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专业知识部分-土地资源管理学第四章至第七

合集下载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绪论3)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绪论3)

第一章绪论1.1 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教育管理的特征。

答:教育管理是人们在教育领域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部分。

教育管理的特征一般有:(1)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难以定论或把握,如教育目的、教学技能、学习态度、学术氛围等。

教育管理工作者有时感到很难将它们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

这一点与企业有明显的不同。

(2)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这就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

(3)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因此教育管理活动常常会涉及其他管理活动不常碰见的伦理、道德及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4)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

教学人员往往希望在自己的领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故教育管理者是在与一群并非十分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的专业人员打交道。

(5)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的评价,与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相比要复杂得多。

(6)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有时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教育的这一特点常常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趋于保守,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2.试分析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答:(1)研究对象①学校管理。

教育管理学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现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其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是学校,所以学校管理成为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核心。

②与学校管理相关的其他问题。

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教育和管理过程要受到社会各方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家长等的影响。

此外,学校的管理也不是学校行政人员所能随意安排的,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教育体制、教育经费投入等。

为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学校管理现象,教育管理学就必须研究其他相关问题,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等问题。

(2)研究范围我国教育管理学界目前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要将教育管理学分成两个科目进行研究,即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前者研究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后者研究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第四章决策1.4.1 复习笔记第一节管理就是决策一、管理职能与决策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管理行为,都有一个可分解的决策过程。

表4-1 管理职能与其中的决策问题二、“决策人”的管理模式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按照关于人的假设对管理理论作了如下分类:(1)“机械人”模式把组织成员看作是进行一定作业的生产工具——机械。

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令、进行作业,在解决问题时并不发生什么作用。

(2)“动机人”模式认为组织成员不是机械而是人,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要求、动机和目的而劳动的。

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的而进行合作的动机是劳动生长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3)“决策人”模式认为组织成员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段的决策者。

由于信息和知识的不完备性、对未来预测的困难性以及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替代方案,因此,在有限合理性的基础上,追求满意化而不是最优化决策的“决策人”模式才是更现实的合理模式。

“决策人”模式是把下述的决策方面的心理学因素作为其行动的基础的:①学习。

人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采取试验的方法,通过知识的传递和理论的推断,对特定的选择将产生的结果作出估计;②记忆。

把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收集的信息以及从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储存起来,以便在发生同类问题时用来作出新的决策的参考依据;③习惯。

它是帮助符合目的的行动方式持续下去的重要途径,具有“从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的范围内排除情况反复”的作用。

第二节决策的过程和准则一、决策过程1.收集信息阶段(信息活动)收集组织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同时对组织内部的有关信息也要搜集并加以分析,以便为拟订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

2.拟订计划阶段(设计活动)以组织所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依据第一阶段所搜集到的信息,拟订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3.选定方案阶段(抉择活动)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定一个。

4.对已选定的方案进行评价(审查活动)决策过程还可以细分为更具体的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标准分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效果等八个阶段。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第二章组织管理原理1.2.1 复习笔记第一节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一、个体假设1.个体假设的意义管理学是关于人类集体化协作行为的协调的科学。

如何看待个体,以一种什么样的个体假设前提作为决定管理方针、运用管理手段的基础,从基本的方面制约着管理的方式和效果。

对人自身的认识或假设是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由独立的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的基础。

管理学原理首先要回答独立的个体通过一种什么样的纽带或机理结合为团体。

由个体到整体的环节,是组织管理理论最基本的环节。

2.传统的看法(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指以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假设: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且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指以追求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假设:个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社会需要。

(3)管理人假设管理人: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假设: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作出最优的决策,而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作出相对令人满意的决策。

上述各种假设,都只强调个体的某一个侧面。

现实中的个体,实际上是上述各方面的综合,即“复杂人”。

但如果把个体当作一种多因素的复杂人对等,组织管理问题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从组织管理角度出发,明确选择个体的有关特征为依据,是一种较为适当的选择。

