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42c8d1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5.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2.19•【字号】内政办发[2002]4号•【施行日期】2002.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02]4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内蒙古自治区农区蓄牧业专项推进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2年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6号)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形势、任务和基本条件“九五”期间,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内党发[1996]6号),农区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和全区畜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稳定增长。
截止2000年底,农区、半农半牧区牲畜存栏已达2137万头(只),其中大小畜1558万头(只)、生猪579万头,具备了稳定生产95万吨肉、50万吨鲜奶、18万吨禽蛋、3.5万吨毛绒的综合生产能力。
“十五”期间,我区农区畜牧业产值要实现占大农业总产值50%的总目标。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重点,进一步实现农区畜牧业经济的四个转变。
一是要由自然放牧向舍饲禁牧转变;二是要由以粮为主向种养结合转变;三是要由利用秸秆向青贮养畜转变;四是由输出原料向输出成品转变。
通过实现全面、深刻的变革,初步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畜牧业强区,向畜牧业现代化方向迈进。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310f98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5.png)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7.31•【字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施行日期】2023.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畜牧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号)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第四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推进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牧业,扩大农牧业优质资源数量,增加绿色农畜产品产量,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构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五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立足本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优化布局和生产结构。
第六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导向的工作机制。
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077f71192e45361066f571.png)
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着力增绿增质增效,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能力和拉动生态建设的作用,提升林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促进绿色发展和绿色惠民,不断提高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 号)精神和《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推选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办规字〔2013〕164号文件)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自治区林业龙头企业”)是指以森林资源(含沙生资源)为经营对象,以生态产品或林产品生产、经营、加工、流通、服务等为主业,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示范带动作用强,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未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规模处于行业前列,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林业企业。
第三条自治区林业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四条凡申报或已获准认定为自治区林业龙头企业的相关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由自治区林业厅牵头,协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农牧业厅、工商局、地税局、内蒙古国税局、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等部门和单位建立自治区林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
日常工作由自治区林业厅负责,重要事项由联席会议决定。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申报条件。
(一)企业组织形式。
依法设立以生态产品或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包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外资企业等。
(二)企业经营产品。
企业生产经营中生态产品或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占总销售收入(总交易额)的6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b79aff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8.png)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9•【字号】内党发[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14〕7号2014年2月19日)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牧区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委会议、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把农牧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富裕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把农村牧区繁荣稳定作为重要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前提,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牧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抓好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供给1.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4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50亿斤左右。
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好节水增粮工程、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旱作农业等农业重点项目,加大对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5e9ae2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d.png)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15•【字号】内党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12〕1号2012年2月15日)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动“三农三牧”工作,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农牧民增收步伐加快,水利建设明显提速,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牧区民生持续改善,扶贫攻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
我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2012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富民强区进程至关重要。
实现我区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为此,自治区决定将2012年确定为农牧业科技创新年。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坚持科教兴农兴牧战略,把农牧业科技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牧业科技投入,推动农牧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繁荣注入强大动力,力争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2012年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牧惠农牧富农牧政策实施力度,继续保持农牧业稳定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面貌不断改善,确保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4210c0f0722192e4536f65a.png)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法规类别】牧业管理【发文字号】内党发[2003]24号【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03.12.24【实施日期】2003.12.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内党发[2003]24号2003年12月24日)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农牧业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是新阶段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牧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村牧区小康建设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借鉴现代工业思维谋划农牧业经济,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农牧业结构,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打造绿色品牌,提高我区农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牧区小康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原则。
