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黄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93)摘要: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
在书中,曼海姆“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
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乌托邦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一、引言:问题的提出作为知识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与奠基者,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
从此,曼海姆的名字从此紧紧地与知识社会学联系在一起。
虽然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最先提出的,但在曼海姆那里,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才真正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的考察。
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曼海姆“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他认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总的说来有两个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
就是说,意识形态分为特殊的含义和总体的含义两种,即曼海姆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
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既体现了社会研究在历史过程的逐步深化之规律,同时也体现着社会学学者本身对于该问题认识的认识与再反思。
二、核心问题评述:曼海姆的意识形态概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意识形态是社会学界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1早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前,意识形态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
当我们现在再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其思想渊源与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结合起来。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一切阶级社会的思想体系,都只是当时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且都只是为了他们自身的阶级利益服务的。
社会想象之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马克思、曼海姆、保罗·利科的不同理解
第 3期
淮 海工 学 院 学报 ( 人 文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1 7 9 6年 提 出 。 特 拉 西 把 意 识 形 态 定 义 为 观 念 的 科
学 , 他 认 为应该 运用理 性来 考察 人类 的经验 领域 , 并 试 图 用 观 念 的 科 学 把 当 时 的 法 国 改 造 成 一 个 理 性 的 、 科 学 的 社 会 。但 是 , 在 实 现 目标 的 过 程 中 , 这 种
观 念 的 科 学 被 不 自觉 地 与 现 实 的 政 治 实 践 联 系 在 一
起 , 意 识 形 态 因 而 就 成 为 代 表 一 定 阶级 利 益 的情 感 、
现 实 之间 的联 系问题 , 明 确 地 提 出 了意 识 形 态 问 题 。
马 克 思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继 承 了 先 前 意 识 形 态 的 批 判 用 法 , 他 从 意 识 形 态 在 上 层 建 筑 和 经 济 基 础 之 间 的 作 用 出发 , 批 判资 产阶级 意识 形态 的虚假 性 , 使 意 识 形
摘 要 : 意 识 形 态与 鸟 托 邦 体 现 了 文 化 的 社 会 想 象 , 对 二 者 的研 究 经 历 了从 批 判 到 中立 到 辩 证 综 合
的过 程 : 马 克思在 资本主 义经 济社会 学 的基础 上看 待 意识 形 态与 乌 托 邦 , 对 二 者 进 行 了批 判 ; 曼 海 姆 的 观 点 基 于“ 价值 中 立” , 他 试 图建 立 一 种 一般 性 的研 究方 法 , 使 对二 者 的研 究成 为 “ 知 识 社 会 学 ”; 保 罗 ・利 科 从 诠 释 学 出 发 , 在 总结 分析前 人理论 的 基础上 , 指 出 了 意 识 形 态 与 乌 托 邦 在 社 会 发 展 中的 消 极 与 积 极 作 用 。 作 为 社 会 想 象 的 意 识 形 态与 乌 托 邦 , 一 个 趋 向 于整合 、 重 复 , 一 个 趋 向 于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3
第一章比较文学入门1、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陈惇刘象愚2、比较文学的特点?(1)跨越性:跨越语言、民族、文化、学科。
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比较文学的最基本的标准。
(2)比较性:约定俗成的专业学科的名称,具有特殊的学科意义。
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应把两种文学体系化、内在性的汇通作为比较文学衡量的标准。
(3)文学性:立足于文学之本;通过与其他文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重新审视文学本体,把文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参照框架下来彰显文学特征。
(4)开放性(5)理论性3、比较文学的意义?(1)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新视野:(2)促进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互识、互证、互补。
互识:对不同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互证:中西各有自己的见解,寻求理解,必须对话,互相对比参照。
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和不同的解答,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互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取营养,取长补短,谋求新发展。
多种文化的比照和对话,结果不是多种文化的融合,相反这种比照对话使各种文学的特点得到彰显,更显其真面目真价值。
(3)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第三章比较文学学派1、法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主要观点:1)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2)讲求事实,崇尚实证,重视考据3)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4)学科上囿于文学专业领域,地域则局限于欧洲5)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评价: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2)严谨的定义,材料的确凿,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缺点:1)狭隘、机械,过分拘泥于实证、考据,过分强调事实联系而相对忽视了作品内在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2)欧洲中心意识,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研究范围局限于欧洲范围,使东西文学的比较显得不可能2、美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主要观点:1)提倡平行研究的新方法2)提倡跨学科研究3)重视作品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4)反对“欧洲中心论”5)反对“总体文学”的提法(2)评价优点:1)美国学派突破了法国学派的机械保守的实证对比较文学的束缚,使比较文学获得了生机;2)美国学派扩大了比较文学的范围,不仅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也使中西文学比较成为可能;3)美国学派重视作品的文学性,更接近“文学内核”。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1929年,曼海姆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导论》,一时名声大振,他的名字自此就同知识社会学紧紧连在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又称思想社会学,这里的思想是指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