3.必须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管理学研究人的什么;人的需求结构如何;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有哪些;人的理性能力有无限度,限度何在等。

巴纳德关于个体是由物的、生物的、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个体的看法,包含了对个体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从本质上说,人是独立的个体,但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性制约。

因此,管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学习,研究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心理力量,对人的理性能力给出判断和假设,研究社会性的交往和学习过程。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提纲4-6章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提纲4-6章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第3版)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第三章公共事务1、公共事务含义:指那些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要求,关系期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

其特征是公益性、非营利性、规模性和阶级性。

P402、公共事务有哪些区别于私人事务的独特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市场规制功能;宏观调控功能。

P423、公共经济事务主要包含哪些重要的内容?(1)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2)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P434、公共事业主要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公共事业主要包括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卫生事业。

P465、社会安全事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治安与社会保障。

P516、公共资源管理事略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事务;公共物质资源管理事务。

P48第四章公共政策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特征?P54;P56公共政策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由特定的主体即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具有法定的权威性;(2)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3)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4)是一种行为或行为规范。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什么?P56(1)作为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2)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3)作为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3、公共政策的类型有哪些?P57(1)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2)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3)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

4、简述公共政策过程?P58(1)政策的制定:政策问题的认定;公共政策议程;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合法化;(2)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将政策理想变为政策现实的过程,包括组织和物质准备、政策分解、政策宣传、政策实验以及指挥、沟通、协调等功能环节的一系列活动。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第七章人员配置1.7.1 复习笔记第一节人员配置概论人员配置,即有关管理人员的安排、配合、选拔、培养和考核的管理工作。

一、人员配置的重要性1.人员配置概述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实现预定目标的职能活动。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员配置包括拟定组织工作计划、选拔、储备、任用、调动、考核评价、培养训练等相互关联的一系列环节和工作,因而可以视其为一个职能系统。

人员配置系统与其他管理职能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并统一于企业管理的整体系统之中,成为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人员配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1)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企业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

在管理过程中,通过适当选拔、配备和使用人员,可以充分挖掘每个职工的内在潜力,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的协调匹配,做到适才适能,人尽其才,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高度开发。

(2)有效发挥组织结构功能人员的配备尽量适应各类职务的性质要求,使各职务应承担的职责得到充分履行,组织设计的要求才能实现,组织结构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3)提高群体质量,形成最佳工作组合群体是企业的基本构成单位。

通过人员配置,可以极大地提高群体质量,促进成员关系的协调一致,发挥互补优势,减少因互斥而造成的损耗,增强群体的活动效率。

(4)强化管理职能,完善企业管理系统管理人员的配置是企业人员配置的核心和关键。

合理选择、任用和培养管理人员,把素质好、能力强、能胜任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到各级管理岗位上,进而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管理人才队伍,可以促进管理职能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管理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二、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是合理配置企业各类人员的依据和基础工作,具体包括工作系统分析、人力资源计划、人事工作计划等内容。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公共组织)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公共组织)

第二章公共组织2.1 课后习题详解1.简述公共组织的概念和范畴。

答:(1)公共组织的概念公共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2)公共组织的范畴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从满足人们的需要出发,站在社会经济的角度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企业;第二部门是政府;第三部门是非营利组织。

以此来看,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引起了公共管理格局的变化,公共管理领域正在形成两大块:国家机关的公共行政(广义)管理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事务管理。

从组织系统来看,前者包括行政(狭义)、立法、司法机构,称为政府(广义)组织;后者包括事业单位、社区管理型组织、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二者统称为“公共组织”。

2.分述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和功能。

答:(1)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特性,主要有:①公共性公共组织产生于社会公共需要,它们“为公众所共用”(公共)的性质决定了其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它的组织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社会性从政府组织来看,它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形成),并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形成了公共行政职能。

社会性是政府组织的根本属性所在。

从非政府公共组织来看,它是为适应社会自我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

③合法性政府组织的设立、撤销,它们的任务、责任、权力都要由国家宪法与法律作出规定;非政府公共组织也须按有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注册而设立,并按法律的规定开展活动。

