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法规汇编(doc 74页)
财务管理制度法规文件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公司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子公司等所有财务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四条本公司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五条本公司设立财务部,负责全面负责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财务部下设以下部门:(一)会计核算部:负责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登记、归档等工作。
(二)资金管理部:负责公司资金筹措、支付、回收等工作。
(三)成本管理部:负责公司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财务部:负责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协调、监督各部门的财务工作。
(二)会计核算部:负责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登记、归档等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资金管理部:负责公司资金筹措、支付、回收等工作,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四)成本管理部:负责公司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工作,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第三章财务核算第八条本公司会计核算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九条会计核算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登记、归档等工作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执行。
第十一条会计报表编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四章资金管理第十二条公司资金管理应遵循“合规、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十三条公司资金筹措、支付、回收等活动,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公司设立资金审批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完整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完整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运作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汇编整理了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并对每项制度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解释。
一、会计政策与制度1. 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套原则和规定。
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估计和计量方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等。
2.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包括会计档案管理、票据凭证管理、会计科目设置等。
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1. 财务预算编制财务预算编制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经营计划,合理安排财务资源的过程。
包括年度预算、月度预算、部门预算等。
2. 财务预测与控制财务预测与控制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和控制的过程。
包括现金流量预测、盈余预测、成本控制等。
三、资金管理制度1. 资金筹措与使用资金筹措与使用是企业对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包括资金筹措、资金分配、资金支付等。
2. 资金监督与审计资金监督与审计是对企业资金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的过程。
包括资金监督、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 固定资产购置与报废固定资产购置与报废是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理的过程。
包括固定资产购置审批、固定资产使用登记、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等。
2. 固定资产折旧与清查固定资产折旧与清查是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减少和核实的过程。
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清查与盘点等。
五、成本管理制度1. 成本核算与控制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的过程。
包括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
2. 成本计划与评价成本计划与评价是对企业成本情况进行计划和评价的过程。
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效益评价等。
总结: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汇编中,我们介绍了会计政策与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制度和规范,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运营财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版本:第1版集团财务部编制财务部日常工作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财务部工作,清晰界定部门工作职责,根据机构设置方案及相关基本管理制度,确立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财务部管理。
3.管理规定3.1财务部职能。
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具体履行以下职能。
3.1.1L1依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组织制定本公司会计制度,依据本公司会计制度建立规范、完整的适应本公司财务管理要求的会计核算体系。
3.1.2组织制定和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编制财务预算,依据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公司财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3.1.3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监督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1.4建立内部报表体系,为公司决策和相关部门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支持。
3.1.5依照本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编制记账凭证和各类报表,妥善管理会计账册档案。
3.1.6负责公司职工工资、福利的发放。
3.1.7负责公司各种费用审核和报销事务,组织各部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
3.1.8协调与税务部门的关系,执行国家税法政策,做好纳税申报工作。
3.1.9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做好日常财务监督控制。
3.1.10有效合理使用资金,协调与各家银行的关系,根据公司资金情况做好融资工作。
3.1.11依据政府部门规定和本公司管理要求编报内部和外部统计报表。
3.1.12执行各项收费制度,核对水价、用水量、水费,确保水费及时、完整入库。
3.1.13执行材料管理制度,完整记载材料(包括废料)的采购、入库、领用和出库,负责各类材料的存储管理。
3.1.14执行各类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提升资产使用效率。
3.1.15对公司绩效考核工作提供财务支持。
3.1.16进行年终决算,按照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作出全面分析和总结。
3.1.17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2工作要求。
3.2.1本年度完成公司会计制度制定工作。
在执行本公司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发展变化和本公司业务经营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修正议案。
财务制度汇编word

