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冷却水系统设计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GB 50174—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6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6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74-2008,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共分13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给水排水、消防。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各行业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要求和规模差别较大的现状,本规范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分为A、B、C三级,以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2.比原规范增加了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等章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附录A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数 据中心
8
距离住宅
不宜小于100m
—
9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区域
不应设置数据中心
不宜设置数据中心
—
10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 区域
不应设置数据中心
不宜设置数据中心
—
11
从火车站、飞机场到达数据 中心的交通道路
不应少于2条道路
—
—
—
环境要求
1
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 度
18°C ~27°C
1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7~-10
交流供电时
2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5
交流供电时
3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5
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序号
项目
4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技术要求
A级
B级
0~10
网络与布线系统
备注 C级
不同电源之间进行切换时
OM3/OM4多模光缆、单 OM3/OM4多模光缆、单
C级
备注
12
冷却水补水储存装置
需要
—
—
13
冷热通道隔离
需要
—
电气技术
1
供电电源
应由双重电源供电 宜由双重电源供电
两回线路供电
—
2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 的专用馈电线路
可作为备用电源
—
—
—
3
变压器
2N
N+1
N
A级也可采用其他避免单点 故障的系统配置
N+1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
4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
(N+X)冗余(X=1~ 当供电电源只有一路时 时间满足信息存储要求
一种新颖实用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甲级写字楼一般均设置有24小时冷却水系统供客户户内计算机机房空调使用,其工作原理为:客户计算机机房内空调机组产生的热量由二次冷却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一次水即软化水或乙二醇溶液,由一次水将热量送至屋顶冷却塔进行淋水冷却。
目前客户的计算机机房空调为全年365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所以甲级写字楼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客户机房的供冷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该系统运行时间长,使得公共耗能占比较大,所以该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的制订和实施,对写字楼宇公共能耗的降低意义重大。
本文以某在管甲级写字楼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实例,介绍一种新颖实用的节能方案与同行分享。
一、系统设计参数及能耗现状成都中海国际中心写字楼楼层机房面积按楼层建筑面积的10%设计预留,IT机房空调负荷设计值为400W/ m2,冷却塔容量按空调负荷1.3倍设计,使用系数为20%,冷却塔供回水温度分别为31℃、36℃。
该写字楼计算机机房负荷设计情况详见表1所示。
改造前24小时冷却水系统设备能耗情况见表2所示。
一种新颖实用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文/Article>李振喜 黄博巨 乐晓海 何国兵 陈竹文 卞守国 吴迪表1 成都中海国际中心IT机房设计参数表序号项目标准层面积(m2)楼层数设计面积(m2)实际使用面积(m2)IT机房设计负荷(KW)IT机房实际使用负荷(KW)1AB座21424810281.6102.828975.65 2CD座1920.25610753.121075.3139.533.575 3E座2092.6245022.2450.2244.537.825 4FG座3519.624816894.183378.8418.715.895 5J座2052.03244924.872378.7218.715.895 6合计47876.01444210.4178.84表2 改造前系统能耗表序号项目数量使用功率(kW)年运行时间(h)运行系数年耗电量(kW·h)电费单价(元/kW·h)年度能耗费用(元)1AB座108987600.856626940.89589797.662CD座939.587600.852941170.89261764.133E座544.587600.853313470.89294898.834FG座718.787600.85139240.20.89123923.785J座718.787600.85139240.20.89123923.786合计15666381394308.18HOUSING AND REAL ESTATE·住宅与房地产111理论·研究THEORY·RESEARCH二、该系统运行现状的评估(一)IT机房负荷不易达到设计的满负荷运行写字楼IT机房设计一般按照标准层楼层建筑面积10%计算或者因业态需求按照业主要求进行设计,根据机房面积来选择设备负荷容量,在前期开发设计时一般按照满负荷进行设备设计。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computer room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