④服务性服务性是公共组织的基本属性。

从政府组织来看,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建立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目的,也是为了向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

总之,公共组织的存在与活动,都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考试。

针对公共管理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被制定,旨在为申请者提供详尽的准备资料和相关指导,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介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大纲及指南。

一、考试大纲1. 考试目的和要求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目的是评估申请者的综合组织管理能力和理论水平,以及对公共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试要求申请者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政策与制度、管理制度与法律、管理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

要求申请者能够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能够在实际管理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具备一定的道德伦理素养。

3. 考试形式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内容涵盖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主观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 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和地点由各地招生单位统一安排,并在公示中明确通知申请者。

一般考试时间为2-3小时,具体时间和地点可在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或通知中查询获悉。

二、考试指南1. 学习指导为帮助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考生有效备考,考试指南给出了学习建议和备考指导。

首先,考生应详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其次,选择合适的学习教材和参考书,注重系统学习和理解重要概念和理论。

此外,考生还应多参加模拟考试和练习题,提高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2. 考前准备考试指南提供了一系列考前准备的建议。

考生应提前安排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充足的复习时间和质量。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企业战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企业战

第四章企业业务层竞争战略2.4.1 复习笔记第一节基本通用竞争战略一、战略与竞争优势产生竞争优势的条件:具有抵御竞争者挑战的实力并且赢得顾客。

竞争战略考虑因素:竞争的手段;目标市场的状态。

二、几种通用竞争战略根据寻求优势的类型和目标市场的特征,可以分为几种通用竞争战略:1.低成本领先战略(1)实现条件①比竞争对手实现更低的成本价格。

②能持续降低成本。

(2)取得成本优势的方法①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低成本地运作价值链活动;②附加从购买者角度看待的价值重构价值链。

a.控制生产成本的基本方式:实现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实现学习和经验曲线效应;管理主要资源投入的成本;考虑价值链中各种活动之间的连接;寻求与其他业务单位的共享机会;比较垂直一体化与外包;评估先发者的优势与劣势;控制能力效用的比率;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运作方式。

b.重构价值链的基本方式:放弃传统的商业做法,采用电子商务技术或Internet;利用直接营销的形式;简化产品设计;转向更为简单、更低资本密集、更柔性化的技术和流程;剔除高成本的原材料;将设备放置在更接近于供应商或顾客的地方;放弃为所有顾客服务的做法,只集中在有限的产品或服务;核心业务流程的再造。

(3)低成本提供者的特征所有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活动;要有一个促进持续成本降低的计划;要有详细、严格的预算审查流程和制度。

(4)实施低成本战略的最佳时机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产品是标准化的或能从供应商轻易得到;较低的产品转换成本;购买者规模大并且具有强大的谈判力;产业潜在进入者能用低价格吸引顾客建立市场。

(5)低成本战略的陷阱价格降得过低,限制了企业的盈利率提高;过于强调降低成本而忽视技术突破,使得成本降低竞争激烈,或者使过去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与经验积累丧失;这种战略最致命的缺陷是容易被模仿。

2.差异化战略(1)差异化战略的实质整合各种差异化的特性,使顾客偏好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找出差异化的方法,为购买者创造价值,而这些方法不能被竞争对手轻易找到或轻易模仿;为实现差异化而增加的投入不应比价格提高而带来的收益多。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

第六章组织1.6.1复习笔记第一节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为确立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必须确定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沟通与协商和程序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分工关系1.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利益(1)分工可以使各种工作简单化,这在现场作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由于从事专业化的工作,使得每一个工人都能掌握专业化的操作技能。

2.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弊端(1)分工会带来工作的单调化;(2)分工会阻碍组织内部人员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能力;(3)专业化会助长组织内部的冲突。

组织结构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面权衡分工的利弊,决定组织分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人的职务。