财务制度汇编word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在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确保公司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三条公司财务管理遵循“合规、透明、稳健”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财务管理,保障公司的财务安全。
第四条公司财务管理相关事项,必须经过合规审批程序,依法依规进行财务活动。
第五条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税收管理等。
第六条公司财务部门制定财务预算并监督执行,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七条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组织核算,及时发现和解决不正常现象。
第八条公司财务部门定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会计核算第九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依法规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确保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记录经济交易,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确保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充分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三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依法规定备案,做好账簿和凭证的保存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及时披露财务信息,对外公开财务报表,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五条公司会计核算应当严格控制会计核算环节的风险,建立审计体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三章财务预算第十六条公司财务预算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和财务管理规范,合理确定预算目标和预算计划。
第十七条公司财务预算应当综合考虑公司经营环境和发展需求,科学分配财务资源,提高公司的综合效益。
第十八条公司财务预算应当以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为单位,逐级制定、审核和执行,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汇编资料

商网财务治理制度为加强财务治理,结合商业网点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治理工作必须在加强超市宏观操纵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超市经济实力为宗旨,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超市经营中制止铺张白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存。
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二、财务人员协助总经理治理好财务会计工作。
三、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和债权债务账目。
四、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
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晰、日清月结、近期报账。
五、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
关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六、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
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
移交包括报表、账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
会计核算原则七、记账方法采纳借贷记账法。
记账原则采纳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八、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中各种文字记录用中文记载,数目字用阿拉伯数字记载。
记载、书写必须使用钢笔,不得用铅笔及圆珠笔书写。
资金、现金、费用治理九、财务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治理,防止损失,杜绝白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益。
十、银行账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
银行账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账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账套现。
十一、依照已获批准签订的合同付款,不得改变支付方式和用途;非经收款单位书面正式托付并经总经理批准,不准改变收款单位(人)。
十二、因工作需要经总经理批准借支公款,应在办完相关工作后及时交清,不得拖欠。
非因公事并经总经理批准,任何人不得借支公款。
十三、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手人、部门负责人签名,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付款。
财务管理管理制度汇编

财务管理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
第二条财务管理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资金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财务管理部门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核心,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第六条所有部门及人员都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不得违反规定,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一条本单位应当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编制相应的年度预算,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二条预算编制应当符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统筹考虑各项支出和收入,确保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支出,不得私自挪用资金。
第四条对于预算执行不到位或出现财政问题的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有权进行调查,对有过错的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条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六条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有调整需求,需要提出相应的预算调整方案,经过相应审批后进行实施。
第三章会计核算第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按照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第二条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清晰明确,要求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确保账目清晰完整。
第三条会计人员要严谨认真,不得有虚假账目。
第四条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及时进行,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条会计人员要对每笔账目进行核对,对账目异样要及时调查处理。
第六条向外部报送的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第七条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财务管理部门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第四章财务监督第一条财务监督是保证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财务管理制度法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第三条企业财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合规经营。
(二)真实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完整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四)及时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保密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保密,防止泄露。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负责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监督。
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负责领导、协调、监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第七条企业应当设立财务部,负责具体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一)编制财务报表;(二)管理财务账户;(三)制定财务预算;(四)审核财务支出;(五)进行成本核算;(六)进行财务分析;(七)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八)处理其他财务事务。
第三章财务核算与报告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九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第十条企业应当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章财务预算与控制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明确财务收支计划,确保财务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完整版)财务管理规定与制度

(完整版)财务管理规定与制度(完整版)财务管理规定与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维护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健康发展。
第二条规定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财务制度、财务报告、财务会计、财务预算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财务制度第三条财务制度的设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应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财务制度的实施企业应全面贯彻财务制度,确保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财务人员应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履行各项财务职责和义务。
第三章财务报告第五条财务报告的编制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第六条财务报告的审核财务报告应由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核,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审核结果应及时公布,供内外部人员参考和分析。
第四章财务会计第七条会计政策的确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确定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应合理、稳定、一致,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八条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应采用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核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第五章财务预算第九条财务预算的编制企业应按照年度计划和发展目标,编制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应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资金预算等内容。
第十条财务预算的执行企业应按照财务预算的要求,合理安排资源,严格控制支出,确保财务预算的有效执行和达到预期目标。
第六章财务监督与违规处理第十一条财务监督机构的设立企业应设立独立的财务监督机构,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财务监督机构应具备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第十二条违规处理的原则对于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企业应按照相应的违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处理原则包括警告、罚款、解聘等。
第七章附则第十三条其他规定对于本规定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财务制度汇编文档