人类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这是知识社会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许多人认为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思想家个人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曼海姆则认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了。
在曼海姆看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
曼海姆说,因为思想家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他在创立思想理论时,其所在群体、社会地位、民族传统、时代背景、生活经历这些社会性因素都要影响和制约他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成果。
曼海姆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叫“社会境况决定论”,按照这一观点,思想家社会境况不同,创立的理论也不相同。
曼海姆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人的观点是如何随着他的社会境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曼海姆提出:思想不但带有社会环境的特征,而且历史因素有力地影响着思想的变化。
例如世代更替就是导致人们思想变叱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海姆认为,思想家观点上的差异有多种表现。
由此可见,知识社会学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一种思想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要弄清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何在,通过这种分析,受海姆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个观点是:非理性因素在思想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曼海姆提出第二个重要观点是: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偏见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观察都带有角度和偏见,而这一角度和偏见又是由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同样,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t上,这种社会位置也决定了他们看间题的社会角度和社会偏见。
因此曼海姆告诫人们不要把偏见同错误划等号。
实际上,人有民族偏见、时代偏见、阶级偏见、年龄偏见、性别偏见、家庭偏见、职业偏见等等。
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来自政治冲突的一个发现,即统治集团可以在思维中变得如此强烈地把利益与形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以致它们不再能看清某些事实,这些事实可能削弱它们的支配感。
论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论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观念是社会想象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有其各自的内涵,它们有各自積极的和消极的功能。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各自的积极功能对对方的消极功能具有治疗作用。
这对引导一个社会的社会想象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社会想象;意识形态;乌托邦人是具有想象潜能的存在者,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人类时刻都在以意象和概念表象的形式发生着再现(反映)和创造(建构)现实的活动。
这种想象的活动是依赖于既定的社会而对社会的想象,是一种社会想象。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观念,作为精神性存在形态,都是人类想象活动的产物,是社会想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虽然二者都有积极的功能,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弊病,克服二者的弊病,实现其积极的功能,有利于引导一个时代的社会想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社会想象的意识形态形式“意识形态”[ideology]概念最早在1796年由法国思想家德斯蒂·德·特拉西提出并使用。
从词源学上来说,法语意识形态iděologie由iděo和logie构成,前者源自于希腊文δεα[观念],后者源自于希腊文λογοσ[逻各斯]。
两者的结合表示“观念的学说”或“理念的学说”。
这种观念学说起初就具有“逻各斯”“第一科学”“严格精确性”等含义,内含着启蒙主义人类的积极精神和人类对于自身的信心。
但是,由于当时的执政者拿破仑担忧这种观念学说对他的独裁野心构成威胁,他就将这种观念学说贬斥为“一种脱离政治权力现实的抽象的推测性学说”[1]。
于是这个概念就与“空谈家”扯上关系,表示空洞的、抽象的和幻想的观念,从而具有了消极的色彩。
(一)意识形态的积极功能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社会执政者的观念表现,它本身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社会现实而想象出的观念形态。
这种观念形态一经产生,统治阶级就会将其推行于社会之中,使其构成整个社会的观念形态和话语体系。
凡是阶级存在的社会中,社会的文化和话语体系都会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具有意识形态性。
乌托邦社会的理论构想与现实可能性
乌托邦社会的理论构想与现实可能性乌托邦社会是指理想的社会模式,一个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社会冲突、没有政治腐败和不公平待遇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构想自古以来就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
然而,对于乌托邦社会的理论构想,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其可能性。
一、理论构想:平等与和谐的乌托邦社会在乌托邦社会的理论构想中,人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资源公平分配,个人自由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在经济方面,乌托邦社会鼓励合作,拒绝竞争。
资源公平分配,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和权益。
没有贫富差距,财富的分配是公正的,贫困和富裕的差距逐渐消除。
而在政治方面,乌托邦社会实行直接民主制度,每个公民都有权参与政策决策的过程,确保公民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现实可能性:乌托邦社会的困难之处虽然乌托邦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实现乌托邦社会存在着许多难题。
首先,人性的局限性是实现乌托邦社会的难题之一。