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地广人稀和后发优势,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调整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形成具有地区特色并具有相当规模的优势产业。
——坚持尊重农牧民意愿,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原则。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切实尊重农牧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推进集约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0456af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6.png)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4•【字号】内党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内党发〔2008〕1号2008年1月14日)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提出了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各项支农支牧惠农惠牧政策落到实处,夯实强化我区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步伐,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力度,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构建强化农牧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大强农强牧惠农惠牧政策力度。
(一)继续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投入力度。
增加农牧业投入,是强化农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迫切需要。
当前要抓住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三牧”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投入。
要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做到旗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牧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牧区。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施意见”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施意见”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9a9aa45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1.png)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施意见”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字号】内农牧法发[2006]127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施意见”的意见(内农牧法发[2006]127号)各盟市农牧业(农机、渔业、农管、产业化)局、办,厅属各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06]6号),把中央、自治区的重要决策落到实处,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出如下贯彻落实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1)整体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农牧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农牧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06]6号),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的贯彻意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动战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思路,找准位置,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紧紧把握“发展、提高、建设、培育”四个关键环节,强化措施,扎实稳步地开展工作。
(2)工作重点。
农牧业部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提高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发展循环农牧业和高效特色农牧业。
以调整农牧业结构为主线,加快推动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提升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能力,结合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实际,大力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实现农畜产品增产、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三增”目标,努力使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五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五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9f3486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五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21•【文号】农经发[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五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农经发[20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有关“完善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的要求,根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农经发〔2010〕11号)的规定,在各省(区、市)初步监测的基础上,经专家审核,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34 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名单附后)。
有60家企业因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监测不合格,取消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对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繁荣农村,在发展中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走集群发展之路,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需求,走品牌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走创新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主动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要求,走以工促农、工农互惠之路,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1c849d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b.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9.28•【字号】内政办字[2007]234号•【施行日期】2007.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字〔2007〕234号2007年9月28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内党发〔2003〕25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的通知》(内政字〔2006〕211号)精神,推动我区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程序。
(一)申报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直接向所在地的旗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旗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旗县林业主管部门报盟市林业主管部门。
(二)各盟市林业主管部门对各旗县林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征求发改、经济、贸易、财政、税务等部门及有关商业银行对申请企业的意见,经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盟市林业主管部门向自治区林业厅推荐,同时附书面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
第三条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标准。
(一)林业种植业、养殖业1.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培育各种森林资源产品(包括林业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为目的的种植、养殖企业,并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通知-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d40892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74.png)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通知正文:----------------------------------------------------------------------------------------------------------------------------------------------------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通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为了推动我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依据《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市农牧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评审认定并报市政府同意,确定包头市巨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为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同时,根据对第一、二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结果,决定保留包头市农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8家企业的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取消包头市盛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强化对龙头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
