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文字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练习(有答案)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10、_____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_____类、_____类、_____类、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12、偏旁是构成_____的基本单位。
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___。
3第三章蛋白质、脂肪、糖、水(文字)

幼儿需要的营养素之一————蛋白质教学目的:掌握蛋白质的功能,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摄入量,蛋白质不足对机体的影响,提高蛋白质的营养措施,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功能教学难点:如何提高蛋白质营养教学教程:复习营养素的分类新授:蛋白质(一)蛋白质: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所发说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生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为什么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组织,修补组织工作:(构造了人的身体)它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工作的生要成分,是主要原料(如血液、肌肉、神经、毛发、皮肤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另外,人的身体有数亿万计的细胞组成,细胞又处于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代谢过程中。
如青年人表皮28天更新一次,胃粘膜三天更新,红细胞120天更新一次。
头发、指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2)、调节生理功能(神经与体液,其中体液由激素来调节,激素由蛋白质构成,其此蛋白质还构成了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所以人体中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3)、增强抵抗力,保护人体机制的抗体就是各种蛋白质,或由蛋白质衍生而成的物质。
如运输功能:人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是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的。
(4)、供给能量: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来符合人体需要、或蛋白质过多,就会被当作能量来源氧化分解放出热量。
2、蛋白质的组成和营养价值有20多种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8种,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非必需氨基酸,能自行合成,幼儿生长发育需9种必须氨基酸,那9种请看书。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决定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例是否符合人体的需要。
动物蛋白质所含的和种类、数量、比例都较接近人体蛋白,容易被人体吸收,称为优质蛋白质。
如乳类、蛋、肉、鸡、鸭、鱼等。
植物类蛋白质因种类不全,营养价值低,属非优质3、如何提高蛋白质的互补?(如何提高蛋白质的营养措施)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使所含氨基酸种类、含量得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混合食物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第三章(3)甲骨文选读

第三章汉字形体演变之一——甲骨文(下)第三节甲骨文选读一、戊子卜,帝及亖月令雨【说明】本片最早见于董作宾《小屯·殷墟文字·乙编》第3090版,现收入《甲骨文合集》第14138版。
当为一期武丁时期卜辞。
记载的主要是对于四月是否下雨的卜问情况。
是一片记录完备的卜甲。
题目为本文所加。
(摹图、摹文及释读见下图)戊子卜,㱿贞①:“帝及亖月令雨②?”贞:“帝弗及其亖月令雨③?”王曰④:“丁雨,不叀(唯)辛⑤。
”旬丁酉允雨⑥。
【注释】①戊子:戊子这一天占卜。
戊子,干支记日。
卜,占卜。
该字源于占卜时灼烧甲骨的裂纹。
㱿:音确,人名,武丁时期贞人。
或释为寇。
贞:甲文字形同鼎,贞问,卜问。
本次占卜由贞人㱿主持。
②帝及亖月令雨:到了四月天帝让下雨吗?帝:天神,上帝,天帝。
本为神名,后用为人主的称呼。
及:到了。
亖:四。
令雨:让下雨。
③帝弗及其亖月令雨:到了这个四月上帝不让下雨吗?本辞从正反两面占卜。
④王曰:商王根据兆文观察后占卜说。
王:指商王武丁。
:同占。
⑤丁雨,不叀(唯)辛:丁日下雨,辛日不下雨。
丁:干支记日中,共有六个丁日,即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这里应指丁酉日。
辛:干支记日中,共有六个辛日,即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这里应指辛卯日。
叀:音义同唯,语气词。
⑥旬丁酉允雨:下旬的丁酉日果然下了雨。
旬:十日为一旬,按干支推算,戊子日后第十日为丁酉日,此片占卜一旬之内的事情。
允:果然。
二、月㞢(有)食【说明】本片由五片龟甲残片缀合而成,最早分别见于《殷墟文字甲编》1114、1289、1749、1156、1801版,后经缀合,由严一萍编入《甲骨缀合新编》001版,现收入《甲骨文合集》11485版。
这里选读其中间的几行大字,为了醒目起见,我们将摹本图片中所选的字变成了红色。
本文可以说是最早的月食记录,有人据此推断当为祖庚二年。
题目为本文所加。
(摹图、摹文见下图)癸未卜,争贞①:“旬亡(祸)②?”三日乙酉夕,月㞢(有)食③。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狭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代时“通语”,明代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新中国称“普通话”。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有:㈠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有声调。
㈡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②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㈢语法方面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③词的多功能性。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语音1.语音有三种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越持久,声音就越长。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三方面的原因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单位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气流在口腔或者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㈡音节是语音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㈢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牵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 字 练习