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欲望是社会不公平和冲突的根源之一。
妄图完全消除这些负面因素是困难的,因为它涉及到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其次,乌托邦社会在资源分配方面也面临着困难。
即使采取公平分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并不相同,而且人们的能力和贡献也不同。
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同时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乌托邦社会的政治制度也面临着挑战。
直接民主制度需要每个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但如何确保每个公民都能有效参与,避免决策的滥用和混乱,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三、乌托邦社会构想的启示虽然实现完全的乌托邦社会是困难的,但乌托邦社会的构想依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乌托邦社会构想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类尊严的价值。
尽管可能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但我们可以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并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
其次,乌托邦社会构想鼓励我们思考和改善现行社会制度和政策。
虽然完美的社会可能无法实现,但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社会制度,使社会更加公正和和谐。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两种构想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两种构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从未停止。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构想,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思考与担忧。
一、乌托邦:美好的理想之境乌托邦,这个词最早由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 1516年提出。
它代表着一个完美的社会,一个没有贫困、没有战争、没有不平等的地方。
在乌托邦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
首先,乌托邦社会通常具有高度的平等性。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地位上,人们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阶级之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种平等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
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其次,乌托邦社会强调合作与共享。
人们摒弃了自私自利的行为,以集体利益为重。
共同劳动、共同创造财富,然后共同分享成果。
这种合作与共享的精神,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乌托邦社会往往具有高度的民主性。
政治决策是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的,每个人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机会。
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人民,而不是统治人民。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民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社会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二、反乌托邦:对理想的反思与警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乌托邦的构想产生了质疑。
反乌托邦文学应运而生,它以一种批判的视角,揭示了乌托邦理想背后的潜在危险。
反乌托邦社会通常呈现出一种极端的秩序和控制。
政府通过强大的权力机构,对人民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个人的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被严格规范。
在这样的社会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秩序井然,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自由和创造力。
反乌托邦社会还常常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压迫。
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权益。
底层人民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名词解释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名词解释
意识形态(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是特定社会群体对于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知、理解和信念。
意识形态为该社会群体提供了特定的价值观念、信仰、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意识形态的形成通常受到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群体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极权主义等。
乌托邦(utopia)一词源于托马斯·莫尔的同名小说,意指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社会形态。
乌托邦通常被描绘为一个没有矛盾、没有不公、人人幸福的社会,这种社会往往被视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改进的理想目标。
乌托邦的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例如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改良主义等。
乌托邦的实现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
总的来说,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都是人类对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理想的追求,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意识形态更注重对于现有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而乌托邦则更注重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和规划。
论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论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摘要】社会想象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扮演着关键角色。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通过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社会结构和发展。
乌托邦则代表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和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在现实社会中,各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塑造社会的发展方向。
