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初步教案)

合集下载

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植树问题教案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1. 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

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间隔距离和植树数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具体内容:植树问题的定义,计算直线段上植树数量的方法,以及封闭图形上植树问题的解法。

-重点:掌握计算直线段和封闭图形上植树数量的方法。

-难点:理解植树问题中的“加一”和“减一”原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情境下的植树问题。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

4. 教学资源-教材:五年级数学课本及相关教辅材料。

-教具:直尺、计算器。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植树问题相关视频。

6. 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个小组长,负责协调讨论进度和记录讨论结果。

-课堂纪律:设立课堂规则,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提醒和纠正。

-激励机制:设立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7. 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植树问题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总结经验:课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和亮点,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发现问题:通过学生反馈和课堂表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改进方案: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在后续教学中进行实施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于“植树问题”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第107页至第108页的“植树问题”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包括植树的间隔、棵数与段数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植树的间隔、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如何确定植树的间隔、如何计算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具体的植树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场景图,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学生则需要准备好笔和纸,以便于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植树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植树问题。

2. 讲解概念:接着,我会简要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植树的间隔、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2. 植树的间隔、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3. 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在一条长为200米的公路两旁植树,每隔10米植一棵,请问他一共植了多少棵树?答案:小明一共植了41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此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引入:介绍植树节的意义和我国的植树政策。

2.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树、树苗、植树、绿化等。

3. 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等距植树、环形植树、不规则植树等。

4.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植树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植树节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植树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应用问题,并给出解答。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

4. 课堂小测: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植树问题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树问题》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讲解植树问题。

3. 实例图片:收集一些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4.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有关植树问题的练习题,用于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植树节的背景和意义,学习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第2周:讲解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分析实际应用问题。

《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掌握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概念及分类2. 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3.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树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树问题的概念,分析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植树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提升:对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植树问题》2. 主要内容:植树问题的概念、数量关系、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解决稍复杂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拓展题:研究植树问题的变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三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培养意识1、师:同学们好!一起来看两组画面。

(给学生播放荒漠化严重的和绿化优美的两组图片。

)师:看了这两组画面,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环境呢?生:植树。

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拥有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绿色花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师:说到植树,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植树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题2、出示教学目标3、师:见过路边种树吗?一般情况下,每两棵树间距离怎样呢?(相等)一般情况下路边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也可以叫做等距离植树。

师:在路的一边等距离地植树会有几种情况呢?大家想不想亲手种种看?二、动手种树——探讨规律1、动手“种”树师:大家先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师介绍)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边,等距离植树,种完后小组里交流看看有几种情况?学生动手植树,师巡视。

2、交流方案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组的种树方案。

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3、仔细观察,每棵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植树的棵数跟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仔细观察,得出猜想: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种棵数=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三、验证规律1、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猜想。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植树问题教案

二年级植树问题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二年级植树问题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2. 单边植树和双边植树的计算方法。

3.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树木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植树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2. 展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单边植树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2. 讲解双边植树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展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团队合作。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校园或社区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植树的场景?植树有什么意义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17-P118页《植树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baihuawen〕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1)出示:“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总务主任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第一章:植树问题的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中的关键因素。

教学内容:1. 介绍植树问题的背景,如环境保护、城市绿化等。

2. 讨论植树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如树种选择、植树地点、树木间距等。

教学活动:1. 播放植树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重要性以及植树问题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作业:1. 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树木种类和分布情况。

第二章:树种选择与适应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树种的特征和适应性。

2. 培养学生根据环境选择合适树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树种的特点和适应性,如落叶树、常绿树、乔木、灌木等。

2. 讨论如何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如土壤类型、光照条件等。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树种的特点和适应性图片。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

作业:1. 调查所在地区的土壤类型和光照条件。

2.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两种适合种植的树种,并说明原因。

第三章:植树地点的选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树地点选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植树地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植树地点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如交通便利性、人与自然的互动等。

