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_图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患者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治疗干预。
“双心医学”是“人的科学”
胡大一,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1-3.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心血管疾病的五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一级预防:防危险因素 第二条防线——防事件:预防心肌梗死 第三条防线——防后果: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第四条防线——二级预防:防复发和防意外 第五条防线——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
良好 沟通
患者:
被重视和尊重 倾诉真实感受 表达内心疑虑 信任和接受 主动和配合
称呼前要留意病 人年龄!
学会开场 察言观色
投石问路 抛砖引玉
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桥梁! 是反映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提问的关键性原则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问,听,问,听,始终控制谈话 问你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
健康教育原则
请注意:病 人听不懂太 专业的术语
!
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影响护理成效 反映护理专科能力!
运动康复训练
心脏康 复内容
近年来,内科医 生和心脏病专家们已 改变过去对心肌梗塞 患者的标准处理方法 即卧床和明显限制活 动,而着眼于改善功 能状态。
康复运动训练目的
运动 ↑能力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重返社会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Baidu Nhomakorabea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 样感到愉快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 需要我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19.我认为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 趣
神经系统伴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80-3.
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评估与筛查
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过敏和焦虑 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4.我感到身体好像被分成几块,支 离破碎 5.我感到事事顺利,不会有倒霉事 情发生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8.我感到无力且容易疲劳 9.我感到很平衡,能安静坐下来 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测评结果分析
(SAS)
分界值为50分 50~59----轻度焦虑 60~69----中度焦虑 69以上---重度焦虑
(SDS)
分界值为53分 53~62----轻度抑郁 63~72----中度抑郁 72以上---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测验报告单
得分:
姓名:
性别:
年龄:
日期:
你的焦虑程度属于
总分50~59轻度,60~69中度,69以上重度焦虑 分界值标准分50
尽快鼓励病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活动!
总评:
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为25到100分,分数越高,焦虑的程度越严重。
焦虑是正常人常见的情绪反应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体验着不 同程度的焦虑。轻度焦虑在人类发展和种族延续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 一个人出现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焦虑不安情绪,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 经兴奋症状,为此感到苦恼,或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并且自己在短时间 内无法消除,这样的焦虑症状就达到了病理性焦虑的程度,具有临床意义, 需要特别关注,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建议:
生物反馈技术:
用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情绪性心律失常、左 房室瓣脱垂
运动和康复训练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护理要“遵”医嘱,而非“唯”医嘱 急病人之所急!
沟通在任何靠近床边、接近病人的操作时 想病人之所想!
主动沟通
积极治疗 心理平衡
护士:
负责与尊重 被接受和信任 倾听与评估 疏导与劝解 启发与引导
医护人员应多关心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 , 主动介绍周围环境,告诉病人使用监护 仪、注射泵、吸氧等仪器及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 以消除疑虑恐惧情绪,树立安 全感。
认知与情绪
认知行为治疗 是焦虑、抑郁 患者首选心理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
纠正过于重视和不予理睬两种极端的错误认知 ; 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引导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吴文源.双心医学.2008;25-32.
心内科焦虑、抑郁的误诊和漏诊
国外非专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为15%~25% 国内对167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析显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5.90% 识别率
84.10%
漏诊误诊率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
心脏病 ↓再发率
病死率
运动的基本原则
个体化:年龄、性别、爱好、病情,个人对康复治疗
的要求,过去的生活习惯。
循序渐进:按生理学规律,小→大,逐渐增加强度、
复杂性和时间,不断增加训练效应。
长期坚持:如果停止运动超过1W,由于训练效应衰退
,下一次运动即应从低一级开始。
心脏运动康复训练的分期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 ”
——华佗的《青囊秘录》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的原因
社会功 能受限
经济 负担
对疾病 不确定性
围术期 并发症
对手术 不了解
毛家亮.双心医学.2008; 114- 王青.双心医学.2008;101-106.
李爱萍,胡大一.双心医学.2008; 110270-.113. 黄若文.双心医学.2008;89-93.
误诊、漏诊原因
医护 因素
患者 因素
传统单纯 生物学 治疗模式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患者因素
由于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往往否认心理问题,拒绝精 神心理医师,有普遍的病耻感,担心自己被看作精神 病患者,或被别人嘲笑意志薄弱。
医护因素
医师方面,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导致医师忽视患者的心理 状况,同时未经专业的精神科训练,缺乏对精神障碍的基 本识别技能。虽然有些内科医师能及时认识到患者的有明 显的情绪问题,但认为这只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疾病,无需 治疗。
心理障碍已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患, 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2020年中国疾病总负担排行榜
(%) 第五位
第四位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
概念
“双心医学”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
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 导真正意义 上的健康-即心身的全面和谐统一。
“双心医学”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综合治疗,
共有症状增 加诊断困难
抑郁与焦 虑症状相 互重叠
共有症状增加诊断困难
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
焦虑/抑郁障碍相关症状
晕厥 血压高 心动过速
胸闷、胸痛 心悸、气短 呼吸困难
头痛、头晕 睡眠障碍 过度担心 悲观厌世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吴文源.双心医学.2008;25-32.