各龙头企业也要继续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和组织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密切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切实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附件:1.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2.第一、二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企业名单3.第一、二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不合格企业名单二○一一年三月四日附件1第五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共22家)1.包头市巨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内蒙古达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3.包头市钧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4.包头市荣耀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5.包头市万兴田园食品有限公司6.包头市黄河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包头市慧鑫实业有限公司8.包头市宝地乳业有限责任公司9.农标普瑞纳(内蒙古)饲料有限公司10.东方希望包头动物营养有限公司11.内蒙古华冠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12.内蒙古田野淀粉有限责任公司13.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14.包头市春雷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5.包头市富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6.达茂旗九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17.达茂旗金沙养殖专业合作社18.达茂旗健源鹿业有限责任公司19.达茂旗石宝镇众禾养殖专业合作社20.达茂旗乌克忽洞镇新村养殖牧场21.达茂旗达尔罕苏木蒙兴养殖专业合作社22.达茂旗百灵庙镇巴音养殖场附件2第一、二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企业名单(共18家)1.包头市农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2.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内蒙古骆驼酒业股份有限公司4.包头市绿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5.包头市鹿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包头中纺山羊王实业有限公司7.内蒙古三主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包头市苠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9.包头开元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0.天喔(内蒙古)食品有限公司11.内蒙古成信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2.内蒙古大漠林深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3.内蒙古赛阳牧业有限公司14.内蒙古仟草原食品有限公司15.包头市森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6.内蒙古央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7.东方希望包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8.包头绿鸟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注:名称后带“*”号为更名企业附件3第一、二批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不合格企业名单(共5家)1.包头市盛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包头市德尔薯业有限责任公司3.包头市天龙生态园有限公司4.包头市新天地生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5.包头市宝鹿油脂有限公司——结束——。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上报2015年财政支持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内财农〔2015〕118号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上报2015年财政支持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内财农〔2015〕1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325ac7c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b.png)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上报2015年财政支持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上报2015年财政支持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内财农〔2015〕118号各盟市财政局:为做好2015年财政支持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工作,各项目旗县要在原实施项目的基础上,逐步转型升级,适当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科技含量。
按照“多方投入、集中连片、扶优扶强、打造精品”的要求,稳扎稳打,做到软件、硬件、基础设施一步到位,体现现代农牧业项目的“现代”气息。
请各项目旗县按照上述要求认真编制2015年实施方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方案编制内容2015年各旗县实施方案要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内财农〔2013〕752号)有关要求编制。
具体编制内容为:总论、建设背景、项目区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分析、运行机制、保障措施、附图、附表(所有附表必须为EXCLE格式)、附件。
二、实施方案报送时间盟市、旗县财政部门要以正式文件逐级申报,并附一份项目实施方案于2015年4月10日前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查备案。
三、相关要求(一)突出政府主导,打造资金整合新平台。
一是在现代农牧业项目筹备与组织中,旗县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协调沟通机制,制定相关措施,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政策、资金等保障给予重点关注。
特别是在编制规划、方案制定、资金整合、人员配置、科技配套、项目户选择等方面整合各个相关部门人力和财力,提高项目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a7c205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8.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2010年1月11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意见》(内党发〔2009〕3号)要求,保持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牧区改革,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牧区生产力。
广大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民的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看到牧区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制约牧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特别是牧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牧民依托传统畜牧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牧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近些年来,自治区大面积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牧民为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付出了部分成本。
同时,由于惠农惠牧政策不平衡,牧民的转移性收入明显低于农民。
加之牧区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生产生活资料价格提高,牧民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民,实际收入不仅低于农民,而且呈现递减趋势。
解决牧民增收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5〕29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5〕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dcad65c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d.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5〕29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升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现就推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提高加快推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党的十八大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区农牧民合作社已逐渐由数量扩充进入到质量提高的发展新阶段,农牧民合作社的数量、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带动农牧户能力不断增强,已逐渐成为带动农牧民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成为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的新型实体和创新农村牧区经营管理的有效载体。