第三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独体字和合体字 2.笔画和笔顺3.偏旁和部首4.象形和象形字5.指事和指事字6.会意和会意字7.形声和形声字8.甲骨文9.行书10.草书11.楷书12.异体字13.异读词14.汉字标准化15.汉字四定16.规范字17.不规范字二、填空题1.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_工具,文字是________的统一体。
2.文字产生以后,语言不再受____________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_____。
3.文字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4.汉字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的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___年前,距今有______多年历史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了。
5.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汉字属于______文字。
6.汉字在记录汉语上优越性,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造字方式上来看,汉字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后两书“转注”和“假借”实际是____________,汉字是以______字为主的方块形文字。
8.国家于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字______个,其中常用字______个,次常用字____个。
9.汉字因为是______________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也在______中发展。
10.文字的产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标志。
11.从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第三章Word文字编辑例题与解析

第三章Word文字编辑题与解析【例3-1】如果要将Word文档中选定的文本复制到其他文档中,首先要_ 。
A.按Ctrl+V快捷键B.按Ctrl+X快捷键C.按Ctrl+C快捷键D.按Ctrl+Z快捷键【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C。
根据题意,得知该题要求复制文本。
在Word中,复制文本的操作,可以通过工具按钮、快捷菜单及快捷键完成,其中使用快捷键完成复制文本的命令是Ctrl+C a【例3-2】在Word中,要新建文档,其第一步操作应选择。
A.“文件”选项卡B.“审阅”选项卡C.“视图”选项卡D.“插入”选项卡【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A。
在Word 2010中,新建文档的操作步骤是在“文件”选项卡中单击“新建”命令,选择“空白文档”选项,单击“创建”按钮就能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例3-3】Word具有拆分窗口的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应选择的选项卡是_。
A.“文件”B.“开始”C.“引用”D.“视图”【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D。
拆分窗口是指将窗口分隔成两部分,这样可以在两个窗口中查看同一个文档中的内容。
实现这一功能的操作是在“视图”选项卡的“窗口”功能区单击“拆分”按钮命令,窗口中出现一个分隔条,移动分隔条,确定分隔窗口的位置,单击鼠标即可。
【例3-4】Word 2010文档的默认扩展名为。
A. TXTB. EXEC. DOCXD. JPG【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C o Word 2010文档的扩展名为DOCX } TXT是文本文件的扩展名,EXE是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JPG是一种图片格式的文件扩展名。
【例3-5】如果目前打开了多个Word文档,下列方法中,能退出Word的是。
A.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B.选择“文件”选项卡中的“退出”命令C.用鼠标单击标题栏最左端的窗口标识,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D.选择“文件”选项卡中的“关闭”命令【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B。
如果目前打开了多个Word文档,选择“文件”一“退出”选项,可退出Word。
第三章 第四节秦系文字