2. 介绍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植树地点,如公共绿地、住宅区等。

教学活动:1.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植树地点选择的决策过程。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植树地点。

作业:1. 调查所在社区需要植树的地方,并提出具体的植树地点选择方案。

第四章:树木间距的规划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间距规划的原则。

2. 培养学生根据树木生长需求规划树木间距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树木间距规划的原则,如保证树木生长空间、美观等。

2. 讨论如何根据树木生长需求规划树木间距,如树木生长速度、树冠形状等。

教学活动:1. 进行树木间距规划的案例分析。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直线或封闭线路上植树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引入。

2. 封闭线路上植树的原理:棵数= 段数。

3. 直线线路上植树的原理:棵数= 段数+ 1。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封闭线路上植树的原理和直线线路上植树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树问题的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封闭线路上植树的原理,让学生理解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封闭线路上植树的原理解决问题。

4. 直线线路上植树的原理: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发现直线线路上植树的原理。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植树问题原理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2.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

3. 对于理解较快的同学,提供更深入的问题和挑战性的任务。

八、教学拓展:1. 引入更复杂的植树问题,如不同间隔的植树问题。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植树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植树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背景介绍2.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3. 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4.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5.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植树问题的背景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树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如树苗、树坑、植树间距等,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3. 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将植树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4. 探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探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5. 分析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第一章:植树问题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植树的数量和间距。

1.2 教学内容介绍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场景,如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计算植树的数量和间距。

1.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思考植树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第二章:线性植树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线性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公式解决线性植树问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线性植树问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公式解决线性植树问题。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公式讲解线性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和实践解决线性植树问题。

2.4 教学评估通过例题和实践,评估学生对线性植树问题的计算能力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环形植树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环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公式解决环形植树问题。

3.2 教学内容介绍环形植树问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公式解决环形植树问题。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公式讲解环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和实践解决环形植树问题。

3.4 教学评估通过例题和实践,评估学生对环形植树问题的计算能力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植树问题的扩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一些扩展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扩展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树问题的扩展问题,如多级植树问题、不规则植树问题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扩展问题。

使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植树问题的扩展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扩展问题。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植树问题扩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第五章:植树问题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

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两端都不栽树。

本节课教学第106页——107页例1、例2和做一做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如下调整,把原例1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把“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

数据改小有利于学生思考,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但并不影响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将例2分成两道题放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环节,有利于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于《植树问题》教案

关于《植树问题》教案

关于《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1. 植树的定义及分类2. 树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二节:植树的计算方法1. 单侧线性植树计算方法2. 双侧线性植树计算方法3. 环形植树计算方法第三节: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1. 道路两侧植树问题2. 公园绿化植树问题3. 农田间植树问题第四节:植树问题与生态环境1. 植树对环境的影响2. 我国植树节的意义3. 公民植树义务和责任第五节:植树问题的拓展与延伸1. 世界植树日的由来和意义2. 各国植树政策及实施情况3. 植树问题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和解决植树问题。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 利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呈现植树问题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植树问题的案例及图片资料。

2. 准备植树问题的计算工具,如纸笔、计算器等。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植树问题的实例和相关信息。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3. 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执教:顾少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测: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看大屏幕。

(师出示课件谜语)哪个同学来读一读?(生举手,师点名)预测1:两棵小树十个杈············师:是什么呢?大声说。

预测:手师:是呀,我们的手作用可真大呀!手不仅会写还会画,其实还隐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知道呀?预测:想师:请举起我们的左手,五指张开,你能看见数字几?预测:5师:5在哪里?5是什么?预测:5个手指师:还能看见几?预测:4师:4在哪里?(生1指)4指的是什么?预测1:4个空隙师:有四个空隙,这个空隙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板书:间隔)师:那什么是间隔呢?我们把两个物体之间隔开的距离称之为间隔。