财务制度汇编文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监督,保障资产安全,做到合法合规运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的财务管理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审慎稳健的原则,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条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负责人要具备相关财务管理经验和资格证书。
第四条公司的财务部门应当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沟通协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为公司领导层提供财务信息。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确保公司经营安全稳定。
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离职员工财务管理制度,妥善处理离职员工的财务问题,防止财务漏洞产生。
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培训制度,定期进行财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章:资金管理第十一条公司的资金管理应当依法合规,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预算和计划制度,明确资金来源和用途,合理安排资金运作。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和分账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和使用。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金汇总和监测制度,及时了解公司资金的动向和情况。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资金风险。
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金调剂和流动性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合理分配和利用。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规范现金存取和使用,确保资金安全。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预警和预测制度,及时预警财务风险,做好财务预测工作。
第三章:会计核算第十九条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政策和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财务制度汇编doc

财务制度汇编doc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财务监督,保障财务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财务资金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职责,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第四条财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财务管理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五条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收支两条线,财政匀济”原则,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注重财务监督和检查,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二章财务管理职责第六条本单位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本单位的财务工作。
第七条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财务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二)组织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监督财务执行情况;(三)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保障资金安全和流动性;(四)做好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及时准确地汇总和反映财务情况;(五)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保障财务规范和合法;(六)其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八条本单位各部门应当做好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九条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日常的财务记录和报账工作,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条本单位领导干部应当关心和支持财务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财务管理流程第十一条财务管理流程包括财务预算、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环节。
第十二条财务预算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编制,需经本单位领导审批。
第十三条资金管理应当做到安全、流动、高效,遵循资金的使用用途和权限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第十四条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做到准确、规范、及时。
第十五条财务报告应当做到全面、真实、透明,准确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章财务监督和检查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精编】财务管理主要参考的法规汇编

财务管理主要参考的法规汇编财务管理主要参考的法规汇编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3.企业债券管理条例4.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实施办法5.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8.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第八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
财务管理制度汇总(资料)

财务管理制度汇总(资料)概述财务管理制度是指财务会计职能操作的规程和制度,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的合法性、安全性、及时性和真实性。
本文档将介绍常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供参考使用。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指企业约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体现了企业会计处理和报告的主要原则和规则。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介绍两种常用会计制度。
现金制度现金制度是指根据实际收支情况,将所有经济业务的现金收付作为会计核算对象进行记账,不计应付款项、应收款项、存货、应收工资、应交税金等。
现金制度的特点是操作简单,适用于小型企业。
记账制度记账制度是指根据会计凭证记录详细的经济业务,包括所有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成本。
记账制度的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大型企业。
财务核算制度财务核算制度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规定和实行的收支账务操作、账务结算和报表制度。
以下介绍两个常用的财务核算制度。
应收与应付制度应收制度是指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根据约定期限,将来自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登记记录。
应付制度是指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根据约定期限,将向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进行登记记录。
这个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企业的应收应付情况,并且保持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良好关系。
现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现金的收付、管理、保管、核对、审核和统计等环节进行规范和把控。
具体内容包括现金收付流程、现金保管责任、现金托收管理、现金资金监管等。
这个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企业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防止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费用控制制度费用控制制度是指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规定和实行的各类费用的控制措施。
以下介绍两个常用的费用控制制度。
报销制度报销制度是指规定职工在公务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报销必须按照规定程序,由经审核的职工填写报销单,经审核——申请——审批程序完成报销的一项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效益性。
采购制度采购制度是指企业在外部采购原材料、设备和商品时,规定和实行的采购管理和控制措施。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DOC30页)