了解社会想象的形式,深入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在社会想象中,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角色不可或缺,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基础。
深入研究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联系,对于指导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乌托邦、联系、影响、意义、关系、结论。
1. 引言1.1 引言社会想象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现实可能变化和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构想。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代表了社会想象的两种不同形式,分别体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是一种社会思想的集合体,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导向。
乌托邦则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模式,是对现实社会缺陷和问题的一种幻想和设想。
通过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联系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想象的形式,揭示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为构建理想社会提供参考和启示。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联系,探究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乌托邦的意义,分析社会想象的形式以及各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关系。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想象的本质和作用,为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联系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联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意识形态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理解,它包括人们对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点的认同和信仰。
而乌托邦则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想象,是对社会未来的美好构想和设想。
对乌托邦及相关问题的综述和评价
对乌托邦及相关问题的综述和评价作者:杨静娴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06期摘要:乌托邦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境界的追求,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也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
以歌颂古代反对现实的乌托邦表达了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向往;在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中形成的乌托邦,则表达着对现代性分裂的抗议。
乌托邦既与自由主义相区别,又与科学社会主义不相同,从而在历史发展中保持着自己的意义空间。
关键词:乌托邦;意识形态;现代性;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8)06-0057-06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中,“乌托邦”这一似有定论的概念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且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它的内涵和意义。
这既体现着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又反映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
乌托邦是有多重含义的总体性概念,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有不同的指向,从不同侧面揭示它的特点和意义空间,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乌托邦的分类“乌托邦”一词出于16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对与当时英国社会形成鲜明反照的一个海岛上人们和谐生活状况的描述。
《乌托邦》一书是一部开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著作,在此后的历史中发生了重要影响。
列宁说过:“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本身和某些‘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一些对抗这一制度的理想。
”[1](P377)这种理想一般被认为是乌托邦的。
但由于批判的对象不同,也就是社会现实不同,乌托邦也就有不同的类型。
(一)传统社会里以歌颂古代反对现实的乌托邦和泛劳动的乌托邦。
在自然经济为背景的传统社会里,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史前的想像式美化,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即认为人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以对过去历史的美化反对现实。
早期基督教的“千年王国”、中国《礼记·礼运》中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描述大都属于歌颂过去的乌托邦。
同时,在传统社会里,还有一种以直接实践的方式,按照泛劳动原则形成的乌托邦。
形象学的主要理论及作业概要
▪ 社会总体想象物总是建立在整合功能 和颠覆功能之间的张力上的,即建立 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极间的张力上, 文学中的异质形象都处于想象实践的 这两极之间,在其中,可体现出相异 性的多样化表达。
▪ 3、他者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关系
▪ 他者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一直受到形象学 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因为作家在对异国异族 形象的塑造中,必然导致对自我民族的观照 和透视,正如胡戈•狄泽林克所说:“每一种 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 成。”
▪ 在这种情况下,作家按照自己的理想、情 感、态度等来描述形象,是对本国文化观 和价值观的颠覆和否定,是对本国现实的 批判和质疑。而对异国异族文化等则持肯 定和欣赏的态度,这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乌 托邦化。
▪ 按照乌托邦化所创造出来的形象,我们称之 为乌托邦形象。
▪ 作者把理想的价值观、文化观投射到 异国异族形象身上,并从中找到了自 己认为能够弥补本民族文化的不足和 缺陷的东西,找到了对本民族有价值 的文化资源。
▪ 但无论如何,赛珍珠是美国作家,她在 为美国读者写作。因此,尽管她改写了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尽管她声称叙 述中国人“跟我叙述自己的亲人一样”, 但中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来处理的, 她的本民族意识在小说的艺术构成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
▪ 4、异族形象的影响力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意识形态与乌托邦,2010-12-16 23:45:18今天我想围绕曼海姆和阿尔都塞来谈谈意识形态问题。