第四节秦系文字(秦系大篆、小篆和秦隶)[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节介绍秦系文字,内容较多。
首先要求学生了解秦系文字包括大篆、小篆和秦隶,掌握小篆和秦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秦系文字材料,能够说出哪些材料属于哪种字体,同时能识记部分大、小篆。
[内容要点]一、大篆概说二、小篆概说及其特点三、秦隶概说及其特点四、秦系文字材料说明[重点难点]一、小篆特点二、秦隶特点三、各种材料字体的归属四、看图识记部分秦系文字[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所用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秦系文字指秦国自春秋至战国及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朝的文字。
一、大篆《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班固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
”又说:“《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可见大篆即流传于汉代的《史籀篇》的字体,形体结构与孔壁古文不同。
《说文》曾收录《史籀篇》的二百二十余字,称为“籀文”,可见“籀文”只是大篆的异名。
大篆的形体结构比古文一般要规整和繁复,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启小篆,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
《说文》:“篆,引书也。
”“引”是引申拉长,回旋曲折的意思,这个名称正反映了篆书逐渐脱离“随体诘诎”的图画意味而趋向线条化的特点。
“小篆”是“大篆”进一步规范和简化的结果,有小部分字则继承了古文的结构。
二、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一历朔,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其显赫的文治武功,是空前未有的。
《说文解字·叙》在提到战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纷乱局面后,说:“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小篆的特点:(一)线条化小篆把以前“随体诘诎”的象形符号完全线条化了,变成由圆转均衡、粗细如一的线条组成的文字符号。
诏版刻写还比较粗糙草率,以石刻文字看,字形修长,横平竖直,左右对称。
第三章 语言文字

词汇反映的内容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与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最 紧密、最直接的是词汇,它涉及民族生活的各个 方面:一个民族语言中特有的词浯,可以反映出 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景颇语词汇中有各 样的荒地名称和用刀砍的动词,反映了历史上刀 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文字中的世界观。比如,白族称棺材为“小房子”,表达 了白族对“死”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白族人不惧死,认 为死是人生的回归,因此他们把棺材这个汉浯的名词翻译 为一个很亲切的白浯词。 云南民族语言中,具体的形象化的词多,概念性的抽象化 的词少,说明他们对世界的把握是偏向具象化的。
民族语言的多样性
从宏观的语言系属关系看,云南各民族的语言分 别属于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其中又分为藏缅、 苗瑶、壮侗和盂—高棉等4个语族;回族、水族和 满族3个民族已经通用汉语。 即使是同一种民族语言,由于民族的“大分散, 小聚居”的历史居住格局,相互之间交通阻隔, 形成差异颇大的方言;如云南彝族达数十个支系。 另外由于云南不同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 居住模式,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影响突出,一个 民族往往使用多种民族语言,如基诺族、布朗族, 德昂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傣浯或景颇 语;怒族还普遍使用傈僳语。
云南民族神话的内容与代表作
云南各民族神话以刨世神话为主体,涉及开天辟地、人类 及万物起源、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图腾及自然崇拜等原 生性神话,也有文化发明、习俗行为模式形成、迁徙创业 等衍生性神话。 云南民族创世神话史诗的代表作品,著名的有彝族《开天 辟地史》、《查姆》、《梅葛》、《阿细的先基》、《万 物的起源》; 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白族史诗《开天 辟地》;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拉枯族史诗《牡 帕密帕》;哈尼族史诗《奥色密色》、《窝果策尼果》、 《十二奴局》;阿昌族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佤族史 诗《司岗里》、 《葫芦的传说》;纳西族史诗《创世 纪》;独龙族史诗《创世纪》;景颇族史诗《目脑斋瓦》, 等等,如彝族、白族的《开天辟地》、基诺族的《阿嫫腰 白》、哈尼族的《神话的古今》、傈僳族的《木布伯捏地 球》、傣族的 《英叭开天辟地》、纳西族的《人类迁徙 记》、景颇族的《开天辟地)、布依族的《力嘎撑天》等。
第一、二、三节 汉字概说