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room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administrative area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2.0.7 场地设施infrastructure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的设施。
数据中心(IDC机房)暖通系统相关计算
IDC机房暖通专业相关计算汇总IDC机房设置有大量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在数据中心机房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仪器中交流电源的能量几乎全转化成热量了。
从设备的电源消耗可推算出IDC机房热量的产生量,为了避免设备温度升高至无法接受的程度,必须使这些热量扩散掉,否则热量的积累将会导致故障,选择适合的通风或冷却系统,首先需要知道设备的产热量和散热空间,才可进行制冷系统设备的设计。
本文以某数据中心为例进行示例讲解。
一数据中心设计单模块174个6kW 机柜,总共6个模块机房。
单模块设置10台冷冻水型精密空调,八用二备,单台精密空调显冷量为140kW,循环风量为36000m³/h,送风温差为12℃。
制冷系统设置为4台750冷吨(2637kW)离心式冷水机组,三用一备。
1、冷水机组制冷量的确定冷水机组制冷量可按照IT负荷*1.2(包含建筑负荷)来计算。
IT负荷为6264kW,则单台冷机制冷量为6264*1.2/3/3.517=712冷吨,最终选择为750冷吨。
2、末端精密空调显冷量的确定精密空调制冷量可按照IT负荷*1.05(包含机房的建筑负荷等)来计算。
单模块机房IT负荷为1044kW,取单台精密空调显冷量140kW,则精密空调数量为1044*1.05/140=7.83,向上取整得出空调数量为8,空调数量/4=2向上取整得出备用空调数量为2,空调+备用=规划空调数量10台。
3、末端精密空调循环风量的确定可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根据上述公式可得精密空调循环风量为3600*140/1.18/1.01/12=35240m³/h。
最终选择36000m³/h。
4、蓄冷罐容量的选型选型原则:根据机房IT负荷Q计算冷冻水流量需求,蓄冷罐放冷时间15分钟来确定。
V=[Q*1.2/(ΔT*1.163)] *15/60例:IT负荷6264KW,供/回水温度,12/18℃,蓄冷供冷时间15分钟。
计算结果为V=[6264*1.2/(6*1.163)] *15/60=270m³。
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技术
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介绍了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性环节——水系统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探讨,明确了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引言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建筑对于空调冷负荷的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对于数据中心这种特殊的建筑,其应用特性决定其需要常年制冷,制冷机组需确保在冬夏季均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冷源。
制冷系统应用较多的为蒸汽压缩式螺杆、离心式水冷系统,除了制冷机组本身,机房空调的水系统设计及安装效果也会影响到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运行效果。
空调水系统的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高,各专业施工作业交叉性强,空调水系统的施工往往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空调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机房空调的稳定高效运行。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某银行产业园,项目地块总用地面积22742.6㎡,总建筑面积43927.6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4696.98㎡,地下建筑面积9230.64㎡。
建筑单体包括:A楼综合配套楼、B楼综合配套楼、D楼数据中心、G楼地下室、U楼地下室。
二、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方案编制本项目中,由于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全面,容量庞大,空调系统具有以下鲜明特征:①系统规模大,系统设两路冷源,互为备用。
两路冷源分别配置700RT冷水机组3台。
②可靠性要求高,机房空调系统需确保不间断运行,制冷系统彼此独立,互为备用。
每个制冷单元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其它单元的正常运行,机组的制冷输出保持稳定,可满足机房空调对于制冷稳定性的要求[1]。
对于施工安装及后期调试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方案的编制方面予以重视,由总承包单位牵头,组织各分包商和各功能性设备厂商施工方案和调试方案,尤其注意调试前各系统安装质量的细节检查,诸如冷冻水是否完全冲洗干净、UPS电源间的防水密闭、供电相位,阀门启闭状态,供配电母线异常温升和噪音检查等问题[2]。
高效冷水机房系统设计和运行介绍
技术交流会
1
高效机房系统设计及运行
核心要素
01 高 效 机 房 核 心 要 素 : 末端设备
冷冻水系统 加减机逻辑 冷却水系统
2
高效机房的核心要素
• 变频/磁悬浮机组 • 一级能效设备 • 塔泵变频控制 • 采用IE3电机
高效 设备
高效机 房
系统 控制
• 高精度传感器 • 效率优先的运行 • 系统稳定性好 • 自动化程度高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机对多泵
11℃
18
7℃
7℃
变频主机 变频水泵 变频冷塔
60%负荷
10℃
一常机规对系一统泵
11℃
技术路线选择(高效VS变频)
定频离心机效率(COP)
16
32C冷却水
14
25C冷却水
12
18C冷却水
10
12C冷却水传统系统 高效主机
8
6
4
2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 准确计算负荷分布 • 减少阀门弯头 • 优化系统平衡 • 减少旁通流量
减少 输送 能耗
3
系统 温度 优化
• 减少系统流量 • 成本和能耗比例优化 • 提高冷冻水回水温度 • 降低冷却水供水温度
高效机房的整体概念
4
系统 设计
运行 维护
冷冻机房的控制逻辑
冷却水 温度控制
冷却水 流量控制
冷冻水 流量控制
➢ 系统整体投资和运行成本还有相当大的优化空间
末端设备 Vs. 管路系统
塔泵能耗比例
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设计分析