抑郁与焦虑症状相互重叠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 过度担忧 • 神经系统症状 (
如头晕、震颤) • 大汗、口干 • 坐立不安 • 呼吸急促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心血管/消化
系统症状 注意力障碍 易激惹 精力减退
• 抑郁心境 • 无价值感 • 罪恶感 • 自杀观念
1. Management of anxiety disorders: the added challenge of comorbidity, Dunner D 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1;13:57-71 2. Zajecka J M, Ross J S.Management of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 Clin Psychiatry 1995; 56 (Suppl 2): 10–13
抑郁与焦虑合并
1. 60 % 以上的抑郁症+焦虑症状 2. 焦虑性抑郁,是抑郁症中的一种亚型 3. 焦虑症+持续的情绪低落者少见 4. 40%焦虑障碍病人在其一生中有过抑郁发作,而且符合
DSM-IV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疾病的联系
抑郁和焦虑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后果 抑郁和焦虑可能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转归 抑郁和焦虑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抢救设备和监 护仪器,给患 者带来一种被 禁锢的感觉
患者因素 护理人员的素质
监护室的环境 与心理障碍的 发生密切相关
改善环境 不容忽视
噪音大 通宵照明 睡眠剥夺
疼痛,口或 鼻腔的插管
监护室与 外界隔离
改善环境
CCU病房环境的不良刺激,不仅使病人不 可避免地产生恐惧和不安情绪,也是导致 医患关系紧张的诱因之一。
护士方面,功能制护理模式对护士的影响太深远,整体护 理程序流于形式。
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探索与实践
“双心医学”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护士的角色定位 ——在“双心医学”模式建设中
“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实践
护理实践
识别
干预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识别 识别有难度(评估)?
11.我因阵阵的眩晕而不舒服 12.我有阵阵要昏倒的感觉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 痛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常常要小便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20.我做噩梦
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
康复运动分期治疗原理
院内运动康复训练也要循序渐进
(Ⅰ)冠心病监护病房阶段:主要为床上各关节被动、 主动运动;
(Ⅱ)普通病房阶段:逐渐恢复体力,鼓励病人长时 间处于立位,床旁及室内个人卫生及短距离步行;
(Ⅲ)出院前阶段:继续上一阶段的运动方式并增加 运动强度,以步行为主,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和速度。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有意识地把快乐和身边的事情联系在一
起,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向好朋友倾 诉,或者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相信一切不顺心总会过去, 明天又会是崭新的一天。
临床干预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临床干预-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和家庭 治疗等
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_图文.ppt
生物、遗传
医疗、卫生
健康动态模型
高质量的健康:
生活方式
生理-心理-社会
无病
环境因素
亚健康
疾病
死亡
医院心理障碍发生率
* 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焦虑。 心血管:40-50%;肿 瘤:44% 消化科:31.2%; 内分泌:30% 神经科:25.3%; 外 科:22% 性病科:20%; 妇产科:12%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识别与诊断
除询问心内科相关症状,着重筛查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
焦虑:
过度担忧 大汗、口干 坐立不安 呼吸急促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注意力障碍……
抑郁:
无价值感 罪恶感 自杀观念
他评量表: 自评量表:
SDS SAS HAD
HAM-D HAM-A
诊断: 给予症状学或 综合征诊断 即:抑郁状态或 焦虑状态
护士方面,加强心理护理往往纸上谈兵,不重视、不专业 、不个体。
传统单纯生物学治疗模式因素
医师方面,受传统单纯生物学模式的引导,治疗模式是以 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过细、过专的分 科,导致医学的整体性被分割,致使大量有心理疾患的患 者因躯体症状分散于各个科室,不能被及时识别和有效治 疗。
误诊、漏诊合并抑郁:导致严重后果
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后心血管病死率:
–病死率平均增加 4.1倍 –多数患者在心梗6个月内死亡 – 死亡率与抑郁严重程度成正比
–当同时并存其它风险因素(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降
低, LVEF)时,轻微的抑郁症状(贝克抑郁量表评 分<10)也显著增加死亡率
Depression and Heart Disease Review; Jiang et al, CNS Drugs, 2002 Ziegelstein et al, JAMA, 2001; Bush et al, Am J Cardiol, 2001
“双心医学”是“人的科学”
胡大一,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1-3.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心血管疾病的五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一级预防:防危险因素 第二条防线——防事件:预防心肌梗死 第三条防线——防后果: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第四条防线——二级预防:防复发和防意外 第五条防线——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
良好 沟通
患者:
被重视和尊重 倾诉真实感受 表达内心疑虑 信任和接受 主动和配合
称呼前要留意病 人年龄!