分工离不开协作,缺乏协作的分工是危险的。

协调分工的方法很多,市场协调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市场协调借助的是看不见的手,而组织中的协调则以看得见的组织系统为手段。

二、部门化1.组织层次组成部门是组织协调的第一个方法。

通常是给每一个团体安排一个管理者,由其全权负责,统一协调团体内的所有工作。

这种团体就称部门或组织单位。

大型化组织通常采用横向的多维式部门结构。

首先,由几个人或职务组成一个小团体,而这个团体又归属于另外一个更大的部门,如此不断递进,便形成组织层次。

2.管理幅度受认识和情报处理能力的制约,管理者直接有效地协调下属人数有一个客观的限度,称之为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会受到管理者的能力、被管理者的训练水平、工作性质和内容、控制手段等因素影响。

管理幅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最佳管理幅度因企业、因人而异。

管理幅度的有限性导致了组织层次的产生,进而又产生了层次之间的协调问题,这就是部门化。

3.部门化的两个问题(1)部门规模的大小或组织层次的多少①缩小管理幅度,会增加管理层次,使组织呈狭长形态。

狭长型组织有利于强化统一管理,但会增加管理者人数;②扩大管理幅度,会减少管理层次,使组织呈扁平形态。

扁平型组织虽然会减少管理者人数,缩短信息传递路线,但存在协调困难、易于失控的缺点。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考点归纳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考点归纳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考点总结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行政管理专业)》考点手册考点手册遵循《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的内容和要求编排,分为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和专业知识部分——行政管理学两大模块,并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每章的常考重难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纲挈领,方便考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核心考点。

模块一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考点一:公共管理概述(见表1-1)★★表1-1公共管理概述【例·单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主要包含了以下()两层含义。

[2014年真题]A.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和管理能力的公共性B.管理事务的公共性和管理对象的公共性C.价值取向的公共性和社会伦理的公共性D.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和管理参与的公共性【答案】D完整考点归纳百度搜索精勤学习网进入查找。

【解析】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

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所实施的公共事务管理,其基本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②公共参与性。

公共管理是一种以公共权力机构为主体,非政府的其他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的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例·单选】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是公共组织的()。

[2013年真题]A.社会功能B.政治功能C.政策功能D.行政功能【答案】B【解析】以政府机构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主要具有经济、政治、社会几方面的功能。

其中,政治功能主要是指公共部门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镇压敌对阶层的反抗,制止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系列政治功能。

简而言之,它是一国政府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的活动。

具体来说,它是由民主建设、社会治安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活动共同构成的。

【例·简答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11年真题]答:各类公共部门存在的基本目的,就是为其服务对象提供市场所不能或只能以对整个社会不利的方式提供的种种公共产品与服务。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管理学

第十一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1.11.1 复习笔记第一节发展过程的特点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基于以下一个基本事实: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差异、矛盾和对立。

矛盾或不平衡,是管理面临的一般情况。

企业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充满了矛盾冲突,一是由于企业组织本身的地位和特点包含了各种矛盾的成分在内,二是由于企业内外均存在变化着的、打破现有平衡的力量。

矛盾冲突是企业发展过程的常态。

一、企业组织本身的矛盾因素(1)环境要求与组织内部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环境对企业组织的基本要求:革新、竞争、多样化、灵活;组织内部对企业组织的基本要求:安全、稳定、连续、协调。

(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企业组织有其共同的目标。

共同目标是根据环境提供的可能,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能力确定的,不依个人的目标为转移。

但参加组织协作的个人又都有其个人目标和追求。

(3)科学、理性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企业组织要获得经济利益,要生存发展,就要讲究科学,依靠理性,提高效率;但人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情感的存在,不是一台理性的机器。

二、环境的变化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均衡,是通过适当的目标和战略实现的。

环境时刻在动,其中,竞争、技术和需求的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

三、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1)企业发展带来企业与环境均衡的破坏主要是由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不平衡。