sym
•《说文解字》,汉· 许慎著,约于公元前121年成书,收10516字 (其中重文1163字); •《玉篇》,南朝梁· 顾野王著,公元543年成书,后经宋人增补,实 收22,561字; •《广韵》,宋· 陈彭年等著,公元1008年成书,收26,194字; •《集韵》,宋· 丁度等著,公元1039年成书,收53,525字; •《康熙字典》,清· 张玉书、陈廷敬等著,公元1716年成书,收 47,043字;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等著,1915年成书,收44,908字; •《汉语大字典》,许力以主编,1993年出齐,收56,000字左右。
江 河 洋 泛 汾 汽 油 沟
sym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
1左形右声 河 谈 挑 捂 3上形下声 芳 竿 宇 露 5外形内声 囤 阁 匣 裹
2右形左声 切 劲 攻 战
4下形上声 型 袋 架 警 6内形外声 问 闻 瓣 辩
会意字和形声字都属于合体字。
汉字的构造是由表意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
怎样辨认汉字的构造方式
二、汉字的产生
根据从西安半坡临潼一代仰韶文化的遗址里发掘出来 的甲骨拓片研究,汉字距今应该有4500-6000年的历史。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 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 便可以敷衍行事了。 ——鲁迅
sym
汉字起源的两种传说
• (一)伏羲造字说
sym
2.金文
古代铸或刻 在青铜器上 的文字。从 商、周到秦、 汉都有金文, 这里主要指 西周青铜器 上的文字。
西周武 王 ( 前 1027- 前 1025) 。 1976 年 于 陕西省临 潼县出土, 今藏于临 潼县文化 馆。
sym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各方言之上有统一的共同书面语。汉字具 有超越语音差异的功能,稳固性较强,各地方言语音差异虽大, 但书面交际所受影响不大。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字母结构简单,线性更明显; 汉字结构复杂,平面性更强;
(1)汉字的简化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分四批 推行,1964年总结成《简化字总表》。
1977年文改会发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该方案1986年废止。
汉字简化的方法
1、类推简化。简化一个繁体字或繁体字的部件, 由此类推简化一系列繁体字。
长(長)、张(張)、胀(脹)、怅 (悵)……
那么,汉语拼音化是否同样可行呢?
2. 拼音化是否可行?
赵元任曾编了一段短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 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 ,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 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 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 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 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 是事。
思考:为什么日韩等国能比较成功地
实施文字拼音化改革?
汉字标准化的“四定”: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详细内容自学教材)
“一音一符”才是真正的表音文字。
不过,认为“汉字属于表义文字”也有一 定的问题。
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见形知义”的 文字体系。
实际上,“音-形-义”的结合是所有文字体系的共 同特征。因此有的学者主张,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的二分模式并不科学。
思考: 汉字字形能反映造字理据,这有什 么好处?
(1)汉字字形能记录和反映更多的古代文化 信息。
现代汉语第三章第二节汉字形体

全称《汉鲁相乙瑛 奏置孔庙百石座史 碑》。亦称《孔和 碑》。东汉永兴元 年(153年)刻。 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碑为东汉极为成 熟的隶书代表作之 一。
(五)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或正书。“楷”是规 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的名称, 从晋朝就有了;不过,当时并非专指一 种字体,凡可作楷模的都可称作楷书, 唐以后才专指现在通行的楷书。 由隶书变成楷书主要是受了草书的 影响。用草书流传的笔势,去掉隶书的 波势挑法,并适当地加以简化,就成了 楷书。楷书从西汉宣帝时已开始萌芽, 东汉末渐趋成熟,魏晋以后成为汉字的 主要字体。魏钟繇,晋王曦之是早期著 名的楷书书法家。
1、章草 章草,指东汉章帝时盛行的汉隶的草书, 虽然笔画连写,但仍独立成字。 2、今草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期,是从章草变化来的, 形体连绵,字字相连,偶有不连,而血脉不 断,也称一笔书。今草著名的书法家是张芝, 有人称他为草圣。 3、狂草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比今草更草率的字 体,辨认起来相当困难,因此,狂草仅能作 为一种艺术品供人欣赏,已丧失了文字进行 交际的实用功能,张旭是狂草著名的书法家。
战国(前475-前221)齐国
铸。记载陈曼为其皇考 献叔作器事。现藏上海 博物馆。
2、小篆 小篆本来就叫篆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 的标准字体,汉代人才把它叫做小篆或秦篆。 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泰山刻 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小篆的特点: 在于写法固定,结构整齐, 字形匀称,笔画简化, 由商周的古文字演变到小篆也就定型化了。
赵孟頫书 《寿春堂帖》
(六)草书
草书的形体是比较潦草的。草书的名称是汉代才 产生的,草书大约起源于秦汉之间,它是从隶书演变 来的,当时为了书定的便捷,不仅有连笔,而且有些 结构是整个隶书字体的简写,只要求粗具轮廓,不要 求一笔一画都很清楚。 有人说,因草书最初是打草稿运用的字体而得名 草书的,后来就变成了艺术品,常见的草书有章草、 今草、狂草。
现代汉语练习 第3章 文字 (附答案)