第47 卷第 5 期2021 年给水排水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 47 No. 5 2021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设计分析汤慧王晔(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摘要:以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为案例,对24小时租户系统冷负荷计算、系统配置与分区、冷却塔与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循环水管路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冷负荷;闭式冷却塔中图分类号:TU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71(2021)05—0102—051X)I:10. 13789/j. cnki. wwel964. 2021. 05. 018引用本文:汤慧,王晔.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设计分析[J].给水排水,2021,47(5) : 102-106. TANG H. WVNG 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24-hour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tenantsin a super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J], 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21,47(5) : 102-106.Design and analysis of 24-hour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tenants in asuper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TA N G Hui,WANG Ye{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istute Co. , Ltd. , Beijing 100044 , China)Abstract:Taking the 24 hour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tenants of a super-high rise office build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alculation of cooling load,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partition, design of cooling tower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design of circulating water pipeline.Keywords:Tenant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24-hour;Cooling load;Closed cooling tower〇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办公租户,而 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投资、互联网等行业客户,需要设 置自己的小型数据机房以管理客户资料或满足自身 正常运转需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第五章空气调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气流组织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3.孔板(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回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送风温差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6-8℃5.3.2选用。
冷却水温度电控系统设计及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汽车电控系统实习及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106010319题目: 冷却水温度电控系统设计及仿真年级/专业/班: 2012级车辆工程汽电一班学生姓名: 陈宇学生学号: 312012*********开始时间: 年月日完成时间: 年月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西华大学课程设计目录1 引言 (3)1.1设计背景 (3)1.2任务与分析 (3)1.3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4)③水温控制精度±7℃ (4)2方案设计 (4)2.1系统方案设计论证 (4)2.1.1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4)2.1.2 最终设计方案 (4)2.2最终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框图 (6)3系统硬件设计 (6)3.1硬件设计方案论证 (6)3.1.1单片机选型 (6)3.1.2温度传感器选型 (8)3.1.3显示方案确定 (8)3.1.4温度控制方案确定 (8)3.2硬件设计 (8)3.2.1单片机接口电路 (8)3.2.2温度信号的获取 (9)3.2.3显示电路的设计 (10)3.2.4报警电路的设计 (11)3.2.5温控电路的设计 (11)4软件程序的设计 (12)4.1程序流程 (12)4.1.1主程序流程图: (12)4.1.2显示子程序的流程图: (14)4.1.3温控子程序的流程图: (15)图4.3 温控子程序流程图 (15)5系统调试过程 (15)5.1keil调试 (15)5.2原理图和印制板图绘制和检查 (16)5.2.1 在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并进行相应的ERC检查 (16)5.3 Proteus仿真调试 (17)附录一程序源代码 (20)附录二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29)附录三 Proteus仿真截图 (31) (31)摘要本课题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对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控制其温度在工作范围内。
本设计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冷却水控制模块四大部分。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附录A
设备
统、末端冷冻水泵
控制系统
—
9
蓄冷装置供应冷冻水的时间
不应小于不间断电源设 备的供电时间
—
10
双冷源
可
—
11
冷冻水供回水管网
双供双回、环形布置
单一回路
— — 蓄电池组4层摆放 — — — —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
— — — — — —
—
— — — —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A级
B级
2
