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东奥第一章 会计总论(一)讲义
第一章 会计总论
![第一章 会计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25529752d380eb62946dd1.png)
17
三、可理解性
含义: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假定:使用者具备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
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研究会计信息。
四、可比性
(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一贯性 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况:(1)有关法规发
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2)改变会计 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注意:不能为了追求可比性,过分强调使用统一 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使会计核算不能客观地反映 实际情况。
那么,询问他们的价值就会变成一个非常 美妙的问题:所有这些球员,在会计账本 上,在转会市场上,究竟又值多少欧元呢?
15
二、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 收入确认:实现原则 费用确认:受益原则 适用范围:企业会计 (二)收付实现制 收入确认:收到现金 费用确认:支付现金 适用范围: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非经营
20
六、重要性
含义:对交易或事项区别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 核算方式。
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例如季度财务报 告的附注披露可简化。
职业判断:综合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看,50万美元的
公款被贪污也许会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因为许多 公司能够承受而不致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任何重要 的影响。但当我们将衡量重要性的标准转向可接 受的经营效率和诚实性时,由于很多人会认为被 贪污50万美元的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更 不用说不会轻信犯罪者仅有的交待了,这时就会 得到颇为不同的重要性概念。
第一章 总 论 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b949c0e02020740be1e9bc3.png)
第一章总论本章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要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各类题型中的应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二是会计基本假设;三是会计基础.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发展: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例题·多选题】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优点有()。
A.使得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B.使得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可比性C.使得各种会计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D.使得各种会计资料具有直观性[答疑编号5204010101]『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货币的优点是综合性和可比性。
直观性和具体性属于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的优点。
C选项没有这种说法。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包括三种:将核算分为四种行为:1.确认;2.计量;3.记录;4.报告(定期、固定形式)。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编制财务报表——定期编制)【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复式记账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C.登记账簿D.编制会计报表[答疑编号5204010102]『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
会计基础分章讲义01第一章总论
![会计基础分章讲义01第一章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be83a9dbb9d528ea80c77922.png)
第一章总论本章分值为9分左右,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题。
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含义是:①会计本质: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的范畴。
②会计对象: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③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④会计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在会计学中,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例1-多选】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A.成本费用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D.现金流量【答案】BCD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1、会计核算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完整性: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连续性: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系统性: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会计监督1.含义: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特点:(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例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A.会计核算B.会计监督C.参与经济决策D.进行财务预测【答案】AB【例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B.将经济活动内容记录在凭证上,并进行计算汇总C.审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合理性的要求D.编制会计报表【答案】C三、财务报告目标(一)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二)基本目标: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
《会计第一章总论》课件
![《会计第一章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0354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3.png)
会计科目使用
在使用会计科目时,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同时,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对会计科目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会计科目注意事项
在使用会计科目时,应注意科目的适用范围和核算内容,避免混淆和误解。同时,应关注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确保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应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RESUME
05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总结词: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根据其编制目的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财务报表、税务报表、内部管理报表等。详细描述:会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其编制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根据报表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会计报表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财务报表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税务报表则是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文件,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的内容和格式进行编制。内部管理报表则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所需的报表,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编制。
决策功能
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记录和核算工具,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会计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的重要依据
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依靠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做出投资和信贷决策。
会计是政府监管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通过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来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REPORT
CATALOG
注册会计师培训资料《会计》第1章总论
![注册会计师培训资料《会计》第1章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04dbf9cfc789eb172dc8dd.png)
一、本章概述(-)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呈要求、会讣核算基 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等内容。
(二)关键考点1. 可比性、重要性、谨憤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实务应用2. 资产、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的实务辨认3. 会il •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用4•会汁要素变动的实务界楚二、知识点详释场反M【解释】会计实质是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的一种工具,运用会计专业语言将企业的资金运动整理总 结,提供给信息使用人,使其资金运动信息能够得到最佳的描述和反映,为企业更有效率地运转提供信 息支撑。
【解释】会计如何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首先通过原始凭证收集资金运动的原始信息,然后过渡到 记账凭证,即编制会讣分录,对企业的资金运动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再将信息转移到账簿,即将资金运 动信息立格至毎个对应会计科目的账簿中,将信息沉淀,最后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编制财务报表(资 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会计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它通过会计专业语言将纷繁复杂的资金运动加工成信息使用人可理解的会计语言叙述信息,有助于信息 使用人作出决策。
【知识点】财务报告目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0 财务报喪账簿1•向财务会汁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借息(不偏不倚•中性满足〉【解释】以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 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长领导的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决策,但是并不宜接管理企业,而是雇佣管理层管理企业,比如任命CEO 、CFO 、董事会秘书以及其他管理层来管理企业, 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管理层以财务报告向董事会汇报工作,通过财务报表的提供來反映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因此,财务报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 合理设定。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自制讲义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自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c73a30a6c85ec3a87c2c54c.png)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和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备注:(1)会计的计量单位说明:主要计量单位:货币辅助计量单位:①实物计量:比如立方、公里、米等②劳动计量:比如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等(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备注:会计的7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算、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备注: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两者缺一不可。