师: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有四个?(师与生一起边指划边数)五个手指几个间隔?师摆出2个间隔的手势,几个间隔?预测:4个,2个师:给我摆出3个间隔、5个间隔、1个间隔预测:听老师口令摆手势师:好,刚才我们讲1只手上有4个间隔,那间隔的数量是多少?预测:4师:间隔的数量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数(板书:间隔数)师: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找一找在你的身边哪里有间隔?预测:举手各抒己见师:(请两个同学起立)几个同学几个间隔?预测1:两个同学一个间隔师:(请1列的同学起立)几个同学几个间隔?预测1:六个同学5个间隔(间隔长)师:看来大家对间隔已经了解了,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种和间隔、间隔数有关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1、创设情境,感受“化繁为简”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随我一起走进我们的校园—燎原小学。

课件出示题目:“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100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读题一遍师:如果让你们来栽树,你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预测:每两棵树苗之间要相隔几米?师:噢,他马上就想到要知道两棵树之间要相隔多少米,也就是树与树之间的间隔长,是吗?同学们都想到了吧?师:我们学校呀,还真有要求,出示:“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100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呀?预测:每棵树与另外一棵树的距离是5米师:那比如说:第一棵树到第二棵树的距离多少?预测:5米师:第二棵树到第三棵树?第三棵树到第四棵树?第九十九棵树到一百棵树?预测:5米师:哦,我们知道了植树的要求,那每隔5米栽一棵树,猜一猜,在1000米的小路一边到底要栽多少棵树?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猜想预测:200棵,199棵,201棵、、、、、、、师:到底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师边说边板书:验证预测:用绳子,画线段表示1000米的小路,然后5米点一个点,有几个点就有几棵树。

师:按你的意思,我们来画线段,画一条线段表示1000米,每隔5米点一个点,隔5米点一个点,隔5米点一个点、、、、、、、(这个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点上点,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感受出路很长,要种的树很多,麻烦。

接着叫一个学生在白板上画)师:你觉得怎么样?预测:要画很久,太麻烦了。

师:是呀,路太长,种的树太多了,要画很久,那怎么办?预测:把1000米变成100米;变成20米、、、、、、师:真聪明,既然用到了数学家常用的“化繁为简”的方法(板书:画繁为简)【评析】本环节通过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并有意识的把教材中的“100米”改成“1000”米,在理解了“间隔”的意义后,让学生猜一猜需要栽几棵树,接着为了验证猜想,自然产生在绳子上打结,画线段等划线方法。

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使学生直观看到“1000米”这个数据太大,画起来很麻烦,从而迫使学生另避蹊径,内心产生了化繁为简的急切需求,想到从简单的数据入手。

2、探索规律,建构模型师:现在,老师按照你们的想法,把1000米改为20米。

出示: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老师把20米长的小路用线段表示,出示线段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条路的一边栽树,种几棵比较合适呢?你觉得种几棵比较合适?预测:如果说两头都种,应该5课师:他认为中5棵,还有不同意见吗?预测:我认为种4棵师:4棵,谁还有?预测:我认为种3棵师:刚才说的有5棵,4棵,3棵、、、、、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同学们可以把猜想种几棵树的想法用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吗?也可以在练习本上用线段图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好,开始、、、、、、、、、、(学生活动)师:同学们,画好了吗?(生坐端正)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咱们呀,一种一种来研究,先请栽5棵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想法(请一位同学上来)师:为了方便呀。