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相 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5.5°C ~15°C,同时相对湿度不大于60%
3
主机房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停机时)
5°C ~45℃,8%~80%,同时露点温度不大于27°C
4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
使用磁带驱动时<5℃/h, 使用磁盘驱动时<20℃/h,
不得结露
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 机时)
应采用CMP级或低烟无 卤阻燃电缆,OFNP或
OFCP级光缆。
—
—
也可采用同等级的其它电缆 或光缆
6 公用电信配线网络接口
2个以上
2个
1个
—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1
空气质量
粒子浓度
—
离线定期检测
2
空气质量
温度、露点、压差
温度、露点
3
漏水检测报警
装设漏水感应器
4
强制排水设备
设备的运行状态
5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 系统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数 据中心
8
距离住宅
不宜小于100m
—
9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区域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主要包括机房的安全、稳定性、通风、散热、灭火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
1. 机房的选址:机房应根据安全和方便性的原则进行选址,不得设在易受灾害、污染地区,尽量靠近供电、供水、供热等设备。
机房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尘,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2. 机房的安全:机房应配备电子门禁系统,限制入口,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机房。
机房的墙壁、门窗应具备防火、防水、防尘、防抗冲击等功能。
3. 机房的空调和散热系统:机房应配备适当的空调设备,保持室温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设备过热。
机房的散热系统应与空调设备配合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机房的供电和配电系统:机房应具备双电源供电系统,以确保即使一路电源出现故障,也能够保证机房正常供电。
供电系统应配备稳压、稳频、稳流等设备,保证电压、电频和电流的稳定性,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5. 机房的灭火系统:机房应配备有效的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
这样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迅速控制并扑灭火源,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
6. 机房的布线和综合布线系统:机房的布线系统应符合国家电
缆布线标准,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合布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防尘、防磁、防干扰能力,以提供高品质的传输和通信能力。
7. 机房的监控系统:机房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对机房的进出、设备的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确保机房的安全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保证机房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是信息化运行环境的重要基础,为保证其安全可靠地运行,需要完善合理的设计规范。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以及其核心技术原理。
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的基本要求1、确定机房自然环境条件:机房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外界静压、温度及相对湿度。
为确保机房内服务器正常运行,机房外界静压要求在650Pa ~ 850Pa 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每天都要在正常温度及湿度范围内波动,温度在18℃至25℃之间,相对湿度要在45%RH至75%RH 之间;机房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满足当地的安装许可证和运行要求,一般情况下,机房温度尽量低于30℃,相对湿度尽量低于60%RH。
2、确定机房安装的电气设备:为确保机房电气设备稳定运行,机房安装的电气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电压稳定性和负荷能力,保证机房供电系统电量足够,有足够的支持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防雷措施。
3、确定机房内外电气设备链接:从外部链接来看,电气设备的链接要采用绝缘线;从内部角度来看,电气设备的链接必须采用金属导线,采用一体化链接技术,通过金属导线连接,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4、确定机房安全防护:机房安全防护是指采用相应的护栏、门、检测设备等技术,实现机房内外安全隔离,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机房。
常见的安全防护技术有保密单元护栏、防火门、智能门禁、火灾报警系统和智能监控系统等。
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的核心技术1、精密空调技术:精密空调技术是机房内部温湿度的调控技术,采用高精度空调系统,通过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实现温湿度的多级控制,确保机房温度、湿度适合服务器运行。
2、UPS(不断电系统)技术:UPS是实现机房供电备份和电源稳定的关键技术,需要在机房内安装UPS,以便在电网故障时实现机房设备的继电供电,达到保持机房、机柜和服务器正常运行的目的。
3、新一代烟感警报技术:烟感警报技术是机房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火灾等危险情况,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保护机房及设备的安全。
冷却水系统设计要点
冷却水系统设计要点
1.冷却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2)冷却塔补水总管上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2.多台冷却塔并联安装时,为了确保多台冷却塔流量分配与水位的平衡,可以