但是,我区农牧民合作社发展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是规模比较小、覆盖面比较窄、运行质量不高,财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指导和服务不强等,还不能满足我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牧民增收的需要。
各盟市、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促进农牧民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深入推进农牧民合作社发展与建设作为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创新农牧业经营机制、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快农牧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着力提高我区农牧民合作社运行质量,使其在发展壮大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和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0c3a0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d.png)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农经发〔2010〕11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3〕28号),为推进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与扶持,培育壮大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价格保护、服务协作和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方式与农牧户建立生产和利益联系,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企业规模、经营指标和产品质量安全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农牧业企业。
第三条对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强化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职能,发挥行业专家作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四条凡申报或已获准认定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第五条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1。
企业组织形式。
依法设立的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
2.企业经营产品.企业中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占总销售收入(总交易额)70%以上。
3。
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规模。
总资产规模4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56768b71fe910ef12df84d.png)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内农法发(2003)83号为了推动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根据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由自治区农业厅牵头,会同畜牧业厅、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厅、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内蒙国税局、内蒙地税局、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中国证监会呼和浩特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供销社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一、重点龙头企业标准l、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它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开办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2、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70%以上。
3、加工流通企业规模:总资产规模:4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4、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5、企业效益:企业总投资报酬率平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应达到不欠农牧户农畜产品收购款、不欠税、不欠职工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不亏损。
6、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应低于60%;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
7、企业带动能力:企业要与农牧户通过合同、契约或中介组织等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带动农牧户的数量在1000户以上,企业从事农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从当地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总量的60%以上。
8、企业产品竞争力: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自治区领先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90%以上。
第五批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第五批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3809d0276c66137ee061985.png)
第五批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共187家)呼和浩特市1.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2.内蒙古绿泰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3.呼和浩特市汇利粮食物流有限公司4.呼和浩特市悦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5.呼和浩特市蒙粤食品有限责任公司6.内蒙古大盛业羊绒制品有限公司7.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内蒙古正丰马铃薯种业股份有限公司9.内蒙古嘉荣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内蒙古驰园酒业有限公司11.内蒙古中储粮面业有限责任公司12.内蒙古新蒙油脂股份有限公司13.内蒙古润创冷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14.内蒙古焱太经贸有限责任公司15.内蒙古四季春饲料有限公司16.内蒙古犇腾牧业有限公司17.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8.内蒙古禾华农牧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包头市19.内蒙古绿蒙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内蒙古田丰农牧有限责任公司21.包头草原立新食品有限公司22.三主粮集团股份公司23.包头市繁盛种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24.内蒙古蓝色牧野肉业有限责任公司25.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26.达茂旗九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27.包钢集团万开实业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28.扎兰屯市源野饮品有限责任公司29.呼伦贝尔市青原食品有限公司30.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1.大兴安岭诺敏绿业有限责任公司32.内蒙古薪璐边境贸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3.呼伦贝尔杰源饮品有限公司34.呼伦贝尔市诺干湖农林牧实业开发有限公司35.阿荣旗北国明珠兴牧养殖有限公司36.呼伦贝尔绿祥清真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37.鄂温克旗自治旗伊赫塔拉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38.呼伦贝尔市瀛海粮食物流有限公司39.呼伦贝尔市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呼伦贝尔有保生态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41.呼伦贝尔市根河森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42.中粮麦芽(呼伦贝尔)有限公司43.呼伦贝尔市吴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兴安盟44.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原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45.突泉松森牧业有限公司46.科右中旗马头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47.科右前旗蒙良经贸有限公司48.乌兰浩特市荣大屠宰有限公司49.内蒙古圣羊肉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50.内蒙古牧王粮食物流有限责任公司51.乌兰浩特市捷成粮食公司52.科右中旗特牧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辽市53.通辽市德瑞玉米工业有限公司54.通辽市绿色米业有限公司55.内蒙古宏博种业科技有限公司56.通辽罕山肉业食品加工有限公司57.内蒙古新源金谷有机农牧产品开发有限公司58.通辽市一奇食品有限公司59.内蒙古沃德生物质科有限公司60.内蒙古蒙牛乳业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61.扎鲁特旗北方食品有限公司62.扎鲁特旗罕山肉业有限责任公司63.通辽市三元养殖有限公司64.内蒙古东盟鑫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65.通辽市科翔饲料有限公司66.通辽谷润肉业有限公司67.通辽市大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68.内蒙古大牧场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69.通辽市广发草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70.现代牧业(通辽)有限公司71.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市72.赤峰昭乌达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73.内蒙古金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74.敖汉惠丰种禽有限责任公司75.