我的发言分为三部分:一是曼海姆的思想背景,二是知识分子和新阶级问题,最后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张力关系。
一( 曼海姆与韦伯和卢卡奇的三角关系我们都知道,卢卡奇曾是韦伯家庭社会学沙龙的座上宾,深得韦伯赏识,两人相识不久就成忘年之交,同时卢卡奇也是西美尔的得意门生,在吸收他们学识的同时,也承付了他们的悲观主义。
韦伯和西美尔都属于德国culturecritic的传统,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分析让他们看不到出路,除了浪漫主义的悲观情怀。
卢卡奇最初《现代戏剧发展》以及《心灵与形式》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直到一战之后发现马克思主义。
而曼海姆与卢卡奇都是布达佩斯人,他们组织了一个叫做Sunday Circle的清谈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就是卢卡奇。
曼海姆(1893)小卢卡奇(1885)8岁,但却将后者看作是自己的精神导师,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在1914年7月25日写给卢卡奇的心中,曼海姆这样写道:你的作品和人格对我自身的发展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
这种敬仰之情持续到1918年。
是年,卢卡奇深入理解了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共产党,与自己此前“浪漫的反资本主义”时期划清界限,而曼海姆却止步了。
两人于是分道扬镳。
但这种分道扬镳只是表面的。
曼海姆对卢卡奇一直心存敬畏,但他也在思考如何超越自己的导师。
1922年,卢卡奇出版了影响整个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巨著——《历史与阶级意识》,清算了韦伯的价值中立和西美尔的悲观主义,因为他找到了新的普遍性和整体性,而代表这个普遍性和整体性的就是无产阶级。
“当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改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时,在认识到改变了的社会形势即它自身的同时,它发现自己不仅面对需要理解的新目标,还改变了自己作为认识主体的地位。
这种理论有助于使无产阶级意识到它的社会地位,即是说,它能使无产阶级看到自身在社会过程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读后感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读后感这本书啊,就像一场知识界的脱口秀,曼海姆在那不停地给我们抖思想包袱。
首先呢,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以前我就觉得它是那种高大上又有点虚头巴脑的东西,就像是政客们用来忽悠人的漂亮话。
但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玩意儿。
曼海姆告诉我们,意识形态是无处不在的,它藏在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里。
就好比我们戴了一副有色眼镜,这副眼镜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它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然后说到乌托邦,这可就更有趣了。
乌托邦就像是我们心中那个完美的梦幻岛,是我们对这个世界不满的时候想象出来的理想之地。
我就在想啊,这是不是就像我小时候幻想自己住在一个全是巧克力房子、糖果做的树的地方呢?但曼海姆又说了,乌托邦可不仅仅是个美好的幻想,它其实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那些想要建立理想社会的革命者,他们心中的乌托邦就是他们奋斗的目标,虽然可能永远也到达不了那个完美的地方,但在追逐的过程中,社会就慢慢进步了。
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这就好比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武功秘籍一样。
比如说,工人阶级可能有着自己的一套对公平社会的想象,而资产阶级又有他们的想法。
这些不同的思想就像是在一个大舞台上的不同角色,各自表演着,互相碰撞着。
有时候它们会吵得不可开交,就像两个小孩抢玩具一样,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这本书也有点让人头疼的地方。
它的理论性很强,有些地方读起来就像在啃硬骨头,咬得我牙齿都疼了。
我得不停地在脑海里转圈圈,试图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但是呢,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爬得气喘吁吁,但当你站在山顶看到风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作者:马海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9期摘要:西方世界通过在中国这一异域文化中寻找具有原型意义的对象作为据点,将自我所渴求和构想的,或是得不到充分表达的文化因素投射出来,展开其对中国的构筑和想象,而后又带着这种对异域的识知系统回归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去,审视和重建自我。
关键词:中国形象;自我认同;镜像;作者简介:马海婷(1987-),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事实上,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或赞同、宣扬)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
”[1]“形象”这一概念是某一主体立足于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据点,与对象间自觉建立起发现与被发现、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关于对象的印象,所以形象的关键也就不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对立关系中。
在西方文化系统中,中国即是一种想象性地理存在,作为他者之镜验证西方自身的存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经过整个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过程,而逐渐形成一系列套话模式,这些套话随之成为一种本质性的知识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西方世界对中华民族的看法中去。
随着西方文化自身的每一次的动荡,中国形象在西方出现的7个多世纪(马可·波罗朝代)中,经历了被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并且一直作为西方人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存在。
13世纪中期是西方现代历史的起点,是西方世界知识、经济体系形成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形象进入西方世界的开始,《马可·波罗游记》(1298年)、《曼德维尔游记》(1357年)、《鄂多立克东游录》(约1330年)三大“游记”成为最先表述中国的西方世界读物。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卡尔曼海姆著读后感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卡尔曼海姆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卡尔曼海姆著读后感在阅读了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后,我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这两个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卡尔曼海姆以其犀利的观点和独特的思考,揭示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卡尔曼海姆在书中指出,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现实的一种虚假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一种片面的、扭曲的感知之上的。