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 ,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______ 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正式字体以及____、等辅助字体。
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_______方向发展的。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9、_____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
10、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偏旁是构成____的基本单位。
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
12、"六书"之中,_____ 、、、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13、形声字是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组合方法主要有六种,如"语"是_______,"期"是______,"竿"是________,"盆"是_______,"阁"是______,"辩"是_______。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

四角号码笔形表
四角号码口诀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
2.同音代替:后(後) 叶(葉)
3.草书简化:乐(樂) 书(書)
④ 换用简单的符号:汉(漢)
⑤保留特征或轮廓:飞(飛)
⑥新造形声或会意字:泪(涙)
(二)精简字数
废除异体字:并(併、並 )
更改地名中的生僻字:门源(亹源) 更改计量单位用字:海里(浬)
二、汉字的标准化
定量 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 定形 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定音 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定序 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
2.整理异形词
整理异形词就是在一组异形词中规定规 范的写法。整理异形词的原则一是约定 俗成,一是表意明确。约定俗成是说规 范的写法要有群众基础,在群众中使用 更普遍表意明确是指能更好地表达意义。 在异形词整理表中,“倒霉——倒楣” 这一组异形词,“倒霉”是推荐的写法。 “霉”能更好地表达意义,再者在使用 比“楣”更普遍。
(二)部件
构成汉字合体字的基本单 位。它是由笔画构成的。
(一)部件的类型
1.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 成字部件:石、田、介、人、土、分 非成字部件:氵、宀、刂、阝、凵、卩。
2.基础部件与复合部件 基础部件不能再切分成更小的部件,复合部 件可以切分成更小的部件。如“湖”中,“氵” 是基础部件,“胡”是复合部件。
(三)定音
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语音
1.异读字的读音
一 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这样的字是异读字。确 定异读字的读音,一要看有没有群众基础,二要适当考虑语音的发展规律, 三 是异读字读音的审定是个动态过程,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一些异读词的 读 音作出新的规定。如一些地名,群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要肯定这 种变化,对这些地名的规范读音做出新的规定。如山东“费县”的“费”, 解放前当地多读bì ,解放后当地群众读成fèi,所以现在我们规定fèi是标准音。
现代汉语练习 第3章 文字 (附答案)

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 ,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______ 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正式字体以及____、等辅助字体。
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_______方向发展的。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9、_____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
10、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偏旁是构成____的基本单位。
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
12、"六书"之中,_____ 、、、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13、形声字是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组合方法主要有六种,如"语"是_______,"期"是______,"竿"是________,"盆"是_______,"阁"是______,"辩"是_______。
3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基础上的新的相等。
资产
负债
所有者 权益
收入(增加资产)与费用 (减少资产)二者之差
当收入大于费用时 增加的利润
二、经济业务及其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
1.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会计手续、能运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
亦称作交易或事项。
应办理会计
经
手续、能运用会
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
按现时购买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未来 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净
现金流入量折现金额
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 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清
额
偿的金额
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 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 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 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经济 业务
初始
会 确认 计 要 素
账簿
最终 确认
财务报告
(二)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 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
二、会计要素计量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 1.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对资产的计量
对负债的计量
按购置时z的金额
文字可编辑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01020304添加标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会议基调会视频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练习(有答案)