(2)企业发展带来企业内部均衡的破坏由于企业的成功和发展,规模扩大或者分支机构增加,原来适宜、稳定的管理体系和操作变得不适应,需要作出调整和修正。

(3)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长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滋生一些与成功和发展相伴随的弊病,如机构官僚化、办事拖拉、文牍主义、自满、大意等等。

四、企业发展与惯性企业发展当中的惯性,从大的方面划分,可分为体系惯性和个人惯性。

1.体系惯性(1)定义: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

(2)体系惯性存在于两个层次:①业务活动层次。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考试分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考试分

第一部分考试分析一、报考指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开展的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之一。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保证我国学位授予的总体质量、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而设立的国家水平考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

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1.报名条件报名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查的硕士学位申请人,即考生应具备以下资格:(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2)本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有关材料已提交学位授予单位,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被确定具有申请硕士学位资格;(3)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包括外国语考试)。

2.报名时间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

报考者在网上报名规定时间内,登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持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通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简称《考试资格审查表》)到指定地点现场照相、缴费、确认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中、下旬。

各省级主管部门确定所辖考区网上报名具体时间和网址后,于3月6日之前传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中心”汇总后于3月9日在“中心”网站()向社会公布。

现场确认时间原则上在每年3月底,各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具体现场确认时间,并在网上报名阶段告知考生。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的管理)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的管理)

第四章社会保障的管理4.1 课后习题详解1.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原则有哪几条?答: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体化原则就是将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等六个子系统,实行相对集中而又统一的管理,纠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

同时,根据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使政策制定、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三位一体。

(2)社会化原则就是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根据立法和相关规章,在全社会范尉内筹集资金,实施以社会保障为项目和对象的管理。

同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社会化原则,也是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法制化原则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受到法规的约束和调适,以法规为先导,以法规来规范管理行为,并以法规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准绳。

在立法上,强调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结合,社会保障总体立法与分项立法并行;在执法上,强调在相互依托、彼此促进的法制网络下,认真按照法律程序和法律要求办事,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处置。

(4)科学化原则就是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必须科学划分、层次分明。

特别是对以下四个方面应分开管理:①执资(金)分开,即管理部门不直接介入资金运作。

②执政(策)分开,即管理部门只执行政策不制定政策。

③执法(律)分开,即管理部门不可以政代法,分清执法和应法的区别。

④执监(督)分开,即管理部门要接受独立的监察机构监察和社会监督,而不仅仅是自我监督。

(5)集中决策与分项分级管理的原则在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享受条件、给付标准,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等方面国家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实行集中决策。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只能采取分项、分级的管理办法。

(6)现代化的原则社会保障管理具有范围广,对象多,管理环节复杂,数据量浩大,数量存储时间长等特点。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国信息最全、数据最具权威性及规模最大的管理信息系统。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

同等学⼒申硕《⼯商管理学科综合⽔平考试⼤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第⼗章组织⽂化1.10.1 复习笔记第⼀节组织⽂化的性质组织⽂化是⼀种渗透于企业组织各⽅⾯、各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式和⾏为习惯,是组织的风⽓、风格。

它不仅对企业组织的运转是⼀种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且能够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和组织环境,从观念、信仰层次调动组织成员的⼯作积极性和忠诚⼼,是其他管理⼿段⽆法取代的。

⼀、经营⽬标与经营理念经营⽬标解决企业物质追求⽅⾯的问题,经营理念解决企业精神追求⽅⾯的问题。

价值观是企业及全体员⼯⼀致赞同的关于客观事物对于企业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共同认识或看法。

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最⾼⽬标和宗旨。

⼆、组织⽂化及其构成以组织基本⽬标和价值观为核⼼形成的,包括成员思维⽅式和⾏为⽅式在内的⼀整套观念和⾏为⽅式,就是组织⽂化。

1.组织⽂化的缘起20世纪70后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本经济迅速发展,这⼀严峻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