意识形态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这一点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乌托邦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乌托邦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它倡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地改善现实社会。
然而,乌托邦主义也有其局限性,过度的理想化可能会导致对于现实的忽视,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卡尔曼海姆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例来支持他的观点,使得他的论述更加有力。
例如,他通过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运动的分析,说明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主义对于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
同时,他也指出了过度追求乌托邦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如对于个人自由的压制等。
第二篇范文:《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卡尔曼海姆著读后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和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卡尔曼海姆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这两个概念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在书中,卡尔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现实的一种片面的、扭曲的认识,它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一种虚假的感知之上的。
这种认识使得人们对于现实产生了偏差,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宗教信仰、政治理念还是社会制度,都是意识形态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可能导致人类对现实的误解和偏见。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论中西交往中中国作为他者的形象建构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论中西交往中中国作为他者的形象建
构
俞博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2)005
【摘要】在异国形象建构中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即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以形象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异国形象构建过程中常见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倾向进行本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式的形象和乌托邦式的形象本身就只是一种社会想像,是一种关于他者的文化表述.其只是反映了形象建构者的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归根到底还是形成于利己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在中西交往过程中,西方人塑造了大量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通过对西方构建的中国形象以及构建过程背后的心态进行剖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和论证这两种倾向的文化利己主义特点.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俞博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意识形态化他者:《中国商人》中的镇江形象 [J], 周小英
2.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论毛姆《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J], 周琳琳;
3.意识形态化他者:《中国商人》中的镇江形象 [J], 周小英;
4.突破“地域性”交往之中国话语探究——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观[J], 刘宁;戴生岐
5.论《龙子》中的乌托邦中国他者形象 [J], 周子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读书草稿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一些社会群体,这些群体的专门任务就是为这个社会提供对世界的某种解释。
我们把这些群体称为“知识界”(intelligentsia).一个社会的静止程度越高,下列情况就越可能出现,即这种知识界可以获得一种明确的地位,或者说可以获得这个社会当中的某一社会等级所具有的地位。
因此,应当把巫师、婆罗门成员和中世纪的神职人员,都看作是知识界—某种的每一方在其社会中,都对该社会的世界观形成过程进行某种垄断性控制,而且不是对其他社会阶层以及自发形成的各种世界观的重构过程进行这种控制,就是对调和存在于这种世界观之中的各种差异的过程进行这种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布道、忏悔和选读圣经都是手段—利用这些手段,那些各不相同的,在比较简单的社会发展层次上出现的世界观念,就可以得到调和。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有关中世纪情境形成对照的现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是,这种由祭司这个社会等级进行的,对教会解释世界的过程的垄断,以及被打破了,而且,一个自由的知识界已经出现,并且代替了那个封闭的和经过彻底组织的知识分子阶层。
它的主要特征是,它越来越多地从那些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和生活情境之中招募成员,而且,它的思想方式也不再受某种类似社会等级的组织的调控。
由于这些知识分子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组织,所以,他们使各种思维方式和经验方式都可以获得受公众注意的机会,而这些思维方式和经验方式则在由其他社会阶层组成的更大的世界上公开地互相竞争。
当人们进一步考虑到由于拒绝承认某种类型的社会等级存在所具有的垄断特权,自由竞争便开始支配只是生产的各种方式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理解在知识分子都处于竞争之中。
从这种程度上说,这些知识分子为什么以一种比以往更加明确的方式,采取可以在社会中获得的最多种多样的思想方式和经验方式,并且使它们互相制约以便坐收渔利了。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必须为了获得公众的偏爱而展开竞争,而这种公众则与由神职人员组成的公众不同—如果这些知识分子自己不做出努力,他们就不再能够接近这种公众了。
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论毛姆《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论 毛 姆《 面纱 》 中的 中国形 象
周 琳 琳
( 三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 院 , 海 南 三 亚
5 7 2 0 2 2 )
摘要 : 《 面纱》 是 毛 姆 以 中国 为 背 景 创 作 的 一部 小 说 , 因其 异 域 形 象 在 中 国备 受 关 注 。 小 说 中的 “ 中 国形 象” 徘 徊 于 意 识 形 态和 鸟托 邦 之 间 , 一方 面 是 丑 陋 的 、 低劣 的; 另一方面 , 又是 神 秘 的 、 理 想 化 的 。这 一“ 中国形象” ,
小说 中多 次提 到 , 孤儿们 很 依恋 院长 , 而 院长 一见 到孤儿 肃 穆 的脸 上 便 露 出 了亮 色 , 微 笑 着 爱 抚 她
们 。她和蔼 地 站 在 她 们 中间 , 俨 然 就 是 慈祥 的化
显然 , 这些 描 述 中国形 象 的词 汇 , 传递 的是一
种浸 透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形 态 的 、 绝对 的相异性 。 ( 二) 等级 关 系