财务管理制度第一章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以财务预算为手段,全面实行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控制力,充分合理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人益。
财务部负责组织财务预算的编制及实施,财务预算由总经理审批同意后下达执行。
第二条财务预算编制与审批一、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审批上报的预算模式,各职能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总体预算目标,按照财务部门编制要求(以通知形式下达),合理预测并编制本部门下年度财务预算,形成下年度《资金收支年度计划》交财务部门。
.........................(一)收入类资金收支年度计划应分项列具收支项目及金额,收入包括融资流入、销售收入、租赁收入、营业外收入、利息收入等所有现金流入。
.(二)支出类1、工程费用包括:前期工程款(规划设计、报批报建、临时设施、三通一平、评估检测、筹建费等)、土地费(地价及相关税费)、建安费用(地基工程、主体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费(区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暖、供气、制冷、通讯、智能、园林绿化、消防、管网、环卫、电视等工程费用)、公共配套设施(停车场、会所、居委会、学校、幼儿园、游乐场等工程费用)、开发间接费用(工地行政开支,工程监理费样板房工程等);.............2、管理费用支出包括:人工费用(工资、奖金、员工福利、社保费、培训费、工作餐等)、办公费用、车辆费用、交通差旅费、通讯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企业文化宣传费、水电费、广告费、业务费、中介费用(审计、评估、咨询、律师等)、税费(车辆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折旧摊销费等;.........................3、固定资产购入支出;4、税负支出包括(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增值税等);5、归还借款支出;6、财务费用支出(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等);7、投资支出;8、其他支出。
二、根据公司各职能部门提交的年度预算,财务部从公司全局的角度对年度计划的资金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并提出调整修改建议,形成《年度财务预算》。
最新整理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docx

最新整理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财务管理规定一章财务管理目的一条维护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按企业所有者的要求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达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章财务管理工作职责二条制订并监督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审核下属公司制度的制订,报总公司董事长批准,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四条每初搜集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分季度对照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的原因,报总经理。
五条对公司的资产进行管理。
六条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七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各条块的财务人员应参与本企业重大经济活动及经济合同的签定,对合同未经各部门会签即要求付款的情况,财务人员有责任提出异议,并上报公司总经理。
八条执行公司会议制度,定期参加工作会议,汇报工作,解决问题。
九条明晰企业总体资产状况。
三章资产管理十条流动资产的管理十一条固定资产管理.下属公司如需添置、外借、出售、捐赠、报废固定资产须经董事长审批通过,方可执行。
.对于固定资产其他方面的管理,参照总公司物资管理规定执行。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参照总公司物资管理规定执行。
四章内部报销的管理十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
十四条报表种类.旬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报表分析.内部报表(根据公司的不同行业性质制定的内部报表)十五条上报时间.旬报:每月日、日分别报告前十日财务收支情况,日报告上月财务收支情况。
遇节假日顺延。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报表分析:每月日前上报。
.各类内部报表:每月日前上报。
十六条报表要求.报表内容应真实、完整。
.上报时间应准时。
.在旬报中应及时反映特殊的、不常有的财务收支情况,并详细附于文字说明。
.报表格式由总公司财务部统一规定。
十七条对各条块执行制度情况的管理.结合总公司下发的经济指标上报下属各块经营者对指标的完成情况,并由董事长决定处理措施.对下属各条块违反财务制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由当事人少交书面检查,上报董事长,并按分级管理条例,对相应负责人追究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法规汇编(doc 74页)财务管理主要参考的法规汇编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3.企业债券管理条例4.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实施办法5.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8.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第八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
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第九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第十条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第十一条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
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
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五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第十六条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
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七条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
公司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公司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第十八条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二十三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五)有公司住所。
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第二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
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第三十条股东的首次出资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第三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二)公司成立日期;(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第三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三十四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
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三十五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第二节组织机构第三十七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
第三十八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和更换)(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十)修改公司章程;(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第三十九条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规定行使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