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初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执教:顾少玲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预测: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看大屏幕。(师出示课件谜语)哪个同学来读一读?(生举手,师点名)
预测1:两棵小树十个杈············
师:是什么呢?大声说。
预测:手
师:是呀,我们的手作用可真大呀!手不仅会写还会画,其实还隐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知道呀?
预测:想
师:请举起我们的左手,五指张开,你能看见数字几?
预测:5
师:5在哪里?5是什么?
预测:5个手指
师:还能看见几?
预测:4
师:4在哪里?(生1指)4指的是什么?
预测1:4个空隙
师:有四个空隙,这个空隙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板书:间隔)
师:那什么是间隔呢?我们把两个物体之间隔开的距离称之为间隔。
师: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有四个?(师与生一起边指划边数)五个手指几个间隔?师摆出2个间隔的手势,几个间隔?
预测:4个,2个
师:给我摆出3个间隔、5个间隔、1个间隔
预测:听老师口令摆手势
师:好,刚才我们讲1只手上有4个间隔,那间隔的数量是多少?
预测:4
师:间隔的数量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数(板书:间隔数)
师: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找一找在你的身边哪里有间隔?预测:举手各抒己见
师:(请两个同学起立)几个同学几个间隔?
预测1:两个同学一个间隔
师:(请1列的同学起立)几个同学几个间隔?
预测1:六个同学5个间隔(间隔长)
师:看来大家对间隔已经了解了,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种和间隔、间隔数有关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创设情境,感受“化繁为简”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随我一起走进我们的校园—燎原小学。
课件出示题目:“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100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读题一遍
师:如果让你们来栽树,你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预测:每两棵树苗之间要相隔几米?
师:噢,他马上就想到要知道两棵树之间要相隔多少米,也就是树与树之间的间隔长,是吗?同学们都想到了吧?
师:我们学校呀,还真有要求,出示:“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100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呀?
预测:每棵树与另外一棵树的距离是5米
师:那比如说:第一棵树到第二棵树的距离多少?
预测:5米
师:第二棵树到第三棵树?第三棵树到第四棵树?第九十九棵树到一百棵树?预测:5米
师:哦,我们知道了植树的要求,那每隔5米栽一棵树,猜一猜,在1000米的小路一边到底要栽多少棵树?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师边说边板书:猜想
预测:200棵,199棵,201棵、、、、、、、
师:到底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师边说边板书:验证
预测:用绳子,画线段表示1000米的小路,然后5米点一个点,有几个点就有几棵树。
师:按你的意思,我们来画线段,画一条线段表示1000米,每隔5米点一个点,
隔5米点一个点,隔5米点一个点、、、、、、、
(这个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点上点,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感受出路很长,要种的树很多,麻烦。接着叫一个学生在白板上画)
师:你觉得怎么样?
预测:要画很久,太麻烦了。
师:是呀,路太长,种的树太多了,要画很久,那怎么办?
预测:把1000米变成100米;变成20米、、、、、、
师:真聪明,既然用到了数学家常用的“化繁为简”的方法(板书:画繁为简)【评析】本环节通过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并有意识的把教材中的“100米”改成“1000”米,在理解了“间隔”的意义后,让学生猜一猜需要栽几棵树,接着为了验证猜想,自然产生在绳子上打结,画线段等划线方法。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使学生直观看到“1000米”这个数据太大,画起来很麻烦,从而迫使学生另避蹊径,内心产生了化繁为简的急切需求,想到从简单的数据入手。
2、探索规律,建构模型
师:现在,老师按照你们的想法,把1000米改为20米。出示:在学校操场边,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老师把20米长的小路用线段表示,出示线段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条路的一边栽树,种几棵比较合适呢?你觉得种几棵比较合适?
预测:如果说两头都种,应该5课
师:他认为中5棵,还有不同意见吗?
预测:我认为种4棵
师:4棵,谁还有?
预测:我认为种3棵
师:刚才说的有5棵,4棵,3棵、、、、、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同学们可以把猜想种几棵树的想法用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吗?也可以在练习本上用线段图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好,开始、、、、、、、、、、(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画好了吗?(生坐端正)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咱们呀,一种一种来研究,先请栽5棵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想法(请一位同学上来)
师:为了方便呀。老师准备了一些大的学具,用老师的学具给大家展示出来,谁
来帮帮他(另一个生上来帮忙)
师:来,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是每隔5米栽一棵吗?一段5米,2段?一起数,3段,4段,四五二十,刚好是20米,符合要求,栽5棵可以吗?(可以)师:栽4棵的同学也来说说你的想法(请两名同学上来,还是摆摆)