经过多⽅⾯的⽐较研究,美国学者认识到:⽂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为此,他们提出要向⽇本学习,借鉴⽇本社会和企业中许多独特的⽂化因素,培育和发展美国的组织⽂化,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股世界范围的组织⽂化热潮。

⽬前,组织⽂化在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了长⾜的发展,组织⽂化学作为⼀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思维⽅式共有的思维⽅式主要包含:(1)企业⽣存的环境、企业⽣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2)企业在其中处于什么位置,承担何种职能,扮演什么⾓⾊;(3)在企业当中⼯作的是些什么样的⼈;(4)企业⽣存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即企业的世界观、环境观和对⼈的看法等。

3.⾏为规范管理者往往需要把价值观和思维⽅式具体化为具体的政策,组织的规程、制度、管理体系。

通过这些⼿段,告诉组织成员在具体情况下应该如何⾏动,即确定明确的⾏为规范。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权籍管理)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权籍管理)

第三章土地权籍管理3.1 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土地制度?完整的土地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答:(1)土地制度的涵义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因利用土地而产生的对土地的所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等诸方面关系的总称。

(2)土地制度的内容完整的土地制度通常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①土地所有制度土地所有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它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种土地所有制:原始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它们基本上属于两大类型: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公有制。

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我国土地所有制的特点是:土地属于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不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所有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所有权。

②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使用制度是指国家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形式及土地使用权属关系的法律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使用制度是由土地所有制所决定的。

土地使用制度既是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又是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包括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两个方面。

③土地管理制度地管理制度通常也称为土地管理体制,是指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行政职能权限的划分及土地管理的基本运行方式和原则的总称。

2.什么叫土地权属?它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答:(1)土地权属的含义(2)土地权属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典当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土地权属具有如下基本特性:①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

它可以是个体独自拥有,也可由某些人共同享有,而排斥所有其他人对该项财产的权利,对于土地产权的界定十分必要。

②土地产权客体必须具备可占用性和价值性。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学

第二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1.1.1复习笔记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早期的管理思想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始于战争,始于宗教。

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主要表现在:(1)人类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

(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

(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从1880年起,泰罗(FrederickTaylor,1856—1915,美国)为了改进管理,开始试验和研究,逐步形成被称为“科学管理”或“泰罗制”的管理理论和制度。

泰罗制的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即适合于某种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

(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当来一次“精神革命”,把“蛋糕”做大。

(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

(8)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保留处置权力。

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近代科学分析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

三、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法国)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是后来的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教育评价)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教育评价)

第十章教育评价10.1 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哪些主要功能?答:(1)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收集信息,对教育现象和活动所实现的价值作出判断,促进教育改进与发展、实现教育增值的过程。

(2)教育评价具有以下主要功能:①导向功能。

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最直接地体现了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对被评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成为指导被评者以后行动的指挥棒。

因此,评价者应当时刻意识到自己负有重大的责任,努力使评价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②鉴定、选拔功能。

给被评对象做出各种(如表现、能力、功效等)鉴定。

最常见的是鉴定学校、评定个体、评价教育方案等。

这些结论性的鉴定对被评对象的声誉及今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称为高利害性评价。

③诊断、改进功能。

了解诊断出各种教育客体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出原因,提出改进途径和措施。

现代评价日益强调评价的诊断与改进作用,正如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所指出的:评价的最主要意图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

④管理与监控功能。

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价,进行检查、督促,获得决策所需的信息,实行宏观监控。

同样,个体也可以通过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进行自我监控。

⑤激励功能。

评价具有激励和增强意识的心理或社会政治作用。

经评价获得认可,可促进被评者的主动性及热情,激励人们以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经评价发现不足,也可形成压力,使被评者具有急迫感,不甘落后,迎头赶上。

⑥交流功能。

评价可进一步澄清教育的预期目标、现状、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使有关人员逐渐达成共识。

通过评价,有关人员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2.简述终结性、形成性、诊断性评价的特点。

答:(1)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方案、课程、教学计划实施告一段落时,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其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或效益作出全面的鉴定,进行价值判断,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学生管理)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学生管理)

