保障人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检测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不断推进,煤矿企业的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也需要更加完善和细致,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打造优秀的企业形象。
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动态在线监测管理制度
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全方位的顶板矿压监测, 不留死角。
实时性
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有效性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安全生 产提供有力保障。
CHAPTER 02
组织管理与职责
管理部门
制定监测设备管理和维护规范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实施
确定顶板矿压动态监测方案和目标 组织开展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技术支持部门
提供顶板矿压动态监测系统技 术支持和维护服务
协助管理部门制定监测方案和 目标
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参与监测系统的验收、安装和 调试等工作
实施部门
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负责顶板矿压 动态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监测周期设定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监测周期, 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顶板问题并进行预警。
监测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频率
01
根据监测方案,设定合适的采集频率,确保能够实时监测到顶
板的动态变化。
数据传输方式
02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及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
。
数据存储备份
03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动态在线监测管理制度 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严格追究其责任。
对于违规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结果,将及时公示,以强化 警示作用,并接受社会监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员资质
安全防护
为确保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动态在线 监测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制定本安 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286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制度范本
编号:YTO-FS-PD286
2 / 2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
1.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压力动态监测。
2.综采技术室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
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记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
5.综采技术室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