赤峰仟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76.赤峰沐林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77.敖汉远古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8.翁牛特旗路路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79.内蒙古阜信源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80.内蒙古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81.巴林左旗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82.林西县统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83.翁牛特旗三绿有机食品有限公司84.赤峰市大北海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85.内蒙古林源鹿业有限责任公司86.赤峰市神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7.克什克腾旗霞光肉类营销有限责任公司88.赤峰宏锦食品有限公司89.赤峰汇全通粮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90.巴林左旗鑫达种业有限公司91.克什克腾旗骏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92.克什克腾旗海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93.内蒙古家乐都食品有限公司94.赤峰市大中高科技饲料有限公司95.赤峰天虹花卉市场96.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97.赤峰天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98.赤峰兴旺养殖有限责任公司99.克什克腾旗金戈尔有机畜牧有限公司100.宁城东升蒙珍菌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101.锡林郭勒盟蓝天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02.内蒙古小肥羊肉业有限公司103.内蒙古锡林郭勒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04.锡盟宏源现代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05.锡林浩特市草都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06.苏尼特左旗恩格尔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07.锡林郭勒盟额日敦食品有限公司108.东乌珠穆沁旗蒙发肉业有限公司109.锡林郭勒盟呼德阿伦食品有限公司110.内蒙古格瑞得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111.东乌珠穆沁旗绿野肉业有限责任公司112.东乌珠穆沁旗蒙源肉业有限公司113.锡林郭勒盟伊荣清真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14.锡林郭勒盟蒙羊肉业有限责任公司115.苏尼特右旗宏达绒毛有限责任公司116.苏尼特右旗利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17.正镶白旗满达拉图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18.锡林浩特市祥和绒毛制品有限公司119.锡林郭勒盟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20.正蓝旗元源肉食品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121.集宁区兴大业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22.内蒙古绿蒙远大禽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23.内蒙古聚多源农业有限公司124.卓资县鑫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25.四子王旗赛诺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26.内蒙古嘉恒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127.鄂尔多斯市万家惠农贸易市场有限公司128.鄂尔多斯市中轩生化有限公司129.鄂尔多斯市旭和畜牧有限责任公司130.乌审旗建中地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131.准格尔旗泰丰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32.鄂尔多斯市嘉四海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33.鄂尔多斯市九成功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34.内蒙古金草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135.内蒙古响沙酒业有限责任公司136.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137.鄂托克旗雨田种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38.鄂尔多斯万通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139.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140.内蒙古沙海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141.明禾集团有限公司142.内蒙古蒙绿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43.鄂尔多斯市源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44.内蒙古博业农林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45.鄂尔多斯市惠民农贸物流综合市场146.鄂尔多斯市嘉烨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47.鄂尔多斯市瑞景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48.鄂尔多斯市金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49.内蒙古再回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50.内蒙古华阳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151.内蒙古鸿远煤炭集团鄂尔多斯市水镜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52.内蒙古大和牛业有限公司153.鄂尔多斯市盛世金农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54.鄂尔多斯市丰裕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155.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156.巴彦淖尔市粮油购销有限公司157.五原县正欣葵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58.五原县力农产业化养殖有限责任公司159.巴彦淖尔市大忠商贸有限公司160.内蒙古蒙鑫伊族肉食品有限公司161.杭锦后旗大发公面粉有限公司162.内蒙古恒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63.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64.内蒙古东源羊绒有限公司165.巴彦淖尔市中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66.巴彦淖尔市恒远商贸有限公司167.内蒙古保牛乳业有限公司168.杭锦后旗和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169.内蒙古锦嵘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70.内蒙古美洋洋食品有限公司171.内蒙古康尔徕商贸有限公司172.巴彦淖尔市飞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173.巴彦淖尔市蒙福肉业食品有限公司174.巴彦淖尔市兴农农牧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175.巴彦淖尔市浩彤现代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76.内蒙古晶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77.内蒙古一信绒羊绒制品有限公司178.五原县鸿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179.巴彦淖尔兆丰种业粮食有限公司180.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青松草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乌海市181.乌海市云飞农业种养科技有限公司182.乌海市乾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83.乌海市阳光田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84.乌海市红墩绿源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盟185.阿拉善盟沙漠王绒毛有限公司186.阿拉善盟悦禾科技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市187.满洲里帆达经贸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9550d23581b6bd97f19eaef.png)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牧业管理【发文字号】内农牧计发[2014]112号【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发布日期】2014.04.22【实施日期】2014.04.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农牧计发〔2014〕112号)各盟市(满洲里、二连浩特)农牧业局,各农机、农管、渔业主管部门:为规范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制定了《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4年4月22日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依据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管理的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农牧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检查人员必须依法办事,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参与、干预被检查单位与项目无关的工作或经营管理活动。
项目监督检查人员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和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五条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经费按照“谁检查、谁承担”的原则,不得在被检查建设项目中列支。
第六条自治区各级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职责对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管理的建设项目进行分级监督检查。