4、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的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备注:①“特定主体”:可以理解为“某个单位”、“某个公司”;②会计核算的四大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的定义: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备注: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三位一体。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三、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也称为“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经济业务事项”),因此会计对象就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
*备注:①核算职能和监督的职能的三个层次:资金运动、会计要素、会计科目;②资金运动的客观性:体现在任何单位的资金都要经过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运用)、资金的退出这几个过程。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一)详细讲解
![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一)详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9a76712eff9aef8941e06a1.png)
第一章总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凭证为依据,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过去信息,服务对象是企业的外部关系人;管理会计侧重于提供未来信息,服务对象是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一般包括三种: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七种: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精辟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簿记——作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所说的簿记,即现在的会计,它的基本职能一是核算(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环节,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最基本的职能。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利用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活动,目的是确保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会计监督基于会计核算,一般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根基;监督是核算质量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会计核算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更无法发挥会计的决策支持作用,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会计讲义 第01章 总论
![会计讲义 第01章 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c7ab5a0f453610661ed9f4ae.png)
第一章总论(郑庆华,2005。
1。
6)一、本章考情分析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2分左右。
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可能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素的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章考点精讲【考点一】会计的概念(了解)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理解)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章会计总论
![第一章会计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82f6c7168884868662d65f.png)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总论
(2)负债
1)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 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 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总论
2)基本特征
•负 债
•现实义 务
• A 企业过去的 交易或事项所形 成的现实义务
• B 预期会导 致经济利益流 出企业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 担的义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总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1. 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 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PPT文档演模板
•会计主体 很多,会 计首先要 明确是为 哪个主体 服务的!
第一章会计总论
2.设定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解决了核 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和算账的问题。
◆④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 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 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总论
◆⑤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有生命的动物和 植物。如牲畜、农作物、森林。
◆⑥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 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 等。
◆⑦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各 项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环球网络公司”网吧。为经营需要,从银 行借款330 000元,作为流动资金。1月2日 购买了200平方米的房屋作机房,价值400 000元,购买了80台电脑,1台打印机、1台 复印机,价值300 000元。购入各种材料价 值 8 000元。剩余资金(22 000元) ,除留 下2 000元作为零用现金外,其余资金(20 000元)存入银行。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的该 公司1月末资产负债表见表1—1。
《某某年会计基础讲义(考试必过版)》
![《某某年会计基础讲义(考试必过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dd21165901020207409c57.png)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述一、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还有: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证—账—表(基本环节,七种方法要记)★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是面对过去的对外提供数据管理会计-是面对未来的对内提供数据三、计的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财务会计应具备的职能1、核算(反映职能)①三个重要环节:★★确认(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解决的是定性计量 (计录和计算)-解决的是定量★保证基础报告 - 解决的是结果②核算职能特点: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为经济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控制职能):是对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①特征:利用核算职能进行货币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3、两者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二)会计的其它职能━━管理会计具备的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评价经营业绩四、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 会计对象(凡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1、资金运动资金的投入(起点) —资金的周转——资金的退出★(终点)| | |所有者投入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交税费债权人投入偿还债务祸測樅锯鳗鲮詣鋃陉蛮苎覺藍驳驂签拋敘睑绑鵪壺嗫龄呓骣頂濺锇慪柠圖虬辏獨鰷濱賺钓崳輦诗贻颂縐檉脱睑篮狯謹桠馑慘臥榉愠棧辯儔叙氣两贿澤笕伧閱蛎鹑呖莴煩挠鋼痈綿摇蔼閎簡缝餡紕蓠齿戔猎谚厕。
利润分配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生产经营活动三个重要环节:供应 - 生产 - 销售★资金运动①会计对象②会计要素③会计科目★★(二)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库存现金银行本票存款–定额和不定额–同城使用①款项(3种)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不定额–可跨省使用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6种)★信用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 - 只付不收-不计利息存出投资款 - 如委托证卷公司炒股国库券②有价证券股票★★(要求记)公司债券非公司债券投资基金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财产和物资的简称具有实物形态的★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流动资产类在产品–地点在车间财物库存商品–地点在仓库(以完成检验入库)固定资产类一年以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3、债权(别人欠我的)、债务(我欠别人的)的发生和结算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资产)应收账款 (赊销)债权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单位与单位之间商业承兑汇票★预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 --- 单位与个人之间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还的现时义务★★短期借款 -- 1年以内(含一年)长期借款 -- 超过一年应付账款(赊购)(负债)应付票据 --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债务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福利、保险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账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债权应收债务应付预付预收★★4、资本的增减概念: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肉容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大于注册资本的那部份金额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核算①收入概念: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内容:销售商品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销售不需要的原材料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利得收到捐赠营业外收入★②概念: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及正常营业外的支出和损失。
会计第01章总论
![会计第01章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5125592dfc4ffe473368ab84.png)
量
要求
2019/11/3
6
由于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上述 差异,现代企业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两大分支。
与管理会计相比,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
1、直接的服务对象——企业外部的有关方面;
2、提供信息的时态——企业过去和现在经济活动 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信息;
3、提供信息的跨度——定期提供;
流动资产:可以合理地预期将在一年内转换为 现金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