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10、_____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_____类、_____类、_____类、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12、偏旁是构成_____的基本单位。
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___。
13、“六书”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第三章文字的形态结构

图3-1 象形字
第一节
汉字的形态结构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指事字含有 绘画中较抽像的部分,主要采用符号见意和加标指物两种构形方式。符号见意 方式大多取象于上古原始记事方式中的契刻记号和记绳之法,如“一、三、上、 下、□、○”。“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 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加标指物方式所加记号只具有指示部位的作用, 如“刃、凶、本、末、亦、朱”。“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 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如图3-2)。 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 相成,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 形旁(义符)和声旁(音符) 两部份组 成。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 旁则表示字的发音,如“江”、“河”、 “齿”“樱”等。“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 图3-2 指事字 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表示
第一节
汉字的形态结构
这个字的相近读音。“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 “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江”、“河”两字的的左边是形旁, 属水,右边“工”、“可”是声旁。
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 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有异体会意 字和同体会意字之分。异体会意字如“武、酒、解、鸣”等字,“武“从戈从 止,“酒”字从酉从水、“解”从刀从牛从角、“鸣”从口从鸟;同体会意字, 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 立,“林、森”则都从“木”。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属于“用字法”。 “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 “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 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就 是同音替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 第一、第二节

转注并不针对具体的汉字。 例如,已经认识“老”字,掌握了这个部 首的意义,就可以通过这个部首去认识属 于这一部首的其他字,“考”不过是其中 之一而已。
六书例释
(六)假借
(六)假借
《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
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意思是:假借字是语言中词文本来没有表 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 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词文,“令”、 “长”就是这种字。
指的是有些词,本来没有为它们专门造过
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 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 也就归它所使用了。
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
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 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 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 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 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与字义
汉字的结构有两种指称:
一.汉字的外部形式
即独体字、合体字中的左右,上下, 内外,包围,半包围等。
二.造字法意义上的汉字结
构
指汉字的内部形式,汉字部件组合的 意义根据。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造字之初,
其形体结构与其所表示的意 义紧密结合。
字义,词义。考察词的本义。
练习题
一、分析下面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
明其形义关系。请指出其造字法。 木 天 莫 人 解 高 大车 刃 亦 寸 旦 本 甘 取 采 友 林 牢 步
二、分析下面会意字的结构,并简要说 明其形义关系。 初 息 伐 戍 涉 逐 及 并 看 集
六书例释
(四)形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起源于何时? 殷商的甲骨文,距现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形体和造 字法来看,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因此汉字产生的 时间 比这要早,但早到何时?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认为汉字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所依据的材料是1954 年在西安半坡村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陶瓷上的 刻划符号。半坡遗址距今有六千年历史,所以认为汉字有六千 年的历史。但是半坡遗址彩陶上的刻符,至今人们也不知道它 的意义和确定的读音。 第二种说法认为汉字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所依据的材料 是1960年在山东莒(jǔ)县凌阳河原始社会晚期大汶口文化遗址发 现的陶瓷器上的几个象形符号。大汶口文化距今四千五百多年, 所以认为汉字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