毛姆 ( Wi l l i a m S o me r s e t Ma u g h a m, 1 8 7 4 —
中, 描绘 中国地 理环 境 和 中 国人 的词 汇 构 成 了一
1 9 6 5 ) 是 2 O世纪 英 国颇具 声誉 的作 家 。他一 生爱
好 旅行 , 作 品 富有 异 国情 调 。毛 姆 对 中 国文化 很 感兴趣, 1 9 1 9年 1 O月 , 他 曾游 历 中 国 四个 月 , 并
、
意 识 形 态 表 述 下 的 中 国
这 里 的“ 意识形态” , 并不具有 政治 、 论 战 意
义, 而 只具有 描 述 意义 , “ 它 只是 一 种被 理想 化 了
文学批评方法论·意识形态批评
4、杰姆逊:主要在文化政治和后现代主义语境下阐释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学写作和 文化生产作了广泛研究。
意识形态批评从十九世纪产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 学批评方法之,中国也引入它,今天仍在使用。
1、艺术与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一种复杂的结构性关系。
2、意识形态具有物质实在性。阿尔都塞认为,思想 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有其物质基础,是通过一系列物质 组织生产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意识形态具有其 物质性。他强调指出,人类主体的理念仅存在于他的行为 之中;这些行为依次进入实践;这些实践“在意识形态的 物质实在”中,如在教堂、学校或政治团体中,“受到物 质仪式的支配” 。这种支配实践的意识形态物质仪式和组 织,阿尔都塞称之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四)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从社会学角度论证意识形态性质: 意识形态用来表示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以及世界
观和与之有紧密联系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 的。
意识形态概念的重要因素是这样发现的:政治思想 与社会生活在整体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意识形态概念批判资本主 义文化与思想形态。
2、文学作品的结构是一种“离心”的形式
文学的这种加工意识形态又窥破意识形态的功能来自 作品的“离心”结构或者说“离心”形式。
文学生产就是为没有形态和外形的意识形态提供形状 和结构,有机整体的文学形式无法呈现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和自身矛盾性,因而是向意识形态认同。在马氏看业,真 正的艺术作品的形式永远是“离心”的、“不规则”的、 “不完整”的,作品没有中心的要素,只有含义的不断冲 突、歧异和消散。这是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会想象的形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观念是社会想象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有其各自的内涵,它们有各自積极的和消极的功能。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各自的积极功能对对方的消极功能具有治疗作用。
这对引导一个社会的社会想象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社会想象;意识形态;乌托邦人是具有想象潜能的存在者,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人类时刻都在以意象和概念表象的形式发生着再现(反映)和创造(建构)现实的活动。
这种想象的活动是依赖于既定的社会而对社会的想象,是一种社会想象。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观念,作为精神性存在形态,都是人类想象活动的产物,是社会想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虽然二者都有积极的功能,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弊病,克服二者的弊病,实现其积极的功能,有利于引导一个时代的社会想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社会想象的意识形态形式“意识形态”[ideology]概念最早在1796年由法国思想家德斯蒂·德·特拉西提出并使用。
从词源学上来说,法语意识形态iděologie由iděo和logie构成,前者源自于希腊文δεα[观念],后者源自于希腊文λογοσ[逻各斯]。
两者的结合表示“观念的学说”或“理念的学说”。
这种观念学说起初就具有“逻各斯”“第一科学”“严格精确性”等含义,内含着启蒙主义人类的积极精神和人类对于自身的信心。
但是,由于当时的执政者拿破仑担忧这种观念学说对他的独裁野心构成威胁,他就将这种观念学说贬斥为“一种脱离政治权力现实的抽象的推测性学说”[1]。
于是这个概念就与“空谈家”扯上关系,表示空洞的、抽象的和幻想的观念,从而具有了消极的色彩。
(一)意识形态的积极功能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社会执政者的观念表现,它本身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社会现实而想象出的观念形态。
这种观念形态一经产生,统治阶级就会将其推行于社会之中,使其构成整个社会的观念形态和话语体系。
凡是阶级存在的社会中,社会的文化和话语体系都会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具有意识形态性。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实存样态,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难以逾越意识形态的现象。
利科指出:“社会总是具有象征建构……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存在难以超越的现象”[2]194。
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生存的人们,都脱离不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意识形态的包围里。
意识形态一经在社会中推行和盛行起来,就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社会想象。
它对每个个体的想象起着规范和引领作用。
利科曾经指出:“意识形态涉及每个群体所拥有的这种要求:要求给出自我的意象,要求‘表现’它自己,在戏剧这个词的意义上,要求让自己登上舞台,要求入戏。
假如没有这种通过它自身的表象而与它自身产生的间接关系,或许就没有社会群体能够存在。
”[3]130意识形态的这种对人类的规范、引领和整合的作用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实则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在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这种意识形态在历史的发展和演进中曾起到相对革命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再比如,在近代的民族主义运动浪潮中,执政者曾通过意识形态的作用激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激情,引领着他们解放和前进的方向。
借此,史密斯指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赋予民族主义象征和运动以力量和方向。
”[4]在他看来,民族主义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政治目标并不是由参与民族主义运动的成员来界定的,而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内涵、观点和原则来界定的。
而且,这种民族主义运动通过意识形态所设定的政治目标唤起了整个民族成员的民族理想,激励着民族主义的运动过程,因此它引领着一个社会的社会想象的方向。
(二)意识形态的消极功能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和表现,代表着统治者的利益。
它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把实现自身利益说成是维护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
于是,意识形态又具有迷惑大众的虚假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这种虚假性进行过尖锐的批判。