采取以下措施:
(1)各个塔进水与出水系统布置时,力求并联管路阻力平衡;
(2)每台冷却塔的进出水管上可设电动调节阀,并与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连锁控制;
(3)各冷却塔(包括大小不同的冷却塔)的水位应控制在同一高度,高差不应大于30mm,设计时应以集水盘高度为基准考虑不同容量冷却塔的底座高度。
在各塔
的底盘之间安装平衡管,并加大出水管共用管段的管径。
一般平衡管可取比总
回水管的管径加大一号。
3.校核冷却塔集水盘的容积,确定浮球阀控制的上限水位。
集水盘的水容积应
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泵抽水不出现空蚀现象;
(2)保持水泵吸人口正常吸水的最小淹没深度,以避免形成旋涡而使空气进人吸
水管中,该值与吸水管流速有关。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已于日前相继发布,规范将于实施。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编写组2006年4月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意见建议请发至EISRoo 目录1 总则2 术语3 机房分级标准4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4.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4.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组成4.3 设备布置5 环境要求5.1 xx、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5.2 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6 建筑与结构6.1 一般规定6.2 人流及出入口6.3 防火和疏散6.4 室内装修7 空气调节7.1 一般规定7.2 热负荷计算7.3 气流组织7.4 系统设计7.5 设备选择8 电气技术8.1 供配电8.2 照明8.3 静电防护8.4 接地9 电磁屏蔽9.1 一般规定9.2 结构形式二9.3 滤波器9.4 截止波导通风窗10 网络布线10.1 一般规定10.2 网络布线设计11 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11.1 一般规定11.2 环境监控系统11.3 设备监控系统11.4 安全防范系统12 给水排水12.1 一般规定12.2 管道敷设13 消防13.1 一般规定13.2 消防设施13.3 安全措施附录1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二1 总则为了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保障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xx、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程设计。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以确保未来电子信息业务发展的需要。
数据中心节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的节能问题
T o p ic W
o rd
主 题 寄语
I
到
2 0 1 1
年
,
总耗 电量 将 倍 增至
。
10 0 0
,
亿度 电
,
需 新 增十 家发 电
厂 才能保 证 用 电
在 能 源 紧缺 的今 天
这个数字给人 们敲 响 了警
钟
。
本 刊 将 分 两 期 探 讨 有 关 数 据 中心 建 设 的 相 关 话 题
;通
通过
空 调 冷 热 通 道 的气 流 达 到 节 能 目 的
过 空 调机柜 内的制冷达 到
节能等各种方法
目前
,
。
如何建设绿色
“
、
环 保 和 节 能 的 数 据 中心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
、
的焦 点
“
。
本刊在
本期关注
”
“
布线全 攻略
,
”
、
“
产 品应用
”
等栏
目 刊 登 了 有 关 数 据 中心 的 相 关 技 术 文 章
钟景华
目前 已 完 成 报 批 稿
《电 子 信 息 系 统 机 房 设 计 规 范 》经 过 编 制 组 两 年 多 的 工 作
乡建 设 部 发 布 实 施
息 系统 机 房设 计
,
,
,
即 将 由住 房 和 城
:
。
关 于 节 能 问题
,
在规范的
、
1 O 1
.
.
条 ( 编 制 目 的 ) 中已 明确 指 出
此条是从安全节能和防尘三个方面考虑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日常无人工作的区域不宜设置外窗从节能的角度来讲不设置外窗可以避免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及避免通过外窗将机房内的冷量散失从而减少chwschwsciw11intelligentbuildingcityinformation2008no140接空调管道冷水机组冷却塔cwrcwschwrcwrcwschwrcwr13cwschwrcwr13cws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热水交换器chwr供水ciwciwcws机柜或机架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oureyes本期关注12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oureyes本期关注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
新时期下大型数据中心机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点分析
新时期下大型数据中心机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点分析20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非常惊人的发展,人类也在20世纪正式迎来了信息时代。
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让各类信息采集和传播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带来的就是庞大的信息数据。
2020年3月,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由于数据中心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有其特有的需求,故笔者结合近年来负责过和参与过的大型数据中心设计,针对《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以下简称《数规》)中的要求,总结并分析了给排水和消防的设计要点。
一数据中心的构成大型数据中心一般包含各种类型的功能区域,主要包括:主机房、电力电池室、配电室、空调间、测试机房、运营商接入间、进线间、备品备件间等。
根据《数规》,数据中心主要分为以下三类:A级数据中心: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数据中心;B级数据中心: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数据中心;不属于A级或B级的数据中心为C级。