第七条自治区各级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农牧业建设项目社会公开监督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农牧业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完善投资项目的社会监督机制。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八条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实行项目监督检查行业归口管理的原则。
发展规划处负责农牧业建设项目的总体监督检查工作,提出年度检查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研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事宜协调会纪要》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研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事宜协调会纪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2c8798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7.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研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事宜协调会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4.12•【字号】内政办发[2002]89号•【施行日期】2002.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研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事宜协调会纪要》的通知(内政办发[2002]89号)自治区农业厅、计委、经贸委、畜牧业厅、财政厅、外经贸厅、人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国税局、地税局、证监会呼和浩特证券监管特派办公室、供销社:现将《关于研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事宜协调会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0二年四月十二日关于研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事宜协调会纪要2002年4月9日下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永新召开协调会,研究我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有关事宜,现纪要如下:一、鉴于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管理申报和评定工作由农业部牵头,而且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均由农业厅负责,加之我区第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由农业厅牵头完成,为了便于工作上下对口和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此项工作应由农业厅牵头组织完成。
二、会议明确,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初审、上报及日常运行监测管理工作由农业厅牵头,会同计委、经贸委、畜牧业厅、财政厅、外经贸厅、人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国税局、地税局、证监会、供销社等十部门共同开展工作;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由农业厅负责起草,会商上述十部门联合下发;2002年我区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具体工作由计委移交农业厅,农业厅与上述十部门采取联席会议的形式搞好评审,上报农业部。
参加会议人员: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李阔,自治区农业厅高云平,计委那顺孟和,外经贸厅于学军,经贸委拓政,财政厅杨牧,国税局郑玉英,地税局张美娟,人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鲍金生,证监会郭文英,供销社张鳞龙。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第七次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和申报工作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第七次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和申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968ea2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2.png)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第七次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和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8.05.09•【字号】内农牧产发〔2018〕126号•【施行日期】2018.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畜牧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开展第七次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和申报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二连浩特市农牧林业局、满洲里市农牧林水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内农牧规发〔2016〕3号),为加强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增强我区重点龙头企业的社会公认度、整体公信力和示范带动作用,推进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发展,自治区农牧业厅决定开展第七次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监测和申报对象(一)监测对象监测对象指第一至第六批已认定的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和前五批重点龙头企业监测结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6〕181号)明确的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为准。
(二)申报对象申报对象为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与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符合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标准、自愿申报并经盟市政府批准推荐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农牧业企业;对符合标准引进落户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有利于促进优势资源集聚和优势产业发展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对牵头领办创办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好,实际带动农牧户尤其是贫困户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的企业优先考虑。
二、监测和申报程序(一)监测程序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落实常态化监测管理,按照全面监测、重点抽查、留优汰劣、重新认定的原则,每年上半年开展此项工作,各盟市可自行监测淘汰不合格企业,空出名额可优先选拔候补优秀企业适时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农经发〔2010〕11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3〕28号),为推进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与扶持,培育壮大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价格保护、服务协作和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方式与农牧户建立生产和利益联系,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企业规模、经营指标和产品质量安全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农牧业企业。
第三条对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强化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职能,发挥行业专家作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四条凡申报或已获准认定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第五条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1.企业组织形式。
依法设立的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
2.企业经营产品。
企业中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占总销售收入(总交易额)70%以上。
3.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规模。
总资产规模4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4.以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为主业的企业规模。
总资产规模3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以上。
5.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年交易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入住商户200户以上或解决就业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6.企业效益。
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现行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企业应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无涉税违法行为,产销率达80%以上。
7.企业负债与信用。
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60%;有银行贷款的企业,近2年内不得有不良信用记录。
8.企业带动能力。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自建基地等形式直接带动农牧户。
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价格保护、服务协作和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牧户的数量一般应达到800户以上。