学会开场 察言观色
投石问路 抛砖引玉
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桥梁! 是反映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提问的关键性原则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问,听,问,听,始终控制谈话 问你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
健康教育原则
请注意:病 人听不懂太 专业的术语
!
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影响护理成效 反映护理专科能力!
运动康复训练
心脏康 复内容
近年来,内科医 生和心脏病专家们已 改变过去对心肌梗塞 患者的标准处理方法 即卧床和明显限制活 动,而着眼于改善功 能状态。
康复运动训练目的
运动 ↑能力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重返社会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Baidu Nhomakorabea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 样感到愉快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 需要我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19.我认为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 趣
神经系统伴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80-3.
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评估与筛查
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过敏和焦虑 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4.我感到身体好像被分成几块,支 离破碎 5.我感到事事顺利,不会有倒霉事 情发生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8.我感到无力且容易疲劳 9.我感到很平衡,能安静坐下来 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测评结果分析
(SAS)
分界值为50分 50~59----轻度焦虑 60~69----中度焦虑 69以上---重度焦虑
(SDS)
分界值为53分 53~62----轻度抑郁 63~72----中度抑郁 72以上---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测验报告单
得分:
姓名:
性别:
年龄:
日期:
你的焦虑程度属于
总分50~59轻度,60~69中度,69以上重度焦虑 分界值标准分50
尽快鼓励病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活动!
总评:
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为25到100分,分数越高,焦虑的程度越严重。
焦虑是正常人常见的情绪反应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体验着不 同程度的焦虑。轻度焦虑在人类发展和种族延续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 一个人出现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焦虑不安情绪,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 经兴奋症状,为此感到苦恼,或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并且自己在短时间 内无法消除,这样的焦虑症状就达到了病理性焦虑的程度,具有临床意义, 需要特别关注,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建议:
生物反馈技术:
用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情绪性心律失常、左 房室瓣脱垂
运动和康复训练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护理要“遵”医嘱,而非“唯”医嘱 急病人之所急!
沟通在任何靠近床边、接近病人的操作时 想病人之所想!
主动沟通
积极治疗 心理平衡
护士:
负责与尊重 被接受和信任 倾听与评估 疏导与劝解 启发与引导
医护人员应多关心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 , 主动介绍周围环境,告诉病人使用监护 仪、注射泵、吸氧等仪器及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 以消除疑虑恐惧情绪,树立安 全感。
认知与情绪
认知行为治疗 是焦虑、抑郁 患者首选心理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
纠正过于重视和不予理睬两种极端的错误认知 ; 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引导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吴文源.双心医学.2008;25-32.
心内科焦虑、抑郁的误诊和漏诊
国外非专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为15%~25% 国内对167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析显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5.90% 识别率
84.10%
漏诊误诊率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
心脏病 ↓再发率
病死率
运动的基本原则
个体化:年龄、性别、爱好、病情,个人对康复治疗
的要求,过去的生活习惯。
循序渐进:按生理学规律,小→大,逐渐增加强度、
复杂性和时间,不断增加训练效应。
长期坚持:如果停止运动超过1W,由于训练效应衰退
,下一次运动即应从低一级开始。
心脏运动康复训练的分期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 ”
——华佗的《青囊秘录》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的原因
社会功 能受限
经济 负担
对疾病 不确定性
围术期 并发症
对手术 不了解
毛家亮.双心医学.2008; 114- 王青.双心医学.2008;101-106.
李爱萍,胡大一.双心医学.2008; 110270-.113. 黄若文.双心医学.2008;89-93.
误诊、漏诊原因
医护 因素
患者 因素
传统单纯 生物学 治疗模式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患者因素
由于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往往否认心理问题,拒绝精 神心理医师,有普遍的病耻感,担心自己被看作精神 病患者,或被别人嘲笑意志薄弱。
医护因素
医师方面,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导致医师忽视患者的心理 状况,同时未经专业的精神科训练,缺乏对精神障碍的基 本识别技能。虽然有些内科医师能及时认识到患者的有明 显的情绪问题,但认为这只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疾病,无需 治疗。
心理障碍已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患, 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2020年中国疾病总负担排行榜
(%) 第五位
第四位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
概念
“双心医学”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
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 导真正意义 上的健康-即心身的全面和谐统一。
“双心医学”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综合治疗,
共有症状增 加诊断困难
抑郁与焦 虑症状相 互重叠
共有症状增加诊断困难
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
焦虑/抑郁障碍相关症状
晕厥 血压高 心动过速
胸闷、胸痛 心悸、气短 呼吸困难
头痛、头晕 睡眠障碍 过度担心 悲观厌世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吴文源.双心医学.2008;25-32.