《数规》中对不同等级的数据中心都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对不同等级的数据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二数据中心机房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分析1.给水系统设计生活给水系统由于大型数据机房一般不安排专人进行值守,有安排值守的机房也仅仅是在其入口处设置一些保安人员及运维人员的监控室,并配套小型的卫生间,生活给水管设计时完全避开机房区域即可,无特殊要求。
生产给水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中生产给水系统的设计是需要重点关注的,A级数据中心一般按12小时的冷却水补水量设计冷却塔补水池。
冷却塔补水系统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冗余原则,即任意一点产生故障,均不影响整套生产供水系统的运行。
有条件的情况下,补水池应设计为可独立运行的两座水池,两座水池的连通管、生产供水泵、生产水泵后端的供水管道亦按冗余原则设计,均设置充足的备份。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
8 电气技术8.1 供配电8.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应根据机房的等级,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及本规范附录1的规定执行。
8.1.2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 的标准执行。
8.1.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业务系统的扩展性,充分预留备用容量。
8.1.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50Hz 、220/380V 、TN-S或TN-C-S系统。
8.1.5 户外供电线路宜采用埋地或电缆沟方式敷设。
8.1.6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规模和等级,宜采用专用电力变压器或专用回路供电,其动力系统电源与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源应分开回路供电,设置专用配电箱(柜)。
8.1.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业务主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避免系统故障或维修时中断电源。
选择UPS容量时应留有裕度,以保证UPS的正常工作。
8.1.8 电子信息设备的末端配电装置应采用专用配电单元,专用配电单元应靠近用电设备安装。
8.1.9 专用配电单元宜配备浪涌保护器(SPD)、电源监控和报警装置,并提供远程通信功能,其输出端中性线与PE线之间的电压宜小于1V 。
中性线与PE线之间的电压不满足设备使用要求时,宜配备隔离变压器。
8.1.10 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源连接点应与其他设备的电源连接点严格区别,并应有明显标识。
8.1.11 A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两套同时工作的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及其配电线路,每套系统及配电线路是(N+M,M=0~N)结构,当其中一套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或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套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或配电线路能够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
8.1.12 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一套同时工作的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及其配电线路,系统配置是(N+X,X=1~N)冗余,当其中X台后备柴油发电机发生故障时,其余后备柴油发电机能够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优良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优秀、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适应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塞、电子比较安定可靠,交通通讯便当,自然环境纯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无益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用的电磁屏第五章空气调节第一节大凡规定第5.1.1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例外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气流组织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3.孔板(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回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送风温差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6-8℃5.3.2选用。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冷却水系统设计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计算机系统只有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的可靠运行,需要一个比较严格的物理环境。
如供电、配电、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这样就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房系统满足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
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企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或称灾备恢复中心,BRC,business recovery center)等都属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在国民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其重大作用。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中,温度要求恒定,常年需要使用制冷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和冷却塔设计有一定特点。