他们曾指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5]72这段话通常被学界称作“照相机隐喻”或者“暗箱隐喻”,其主要批判了资产阶级利用其自身想象的产物,利用自身头脑制造的虚假观念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运用了许多同样形象化的隐喻来阐释和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伪饰性。
比如说,头与脚的隐喻、天上与地上的隐喻、反射与回音的隐喻等等。
这些无非在于表明意识形态使主客关系颠倒了,使主词与宾詞的关系颠倒了,无非在于表明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它掩盖、伪饰和歪曲事实的本性。
我们前面论述了,意识形态对人类想象的“规范”和“定向”功能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有其积极作用。
但是,正是它的“规范”和“控制”功能连同它的这种“虚假性”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压制,使人类的想象力趋于衰弱和萎缩,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也正是基于这个向度。
比如,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有如拉康那里的“镜像”,“表述了个体与实在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6]。
意识形态为个体提供了一幅想象性图景,然而,正是这幅具有整合性的图景,使个体臣服于意识形态“复制的镜像结构”之中,使其被转换为主体。
这种主体已经不再代表西方启蒙主义意义上自由的、主动的和积极的精神,而是代表着一个俯首称臣的、臣服于意识形态幻象的、没有自由的原子化个体。
除此之外,卢卡奇对当今“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批判,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马尔库塞对当今单向度人的揭露,德波对景观社会的批判,齐泽克对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鲍德里亚对“生产之镜”和消费社会的批判,无不把对现代社会批判的焦点指向了意识形态对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想象力的控制和压制。
如果说意识形态的积极功能主要在于维持社会现存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那么它同时也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压制。
那么,一个社会的乌托邦力量可以对意识形态的这种弊病进行改变吗?二、社会想象的乌托邦形式“乌托邦”[utopia]概念最早于1516年由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提出并使用。
从词源学上来说,英语utopia由u和topia两部分构成,前者源自希腊文ογ[没有],后者源自希腊文δΠОζ[地方]。
同时,u关联着希腊文的eu,具有好和完美的意思,由此utopia即Eutopia,意指“美好的地方”[goodplace]。
所以,乌托邦起初就具有双重的含义:它既指乌有之乡,又指理想的、完美的场所。
于是它也就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一)乌托邦的积极作用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不同,如果说,意识形态具有虚假和伪饰性,而且,在前现代社会,这种虚幻性和伪饰性还结合着宗教的神秘性使其具有超验性和神圣性,那么,对于现代以来的乌托邦来说,它是在对传统社会存在以及魅化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批判过程中兴起的。
而且这种批判最终指向世俗世界,“乌托邦的核心是根本的世俗化”[7]。
首先,乌托邦对社会存在的批判。
乌托邦本身蕴含着人类对于美好社会的追求,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理想,但它的这种社会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目标指向“无处”(nowhere)或者“乌有之乡”(non-place)。
虽然这种理想可能导致一种空想,但当我们站在乌托邦所描绘的乌有之乡这片“外场域”来审视和询问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实在,因此,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
可能的场域现在超出现实而向外延伸。
……乌托邦是我们彻底地重思何谓家庭、消费、政府、宗教等等的模式。
从‘无处’才能够迸发出来对所是(what is)的最强有力的质疑”[3]132。
这就是说,乌托邦这种不安分和叛逆的本性有着对于一个社会现实进行质疑、否定甚至颠覆的功能,这种乌托邦观念一经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社会想象,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对一个社会旧的力量进行摧毁和批判,就会加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乌托邦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以及根植于利益之上的观念体系的合法性;而乌托邦的功能与之相反,它恰恰是要去暴露资本主义这种隐藏起来的目的,用利科的话说,是要暴露统治者“没有声明的剩余价值”。
“乌托邦揭露了依附于权威的未声明的剩余价值,暴露了内在于一切合法性体系的借口或矫饰。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乌托邦曾经在家庭中,在经济、政治或者宗教生活中,提供行使权力的‘异样的’方式。
”[3]132当乌托邦要求以异样的方式来审视社会实在之时,它就有可能提供比当时代表执政者利益的意识形态更具合理性,或者有可能提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尝试,这一方面有助于揭示当局执政者意识形态体系的伪饰性,另一方面它会打破社会现实中旧的、僵化的和固化的制度、体制和观念,它会“反对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它会打开异样的空间和场域,“为可能性开拓地盘”[8]。
但是,也正是乌托邦这种不安分的本性和敢于“冒险”的叛逆性格,导致了它“危险”的一面。
(二)乌托邦的消极作用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乌托邦的消极特性就在于它“叛逆”和“不安分”的性格,在于它过于追求完美,在于它梦想的疯狂性。
这种性格的缺陷必然导致它脱离于实际的空想,导致它不切实际类似于精神分裂的逻辑特征。
这种逻辑特征表现为:“站在时间运作之外的全有或全无的逻辑;一种使空间图式化的偏好;一种对中间阶段的轻视和一种对如何往理想迈出第一步之兴趣的完全缺乏;对内在于行为中的矛盾的无视——这些逻辑特征在某些欲望目标的追寻中使某些恶不可避免。
”[3]133这就是说,这种逻辑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逻辑,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要么全是,要么全否;要么全好,要么全坏;要么全善,要么全恶。
它追求一种脱离于实际完美的空间“图式化”蓝图的设计,这种追求就导致对步骤和阶段等中间过程的忽视,导致对事物发展的规律、矛盾和规则的忽视。
这种空洞想象的“蓝图”一经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社会想象,进而转化为现实实践和人们的行动,就很可能造成社会现实发展中的“恶”。
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骚动、焦躁、动荡和混乱。
但是,一个社会脱离不了具有超越性的乌托邦想象,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它对于改变社会现实和批判意识形态具有积极的作用。
乌托邦的“离心功能”和“精神分裂”的病态在历史的发展中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同意识形态一样,在现代性的開启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进步意义。
即便是在今天,当人们被困于理性统治的牢笼之中时,我们或许更需要乌托邦的这种精神冲劲。
就像曼海姆所指出的,如果人被理性支配达到最高程度,那么人便失去任何理想,人就会沦为“有冲动的生物而已”[9]。
因此,乌托邦尽管具有消极的功能,但这种消极的功能同它的积极功能并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