老师准备了一些大的学具,用老师的学具给大家展示出来,谁来帮帮他(另一个生上来帮忙)师:来,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是每隔5米栽一棵吗?一段5米,2段?一起数,3段,4段,四五二十,刚好是20米,符合要求,栽5棵可以吗?(可以)师:栽4棵的同学也来说说你的想法(请两名同学上来,还是摆摆)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末尾这不栽树了呢?有什么想法?在现实生活中,这可能有?(根据学生的回答,实在想不到就提示或者告知)师:咦?下面有人说了,好,请你说、、、、预测1:、、、、、、师:这一端如果有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水塘,能在这头栽树吗?(不能)现在请栽3棵的孩子上来说说你的想法(生上来用线段图投影)师: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我们把它放大了,(提醒学生收好学具,坐端正)师:同学们,请看上来,同样是20米的小路,都是每隔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栽的棵树却不一样呢?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改变?预测:路的一端或者两端刚好是建筑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植树示意图”上贴出建筑物图片。

)师:像这样两端都栽树的,我们给它取了名字是:“两端都栽”(板书)师:这种呢?你说、、、、预测:一端栽,一端不栽师:简单点“只栽一端”(板书)师:最后这种呢?一起说、、、、预测:两端都不栽。

师:那时“两端都不栽”(板书)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很快就可以研究出了在20米长的小路上每隔5米栽一棵树,有着三种情况师:看,只栽一端栽几棵?(5棵)那你能不能把用情境示意图或者线段表达的栽几棵树的思维过程只用算式表达出来呢?好,四人小组说一说怎么用算式算出种几棵树?(只说中间,只栽一端)师:谁来说一说预测:20÷4=5师:好,我把它写下来,20÷4=5 20是指?(全长)也就是这条路的总长,5呢?(间隔长),对,也就是说每5米为一段,20÷5 =4()段?棵?可以栽几棵?(在单位上让学生产生争议,从而引出“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师:(边介绍边画箭头)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每棵树都有间隔,所以??栽的棵树跟什么有关系?(间隔数)有什么关系?预测:因为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棵树正好等于间隔数,所以间隔数=棵数师:谁能再说一遍让我把它写下来?预测:棵数和间隔数相等师:也就是说:“棵数=间隔数”(板书)师:像这样: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棵树与间隔数一一对应,这就是数学上所说的“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板书)师:那还是在20米的小路上,每隔2米栽一棵,只栽一端,栽几棵?怎么列式?(生直接说算式)200米的小路呢?师:那两端都栽和两端都不栽这两种情况呢?要算出棵树又改如何列算式呢?这样,请同学们先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开始写算式)师:写好算式的同学在四人小组内看一看写的算式是否都一样?并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描述一下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开始说)师: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算式与想法跟大家说一说?咱们先来说一说“两端都栽”的吧!预测:20÷5+1=5(棵)(师边听边板书:20÷5+1=5(棵))师:为什么要加1呢?预测:、、、、、、、、师:你能像第一种情况那样,用“一一对应”的思想上台指出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吗?生1:(边介绍边画箭头)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最后一棵树没有对应的间隔,所以:棵树=间隔数+1。

板书师:“两端都不栽”哪个小组来说一说?预测:20÷5—1=5(棵)(师边听边板书:20÷5—1=5(棵))师:为什么减1?生2:(边介绍边画箭头)一个间隔对应着一棵树,一个间隔对应着一棵树·····最后的间隔没有对应的树,所以:棵树=间隔数—1。

板书【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动手画树,再挑选学生不同栽树情况的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整理。

这一过程尊重了学生的真实生成,通过观察整理完整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栽树情况。

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三种栽树情况的现实意义。

最后,借助“树形结合”,“一一对应”进一步认识棵树与间隔数的联系,从而归纳出植树模型的三种情况。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探究出了植树问题有这三种情况,哪三种?(生说、、、、)并且发现了它们的规律是?(生说、、、、、)三、巩固练习,应用模型师:现在,再请同学们回到原题“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100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题有几种情况?(3种)好,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在答题卡上算一算,(始、、、、、、)师:好了吗?谁来说一说?(师投影一个学生的算式,生说、、、再请第2,3个学生说其它两种情况)师:现在呀,老师告诉你,我们学校真实的情况是两端都要栽,我们要准备几棵树苗?一起说(200棵)师:真厉害,刚学会的知识就会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