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项目制冷特点及节能需求1.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发热及制冷特点。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的发热主要来源于机房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IT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以及变电所、配电室、UPS电池室等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
这些设备发热的特点是设备集中,发热量大,连续运行,并且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
要保持机房内和电气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大量的冷风将热量带走。
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机房专用空调,这是考虑到IT设备的特点,在相同制冷量的基础上,风量远大于舒适性空调,能够迅速、有效地带走IT设备散发的热量。
由于IT 设备和电气设备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使得数据中心项目对制冷量的需求一年四季也基本保持恒定,制冷系统需要常年稳定运行。
1.2机房冷通道、热通道的设置与节能。
由于整个制冷系统需要常年运行,如何节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艺设备布置上,当机柜内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
机柜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背对背布置形成热风通道,配合合理布置送回风口取得合理气流组织,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效率,能够降低空调设备的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冷却塔冬季和夏季运行参数的校核
一般情况下,有自由冷却要求的冷却水系统,应按照冬季冷却塔运行参数选塔,再对夏季运行工况进行校核。在满足冷却塔出水温度、进水温度和夏季湿球温度情况下,该塔制冷能力有很大富裕量,有时富裕量能高达80~100%。因此有自由冷却需求的系统中冬季才是冷却塔选型的主要工况。
冷却效果保证率确定。
冬季冷却塔循环水量:冷冻机不工作情况下,仅为制备冷冻水需要的冷量折算的循环水量。
冬季冷却塔出水温度:结合冷冻水供水温度确定。有自由冷却需求的系统中,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时,一般比冷冻水供水温度低1.5℃~2℃。
冬季冷却塔进水温度:结合出水温度确定,一般进水、出水温差为5℃~6℃。
冬季设计湿球温度:根据当地气象参数设计选定的计算温度。
运行工况
循环冷却水量
出水温度
进水温度
设计湿球温度
夏季
500m3/h
33℃
38℃
29℃
冬季
425m3/h
10.5℃
15.5℃
6.5℃
备注:夏季冷却塔的散热量为冷冻机的制冷量与冷冻机输入功率之和,冬季自由冷却塔模式下冷却塔的散热量仅为制备冷冻水的制冷量,故夏季冷却塔循环冷却水量大于冬季循环冷却水量。
结合以上各项参数,对冷却塔冬季与夏季各个参数的选择加以说明:
3.2补水池的设置
一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的都会考虑设置补水池,贮存冷冻水系统补水、冷却塔用补水等生产用水。补水池容积需要根据机房重要性及该地区市政供水情况来确定,一般可采用8~12小时的补水量。对于重要性和等级比较高的机房项目以及经常发生断水情况的地区,水池容积最好不小于24小时补水量。
4.其他问题
2.冷却水系统设计
2.1冷却塔自由冷却的使用与节能
由于数据中心项目的机房可以采用中温冷冻水,这就使得利用冷却塔冬季自由冷却以及过渡季节部分自由冷却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及方便性。当采用闭式冷却塔时,冬季可以替换冷冻机,直接供机房中温冷冻水。当采用开式冷却塔时,冬季利用冷却塔的低温出水,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制备中温冷冻水,冷冻机可以完全不开,系统节能。过渡季节采用预冷模式,冷冻机部分负荷运行,降低能耗。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系统只有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的可靠运行,需要一个比较严格的物理环境。如供电、配电、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这样就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房系统满足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企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或称灾备恢复中心,BRC,business recovery center)等都属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在国民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其重大作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中,温度要求恒定,常年需要使用制冷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和冷却塔设计有一定特点。
2.4设计湿球温度和冷却塔出水温度之间的关系。
湿球温度代表在某一地点某一时间,水通过蒸发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即水在冷却塔中可能被冷却到的最低温度,也就是冷却塔出水温度的最低极限值。冷却塔出水温度实际上不能等于或低于湿球温度,一般情况下冷却塔出水温度需高于湿球温度3℃以上,即逼近度(Approach Temperature,指冷却水塔出水温度与外气湿球温度之差值)大于3℃。逼近度越小冷却塔出水温度越难达到。
冷通道内温度可以设置为18~27℃,相应热通道温度可以设置为29~38℃,此运行工况完全能够保证机柜正常运行,且提高了回风温度后,可以提高末端空调水-空气侧换热效率。冷、热通道的分隔,使得制冷系统可以采用中温冷冻水供冷,这样便提高冷冻机效率,整个制冷系统实现节能运行。中温冷冻水常采用供水温度12℃~13℃,回水温度17℃~18℃,根据具体项目不同技术参数要求。合理选择中温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与冷冻机相匹配,可以节能。一般是采用温差为6℃的大温差供回水,这样可以减小循环水量,缩小管道直径。
夏季冷却塔循环水量:冷冻机制备冷冻水需要的冷量加上冷冻机输入功率,折算的循环水量。
夏季冷却塔出水温度:结合冷冻机选型工况确定,与当地湿球也有关系。冷却塔出水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越大,冷却塔降温越容易,选择的塔型越小。
夏季冷却塔进水温度:结合冷冻机选型工况确定,一般进水、出水温差为5℃~6℃。
夏季设计湿球温度:根据当地气象参数以及冷却塔