企业从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合同、合作和股份合作方式从农牧民、合作社或自建基地直接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60%以上。
9.企业产品竞争力。
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处于领先水平,企业有注册商标和品牌。
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并获得相关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纳入自治区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近2年内没有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0.申报企业应是盟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第六条鼓励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增值效益大、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紧密带动农牧户的企业申报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第七条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应提供企业的基本情况并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要求提供有关申报材料。
1.企业的资产和效益情况须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2.企业的资信情况须由其开户银行提供证明;3.企业带动能力和利益联结关系情况证明由旗县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开具,并经盟市主管部门确认,应采取适当方式将企业带动农户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4.企业的纳税情况须由企业所在地税务部门出具企业近2年内纳税情况证明;5.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须由所在地盟市农牧业或其他法定监管部门提供书面证明。
第八条申报程序:1.申报企业向企业所在地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2.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对企业所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3.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应充分征求本地发改、财政、经信、人民银行、税务、证券监管、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及有关商业银行对申报企业的意见,并经盟市人民政府同意,按规定正式行文向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并附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
第三章认定第九条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工作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牵头组织,农牧业厅产业化处负责日常工作。
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企业管理、财务审计、质量监管、种养殖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专家库,成员名单由农牧业厅产业化处商有关单位提出。
第十条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每满2年认定一批,在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开展期间,从专家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专家组建专家评审组,负责对盟市推荐的企业进行验收评审,对已认定的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监测抽检评估。
第十一条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程序和办法:1.自治区农牧业厅按照本办法提出工作方案并下发通知,组织年度工作开展,盟市产业化主管部门按通知精神组织申报工作;2.农牧业厅产业化处根据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上报的企业申报材料,按照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办法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
3.农牧业厅抽调专家组成员,组成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评审验收工作组,赴申报企业实地验收,根据实地验收情况和企业申报材料,按照认定标准和条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4.农牧业厅产业化处汇总专家组评审意见,提出对申报企业的拟认定名单,报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定。
5.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定并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认定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并颁发牌匾、证书。
第十二条经认定公布的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过50%(不含50%)的,且控股子公司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可享受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章运行监测第十三条对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做到有出有进、适量增补。
第十四条建立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管理制度,每年进行1次监测评估。
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应按时上报企业生产经营和带动农牧户等情况,为企业的进出提供依据,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第十五条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调查,采取定期统计、情况调度、实地考察、随机抽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带农增收、质量安全等方面情况,帮助重点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第十六条监测评估的具体办法是:1.企业报送材料。
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每年2月底前按要求报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表和年度发展报告,作为监测评估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需报送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企业资产和效益情况、银行开具的资信证明、企业纳税情况证明、质量安全情况证明、企业带动农牧户利益联结情况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说明及应享受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等。
2.材料汇总审查。
各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对所辖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所报材料进行汇总、核查。
核查无误后,报自治区农牧业厅产业化处。
3.实地验收核查。
农牧业厅协调相关单位组成监测核查工作小组,每年根据盟市被监测企业名单和监测材料进行实地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当年被抽查企业,次年不列入抽查对象,每3年对企业完成普遍抽查一次。
4.专家评审。
专家组根据企业报送的材料,结合实地验收核查情况,按照本办法进行监测评估,提出评估意见。
5.监测结果审定。
根据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农牧业厅产业化处对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完成监测报告并提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定。
6.对因违法违规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上市违规操作、偷税骗税和存在坑农害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视情采取黄牌警告整改或取消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并列入自治区信用信息系统和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予以公布。
第十七条监测合格的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继续保留资格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监测不合格者,取消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农牧业厅产业化处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十八条我区的农牧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比照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运营监测管理办法同步开展。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及申报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
如存在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已经认定的企业取消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资格;未经认定的取消其申报资格,3年内不得再行申报。
第二十条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要及时提供有关企业运行情况的材料。
对不认真、不及时上报的企业给予警告,并作为监测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对在申报、认定、监测评审工作中,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存在徇私舞弊行为的有关人员,要按有关党纪政纪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第二十二条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由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自治区农牧业厅予以审核确认,并将企业更名情况通报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第二十三条盟市农牧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农牧业厅产业化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内农法发〔2003〕83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