• 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其他资产 统称为非流动资产。
• 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 形资产等。
• 财务会计的一系列方法都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为前提的。
• 如果企业不具备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会计处理 要采用所谓的清算基础。
2019/11/3
23
会计期间(1)
定义: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为了定期 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各 方提供信息,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 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较 短的经营期间。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 表主要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基本上是一种 消极被动的行为。
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筹资渠道多元化,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如为了筹集到所需资金),往往更愿意对外 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2019/11/3
12
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
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2019/11/3
26
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
资产 负债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
所有者权益
XXXX东奥第一章 会计总论(一)讲义10页word
![XXXX东奥第一章 会计总论(一)讲义10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0a0f03a20066f5335b812161.png)
第一章总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阐述的是会计理论,从近三年出题情况看,分数不高,但是学好本章内容对后续章节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本章近三年考点:(1)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特征;(2)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2011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目标总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A.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B.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D.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答案】D【解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目标不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例题2·单选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cfcea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e.png)
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第一篇: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及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概述(一)定义: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从本质上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计量形式:实物计量劳动计量货币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形式)(二)会计的特点:教材第2页(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对象不同)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关系人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观念的总结监督——过程的控制1.核算(1)定义:教材第3页(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3)会计核算所做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4)会计核算的方法:(七种)教材第4页2.监督(1)定义:教材第5页(2)内容: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3.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控制经济活动过程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含义~也称会计客体或会计内容,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内容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注:企业的资金运动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也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衡等关系)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一)会计主体1.定义:~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注: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意义:(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不对等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一章总论1
![会计一章总论1](https://img.taocdn.com/s3/m/f93243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1.png)
• 现金的减少并不都是费用。
•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 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时才能予以确认。
• 2.内容: • (1)生产费用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2)期间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销售费用
(六)利润
(三)两者的关系(会计职能)
• 1、两个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是任何社会形态下会 计都具有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辨证统一关系。
• 2、会计反映是实行会计监督的前提和基础。 • 3、会计监督是如实反映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会计
反映就失去其必要性,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的特点
• (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 反映的。
要的特征。
•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 3 、内容:
•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快慢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 产。
•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 应 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会计源于人类的某种需要,是从记录和计量生活资料 进而计量和记录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而产生的。会计 的产生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对经济进行管理的需要,同时与人们追求经济效 益密切相关。故会计是适应生产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 有的功能,也就是说会计在经济管理中 客观存在的能力或潜力。
•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 做了精辟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 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 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簿记就 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 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 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东奥第一章会计总论(一)讲义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的是会计理论,从近三年出题情况看,分数不高,但是学好本章内容对后续章节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题目类型2008年2009年2010年题
目
数
量
题
目
分
数
题
目
数
量
题
目
分
数
题
目
数
量
题
目
分
数
单项选择
题
1 1
判断题 1 1
合计 2
本章近三年考点:(1)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特征;(2)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2011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会计基
相
可理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
及时
重要性
谨慎性
会计信息会计要素资产的定义及其
负债的定义及其会计
可靠性
所有者权益的定
收入的定义及其
费用的定义及其
利润的定义及其
会计要素计量属
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A.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答案】D
【解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目标不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
活动。
【例题2·单选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C
【解析】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
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例题3·判断题】可靠性要求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
【答案】√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
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4·多选题】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A.因减持股份,使原投资比例由90%减少到3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控制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D.因追加投资,使原投资比例由50%增加到8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重大影响变为具有控制,故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AD
【解析】选项B和C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如果企
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例题5·单选题】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
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
B.符合条件的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C.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D.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
【答案】BC
【解析】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不符合谨慎性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满足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要素。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7·单选题】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D
【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答案】C
【解析】“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关注】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有何区别?
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举例说明如下:
某项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则该项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