第七章学生管理7.1 课后习题详解1.试阐述学生管理的重要价值。

答:(1)学生管理的个体价值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能够促使学生个体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管理的个体价值所在。

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生长土壤”,有效的学生管理为此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2)学生管理的社会价值学生是社会的一员,学生管理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关系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由于青少年身心不成熟,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犯罪往往不计后果,致使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对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不加强学生管理,任由这些现象蔓延,无疑将危害社会的安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学生管理的工具性价值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支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这正是学生管理工具性价值的体现,它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教育教学的完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4)学生管理的本体性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学生管理是教育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生是教育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教育管理活动应当围绕学生来展开。

没有学生管理,教育管理体系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②学生管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并不单纯要求学生机械地服从他人的管理,而是积极倡导和扶持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我管理。

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③学生管理能够为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学生管理对其他领域的管理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其成功经验也可为其他领域的管理提供借鉴,从而带动教育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2.简述学生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答:(1)学生管理的目标学生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在目标上应当体现时代特征。

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务学生,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2)学生管理的任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机构,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在任务上各有侧重。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管理)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管理)

第四章土地利用管理4.1 课后习题详解1.土地利用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衡量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答:(1)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可以是生产性的活动,如种植植物、养殖动物、建造工厂等,也可以是非生产性活动,如建造住宅、设立旅游风景区或者自然环境保护区。

土地利用也是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土地的用途;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和各行业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③采取各种措施开发、经营、整治、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果。

由于土地利用不但受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土地自然性状的影响,还受社会制度、科学技术、交通条件、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土地利用是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统一。

(2)土地合理利用的衡量标准①土地利用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②土地利用是否是因地制宜,地尽其力。

③土地利用是否从环境资源利用中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④土地利用是否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环境,并有利于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防灾减灾,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土地利用管理?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答:(1)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根据土地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等多种措施,来指导和约束人们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把土地利用纳入国家计划管理轨道,协调各部门的用地矛盾、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为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

从土地利用管理的内涵分析,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土地评价和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管理、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土地开发、保护、整治管理和土地利用监测管理等。

(2)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土地利用管理原则是指土地利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土地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土地利用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标准。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企业战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企业战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与资源均衡分析2.3.1 复习笔记第一节企业资源分析一、企业资源企业资源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

1.有形资产有形资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要的资源,是最容易判别的,也是唯一可以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清楚体现的资源。

它包括房地产、生产设备、原材料等。

具有稀缺性的有形资产可以使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容易被竞争对手获得的有形资产不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2.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公司的声誉、品牌、文化、专利和商标以及工作中累积的知识和技术,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3.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所有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结合,包含了一组反映效率和效果的能力,是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

二、有价值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在评价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时,必须知道哪些资源是有价值的,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其主要的判断标准如下:1.资源的稀缺性拥有稀缺性资源的企业能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无法获取的处于短缺的资源,即获得了竞争优势。

若能持久拥有该短缺资源,则竞争优势也是可持续的。

2.资源的不可模仿性资源的不可模仿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

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物理上独特的资源有些资源是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这些资源都有它的物理上的特殊性,是不可能被模仿的。

(2)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这是指那些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的资源(3)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企业对有些资源的形成原因并不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是组织中最常见的一种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4)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这是指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具有复制其资源的能力,但因市场空间有限不能与其竞争的情况。

三、企业的核心能力1.核心能力的概念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核心能力的形式每个企业所具有的核心能力都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土地利用管理
4.1课后习题详解
1.土地利用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衡量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答:(1)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可以是生产性的活动,如种植植物、养殖动物、建造工厂等,也可以是非生产性活动,如建造住宅、设立旅游风景区或者自然环境保护区。

土地利用也是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土地的用途;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和各行业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③采取各种措施开发、经营、整治、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果。

由于土地利用不但受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土地自然性状的影响,还受社会制度、科学技术、交通条件、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土地利用是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统一。