2.5冷却塔冬季设计湿球温度的选择。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采用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由冷却系统,冬季冷却塔设计湿球温度的选择是比较关键的参数。确定这个湿球温度的意义在于,达到这个湿球温度和低于这个湿球温度时,系统就能够自由冷却。冬季能够使用自由冷却的天数越多,节约的电能就越多。但是在需要冷量不变情况下,湿球温度定的高,与冷却塔出水温度之间差值越小,即逼近度越小,冷却塔选型就会大,初次投资就会增加。相反湿球温度定的低,冷却塔塔型就会小些,冬季能够达到天数就少,能够使用自由冷却的天数就少,节约电能的天数就少。所以冬季湿球温度的选择,需要根据当地气象参数,结合具体项目冷冻水需要水温情况、项目初次投资和运行费用预期等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3.冷却水系统补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靠性
3.1可靠补水的需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规模和重要性差异较大,有几万平方米的机房,也有几十平方米的机房。一万平方米的机房,冷却水循环系统水量每小时约为6000~8000吨。当采用开式冷却塔时,冷却塔补水量大约为每小时100吨。由于机房环境要求冷却水供应系统不能间断,冷却塔补水虽然可以短时间间断,但也需要考虑冷却塔补水可靠性问题。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市政最好能有双路供水或有条件的设置自备井作为备用供水源。
1.2机房冷通道、热通道的设置与节能。
由于整个制冷系统需要常年运行,如何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工艺设备布置上,当机柜内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机柜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背对背布置形成热风通道,配合合理布置送回风口取得合理气流组织,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效率,能够降低空调设备的功耗。
运行模式三:自由冷却模式。冬季,当冷却塔出水温度低于空调系统需要的冷冻水供水温度1.5℃左右时,就可以进入自由冷却模式。冷却塔低温出水经过板式换热器与冷冻水回水进行热交换,直接制备冷冻水。此时,冷冻机完全停止工作,只有冷却塔和循环水泵等在工作,系统大幅度减少电能消耗。
2.3冷却塔选型设计参数
当采用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由冷却系统时,冷却塔参数的正确选择,运行的稳定性,也成为整个冷却水系统稳定运行和节能的重要因素。一般其他类型项目是冬季需要的冷量小,夏季需要的冷量大,在冷却塔选型时,按照夏季运行工况选择,冬季是能够满足要求的。在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由冷却系统中,冷却塔运行有夏季工况和冬季自由冷却两种工况,需要按照两种工况进行选择及校核。以北京地区某项目为例,对冷却塔夏季与冬季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如下:
运行模式二:预冷模式。过渡季及冬季,当冷却塔出水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一般比冷冻水回水温度低1.5℃),就可以使用预冷模式。此模式下,冷却塔出水经过板式换热器与冷冻水回水先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冷冻机,供冷冻机用冷却水。冷冻机另外一侧,经过板式换热器降低一定温度的冷冻水回水,进入冷冻机,制备冷冻水。此模式下,板式换热器工作,冷冻机也工作,但冷冻机承担的负荷仅为30%~70%,可减少电能消耗。
总结
在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由冷却系统中,冷却塔设计应以冬季工况为控制参数。冬季设计湿球温度比需要的冷却塔出水温度低4℃左右,既能控制初次设备投资,又可以节约后期运行费用。
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由冷却系统运行模式可以靠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冷却塔出水温度为T,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为t1,冷冻水系统回水温度为t2。当T>(t2-1.5℃)时,系统为制冷模式运行。当(t1-1.5℃)<T≤(t2-1.5℃),系统为预冷模式运行。当T≤(t1-1.5℃)时,系统进入自由冷却模式运行。通过监测冷却塔出水温度,选用适当的运行模式,可以节约运行能耗。
2.2冷却水系统运行模式
数据中心项目常用制冷方案有多种,采用水冷冷冻水机组+自由冷却系统是比较节能的方案之一。本方案组成设备包含:水冷冷水机组(冷冻机)、冷却水泵、冷却塔、板式换热器、冷冻水泵、定压补水装置、加药装置、蓄冷水罐、末端空调机组等。此系统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一:制冷模式。夏季及过渡季,当冷却塔出水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为正常制冷模式。冷却塔出水供冷冻机用冷却水,冷冻机工作,系统电能消耗最大。
2.7冷却塔塔型选择
由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冷却塔是按照冬季工况选型,在塔型选择上,最好选用小塔型,多台组合使用,并且变频控制风机转速。比如按照冬季运行工况选择两台或是三台冷却塔并联使用对应一台冷冻机,在夏季可以变频控制风机运行或是在适当时候停止一台冷却塔风机,既能满足夏季运行工况,又能减少电能消耗。冬季当湿球温度比较低时,在保证冷却塔出水温度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风机也可以变频运行甚至在温度比较低时停止一台风机运行。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项目制冷特点及节能需求
1.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发热及制冷特点。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的发热主要来源于机房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IT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以及变电所、配电室、UPS电池室等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这些设备发热的特点是设备集中,发热量大,连续运行,并且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
开式冷却塔冬季使用时进风口处结冰现象是经常发生的,结冰会影响到进风量,从而影响冷却效率。如何避免或是尽量减少结冰,是冷却塔厂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要求有备用机组,冷却塔也需要与冷冻机对应设置备用机,并且为热备,要求能够随时启动,立刻投入运行。为保证冬季备用冷却塔能够随时启动,塔盘需要有水,北方地区就需要设置塔盘电加热棒,管道也需要设置保温电伴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