抑郁与焦虑症状相互重叠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 过度担忧 • 神经系统症状 (
如头晕、震颤) • 大汗、口干 • 坐立不安 • 呼吸急促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心血管/消化
系统症状 注意力障碍 易激惹 精力减退
• 抑郁心境 • 无价值感 • 罪恶感 • 自杀观念
1. Management of anxiety disorders: the added challenge of comorbidity, Dunner D 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1;13:57-71 2. Zajecka J M, Ross J S.Management of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 Clin Psychiatry 1995; 56 (Suppl 2): 10–13
抑郁与焦虑合并
1. 60 % 以上的抑郁症+焦虑症状 2. 焦虑性抑郁,是抑郁症中的一种亚型 3. 焦虑症+持续的情绪低落者少见 4. 40%焦虑障碍病人在其一生中有过抑郁发作,而且符合
DSM-IV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疾病的联系
抑郁和焦虑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后果 抑郁和焦虑可能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转归 抑郁和焦虑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抢救设备和监 护仪器,给患 者带来一种被 禁锢的感觉
患者因素 护理人员的素质
监护室的环境 与心理障碍的 发生密切相关
改善环境 不容忽视
噪音大 通宵照明 睡眠剥夺
疼痛,口或 鼻腔的插管
监护室与 外界隔离
改善环境
CCU病房环境的不良刺激,不仅使病人不 可避免地产生恐惧和不安情绪,也是导致 医患关系紧张的诱因之一。
护士方面,功能制护理模式对护士的影响太深远,整体护 理程序流于形式。
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探索与实践
“双心医学”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护士的角色定位 ——在“双心医学”模式建设中
“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实践
护理实践
识别
干预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识别 识别有难度(评估)?
11.我因阵阵的眩晕而不舒服 12.我有阵阵要昏倒的感觉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 痛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常常要小便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20.我做噩梦
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
康复运动分期治疗原理
院内运动康复训练也要循序渐进
(Ⅰ)冠心病监护病房阶段:主要为床上各关节被动、 主动运动;
(Ⅱ)普通病房阶段:逐渐恢复体力,鼓励病人长时 间处于立位,床旁及室内个人卫生及短距离步行;
(Ⅲ)出院前阶段:继续上一阶段的运动方式并增加 运动强度,以步行为主,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和速度。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有意识地把快乐和身边的事情联系在一
起,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向好朋友倾 诉,或者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相信一切不顺心总会过去, 明天又会是崭新的一天。
临床干预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临床干预-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和家庭 治疗等
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_图文.ppt
生物、遗传
医疗、卫生
健康动态模型
高质量的健康:
生活方式
生理-心理-社会
无病
环境因素
亚健康
疾病
死亡
医院心理障碍发生率
* 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焦虑。 心血管:40-50%;肿 瘤:44% 消化科:31.2%; 内分泌:30% 神经科:25.3%; 外 科:22% 性病科:20%; 妇产科:12%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识别与诊断
除询问心内科相关症状,着重筛查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
焦虑:
过度担忧 大汗、口干 坐立不安 呼吸急促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注意力障碍……
抑郁:
无价值感 罪恶感 自杀观念
他评量表: 自评量表:
SDS SAS HAD
HAM-D HAM-A
诊断: 给予症状学或 综合征诊断 即:抑郁状态或 焦虑状态
护士方面,加强心理护理往往纸上谈兵,不重视、不专业 、不个体。
传统单纯生物学治疗模式因素
医师方面,受传统单纯生物学模式的引导,治疗模式是以 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过细、过专的分 科,导致医学的整体性被分割,致使大量有心理疾患的患 者因躯体症状分散于各个科室,不能被及时识别和有效治 疗。
误诊、漏诊合并抑郁:导致严重后果
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后心血管病死率:
–病死率平均增加 4.1倍 –多数患者在心梗6个月内死亡 – 死亡率与抑郁严重程度成正比
–当同时并存其它风险因素(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降
低, LVEF)时,轻微的抑郁症状(贝克抑郁量表评 分<10)也显著增加死亡率
Depression and Heart Disease Review; Jiang et al, CNS Drugs, 2002 Ziegelstein et al, JAMA, 2001; Bush et al, Am J Cardiol,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