(2)土地合理利用的衡量标准
①土地利用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②土地利用是否是因地制宜,地尽其力。

③土地利用是否从环境资源利用中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④土地利用是否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环境,并有利于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防灾减灾,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土地利用管理?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1)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根据土地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等多种措施,来指导和约束人们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把土地利用纳入国家计划管理轨道,协调各部门的用地矛盾、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为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

从土地利用管理的内涵分析,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土地评价和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管理、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土地开发、保护、整治管理和土地利用监测管理等。

(2)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
土地利用管理原则是指土地利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土地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土地利用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标准。

土地利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保护耕地原则
②公平与效益原则
土地利用中的公平,至少包括这样三层含义:其一,公平分配。

其二,公众参与。

其三,机会平等。

土地利用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土地利用效益是促进土地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的动力来源。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

③节约和集约用地原则
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含义包括:其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土地,避免空、闲、荒地;其二,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避免多占少用、早占晚用、占而不用等土地浪费现象;其三,要做到优地优用,避免优地劣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使单位面积土地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经济效益最大。

④统筹兼顾原则
为了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就需要统筹兼顾地合理安排土地利用。

即必须用全局的观点看问题,从国家的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各部
门、各行业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平衡形成最佳土地利用结构。

⑤生态平衡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答:(1)土地资源评价内容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是指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土地环境生态平衡来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其重点在于:
①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提出其对生产的适合程度和保证程度;
②阐明土地资源的分布与类型组合特征及其对生产布局发展的影响;
③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改造方向及其技术经济前提;
④预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果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和后果。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是从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经济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2)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土地利用需求和土地质量匹配,来阐明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用途,或者对于具体土地用途的适宜性程度差异。

主要包括: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城市土地的适宜性评价、风景旅游用地的适宜性评价。

其评价步骤包括:
①明确土地评价的目标和任务。

②确定土地评价基础单位,即进行土地资源单位的划分。

③建立土地评价系统。

④拟定土地适宜性或者限制性因素评级标准,建立土地限制因素评级表。

⑤评定土地的适宜类和适宜等级,确定土地限制型。

⑥进行土地评价系统单元的面积统计,提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土地利用经济评价
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是对土地资产的价值、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土地恢复重建成本的分析和计算。

它从土地成本、土地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和土地破坏机会成本损失分析等方面出发,从经济上论证土地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评价步骤包括:
①明确土地利用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②确定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单元,或者界定土地利用经济项目的边界条件。

③建立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④进行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特征值的计算。

⑤针对评价目的,提出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结论。

(4)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土地整理或者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某一土地对于特定用途的土地利用所具有的土地经济产出的提高能力。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于土地利用开发前景的展望和评价。

其评价步骤包括:
①明确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②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找出土地合理利用的典型事例。

③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范围。

④对于土地最大生产能力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

⑤进行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提出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结论。

4.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答: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开发利用可能引发的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破坏和生态环境变化效应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土地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诱发自然环境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可能形成的生态经济损失、必须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和投资效益。

(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地区利用其土地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通常是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为约束条件,在预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进行计算。

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3)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从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目标出发,来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其中,土地利用的生产性是指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包括农业的和非农业的土地生产力以及环境美学方面的效益;土地利用的安全性要求土地利用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的水平,使土地产出稳定;土地利用的保护性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为经济上可行;土地利用的可接受性是指社会可以接受。

5.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1)土地利用规划的涵义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统称。

它是从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出发,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对于土地合理利用方案的研究和优化选择。

它对于土地利用过程起到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区别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为贯彻执行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而编制的,在部门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构想和设计方案。

它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总体的、战略的部署和统筹安排。

它具有总体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动态性。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如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土地保护规划等等。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

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联系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必须依照总体规划的精神进行,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在没有条件进行总体规划之前,可以先编制专项规划,并通过编制专项规划解决目前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为进行总体规划打下基础。

6.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其内容和体系如何?
答;(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