三、汉字的性质及其特点
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分为表音与表意两大类。表音文字是 用符号去记录语言的声音(音素或音位),通过声音联系词 义。一种语言的音素总是很有限的,因而表音文字总是很简 单的。如英文、法文,俄文等顶多几十个符号(拉丁字母26 个)。表意文字就不同了,它是用符号去记录语言的意义 (语素或词),而一种语言的意义(语素或词)动辄数以十 万计,同一个音代表许多不同的意义,就得用许多符号去记。 因此,表意文字是很繁难的。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同表音文字比较,汉字具有以下的特点:
塞: sāi、sài、sè。 着:zhāo、zhuó、zháo、 zhe 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它所记录的是汉语里最 小 的音义结合体——语素。语素在汉语里以单音节为其主要形式。 汉字是语素文字。
3. 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则 拼音文字的书写,一般是同一个词里的字母挨着字母写,
第一节 文字概说 学习要点 1.了解什么是文字,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2.了解汉字与文字的关系和汉字的表意性特点。 3.了解汉字的历史功绩。
一 、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
工具。拿文字同语言比较,有两点不同: 1. 语言第一性 文字第二性
中国学者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有很精辟的讲述,如唐代孔 颖达在《<尚书·序>正义》说到:“言者,意之声,书者,言 之记”。这句话说明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即先有语言后有文 字。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民族都是先有语言后 有文字。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有了文字,语言由听觉信 息扩大到了视觉信息,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 于异时。有了文字,远隔万水千山的人可以相互交流思想, 彼此协调行动。有了文字,人类历史中灿烂的文化知识丰富 的生产斗争经验才得以流传后世。
二、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 性交际工具。汉字与文字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谈汉字的起源应弄清两个问题:一是汉字起源于什么? 二是汉字起源于何时?
汉字起源于什么?一般的看法是,汉字跟一般文字一样起 源于图画。人类祖先为了满足日益复杂 的交际需要,在图画 记事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整理、充实,使每个图画能代表确定 的语言成分,有确定的读音。这样,古人就创造了文字。汉字 起源于图画,还可以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象形文字得到佐证。
目前世界上有五千多种语言,可其中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 文字。即使有文字的民族也还有相当多的文盲。人类社会没有 文字照样可以存在,而没有语言却一天也难以维持。
2. 文字和民族没有必然联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但不一定有独立的文字。
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同一种文字。日本、朝鲜、越南都正 在和曾经使用过汉字。而拉丁字母文字已经成为世界上传播 最广的字母文字。 当某种文字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某个民族的 语言时,这个民族可以改换使用另一种文字。文字可以改革, 可以突变,语言却不能改革,不能突变,只能渐变。
1. 汉字是方块形体的文字
从书写形式上看,拼音文字是用字母一个接一个作线 性排列的,每个字母只用直线和曲线构成,无论直与曲,
最 多三画(大写形式),形体简单。汉字则不同,它呈方块
形, 可以分为笔画、部件(偏旁)、 整字三个层次。笔画并非 线性排列,而是在纵横二维平面里多向展开,组合样式十
分 丰富。因此造成汉字构造的复杂和数量的繁多。
2. 汉字是语素文字 从汉字记录语音单位来看,汉字记录的是音节,即一个汉字
代表一个音节。但是,又不能把汉字归属于音节文字。因为音 节的总数是有限的,普通话总共只有407个音节。而汉字由于 字形上表义,往往一个音节对应几个甚至几十个汉字(一音多 字) 。 比如:yang:杨 阳 扬 洋 氧 样……
yi:忆 议 艺 异 抑 佚 役 邑…… 有的汉字又对应好几个音节(一字多Biblioteka )。 如,咽:yān yàn yè;
本章导学
全章共五节。 第一节“汉字概说”,讲解文字包括汉字的性质、作用和 起源等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主要通过汉字形体演变来说明汉 字结构形体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通过对现行汉字形体的分析,说明 其结构系统、表意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汉字改革和整理。 第五节 汉字的正确使用。 本章重点:一 是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二是汉字的形体结 构,三是汉字的整理和使用。三个问题之间有很强的逻辑联系: 汉字的表意性特征决定了汉字形音义密切联系的特殊结构 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这种结构方式决定了汉 字形体的繁难,汉字形体的繁难与书写使用求简求易的矛盾, 又导致了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现代汉语文字这一部分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实 践。有些章节理论的讲述重于实践,类推力很弱,比 方学习了汉字的结构,并不能用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等方法去分析所有具有这些方法的汉字,目的仅 在于了解汉字使用字形联系字义去表音的表意文字特 点。对于汉字的形体演变也只能做一般的了解,并不 是为了达到认识甲骨文、大小篆等字体的目的。从使 用的实践讲,本章学习的重点在第五节正确使用汉 字。要求同学们用纠正错别字的基本方法去联系附录 中“常见的错别字”和“容易读错的字”,从而提高 自己使用汉字的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